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孝敬愛老事例

孝敬愛老事例

發布時間:2025-04-10 14:24:11

A. 尊老愛幼的故事(匯總3篇)

尊老愛幼的故事(1)

黃香,東漢名人,以孝敬著稱,被譽為「天下無雙,江夏黃香」。九歲時母親辭世,他以深厚的情感寄託在父親身上。冬夜寒冷,他先鑽入父親被窩,取暖後才回自己床鋪休息;炎炎夏日,手持蒲扇為父親拂去暑氣。長大後,黃香成為魏郡太守,以賑濟災民的義舉,深得百姓愛戴。

尊老愛幼的故事(2)

孔融七歲時,在祖父壽誕上,他以長幼有序的分配方式分發酥梨,受到父親贊賞。此行為體現了尊敬長輩的美德,孔融被稱作孝順之子。孔子後裔,孝道傳承,成為儒家倫理的重要內容。

尊老愛幼的故事(3)

香九齡,即黃香,九歲時喪母,與父親相依為命。炎炎夏日,他為父親扇涼席子和枕頭,確保父親安寢;寒冬臘月,黃香用體溫溫暖席子和枕頭,讓父親舒適入眠。黃香的故事體現了他深厚的孝道,成為「二十四孝」之一,代表了傳統中國孝道的典範。

B. 關於尊老愛幼的故事

一、子路借米

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但子路小的時候家裡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但是家裡一點米也沒有,怎樣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能夠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

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誇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二、親嘗湯葯

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了西漢政權。劉邦的四兒子劉恆,即後來的漢文帝是一個有名的大孝子。劉恆對他的母親皇太後很孝順,從來也不怠慢。有一次,他的母親患了重病,這可急壞了劉恆。他母親一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劉恆親自為母親煎葯湯,並且日夜守護在母親的床前。

每次看到母親睡了,才趴在母親床邊睡一會兒。劉恆天天為母親煎葯,每次煎完,自己總先嘗一嘗,看看湯葯苦不苦,燙不燙,自己覺得差不多了,才給母親喝。劉恆孝順母親的事,在朝野廣為流傳。人們都稱贊他是一個仁孝之子。

三、蘆衣順母

周閔損生母早死,父親娶了後妻,又生了兩個兒子。繼母經常虐待他,冬天,兩個弟弟穿著用棉花做的冬衣,卻給他穿用蘆花做的「棉衣」。一天,父親出門,閔損牽車時因寒冷打顫,將繩子掉落地上,遭到父親的斥責和鞭打,蘆花隨著打破的衣縫飛了出來,父親方知閔損受到虐待。

父親返回家,要休逐後妻。閔損跪求父親饒恕繼母,說:「留下母親只是我一個人受冷,休了母親兩個孩子都要挨凍。」父親十分感動,就依了他。繼母聽說,悔恨知錯,從此對待他如親子。

四、刻木事親

丁蘭,相傳為東漢時期河內(今河南黃河北)人,幼年父母雙亡,他經常思念父母的養育之恩,於是用木頭刻成雙親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議,每日三餐敬過雙親後自己方才食用,出門前一定稟告,回家後一定面見,從不懈怠。

久之,其妻對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針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蘭回家見木像眼中垂淚,向他人問知實情,遂將妻子休棄。

五、湧泉躍鯉

姜詩,東漢四川廣漢人,娶龐氏為妻。夫妻孝順,其家距長江六七里之遙,龐氏常到江邊取婆婆喜喝的長江水。婆婆愛吃魚,夫妻就常做魚給她吃,婆婆不願意獨自吃,他們又請來鄰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風大,龐氏取水晚歸,姜詩懷疑她怠慢母親,將她逐出家門。

龐氏寄居在鄰居家中,晝夜辛勤紡紗織布,將積蓄所得托鄰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後,婆婆知道了龐氏被逐之事,令姜詩將其請回。龐氏回家這天,院中忽然噴湧出泉水,口味與長江水相同,每天還有兩條鯉魚躍出。從此,龐氏便用這些供奉婆婆,不必遠走江邊了。

C. 歷史上有名的敬老愛老的故事有哪些

1、漢文帝親奉湯葯

漢文帝劉恆,是一位比較寬厚有為的封建帝王,由於他實行「與民休息」的政策,曾給社會帶來一度繁榮昌盛。史稱「文景之治」。

劉恆還是一位孝順母親的君主,其生母薄太後多病,他在處理完繁忙政務後,認間經常親自在母親病榻旁陪伴。在薄太後患病三年間,劉恆經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葯,文帝都要先親自嘗過後,才讓太後服用。

2、孔融讓梨

孔融,字文舉,東漢曲阜人也。孔子二十世孫,泰山都尉孔宙次子。融七歲時,×月×日,值祖父六十壽誕,賓客盈門。一盤酥梨,置於壽台之上,母令融分之。融遂按長幼次序而分,各得其所,唯己所得甚小。父奇之,問曰:他人得梨巨,唯己獨小,何故?融從容對曰:樹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長,為人之道也!父大喜。

3、子路借米

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但子路小的時候家裡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裡一點米也沒有,怎麼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

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誇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4、黃香尊老愛幼

黃香,東漢人,少年時就善於寫文章,當時的人稱頌他:「天下無雙,江夏黃香。」但黃香最難能可貴的,還是他很小就知道孝敬父親。

黃香9歲時母親去世了。他十分悲傷,就把對母親的思念和愛全部傾注到父親身上。冬夜,天氣寒冷。黃香就先鑽到父親的被窩里,躺一會兒才回到自己的床上睡覺。

夏天夜裡很熱,黃香就手執蒲扇,對著父親枕席使勁扇著。黃香長大後,朝廷覺得他是個人才,讓他擔任魏郡太守。有一年,魏郡遭受特大水災,百姓苦不堪言。黃香拿出自己的錢財賑濟災民,百姓沒有不感動的。

5、孟子訪齊

有一天,孟子來到了齊國,見到了國君齊宣王。齊宣王說:「請問夫子,有沒有統一天下的法寶。」孟子誠懇地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做到這一點,統一天下就像在手掌心裡轉動東西那樣容易。」

「怎麼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請夫子解釋一下。」「尊敬自己的父母長輩,從而推廣到尊敬所有人的父母長輩。愛護自己的孩子,從而推廣到愛護所有人的孩子。」齊宣王聽了,不覺點頭信服。

D. 古代名人尊老愛幼的小故事

、漢文帝親奉湯葯
漢文帝劉恆,是一位比較寬厚有為的封建帝王,由於他實行「與民休息」的政策,曾給社會帶來一度繁榮昌盛。史稱「文景之治」。
劉恆還是一位孝順母親的君主,其生母薄太後多病,他在處理完繁忙政務後,認間經常親自在母親病榻旁陪伴。在薄太後患病三年間,劉恆經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葯,文帝都要先親自嘗過後,才讓太後服用。
2、孔融讓梨
孔融,字文舉,東漢曲阜人也。孔子二十世孫,泰山都尉孔宙次子。融七歲時,×月×日,值祖父六十壽誕,賓客盈門。一盤酥梨,置於壽台之上,母令融分之。融遂按長幼次序而分,各得其所,唯己所得甚小。父奇之,問曰:他人得梨巨,唯己獨小,何故?融從容對曰:樹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長,為人之道也!父大喜。
3、子路借米
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但子路小的時候家裡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裡一點米也沒有,怎麼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
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誇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4、黃香尊老愛幼
黃香,東漢人,少年時就善於寫文章,當時的人稱頌他:「天下無雙,江夏黃香。」但黃香最難能可貴的,還是他很小就知道孝敬父親。
黃香9歲時母親去世了。他十分悲傷,就把對母親的思念和愛全部傾注到父親身上。冬夜,天氣寒冷。黃香就先鑽到父親的被窩里,躺一會兒才回到自己的床上睡覺。
夏天夜裡很熱,黃香就手執蒲扇,對著父親枕席使勁扇著。
黃香長大後,朝廷覺得他是個人才,讓他擔任魏郡太守。有一年,魏郡遭受特大水災,百姓苦不堪言。黃香拿出自己的錢財賑濟災民,百姓沒有不感動的。
5、孟子訪齊
有一天,孟子來到了齊國,見到了國君齊宣王。
齊宣王說:「請問夫子,有沒有統一天下的法寶。」
孟子誠懇地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做到這一點,統一天下就像在手掌心裡轉動東西那樣容易。」
「怎麼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請夫子解釋一下。」
「尊敬自己的父母長輩,從而推廣到尊敬所有人的父母長輩。
愛護自己的孩子,從而推廣到愛護所有人的孩子。」
齊宣王聽了,不覺點頭信服。

閱讀全文

與孝敬愛老事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安靈活就業人員養老金交多少 瀏覽:737
老年痴呆症靶向修復江西 瀏覽:203
退休金民事抵押 瀏覽:722
濟南老年大學高新區 瀏覽:571
土地稅養老金怎麼交 瀏覽:614
老人頭發越來越稀疏怎麼辦 瀏覽:368
贊美孝敬父母的題目 瀏覽:812
長壽硒軟膠囊 瀏覽:482
甲亢長壽嗎 瀏覽:551
長壽古錢幣鑒定 瀏覽:324
老年大學周年賀信 瀏覽:464
天津退休人員社保卡個人賬戶 瀏覽:47
濟南市農民2020年養老金多少 瀏覽:737
小學生到敬老院學雷鋒報道 瀏覽:108
女性農村戶口退休年齡6 瀏覽:294
臨夏養老院收費多少 瀏覽:946
怎麼讓父母打我感到後悔 瀏覽:542
山東曹縣2016年退休金 瀏覽:197
內蒙退休養老金 瀏覽:364
孝順父母活著 瀏覽: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