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增廣賢文孝敬父母篇

增廣賢文孝敬父母篇

發布時間:2025-05-02 19:55:12

『壹』 孝敬父母的名言

1、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孟子
2、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李毓秀《弟子規》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4、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勸報親恩篇》
5、千萬經典,孝義為先。——《增廣賢文》
6、孝順還生孝順子,忤逆還生忤逆兒。——《增廣賢文》
7、慎,朝夕伺候莫厭煩。——《勸報親恩篇》
8、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增廣賢文》
9、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增廣賢文》
10、出入扶持須謹慎,朝夕伺候莫厭煩。——《勸報親恩篇》
11、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清)李毓秀《弟子規》
12、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孝經》
13、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大學》
14、有難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子夏
15、老人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法)司湯達
16、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孔子
17、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名賢集》
18、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德)歌德
19、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孔子
20、大孝終身慕父母。唯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軻
21、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麼顯赫,無論他多麼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義大利)亞米契斯
22、愛國主義深深紮根於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愛國主義則是放大了的孝心。——戴達菲爾德
23、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三國志·魏書》
24、要問如何把親孝,孝親不止在吃穿;孝親不教親生氣,愛親敬親孝乃全。——《動報親恩篇》
25、孝敬父母經常可以代替最高貴的感情。——孟軻
26、親親,仁也;敬長,義也。——《孟子·盡心上》
27、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參中夫四德者也。——《家語·弟子行》
28、親有過,諫使更。恬吾色,柔吾聲。——(清)李毓秀《弟子規》
29、時時體貼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掛牽。——《勸報親恩篇》
30、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論語·學而第一》
31、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32、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孔子
33、首孝弟,次謹信。——(清)李毓秀《弟子規》
34、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孔子
35、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請)李毓秀《弟子規》

『貳』 有關孝敬父母的詩句大全

【 #詩詞鑒賞# 導語】父母的愛是天地間最偉大的愛,自從我們呱呱墜地,來到這個世界,父母就開始愛著我們,直到永遠。下面 無 就給大家分享下有關孝敬父母的詩句,歡迎閱讀!




有關孝敬父母的詩句篇一


1、事親以敬,美過三牲。——摯虞


2、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


3、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蘇轍


4、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5、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6、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7、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8、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武則天


9、凡為父母的,莫不愛其子。——陳宏謀


10、侍於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周秉清


11、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


12、孝敬父母經常可以代替貴的感情。——孟軻


13、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


14、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15、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16、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


17、孝順還生孝順子,忤逆還生忤逆兒。——《增廣賢文》


1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19、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有關孝敬父母的詩句篇二


1、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2、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3、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4、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5、長者問,對勿欺;長者令,行勿遲;長者賜,不敢辭。——周秉清


6、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意思是:孝是天經地義的。——《孝經》


7、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呂氏春秋》


8、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孝經·聖至章》


9、禮者,斷長續短,損有餘,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荀子


10、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李毓秀


11、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兒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個既孝敬又賢惠的名聲。——《勸報親恩篇》。


12、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


13、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14、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叄』 孝敬父母的文言文

1. 關於尊敬老人,孝敬老人的詩歌或文言文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2、挾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為也;為老人折枝,是不為也,非不能也。(莊子)

3、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祖孫兩人,更相為命。(李密)

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5、將出牽衣送,未歸倚閣望。(黃遵憲)

尊老愛幼能使家庭更加和睦

1、子孝父心寬。(陳元靚)

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

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

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呂氏春秋》

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

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

禮者,斷長續短,損有餘,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荀子

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孝經·聖至章》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

事親以敬,美過三牲。——摯虞

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武則天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內睦者,家道昌。——林逋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蘇轍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李毓秀

凡為父母的,莫不愛其子。——陳宏謀

侍於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周秉清

長者問,對勿欺;長者令,行勿遲;長者賜,不敢辭。——周秉清

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廬

2. 求一些孝敬父母的古文的意思

1.出入扶持須謹慎,朝夕伺候莫厭煩。

意思是:父母出入(門)要小心攙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厭煩。出自《勸報親恩篇》。

2.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兒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個既孝敬又賢惠的名聲。

出自《勸報親恩篇》。 3.弟子入則孝,出則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裡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出自(春秋)《論語·學而第一》。

4.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意思是: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5.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

意思是:孝是天經地義的。出自《孝經》。

6.呼喚應聲不敢慢,誠心誠意麵帶歡。 意思是:父母召喚,應馬上答應,不能怠慢,要誠心誠 7.意,面帶歡笑。

出自《勸報親恩篇》。 8.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

意思是:好飯先給父母吃,好衣先給父母穿。出自《勸報親恩篇》。

9.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貧困的時候,才能發現真正的孝子,在國家危難的時候,才能識別真正的忠臣。

出自《名賢集》。 10.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別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會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國志·魏書》。

11.孟子曰:「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孟子說:「(在舜的眼中看來)兒子與父母親的關系相處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兒子不能事事順從父母親的心意,便不成其為兒子。」

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 12.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說:「尊敬自家的長輩,推廣開去也尊敬別人家的長輩;愛撫自家的孩子,推廣開去也愛撫別人家的孩子。」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13 .孟子曰:「親親,仁也;敬長,義也。」 孟子說:「親愛父母親,便是仁;尊敬兄長便是義。」

出自(春秋)《孟子·盡心上》。 14.孟子曰:「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孟子說:「只要人人各自親愛自己的雙親,各自尊敬自己的長輩,那麼,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

15 .勞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 意思是:不要讓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讓父母分擔你的憂愁。

出自《勸報親恩篇》。 16.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意思是:父母喜好的東西,子女要盡力為他們准備;父母厭惡的東西,要謹慎地為他們去掉。殘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17.親有過,諫使更。恬吾色,柔吾聲。

意思是:父母有過錯,勸他們更改。要面帶笑容,語調柔和。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18.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

意思是:父母疼愛我,做到孝有什麼困難呢;父母討厭我,仍盡孝,才為賢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19.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 意思是:妻子賢惠,她的丈夫災禍就少,子女孝順,父母就心情舒暢。

出自(明)《增廣賢文》。 20.千萬經典,孝義為先。

香九齡,能溫席 黃香小時候,家中生活很艱苦。在他9歲時,母親就去世了。

黃香非常悲傷。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親生病期間,小黃香一直不離左右,守護在媽媽的病床前,母親去世後,他對父親更加關心、照顧,盡量讓父親少操心。

冬夜裡,天氣特別寒冷。那時,農戶家裡又沒有任何取暖的設備,確實很難入睡。

一天,黃香晚上讀書時,感到特別冷,捧著書卷的手一會就冰涼冰涼的了。他想,這么冷的天氣,爸爸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幹了一天的活,晚上還不能好好地睡覺。

想到這里,小黃香心裡很不安。為讓父親少挨冷受凍,他讀完書便悄悄走進父親的房裡,給他鋪好被,然後脫了衣服,鑽進父親的被窩里,用自己的體溫,溫暖了冰冷的被窩之後,才招呼父親睡下。

黃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親的心。黃香溫席的故事,就這樣傳開了,街坊鄰居人人誇獎黃香。

夏天到了,黃香家低矮的房子顯得格外悶熱,而且蚊蠅很多。到了晚上,大家都在院里乘涼,盡管每人都不停地搖著手中的蒲扇,可仍不覺得涼快。

入夜了,大家也都困了,准備睡覺去了,這時,大家才發現小黃香一直沒有在這里。 「香兒,香兒。」

父親忙提高嗓門喊他, 「爸爸,我在這兒呢。」說著,黃香從父親的房中走出來。

滿頭的汗,手裡還拿著一把大蒲扇。 「你干什麼呢,怪熱的天氣,」爸爸心疼地說。

「屋裡太熱,蚊子又多,我用扇子使勁一扇,蚊蟲就跑了,屋子也顯得涼快些,您好睡覺。」黃香說。

爸爸緊緊地摟住黃香,「我的好孩子,可你自己卻出了一身汗呀!」 以後,黃香為了讓父親休息好,晚飯後,總是拿著扇了,把蚊蠅扇跑,還要扇涼父親睡覺的床和枕頭,使勞累了一天的父親早些入睡。 9歲的小黃香就是這樣孝敬父親,人稱溫席的黃香,天下無雙。

他長大以後,人們說,能孝敬父母的人,也一定懂得愛百姓,愛自己的國家。事情正是這樣,黃香後來做了地方官,果然不負眾望,為當地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孝敬父母的故事,也千古流傳。

3. 有誰知道古人孝敬父母的文言文呀

古人二十四孝

/f?kz=116046003這里有你要的。

陳情表 李密 臣密言:「臣以險釁,夙遭閔凶。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

祖母劉,愍臣孤弱,躬親撫養。臣少多疾病。

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於成立。

既無叔伯,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

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童。煢煢孑立,形影相弔。

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臣待湯葯,未嘗廢離。 逮奉聖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後刺史臣榮,舉臣秀才。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

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

猥以微賤,當待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

詔書切峻,責臣逋慢。郡縣逼迫,催臣上道。

州司臨門,急於星火。臣欲奉詔賓士,則以劉病日篤;欲苟順私情,則告訴不許。

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

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且臣少事偽朝,歷職郎署,本圖宦達,不矜名節。

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

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劉今年九十有六;是以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報劉之日短也。

烏鳥私情,願乞終養!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後土,實所共鑒。願陛下矜愍愚誠,聽臣微志。

庶劉僥幸,卒保余年。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

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 古人雲:讀《出師表》不哭者,謂之不忠;讀《陳情表》不哭者,謂之不孝。

5. 文言文鍋巴救命的譯文

原文 吳郡陳某,家至孝,母好①食鐺②底焦飯,遺作郡主簿③,恆④裝一囊,每煮食,輒⑤佇錄⑥焦飯,歸以遺⑦母.後值⑧孫恩賊出吳郡,袁府君即日便征.陳已聚斂得數斗焦飯,未展⑨歸家,遂帶以從軍.戰於⑩滬瀆,敗,軍人潰散,逃走⑾山澤,皆⑿多飢死,陳獨以焦飯得活.時人以為純孝報也. 注釋 ①好::喜歡、喜愛.②鐺:鐵鍋.③主簿:掌管文書機要,是屬官之首. ④恆:經常、常常.⑤輒:就.⑥佇錄:貯藏.⑦遺:贈送. ⑧值:時值.⑨未展:來不及.⑩於:在.⑾走:跑.⑿皆:都. 13、嚢:口袋 14、走:跑 譯文 吳郡人陳某,在家裡非常孝順.他母親喜歡吃鍋巴,陳某在郡里做主簿的時候,總是收拾好一個口袋,每逢煮飯,就把鍋巴儲藏起來,回家的時候就贈送給母親.後來正值孫恩賊兵侵入吳郡,內史袁山松馬上要出兵征討.這時陳主簿已經積攢到幾斗鍋巴,來不及回家,於是就帶著(鍋巴)隨軍出征.雙方在滬瀆開戰,袁山松打敗了,軍隊潰散,都逃跑到山林沼澤地帶,沒有吃的,多數人餓死了,唯獨陳主薄靠鍋巴活了下來,這就是孝順的好報. 感悟 〔1)孝敬父母,是做兒女的義務. (2)孝順父母要落實到具體行動上,並且持之以恆. (3)百善孝為先 (4)父母為兒女付出了很多,做兒女的要學會感恩等. (5)送人玫瑰,手有餘香. (6)善有善報. (7)要從小養成愛惜糧食的好習慣. 吳郡陳某有了「鍋巴救命」的經歷後,一定會為自己孝順母親的行為感到慶幸,因為在災難降臨時,多數人餓死了,唯獨自己靠鍋巴活了下來,這是老天對他淳厚的孝心的報償.。

『肆』 孝順父母的詩句

孝順父母的詩句如下:


1、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意思是:父母喜好的東西,子女要盡力為他們准備;父母厭惡的東西,要謹慎地為他們去掉。——李毓秀《弟子規》

2、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3、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意思是:妻子賢惠,她的丈夫災禍就少,子女孝順,父母就心情舒暢。——(明)《增廣賢文》

13、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斗汪磨孟子

14、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15、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意思是:父母疼愛我,做到孝有什麼困難呢;父母討厭我,仍盡孝,才為賢德。——李毓秀《弟子規》

閱讀全文

與增廣賢文孝敬父母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四川蓬溪縣農村養老保險怎麼查詢 瀏覽:631
合肥2015年農村養老是多少 瀏覽:988
為老年活動中心打掃衛生 瀏覽:232
老年活動用地平面圖 瀏覽:136
農村戶口打工仔養老金怎麼繳 瀏覽:698
中國法定退休年齡文件 瀏覽:515
懷孕前男性體檢都有哪些 瀏覽:284
長壽碎屍 瀏覽:577
重陽節的怪獸怎麼畫 瀏覽:300
哪些原因造成八零後養老的困境 瀏覽:330
青島養老金調整 瀏覽:864
退休工資幾號發放南昌 瀏覽:931
50歲妻子死亡後 瀏覽:764
2016湖北養老金上調最新消息 瀏覽:716
孩子要怎麼感謝父母 瀏覽:997
老年人長期吃去痛片有什麼危害 瀏覽:407
養什麼熱帶魚能長壽 瀏覽:443
廣西養老金上調消息 瀏覽:161
老年人站立腿疼怎麼回事 瀏覽:218
養生這塊上門服務應該怎麼宣傳 瀏覽: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