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重陽敬老的寫話二年級
農歷九月九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這天是老人們的節日。
從小到大都是外婆帶內我容,她每天都接送我上學,非常辛苦。今天我要為我最愛的外婆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我請媽媽幫我正准備了一盆溫水,媽媽問我做什麼?我沒回答,而是急匆匆地把外婆從廚房拉過來,又搬來一張小凳子,請外婆坐下,我開始摟起袖子,幫外婆洗頭。我用我的小手輕輕地撓著外婆的頭發,我生怕弄疼了外婆,又怕把水不小心弄進外婆的眼睛裡,不一會我就忙的滿頭大汗了。這時我想起以往外婆幫我洗頭,我老是動來動去,但外婆還是一直以來細心的幫我洗頭,她真辛苦啊!
我慢慢懂得了平時爸爸、媽媽、外婆照顧我是多麼的不容易,所以我一定要好好學習,養成自理的好習慣。
『貳』 寫話(重陽節的故事)
《續齊諧記》
和大多數傳統節日一樣,重陽節也被附會上一個神話傳說作為登高習俗「起源」。該傳說見於梁朝吳均的神話志怪小說《續齊諧記》:汝南桓景隨費長房游學累年,長房謂曰:「九月九日,汝家中當有災。
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除。」景如言,齊家登山。夕還,見雞犬牛羊一時暴死。長房聞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飲酒,婦人帶茱萸囊,蓋始於此。
民間演化版本: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戶戶就會有人病倒,甚至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瘟魔的蹂躪,慘不忍睹。當時汝南縣有個青年叫恆景,有一年瘟疫奪走了他的父母,自己也差點兒喪了命。
恆景病癒後,他辭別了心愛的妻子和父老鄉親,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害。恆景歷經艱險,終於在一座古山裡找到了一位法力無邊的仙人,仙人為他不辭勞苦、為民除害的精神所感動,決定收他為徒,給他一把降妖寶劍,並密傳授降妖劍術。
恆景廢寢忘食,日夜苦練,終於練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藝。有一天,仙人把恆景叫到跟前,對他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如今你的本領已經學成,應該回去為民除害了!」。這時,仙人送給恆景一包茱萸葉,一瓶菊花酒,並授以避邪秘訣,讓恆景立即騎著仙鶴趕回家去。
恆景回到家鄉,在九月九日早晨,他按照仙人的囑咐把鄉親們領到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中午時分,狂風怒號,北風驟起,天昏地暗,隨著幾聲凄厲地吼叫,瘟魔沖出汝河,撲到山下。
就在這時,瘟魔突然聞到茱萸的奇味和菊花酒的醇香,臉色突變,瑟瑟發抖,不敢前行。說時遲那時快,恆景手持降妖寶劍,立即奔下山來,經過幾個回合的激烈搏鬥,恆景將溫魔刺死,瘟疫消除。後來人們就把重陽節登高看作是免災避禍的活動。
顯然,這個故事「純屬虛構」,只是一個附會的荒謬傳說而已。在歷史發展演變中,大多數傳統節日被附會上「傳說」作為起源,經實際考察,這些「故事傳說」遠遠晚於節日誕生,是後代建構替入的結果。
『叄』 看圖寫話這么寫
重陽節快到了,重陽節是老人們的節日,我決定去給奶奶洗一次腳。於是我和爸爸媽媽去奶奶家。一進家門,我就對奶奶說:「奶奶,我給你洗洗腳吧!」奶奶說:「謝謝」。我馬上去端了一盆水,然後又倒上熱水,我用手試了試溫度,不涼不熱正好。我就給奶奶洗腳,洗完了腳,奶奶高興地說:「洗得真舒服,你真是個懂事的好孩子。」
『肆』 看圖寫話關於重陽節的古詩
1、《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代: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內知兄弟登高容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2、《重陽日至峽道》
唐代:張籍
無限青山行已盡,回看忽覺遠離家。逢高欲飲重陽酒,山菊今朝未有花。
3、《重陽席上賦白菊》
唐代:白居易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