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分清孝順

分清孝順

發布時間:2025-05-10 13:51:12

A. 孝順父母是一個人最基本的什麼

孝敬父母,是做人最基本的人性!孝順,自古就是順則孝,隨著時代變遷,在悠悠的歷史長河中人們逐漸理解其實孝≠順,所以就出現愚孝一詞,可是現在又有多少人能分清什麼是孝順,什麼是愚孝。願人人能遵從自己的內心做出正確的選擇,願天下父母能理解兒女之心,無論我們做出何種選擇,請相信我們是愛你們的,我們的選擇只是為了能更好的孝順你們。

父母是我們每個人的根,作為父母,關心,愛護,教育是每名父母責任,不能讓兒女們自由生長,孩子們的成長好壞,是父母榜樣的根源。現所以,做為父母不純慣著兒女?作為兒女,小時候不懂事,在成長過程中,應該逐漸知道孝敬父母。俗話說,人在做,天在看。不孝敬父母之人,誰也交不透。對待父母不好的兒女,是會遭報應的。人這輩子凡是對待父母好,尤其善待老人,老天爺給你的福抱在後面,誰都有老的時候,當你老了才意識到沒有盡孝心,已經晚了,時間有限,老天非常公平,只要心中有善念,相信老天不會虧待任何一個人。

我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農民,這一輩子都是為了我和姐姐親愛的2女兒,年輕時供我們讀大學,一步步長大,看著我們過幸福的生活,如今姐姐已圓滿成家,姐姐的婆婆對姐姐很好,家裡人很欣慰,而我已工作三年了雖然離家不遠,但是幾乎每天都會給家裡打電話問候一下,哪一天不打電話回去,家裡爸爸媽媽就自然而然的給我打過來,每次都是那麼一句話:下班了嗎?吃飯了嗎?回到家裡了嗎?把自己照顧好,等!雖然每次都是這么幾句話,而那也是我的幸福,每次都很耐心的回答?希望在今後的工作中,多回家陪陪父母,工作順利,幸福快樂生活 ,願我的父母身體健康!

最感動的是過年回家,半夜朋友來電話說去夜店,父親考慮到我難得回來跟朋友聚聚,可又擔心我半夜一個人出去不安全,親自把我送到夜店門口,直到看著我進去兩三分鍾後才離開,約莫一個小時後,父親發來一條信息「少喝點,別失態」,那一刻盡管有點微醺,頭腦很清醒,鼻子卻很酸,那一刻體會到父母對兒女的愛是無人取代的……

父母的養育之恩,比天高比海深。善待父母,善待老人是一個人的真實人品。現如今有些兒女虐待老人,不擇手段騙取老人的錢財,不管父母的生死,頂撞自己的父母,對父母大吼大叫,傷透了父母的心。

交朋友先看他孝敬父母不,不孝順父母不知道感恩的人,千萬不要和他深交,父母都不知道感恩孝敬的人,你還指得他對朋友好嗎?

父母的恩情高齊天,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你做人的

B. 老公總是讓我孝順公婆我該怎麼辦

老公總是讓我孝順公婆,我該怎麼辦?
老公沒搞清楚情況,他的父母辛苦並不是我的原因,他不能把自己應該盡的責任推給我。夫妻間應互相幫助對方孝敬父母,但一定要分清主次。
對公婆,我應該孝順,但對老公,我不能客氣。我不是他的附屬品,他不能把自己應負的責任全部強加給我。根據法律規定,子女才是贍養父母的主要責任人,伴侶只是一個協助的角色。
現實中,很多男人好像還停留在封建社會,總覺得自己娶了媳婦進門就等於給爸媽找好了全職保姆,自己父母的所有事情都恨不得壓在媳婦肩上。而他自己則躲在一邊享清福。
女性現在有獨立人格,並不會依附於男性生活。再按以前那套要求女性,女性會感到不公平並產生逆反心理。為了避免家庭大戰,有些女性可能會選擇忍讓,但這會導致婆媳關系緊張。
我建議你和老公開誠布公地談一談。孝順父母是他應盡的義務,作為妻子我可以協助他,但不可能代替他。如果他期望我承擔所有責任,他應該思考一下,他是否能達到他要求的標准?

C. 什麼是孝順

孝順原指愛敬天下之人、順天下人之心的美好德行。後多指盡心奉養父母,順從父母的意志。 《國語·楚語上》:「勤勉以勸之,孝順以納之,忠信以發之,德音以揚之。」 晉代袁宏《後漢紀·安帝紀上》:「觀人之道,幼則觀其孝順而好學,長則觀其慈愛而能教。」中國是禮儀之邦,從古至今孝順的名言、格言和孝順的故事數不勝數。

《京本通俗小說·志誠張主管》:「這 張主管 是個本分之人,況又是個孝順的,聽見娘說,便不往鋪里去。」 老舍 《柳家大院》:「可是,爸爸『文明』,兒子也自然是要孝順了,打吧!」 指以財物賄賂官吏或尊長等。 《水滸傳》第九四回:「[ 何才 ]與本州庫吏最密,當下探知此事,他便攛掇庫吏,把信賞錢大半孝順州官,其餘侵來入己。」《紅樓夢》第十五回:「我想如今 長安 節度 雲老爺 和府上相好,怎麼求太太和老爺說說,寫一封書子,求 雲老爺 和那守備說一聲,不怕他不依。要是肯行, 張 家那怕傾家孝順,也是情願的。」 指用其他方式討好人家。 《金瓶梅詞話》第七四回:「 李桂姐 道:『三位師父宣了這一回卷,也該我唱個曲兒孝順。』」 指賄賂官吏或尊長的財物。 《二刻拍案驚奇》卷五:「大凡做賊的見了做公的,就是老鼠遇了貓兒,見形便伏;做公的見了做賊的,就是仙鶴遇了蛇洞,聞氣即知。所以這兩項人每每私自相通,時常要些孝順,叫做『打業錢』。」 特指獻給皇帝的貢物。 《明史·李邦華傳》:「是時 神宗 好貨,中官有所進奉,名為孝順。疏中刺及之。」

孝順的名言
慎,朝夕伺候莫厭煩。 意思是:父母出入(門)要小心攙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厭煩。出自《勸報親恩篇》。 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兒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個既孝敬又賢惠的名聲。出自《勸報親恩篇》。 弟子入則孝,出則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裡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出自(春秋)《論語·學而第一》。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意思是: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 意思是:孝是天經地義的。出自《孝經》。 呼喚應聲不敢慢,誠心誠意麵帶歡。 意思是:父母召喚,應馬上答應,不能怠慢,要誠心誠 意,面帶歡笑。出自《勸報親恩篇》。 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 意思是:好飯先給父母吃,好衣先給父母穿。出自《勸報親恩篇》。 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貧困的時候,才能發現真正的孝子,在國家危難的時候,才能識別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賢集》。 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別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會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國志·魏書》。 孟子曰:「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孟子說:「(在舜的眼中看來)兒子與父母親的關系相處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兒子不能事事順從父母親的心意,便不成其為兒子。」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說:「尊敬自家的長輩,推廣開去也尊敬別人家的長輩;愛撫自家的孩子,推廣開去也愛撫別人家的孩子。」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曰:「親親,仁也;敬長,義也。」 孟子說:「親愛父母親,便是仁;尊敬兄長便是義。」出自(春秋)《孟子·盡心上》。 孟子曰:「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孟子說:「只要人人各自親愛自己的雙親,各自尊敬自己的長輩,那麼,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 勞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 意思是:不要讓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讓父母分擔你的憂愁。出自《勸報親恩篇》。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意思是:父母喜好的東西,子女要盡力為他們准備;父母厭惡的東西,要謹慎地為他們去掉。殘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親有過,諫使更。恬吾色,柔吾聲。 意思是:父母有過錯,勸他們更改。要面帶笑容,語調柔和。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 意思是:父母疼愛我,做到孝有什麼困難呢;父母討厭我,仍盡孝,才為賢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 意思是:妻子賢惠,她的丈夫災禍就少,子女孝順,父母就心情舒暢。出自(明)《增廣賢文》。 千萬經典,孝義為先。 意思是:成千上萬部經典上都說,孝和義是人首先應當做到的。出自(清)《增廣賢文》 時時體貼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掛牽。 意思是:要時刻體貼、理解父母,不要讓父母操心。出自《勸報親恩篇》。 首孝弟,次謹信。 意思是:首先要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其次要謹慎,守信用。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意思是:身上受傷,父母憂慮;道德敗壞,父母蒙羞。出自(請)李毓秀《弟子規》。 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 意思是:做人子的,做到孝順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愛兒子。出自《大學》 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參中夫四德者也。 意思是:孝敬父母是道德的開始,敬愛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誠是道德的方向。曾參是恰恰具有這四種道德的人。』出自《家語·弟子行》。 孝子親則子孝,欽於人則眾欽。 意思是:你對父母孝順,你的子女對你也孝順;你敬重別人,別人也敬重你。出自(宋)林逋《省心錄》。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意思是:小羊跪著吃奶,小烏鴉能反過來喂養老烏鴉,以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出自(明)《增廣賢文》。 要問如何把親孝,孝親不止在吃穿;孝親不教親生氣,愛親敬親孝乃全。 意思是: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給他們吃飽穿暖;孝敬父母還不要叫父母生氣,熱愛、尊敬父母才是全孝。出自《動報親恩篇》。 要知親恩,看你兒郎;要求子順,先孝爹娘。 意思是:養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養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順你,你就必須首先孝順你自己的父母。出自《四言》。 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 曾子說:「孝有三點,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給父母帶來恥辱,再次是能養活父母。」出自(春秋)《禮記》。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孔子說;「父母的年齡,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為他們長壽而高興,一方面為他們衰老而擔憂。」出自(春秋)《論語·里仁第四》。 子曰:「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 孔子說;「父母在世,不遠離家鄉,如果要出遠門,必須有明確的去處。」出自(春秋)《論語·里仁第四》。 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孔子說:「當今的孝子,只是說能夠供養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馬,都能得到飼養。若對父母不孝敬。那供養父母和飼養狗馬有什麼區別呢?」出自(春秋)《論語·為政第二》。

選我的

D. 孩子以後是否孝順,在哪3方面可以看得很清楚

很多孩子在小時候和家長們非常的近,那麼長大之後也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變得疏遠。但是是否孝不孝順,其實也是有一定的判斷方法的,根據很多老人們的經驗來判斷你的孩子之後是否孝順,這個方法十分的簡單有效。

第三方面,你家孩子是否有看不起你?

很多時候父母都是孩子眼中最為耀眼的人物,無所不知無所不曉。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漸漸有人認識之後,很多人會有攀比心的,也許是自己的父母的職業不夠光榮,又或者是自己的家境比較貧寒,很多的孩子在這時候就會心生怨恨,看不起自己的父母。這種心態自然而然就會導致對父母的印象不好,甚至抱怨父母那麼在之後孝順你必然是不可能的。所以你要做一個讓孩子時時刻刻以你為驕傲,以你為榜樣的父母。

以上的幾個方面都是根據過往的經歷來判斷的,當然這些都是孩子們需要必備的良好的品質,如果孩子擁有一個健全的人格,那麼在之後孝順你肯定是正常不過的事情。

E. 丈夫分不清「孝順」和「愚孝」,妻子如何一招制勝

婚後我們除掉房貸生活開銷,每個月差不多能剩3000塊。公婆在老家生活,我們每個月回去看望一次,再給1000現金當生活費。

有天婆婆和老公打電話,說她的老姐妹兒新戴了個手鐲,是她女兒買的,特別顯擺。第二天老公沒有和我商量,就去給婆婆買了個10800元的。想到這個男人求婚那會兒,還說鑽戒是商家故意做的營銷,不劃算沒意義,只給我買了個1200多的鉑金戒指。我就氣不打一處來,怎麼到了婆婆那裡,萬把塊說花就花了呢?

要是就這一次也就算了。偏偏之後好幾次,都是差不多的情況:鄰居的女兒給買了大衣,老公勢必不落人後。公公的手機壞了,我們自己用1000來塊的,給他的必須用3000塊的。

以上是網友來信。

丈夫孝順是好事,但不能一味愚孝,不顧及妻子孩子的生活水平。

心理學家曾奇峰曾說:「關系是家庭的定海神針,在公婆、夫妻和孩子三世同堂的家庭中,如果夫妻關系是家庭核心,他們擁有第一發言權,那麼這個家庭就會穩如磐石。」確實,有條件的情況下,誰不願意多孝順父母呢?但很多時候,生活並不允許你管太多,每個小家庭都需要先有積累,才能慢慢撐起大家庭。

閱讀全文

與分清孝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農村養老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領錢 瀏覽:916
上海養老保險計算器2015 瀏覽:64
市文聯敬老院組織活動 瀏覽:644
憂鬱症的人懂得孝順 瀏覽:419
事業單位人員上養老保險嗎 瀏覽:723
體檢平安福是什麼 瀏覽:505
孝順父母作200 瀏覽:809
幼兒園大班班級重陽節活動方案 瀏覽:124
老年痴呆患者的心理反應 瀏覽:859
長壽早開花 瀏覽:233
退休後退休金怎麼領取 瀏覽:334
如何讓你的父母相信你 瀏覽:752
孝順公婆的表現不包括在父母 瀏覽:807
太原退休返聘人員需要交社保 瀏覽:699
蕭山社區養老驛站有哪些 瀏覽:218
突然扣我養老支出是什麼 瀏覽:525
老年人只有前牙怎麼修復 瀏覽:289
晚一年辦理退休手續退休金領取 瀏覽:193
混蛋父親孝順 瀏覽:158
長壽渡舟衛校學些什麼 瀏覽: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