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一個孝字的圖片
圖片如下:
相關組詞:
1、孝婦[xiào fù]
盡孝道的媳婦;舊稱居喪中的婦人。
2、除孝[chú xiào]
指守孝期滿後脫去喪服。
3、孝家[xiào jiā]
居喪守孝的人家。
4、孝稱[xiào chēng]
盡心行孝的名聲。
5、孝節[xiào jié]
孝行節操。
『貳』 《二十四孝圖》中孝道故事有哪些
一共有二十四個故事,分別是:忠孝雙全、望雲思親、上書救父、綵衣養親、哭竹生筍、打虎救父、鹿乳奉親、籠負母歸、棄官奉親、蘆衣順母、賣身葬父、親嘗湯葯、卧冰求鯉、聞雷泣墓。
百里負米、挨杖傷老、跪父留母、孝感繼母、勸姑孝祖、孝感動天、兄弟爭孝、嚙指痛心、老萊娛親、郭巨埋兒。
《二十四孝圖》中典故非常多,且作者對每一個典故,都有自己(兒童視角)的理解,兩者結合,呈現出文學創作的另一種路徑。
例:郭巨埋兒
典故講郭家貧困,已經窮到不能供奉母親了,認為兒子沒了可以再養,可母親只有一個。所以准備埋掉孩子,以供養母親。其孝心感動了天地,所以挖坑的時候,挖出了黃金,孩子也保住了。
(2)體現孝順的圖擴展閱讀
成書背景
《二十四孝故事》是中國元朝成書的一本宣揚傳統儒家孝道的蒙養讀物,其中選輯了為封建王朝所稱頌的自上古至宋代的24個孝男孝女的事跡,敘之以文,詠之以詩,繪之以圖,目的在於「用訓童蒙」即培養兒童的封建孝德,並在民間廣泛流傳。在舊社會,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歷史上傳承下來的《二十四孝故事》,必須要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進行辨證的歷史的分析。其中確實有值得繼承和弘揚的內容,但也有糟粕。值得繼承和弘揚的是——對父母的敬愛和關心、發自內心的事奉父母的精神。
在《二十四孝故事》中,幾乎都具有這種精神,這種精神具有它永恆的價值,這就是《二十四孝故事》的核心與精華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