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孝順累了

孝順累了

發布時間:2025-08-07 02:05:54

Ⅰ 「連坐式孝順」讓孩子苦不堪言,壓力越來越大,家長卻說理所當然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現代 社會 「連坐式孝順」蔚然成風,家長認為理所當然,孩子卻苦不堪言,壓力越來越大,非常反感。

「連坐式孝順」逐漸蔓延,家長面子到位了,孩子卻覺得反感

什麼是「連坐式孝順」?顧名思義就是子女孝順父母時,也要孝順和父母關系好的人,比如父母的兄弟姐妹、結拜好友等等。

其實就是講人情,目的是讓家庭更團結,與朋友關系更好,而很多時候是單純為了面子。

「連坐式孝順」並不是個例,許多孩子「被迫」花錢花時間去孝順親戚及父母的好友,壓力越來越大,孩子們苦不堪言,看完這些「連坐式孝順」例子,你會發現身邊的案例也不少!

「娘親舅大」,孝順不要忘了舅舅

小庄是一個二胎寶媽,嫁得不遠,平時經常回娘家走動,她十分反感媽媽總是把她帶回家的東西拿去舅舅家。疫情最緊張的時候,小庄把花錢都買不到的100個口罩分了一半給媽媽,但媽媽轉眼就分了一大半給舅舅,小庄知道後一肚子火,她並不是不喜歡舅舅家,只是覺得媽媽是「重男輕女」的受害者,總為舅舅著想,還要求她孝順舅舅。

過年小庄給家裡買年貨,一定要給舅舅准備一份,有好吃的好玩的,都會拿出一半分給舅舅家的孩子……

若是「你來我往」小庄也不會說什麼,但每次都是自己家在付出,舅舅家從沒有回禮,搞得好像在討好他們似的,因此小庄感到很不公平。

孝敬媽媽,更要孝敬外婆

玉兒覺得自己孝敬外婆並非完全是個人意願,至少有一半是自己的母親逼出來的。玉兒的媽媽是當地出了名的爭強好勝,她有兩個姐姐一個弟弟,凡事都想爭第一,小時候爭寵,結婚生子後比家境比孩子,如今為了討個孝順的好名聲讓女兒比孝順。

玉兒的大姨、舅舅都不會讓自己的孩子三天兩頭往外婆家跑,唯獨玉兒的媽媽,每次玉兒回家都會讓她拿錢買好吃的好喝的往外婆家送去,街坊鄰居見了玉兒媽媽都誇她「女兒孝順懂事」,媽媽聽了也很高興,她的面子是足了,但玉兒心裡卻很累。

她很反感這樣的面子工程,導致她和外婆相處時總感覺別扭,這種「連坐式孝順」真是累人。

爸爸「後老伴」的家人也要孝順

小徐也正在遭遇「連坐式孝順」,他的媽媽早幾年就去了,爸爸如今65,一個人在家無聊,參加老年 旅遊 團時認識了隔壁小區的一個年紀相仿、同樣喪偶的大媽,兩人就好上了。

剛開始小徐覺得爸爸有個人陪也挺好的,然而小徐爸爸經常對他提一些過分的要求:給他買禮物,一定要給他的後老伴備一份,後老伴的家人有困難需要小徐幫忙時,也要求小徐事事順著他們來,後老伴的姐姐生病了也要讓小徐送禮物、主動付一部分住院費。

只要一看到爸爸的電話,小徐就能猜到不是爸爸有事就是他的後老伴有事,小徐的媳婦沒少和他為這件事爭吵,小徐的爸爸也沒有搭把手帶娃,而家裡的兩個娃正是花錢多的時候,卻要連著孝順外人,怎麼想都覺得心裡不舒坦。

「連坐式孝順」講究量力而行,家長們別再給孩子增壓了

這幾個網友只是「連坐式孝順」現象的冰山一角,自身壓力大卻無處可說,其實孝順父母也順帶孝順親戚確實是件好事,但也要視情況而定。

如果孩子能力有限,孝敬父母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真的沒有多餘的金錢和時間連帶著照顧親戚,孝順親戚多出來的一份贍養金對於孩子來說無疑是巨大的壓力,沒有哪個孩子會心甘情願犧牲自己的生活品質去幫助親戚,畢竟沒有誰的收入是大風刮來的。

其次,孝順親戚或父母的好友,也要看對方的人品,一些親戚朋友會做人,送禮有來有往,因為孩子的這份孝順雙方的感情更加融洽,這樣的孝順才有意義。

如果單方面的孝順沒有獲得一絲好處,家長真的沒必要讓孩子去孝順親戚朋友。

今日互動話題:你身邊有「連坐式孝順」現象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本文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Ⅱ 心理學:永遠不要因為伺候老人而拖垮自己,這根本不值得,為什麼

看到這個標題,想必很多人不由心驚了一下,我國向來是注重禮儀廉孝的國家,孝順反哺老人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盡管有些人會因為贍養老人而覺得勞累,但也只能將背後的苦默默吞下。

明目張膽地說不願為了老人拖垮自己,通常情況下會招致責罵,被認為沒有良知,父母辛辛苦苦將其撫養長大,兒女卻不懂感恩。

孩子的生命不是父母送給他的禮物,既然無意相送,又何來居功受恩之說呢?父母對子女少一點要求回報,少一點要求報恩,其實對哪一方來說,都是百利而無一害的好事。

胡適先生曾說:「我的意思是要我這個兒子曉得我對他只有抱歉,絕不居功,絕不施恩。至於我的兒子將來怎樣待我,那是他自己的事情。我絕不期望他報答我的恩,因為我已宣言無恩於他。」

所謂孝順對孩子來說是不公平的,他們一出生就被綁在要懂得感恩的十字架上,父母若能看清這背後的道理,主動做出選擇,對孩子而言何嘗不是一種恩慈。

Ⅲ 為什麼累死累活,卻養出一個不孝順的孩子

文文兒

晚上和媽媽嘮家常的時候,老媽說你那個趙叔叔真是白養了一個兒子。聽老媽說,趙叔叔突然生病住院,住院將近一個月,他那個上初中的兒子不聞不問,後來趙叔叔回家靜養,他兒子嫌爸爸在家礙事,竟然去學校住宿捨去了,你說那小子也十六七了,怎麼一點事也不懂。

聽完媽媽的話,震驚之外也有點意料之中。這個趙叔叔在我們這一片是出了名的溺愛孩子。趙叔叔就生了這么一個兒子,從小的時候就特別寵,要什麼給什麼,趙叔叔和阿姨對兒子都是事事包辦,連上學的書包都沒讓孩子自己背過,我不止一次的見過趙叔叔的兒子在大庭廣眾下對爸媽拳打腳踢,而趙叔叔和老婆永遠是笑臉面對兒子。所以為什麼趙叔叔會養出這么不孝順的孩子,還真是他做錯了。

雖然趙叔叔的兒子是個個例,但是現在很多家長都說,自己累死累活的為孩子,可是孩子卻一點也不心疼人,怕以後要成為白眼狼吧。為什麼累死累活也養不出一個孝順的孩子,如果你是這幾種父母,別不敢承認就是你錯了。

1、為孩子包辦一切

現在的孩子要什麼有什麼,父母願意為孩子付出所有,可以說是衣來張口,飯來伸手,這樣的孩子很難理解父母的辛苦和不易。父母為孩子包辦一切是養不出好孩子的,不要等到孩子真正習慣你給予一切的時候才後悔!

2、不懂得示弱

很多父母覺得在孩子面前自己就要無所不能,其實父母在孩子面前該示弱的時候就要示弱。例如做家務的時候說自己完成不了,讓孩子參與,下班的時候說自己很累,讓孩子幫忙端茶。同時父母對孩子不必「有求必應」,不讓孩子覺得擁有的東西來得很容易。讓孩子養成獨立的習慣。

3、不給孩子回報的機會

很多父母都是當孩子有什麼好吃的想給爸媽,或者給父母准備禮物的時候,爸媽都會說我不吃、我不要,留著自己吃自己用吧。長此以往,孩子理所當然就會覺得所有東西都是自己的。所以,家長要給孩子回報的機會。當給孩子分東西吃的時候,一定要當著孩子的面,自己也分一份吃,為的就是讓孩子明白,沒有誰規定好東西都一定屬於自己,吃東西要先分享,讓孩子懂得付出,懂得「回報」,懂得珍惜,懂得體諒。

所以不想讓孩子一步步變得不孝順,這3件事家長可以適當的做一做。

你家孩子懂事嗎?

閱讀全文

與孝順累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生敬老院活動主持人台詞 瀏覽:311
80歲的壽禮 瀏覽:401
當兵中斷的兩年養老保險怎麼辦 瀏覽:245
退休年齡已經到了能否補繳養老保險 瀏覽:858
55歲男性買什麼養老保險好 瀏覽:26
如何用紅糖水養生 瀏覽:304
2015北京企業退休漲工資 瀏覽:749
金桂飄香重陽節 瀏覽:437
家庭養生葯有哪些 瀏覽:320
淮北市居民養老保險上網怎麼查 瀏覽:422
己經退休兩地領退休金可以嗎 瀏覽:732
巴彥淖爾市基礎養老金是多少 瀏覽:462
老年人的壽衣要買什麼樣 瀏覽:322
龍崗入園體檢哪裡預約 瀏覽:87
葯王千金方養生酒如何服用 瀏覽:808
嶺南養生谷現在怎麼樣了 瀏覽:288
電腦怎麼補辦養老保險 瀏覽:855
老人怎麼下樓梯好 瀏覽:940
重陽節活動主持幼兒園 瀏覽:141
有預防老年痴呆症的預苗 瀏覽: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