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百善孝為先」的小故事有哪些
1、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但子路小的時候家裡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裡一點米也沒有,怎麼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
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誇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2、從前,楚國有個叫孟宗的孝子,對母親照顧得十分周到。一年冬天,非常寒冷,孟母突然病了,什麼也不想吃。孟宗很著急的問:「娘,你想吃什麼?」母親回答:「只想喝一碗新鮮的筍湯。」
孟宗聽完,馬上跑到屋後的竹園,四處挖掘,無奈,寒冬時節,又怎麼會有竹筍呢?他急得大哭起來,眼淚一滴滴地滴落在雪地上,融化了雪,地上露出了嫩綠的竹筍。於是,他就把筍挖出來,回家做了一碗熱氣騰騰的筍湯,母親喝過湯後,不久病就好了。
3、晉朝時期有個叫王祥的人,母親去世後,父親又續弦。繼母對他很苛刻,難得的是王祥依然像對待親生母親那般服侍她。
一年冬天,繼母生病,想吃鮮活的鯉魚。但是,大冬天的,哪裡能捕到鯉魚呢?王祥來到了河邊,為了能捉到活魚,他脫掉了自己的衣服卧在冰上,用體溫化開了冰塊,兩條鯉魚一躍而出。繼母知道他的行為後,大受感動,終於開始把他當親生兒子照顧了。
4、漢文帝雖然貴為天子,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對母親十分孝順,不管每天公務多麼繁忙,都不忘去給母親請安。一次,母親病了,漢文帝日夜精心服侍,一步也不曾離開,從未睡過一個安穩覺。每天母親的葯,他都要親口嘗嘗,唯恐太苦,太燙。三年如一日的精心照顧。
5、東漢末年大文學家蔡邕,在母親生病後,無心學習,衣服也不換洗,整日在母親床前殷勤服侍,為母親洗馬桶也不厭其煩。不久後,母親病逝,蔡邕哭倒於墳前不願回家。僕人見此情境,無不潸然淚下。之後,他叫僕人在墳墓邊搭個小房子,他住在那裡,繼續守墓,以表愛母之心。
⑵ 茅台辨別真假
(1)生產廠家鑒別 茅台酒廠沒有和其他任何廠家聯營,也沒有把它的商標許可權與任何廠家共享,更沒有設立過一廠、二廠和分廠等。凡是註明為聯營廠、一廠、二廠,分廠生產的「茅台酒」,完全可以肯定是假的。 (2)注冊商標鑒別 茅台酒全瓶貼「貴州茅台酒」注冊商標,是用進口100克鋼板紙印製的,500毫升容量酒瓶的商標紙規格為90毫米×125毫米。內銷酒商標的圖案分三部分:中間是一條從右上方到左下方的60毫米寬白色斜帶,上下分別有兩條黑色細線和四條黑色粗線,把紅色的「貴州茅台酒」五個字夾在中間。斜帶和左上角的相接處有13毫米寬的金色條,條上有「中外馳名」四個黑字。左上角為一紅色色塊,中間有直徑為35毫米的套金色邊的白圈,圈內有從上至下的環形麥穗,金色齒輪和紅五角星圖案。斜帶和右下角的相接處有一條細金線。在右下角的紅色色塊上,有「中國茅台酒廠出品」八個白字,白字下有「53%VOL,500mL」的標明酒度和容量的黑字。酒瓶背面說明的規格為65毫米×85毫米並以紅色套邊,套邊四面留有寬10毫米的白邊,出廠日期為藍色阿拉伯數字。商標印刷精美,色彩正確,切邊均勻。 假「茅台」的商標和背貼都是用普通紙張印刷的,商標規格為 100毫米×140毫米,背貼規格為133毫米×85毫米。各種圖案配色混亂,層次不清楚,顏色偏淡,規格不一致,所用字體也與真商標有明顯區別,出廠日期字跡有紅色的,也有其他顏色的。 (3)包裝材料鑒別 茅台酒的酒瓶是乳白色玻璃瓶,封口為大紅色螺紋扭斷式防盜鋁蓋,頂部有「貴州茅台酒」五個白字,瓶口無內塞。整瓶酒外包一張優質正方形皮紙,裝在彩盒中:外包裝彩盒用的是進口白版紙加細瓦楞。盒上字體和色澤與商標、背貼上一致。 假「茅台」的封口用深淺不同的紅色膠帽,有透明無字的,也有假造「茅台」兩字的,瓶蓋有白色的,也有紅色的。蓋子也壁紋各異有黃色扭斷式鋁蓋,也有塑料蓋外套扭斷式黃色鋁帽的。內塞有螺旋式、帶腰線、平頂等幾種。外包裝盒用的是不合格的劣質皮紙或其他材質。 (4)感官特點鑒別 茅台酒是用小麥制曲,經八次發酵,貯存二三年後方可出廠的。它的獨特感官指標是酒液無色透明,飲時醇香回甜,沒有懸浮物及沉澱,酒香突出,幽雅細膩,酒體醇厚,回味悠長,空杯留香持久,經久不散。假「茅台」多為用高梁酒、白乾酒、配製酒等冒充的,很難具有茅台酒的色、香、味特點。
⑶ 急,求一些貴州特產,回家孝敬爸媽…
茶葉
都勻毛尖茶
產於貴州南部的都勻市。它以優美的外形,獨特的風格列為中國名茶珍品之一。都勻毛尖茶生產歷史悠久,迄今已有500多年。據史料記載,早在明代,都勻毛尖茶已是向朝廷進貢的佳品,深受明崇禎皇帝的喜愛,因其形狀像魚鉤,曾賜名為"魚鉤茶"。 貴州地處高原,都勻毛尖茶產區更是峰峰迭落,崖崖高矗,霧鎖雲,雲纏霧。土壤深厚、疏鬆而潮濕,加上降雨量。常年溫度以及日照等自然條件適宜茶樹生長,所以都勻毛尖茶獨樹一幟。
貴定雲霧茶
屹立貴陽南面八十公里的雲霧山,居住著勤勞智慧的苗族同胞,群眾有種茶的歷史習慣。這就是遠近馳名的貴定雲霧茶產地——貴定縣仰望鄉和雲霧鄉。雲霧山是苗嶺山脈的主峰,海拔高達1500米。產區的兩鄉各寨土壤疏鬆。呈酸性、山峰重疊,山上終年雲霧繚繞;既有雲霧籠罩,又有陽光照射,晝夜溫差大,山間溪澗縱橫,是古老茶區之一,所產茶葉品質極為優異。民國《貴定通志》記述:「黔省各屬皆產茶,貴定雲霧最有名,惜產量大少,得之極不易……昔皆為貢品。」
貴定雲霧茶作為茶中佳品,是由當地品味高、素質優良、理化指標好的仰望種決定的。茶青通過三炒三揉,搓團提毫,文火慢烘的加工,成茶外觀形如魚鉤,勻稱美觀,色澤嫩綠,背附一層細軟白毛,氣味芳香醇厚,連沖四碗其味仍佳,所以銷路甚廣。
開陽南貢茶
開陽南貢茶產於開陽縣南龍鄉,清乾隆年間即作為朝延貢品。其茶多白色茸毛,造型美觀,茶色淡綠而明亮,葉芽豎立,猶如雪後春筍,清香而味醇,爽口清潤。
黔紅
黔紅是貴州紅碎茶的簡稱,主要產於湄潭、羊艾、花貢、廣順、雙流等大中型專業茶場。貴州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生產紅碎茶的茶場又分布在貴州省的中部、北部、南部的丘陵台地或河谷盆地。由於高溫多溫、雨熱同季、晝夜溫差大,這些地區的大葉型品種、中葉型品種和地方群體品種長勢旺,葉片厚。其內含物如氨基酸、茶多酚增多。。
貴州紅碎茶以其香氣高、鮮爽度好、品質獨具一格著稱。由於產地、茶樹品種和加工方法的不同,其品質各具特色。羊艾中葉種紅碎茶香氣特高,在全國第三套樣中連續多次名列前茅,被評為優質產品;晴隆花貢大葉種紅碎茶,達國家規定二套樣標准,品質接近滇紅,能與斯里蘭卡、印度的紅茶媲美;開陽雙流紅碎茶曾獲一九八三年外貿部優質產品榮譽證書;泥潭茶場的紅碎茶被推為商業部優質產品。
黔陶趙司茶
趙司茶產於貴陽市郊黔陶鄉趙司村,歷史悠久,頗負盛名。相傳康熙年間,貴州進士、翰林院編制修周漁璜將家鄉的趙司茶進貢皇帝,爾後便有"品嘗周公趙司茶,皇官內外十里香"的佳話流傳。趙司茶經烘炒加工而成的綠茶,外形勻整不碎,泡茶湯色黃綠,清香爽香。
羊艾紅茶
貴陽羊艾農場生產的紅茶是我省紅茶中最出色的一種,早在1979年長沙全國茶葉會議上曾獲紅冠軍稱號。它集紅茶的三特色濃、強、鮮於一身,條索粗壯,色澤烏黑,茶色紅艷明亮,收斂性強,茶味香濃鮮爽。
工藝品
播娜摩簸箕畫
播娜摩簸箕畫是貴陽市的少數民族農民畫,播娜摩,布依族語,指雄踞市郊的雲霧山。一個個尋常的農家常用簸箕,經生花妙筆將花草蟲魚、飛禽走獸、日月山川、神州傳說、人間趣事等繪制上去,便成為一件件古樸典雅的藝術品。播娜摩簸箕畫洋溢著濃郁的鄉情,極富民族特色。
大方漆器
聞名海內外的大方漆器,是貴州省大方縣(原名大定)出產的富有民族風格的傳統工藝美術製品。
明、清朝代,大方漆器就被選作「貢品」上京供奉皇帝。作為家庭陳設品裝飾書齋、客廳,更增添了古色古香的雅緻。民間也作為日常生活中的用具,盛裝干鮮果品、蜜餞乃至菜餚均可。大方漆器在清道光年間盛極一時。當時古老的大定府城內幾乎家家都會製作漆器,故享有「漆城」之譽稱。
大方漆器的特點是,圖案幽雅逼真,造型朴實,漆色光亮可照人影,色澤艷麗,經久耐用,並具有鮮明的民族色彩。用作食具,不導熱,不串味,不漏水,不生蟲,耐酸、鹼,不易腐朽,不褪色等。
當前,大方所生產的漆器品種有碗、盤、盒、壺、瓶、杯、屏風、一傢具、玩具等280餘種,其中對外銷售的為126個品種。大方漆器選料精良,採用牛、馬皮脫胎和布胎,以上等漆作塗料,一般一件製品需經過四十多道工序才得以完成。漆器製作工藝,可分為制坯、漆地、裝飾等幾個重要環節。比較復雜的是裝飾。裝飾的技法有100多種,總起來可分為浮花、平花、暗花三個類型。這些工藝都極為精湛,體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
大方漆器,做工精緻、細膩纖巧、五彩繽紛,顯示了大自然的美麗景色。
貴州布依地毯
布依族在貴州省分布廣泛,是至今保留本民族傳統習慣較多的少數民族之一。他們勤勞勇敢,能歌善舞,特別是婦女製作蠟染、刺綉、編織、挑花的技藝保留至今並得到不斷發展,形成為貴州獨特的民族民間精湛技藝和強烈的民族藝術風格。安順地毯廠生產的布依地毯,就是在這塊民間藝術沃土上開出的新花。她融匯了民族民間優秀紋樣,推陳出新,在繼承基礎上,加以發展,為中外人士喜愛並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圖案有代表自由、幸福、長壽的「石榴、桃子」,有象徵著快樂、美滿的「蝴蝶、魚和花」等。它選用優質羊毛精工織造而成,富有彈性,產品紋樣清晰、活潑,有立體感,新穎別致。配色一般為白和藍,使人感覺淡雅、明快、朴實和富有鄉土氣息。布依地毯現有九十道、一百二十道等品種。
貴州蠟染
蠟染是貴州著名的民間手工藝品,也是我國古老的傳統印染方法之一。貴州蠟染的圖案造型以行雲、流水、花草、魚、蟲、禽、鳥、幾何圖紋為主,。取材十分廣泛,加之造型不拘一格,極富浪漫主義色彩。貴州是個多民族的省份,蠟染藝術風格亦多姿多彩,並因當地民族、地域的不同而各個特色。比如有的工整嚴謹,突出對稱;有的以幾何圖形為主題結構,顯得清新秀麗,也有的蠟染加紅黃兩色,使其色調深厚,層次更加豐富;還有的大藍底白花上再用彩色絲線刺綉,就更加五彩斑斕,別具韻味。
貴州蘆笙
在貴州各地少數民族居住的村寨,素有「蘆笙之鄉」、「歌舞之鄉」的稱譽。蘆笙,是少數民族特別喜愛的一種古老樂器之一,逢年過節,他們都要舉行各式各樣、豐富多採的蘆笙會,吹起蘆笙跳起舞,慶祝自己的民族節日。蘆笙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遠在唐代時期,貴州少數民族人民就開始製作蘆笙,並涌現了不少的優秀蘆笙吹奏家。古代進京朝貢者,就曾帶著蘆笙到宮廷演奏過,得到朝廷官員的高度贊賞。
隨著時代的變遷,蘆笙的形狀和演奏技巧,除保持了原有的風格外,有了新的改進。如今的蘆笙有六管、十管及十二管的,其長度有二尺、五尺及一丈多的;蘆笙的曲調,除保持原來的古樸、悠揚之外,曲調多變,節奏明快,特別是伴之深沉、雄渾的芒筒聲,使蘆笙的聲響和音量加重,格外委婉動人。其跳和舞姿的變化更大,不但跳步踢腿剛健有力,而且舞姿瀟灑自如,動作優美。貴州少數民族地區的蘆笙會規模宏大,少則幾千人,多則幾萬人,十幾萬人。十里外,便能聽到嗡嗡悠揚的蘆笙吹奏的聲音。
遵義絲織品
遵義絲綢,歷史悠久,是貴州絲綢的發源地。清乾降時,由外傳來了柞蠶放養和巢絲法和技術。到清道光年間,遵義就已成為貴州絲綢貿易中心。近年來,所生產的絲綢織品暢銷國內,甚至銷到南洋各地,產品質量與杭綢不相上下。
此外,遵義的絲織品還有工農被面、緞背經、美麗綢等。絲織品的特點是:綢身緊密,手感光滑柔軟,溫潤如玉,輕飄而絢麗,具有桑蠶絲所特有的天然光澤。遵義的絲織品,遠銷北京、上海、蘭州等地。生絲、和服綢還外銷日本,深受國內外人士的好評。
原木藝術
原木藝術是以自然界中和種帶表皮的木本、藤本及草本植物作為材料,因而作品既淳樸自然又具現代美感,表現出貴州地方原始文化的遠古、神秘、純朴和粗獷的美學情趣。其傷口有的氣勢磅礴,有的雋永深邃,有的活潑可愛。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的"陳白秋原木藝術展",受到國內外美術界的高度評價,其中三件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收藏。貴陽市白雲區設有原木藝術展館。
玉屏簫笛
產於被譽為"簫笛之鄉"的貴州省玉屏侗族自治縣,它是侗鄉民傳統的手工藝品和民族樂器,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簫笛在清朝被列為貢品,故又名貢簫。玉屏簫笛用當地產小水竹製作,竹節長而均勻,管壁肉厚持堅,不易破裂,不易蟲蛀。簫笛音質純正,音色圓潤,尤其是橢圓形扁簫,音色更佳,為蕭中上乘。玉屏簫笛的傳統雕刻頗具特色。鳳翥龍翔,栩栩如生;山水花鳥,清新迷人;草纂隸楷,流暢古雅。
苗族刺綉挑花
心靈手巧的貴州苗族婦女,大都善於飛針走線。在她們綉衣最明顯的部分,往往綉著各式各樣的優美圖案:有金花銀果,彩蝶鳥禽,游龍飛鳳,還有千奇百怪的魚蝦蟲蟹,真可謂是千姿百態,令人目眩。
在各種喜慶的日子,諸如「四月八」、「六月六」、「姊妹節」、「跳花場」、「鬥牛」等節日,苗族姑娘都要穿上自己親手綉制的綉花衣,梳妝打扮,競相比美,以此來表明自己的聰明靈巧,贏得小夥子的愛慕。
苗族刺綉針法繁多。常見的針法有平綉、破綉、布貼綉、打籽綉、盤綉、辮綉、線綉等數十種針法。這些刺綉針法具有朴實優美、平滑光亮的特點。苗族刺綉針法有強烈的裝飾意趣,耐人尋味。苗族刺綉的紋樣,因地區的不同而各具特色。貴州黔東南台江、施秉等地區刺綉圖案常用祭奠祖先「龍公」的圖騰紋樣;施洞地區則喜愛雀、獸、魚、蝦;從江地區偏愛花、草、家禽。這些刺綉在配色上多用鮮明的對比色,強烈感人。
貴州苗族婦女除刺綉技藝外,還擅長於挑花,其中尤以花溪苗族挑花最為著名。花溪挑花已有幾百年的歷史。古老的花溪挑花圖案嚴謹,以魚刺紋為主。現在的花溪挑花在傳統的基礎上有所創新,不論是在色彩上,還是在結構上都更為符合現代人們的審美要求。挑花圖案題材廣泛,但花溪挑花常用植物紋樣,如刺梨花、蝴蝶花、八角花、雞冠花等,很少有動物和人物紋樣。構圖形式一般採用對稱式,二方連續,單獨紋樣等,形式多樣,靈活多變。挑花用色較為單純。以白、紅、黃、桃紅、綠五種顏色為主,極少雜以其他顏色。十字挑花因受十字針腳的工藝限制,因此,造型概括、簡練,形體「幾何化」,具有強烈的裝飾意趣。在挑綉過程中,為了不使綉品弄臟,挑花能手大都用雙股或單股絲線從反面挑綉,形成了花溪地區獨特的「反排正看」的藝術風格。貴州苗族刺綉挑花常被應用在服飾、坐墊、壁掛、背包等日用生活品之中,具有樸素美麗的裝飾效果。貴州苗族刺綉挑花現已銷往世界許多國家,受到各國人民的喜愛。
雄精雕刻
「雄精」是雄黃礦中的結晶體,屬斜方晶系,色橙黃,半透明。用雄精雕刻工藝品,獨具特色,是貴州傳統工藝品之一。雄黃是貴州的特產之一。但是提煉「雄精」卻很困難,因而產量很小,非常名貴。雄精雕刻在清代就已盛行。歷史上貴陽所產雄精雕刻工藝品,有仙佛像、三星(福星、祿星、壽星)、歷史人物、如意及其它擺件、佩件、玩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