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九月九為什麼不能回娘家
這只是某個地方的風俗習慣,不是全國性的習俗。如果你只是聽說有此風俗,但當地沒有這個說法,那就不必理會了。
1、 不能說節日快樂,登高原是避凶氣!
重陽節最重要的儀式活動是登高,這裡面其實有著與現今說法完全迥異的含義:奇數被認為是陽數,二陽相逢叫重陽。九是數字之中最大的數字,所以這一天也是大凶日。這一天的儀式活動是登高、賞菊、飲酒、吃蟹。登高是本質意義,後三者是附加活動。登高,也就是到野外去登山,這就是躲避,離開平日生活的環境,躲避凶氣的捕捉。相傳這一天里會有瘟氣降臨,人們要離開自己的家,盡可能到高處去,才能平安。 在道教的傳說里有生動的描繪,道士費長房告誡友人九月九要全家登高,友人照辦,晚上回來見家裡的豬羊都已死去。這個故事形象地說出了九月九之毒之凶。這一天的另一個儀式是在頭上插茱萸,茱萸是一種中草葯,和艾草一樣具有消毒的作用,也不乏偽裝的意義。王維《九月九日懷山東諸弟》中,「遙望兄弟登高日,遍插茱萸少一人」,記的就是全家登高的活動。它強調的是全家躲避,要數一數是不是丟下了一個人,丟下者就會被瘟神捉走。
由此可見,奇奇相逢的日子被稱為節日,舉行特殊的儀式和活動,是人們為了保衛生命的積極措施,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逐漸淡化了避凶的禁忌內容,而保留了形式意義,節日逐漸成為單純的喜慶。所以,在這個原本是辟邪的日子裡,說上一句「節日快樂」似乎有些不妥,不如說「身體健康」或者「全家平安」比較恰當。
2、有的地方,九九重陽節忌諱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兒回娘家。
當地民間俗話有:「回家過重陽,咒死她婆婆」的說法。比如魯西南地區,滕縣一帶,女兒可以回家來,但是嫁出去三年之內的閨女,這天不能回娘家。三年以後,你可以年年的重陽節回娘家,但是三年內的這天不能回。這只是當地的風俗習慣而已。像我老家浙江,就從來沒有這個說法。
3、某些地區還有重陽節忌同床的說法,即夫妻不能同床,要分床睡。
對於風俗習慣,也不必太當真,比如老皇歷上常提到某天是忌日不宜出行,其實滿大街還是人,也沒見誰當真就躲在家裡不出去了。
B. 重陽節不能做的22件事,重陽節不可以同房的原因
重陽節不能做的22件事
1、不能行房事重陽節不可以同房的原因
古人認為,男女交合必以時,才能達到陰陽調和。否則,陰陽不調,不利於後代的繁衍,還會生出許多禍患。重九是陽數之巔峰,過後則轉為陰數,所以禁忌一切冒失的行為,小心慎行,房事也在禁忌之列。C. 重陽節有什麼忌諱
一家之言,聽聽就行了
《周易》中,九為老陽,九月初九,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周易》講究陰陽平衡,中和為貴,正如「否」卦一樣,兩個老陽相遇,也是不相往來和交通。孤陽不生,獨陰不長,萬物不遂,不通不順。因此,重陽節不但不是個吉慶的日子,反而是個大凶的日子。為了破解這大凶的日子,重陽節多了好多的禁忌,形成了好多風俗。
這些風俗有:登高望遠、插茱萸、賞菊花、暢飲菊花酒、吃重陽糕、吃牛肉、吃蟹子。由於重陽節是個大凶的日子,人們在相互碰面的時候,不能說節日快樂。客家人更是禁忌霜降遇重陽,有「霜降遇重陽,十家燒火九家亡」之說,在重陽節,不能生火煮飯。
D. 重陽節忌諱什麼
一、忌說重陽節快樂
在我國民間一直有重陽節忌說節日快樂的說法,古人對奇數有一定的忌諱,認為奇數是陽數,二陽相逢叫重陽,而且九又是個位數最大的數字,九九重陽就是陽的極致,正所謂物極必反,陽到了極致之時也就要開始轉向對立面,所以人們認為農歷九月九是大凶日。
在這一天可能會有瘟氣降臨在人間,人們需要離開自己的家,登往高的地方躲避「凶煞之氣」,以保佑全家平安。這樣看來重陽節是避災的日子,不適合說節日快樂,但可以說身體健康、平安康泰等祝福語。
二、看望老人忌送菊花
在重陽節前後菊花盛開的時候,加上菊花在我國的文化中向來有凌霜不屈的寓意,在重陽節的傳統習俗中,也就形成了諸多與菊花有關系的活動,像飲菊花酒、品菊花糕、賞菊花景等,但重陽節看望老人時是不能送菊花的!
在我國的傳統中,菊花是哀悼逝者的鮮花,若給老人送菊花,會被看成是詛咒老人的,很不吉利。
這3件事要做:
一、登高祈福
「黃花宜泛酒,青岳好登高」,古代民間有在重陽節登高的傳統習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關於重陽節登高起源的說法眾說紛紜,其中有四種說法廣為流傳。
二、配插茱萸
在重陽節還有配插茱萸的傳統習俗。茱萸其實就是一種可以做中葯的植物果實,味道十分濃郁,古人認為重陽節這天「大凶」,配插茱萸可以驅蟲辟邪,與端午節插艾草、配菖蒲的意義有些類似,而且在九月九重陽節「清氣上揚、濁氣下沉」的天象中,將具有驅蟲、醒腦作用的茱萸佩戴在身上,有助於身體適應季節的變換,安穩度過深秋。
三、祭拜祖先
從古至今,中華民族向來就有歷經先祖、慎終追遠的傳統觀念,在逢年過節之時都有祭拜祖先的傳統風俗,以表示對先輩的孝敬之心,不忘根本之心。
重陽節是我國傳統的祭祖節日之一,重陽節在秋收前後,人們為了感謝上天和祖先慷慨的恩賜,就會舉辦祭天祭祖的儀式。如今在嶺南一帶,重陽節「祭祖」的傳統,仍然十分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