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重陽節插茱萸傳說詳細

重陽節插茱萸傳說詳細

發布時間:2025-06-29 18:31:14

① 為什麼要在重陽節插茱萸呢

重陽節插茱來萸是中國民俗,傳源說有辟邪作用,重陽節與茱萸的關系,最早見於神話志怪小說《續齊諧記》中的一則故事:汝南人桓景隨費長房學道。

一日,費長房對桓景說,九月九那天,你家將有大災,其破解辦法是叫家人各做一個彩色的袋子,裡面裝上茱萸,纏在臂上,登高山,飲菊酒。九月初九這天,桓景一家人照此而行,傍晚回家一看,果然家中的雞犬牛羊都已死亡,而全家人因外出而安然無恙。於是茱萸「辟邪」便流傳下來。



擴扒滑悔展資料

慶祝重讓手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采中草葯、遍插茱萸、擺敬老宴、吃重陽糕、制葯酒養生、飲菊花酒等活動。重陽是「清氣上揚、濁氣下沉」的時節,地勢越高清氣越聚集,於春正是「重陽登高暢享清氣」便成了民俗事象。

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每到九九重陽這一日,各地都有組織老年人登山秋遊、交流感情、鍛煉身體的活動。不少家庭的晚輩也會攙扶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動。重陽節其民俗活動甚多,文化內涵豐富。

② 清明節插茱萸的來歷

清明節插茱萸的來歷並非源自清明節本身,而是與重陽節有關,其來源於一個神話故事。具體來歷如下: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清明節和重陽節都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但插茱萸這一習俗是與重陽節緊密相連的,而非清明節。

③ 重陽節插茱萸的由來及介紹有哪些

重陽節插茱萸的由來及介紹

由來

介紹

④ 重陽節為什麼插茱萸

重陽節插茱萸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 驅蟲去濕、逐風邪: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佩戴或放置茱萸可以驅趕身體內外的濕氣和風邪,達到保健養生的目的。因此,人們會將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磨碎後放在香袋裡隨身攜帶,甚至有些地區的人們還會將茱萸插在頭上。

  2. 辟邪求吉:這一習俗起源於神話志怪小說《續齊諧記》中的故事。故事中,費長房告訴桓景在九月九日佩戴茱萸可以避邪,保護家人免受災難。桓景一家按照此方法行事,果然避過了家中的大災。這一故事使得茱萸「辟邪」的傳說流傳開來,人們在重陽節佩戴茱萸以求吉祥平安。

綜上所述,重陽節插茱萸既是一種傳統的養生習俗,也承載著人們辟邪求吉的美好願望。

⑤ 重陽節的傳說中桓景戰勝瘟魔的經過是什麼

傳說東漢時,汝南縣里有一個叫桓景的人,他所住的地方突然發生大瘟疫,桓景的父回母也因此病死答,所以他到東南山拜師學藝,仙人費長房給桓景一把降妖青龍劍。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勤學苦練。一日,費長房說:「九月九日,瘟魔又要來,你可以回去除害。」並且給了他茱萸葉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讓他家鄉父老登高避禍。
於是他便離開回到家鄉,九月九那天,他領著妻子兒女丶鄉親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葉分給大家樣隨身帶上,瘟魔則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來,每人喝了一口,避免染瘟疫。他和瘟魔搏鬥,最後殺死了瘟魔。汝河兩岸的百姓,就把九月九登高避禍丶桓景劍刺瘟魔故事一直傳到現在。從那時起,人們就過起重陽節來,有了重九登高的風俗。
唐代的《初學記》和宋代的《太平御覽》等多種重要類書都轉述了吳均《續齊諧記》里的這個重陽節的傳說,並認為九月九日登高喝菊花酒,婦女在胳膊上系茱萸囊辟邪去災的習俗由此而來。

閱讀全文

與重陽節插茱萸傳說詳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年大學老師的標准 瀏覽:742
一個孝順的兒子和他的父親英語怎麼說 瀏覽:738
孝順的都不是 瀏覽:486
退休返聘人員是否需要交社保 瀏覽:190
50歲男生 瀏覽:376
今天我學會了孝敬 瀏覽:142
老年人腳麻腿軟是什麼原因 瀏覽:51
老人為什麼會長紫色斑 瀏覽:241
老年人血栓治療 瀏覽:415
廣州老年大學2019年春季招生 瀏覽:840
50歲了生孩子怎麼還出奶啊 瀏覽:551
南沙養老院招聘信息 瀏覽:253
東營美年大體檢怎麼樣 瀏覽:408
2017年安徽退休養老金調整 瀏覽:27
慈鉻體檢中心國內有多少家 瀏覽:260
東莞老年大學設計單位 瀏覽:647
徐州結婚女方要給男方父母買什麼 瀏覽:569
老年大學二胡班科班 瀏覽:481
你認為哪個地方適合養老 瀏覽:162
重陽節在秋季的什麼秋 瀏覽: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