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孝敬父母的主題演講稿5篇
『百善孝為先』這句不知流傳了多久的 諺語 ,至今仍被人們所津津頌道。正如孟子所說的『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充分說明了孝順的重要性。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孝敬父母的主題 演講稿 5篇,感謝您的欣賞。
孝敬父母的主題演講稿1
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在國旗下發言的題目是《中華美德——從孝敬父母開始》。
中國有句古話「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個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難想像他會熱愛祖國和人民。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_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但子路小的時候家裡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裡一點米也沒有,怎麼辦?子路想到要是翻國幾道山到親戚家借的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嗎?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誇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關心和愛護是最真摯最無私的,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永遠也訴說不完的:吮著母親的乳汁離開襁褓、楸著父母的心邁開人生的第一步、在甜甜的兒歌聲中入睡、在無微不至的關懷中成長、災災病病使父母熬過多少個不眠之夜、讀書升學費花去了父母多少心血、將來立業成家鋪墊著父母多少艱辛。可以說,父母養育自己的兒女付出了畢生的心血。這種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間最偉大的力量。如果人類應該有愛,那麼首先愛自己的父母,其次才能談到愛他人,愛集體,愛社會,愛祖國……親情是一個人善心和良心的綜合表現:孝敬父母,尊敬長輩,這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經地義的美德,也是各種各樣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歷來受到人們的稱贊。試想,一個人如果連孝敬父、報答養育之恩都做不到,誰還相信他這個人呢?又有誰願意和他打交道呢?如果一個人孝敬父母,可想而知,他也一定很尊敬他人,也一定有許多人尊敬他。那麼,他一定可以在生活中取得成功。而不孝之人,一生只能碌碌無為地度過。有首歌中唱道: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幫媽媽捶捶後背揉揉肩,老人不求子女為家做多大貢獻……所以將來不管我們走到哪裡,都要記著爸爸、媽媽;而且更要趁現在在他們身邊的時候,多孝敬他們。
我的發言就到這里,謝謝大家!
孝敬父母的主題演講稿2
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著一曲感恩的樂章,那是大樹對滋養它大地的感恩;白雲在蔚藍的天空中飄盪,繪畫著那一幅幅感人的畫面,那是白雲對哺育它的藍天的感恩。因為感恩才會有這個多彩的社會,因為感恩才會有真摯的友情。因為感恩才讓我們懂得了生命的真諦。——題記
從嬰兒的「哇哇」墜地到哺育他長大成人,父母們花去了多少的心血與汗水, 編織 了多少個日日夜夜;從上小學到初中,乃至大學,又有多少老師為他嘔心瀝血,默默奉獻著光和熱,燃燒著自己,點亮著他人。
感恩是發自內心的。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更何況父母,親友為你付出的不僅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大海。是否你在父母勞累後遞上一杯暖茶,在他們生日時遞上一張卡片,在他們失落時奉上一番問候與安慰,他們往往為我們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們又何曾記得他們的生日,體會他們的勞累,又是否察覺到那縷縷銀絲,那一絲絲皺紋。感恩需要你用心去體會,去報答。
感恩是敬重的。居里夫人作為有名的科學家,曾兩次獲得諾貝爾獎,但她在會上看見自己的小學老師,用一束鮮花表達她的感激之情。自古以來的偉人無不有著一顆感恩的心,感激不需要驚天動地,只需要你的一句問候,一聲呼喚,一絲感慨。
感恩是有意義的。愛讓這個世界不停旋轉。父母的付出遠遠比山高、比海深,而作為我們,只知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而似乎又有一條隔離帶,讓我們變得自私自利,忘記了曾經父母的付出,忘記了那一聲聲快樂,學會去感激別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為如此才會有和睦,有快樂,有彼此間的敬重。
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社會,看待父母,看待親朋,你將會發現自己是多麼快樂,放開你的胸懷,讓霏霏細雨洗刷你心靈的污染。學會感恩,因為這會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實。
孝敬父母的主題演講稿3
一道美味的食物有人嘗了一小口就給另一個人,這是誰和誰?有人吃的之剩下一小口才給另一個人,這又是誰和誰?答案其實很簡單,前者是父母與孩子,後者是孩子與父母。父母嘗了一小口只是為了知道那食物是否燙嘴、走味,然後才放心地讓孩子去吃。孩子想到應當與父母分享的時候總是之剩下一小口,因為這時他再也吃不下去了,也只有父母才會無怨地接受這一切,並誇獎孩子孝順。
太多,有太多含辛茹苦的父母把無私的愛奉獻給了我們,我們的同學又是怎樣做的?我們常常會為一個陌生人的幫助而感激涕零,卻忽略了父母給予我們細小瑣碎而又無微不至的關懷。有些同學不僅不對父母感恩,還要以愛相挾從而滿足自己自私的慾望,當父母無法滿足他們的要求時,不孝的子女甚至會產生怨恨之心,抱怨不止。正因為缺少感恩之心,讓很多人變得消極冷漠,才會讓人感覺這個社會上多了一份凄涼。
還有的同學說父母不了解自己,不知道自己的任何喜好,其實不然。不妨試試,製作一份關於我們所有喜好的調查讓父母填填。你也許就會知道是你不了解父母,還是父母不了解自己。這學期我班就做了一次這種調查,結果是95%的家長填對了孩子一半一上的喜好,而只有5%的孩子天隊了父母一半以上的喜好。看到這樣的結果,我們應當 反思 。
還有這樣一件事:開學初班主任便布置了這樣的任務:回家親自給自己的父親或母親洗一次腳,然後寫出自己內心的感受。看似簡單,但對於我們這些嬌生慣養、被父母伺候慣了的「皇帝」「公主」來說,伺候父母一次卻是難於上青天。這以前從未做過的事好多同學都不知該怎麼做,更別說寫出自己的感想了。有些同學說編唄!這一方案立馬被推翻,老班是過來人,假的她肯定會識破,到時候可就慘了!又有同學提議說,從 作文 書上抄一篇不就得了。有人便馬上反駁道,萬一抄重復了,全班都得遭殃,大家都得挨批。一時間,大家都沒了辦法,有人建議找老班通融,改成送禮物,沒想到被老班一口否決,這下大家都是窮途末路,再無花招可使,無可奈何,大家便都硬著頭皮去做。可沒想到,第二天來效果和第一天形成了極大的反差,同學之間互相訴說著,有的家長激動地落了淚;有的家長有些不好意思,還連忙推託,直聽到說這是作業時,才肯配合孩子;有些家長不住誇贊自己的孩子,說孩子長大了,懂得體貼大人了,而我一貫嚴肅的父親的臉上也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同學們都一時間感觸頗深……
有位作家曾經說過,當我們年輕的時候不懂事,當我們懂事的時候已不再年輕;世上有些東西可以彌補,但有些東西卻永遠無法補償。所以現在的我們,就要對父母多一份關心,盡一份孝心,讓我們在世上至少少留一件遺憾的事情。
我們一天天地長大,父母卻一天天地老了。他們的腰彎了,頭發白了,額上也有皺紋了,是我們吞噬了父母的青春,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吧,哪怕是給父母洗一次腳,做一頓可口的飯菜,端一杯清茶,也是我們做兒女的對父母的一點回報,一片孝心。
一個只有懂得孝敬父母的人,才能算是一個完整的人。因為有了父母才有了我們,才使我們有機會在這五彩繽紛的世界裡體味人生的冷暖,享受生活的快樂與幸福。是父母機遇了我們生命,機遇了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兒女有了快樂,最為之開心的是父母;兒女有了苦悶,最為之牽掛的也是父母。舐犢情深,父母之愛,深如大海。所以,將來不管我們走到哪裡,都要記住我們的父母。父母是我們今生最大的恩人,是值得我們永遠去愛的人。
孝敬父母的主題演講稿4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新三字經》里有這樣一句話:「能溫席,小黃香,愛父母,意深長。」其中提到的小黃香就是一位孝敬長輩而流芳千古的好 兒童 。他九歲時,不幸喪母,小小年紀便懂得孝敬父親。每當夏天炎熱時,他就把父親睡的枕頭扇涼,趕走蚊子,放好帳子,讓父親能睡的舒服:在寒冷的冬天,床席冰冷如鐵,他就先睡在父親的床席上,用自己的體溫把被子暖熱,再請父親睡到溫暖的床上。小黃香不僅以孝心聞名,而且刻苦勤奮,博學多才,當時有「天下無雙,江夏黃香」的贊譽。
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關心和愛護是最真摯最無私的,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永遠也訴說不完的:父母為養育自己的兒女付出了畢生的心血。這種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比海深。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在當今這個文明的社會里,多數同學似乎把這些全都忽視了。父母為了我們時刻操勞。他們對我們的 教育 ,對我們的愛護又讓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去愛他們?不去尊重,孝敬他們呢?以前的我也許從未體貼過父母,理解過父母。
可是現在,我改變了,我學會了孝敬父母,體貼他們、理解他們。爸爸媽媽忙碌一天,我為爸爸媽媽捶背,消除他們的疲憊,在炎熱的夏天,我為媽媽送上一杯冰涼的果汁,使她提起精神;在夜晚,我為爸爸端一杯熱茶;星期天,為減輕他們的負擔,我積極地做 家務活 ,我要理解體諒他們……
同學們,也許我的所做所為你們認為微不足道,但是,重要的是我們應學會孝敬父母。不管我們走到哪裡,都要記著爸爸媽媽;而且更要趁現在在他們身邊的時候,多孝敬他們。
同學們,孝敬父母,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吧!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孝敬父母的主題演講稿5
可憐天下父母心,伴隨著 母親節 腳步的臨近,身為子女的我們自我反思一下,有沒有時刻把父母放在心裡,在 父親節 母親節乃至每一天都關心問候一下父母親呢?
小朋友們,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是誰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上呢?對,大家說得很對,是父母把我們帶到世界上來的。是啊,十多年前的某一天,我的父母用淚水和幸福的笑容迎接了我的到來。但當我來到世上的那一刻起,父母卻多了一項繁重的工作——照顧我。盡管這是一種沉重的負擔,但父母卻毫無怨言地撫養我長大。為了給我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他們總是那麼辛苦,那麼努力。小的時候,我總把這當作天經地義,因為我不了解,也不知道父母的辛苦。現在,我長大了,我知道該懷著一顆感恩之心去體諒父母,應該擔當起照顧、孝敬父母的責任。
古語說:「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我們一點一滴的成長都離不開父母的幫助,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因此,我們應該懂得感恩,懂得感謝父母。
當我第一次喊爸爸媽媽的時候,第一次獨立邁開一步的時候,第一次歪歪扭扭地寫出一個字的時候……是父母在身邊耐心地教導我。父母,是上蒼賜予我不需要任何修飾的心靈的寄託。
當我們遇到困難,能傾注所有一切來幫助我們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受到委屈,能耐心聽我們哭訴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犯錯誤時,能毫不猶豫地原諒我們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取得成功,會衷心為我們慶祝,與我們分享喜悅的,是父母。
父母給予了我們生命,是父母辛勤的養育了我們,我們的成長凝結著父母的心血。每一個人都是在父母的細心關懷下,百般愛護和辛苦撫養下慢慢長大的。父母的親子之愛只能用兩個詞語來形容,無私、偉大。他們可以為子女付出一切,也甘願付出一切。父母之愛位於人世間各種各樣的'愛之上。我們有的隊員很少知道父母的辛苦,總是伸手向父母要這要那,認為父母給孩子吃好,穿好,用好是天經地義的。在父母不滿足他的要求時還耍脾氣。要知道,感恩父母,孝敬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父母所積累的人生 經驗 是極其寶貴的,往往是我們在課堂上,書本里學不到的,他們對我們這些經驗的傳授是不計回報、真心實意的。我們應該認真聽取,虛心接受,否則就會失去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那可悲可嘆的。
作為有孝心的子女應該學會學習,學會處事,學會做人,不辜負父母的願望,實現父母的期望,這是最最重要的孝行。隊員們,從小應該培養自己良好的行為習慣,努力學習,快樂生活,讓父母放心,讓父母欣慰,讓父母以你為自豪,這就是我們孝敬父母的最大實際行動。
生活並非想像中那樣完美,父母的辛勤是我們無法體會的,我們雖不能與父母分擔生活的艱辛、創業的艱難,但我們在生活上可以少讓父母為自己操心。當父母生病時,我們是否應擔起責任,照顧父母?要知道,哪怕一句關心的話語,哪怕一碗自己做好的方便麵,都會慰藉父母曾為我們百般焦慮的心。感恩父母,並不難做到。
父母,永遠是我們最值得感謝的人!
感恩父母,希望父母一切都好!
同學們,未來屬於我們,世界屬於我們,讓我們在唯心偉大精神的熏陶下,刻苦學習,頑強拼搏,學會感恩孝敬父母。從現在開始,讓我們感恩父母吧!
孝敬父母的主題演講稿5篇相關 文章 :
★ 孝敬父母主題演講稿精選5篇2020
★ 關於孝順主題演講稿範文5篇
★ 孝敬父母的演講稿5篇
★ 關於孝敬父母主題演講稿
★ 感恩父母主題演講稿範文5篇
★ 以孝順為主題的演講稿範例五篇
★ 孝敬父母的演講稿精選範文五篇
★ 關於孝順父母演講稿5篇
★ 孝敬父母演講稿3分鍾精選5篇2020
★ 孝敬父母的故事演講稿五篇
Ⅱ 孝道演講稿
演講稿是在一定的場合,面對一定的聽眾,演講人圍繞著主題講話的文稿。在現實社會中,需要使用演講稿的事情愈發增多,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演講稿吧!以下是我整理的孝道演講稿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如果說中國是一條盤踞在亞洲的巨龍,那麼我們中華傳統文化應該就是這條巨龍的血液和魂魄了。中華文化傳承千年,深深烙印在每一個炎黃子孫的血肉里骨子裡。古來就有孔融四歲讓梨,小小年紀便展現出文明禮讓的美德;還有岳飛精忠報國, 贏得後世人人稱贊;東晉王羲之勤奮練字,池水盡黑……而身為龍的傳人的我們,自然要領略並遵從中華文明瑰麗的文化寶庫。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盡心奉養、尊敬父母,成為了自古至今每個中國人的責任和義務。現代社會中就有許許多多關於孝的感人故事,如一縷縷清泉,洗滌著這浮華世界。
在20xx年,一個平凡質朴的名字傳遍了中國,讓許多國人為之動容。她叫孟佩傑,是「20xx年感動中國人物」,很多人可能會問,一個小小女孩子,為什麼能夠感動中國呢?聽完她的故事,你便會發出連聲稱贊了。孟佩傑在她只有8歲起就開始承擔侍奉癱瘓養母的重任,僅靠著養母微薄的病退工資生活,她買菜做飯,幫養母洗漱梳頭,甚至換洗尿布,這些事她默默承擔了十二年。
到孟佩傑初中畢業時,養母病情惡化,她毅然決定帶著母親一起去上學。整日奔波在校園與出租屋之間的她為了省下錢給養母買衣服,自己總是穿著他人不要的舊衣服;為了能夠讓母親吃到愛吃的紅燒肉,她冒著酷暑在街上發傳單;不管自己經歷了多少風雨,在養母面前她總是滿面陽光……正如給她的頒獎詞中所說:「在貧困中,她任勞任怨,樂觀開朗,用青春的朝氣驅趕種植恍;在艱難里,她無怨無悔,堅守清貧,讓傳統的孝道充滿著每個細節。雖然艱辛填滿四千多個日子,可是她的笑容依然燦爛如花。」「風雨守護十二春,血水未必比水濃。欲將良心與君比,一如泰山一如塵。」孟佩傑的故事難道不是對孝道最好的詮釋嗎?
可能有人會問,我們只是一名普通的學生,該如何做到孝呢?其實這並不難,只要從點滴做起,日積月累,自然就做到了。孝,需要的是我們的赤誠之心;需要的是我們的不斷堅持;更需要的是我們的身體力行!它不需要金錢堆砌,它也不一定非要用多大的苦難來雕刻一個驚天動地的感人故事,更多情況下,孝也許就是一個小小的擁抱;一句細心的叮嚀;或是一杯熱茶,一句問候,一顆坦誠的心……
司馬遷曾說「孝,人之本也」,孝道,是一種修養,是一份義務,更是一種文化,是自然界中普遍的法則。同學們,請你捫心自問一下自己可否做到了呢?那就讓我們從一個擁抱開始吧,讓我們共同遵循孝道,共做孝子賢孫,共同弘揚我們大中國的傳統文化美德!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中國有一句老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孝順父母、尊敬長輩是各種美好品德中占第一位的。一個人如果連父母都不孝順,連老弱都不關愛,很難想像他也會熱愛自己的祖國。學傳統,行孝道,知感恩,是一個永恆的話題目,但這些美好風尚正在慢慢遠離。家家都有老,人人都會老,今日你不敬老,不行孝道,不知感恩,老了,誰來敬你、愛你?
一次在公車上,人很多,沒有位子,我只好站著。我身邊的座位上坐著一個大概十七八歲的男孩子。有一位老奶奶扶著那個座位,一路上車子走走停停,搖搖晃晃,老奶奶有些站不穩。突然,司機一個急剎車,老奶奶年邁,扶不穩,摔在男孩的身上。她有些吃力地爬起來,勉強站住了身子,氣喘吁吁地說:「小夥子,對不起啊。」老奶奶滿臉歉意。「哼,這么老一個人兒了,站不穩還來跟人家擠什麼公交車!」男孩子小聲嘀咕著,鄙夷地白了老奶奶一眼。
下了車,我深思,老奶奶明明就站不穩,給她讓個座,有什麼難的?很難想像,這個少年在家中能孝敬長輩。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可是如今這個美德跑哪兒去了。人,難道只為了自己享受,而不顧他人,大言不慚地將這一美德拋棄嗎?老人們,為年青一代付出了多少,難道年青一代不應知感恩,敬老人嗎?我心裡五味雜陳……
天色很晚了,我滿懷思緒回到家中,不經意看見了爸爸蹲在地上,頭低垂,原來他在給年近古稀的爺爺洗腳。爺爺坐在椅子上,滿臉洋溢著幸福。天氣炎熱,風扇在不停地轉動著,爸爸卻滿頭大汗,但他仍洗得那麼認真。忽然我覺得,自己也應該做點什麼。
我拿來毛巾給爸爸擦汗,爸爸微笑著誇我懂事了,爺爺笑呵呵的。這一點小小的舉動,也能讓長輩喜悅,那麼,每天就這么小小的一件事,又會有多少人做過呢?我想,行孝道,應該從小事做起,這並不難。
學傳統,行孝道,知感恩,從現在行動!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古人雲:「人孰能不老?百善孝為先」,中華民族歷來把「孝」字作為倫理道德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而且,把孝敬父母、贍養老人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個賢能的人,只有一身傾注著孝與德,才能成為社會的棟梁之材。孝道演講稿。我作為當代的一名少先隊員,理應把在家孝敬父母、關心長輩;在校尊敬老師、關愛同學;在外提高自身人格,弘揚美德作為我的行為之准則,只有讓孝德在心中紮根,才能使孝德伴我行。那麼在實際生活中,我是如何做的呢?
在學校,我用心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多次取得優秀的成績,處處以《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嚴格要求自己,連續四年每學期被評為「三好學生」。在學習上,我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上課專心聽講,勤於思考,用心發言,家庭作業認真完成。從一年級到五年級,一向擔任數學課代表的我對工作認真負責,任勞任怨,不僅僅有特色地管理著班級,而且能及時、耐心地幫忙班上學習基礎較差的同學提高學習成績。記得那是四年級的下學期,班上一位好友對數學不感興趣,家庭作業有時不能按時完成。針對這位同學的現狀,我主動與這位同學交談,共同探討如何學好數學的方法,多次利用雙休日時刻到他家幫他復習功課,解決數學難題,透過一段時刻的發奮,這位同學的數學成績提高很快。
我的成長,離不開老師的教育和父母的正確引導。孝道演講稿。以前我在作文中寫過《我是媽媽的好幫手》、《等》、《自立》等文章,在日記里也記錄到自己所發生的事情:如在車上給老人讓座、拾金不昧、維護班群眾、與破壞綠化環境的人作斗爭、遵守交通規則的心得體會。在學校,我尊敬師長,彬彬有禮,是一個受到老師和同學一致稱贊的「開心天使」。
在家裡,我孝敬父母,關愛長輩,常常幫父母做及所能及的家務事,是一個善解人意的好孩子。
記得在我剛上一年級的時候,我的媽媽常因上夜班或下鄉工作,沒有很多時刻照顧我,從小養成獨立生活潛質的我,主動幫忙媽媽承擔了一些家務事,如洗碗、做衛生、整理衣物等等。我的奶奶生前因骨盆粉碎性骨折長期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乖巧懂事的我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主動幫忙媽媽細心照料奶奶,放學回家跟奶奶端茶喂飯、倒屎倒尿。有一次,我和媽媽在幫奶奶洗澡時,我親切地對媽媽說:「媽媽,等你老了的時候,我也會和我的媳婦幫你洗澡。」看到媽媽燦爛的笑容,我也自我陶醉。
在生活上,我從不挑食、不吃零食,家裡有好吃的東西,我都要讓父母先償償。穿著不注重名牌,只講究整潔。記得有一次,我的祙子破了一個洞,放學回家後,我自己學著媽媽的樣貌把祙子補好,媽媽看到我的舉動感動得熱淚盈眶,直誇我是一個勤儉節約的好孩子。
講孝德是做人之本,講孝德是愛的傳承,講孝德是對父母、老師、社會的回報。同學們,快快行動起來吧!從「孝」字做起,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讓我們在「盡孝」,「盡愛」的人生目標中,為建設和諧而完美的家園發奮奮斗吧!
「孝」和「孝」中的一切美德。孝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在 中國流傳下來的美德。如果連孝順都做不到,請不要說自己是個善良的人。如果你不孝敬父母,你將受到法律的懲罰;如果不孝敬父母,就會受到道德上的譴責;如果不孝敬父母,用佛教術語來說,死後是不能上天堂的。如果有哪個沒良心的人想問為什麼要孝敬父母,那麼請先問問自己,我是怎麼來到這個世界的?誰給了我生命?誰給了我充足的衣食?誰在我的病床前?誰在為我昂貴的學費奔波?我不在家的時候誰偷偷擦我的眼淚?孩子回來誰在門口等?如果你不知道,那我就告訴你是父母,是父母給了我們生孩子的權利!以後的就不說了,就說是他們給了我們生命。我們對此感激不盡!
如果不是因為他們,你為什麼會活在這個世界上?你為什麼不尊敬他們?你入學的時候,父母給你帶了新書包,你走在雨天,你委屈的時候,偷偷流淚的是父母。你出生的那天,媽媽放棄了所有的愛好。你入學的時候爸爸沒日沒夜的工作掙錢。
不知不覺,日子一天天過去,前十年一眨眼就過去了。你有沒有回頭看父母的白發?他們被我們這些孩子變老了!但是你問過你的父母嗎?他們風雨來去掙血汗錢,你卻拿去 網吧灑脫消費。在學校和老師頂嘴的時候,在 網吧玩CF的時候,買一束玫瑰花談戀愛的時候,有沒有想過錢是從哪裡來的?那我告訴你,是我爸媽通過汗水和汗水換來的!如果你說他們應該支持你,那麼請聽:你覺得對不起他們,孝順更重要!也許父母現在還有時間,他們可以照顧我們,因為他們還年輕,但是你想過他們老死的那一天嗎?我想,等你到了那裡,你可以說你那麼愛他們,你有多後悔。他們還能聽到你嗎?還有用嗎?可以說樹欲靜,風不止;孩子想養,不親。
所以,不要等到以後,請現在就為你的父母感到難過,向他們致敬,哪怕你牽著他們的.手去散步!時不我待,孝順年輕!父母總有一天會老去,但他們永遠需要我們的孝順!請你向他們致敬好嗎?因為:他們給了我們生存的權利,他們給了我們美好的人生起點,他們給了我們充足的衣食住行,他們給了我們世界上最偉大的東西,——愛!
我愛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給了我生命,我要孝敬父母,不為別的,只因為他們是我的父母!他們以他的偉大擁抱了一切!父母給了我全世界!
古人雲,春暖花開,物有所值。所以,如果你心裡有孝心,你就能感受到這個充滿孝心的世界,感恩,體驗生活給我們的一切;孝——不一定是讓人落淚的大事,是發自內心的感激;從我出生開始,每時每刻都受到父母的關心和愛護。同時,我也學會了關愛,學會了做一個孝順的孩子。
有一天放學回家,聽到媽媽在呻吟,嗯?媽媽為什麼不去上班?我感覺不好。我跑進卧室,看見媽媽臉色蒼白地躺在床上。此刻,我的眼裡滿是淚水。我媽笑著說:「沒事,先做作業。」「媽媽,怎麼會沒事呢?你吃過葯嗎?」「以後再吃」我學會了媽媽平時的樣子,用手摸了摸媽媽的額頭。太熱了!我很果斷地說:「不,讓我來!」然而,我的腦子里一片空白。我該怎麼辦?突然想起自己以前發燒的事,就跑到衛生間,用水把毛巾浸濕,擰干放在媽媽額頭上,把體溫計放在媽媽腋下。做完一切後,我坐在床邊,問我媽媽她的病。我媽扶著她笑著說:「好多了,去讀書吧。」但是,此刻,我感到了一種力量和責任,我必須堅持在母親身邊。
等了漫長的十分鍾後,我看了看溫度計。哦,我的上帝!39度!我趕緊在葯箱里翻出幾瓶退燒葯,仔細看了說明書,上面寫著「飯後服用」,於是決定先給媽媽做飯。我媽在我發燒的時候給我做了面湯,告訴我發燒的時候喝面湯比較好。好的。我決定做面湯,在湯里放一個荷包蛋。這時我的肚子開始抗議,但我忍住飢餓,把面湯端給媽媽,說:「媽媽,先喝一碗面湯。」我媽興奮地點點頭。鼻子酸酸的,心裡很難過,很愧疚。我明白這是因為我平時不懂得關心孝順,這次我媽很感動。以前我覺得媽媽的愛是理所當然的,現在想想,真的不應該。我默默的想。輕輕舀一勺湯,用嘴輕輕吹,不覺得熱的時候喂給媽媽。我媽平時就是這樣照顧我的。媽媽吃葯睡覺後,我一直陪在媽媽身邊,給她換毛巾。漸漸的我媽的燒退了,我想起我還沒寫作業,就趕緊寫作業…
第二天一早起來,去我媽房間問她怎麼樣了。她說是的,她和她爸爸一直在誇我:「我們的孩子長大了,照顧媽媽了。他們真是孝順的孩子。」我的心比蜂蜜還甜。
「孝順」讓我真正體會到家庭的溫暖和奉獻的偉大。同時我也知道了「孝」的真諦,其實就是發自內心的愛!
讓「孝」連接我們的生活,讓我們的世界永遠充滿真情!
Ⅲ 演講三分鍾的感恩孝道的作文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晚上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讓我先來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有個年輕人,大學畢業後到一家條件非常好的合資企業應聘。招聘的考官問他的問題是:「請問你給你母親洗過腳嗎?」年輕人回答:「沒有」。考官便說:「那我希望你下個禮拜再來面試,但有個條件,回去做一做」。年輕人回到家裡,把面試的全過程詳詳細細地告訴了他的母親。母親為了能讓孩子進入條件這樣好的企業工作,成全了兒子的願望,把自己的雙腿伸進了兒子第一次給他端來洗腳水的腳盆里。當年輕人第一次摸到母親那雙象棒槌一樣細細的腿時,眼淚忍不住流了下來……他想起:自己的大學學業不就是靠著母親這樣一雙細細的棒槌一樣的腿四處奔走,為人打工、賺錢完成的嗎?他又想起:每到月初,自己就在那兒心安理得地等媽媽寄錢來,卻從未想過媽媽籌錢這么困難!從此,他每天都要給母親洗腳。一個禮拜後他去面試,那位考官問他:「回去做了沒有?」他點點頭:「做了」,考官又問:「我們公司這么要求你,還願意來嗎?」年輕人說:「公司能不能錄用我,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最重要的是我學到了大學里沒有學到的,做人的,根本道理——感恩」。
這個故事,是我無意中看到的。可以說,當時深深震撼了我!其實,洗腳真的是很小很小的一件事,然而它卻包含了一種文化——感恩文化。而作為大學生的我們,若要茁壯成才,則離不開這種感恩文化,離不開對身邊事物的感恩。
我想,一個懂得感恩的人,就會發現世界是多麼美好;一個懂得感恩的人,就會擁有一種平和的心態;一個懂得感恩的人,就會快樂地工作學習和生活。其實,在現實生活中,令我們感動的事情實在是太多太多……
也許,你來自一個偏僻的小山村,但那青山綠水和純朴的村民卻會永遠定格在你的心中,無論你走到天涯海角。因為這一切曾經是你振翅高飛的源泉;
也許,你很難忘記那位頭發花白和藹可親的老教師,因為他曾在你學業的道路上遇到困惑迷惘之時,為你指明了方向;
也許,你時常會想起一雙陌生但溫暖的雙手,因為這雙手曾在你吃力蹬車時推過你一把,幫你越過那道坎,走上平坦的大道。
英國作家薩克雷曾說過,生活是一面鏡子,你笑他也笑,你哭他也哭。所以在為人處事中,我們必須始終堅持做到感恩為先,因為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有所保留,有所觸動,人生才會充滿希望,充滿歡樂,充滿溫暖和感動。
Ⅳ 孝親敬長,從我做起演講稿結束語
[孝親敬長,做文明少年演講稿700字]
老師們,同學們:上午好!同學們,在家裡,你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少爺小姐嗎?你是人人侍奉的小皇帝嗎?你是一家人圍著你轉的小太陽嗎?那麼我問你,面對年邁的爺爺奶奶,辛勞的父母,你真的是心安理得,無動於衷嗎?其實,孝敬長輩,古今名人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動人的佳話,孝親敬長,做文明少年演講稿700字.「有飯先給爹娘盡,有衣先給爹娘穿.」這雖是一句俗話,卻傳導出孝自古以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錯——百善孝為先,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長輩,還應把這個傳統美德發揚光大.從古到今,有許多孝順長輩的人,無論是平民,還是將軍,都為我們做出了榜樣.比如說:王祥.王祥很小的時候就失去了母親,繼母對王祥很不好,但王祥並不在意,仍然孝敬父母.一次,繼母生病了,想喝鮮魚湯.可是街上沒有魚賣,因為天氣寒冷,河面結冰,沒有人去捕魚.王祥來到河邊,用拳頭敲,用石頭砸,怎麼也不能把冰弄破.於是,他決定用自己的提問將冰融化.王祥趴在冰上,終於融化了冰,捉到了魚,做好魚湯端到繼母面前,繼母感動極了.你還聽說過這樣一件事嗎?我們麻城有一位將軍,名叫許世友.他可是名不虛傳的大孝子.他是共和國唯一一位由毛澤東主席批准棺葬的大將軍,小學生作文《孝親敬長,做文明少年演講稿700字》.他生前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活著要忠心報國,死了要為父母看墳.父母為了我們,從出生讀書到長大成人花了不少精力,我們也離不開父母的呵護.父母呵護我們就像園丁培育嬌嫩的花朵那樣細心,那樣無微不至,讓我們在他們的呵護中幸福地成長.漸漸地,漸漸地,我們長大了,父母的頭發慢慢白了,背也慢慢駝了.這時候,父母需要得到的是孩子的關愛.我們不僅要從經濟上去孝敬他們,更要從生活上,精神上去關心他們.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新時代的少年,我們不光要孝敬自己的父母,更要把這個傳統發揚光大.「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古人尚且如此,何況我們呢?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吧!為構建和諧社會一起努力!
相關專題:[話題作文]
〔孝親敬長,做文明少年演講稿700字〕隨文贈言:【失敗是什麼?沒有什麼,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麼?就是走過了所有通向失敗的路,只剩下一條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Ⅳ 《愛父母 敬長輩 》演講稿
各位同學,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感恩父母。有一種愛,即使我們付出所有也報答不了,那就是父母的愛。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是父母給予的。從我們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就把他們最真摯的愛,無私地奉獻給我們。同學們,我們從哪裡來?聽到這個問題,大家肯定都會說,是父母把我們帶到世界上來的。是啊,十多年前的某一天,我們的父母用淚水和幸福的笑容迎接了我們的到來。但當我們來到世上的那一刻起,父母們卻多了一項繁重的工作——照顧我們。盡管這是一種沉重的負擔,但父母們卻毫無怨言地撫養我長大。為了給我們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他們總是那麼辛苦,那麼努力。小的時候,我總把這當作天經地義,因為我不了解,也不知道父母的辛苦。現在,我長大了,我知道該懷著一顆感恩之心去體諒父母,應該擔當起,照顧、孝敬父母的責任
古語說:「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我們一點一滴的成長都離不開父母的幫助,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因此,我們應該懂得感恩,懂得感謝父母。
我們第一次喊爸爸媽媽的時候,第一次獨立邁開一步的時候,第一次歪歪扭扭地寫出一個字的時候……是父母在身邊耐心地教導我們。父母,是上蒼賜予我們不需要任何修飾的心靈的寄託。
當我們遇到困難,能傾注所有一切來幫助我們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受到委屈,能耐心聽我們哭訴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犯錯誤時,能毫不猶豫地原諒我們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取得成功,會衷心為我們慶祝,與我們分享喜悅的,是父母。
遠在外地學習,依然牽掛著我們還是父母。
你是否注意到父母的額頭又多了幾道皺紋,你是否注意到父母又多了幾絲白發,你是否感覺到父母有時的力不從心,畢竟歲月不饒人,但他們的愛沒有變,他們的愛依然是那樣的無私而不求回報。
父母是黑暗中的明燈,給你光明;父母是沙漠中的泉水,給你甘甜,父母是大海中的航標,為你指明前進的方向……
我們有句古語說得好:「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我們人類各種美好品德中最為重要和占第一位的品德。它是做兒女的必做的天經地義的事情。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就一直具有這種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古代埋兒奉母,棄官尋母的故事,足以讓人們唏噓不已,而當今捐腎救母,退學為母的故事,更是令我們感動萬分。不一樣的時代,演繹著相同的主題,那就是孝敬父母,回報父母。
生活並非想像那樣完美,父母的辛勤是我們無法體會的,我們雖不能與父母分擔生活的艱辛、創業的艱難,但我們在生活上可以少讓父母為自己操心。當父母生病時,我們是否應擔起責任,照顧父母?要知道,哪怕一句關心的話語,哪怕一碗自己做好的方便麵,都會慰藉父母曾為我們百般焦慮的心。感恩父母,並不難做到。
別辜負了你的父母,讓他們少一滴汗水而多一分健康,少一絲憂愁而多一分歡笑;少一分付出而多一分回報,少一分失望而多一分安慰……
我們也許會記得感謝在人生道路上幫助過我們的朋友,也許會記得感謝辛勤培育我們的老師……是的,他們當然是我們要感謝的,可同時,我們更不應該忘記,父母,永遠是我們最值得感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