① 尊老敬老的經典句子 敬老孝親的名言名句
1.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
2.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3.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4.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5.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6.長幼有序。——孟子
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子
8.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9.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10.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11.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12.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13.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14.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
15.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16.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17.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呂氏春秋》
18.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
19.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
20.禮者,斷長續短,損有餘,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荀子
21.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孝經·聖至章》
22.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
23.事親以敬,美過三牲。——摯虞
24.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武則天
25.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26.內睦者,家道昌。——林逋
27.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蘇轍
28.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李毓秀
29.凡為父母的,莫不愛其子。——陳宏謀
30.侍於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周秉清
31.長者問,對勿欺;長者令,行勿遲;長者賜,不敢辭。——周秉清
32.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廬
33.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老舍
34.母親是沒有什麼東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35.老年人猶如歷史和戲劇,可供我們生活的參考。——(古羅馬)西塞羅
36.開始吧,孩子,開始用微笑去認識你的母親吧!——(古羅馬)維吉爾
37.親善產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法)雨果
38.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麼顯赫,無論他多麼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義大利)亞米契斯
39.年老受尊敬是出現在人類社會里的第一種特權。——(法)拉法格
40.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德)歌德
41.母親,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前蘇聯)高爾基
42.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前蘇聯)高爾基
43.一個老年人的死亡,等於傾倒了一座博物館。——(前蘇聯)高爾基
44.老人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法)司湯達
45.老年,好比夜鶯,應有他的夜曲。——(德)康德
46.所有傑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親,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親,把他們當作最好的朋友。——(英)狄更斯
47.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英)薩克雷
48.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永遠需要報答最美好的人,這就是母親。——(前蘇聯)奧斯特洛夫斯基
49.就是在我們母親的膝上,我們獲得了我們的最高尚、最真誠和最遠大的理想,但是裡面很少有任何金錢。——(美)馬克·吐溫
50.共產主義不僅表現在田地里和汗水橫流的工廠,它也表現在家庭里、飯桌旁,在親戚之間,在相互的關繫上。 ——(前蘇聯)馬雅可夫斯基
51.丑惡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兒女那樣可怕。——(英國)莎士比亞
52.仁愛和打人都先自家中開始。——鮑蒙特和弗萊徹
53.慈善行及至親,但不應僅此為止。——富勒
54.作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羅素
55.孝敬父母經常可以代替最高貴的感情。——孟軻
56.母愛勝於萬愛。——莎士比亞
57.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就是母親的呼喚。——但丁
58.孝順還生孝順子,忤逆還生忤逆兒。——《增廣賢文》
59.我們幾乎是在不知不覺地愛自己的父母,因為這種愛像人的活著一樣自然,只有到了最後分別的時刻才能看到這種感情的根扎得多深。——莫泊桑
60.孝子事親,不可使其親有冷淡心,煩惱心,驚怖心,愁悶心,難言心,愧恨心。——袁采
61.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惡的人。——魯迅
62.一個天生自然的人愛他的孩子,一個有教養的人定愛他的父母。——林語堂
63.大孝終身慕父母,唯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軻
64.你希望子女怎樣對待你,你就怎樣對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65.有難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子夏
66.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子曰
67.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子曰
68.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子曰
69.孟子曰:「親親,仁也;敬長,義也。」(孟子說:「親愛父母親,便是仁;尊敬兄長便是義。」)——(春秋)《孟子·盡心上》
70.千萬經典,孝義為先。(意思是:成千上萬部經典上都說,孝和義是人首先應當做到的。)——(清)《增廣賢文》
71.出入扶持須謹慎,朝夕伺候莫厭煩。(意思是:父母出入(門)要小心攙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厭煩。)——《勸報親恩篇》
72.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兒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個既孝敬又賢惠的名聲。)——《勸報親恩篇》
73.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意思是:不尊敬別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會敬重自己的父母。)——《三國志·魏書》
74.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意思是:父母疼愛我,做到孝有什麼困難呢;父母討厭我,仍盡孝,才為賢德。)——(清)李毓秀《弟子規》
75.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意思是:妻子賢惠,她的丈夫災禍就少,子女孝順,父母就心情舒暢。)——(明)《增廣賢文》
76.弟子入則孝,出則弟。(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裡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春秋)《論語·學而第一》
77.孟子曰:「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孟子說:「只要人人各自親愛自己的雙親,各自尊敬自己的長輩,那麼,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春秋)《孟子·離婁上》
78.勞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意思是:不要讓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讓父母分擔你的憂愁。)——《勸報親恩篇》
79.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意思是:父母喜好的東西,子女要盡力為他們准備;父母厭惡的東西,要謹慎地為他們去掉。)——(清)李毓秀《弟子規》
80.親有過,諫使更。恬吾色,柔吾聲。(意思是:父母有過錯,勸他們更改。要面帶笑容,語調柔和。)——(清)李毓秀《弟子規》
81.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意思是:在家庭貧困的時候,才能發現真正的孝子,在國家危難的時候,才能識別真正的忠臣。)——《名賢集》
82.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勸報親恩篇》
83.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意思是: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清)李毓秀《弟子規》
84.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孝經》
85.孟子曰:「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說:「(在舜的眼中看來)兒子與父母親的關系相處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兒子不能事事順從父母親的心意,便不成其為兒子。」)——《孟子·離婁上》
86.親情可能是這個世界上最純凈的感情了。除了愛與呵護,還應該有感恩;感恩父母,莫讓子欲養而親不待。——楊占禹《時光錄》
87.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說:「尊敬自家的長輩,推廣開去也尊敬別人家的長輩;愛撫自家的孩子,推廣開去也愛撫別人家的孩子。」)——(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88.時時體貼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掛牽。(意思是:要時刻體貼、理解父母,不要讓父母操心。)——《勸報親恩篇》
89.首孝悌,次謹信。(意思是:首先要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其次要謹慎,守信用。)——(清)李毓秀《弟子規》
90.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意思是:做人子的,做到孝順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愛兒子。)——《大學》
91.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參中夫四德者也。(意思是:孝敬父母是道德的開始,敬愛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誠是道德的方向。曾參是恰恰具有這四種道德的人。)——《家語·弟子行》
92.孝子親則子孝,欽於人則眾欽。(意思是:你對父母孝順,你的子女對你也孝順;你敬重別人,別人也敬重你。)——(宋)林逋《省心錄》
93.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意思是:小羊跪著吃奶,小烏鴉能反過來喂養老烏鴉,以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明)《增廣賢文》
94.要問如何把親孝,孝親不止在吃穿;孝親不教親生氣,愛親敬親孝乃全。——《勸報親恩篇》
95.要知親恩,看你兒郎;要求子順,先孝爹娘。——(春秋)《禮記》
96.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孔子說:「當今的孝子,只是說能夠供養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馬,都能得到飼養。若對父母不孝敬。那供養父母和飼養狗馬有什麼區別呢」)——(春秋)《論語·為政第二》
97.愛國主義深深紮根於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愛國主義則是放大了的孝心。——戴達菲爾德
98.天下無不是的父母——《格言聯璧》
99.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論語學而第一》
100.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滅。——前蘇聯諺語
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
皆悉迴向給原作者及各位讀者
敬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
一切重罪悉解脫
② 關於孝親敬老的名言名句有哪些(分享16句孝親尊老敬老的詩句及翻譯)
以下是16句關於孝親敬老的名言名句及其翻譯:
人之行,莫大於孝。孝,是為人之本;敬,乃做人之根。
父慈而教,子孝而箴。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立愛惟親,立敬惟長。
千經萬典,孝義為先。
當家才知柴米貴,養兒方報父母恩。
家多孝子親安樂;國有忠臣世太平。
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歸之,可謂孝矣。
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家貧出孝子,國亂識忠臣。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
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
夫孝者,百行之冠,眾善之始也。
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經》
③ 孝親敬老名言名句摘抄
1. 朝暮伺候莫厭煩,謹慎對待父母出入。這句話出自《勸報親恩篇》,強調了在父母面前要細心照顧,不厭其煩地早晚陪伴。
2. 孝敬父母男兒好,翁婆盡孝顯賢良。這句名言同樣來自《勸報親恩篇》,表達了孝順父母是優秀兒子的標志,同時孝順公公和婆婆也能展現出一個人的賢德。
3. 子歸家孝親離敬,外出敬長顯悌道。這句話出自《論語·學而第一》,孔子在這里教導說,子女在家中要孝順父母,出門後要尊敬兄長,體現了儒家文化中的孝悌之道。
4. 父母呼喚速答應,命令執行勿拖延。這句話出自清代李毓秀的《弟子規》,強調了子女對父母的響應應該迅速而恭敬,不應懈怠。
5. 孝為天地之常道,天地正義之所存。這句話出自《孝經》,表達了孝道是天地間永恆的法則,是社會道德的基礎。
6. 父母召喚速回應,誠心誠意笑顏開。這句話出自《勸報親恩篇》,提醒子女在父母呼喚時要迅速響應,並且要以真誠和愉悅的態度面對父母。
7. 美餐先敬父母嘗,美衣先讓父母穿。這句名言出自《勸報親恩篇》,體現了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即在享受美食和衣物時,應先考慮父母。
8. 貧困知孝子,亂世識忠臣。這句話出自《名賢集》,意味著在困難時期,才能真正看出一個人的孝心和忠誠。
9. 不敬親者慢行人,不順親者非孝子。這句話出自《三國志·魏書》,指出不尊敬父母的人往往也會對他人無禮,不順從父母心意的人不足以稱為孝順的子女。
10. 孟子曰:「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在這里強調,如果一個人不能得到父母的歡心,就不能算作一個完整的人;如果一個人不能順從父母的意願,就不能算作一個合格的子女。這句話出自《孟子·離婁上》。
④ 孝親敬老的名言名句古詩篇一
1.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祖孫兩人,更相為命。——李密
2.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3.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孟子
4.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孝經·聖至章》
5..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德)歌德
6.我們有誰看到從別人處所受的恩惠有比子女從父母處所受的恩惠更多呢?——色諾芬
7.長者問,對勿欺;長者令,行勿遲;長者賜,不敢辭。——周秉清
8.慈善行及至親,但不應僅此為止。——富勒
9.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蘇轍
10.對孩子來說,父母的慈善的價值在於它比任何別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賴。——羅素
11.父母的美德是一筆巨大的財富。——賀拉斯
12.父母和子女,是彼此贈與的最佳禮物。——維斯冠
13.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
14.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15.老年,好比夜鶯,應有他的夜曲。——(德)康德
3.關於孝親敬老的詩句
1、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
2、袨服華妝著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長衫我亦何為者,也在遊人笑語中。
3、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4、節過重陽菊委塵,江邊病起杖扶身。不知此日龍山會,誰是風流落帽人。
5、登高唯北望,菊助可□明。離恨初逢節,貧居只喜晴。好文時可見,學稼老無成。莫嘆關山阻,何當不阻兵。
6、落帽台邊菊半黃,行人惆悵對重陽。荊州一見桓宣武,為趁悲秋入帝鄉。
7、冉冉秋光留不住,滿階紅葉暮。又是過重陽,台榭登臨處。茱萸香墮,紫菊氣,
8、七夕醉答君東湯顯祖,玉名堂開春翠屏;傷心拍遍無人會,自掐檀痕教小伶。
4.關於孝親敬長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關於孝親敬長的名言有:
1、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德國)歌德
2、老人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法國)司湯達
3、開始吧,孩子,開始用微笑去認識你的母親吧!——(古羅馬)維吉爾
4、一個天生自然的人愛他的孩子,一個有教養的人定愛他的父母。——(中國)林語堂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孟子
6、對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僅表現於口頭上,而且應體現於實際中。——(美國)戴維·德克爾
7、做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英國)羅素
8、所有傑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親,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親,把他們當作最好的朋友。——(英)狄更斯
9、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麼顯赫,無論他多麼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義大利)亞米契斯
5.「孝親敬老」的詩句有哪些
1.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____孟郊《遊子吟 / 迎母漂上作》
2. 人家見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____王建《短歌行》
3.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____黃景仁《別老母》
4. 哀哀父母,生我勞瘁。____佚名《蓼莪》
5.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____蔣士銓《歲暮到家》
6.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____孟郊《遊子吟 / 迎母漂上作》
7.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____佚名《蓼莪》
8.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____蔣士銓《歲暮到家》
9. 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____王冕《墨萱圖·其一》
10. 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____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11. 來時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____王建《渡遼水》
12.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____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13. 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____杜甫《石壕吏》
14. 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____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15. 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____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16. 霜殞蘆花淚濕衣,白頭無復倚柴扉。____與恭《思母》
17. 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____白居易《母別子》
18. 守節自誓,親誨之學。____歐陽修《畫地學書》
19. 明朝甑復空,母子相持哭。____陸游《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
20. 喃喃教言語,一一刷毛衣。____白居易《燕詩示劉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