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百善孝為先的順口溜
人生五倫孝為先,自古孝是百行原。
為人子女應孝順,不孝之人罪滔天。
父母恩情深似海,人生莫忘報親恩。
世上惟有孝字大,孝順父母為一端。
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
窮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
出入扶持須謹慎,朝夕侍候莫厭煩。
爹娘都調莫違阻,吩咐言語記心間。
呼喚應聲不敢慢,誠心敬意麵帶歡。
大小事情須稟命,稟命再行莫自專。
時時體貼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掛牽。
寶局錢場休我往,花街柳巷莫遊玩。
保身惜命防災病,酒色財氣不可貪。
為非作歹損陰德,惹罵爹娘心怎安。
每日清晨來相問,冷熱好歹問一番。
到晚莫往旁處去,侍奉爹娘好安眠。
夏天爹娘要涼快,冬天宜暖不宜寒。
爹娘一日三頓飯,三頓茶飯留心觀。
恐怕飲食失調養,有了災病後悔難。
休說自己勞苦大,爹娘勞苦更在先。
人了一日老一日,爹娘一年老一年。
勸人及時把孝盡,兄弟雖多不可扳。
此篇勸孝逢知己,趁早行孝喚旅莫遲延。
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生兒育女循環理,世代相傳自古今為人子女要孝順,不孝之人罪逆天家貧才能出孝子,鳥獸尚知哺乳恩養育之恩不圖報,望子成龍白費心幼兒咒罵我,我心好喜歡;父母嗔怒我,我心反不甘。一喜歡,一不甘,待兒待親何相懸?
勸君今後逢怒,也將親作小兒看。
兒輩出千言,君聽常不厭;
父母一開口,便道多管閑。
非閑管,親掛牽,皓首白頭多諳練,
勸君欽奉老人言,莫教乳口胡亂言。
夫妻攜錢包,買衣又買糕;
罕和山凳見供父母,多說飼兒曹。
親未膳,兒先飽,愛護心腸何顛倒?
2. 百善孝為先順口溜是什麼
自古百善孝為先,父母恩情大如天。為人須當孝父母,孝敬父母不怕天。勸君千萬孝父母,行孝老天保平安。千般苦,萬般苦,為了兒女苦多年。父母恩情深似海,人生莫忘報親恩。奉勸天下兒女輩,雙親健在須孝順。
百善孝為先起點
天地重孝孝當先,一個孝字全家安;孝順能生孝順子,孝順子弟必明賢;孝是人道第一步,孝子謝世即為仙;自古忠臣多孝子,君選賢臣舉孝廉。
儒家《孝經》開宗明義章曰:「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中於事君,終於立身。
「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源。常存仁孝心,則天下凡不可為者,皆不忍為。」出自清代著作《圍爐夜話》。孝居百行之先;一起邪淫念,則生平極不欲為者,皆不難為。
孝是中華傳統文化提倡的行為,指兒女的行為不應該違背父母、家裡的長輩以及先人的心意,是一種穩定倫常關系的表現。所謂「百行孝為先」,反映清代極為重視孝的觀念。
孝的一般表現為孝順、孝敬等。孝順指為了回報父母的養育,而對父母權威的肯定,從而遵從父母的指點和命令,按照父母的意願行事。
3. 百善孝為先順口溜是什麼
百善孝為先的順口溜:
天地重孝孝當先,一個孝字全家安;
孝順能生孝順子,孝順子弟必明賢;
孝是人道第一步,孝子謝世即為仙;
自古忠臣多孝子,君選賢臣舉孝廉。
儒家《孝經》開宗明義章曰:「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由此可見中華文化孝的觀念不只於孝順父母而已,孝順父母只是孝道的開始。
《孝經·諫諍章第十五》:「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
4. 孝敬父母順口溜,可憐天下父母心
孝順父母順口溜一
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
生兒育女循環理,世代相傳自古今。
堂上養著白發親,門前大樹好遮陰。
只要父母還健在,再老也是年輕人。
借問緣何得此身?一毛一骨是雙親。
但看養子殷勤意,便見當初撫育恩。
天地重孝孝當先,一個孝字全家安。
為人須當孝父母,孝敬父母不怕天。
孝經孝文把孝勸,孝父孝母孝祖先。
孝字正心心能正,孝字修身身能端。
孝字齊家家能好,孝字治國國能安。
天下兒女盡學孝,一孝就是太平年。
羊羔吃奶雙膝跪,烏鴉報恩十八天。
為人若是不行孝,禽獸面前也汗顏。
親生父母都不孝,哪有資格去做官?
沒有孝心難行善,不是禍害也是貪。
臨沂城北有王祥,蒙陽有個閔子騫。
孝心孝行感天地,千古流傳到今天。
勸君千萬孝父母,行孝老天保平安。
孝順父母順口溜二
1.自古紈絝少超群,
英雄多是苦難身。
事非經過不知難,
人沒吃苦不成人。
2.人無父母何處生,懷胎十月已艱辛。
推干就濕為兒輩,忍飢挨餓育成人。
說來容易記住難,忘恩負義時時聞。
奉勸天下兒女輩,雙親健在須孝順。
孝順父母順口溜三
千般苦,萬般苦,為了兒女苦多年,
不舍吃,不舍穿,風風雨雨多艱難。
苦和累,說不完,一生坎坷多心酸,
兒和女,放心間,奔波勞苦病痛纏。
進來的老鐵你別走,看完順口溜你再走,
萬水千山,總是情,給個關注,行不行,
5. 孝道的順口溜
天地重孝孝當先 一個孝字全家安
孝順能生孝順子 孝順子弟必明賢
孝是人道第一步內 孝子謝世即為仙
自古忠容臣多孝子 君選賢臣舉孝廉
盡心竭力孝父母 孝道不獨講吃穿
孝道貴在心中孝 孝親親責莫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