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重陽節作文
重陽節作文(集合15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重陽節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登高望遠沐秋風,且看人間親情重」。又是一年金秋至,涼風習習,果實飄香,重陽邁著厚實的步伐,悄無聲息地走近了。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不錯的,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每逢節日都會抒發自己的感慨,這些詩句生動地描寫了古代人家如何度過各種節日。古人在重陽是不同於現代的,王維所說「遍插茱萸少一人」,一戶人家團團圓圓,吃蒸糕賞桂花,有什麼比這時更快樂的呢?或孟浩然去拜訪老友也不為是一種興致。那時的生活,雖然淳樸但充滿樂趣。
「丹桂飄香練江畔,茱萸美酒傳思念」。重陽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對年長的老人送出祝福,調皮的孩子也不會去惹老人發脾氣,兄弟姊妹之間的不快此時如冰雪消融,親人會團聚在一起吃桂花糕,喝菊花茶。不管是在哪裡,人們在此刻對老人是心存敬意的。
「我們是年輕的大人,需要照顧年老的孩子」,如今的重陽又稱敬老節,但誰又能真正去了解它呢,節日在很多人眼中只是一個形式,也許有些人會表現出一些表面的尊重,但只有那些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耳聞目睹過的老人才會說「今天咱們做蒸糕,喝菊花茶」。傳統是我們獨有的財富,過去需要它,未來也需要。一句問候會打開所有人的心扉,我們需要去追尋這些黃昏下的背影。
秋風送秋思,樹葉悄悄落下,都是一句「重陽安康」。希望我們的親人安康,不止今天!
時光轉瞬即逝,不知不覺中又一年重陽節到了,九九重陽,代表著天長地久,也代表著尊老、敬老、愛老。
無非給老人們捶捶背,推推腰,或者是幫著干點家務,除了這些,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不會再讓我們幹些什麼了。平常,老人們總是最疼我們。有好吃自己捨不得吃就留給我們;有好喝自己捨不得喝就留給我們;我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經常給自己添件新衣,卻拿來兒女穿舊了衣服穿;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非常揮霍買許多貴重東西從來都是能省下就省下,卻把剩下錢給我們買零食;更沒見過爺爺奶奶哪一天接我放學誤了點,常常就是有病也要挺著,不讓我們在校門口乾著急。
秋天天氣轉冷,奶奶總是問我:「穿那麼少,冷不冷?」這時我便會不耐煩地轉過頭去,煩躁說上一句:「不冷不冷。」心裡還不住埋怨奶奶太羅里吧嗦!往往我來不及聽爺爺說完這句話,就插上一句:「知道了,知道了!」就覺得整天聽著一句話,耳朵都快聽出繭子來了。
歸根結底就是要理解老人,尊敬老人。想想哪個老人不想得到晚輩重視與尊重呢?雖然我們不可能有太多資金與精力去給全體老年人一個溫馨、舒適家園,但我們可以從身邊老人做起,用自己一點一滴愛去感動他們。
今日是九月初九,重陽節,即老人節,也是我們班蘿卜小朋友的生日。作為一名高三學生,面對下午只有三節課的星期一,我開始策劃著下午該如何利用時間時,團支書林曉嶸同學揚起他招牌式笑臉說:「班委下午去敬老院拍照,這是最後一次嘍!」好吧!上天既已經安排了,那我只有服從的命了。
話說我們又是一行人出發,隊伍還是如當年那般壯觀,但其實,這真的是最後一次了。我們買了柿子和小蕃茄,而原本打算買的九層糕竟在這一天「供不應求」,便只好作罷。
邁進院子大門,發現異常冷清,之後我們才知道,大部分老人都出去了,餘下的熱情地招待我們。似乎是知道我們最後一次來了,我總覺得老人都特別配合,尤其有幾位老爺爺,老當益壯,居然幫著我們搬凳子出去拍照,我們驚呆了!我們都要雙手抬的木凳,他可以用一隻手提起來。出於我們青年志願者的身份,我們馬上去幫忙,同時,有一位行動不便的老爺爺拒絕我們的幫助,靠自己一步步挪出門外去拍照留念。更值得一提的是,我們還特地請出這里年紀的一位老奶奶進行了一次合影。記得在集體合影後,兩位老爺爺還開玩笑,像孩子般打鬧,這可逗樂了我們,氣氛更加融洽,卻免不了我們要走的事實。
回頭看我們走過的路,有過抱怨,有過歡樂,但其實,擁有一段美好的回憶,有一個圓滿的結局,比什麼都重要。人生,也是如此吧!我想我們不過是自己的志願者,幫助別人,也是幫助自己,所以,不要吝嗇自己的一雙手,那不僅僅只是一個人的需要!
重陽節,累並快樂著
岳陽樓區東升小學五年級49班劉友友
有一些老人,家人因為多方面的原因,把他們送進了敬老院,從此他們的生活變得單調起來。今天是重陽節,我們走進了敬老院,給老人送去快樂。
早上八點半,我們組的人乘坐十九路車來到了巴陵橋西。經過一次又一次地詢問,我們終於來到了目的地:敬老院。
剛進門,我們正准備上樓,就被清潔阿姨攔住了,她說:「衛生剛搞完,你們來遲了。」於是我們只好來到了另外一棟樓,我們拿出用零花錢購買的蛋黃派、旺旺雪餅、巧克力等食品分給了老人,還捎上了祝福語:「重陽節快樂!」看見老人的單調生活被我們一掃而光,大家開心地笑了。
我們到了最頂樓,另一個和藹的清潔阿姨招呼我們幫忙打掃衛生。大家二話沒說就掃了起來。經過大家的努力,終於把一百多平方米的地方打掃得乾乾凈凈。雖然我們一個個累得氣喘吁吁,但臉上個個都是笑容。
點評:在勞累中體驗著快樂,小作者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有感染力。
「每逢佳節倍思親」,重陽節到了。此時此景,我真的非常想念在家鄉的親人:我那可愛的弟弟是否長高了一些?特別是爺爺奶奶,是否依然健康?我可是他們一手帶大的孫女。兒時與他們在一起的那些情景,讓我記憶猶新。
我常聽媽媽說:我剛出生一個月,為了不影響媽媽的工作,奶奶帶我回老家。而奶奶還要照顧那65歲的爺爺,如今又要照顧剛出生一個月的我。而我可以想像,已經50多歲的老人,在寒冷的夜晚,每天要起來幾次,給我換尿布、沖奶。奶奶沒睡過一個安穩的覺。在奶奶無微不至的照顧下,那個小不點的我,越來越壯實,而奶奶卻越來越瘦小。
漸漸長大的我,調皮又好動,一次,我和小朋友玩滑板車時,不小心在彎曲的路上滑倒了,那時我的手上被颳了好大一塊肉,是爺爺抱著我直奔家裡給我擦葯膏的。可爺爺的腳上還有泡,平常走路都很不方便,可爺爺為了我卻什麼也不管了,因為我是他唯一的孫女。
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特別是到了九九重陽節,這是我們孝敬老人的節日,在這兒,我衷心祝願我身邊的老人節日快樂!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重陽節,也是我們小學生活的最後一個重陽節,同學們紛紛向敬老院的爺爺奶奶們獻上一份最真摯的愛心,獻上一首最動聽的祝福歌,獻上最迷人的舞蹈。
下午3點左右,我們從學校出發,邊敲邊隨著節奏走。你聽,那鼓聲彷彿越過千山萬水,傳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國人民都知道向自己的長輩獻上一份最真摯最淳樸的愛。到敬老院,我們每個班都向老人們獻上最關切的慰問話和祝福語,使老人們快樂的度過這幾個小時,雖然時間很短暫,但是,那短暫的時間里蘊涵我們對老人們的多少的愛和關心。
通過這次活動我感受到世界上的人都是父母所生所養,無不都流淌著父母長輩最摯愛是心血,從你呱呱落地起,父母既要去工作賺錢維持這個家的生活,又要輔導你的功課,還要教育你怎樣做人。可能在你小的時候當你看見父母那粗糙的手時,當你看見父母的腳是那樣臟時,你可能會覺得惡心,但是你有沒有想過,這是為什麼?可能你只會皺著眉頭,捂著鼻子,說真臭真臟,你們知道父母聽心裡會多痛多難受嗎?他們只會搖頭嘆息說:「你還小,不懂我們做父母的苦心啊!」在這里不由讓我們想起一首非常感人的詩歌《遊子吟》你們知道嗎?「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開始行動吧!——孝敬父母長輩,做個好孩子!
每當秋高氣爽、鮮果飄香時,我們就迎來了一個特殊的節日——重陽節。
每當這個節日到來之際,許多老奶奶們跳舞、唱歌歡度重陽節。而今年九九重陽又恰逢農歷「九月份」,「九」在中國民間象徵著「天長地久」的意思。
今天是重陽節,這天早上,我早早地起床了,我看了一下日歷,「呀,今天是重陽節啊!」我驚訝地叫了起來。「看來今天得給爺爺奶奶好好地過節了。」我心想。於是,我跑下樓,看見爺爺奶奶還沒睡醒,我想:今天得讓我大展身手了,我得買飯給爺爺奶奶吃。現在就是買飯時間了,又得給錢包「減肥」了,可是,這樣也好,因為這樣爺爺奶奶就不用做飯了。說做就做,我拿著錢包走出家門,買了一大堆飯菜,嘿!錢包「減肥」成功啦!
爺爺奶奶醒來,看到桌子上的食品應有盡有,高興極了,不一會兒,就把桌子上的飯菜吃光了。「爺爺奶奶,今天是重陽節,就讓我帶你們出來散散步吧。」我笑眯眯地邀請道。爺爺奶奶立即眉開眼笑,臉上像綻開了兩朵菊花。我先帶爺爺奶奶到小溪邊吃糕點。接下來,我們到一棵大樹下,樹上有幾只鳥兒嘰嘰喳喳的,好像在歡唱著秋天贊歌,旁邊還盛開著許多爭奇斗艷的花兒……爺爺奶奶在花草樹木和小動物的.中間感到無比的幸福。
這天重陽節,爺爺奶奶過得十分快樂,這真是個美好的重陽節!
秋,是成熟的。靜謐祥和的夜,溫和親切的風,端莊沉靜的麥,悠遠長久的雨,這些些許許像極了一個人,那個伴我長夢、安我長眠的人。
帶雨的秋夜,是長而悶的。一個小姑娘躺在床上,被窩里很暖和,但很潮,她踢開被子,有一雙手幫她蓋上,初秋蚊子多,女孩又渾身抓癢,但那雙手又幫她驅走了蚊子,她睡了,睡得很安穩,很香甜。
這雙手不是纖纖玉手,也不精緻小巧,長滿了老繭,鋪滿了皺紋,曲曲折折的手紋透露出來的,是人生的崎嶇坎坷,生活的滄海桑田,可偏偏就是這雙不盡人意的手,是最偉大、充滿了愛意的手。
他們是我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他們也曾青春燦爛,也曾笑靨如花,他們為兩代人付出心血,他們飽經風霜,被歲月磨去了稜角,他們的臉龐就像被時間的手擦模糊的畫,滄桑而又沉著。
我相信,不止自己的親人,別的長輩們也是嘔心瀝血的為了孩子,為了孫輩在不停的付出,不停的辛勞。傳說,在遙遠的天上,有一座閃耀著光芒的城,隱隱漂浮在雲中央。他們無處不在,在我們身邊,在雲中央的城中,亦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我們是他們的全部,而他們只是我們的一段生命歷程,好好報答他們,善待他們,不只是償還,更是感恩……
再回首重陽,是否能再見那人?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是唐代詩人王維所作的一首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中寫出了遊子的思鄉之情。又到一年的重陽節,每個身處異鄉的遊子心裡都充滿了對親人與故鄉的思念。
寂靜的夜晚,我一個人走到鬱郁蔥蔥的大樹下,月亮剛剛升起來,皎潔的月光灑在大地上,照在落葉上,發出一點一點的亮光,卻顯得格外的凄涼,蕭瑟的寒風靜靜的吹著,枯黃的樹葉隨風飄動,發出互相撞擊的聲響,隨後慢慢的飄下來,就像一隻只金黃的蝴蝶跳著嬌艷的舞蹈,最終逝去。看著這些景色,美麗卻又讓人心痛,枯葉用盡最後的生命,給大家帶來一次震撼的表演,讓人們能夠感受到一絲溫暖。一個人在異鄉漂泊,沒有親人朋友,一些都是陌生的,到處都是思念的滋味。
正值重陽節,我回到了故鄉,登上了高山,看著那昔日崎嶇不平的山路,如今還是那麼的讓人喜愛,使爬山更增添了一絲樂趣。雖然景色依舊,但是人已經不同了,以前的一幕幕浮現在眼前,讓人觸景生情,懷念不已。當初心中時時刻刻都想念的人,在此刻會變得更加濃烈,深刻。
當我站在山頭,一陣陣的秋風徐徐吹來,夾雜著無盡的思念,讓我的思緒在胡亂的飄盪著。重陽節帶給人們的悲涼之感,讓我更加思念著已經不在的親人,那種沉甸甸的思念,卻又讓人十分的無奈,漸漸的飄散在這落日的余暉中,不知不覺,月亮已經竄上了頭頂,讓人們對明天有了新的期待。
「重陽節」又名「登高節」,也是一個尊老敬老的日子。九九重陽,我陪同奶奶興致勃勃地來到南大街的法華塔登高望遠。
來到法華塔下,抬頭仰望,法華塔巍然聳立,氣勢不凡,像一個巨人守護著嘉定城。法華塔共有七層,每一層的四個屋角上都掛著一個小銅鈴,風動鈴響,清脆悅耳。
我和奶奶迫不及待地來到塔內,沿著石階和樓梯往上爬。塔內的木質樓梯十分狹窄,我小心翼翼地扶著奶奶一步步向上攀登,第一層,第二層……每到一層,我都會懷著虔誠之心瞻仰佛龕平座,默默祝願家人平安健康,爺爺奶奶健康長壽!塔內的樓梯越發陡峭,我和奶奶也終於登上了法華塔的頂端。雖然我們累得氣喘吁吁,但心中充滿了成功登頂的喜悅。我和奶奶憑欄而立,風呼呼地吹來,讓人感到涼爽無比,心情也格外舒暢。極目遠眺,整座嘉定城盡收眼底。近處是白牆青瓦的老街,遠處是高樓林立嘉定新城。奶奶告訴我,我們的家鄉嘉定是一座具有深厚底蘊的古城,清悠的匯龍潭盪漾著之乎者也的朗朗書聲,被譽為「吳中第一」的孔廟傳承著儒家文化,平平仄仄的古巷傳遞著吳儂軟語的清脆;嘉定又是一個具有活力的現代城市,敖游太空的衛星凝結了嘉定的智慧,草編竹刻工藝集結了嘉定的創意,激情賓士的賽車彰顯了嘉定的速度。
是啊!古典與現代的融合,這就是古城嘉定的魅力。望著美麗的嘉定城,我也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學好本領,把家鄉建設的更美好!
伴隨著這個秋天的涼風和丹桂的芬芳,上周六我們迎來了一個重陽節。這是一個代表1999年太陽和月亮相遇的節日,一個漫長而持久的節日,一個尊重、尊敬和熱愛老人的節日。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幾千年來代代相傳。孔子認為,如果孩子只贍養父母,而不尊重父母,就不能以愉快的態度對待他們,這不是真正的孝順老人。孟子進一步提出:「我老了,人也老了。」意思是在贍養和尊敬長輩的同時,也要關心和愛護其他與自己血緣無關的老人。
我同學的爺爺奶奶,肯定老了,為社會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為孩子付出了全部的努力。我們應該尊重和愛他們,關心他們的健康。
99年重陽與「九九」諧音,意為長壽。我想這也是把重陽節定為老人節的意義。
老人對我們的愛是博大無私的;我們對老人的關心很少,也很少。很多時候,我們總是想當然,卻忽略了下雨天給他們撐傘,下班後給他們遞杯熱茶,睡前給他們揉揉肩膀.
同學們,從現在開始,讓我們一起努力,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弘揚「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把富寶中學打造成「孝敬老人」的模範校園!
那麼,讓我們和更多的老人一起過重陽節吧!騎行時,主動起身給老人讓座;排隊時,主動讓老人站在自己面前;過馬路的時候,主動幫助身邊的老人.這種簡單的起床,簡單的謙卑,簡單的幫助,是對生命的尊重,對歲月的尊重,對崇高品質的尊重。
我的姥爺是一位電焊工程師,他不僅愛崗敬業,而且還熱愛學習,只因出了一場意外,從而離開了我們,但是我每時每刻都會想起姥爺。
有一次下雨的時候,我趴在窗口等著姥爺,因為姥爺說過,每次下班回來,都會帶我去離家不遠的街頭公園去玩。終於,我在雨中隱隱約約的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仔細一看,是姥爺,姥爺回來了。姥爺一手握著車把,一手打著傘,很吃力的騎著車。
姥爺停下車,對我說:「家和呀,雨下得太大了,這一次我們不去玩了,好不好?」不行,我就要去公園玩!姥爺聽了之後,二話沒說,把我抱到車的後座上,騎著車到公園。到了公園之後,我不顧一切的玩,姥爺卻打著傘在後面追著我,我們一直玩到天漸漸黑了,雨也停了,我和姥爺才回去,在回去的路上,被淋成落湯雞的姥爺哼著小調,頭上滴著水珠,有的滴到我的頭上,有的滴到了我的臉上,涼涼的,心裡卻是暖暖的。
但是有一次,姥爺下班回來的路上,天比較黑沒注意,與一輛汽車相撞,被送到了醫院里,所以造成了車禍。
我聽說到這個消息之後,不管下雨沒下雨,我拿傘就往醫院的方向跑去,我多麼再想讓您那乾枯虛弱的手再撫摸一下我的頭,但是萬萬沒想到,醫院里病床上空空的,一個人也沒有,我知道,姥爺已經去世了。他帶走了我們祖孫之間最美好的歲月和回憶。
但是他給我留下了三樣最寶貴的東西,一是愛,二是言而有信的品質,三是手不釋卷的求知精神,這三樣東西將永遠牢記在我的心中,伴隨我一生。
我出身於20xx年農歷九月初九,這一天是我們國家的一個傳統節日----重陽節。
雖然我只過了八個重陽節,不過我知道不少重陽節的知識和有關重陽節的詩句。農歷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又因為在我國古代,六為陰數,九是陽數,因此,重九就叫「重陽」。重陽節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漢初。據說,在皇宮中,每年九月初九,都要佩帶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後慘害後,宮女賈某也被逐出宮,將這一習俗傳入民間。它不像除夕、春節、元宵節那樣富有許多狂歡色彩,卻比它們多了些許灑脫的情調。灑脫包含在登高、飲菊花酒、賦詩、射箭、賞菊等習俗。
賞菊是人與自然的交流。東晉文人陶潛在重陽節時沉靜在「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意境中。唐代杜牧則追求「菊花需插滿頭歸」的風雅。唐代詩人王維寫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則道出了許多遊子思念家鄉和親人的心聲,而我最喜歡的一首是唐代詩人王勃寫的《九日》
九日重陽節,
開門有菊花。
不知來送酒,
若個是陶家。
中國還有元宵節、清明節和端午節等。現在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越來越受重視了,每當這些節日都會放假慶祝,我們熱愛祖國就要了解自己國家的傳統節日,做一個真正的中國人。
明天是重陽節。今天,在重陽節之際,我們學校開展了重陽節感恩節活動。
10月12日下午,我們在輔導員盧柯的帶領下來到杭州第二福利院。我們不僅給福利院的爺爺奶奶帶了節日禮物,還和他們聊天。我們組采訪了金奶奶。雖然她已經80歲了,但仍然保持著青春活力的狀態。我問奶奶:「你有什麼愛好?」奶奶說:「我有很多愛好,尤其是彈鋼琴。我房間里有一架電子琴,樓下有一架鋼琴。沒事就彈鋼琴。80歲的時候別看我,身體很好,經常下樓做運動。」
一提到奶奶的孩子,奶奶就很激動,高高興興地談起孫女和孫子。奶奶說:孫女學習很好,順利進入哈佛深造。我孫子學習很努力,現在在外地工作,也是個不錯的人才。奶奶還告訴我們要好好學習,將來考上理想的大學。
奶奶很善良,認真回答每一個問題,細心教導我們生活的道理。「你老了,就像青春一樣快樂。青春像一隻百靈鳥,有它的晨歌;老年就像夜鶯,應該有他的夜曲。」
這個感恩節重陽節真的很有意義。
重陽節那天,老師帶我們到敬老院看望那裡的老爺爺老奶奶。
一進大門,我就看見許多老爺爺老奶奶坐在院子里曬太陽。有的在低聲嘀咕著,聽不清楚他們在說什麼;有的悠閑地翹著腿,微閉眼睛享受溫暖的陽光;有的在樹下下棋,還不時傳來爽朗的笑聲……院子里的花花草草美麗極了!引來了蝴蝶和蜜蜂,都在花叢中翩翩起舞!老爺爺老奶奶的身後就是一棟漂亮又干凈的樓房,白牆紅瓦掩映在綠樹中。這一切多像一幅美麗、和諧的畫。
還有的老人因為行動不便,無奈地躺在床上,我們輕聲走進房間,和這些老爺爺老奶奶聊天,陪伴他們度過屬於他們的節日。「阿姨,我來幫您吧……」我循聲看去,原來是我們班的梁妤馨在和管理阿姨說話呢。阿姨遞給她半碗碎肉粥。只見梁妤馨熟練地端起碗,拿起勺子小心地舀起一小口粥,放到嘴邊輕輕地吹了吹,再小心翼翼地喂到了老爺爺的嘴裡。老爺爺張開嘴巴,吃力地吞了下去,梁妤馨開心地笑了。只見她不時和老爺爺說話,並拿起餐紙幫老爺爺擦嘴。我看到這一幕,眼眶不禁濕潤了。
時間過得真快,一眨眼到了下午四點。我們要回學校了。老爺爺老奶奶和我們依依惜別。我感到開心、幸福,因為今天我和老爺爺老奶奶度過了一個有意義的敬老節。我想在以後多孝敬父母,孝敬老人,讓她們在晚年的時候享受到幸福的時光。
『貳』 關於重陽節的英語作文初三 重陽節英語作文帶翻譯範文
重陽節的英語作文
In the golden autumn, we celebrate not only the MidAutumn Festival and National Day but also 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a traditional event deeply rooted in Chinese culture.
Respect for the Elderly
For thousands of years, respecting the elderly has been a cherished virtue in China. Today, this respect is still evident in our daily lives. On the streets, we often see people helping the elderly cross the road, and on buses, young people readily offer their seats to them.
Old University for the Elderly
To enrich the lives of the elderly and ensure they enjoy a fulfilling retirement, the government has established free old universities. These universities offer a wide range of courses, including art, dance, drama, martial arts, and musical instruments. The elderly students are eager for knowledge and maintain a youthful, resilient spirit, savoring the joy of learning like schoolboys.
Celebrations on 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On the day of 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also known as the Elderly People’s Day, grandparents gather to climb mountains, drink chrysanthemum wine, and wear dogwood. These activities symbolize health, longevity, and happiness for the elderly.
Conclusion
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is a special occasion to honor and celebrate the elderly. It is a time for families to gather and express their gratitude and love for their older members. Let us remember to have fun on this day and take a moment to pray for the wellbeing of our beloved elders.
翻譯
重陽節的英語作文翻譯
在金色的秋天裡,我們不僅慶祝中秋節和國慶節,還迎來了重陽節這一中國傳統節日。
尊老美德
幾千年來,尊老一直是中國備受推崇的美德。今天,這種尊重在日常生活中依然可見。在街上,我們經常看到人們幫助老人過馬路,在公交車上,年輕人也主動為老人讓座。
為了讓老年人享受充實而愉快的退休生活,政府特別開設了免費的老年大學。這些大學提供了豐富的課程,包括美術、舞蹈、戲曲、武術和樂器等。老年學生們渴望知識,保持著年輕的心態和堅韌不拔的精神,就像小學生一樣品味著學習的樂趣。
重陽節的慶祝活動
在重陽節這一天,也被稱為老人節,爺爺奶奶們成群結隊地去爬山、飲菊花酒、佩戴茱萸。這些活動寓意著健康、長壽和幸福。
總結
重陽節是一個特別的日子,用來尊重和慶祝老年人。這是家人們團聚並表達對長輩感激和愛意的時候。讓我們記住,在這一天玩得開心,並為親愛的長輩們祈福。
『叄』 描寫敬老愛老的作文
尊老敬老是中國的傳統禮儀,是大家必不可少的美德。下面我們來看看描寫敬老愛老的作文,歡迎閱讀借鑒。
我的爺爺十分疼愛我,我要什麼,爺爺就給我什麼,而且爺爺總會替我做一些活,如背書包,穿鞋子,穿襪子之類的……而我卻沒有幫爺爺做過一件事,因為那時我覺得長輩照顧晚輩是理所當然的。但是我之後才明白,我錯了。
記得那是一個夜晚,媽媽切了幾個橙子端給我和爺爺吃。但是當媽媽把兩盤切好的橙子端到我的房間時卻要我把其中一盤端給爺爺吃:「兒子,你把這盤橙子替媽媽端給爺爺吧。」這時候我不爽了。媽媽你又沒有缺胳膊少腿,干嗎要我把橙子端給爺爺?我雙手插腰,嘟起嘴說道:「您都把橙子端到我的房間了,所謂『送佛送到西』,再送到爺爺的房間去也不用費九牛二虎之力阿!」媽媽又說:「爺爺都給你端了那麼多回都沒在意,你干嗎端一次就這么在意!」
我哼了一聲,說道:「長輩照顧晚輩不是天經地義的嗎?」媽媽一聽,立刻火冒三丈,她緊鎖著眉頭,大聲地吼道:「什麼天經地義?長輩之所以照顧晚輩,除了對孩子無私地愛,同時也是因為要晚輩懂得要孝敬長輩!」這一句話如同晨鍾暮鼓一樣,一下子把我從夢中拉了出來。當我明白以後,我毫不猶豫地把那一盤橙子端給了爺爺,而爺爺也因為是我端來的橙子而格外地高興。
之後,我很少再叫爺爺幫我做我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且一有什麼能夠幫到爺爺的事情,我都會二話不說去做。
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的美德。我們作為晚輩應該尊敬、孝敬老人。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談談我們身邊的敬老故事吧!
去年暑假,媽媽帶我去超市買東西,在半路上,我看見了兩個小孩子,正想幫清潔工老爺爺掃地,可他拒絕了。這時小朋友懇求:「老爺爺!您的年紀這么大了,還要去掃這么大的街,千萬別閃到了腰呀!爺爺聽了,內心不時涌來一股暖流,老爺爺想要開口說什麼時,可是又說不出來,老爺爺便朝兩個小朋友露出了燦爛了笑容,他的笑容是那麼的美麗,看上去像是年輕了三十歲!小朋友再次懇求道:「還是讓我們盡自己的能力幫你吧!」老爺爺無奈之下答應了。
一次假日我獨自一個人出去玩,迎面走來一個衣衫不整的'老人,頭發一卷一卷的,手上拿著一個破破爛爛的瓷碗。嘴裡一直說:「可憐、可憐我,賞我一點吃的吧!」我心想,這是不是來騙錢的,想著想著不管了。很晚了,那位老人依然還是坐在那裡。我走了過去,看了看他,掏了掏上衣的口袋,竟然被我掏出了5元錢,我不管那位老人是不是真的需要錢,還是來騙錢的,我買來了一些麵包,塞到那位老人的手裡,我剛要走,他便拉住了我的手,他有點口吃的對我說:「謝謝你,孩子!」我心中不知為什麼有一種從來沒有的感覺,有一種想哭出來的沖動,我向老人深深地鞠了下躬,就回家去了。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吧!讓我們一起來幫助那些孤寡老人,哪怕他們羅嗦、骯臟、沒有了年輕時的朝氣,只要你一個小小的舉動,興許能放射光彩呢!
敬老、愛老、助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在我們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重視人倫道德、講究家庭和睦是我們文化傳統中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與親和力的具體體現。中國古代就有「卧冰求鯉」、「親嘗湯葯」等24孝的故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為做人的一個准則。
有一次,我在上學的路上,望見一個老奶奶走著走著,一不留意被一塊大石頭給絆倒了。走過一個同學沒有扶老奶奶,又走過一個還是沒有扶老奶奶。這時,一個小女孩望見了,立刻跑過去把老奶奶扶起來。小女孩問老奶奶:「奶奶,你沒事吧?」老奶奶說:「沒事。謝謝你,小姑娘,你真是一個尊敬老人的好孩子。」小女孩聽了,笑得像花兒一樣秀麗。
敬老愛老的美德是黑夜裡的一盞燈,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是久旱時的一場甘霖。
還有一次,我放學回家的路上,望見一個年過花甲的老爺爺提著一大包廢品走向廢品收購站,臉上的汗水像雨珠一樣向下落。我立刻跑過去,幫忙老爺爺把廢品背到廢品收購站。老爺爺對我說:「謝謝你,小姑娘,你真是一個好孩子。」我聽了說:「不用謝,幫忙老人本來就是我們小學生就應做的。」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讓我們在新世紀高舉敬老愛老的旗幟,弘揚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讓世界處處陽光燦爛,愛心閃爍!
尊老敬老是中國的傳統禮儀,是大家必不可少的美德。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大家是否有尊老敬老呢?
重陽節前昔,我忽然有了一個突發奇想,給家裡二老准備一份禮物,來表達我的一片孝心。買什麼好呢?鞋子,太貴了;衣服,不知道他們穿什麼號碼。最後,經過我和爸爸的商量,決定買雙襪子。我們到了商店,發現有好幾個和我差不多大的小孩,原來大家都這么有孝心。最終,我選了一雙玫瑰色的襪子和一雙黑色的襪子。重陽節那天,我把兩雙襪子送給了爺爺奶奶,他們感動地擁抱了我,開心的說:「乖孫女兒,謝謝你的禮物,你真是個有孝心的孩子!」頓時,我的心裡流著一股暖流。
回到了家,我仔細一想,世界上還有許多老人缺少子女的關心,他們不是工作繁忙沒時間回家看望,就是不管老人,讓他們去敬老院。那些老人真是可憐。然而,這世界上,還有許多人一點都不尊重老人,他們把老人當作出氣筒,一生氣就責罵老人,一點也不顧老人的感受。相比之下,我的爸爸媽媽很關心老人。每一次回家鄉,他們都會帶一些補品給爺爺奶奶。
重陽節,是老人的節日,我們在這一天,應該說是生活中的每一天,都應該關愛老人,不能只裝個樣子。
公交車上,你有給老人讓個座嗎?生活中,你有助過生活困難的老人嗎?尊敬老人,不應該只尊敬身邊的老人,而生活中,也有許多老人值得你的敬佩。
孟子說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呀,我們應該尊敬身邊的每一位老人。「孝在於質實,不在於飾貌。」只要你有誠心,不論送什麼禮物,他們都會感動。
說到敬老愛老,我爸爸但是我的榜樣。
也許是農歷正月十五的元宵節過得太高興了,第二天早晨我睡到自然醒時,發現爸爸不見了,汽車也不在樓下。我問媽媽:「爸爸去哪兒了?」媽媽說:「他回山東爺爺、奶奶家了。」
「爺爺、奶奶家?過年不是剛從爺爺、奶奶家回來嗎?」我十分吃驚地說,「這才幾天呀,怎樣一個電話打來又回去了?」
媽媽說:「早上5點左右的時候,奶奶打來電話說爺爺得病了,住進了醫院。你爸爸接到電話就出發了。」
聽了媽媽說的話,我眼前出現了爸爸聽到消息後著急的樣貌。爸爸總是把老人的事放在第一位,平時有事沒事就打電話給爺爺、奶奶。回爺爺、奶奶家,開車一路不停也得七八個小時,老爸真是夠辛苦的。
從那天起,我天天數著爸爸回來的日子,這天是第六天了,下午爸爸回來了。我高興極了,一進門,我就問爸爸:「爺爺怎樣樣了?」看著爸爸很開心的樣貌我就明白爺爺沒事了。爸爸說:「病快好了,再輸兩天液就能夠出院了。」我也長出一口氣,放下心來。
我爸爸就是這樣一個人,他敬老、愛老,是我學習的榜樣。
『肆』 重陽節獻孝心作文800字
您好,我是專注留學考試規劃和留學咨詢的小鍾老師。在追尋留學夢想的路上,選擇合適的學校和專業,准備相關考試,都可能讓人感到迷茫和困擾。作為一名有經驗的留學顧問,我在此為您提供全方位的專業咨詢和指導。歡迎隨時提問!https://liuxue.87dh.com/
怎麼才能寫好一篇作文?在平時學習工作中寫作文是一件非常常見的事情,作文,是內心情感和外界的橋梁。寫好一篇作文,除了用華麗的辭藻,表達真情實感也是很重要的,下面是欄目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重陽節獻孝心作文,更多相關信息請繼續關注本網站!
重陽節獻孝心作文(篇1)今天是重陽節,是全體老人的節日,我想在這里對全天下的老人說一句話:老爺爺老奶奶,你們為我們後輩操了多少心那,祝你們重陽節快樂。
奶奶沒有在我身邊,所以我就讓媽媽代替奶奶,為媽媽做一次孝心,第一項:
為媽媽洗碗,吃過晚飯後,媽媽正要收拾碗筷,我連忙上前阻止,說:今天是重陽節,我替您刷碗,把碗摞在一起,用清水沖洗,放少量洗潔精,用洗碗球反復用力擦洗,擦完之後,在摞在一塊,再用清水沖洗,一個洗完了,兩個洗完了,終於,經過千辛萬苦,碗刷完了;該筷子了,筷子需要用水沖洗,放少量洗潔精,再用水涮涮,就OK了;最難的一項:刷鍋,首先放半鍋水,用洗碗球刷洗,在多放些洗潔精,狠狠地泡幾分鍾,再涮一遍。
終於,擦擦頭上的汗,第一項工程竣工了。
第二項,為媽媽洗腳:
今天,端上一盆熱水,走到媽媽身前,把媽媽的襪子脫下,讓媽媽把腳伸進盆子里,在熱水裡泡,把媽媽的腳搓一搓,感受媽媽為我們的操勞,洗完之後,拿起擦腳布,把媽媽的腳抬起來,擦乾之後,放回鞋上,讓媽媽躺在床上,輕輕地為媽媽捶背,在我捶背的時候,媽媽睡著了。
我只給奶奶打了個電話,祝奶奶身體健健康康,越長越年輕。
重陽節獻孝心作文(篇2)又到了中國傳統的節日-----重陽節,我是去年才知道重陽節這個節日的,以及它的風俗意義,現在的重陽節也被叫做老人節,我們應該孝敬老人,我決定給姥姥洗一次腳來聊表孝心。
吃過晚飯,我就連忙進入浴室打水小心翼翼地端到姥姥腳下。
首先,我先試了下水溫,啊……好燙,不過對姥姥來說這是最舒服的水溫了,因為只有燙一點得水,姥姥的腳才會舒服解除一天的疲勞。於是我把姥姥的褲管挽起,「姥姥,水溫正好快放進來。」姥姥連忙說:「好,好,好,我的乖孫子!」姥姥的腳放在盆中,我一摸,發現姥姥的腳非常粗糙,我一看,姥姥腳上布滿老繭。
心裡一下揪了起來,撫摸著那雙長滿老繭的雙腳,心想:平時姥姥堅強、能幹,您給了我無限的憐愛和呵護,就算我做錯了事,您也從來不責備我,總是以慈愛的心對待我,時常教育我要努力讀書。不一會兒洗完了,姥姥洋溢的笑臉說:「我的乖孫子姥姥沒白疼你!」接著就把我抱入懷中。
我暗下決心,以後每年的重陽節我都要替姥姥做一件事,表示我的孝心。
重陽節獻孝心作文(篇3)伴著今秋的涼風,丹桂的芳香,上周六我們又迎來了一個重陽節。這是個代表九九日月相逢的節日,是個象徵著長長久久的節日,是個尊老、敬老、愛老的節日。
尊敬白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數千年代代相傳。孔子以為,作子女的,假如僅僅是贍養父母,但並不尊敬他們,更不能以和顏悅色的立場對待他們,這不算真正孝順白叟。孟子則進一步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意思是說,在贍養、孝順自己的長輩時,也要關心、愛護其他的與自己沒有血緣關系的白叟。
同學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他們的年紀一定都大了,他們為社會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為自己的子女奉獻了全部的心血。我們應該尊重和愛戴他們,更要關愛他們的身體健康。
九九重陽,與「久久」同音,含有長久長壽之意。我想,這也是把「重陽節」定為「白叟節」的意義所在吧。
白叟對我們的愛,博大而無私;我們對白叟的關心,渺小而稀少。良多時候,我們老是理所當然地手心向上地去索取,卻忽略了雨天為他們撐上一把傘,勞動後為他們遞上一杯熱茶,睡覺前為他們揉揉肩……
同學們,從現在開始,讓我們一起努力,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把「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讓報福中學成為「孝親敬老」的模範校園!
那麼,就讓我們和白叟共度重陽節吧!乘車時,主動起身將座位讓給白叟;排隊時,主動讓白叟站到自己的前面;過馬路時,主動上前扶持一把身邊的白叟……這簡朴的起身、簡朴的謙讓、簡朴的扶持,是對生命的尊重,對歲月的尊重,對崇高品質的尊重。
最後祝福天下所有的白叟:節日痛快身體健康,笑口常開幸福永在!
重陽節獻孝心作文(篇4)今天,是玄月初九──重陽節。
這一天,小萊一家正吃飽飯在看新聞,小萊問:「媽媽,今天新聞怎麼講的都是白叟,不講別的。」媽媽邊織毛衣邊說:「重陽節,當然講白叟了。」小萊迷惑不解:「那講白叟,為啥沒看見奶奶在電視上。」媽媽和爸爸都笑了,「哎,不是所有的白叟都上電視,只有一部門。」小萊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新聞看完了,爸爸媽媽催著小萊去寫功課,爸爸則抓起旁邊的報紙,津津有味地看著。奶奶坐在椅子上,捶打著腿:「哎,人老不頂用。這腿越來越不好使了。」爸爸又捧起報紙:「媽,不會啦,您還不老呢。」「是呀,您走路還那麼有勁。」「想想五年前,家裡這盆花仍是我從山上挖來送給你們搬家大吉大利的,現在花這么大了,我的腿卻再也爬不上那高高的山頂了。」小萊聽了,趕緊過來幫奶奶捶捶背,推拿推拿雙腿。突然她像想起了什麼似的,跑向廚房裡。
廚房裡的小萊一邊抹汗水,一邊切著「柚」人芬芳的熟柚子,她將裝著柚子的盤子端到客廳來,嘴裡卻不停地咽著口水,她眼睛盯著柚子,端到奶奶眼前:「奶奶,吃片柚子吧!」「不用,你自己吃吧!」「奶奶,您就吃一片吧!我好答謝您多年的照顧啊!您生下了爸爸,才有了我呀!而且您做事盡心盡力,不疏忽,導致您長了這么多白頭發!豈非我不能孝敬您嗎?」奶奶整理時熱淚盈眶,「乖孫女,我的乖孫女!」奶奶伸出手來拿柚子,奶奶和小萊相視一笑,小萊甜滋滋地說了句:「奶奶,重陽節快樂!」
爸爸媽媽看了,笑得眼淚都眯成了一條線,不停地誇:「你今晚可真懂事!你真孝敬……」
重陽節獻孝心作文(篇5)早就聽說重陽節是屬於老年人的傳統節日,對我來說是毫不相乾的事情。今天我有幸參加了邢周報舉辦的小記者迎重陽活動,讓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徹底改變了自己的看法。
我得到了參加活動的通知後,非常興奮,總嫌時間過得太慢,想像中的小夥伴們在一起談心、做游戲的場面深深吸引了我。活動的前一天晚上,我在網上查看了有關重陽節的資料後突然對明天的活動產生了疑慮:這個充滿迷信色彩的節日,與我何干,又有何意義呢?
強烈的好奇心促使我一早就和媽媽來到了目的地。飯店大廳的東牆上,懸掛著「九九重陽,敬老意濃」的巨幅標語。眾多學校的小記者們早已排起了整齊的長隊,我趕緊加入了隊伍中。此後又有不少小記者陸續加入。旁邊還站著跟隨孩子一起來的父母、爺爺奶奶、姥爺姥姥,真是人頭攢動,情深意濃啊。
立朦姐姐給我們講述了小記者活動的安排,然後趙主任做了主題講話。他用聲情並茂的語言,從真實的生活中尋找材料,向我們講述了父母、長輩對我們的恩情,鼓勵我們要樹立尊敬、感恩他們的思想意識,要用實際行動表達自己的拳拳孝心。全場無不為之動容:家長們哭了,小記者們哭了。接著,小記者代表以舞蹈、朗誦、彈琴等形式,向在場所有的家長致以節日的問候,並獻上了深深的敬意。
最後一項活動是「『孝道』餃子宴」。我們在家長的幫助下,揉面,擀片,包餃子。包好的餃子形態各異,像元寶,像月牙,像花朵。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我們打心眼裡高興。開飯時分,在飯店工作的哥哥、姐姐們端上來了豐盛的菜餚,並把煮好的餃子放在餐桌的中央。立朦姐姐啟發我們應首先把餃子讓給我們的長輩吃,然後送上幾句感恩的話語。我們先給家長夾一個,說聲你們辛苦了;家長也給我們夾了一個,說出了他們對我們的希望。於是孝敬、關愛的情感便在心靈里放飛,在餃子中傳遞了。這是一次感人肺腑、意味深長的特殊宴會啊!
回家的路上,我思考著網路里的內容,回味著今日的活動,突然明白了重陽節的真正意義。古人靠祭祀感恩、憑飲食求壽等活動固然有不妥之處,但孝敬長輩的心情是一脈相承的。對於我們來說,用心,用行動去感恩,盡孝,讓長輩體會到生活的快樂才是最重要的。一片孝心向重陽,今天的活動真好。
重陽節獻孝心作文(篇6)【薦】重陽盡孝心的作文
重陽節就快到了,它開始在紅樹葉的秋天。重陽節由稱白叟節·敬老節等,都說明了這天要敬老,做一些讓白叟開心的事。
今天,我為奶奶做了三洗,一洗:洗腳,二洗:洗頭,三洗:洗衣服。下面讓我逐一道來。
徐徐地,入夜了,奶奶在池前洗漱,我便一本正經地說:「奶奶,今天我來給你做『三洗'!」奶奶很好奇,便問;「什麼是『三洗』?」
我說:「等一下你就知道了!」奶奶刷完牙,洗完臉,便被我扶到卧室里,接著,我脫去奶奶的鞋和襪子,到廁所端了一盆水,既不燙,也不冷,放在奶奶的腳前,奶奶的腳放了進去,奶奶眯著眼睛,似乎很愜意的樣子,我便用手輕輕地去給奶奶的腳推拿,奶奶愜意的'了開了嘴!
接下來,我做了「二洗」,洗頭。我與奶奶來到池子前,在盆子里放了水,奶奶低下了頭,首先,我用洗發露在奶奶的頭上推拿,只見奶奶頭上長出了一縷白發,我心想;奶奶是辛勞了大半輩子的人了,看來,我不但今天要孝順她,平時更要。我給奶奶洗完頭,用吹風機吹乾了頭,奶奶坐在床上,看著電視,在奶奶看電視的時候,我靜靜地去洗衣服了。
現在,我開始做三洗了——洗衣服。我拿來一個大盆,倒滿了水,然後把奶奶的衣服放進盆里,先放些洗衣粉泡著,我再去拿了個板凳,預備坐著洗。我首先從小件開始洗,翻出衣服的領子,坐在凳子上慢慢的搓。起先,還很有勁,一會兒就不行了,一件衣服洗下來,就感到腰酸背痛,連手也不聽使喚了,洗衣服真累啊!乾脆不幹了。正想起身走,我一下子想起老師的話:「做事不能中途而廢,應該貫徹始終,而且,說要敬老,豈非連著都做不到嗎!」我就鼓勵自己,一直到把奶奶的衣服都洗完。
這一個晚上好累,但我過得很痛快!
重陽節獻孝心作文(篇7)孝在重陽節
孝在人們的口中代表著的是孝敬,而九月九日正是重陽節——一個屬於老人的節日,一個讓我們可以孝敬老人的節日,所以我想為奶奶盡一份孝道!
世人都說:「孝乃人之本!」我上網查了查,想出了一個按摩的好口訣:揉一揉,泡一泡,擦一擦,按一按,捏一捏,讓疲勞的肌肉放輕松。
我按摩按得飛快,動作靈敏,力度更是如火純金。我問奶奶:「奶奶,我這樣按得舒服嗎?」奶奶回答:「舒服,是我孫子幫我按得,不管怎麼樣就是舒服。」奶奶的臉上流露出歡快的喜悅,她身上的疲勞會一掃而盡。
我眉毛一揚,將鐵盆一拿,就開始幫奶奶洗腳,揉一下,讓腿放輕松,我手一搓,讓腿鬆鬆的,我使勁的捏了捏,奶奶如果走起路來肯定很輕鬆了。接著,我捶了捶奶奶的肩膀,於是我握緊拳頭,兩個小拳頭像小雞琢米似的,捶打著奶奶的背,我左捶捶,右捶捶,上捶捶,下捶捶,捶遍了奶奶整個肩,有時還學著大人的樣擰了擰肩,隨著節奏」咚咚」聲,我的手變得越來越有力,我的按摩技術越來越來精湛。按好後,我讓奶奶站起來試了試,是不是整個人都輕鬆了。奶奶一邊點頭,一邊美滋滋的說:「真舒服,我現在一點也不覺得累了。」我聽了奶奶的話,比心裡吃了蜜還要甜。於是對奶奶說:「奶奶只要覺得舒服,我以後常常為你捶背按摩。」奶奶笑得連嘴都合不攏。
老人是應該孝敬的,讓人幫助的!我要多謝重陽節,讓我有機會進入老人的心聲,懂得孝敬老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敬老人是一件多麼開心的事。
孝暖重陽
每到重陽節,我都會到奶奶家玩,或者做一些東西送給奶奶,比如敲背,做飯,去超市買東西,給奶奶。
今天,我到奶奶吃午飯,我帶來了奶奶最愛吃的蘋果、香蕉、冬棗。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還有弟弟,我們一家人津津有味的吃完了午飯,裡面的菜有:魚、排骨、玉米湯、花菜、有水果拼盤等等。。。。。吃完了午飯,裡面的菜有:魚、排骨、玉米湯、花菜、有水果拼盤等等。。。。。吃完了飯,我就在奶奶家玩,爸爸他們自己回家了。
過了一會兒,我就問:「奶奶,您的背不酸嗎?」「我不酸」。「奶奶,那就我幫你捶背吧!」「好」。我幫奶奶捶背,捶了半個小時,我的手已經麻麻的,可是我想給奶奶再捶半個小時,這樣加起來就已經一個小時了。我想知道今天是老人節,所以我就忍了。忽然,奶奶問我:「彤彤,累不累!」「不累,不累。」話音剛落,我又給奶奶捶背了。一個小時過去了,奶奶問我餓嗎?我說:「有一點。」奶奶說:「那我們去超市買東西吧!」「好」!我和奶奶穿完鞋子,就出去了,到了超市,我和奶奶買了餅干、巧克力、牛奶、麵包、海苔。其中大部分都是我愛吃的。回到奶奶家,我就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現在已經是3點了,我和奶奶到我自己的家裡,聽我拉琴,我拉了練習曲、外國曲、中國曲。奶奶聽了贊美我。我笑了。
我的重陽節就是這樣過的,重陽節我和奶奶彼此分享快樂,老人節就是奶奶開心的節日。
重陽節獻孝心作文(篇8)時光轉瞬即逝,不知不覺中又一年的重陽節到了,九九重陽,代表著天長地久,也代表著尊老、敬老、愛老。現在的人們,也越來越看重這個中國的`白叟節了,由於重陽不光是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這么簡朴,更重要的是把關愛白叟之風傳向全國各地,讓他們都來尊老、敬老、愛老。然而正值年少的我們,又能為身邊的白叟么做些什麼呢?
我想到的,大多數人都會想到:無非給白叟們捶捶背,推推腰,或者是幫著干點家務,除了這些,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不會再讓我們幹些什麼了。尋常,白叟們老是最疼我們。有好吃的自己捨不得吃就留給我們;有好喝的自己捨不得喝就留給我們;我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常常給自己添件新衣,卻拿來兒女穿舊了的衣服穿;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很揮霍的買許多珍貴的東西從來都是能省下就省下,卻把剩下的錢給我們買零食;更沒見過爺爺奶奶哪一天接我放學誤了點,經常就是有病也要挺著,不讓我們在校門口乾著急。
說到這兒,我不免有想到了一些不好的情景。秋每天氣轉冷,奶奶老是問我:「穿那麼少,冷不冷?」這時我便會不耐煩地轉過頭去,煩躁的說上一句:「不冷不冷。」心裡還不住的埋怨奶奶太隆a偕涎埃蓯嵌v鮃瘓洌骸奧飛閑⌒目闖擔鴯饌娑!」往往我來不及聽爺爺說完這句話,就插上一句:「知道了,知道了!」就覺得整天聽著一句話,耳朵都快聽出繭子來了。
不知我的這些表現是不是刺痛了您的心,假如是這樣的話,就請原諒我這個孫女的不孝和不懂事。
談了那麼多,實在歸根結底就是要理解白叟,尊敬白叟。想想哪個白叟不想得到晚輩的正視與尊重呢?固然我們不可能有太多的資金與精力去給全體老年人一個溫馨、恬靜的家園,但我們可以從身邊的白叟做起,用自己一點一滴的.愛去打動他們。最後,祝全社會所有老年人,身體健康,長命百歲,兒孫滿堂,安享晚年!
重陽節獻孝心作文(篇9)重陽節就快到了,它開始在紅樹葉的秋天。重陽節由稱老人節·敬老節等,都說明了這天要敬老,做一些讓老人開心的事。
今天,我為奶奶做了三洗,一洗:洗腳,二洗:洗頭,三洗:洗衣服。下面讓我一一道來。
漸漸地,天黑了,奶奶在池前洗漱,我便一本正經地說:「奶奶,今天我來給你做『三洗'!」奶奶很好奇,便問;「什麼是『三洗』?」
我說:「等一下你就知道了!」奶奶刷完牙,洗完臉,便被我扶到卧室里,接著,我脫去奶奶的鞋和襪子,到廁所端了一盆水,既不燙,也不冷,放在奶奶的腳前,奶奶的腳放了進去,奶奶眯著眼睛,好像很舒服的樣子,我便用手輕輕地去給奶奶的腳按摩,奶奶舒服的了開了嘴!
接下來,我做了「二洗」,洗頭。我與奶奶來到池子前,在盆子里放了水,奶奶低下了頭,首先,我用洗發露在奶奶的頭上按摩,只見奶奶頭上長出了一縷白發,我心想;奶奶是辛苦了大半輩子的人了,看來,我不但今天要孝敬她,平時更要。我給奶奶洗完頭,用吹風機吹乾了頭,奶奶坐在床上,看著電視,在奶奶看電視的時候,我悄悄地去洗衣服了。
現在,我開始做三洗了——洗衣服。我拿來一個大盆,倒滿了水,然後把奶奶的衣服放進盆里,先放些洗衣粉泡著,我再去拿了個板凳,准備坐著洗。我首先從小件開始洗,翻出衣服的領子,坐在凳子上慢慢的搓。起先,還很有勁,一會兒就不行了,一件衣服洗下來,就感到腰酸背痛,連手也不聽使喚了,洗衣服真累啊!乾脆不幹了。正想起身走,我一下子想起老師的話:「做事不能半途而廢,應該堅持到底,而且,說要敬老,難道連著都做不到嗎!」我就鼓勵自己,一直到把奶奶的衣服都洗完。
這一個晚上好累,但我過得很愉快!
作文網為你精心推薦:
重陽節作文 | 重陽節日記 | 重陽節資料 | 重陽節手抄報
希望以上的答復能對您的留學申請有所幫助。如果您有任何更詳細的問題或需要進一步的協助,我強烈推薦您訪問我們的留學官方網站 https://liuxue.87dh.com/ ,在那裡您可以找到更多專業的留學考試規劃和留學資料以及一對一的咨詢服務。祝您留學申請順利!
『伍』 寫一篇重陽節尊老愛幼的徵文250字
重陽節五年級作文:尊老愛幼的重陽節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重陽節,也是老人們的節日,於是學校就組織了去福利院慰問老人的活動。
我們帶著慰問品來到了福利院。只見這里的環境真優美,一幢幢樓房撥地而起,綠樹成蔭,花草遍地,不亞於上海的居民樓。我們先是慰問表演,同學們個個生龍活虎,極為賣力,把老人引得哈哈大笑。就在這時,我突然發現在窗簾後面藏著一個老爺爺的臉。我想:其他老人都出來了,為什麼這位老爺爺不出來呢「下面是問候交談,請同學們和老人們拉拉家常。」主持人的話打斷了我的思緒。好奇心促使我去那個老爺爺的房間。我輕輕推開門,老爺爺一看是我們來了便熱情地招待我們。我看了看老爺爺,只見他的頭發全白了,眼睛深陷在眼窩里。我們替他捶背的時候,他雙手緊緊握住我們的手說:「好孩子,你們有這份心就夠了,你們這些孩子都不嫌棄我們,真好!」我們又為老爺爺整理了房間,老爺爺連聲說謝謝。他小心翼翼地從一個隱蔽的地方拿出幾塊糖說:「這是我的一點心意,你們拿著吃吧。」我好奇地問:「老爺爺,您為什麼剛才不出去呢」老爺爺苦笑著說:「我發燒38℃,不能出去。」「噢,原來是這樣。」我恍然大悟。我們又問了老人許多問題,知道了他姓樊,今年78歲。直到老師叫集合時,我們才依依不捨地離開了。
今天我知道了尊老愛幼的重要性,更明白了作為21世紀的小學生,更應該尊重老人,關心老人不嫌棄老人。啊!充實的一天!
『陸』 重陽節作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重陽節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時光轉瞬即逝,不知不覺中又一年重陽節到了,九九重陽,代表著天長地久,也代表著尊老、敬老、愛老。
無非給老人們捶捶背,推推腰,或者是幫著干點家務,除了這些,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不會再讓我們幹些什麼了。平常,老人們總是最疼我們。有好吃自己捨不得吃就留給我們;有好喝自己捨不得喝就留給我們;我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經常給自己添件新衣,卻拿來兒女穿舊了衣服穿;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非常揮霍買許多貴重東西從來都是能省下就省下,卻把剩下錢給我們買零食;更沒見過爺爺奶奶哪一天接我放學誤了點,常常就是有病也要挺著,不讓我們在校門口乾著急。
秋天天氣轉冷,奶奶總是問我:「穿那麼少,冷不冷?」這時我便會不耐煩地轉過頭去,煩躁說上一句:「不冷不冷。」心裡還不住埋怨奶奶太羅里吧嗦!往往我來不及聽爺爺說完這句話,就插上一句:「知道了,知道了!」就覺得整天聽著一句話,耳朵都快聽出繭子來了。
歸根結底就是要理解老人,尊敬老人。想想哪個老人不想得到晚輩重視與尊重呢?雖然我們不可能有太多資金與精力去給全體老年人一個溫馨、舒適家園,但我們可以從身邊老人做起,用自己一點一滴愛去感動他們。
小時候,爸媽為了養家,工作經常要加班,就把我託付在了婆婆家。從小,我覺得婆婆的話好多,好嘮叨,我上了小學,她總是千叮嚀、萬囑咐。想不到上了中學,還是喋喋不休,要注意交通安全、和同學和好、要聽老師的話……
婆婆不認識字,可經常要我把做完的作業拿給她看。她戴著老花鏡,有時把我的作業都拿反了,還鄭重其事地看著,她主要是看括弧和橫線有沒有填上字!婆婆每天在忙碌著,每當我一放學,她都給我准備可口的點心,生活上無微不至地照顧著我。婆婆總是不讓我干這不讓我干那,總是說:「小孩子家家的,學好你的課本知識,這些我來就好啦,去去去,快去做你應該做的事!」
農歷九月九日,是我國傳統的重陽佳節。重陽也是一個老人的節日,今年的重陽節到了,媽媽拎著補品,帶著我去看望公公婆婆。婆婆一見我就笑著說:能來看婆婆,婆婆就很開心了,還買這么多東西多浪費錢啊!中午婆婆燒了許多我愛吃的菜,而且把這些菜都放在我面前,還不停地夾菜往我碗里塞。
我的婆婆今年已經快8旬,但還是一直為我們操盡了心。婆婆的臉已布滿風霜,無情的歲月在她的眼角和前額,深深地刻下一道道細細的皺紋,且在那稀疏的頭發上,鋪上了一層層透亮的白霜。而長年累月的操勞使這雙手已不再細膩,結出厚厚的老繭!在重陽節之際,我真情地祝諨:婆婆您重陽節快樂,健康長壽!
重陽節有名老人節,農歷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因為《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節」名稱見於記載卻在三國時代。據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載:「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在學校,我看到一位位光榮的退休老師拿著蛋糕回家。我不由的感嘆了一句:「當老人真好啊!」但我又想到:退休老師之所以能拿到味美的食品,是因為他們奮斗過,是他們,讓一朵朵祖國的鮮花綻放了;是他們,讓祖國有了青年人強大的幫助;是他們,把淵博的知識給了我們!啊!他們是偉大的!
回到家,當我再次想到這事。我有了新的領悟:重陽節是老人的節日,一定要記得要孝敬老人。回想到以前,並沒有多少幫助老人,真是羞人啊!
我以後要多孝敬老人,絕不做個逆子!
農歷九月初九的重陽節到來了,這讓我想到了一句文言文「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告訴我們對待所有的老人和孩子,都要像對待自己的老人或孩子一樣,善待他們。
重陽節又稱「老人節」或是「敬老節」,舊時它有著非常多的習俗,比如插茱萸、賞菊花、飲菊花酒、吃重陽糕、登高。
九九重陽有著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寓意,是一個尊老、敬老、愛老、護老的日子,並且,重陽節還與除夕、清明,中元節共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
重陽節是在20xx年,全國人大常委會修訂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中規定的,20xx年5月20日被國務院列入了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而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人不善待自己的父母。父母辛辛苦苦把他們從小養到大,結果換來的卻是孩子對自己的拳打腳踢,不讓父母住在家裡虐待父母,讓父母過得十分可憐
所以,我們一定不能學習以上這種行為。在日常的生活學習要多關心老人,善待老人。公共場合要主動給老人讓座,尊敬老人,不頂撞老人。在家要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盡量多的陪伴老人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不讓老人孤獨,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讓老人過得舒適。
「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們一定要孝敬父母,孝敬長輩,讓他們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
重陽節又稱老人節,重陽節就要到了,我們都要給老人送上節日的祝福,祝願他們節日快樂。我們大院慶祝重陽的傳統方式就是聚在一次吃晚飯。
那天晚上,大院的幾家約好,把吃食端到一桌上。夜幕降臨,燈光閃耀,人們飲著菊花酒、二鍋頭,吃著豐盛的飯菜,歡聚暢談,交流情感。一張張笑臉,一陣陣笑語沖出狹小的房間,大家互相祝福著健康長壽、事事平安,大雜院處處洋溢著祥和的氣氛。
重陽那天,人們有敬老的風習,各家晚輩都要給上了年紀的老人多一些體貼。除了專給他們做些可口的吃食外,分家另過的親屬須慰問老者,出了嫁的閨女一早要回娘家探望父母,以報答養育之恩。有條件的人家,還要陪老人去看看熱鬧兒。
重陽節之時,北京正值秋風送爽,天高雲淡的季節。到空曠之處放風箏,不但簡便易行,也是很受人喜歡的一種娛樂活動。清代時老北京人放飛之舉極為熱鬧盛行,店鋪集市都出售各種紙鳶,花市賣的風箏種類最全質量上乘。
如今,曾經住過的大雜院早已變遷,昔日重陽節「又見花糕處處忙」的景象也已不見。但時逢佳節吉日,不由得又想起老鄰居在庭院吃著花糕,喝著清茶說笑聊天的溫馨,思念童年一起歡笑玩耍的小夥伴。
重陽節依舊是重陽節,只是大院早已物是人非。不管曾經的我們是如何度過這個節日的,在這個屬於老人的日子裡,我們依然應該送上我們最真摯的重陽節祝福,祝願老人們身體健康,晚年幸福!
重陽節那天,老師帶我們到敬老院看望那裡的老爺爺老奶奶。
一進大門,我就看見許多老爺爺老奶奶坐在院子里曬太陽。有的在低聲嘀咕著,聽不清楚他們在說什麼;有的悠閑地翹著腿,微閉眼睛享受溫暖的陽光;有的在樹下下棋,還不時傳來爽朗的笑聲……院子里的花花草草美麗極了!引來了蝴蝶和蜜蜂,都在花叢中翩翩起舞!老爺爺老奶奶的身後就是一棟漂亮又干凈的樓房,白牆紅瓦掩映在綠樹中。這一切多像一幅美麗、和諧的畫。
還有的老人因為行動不便,無奈地躺在床上,我們輕聲走進房間,和這些老爺爺老奶奶聊天,陪伴他們度過屬於他們的節日。「阿姨,我來幫您吧……」我循聲看去,原來是我們班的梁妤馨在和管理阿姨說話呢。阿姨遞給她半碗碎肉粥。只見梁妤馨熟練地端起碗,拿起勺子小心地舀起一小口粥,放到嘴邊輕輕地吹了吹,再小心翼翼地喂到了老爺爺的嘴裡。老爺爺張開嘴巴,吃力地吞了下去,梁妤馨開心地笑了。只見她不時和老爺爺說話,並拿起餐紙幫老爺爺擦嘴。我看到這一幕,眼眶不禁濕潤了。
時間過得真快,一眨眼到了下午四點。我們要回學校了。老爺爺老奶奶和我們依依惜別。我感到開心、幸福,因為今天我和老爺爺老奶奶度過了一個有意義的敬老節。我想在以後多孝敬父母,孝敬老人,讓她們在晚年的時候享受到幸福的時光。
時光轉瞬即逝,不知不覺中又一年的重陽節到,九九重陽,代表著天長地久,也代表著尊老、敬老、愛老。
無非給老人們捶捶背,推推腰,或者是幫著干點家務,除這些,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不會再讓我們幹些什麼。平常,老人們總是最疼我們。有好吃的自己捨不得吃就留給我們;有好喝的自己捨不得喝就留給我們;我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經常給自己添件新衣,卻拿來兒女穿舊的衣服穿;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很揮霍的買許多貴重的東西從來都是能省下就省下,卻把剩下的錢給我們買零食;更沒見過爺爺奶奶哪一天接我放學誤點,常常就是有病也要挺著,不讓我們在校門口乾著急。
秋天天氣轉冷,奶奶總是問我:「穿那麼少,冷不冷」這時我便會不耐煩地轉過頭去,煩躁的說上一句:「不冷不冷。」心裡還不住的埋怨奶奶太羅里吧嗦!往往我來不及聽爺爺說完這句話,就插上一句:「知道,知道!」就覺得整天聽著一句話,耳朵都快聽出繭子來。
歸根結底就是要理解老人,尊敬老人。想想哪個老人不想得到晚輩的重視與尊重呢雖然我們不可能有太多的資金與精力去給全體老年人一個溫馨、舒適的家園,但我們可以從身邊的老人做起,用自己一點一滴的愛去感動他們。
今天,是十月五日也是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每年的重陽節,我覺得很無聊,但是也很興奮,因為我聽爸爸說:「在那兒呆一個小時喲?」「哎!也沒辦法了。」我和爸爸首先去到了大伯家,再一起去祭祖。在開車的路上,凹凹凸凸的石頭亂動呢。 終於到了目的地,我看到了許許多多的人,走到那裡的時候,我竟然看到了一個同學,這也難怪!姐姐也看到了一個初中的同學了,甚至連幼兒園的老師也看到了。
忽然,一串串鞭炮噼哩啪啦地響,好像一串串煙花從我身邊響起,那聲音真可怕。這時,我看到了嬸嬸,堂哥他們 開始了,首先,我看見許多將要被燒的銀寶擺在一堆,然後再擺一些祭品,爸爸找來幾根長長的樹枝,點火,然後,爸爸拿著樹枝把銀寶下面沒燒著的翻過來,然後放鞭炮了,我和姐姐捂住耳朵跑得遠遠的,炮噼哩啪得響起來,鞭炮被炸的個稀巴爛,讓死去的祖先吃個痛快。 過了幾分鍾,我們再去吃飯,我把東西吃了精光,我挺著肚子走回家去,走啊走,終於走回了家裡。
時光轉瞬即逝,不知不覺中又一年的重陽節到了,九九重陽,代表著天長地久,也代表著尊老、敬老、愛老。
無非給老人們捶捶背,推推腰,或者是幫著干點家務,除了這些,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不會再讓咱們幹些什麼了。平常,老人們總是最疼咱們。有好吃的自己捨不得吃就留給咱們;有好喝的自己捨不得喝就留給我們;我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經常給自己添件新衣,卻拿來兒女穿舊了的衣服穿;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很揮霍的買許多貴重的東西從來都是能省下就省下,卻把剩下的錢給我們買零食;更沒見過爺爺奶奶哪一天接我放學誤了點,常常就是有病也要挺著,不讓我們在校門口乾著急。
秋天天氣轉冷,奶奶總是問我:「穿那麼少,冷不冷?」這時我便會不耐煩地轉過頭去,煩躁的說上一句:「不冷不冷。」心裡還不住的埋怨奶奶太羅里吧嗦!往往我來不及聽爺爺說完這句話,就插上一句:「知道了,知道了!」就覺得整天聽著一句話,耳朵都快聽出繭子來了。
歸根結底就是要理解老人,尊敬老人。想想哪個老人不想得到晚輩的重視與尊重呢?雖然我們不可能有太多的資金與精力去給全體老年人一個溫馨、舒適的家園,但我們可以從身邊的老人做起,用自己一點一滴的愛去感動他們。
「登高望遠沐秋風,且看人間親情重」。又是一年金秋至,涼風習習,果實飄香,重陽邁著厚實的步伐,悄無聲息地走近了。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不錯的,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每逢節日都會抒發自己的感慨,這些詩句生動地描寫了古代人家如何度過各種節日。古人在重陽是不同於現代的,王維所說「遍插茱萸少一人」,一戶人家團團圓圓,吃蒸糕賞桂花,有什麼比這時更快樂的呢?或孟浩然去拜訪老友也不為是一種興致。那時的生活,雖然淳樸但充滿樂趣。
「丹桂飄香練江畔,茱萸美酒傳思念」。重陽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對年長的老人送出祝福,調皮的孩子也不會去惹老人發脾氣,兄弟姊妹之間的不快此時如冰雪消融,親人會團聚在一起吃桂花糕,喝菊花茶。不管是在哪裡,人們在此刻對老人是心存敬意的。
「我們是年輕的大人,需要照顧年老的孩子」,如今的重陽又稱敬老節,但誰又能真正去了解它呢,節日在很多人眼中只是一個形式,也許有些人會表現出一些表面的尊重,但只有那些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耳聞目睹過的老人才會說「今天咱們做蒸糕,喝菊花茶」。傳統是我們獨有的財富,過去需要它,未來也需要。一句問候會打開所有人的心扉,我們需要去追尋這些黃昏下的背影。
秋風送秋思,樹葉悄悄落下,都是一句「重陽安康」。希望我們的親人安康,不止今天!
一直聽說這樣一句古話「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順誰呢?當然是對待我們視如珍寶的爸爸媽媽,一輩子操碎了心的爺爺奶奶。他們一直為家庭付出著,沒有什麼能夠衡量他們對我們的愛。
小時候的我總有這么一個想法:爸爸媽媽對我的付出都是理所應當的。我從來不會體諒父母,不會關心他們,也不明白「孝」到底是何意。隨著我一天天長大,我否定了以前的想法,直到現在我才逐漸明白「孝」的含義。
過幾天就是重陽節了,我得做些什麼表達我對他們的敬意。說干就干,我看著在家勞動的奶奶,我挽起袖子想幫助奶奶打掃屋子。我跑過去讓奶奶放下手中掃帚,奶奶拒絕了我,說我還小呢,幹不了家務活。我就是不答應,奶奶望著我堅定的眼神,知道拗不過我就同意了。掃地、擦桌子、疊衣服、洗碗、洗衣服……只要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我都會盡力去做。兩個多小時過去了,我累得精疲力盡,但是看到凌亂的屋子被我打掃的乾乾凈凈,心裡還是樂滋滋的。奶奶看我累成這樣可心疼了,讓我以後再也不要做這些事情了,我果斷的'拒絕了奶奶,這本來就是兒女子孫該乾的事情啊!柴米油鹽醬醋茶,本是生活常態,但在這瑣碎里,包含的卻是子孫對親人的關愛和孝順。長大了,就要學著擔起自己的責任來了,從做一個孝順的孩子開始,讓家人因我們的付出而開心!
今天,是中國傳統的節日重陽節,也是老人節,是一個尊老敬老的日子。女兒從昨天放學回來就對我說,明天是一個我非常期待的日子,我要為奶奶做一件事,我才突然感覺到重陽節在我們忙碌的日子中不知不覺來臨了,沒有女兒的提醒,我竟然忘記了這個特別的日子。聽了女兒的話,我非常高興,因為這句話讓我覺得孩子長大了。雖然只是一年級的小學生,但是在老師的教導下,她知道了什麼是敬老,什麼是愛……
早上一起來,女兒就對我說,今天要為奶奶做什麼呢?我為奶奶做一件小事吧,看到奶奶做飯洗菜,女兒就捲起她的小袖管,伸出小手和奶奶洗菜了,看到那綠油油的青菜在女兒的小手中越來越干凈,越來越碧綠,我站在邊上看著心裡暖暖的,我覺得今天的中午飯肯定很香。
今天的菜肯定很美味可口,因為那雖然是一盤簡單的菜餚,但是其中醞釀著女兒對奶奶的愛和敬老愛老的那份濃濃的情感,今天真是一個快樂而有意義的日子啊!我希望天下的兒女都能記住尊老愛幼這個美德,讓我們永遠和孩子保持一顆純潔美好的心!
重陽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這個節日里,人們登高健身、愛老敬老,傳承著中華兒女孝敬老人的美德。
今年的重陽節,我也爭當一名孝順的好少年。一放學回家,咦,爺爺奶奶出門買東西還沒有回來。我趕緊准備好小木槌,准備給爺爺奶奶捶捶背。終於等到爺爺奶奶回來了,我對他們說:「爺爺奶奶,今天是重陽節,你們幹活很辛苦,經常腰酸背痛,今天就讓我來給你們捶捶背吧!」爺爺笑呵呵地說:「我們的孫子懂事了,我今天正好有點腰酸。」爺爺坐到沙發上,我拿著木槌,坐在他後面。我仔細地從爺爺的肩頭捶到腰間,特地在腰上多捶了兩下,問:「爺爺,捶得舒服嗎?重不重?」爺爺笑嘻嘻地說:「你再捶重一點,爺爺的背可硬朗著呢!」我們聽了哈哈大笑,客廳里回響著「咚咚咚」的木槌聲,彷彿是一首輕快的打擊樂。我又忙著給奶奶捶背,邊捶邊吟誦《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捶完了奶奶的背,我已經手臂酸麻,但我內心感到很快樂。我想到平時爺爺奶奶為我操勞,不覺心中慚愧:當我在遊玩時,爺爺奶奶卻在家中忙活一桌飯菜;晚上,無論我多晚回家,爺爺奶奶總是等著我;夜裡,奶奶怕我把被子踢掉,到我房間看很多趟,自己卻睡不踏實……我總是把他們的付出當成天經地義的事情,卻沒有想到孝敬他們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感謝傳統節日——重陽節讓我們知道了尊老敬老。過了重陽節,我們依然要繼續行動,讓孝順的美德傳承下去。
「重陽節」,爸爸和奶奶帶我去姨婆家。吃完中飯,我們一齊去爬山。
到了山腳,因為汽車開不上去,所以我們只能步行。走著走著,我看見一大片像韭菜一樣的植物種在水裡,我問奶奶:「奶奶,這是什麼植物,長得這么像韭菜呢」奶奶說:「這是水稻,此刻還是它的苗,叫秧苗。」「哦!原先是秧苗呀!」我們繼續走,我看見開著一片金燦燦的花,像油菜花一樣,我大聲叫起來:「奶奶,這是油菜花吧」奶奶說:「這不是油菜花,這是大白菜在開花。」奶奶還告訴我,大白菜開花後結的籽,能夠作下一次的種子。而油菜花結出的種子,主要用來榨油,就是我們此刻吃的菜油。
我們走著走著,看見一種莊稼,奶奶告訴我是土豆。我問:「奶奶,土豆長在什麼地方!」奶奶說:「土豆生在地下,應當有了,可是還不大。」
我們還在看見路旁有野生的草莓。我正想摘,奶奶連忙說:「不能摘,不能摘!」我問:「為什麼呢」「野生草莓上頭有刺,會刺傷手的。」於是,奶奶細心翼翼地摘了好幾個,我拿在手上一看,真的有很多細細的刺。奶奶說:「把草莓拿回家,用水泡後,就能夠吃了!」可是我們走著走著,草莓掉了。我想吃草莓的計劃,也就泡湯了。
走著走著,我們就走到了一個廟門前。門上「五福星帝」幾個字在我的眼前出現。這個廟正在裝修,奶奶每年都要來那裡拜一次佛。廟里有五福星帝和觀音菩薩等塑像。
這次爬山,我覺得很有意義,因為我認識了許許多多的植物。
老人這個詞對我們並不陌生。生活中,我們卻常常忽略了老人,今天九九重陽節,讓我們一起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吧!
我和幾個小夥伴約好今天去敬老院看望老人。這不,小夥伴們一大早就來了。我們走進敬老院。看見好多老爺爺、老奶奶。他們自己一個人孤苦伶仃——大多數在敬老院老人都沒有兒女。
首先,我們去到了一個老奶奶房間,看見老奶奶正行動緩慢梳頭,我趕快走過去對老奶奶說:「讓我幫您吧!」給老奶奶梳好頭發,整理完房間後,我們便把老奶奶扶出去曬太陽了。
在院子里,我看見老爺爺、老奶奶們都不怎麼活動,我們便把老爺爺、老奶奶們聚集起來,放起音樂,教他們做起廣播體操來。做完後,我們又要陪他們聊了會天,知道了他們許多故事。
給我印象最深是一個叫——李尹珍奶奶。
李尹珍奶奶雖然已經75歲高齡了,可她卻非常活潑呢!
李尹珍奶奶又一雙大大、水靈靈眼睛非常漂亮,有一個高挑鼻樑,還有……對了,李尹珍奶奶標志就是她笑容,她說,她年輕時候非常愛笑,她認為笑可以打敗煩惱,她座右銘是:不開心要過一天,開心也要過一天,那何不如開開心心笑著過一天呢?
回到家後,我認真地想了想,這個世上最美、最好是老人,讓我們對老人好些。你說是不是?
『柒』 敬老的故事寫作文
1. 寫一篇作文 身邊的敬老故事
時光轉瞬即逝,不知不覺中又一年的重陽節到了,九九重陽,代表著天長地久,也代表著尊老、敬老、愛老。
無非給老人們捶捶背,推推腰,或者是幫著干點家務,除了這些,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不會再讓我們幹些什麼了。平常,老人們總是最疼我們。
有好吃的自己捨不得吃就留給我們;有好喝的自己捨不得喝就留給我們;我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經常給自己添件新衣,卻拿來兒女穿舊了的衣服穿;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很揮霍的買許多貴重的東西從來都是能省下就省下,卻把剩下的錢給我們買零食;更沒見過爺爺奶奶哪一天接我放學誤了點,常常就是有病也要挺著,不讓我們在校門口乾著急。秋天天氣轉冷,奶奶總是問我:「穿那麼少,冷不冷?」這時我便會不耐煩地轉過頭去,煩躁的說上一句:「不冷不冷。」
心裡還不住的埋怨奶奶太羅里吧嗦!往往我來不及聽爺爺說完這句話,就插上一句:「知道了,知道了!」就覺得整天聽著一句話,耳朵都快聽出繭子來了。歸根結底就是要理解老人,尊敬老人。
想想哪個老人不想得到晚輩的重視與尊重呢?雖然我們不可能有太多的資金與精力去給全體老年人一個溫馨、舒適的家園,但我們可以從身邊的老人做起,用自己一點一滴的愛去感動他們。
2. 我身邊的敬老故事400字
尊老敬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身為中國人,理所應當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這一優良傳統,而不僅僅只是嘴上說說,更要用實際行動來關心我們身邊的老人,盡可能地為他們著想。
今天我和媽媽出去逛街,因為是周末,所以車上人特別多,我和媽媽好不容易擠上了車,可車上已經沒有座位了,我和媽媽只好扶著椅子來保持身體平衡,車廂里悶極了,我剛想把頭靠窗戶一點,沒想到司機一個急剎車,車廂里的人群都慣性地朝車頭倒去,我趕緊抱緊椅子,才僥幸沒有被熙熙攘攘的人群給擠倒,我剛站穩,就聽見前面傳來一陣呻吟聲,「哎呦!我的腰!」我急忙往前一看,原來以一位六十多歲的老人,穿著很樸素,卻被人群給擠倒在地,可是,沒有一個人伸手來幫助一下這個老爺爺,老爺爺坐在地上,不停地呻吟著,好像傷得很嚴重,在眾人的指責下,把老爺爺給撞倒的那位青年極不情願的把老爺爺給拉了起來,嘴裡還不停抱怨著,連句對不起也沒說,頭也不回的下了車。我看著小青年離去的背影和老人斑白的兩鬢,陷入了沉思。
..幫助老人對我們來說難道不是舉手之勞嗎?可是為什麼還是有些人斤斤計較呢?如果老人一上車,就有人給老人讓座,還會發生這樣的事嗎?小青年本來就有錯在先,是他把老人撞到的,可他為什麼連一句對不起都沒說呢?難道尊老敬老這句話他不懂什麼意思嗎?同學們, 在你們的日常生活中,你有沒有多為老人著想呢?比如幫他們洗洗衣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或給他們講一些有趣的故事;乘坐公共車的時侯,你是否主動為老人讓過座?過斑馬線的時候,你是否攙扶過行動不便的老人過馬路?……我們都要為身邊的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給長輩捶捶背、洗洗腳,給外公外婆打一個問候電話,其實,他們並不在乎你做的大事還是小事,只要你有這份心就夠了。尊老敬老,從我做起。
3. 寫作文,圍繞「我身邊的敬老故事」為主題
尊老敬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身為中國人,理所應當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這一優良傳統,而不僅僅只是嘴上說說,更要用實際行動來關心我們身邊的老人,盡可能地為他們著想。
今天我和媽媽出去逛街,因為是周末,所以車上人特別多,我和媽媽好不容易擠上了車,可車上已經沒有座位了,我和媽媽只好扶著椅子來保持身體平衡,車廂里悶極了,我剛想把頭靠窗戶一點,沒想到司機一個急剎車,車廂里的人群都慣性地朝車頭倒去,我趕緊抱緊椅子,才僥幸沒有被熙熙攘攘的人群給擠倒,我剛站穩,就聽見前面傳來一陣呻吟聲,「哎呦!我的腰!」我急忙往前一看,原來以一位六十多歲的老人,穿著很樸素,卻被人群給擠倒在地,可是,沒有一個人伸手來幫助一下這個老爺爺,老爺爺坐在地上,不停地呻吟著,好像傷得很嚴重,在眾人的指責下,把老爺爺給撞倒的那位青年極不情願的把老爺爺給拉了起來,嘴裡還不停抱怨著,連句對不起也沒說,頭也不回的下了車。我看著小青年離去的背影和老人斑白的兩鬢,陷入了沉思。..
幫助老人對我們來說難道不是舉手之勞嗎?可是為什麼還是有些人斤斤計較呢?如果老人一上車,就有人給老人讓座,還會發生這樣的事嗎?小青年本來就有錯在先,是他把老人撞到的,可他為什麼連一句對不起都沒說呢?難道尊老敬老這句話他不懂什麼意思嗎?
同學們, 在你們的日常生活中,你有沒有多為老人著想呢?比如幫他們洗洗衣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或給他們講一些有趣的故事;乘坐公共車的時侯,你是否主動為老人讓過座?過斑馬線的時候,你是否攙扶過行動不便的老人過馬路?……
我們都要為身邊的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給長輩捶捶背、洗洗腳,給外公外婆打一個問候電話,其實,他們並不在乎你做的大事還是小事,只要你有這份心就夠了。
尊老敬老,從我做起!
4. 身邊敬老故事作文500字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尊老愛幼」自古以來都是我們中國民族的傳統美德,然而,在我們的身邊也發生過許許多多的敬老故事。在許多人眼裡,也許會認為人一老,就變得特別的啰嗦;人一老就變得一無是處;人一老就是一個負擔、一個累贅。
甚至因為如此,有些人因為家庭不是很富裕,還拋棄了一個將自己從小不點,一把屎一把尿地撫養成人的父母親,讓他們自生自滅!但是他們知道嗎?這么做是對老人的不恭不敬,對父母的大逆不道。他們的這些所作所為還不如一些小學生們一言一行的舉止呢!今年暑假,我陪媽媽去買東西時,看見了一個一、二年級的小學生為一個掃垃圾的老大爺打開了空調室的大門,只見一股清涼舒爽的氣息老大爺襲來,那個孩子用稚嫩是聲音請老大爺進來喝水、休息。
老人露出了慈祥的笑臉,臉上的皺紋頓時舒展開來,彷彿一下子年輕了二十歲!又有一次,我在上學的路上遇見一個白發蒼蒼、衣衫襤褸的老人拿著破碗乞討坐在校門邊乞討,頭上的長頭發與鬍子一綹一綹地纏粘在一起,顯得特別的可憐,可是當時我顧慮了太多:萬一他是裝出來的,目的是為了騙錢怎麼辦?可是如果是真的,我不願意給他一點施捨,又怎能眼睜睜地看著一個老人在今後的日子裡艱難地度過呢?眼看上學的時間就要來不及了,我隨意地從口袋裡拿出兩個一角錢的硬幣丟進他的碗里,然後飛速地跑進學校里。可是放學後,我再一個經過老人時,我又大吃一驚。
原本只有幾個硬幣的碗里多了幾張一塊、五塊的人民幣,原本以為我做得很好了,可是卻看見了一個母親牽著自己兩三歲的孩子過來放了一張十元的人民幣後,對老人和善地笑了笑,高興地「晃」回了家。又想了想,我早上的所作說為不就是老師所說的「嗟來之食」嗎?我的心裡頓時產生了一股罪惡感。
看看現在的我們,夏天一到,驕陽在屋外盡情地揮灑著炎熱的陽光,我們卻呆在涼爽的空調室中看著電視,喝著飲料,可是有多少人在這炎炎的烈日下仍然要繼續辛苦地勞作著,我們呆在空調室里都埋怨天氣熱的話,那麼他們豈不是在油鍋里工作嗎?一個一、二年級的小學生都懂得要尊老愛幼,我們這些比她大十歲、二十歲的人又談什麼不懂?有人能幫掃垃圾的大爺遞上一杯水,給他夏日裡的一絲清涼;有人能給乞討的老人一些零錢,讓他擁有一線生機;也有人能陪陪養老院的老人聊天、說笑,讓他們的生活不再乏味,那為什麼我們就不行呢?同學們,請行動起來,幫幫我們身邊的孤寡老人。哪怕他們啰嗦,哪怕他已不再擁有年輕時的朝氣,但你一個小小的舉動,興許就能讓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的豐富多彩呢。
5. 【老人作文】
我是一個邋遢的人,不喜歡把學校發給的學生證掛在胸前,有時直接忘帶。
想來便是我寫這篇文章的源了。 每天都要和老人見面,一天六次。
我每天進出校門的時候他就坐在那,老人是學校的門衛。老人的工作是每天檢查學生證。
學生每天進校時都得把學生證給老人看。若忘了帶,就會聽到他講,下一次把學生證帶上,記住!老人不是很嚴格,不象以前的門衛那樣,不帶證就不讓學生進學校。
而且老人年紀大了,進門學生多起來時便可混大流進去。我便是這樣的強者.看到人一多我就會悄悄溜門,有時老人看到亦是沒辦法。
老人見我飛奔的身影,只能在後面加上一句,下一次把學生證帶上,記住。我是不會回頭了,逃過的時候我心裡暗喜。
老人第一次讓我產生印記是他對我講出,回家多吃些飯,看孩子瘦的!當時我正和幾個同學一起回家。同學說,你認識他!我說不認識。
本想說那老人些什麼,念他也是好心,沒說。心裡時起尷尬。
我後來才知道那尷尬不是對老人。 四月的天氣漸漸變好,人心情也暢快。
高中的冷天是最難忍的了。這種感覺四月會有。
暖和的春風和明媚的陽光會讓一切陰郁都消失。 「你干什麼嘛!」老人抓住我手時我不覺叫出。
響午,一個人走出學校時,晃盪的手突然給人抓住,回頭看到是一看門老頭。我當時真是太覺惡惑了。
「你是高三的吧!怎麼才回家?」 「不,我是高二的。」 我臉上再也無法掛上任何錶情。
「哦,我以為你是……」 離去的時候老人還在說社什麼。我困惑的快要崩潰。
大人們的事真要過很久才會明白。回到家我把這事說出,媽媽只是微笑。
還說,也許老人只是關心你呀!我無以言對。 夢還是做了。
有些事,發生了就是要你做噩夢。我夢見在敬老院里,無數老人向我走來。
我想跑,可雙腿不聽使。老人把白鬍子,白頭發,老去的皮膚全都按到我身上。
我大哭起來。夢是在哭聲中醒了。
我坐起來,淚水劃下,皮膚上有淚的余溫。失眠,我憎恨那天,那夢。
第一次和別人說自己長大時,我就再未在別人面前流過一滴淚。可惜這個世界好似總得讓人流那麼些。
每當我要睡未睡時,眼角會劃下一些自己也不明白的淚水。或是老天要懲罰我心太硬了,我這樣想。
何時又想看些來啟示我所犯下的不知道名字的罪。 老人的事已震動了我,再想讓我走近他是不可能了。
以後,每一次我進校門時總把證遠遠擺動,然後在離他最遠的距離走進學校。我實在不想讓那事再發生。
那天,老人又和我講話了。 「怎麼穿怎麼少?回去多穿些衣服。」
不覺中我還是走近了他。而且他又和我講話了。
「啊。」我真不能說出什麼。
心在大步走很遠時才平靜下來。我當時真想讓他明白,不要和我說話了。
可惜自己的腳不聽使地讓我離開。事情還是繼續。
轉眼我最愛的四月又過去。天氣變化大起來,忽冷忽熱的真叫人受不了。
「你喝嗎?」看到老人手中的類似於可樂的易拉罐,我差點要暈掉。 「不喝。」
離去的時候我眼睛看不到任何東西。我想跟他講,你這就叫騷擾。
…… 「你今天心情很好呀!」 「是么。」再也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我積聚我全部怒氣於眼球向他射去。
「那就上學去吧。」他在笑!我看的很清。
多少次我不看老人的臉只因為我不想看他說話時的神情。我斷定他臉上沒有什麼值得我看的,他比我大幾十歲,怎麼也不會有我認真看他臉的理由。
而且我甚至懷疑過他是不是有精神病的,我曾不敢看他的臉。他在笑,我看到了他的笑容,腳是不自覺讓我離開了。
走了幾米又想對老人說些什麼,終是沒有回頭。同學又在旁邊講,那老人老和你說話。
於是尷尬又起。 故事卻結束了,或者說告於段落。
何時那老人便消失了。 有時真不知道自己是這樣一個人。
在看到老人的笑臉後,居然有種想讓他再和我說話的想法,可每天進校門時腳又總讓我快快離開,甚至還有過溜門。我總是想老人又問我,穿怎麼少冷嗎?然後我向老人說聲謝謝。
可老人是離開了。或是安享晚年了,或是別的原因。
總之那老人和我的故事是沒有了。或者是告於段落,我這么想。
曾在老人離開幾天後想起他,我那時不笑了。後來還做了個夢。
我夢見小時候爺爺抱著我。和我說笑。
爺爺教我童謠,小朋友,愛敬老。見老人,說您好……我夢見那老人突然變成正在教我童謠的爺爺。
6. 敬老的故事的作文六百字以上
今年剛滿十三歲,個子較高,在社區里,鄰居的叔叔阿姨們都誇我是個懂事的孝敬老人的孩子,其實我並沒有感到什麼,只是覺得孝敬老人是我應盡的責任。
我深深地懂得,長輩給予我們的太多太多,他們一生吃苦耐勞,一頭烏發變成絲絲銀發,晚年仍默默的為我們奉獻。因此,孝敬老人不正是我們應該做的嗎?我也要學會照顧他們。
我的奶奶已經年過花甲,一雙深邃的大眼睛顯得格外矍鑠,一頭齊耳的短發,顯得神采奕奕。她最大的特點就是樂觀,爽朗,說起話又快又響亮,只要她在家,歡樂和諧的樂章立刻奏響。
記得事情發生在一年前的暑假裡:那一天,天氣格外炎熱,太陽像個大火球般炙烤著大地。突然,我感到一絲詫異:只見奶奶全身軟弱無力,然後胸悶、口渴、大汗;逐漸體溫升高,同時面紅、惡心、皮膚灼熱…… 「奶奶你怎麼了?」我焦急地問。
「奶奶有些不舒服。」奶奶艱難地說。
看著奶奶難受的樣子,我非常心疼。看樣子,奶奶像是中暑了。
我當機立斷,立刻打開空調,把奶奶轉移到陰涼處休息,並送去清涼的鹽水飲料,不時地用冷水擦洗奶奶的全身。並按摩四肢。
並且連忙給爸爸,媽媽打了電話。那一下午,我一會兒給奶奶端水,一會兒為奶奶按摩……使奶奶的情況立即得到好轉。
不久之後,爸爸、媽媽著急地回到了家,這時,奶奶已經脫離了危險,完全康復了!媽媽驚奇地問:「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奶奶連連稱贊:「多虧了我的好孫女!是她照顧的我,使我轉危為安的呀!要不然……」不久之後,這件小事傳開了,街坊四鄰都誇我是個懂事的、孝敬老人的好孩子! 現在,每當吃飯時,我總是把好菜夾到奶奶的碗里,有魚肉一類食品,我就挑大塊的給奶奶,小塊的自己留著吃。在平時有空閑的時候,我總會為奶奶垂垂背,按按腰;在每周末,我還會為辛勞的奶奶洗洗腳,奶奶的晚年過得幸福、快樂,享享清福! 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真正的孝心要體現在言行上。
「百善孝為先」,我們應當從小做起,從我做起,成為尊敬長輩、孝敬老人的新一代好少年。讓孝敬老人的傳統美德在我們這一代永遠發揚! 。
7. 寫一篇以尊老愛老為主題的作文,600字左右
敬老愛老助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在我們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重視人倫道德、講究家庭和睦是我們文化傳統中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與親和力的具體體現.中國古代就有「卧冰求鯉」、「親嘗湯葯」等24孝的故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為做人的一個准則.因為老年人,是對我們這個社會作出過貢獻的人今天,他們年紀大了,沒有勞動能力了,全社會就應該關心他們,有能力的人就應該照顧他們,讓他們幸福地度過晚年.我們要學會關心身邊的老人有好吃的,先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乘坐公共汽車時,主動給老年人讓座位等等.毛主席說:「一個人做一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這句話來衡量和要求自己多為老人做好事做善事為老人擦玻璃、收拾房間、陪老人聊天學、為爺爺奶奶掃地、灑水、澆花、整理內務,忙得熱火朝天,凈化了環境、這次活動不但給老人們帶來了水果等慰問品,學生還為老人們表演了精心准備的節目:唱歌、跳舞以及教爺爺奶奶講英語,逗得老人們滿臉樂開了花.敬老愛老的美德是黑夜裡的一盞燈;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是久旱時的一場甘霖.讓我們大家一起行動起來,做到敬老,愛老,助老.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讓我們在新世紀高舉敬老愛老的旗幟,弘揚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讓世界處處陽光燦爛,愛心閃爍。
8. 怎麼寫作文,題目為[我身邊的敬老故事]
時光轉瞬即逝,不知不覺中又一年的重陽節到了,九九重陽,代表著天長地久,也代表著尊老、敬老、愛老。
無非給老人們捶捶背,推推腰,或者是幫著干點家務,除了這些,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不會再讓我們幹些什麼了。平常,老人們總是最疼我們。有好吃的自己捨不得吃就留給我們;有好喝的自己捨不得喝就留給我們;我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經常給自己添件新衣,卻拿來兒女穿舊了的衣服穿;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很揮霍的買許多貴重的東西從來都是能省下就省下,卻把剩下的錢給我們買零食;更沒見過爺爺奶奶哪一天接我放學誤了點,常常就是有病也要挺著,不讓我們在校門口乾著急。
秋天天氣轉冷,奶奶總是問我:「穿那麼少,冷不冷?」這時我便會不耐煩地轉過頭去,煩躁的說上一句:「不冷不冷。」心裡還不住的埋怨奶奶太羅里吧嗦!往往我來不及聽爺爺說完這句話,就插上一句:「知道了,知道了!」就覺得整天聽著一句話,耳朵都快聽出繭子來了。
歸根結底就是要理解老人,尊敬老人。想想哪個老人不想得到晚輩的重視與尊重呢?雖然我們不可能有太多的資金與精力去給全體老年人一個溫馨、舒適的家園,但我們可以從身邊的老人做起,用自己一點一滴的愛去感動他們。
9. 發生在身邊敬老的故事作文800
發生在我身邊的一件事
今天是星期五,我上完課就回家了,一路上我興高采烈,又蹦又跳,恨不得像小燕子一樣飛。但當看到一件發人深思的事後,不得不停下腳步。
事情是這樣的。一個跛著腳,穿得破破爛爛的,蓬頭垢面的,而又臭氣熏人的老人正向一個穿著和打扮得非常時髦的姑娘乞討,姑娘馬上捂住鼻了,生氣地罵道:「哪來的臭乞丐,快走開!」她說話的嗓門特別大,連我都聽見了,那老人只好無可奈何地走開了。老人走了約摸十來米遠,又碰見一位伯伯,求他施捨一點。我從這位伯伯的衣著打扮來看,顯然不是很富裕。當老人伸出手後,伯伯也從衣袋掏出一張百元大鈔遞了過去。周圍的人見了,都用敬佩的眼光投向這位伯伯。我也黯然自慚,連忙把僅有的2元錢給了老人。還有好幾個人也給了錢。看到這一幕,我心潮澎湃,為什麼那位阿姨會厭惡地走開,而這位經濟條件不算好的伯伯卻會慷慨地掏出一張百元大鈔呢?過了一會兒,我想清楚了。一個人物質生活過得不好,也許要靠窮與富來決定,但有一件東西,是用金錢買不到的,那就是——人的品質。一個人即使再有錢,而他的品質不好,人們怎麼也不會去愛戴他;一個人即使再窮,而他的品質十分高尚,人們將會永遠記住他。
讀了《窮人》這篇文章使我深受感動,漁夫他們一家很窮,但他們在品質方面是很高尚的。要是這個世界多一點兒像漁夫和桑娜這樣的人,少一點只為自己利益著想的人該多好啊!只有這樣,世界才能到處充滿愛。
『捌』 重陽節作文
重陽節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重陽節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清晨,我依舊像以前一樣,坐上公交車去上學。
在路上,我發覺好像特別熱鬧,有一些老人排著隊,擊著大鼓,拿著凳子,在「砰……砰……」的大鼓下快樂地走著,公交車內很熱鬧。有的在親切地交談;有的看著寫在公交車前「祝老人們身體健康」這幾個字出神,還流露出笑容。我有禮貌地向一位老太太問:「老奶奶,今天是什麼日子?」「今天是九九重陽節。」老奶奶慢慢吞吞地回答,還帶著一種自豪感。
這時,我不知不覺就想起了爺爺,想起爺爺那慈祥的笑容,溫曖的懷抱,他給了我一個快樂的童年。記得每次爺爺出去,我就像是一條「小尾巴」一樣和爺爺形影不離。每當傍晚,我們來到人民路的香樟樹旁聽著老人們拉二胡,有的人乾脆在音樂伴奏下起舞,爺爺也邊學邊哼,邊唱邊笑,我也在一旁蹦蹦跳跳,開心極了!
爺爺給了我一個快樂的童年。爺爺走了,臨終前,他給我說了一句話:「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在這句話的激勵下,我發奮學習,讓九泉下的爺爺能夠安息。
現在,我身邊的老人只有外婆一個了,我們要好好對她,滿足她的願望,讓她有個安祥的晚年。九九重陽,謝謝你!是你讓我懂事了。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重陽節,我除了吃塊米糕,貌似就剩下聽媽媽講小時候的故事了。哦哦,對了,晚上,我還准備幫奶奶洗次碗。
媽媽說她上小學的時候,小學的西面有個敬老院,裡面住了十幾個老人,那時候的敬老院里,據說居住的都是無兒無女的老人,或者是軍烈屬。老人們真的很老,白發蒼蒼,拄著拐杖。就在小學的西面,僅隔著一條小河。
媽媽和其它兩個小朋友,把自己的零花錢省下來,幫老人買點心。媽媽原來除了學校組織的擦窗戶掃地,沒去過敬老院;當她們買好點心,趁周末悄悄溜進去時,看到的就是破敗和蒼老。昏黃的太陽照在頭頂,老人們坐在破舊的藤椅上,曬著太陽,周圍是灰色的打著補丁的棉被。
那時候流行做好事不留名,所以,她們看了會兒老人的生活起居,把點心留在了一個稍微醒目的角落,就悄悄走了……每周如此,年復一年,那麼多年過去了,媽媽說,每當回憶起來,滿眼都還是老人們的蒼老,和設施的破敗。
講講媽媽就笑了,你說,現在要是在地上有一堆點心,也不知道有沒有人拿起來吃呢。媽媽說,小時候,她們就是這樣敬老的,用力所能及,來敬老。我想想,我們呢?
農歷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節。古人認為這是一個吉利的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重陽節與其它節日一樣,也有一個傳說:在東漢時,有一個住在汝河叫瘟魔的惡魔,只要它一出現,就會死掉很多人。在一場瘟疫中,青年恆景的父母雙雙喪命,就連他自己也差點死去。後來,他告別了鄉親與家人,出去訪仙學藝,最後終於在一座山上找到了名仙長並其為師,學習了降妖劍術。一年後的九月初八,仙長給了他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以及避邪的方法。在九月九日前坐仙鶴回家並殺服瘟魔,為民除害。九月九日清晨,恆景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一座山上,給了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作好了准備。中午時分,瘟魔沖出汝河,但它剛到山下同,便戛然而止,臉色大變。這時恆景手持降妖寶劍追下山來,幾個回合就把溫魔刺死劍下,從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風俗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
當我看到重陽節的來歷與傳說時,不由得呀然一驚,沒想到這重陽節還有這樣的>故事,真是大大開闊了我的視野。不過,現在我終於明白了「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千古名句原來就是因為重陽節而得名的啊!
就這樣,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又過去了,但今年的重陽節與往年大不相同,那就是因這在今年的這個重陽節里,我了解了許多從不知道的事,這些知識一定會讓我受益非淺的。
又是一個歲月的輪回,又是一度九月九的重陽。上山頂隨王維"憶山東兄弟",去沙場伴潤之賞"戰地黃花分外香",回心裡陪自己思念遠方親人。
早聞九九重陽典故,便得知此日正是與親人相見,共飲菊花酒,遍插香茱萸。九九的菊花開得正盛,而我卻與我的親人相隔數千里。重陽已伴我有十二個年頭了,但我從未回到故鄉與親人們一共過節。
重陽代表著垂幕之年的老人,這一天正是要孝敬老人,關愛老人。我爬上了山頂,極目遠眺,尋找著我家鄉上的那片白雲,尋找著白雲下我的故鄉。腦海中思緒萬千,心動得跌宕起伏,似在海浪上。我看到了那片白雲下,姥姥正踮著小腳忙來忙去包餃子,她臉上的皺紋似一朵美麗的雛菊,每一絲菊瓣都滲滿了些笑意。我看到了外公,他滿懷希望地迎接著我們。我還看到了長眠於故土下的爺爺奶奶,他們正在為我們的到來而忙碌,穿梭與熱鍋與冷灶中。但這只是美好的記憶與幻想。真正的親人早已在我心頭,懸掛在我的思念之上。
重陽,沒有菊花酒,沒有香茱萸,有的只是我登山遠眺,寄託思鄉之心。
美好的心願送給您,祝您身體健康;衷心的願望帶給您,祝您千古平安。雖然我沒有與親人共渡重陽,但願我這一片恩親之心能隨著颯爽的秋風,雜著菊花的芳香傳給你們---我親愛的黃土高原上的親人。願親人能明我心,知我意。
重陽已過,是帶著我的思念與哀傷一同閃去的,我還會記得那片白雲下就是我的故鄉!
時光轉瞬即逝,不知不覺中又一年重陽節到了,九九重陽,代表著天長地久,也代表著尊老、敬老、愛老。
無非給老人們捶捶背,推推腰,或者是幫著干點家務,除了這些,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不會再讓我們幹些什麼了。平常,老人們總是最疼我們。有好吃自己捨不得吃就留給我們;有好喝自己捨不得喝就留給我們;我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經常給自己添件新衣,卻拿來兒女穿舊了衣服穿;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非常揮霍買許多貴重東西從來都是能省下就省下,卻把剩下錢給我們買零食;更沒見過爺爺奶奶哪一天接我放學誤了點,常常就是有病也要挺著,不讓我們在校門口乾著急。
秋天天氣轉冷,奶奶總是問我:「穿那麼少,冷不冷?」這時我便會不耐煩地轉過頭去,煩躁說上一句:「不冷不冷。」心裡還不住埋怨奶奶太羅里吧嗦!往往我來不及聽爺爺說完這句話,就插上一句:「知道了,知道了!」就覺得整天聽著一句話,耳朵都快聽出繭子來了。
歸根結底就是要理解老人,尊敬老人。想想哪個老人不想得到晚輩重視與尊重呢?雖然我們不可能有太多資金與精力去給全體老年人一個溫馨、舒適家園,但我們可以從身邊老人做起,用自己一點一滴愛去感動他們。
我們兒童有兒童節,青年有青年節,老人也應該有老人節。但是你們知道老人節是什麼時候嗎?告訴你吧,就是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
今天是重陽節,是老人的節日,這讓我想起了昨天發生的一件事:吃午飯時,奶奶要我喝白菜湯,我不耐煩地說:「我不喝,難喝死了!」媽媽當時就狠狠地批評我,說我怎麼能這樣和奶奶說話?太不尊敬老人了!當時我還不以為然,現在想想才覺得自己做得太不對了。
下午一放學,我就到奶奶家去看奶奶,去到奶奶家,原來爸爸媽媽早就到了,正在做晚飯,我放下書包,跑到奶奶身後,「奶奶,今天是老人節,我來給您按摩,好不好?」說完,我就挽起袖子,用力地按起來,我還不時地和奶奶說說話,聊聊天。不一會兒,我的手漸漸沒有力氣了,「這么多年來,我曾經經受了多少苦啊,現在兒女都孝順,我也安心了」奶奶平靜地說著,此時,我不覺得累了,反而還幫奶奶做了很多事。是啊,奶奶辛苦了那麼多年,也應該享享清福了。
日常生活中,我還是經常主動去尊敬老人。比如每次在奶奶家吃飯的時候,奶奶到飯桌旁邊時已經沒有座位了,每到這時我總會站起來請奶奶坐下。奶奶誇我真懂事,當時我可高興了!現在回想起來都覺得自豪呢!
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特別是到了「九九重陽節」,這是我們孝敬老人的節日。我在這衷心祝願全世界的老人節日快樂!
金黃的樹葉離開了樹梢,在空中如蝴蝶樣飛舞,最後以柔美的弧度悄無聲息地落在地上。一片片的金黃,為冷寂的街道作了最美的點綴,漸漸的,秋天的韻味濃了起來。秋天又來了。
「每逢佳節倍思親」楓葉正紅時,又是重陽節到了。我踏上了家鄉的路。往日泥濘的小路。如今還十分親切,路旁的景物依舊。只是覺得更添了一份愁緒。因為睹物思人,而物是人非。是的,重陽節,難免讓人回想起過往的人,過往的事,過往的一切。更難免讓人觸景傷人,不經意間,我又想起了我那已故的、親愛的外公。往日外公的歡聲笑語,又在我腦海中浮現,讓我對他的思念在秋風中更加強烈。
如今重陽節,我站在往日的小路上,習習秋風,夾雜著思念,吹亂了我的思緒,古往今來,人們都喜歡悲秋。又值重陽,我終於明白這「悲」從何而來。「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此時此刻,我反復咀嚼著這句詩的韻味,嘗到「少一人」中包含的那份沉甸甸的思念,其中有對現實的無奈和對過往的追憶。我於這迷離的秋色中,試圖尋找昨日一幕幕珍貴的畫面,不知不覺,太陽已滑到了山間,像一隻泛黃的大石榴。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我心裡默念著,踏向了歸途……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重陽節,也是「老人節」,為了表示我們對老人們的敬愛,所以學校開展了一次活動,就是到我們學校附近的一所老人院去為裡面的孤寡老人門一起慶祝重陽節,為他們獻愛心。
這次活動可隆重了。由全校師生一起去慶祝。一路上少先隊的隊員們吹著號、打著鼓。這聲音震耳欲聾,彷彿它那小小的鼓點還表現不夠它滿腔的喜悅。我是一名攝影小記者,我用那小小的照相機跑前跑後的為他們留下了許多精彩而美好的瞬間。
不一會兒隨著這雄偉的聲音,我們來到了敬老院。敬老院裡面的爺爺奶奶們都用一張張慈祥的笑臉接待我們。隨後,我們就開始表演節目了,首先是一年級的唱歌表演。二年級的朗誦……節目就這樣順利的進行著,時間也一步步推移著。活動結束了,我們也順著來路回校。
經過這次的慶祝活動,讓我有了許多的感受重陽節是個很重要的節日,這個節日能讓我們為老人們、長輩們做力所能及的事,讓我們獻出自己的一片孝心,獻出一份對老人的敬愛,讓他們都能夠快快樂樂的安享晚年,讓他們無憂無慮的生活著。
每當秋高氣爽,金桂飄香的時候,我們就迎來了一個特殊的日子,這也是一個溫暖的日子——九月初九重陽節。詩人王維曾寫到「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個。」可見我們身邊的親人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是非常珍貴的。
老師和我們說在這樣的日子裡我們也應該為家裡的老人做些有意義的事情,來表達我們對他們的孝心。我花了一晚上為爺爺奶奶做了一張精美的賀卡,上面寫滿了我對他們的美好祝福,我希望他們身體健康,長命百歲。第二天我趁他們不注意,偷偷地把賀卡放在他們的床邊,准備給他們一個大大的驚喜。晚上當他們發現這張賀卡的時候,感動極了,給了我一個大大的擁抱。我對爺爺奶奶說:「我給你們敲敲背吧!」然後我便先給爺爺敲背,爺爺的背很硬,我加大了力氣,雖然很酸,但是我還是堅持了下來,爺爺對我豎起了大拇指。接下來給奶奶敲背的時候我變得很熟練了,奶奶連聲說:「真舒服,真舒服!」敲完背,爺爺奶奶對我說:「你真是我們的好孩子呀!」
在平時我們就應該關心老人,尊重老人,把每一天都當做重陽節來過!
今天是重陽節,是老人的節日,也就是說是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的節日,平時應該尊敬和孝順他們,那麼在今天這特別的日子裡,更應該孝敬他們。外公外婆離我有點遠,只能打個電話,我便早早的起床,撥通了外婆的電話,喂!外婆,祝您和外公重陽節快樂!那頭的外婆開心的笑著說:」好好好,外甥女真懂事!「
爺爺奶奶就在我身邊,我便下樓,見爺爺已經燒好了粥,我便拿了2個碗,裝滿後一碗給爺爺,一碗給奶奶,由於奶奶身體不太好,我便把粥端進她房間,叫奶奶起來吃,這時,奶奶用驚訝的眼神看著我,便問:」今天怎麼了,不讀書也這么早。「我便說:」今天是重陽節,是你們老人的節日,我祝您和爺爺節日快樂!「奶奶笑著說:」真乖!「我心裡樂滋滋的。
咦!今天好像是堂二奶奶的生日,太巧了,剛好一起祝她節日快樂。我便自己親手製作了一張賀卡,送去祝二奶奶生日快樂,也祝她重陽節快樂!雖然賀卡只是一張薄紙,但代表了我的心意,二奶奶見了,連聲誇我。
而後我回到自己的房間,准備做作業,便想起了學過的一首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是王維詩人寫的,詩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是詩人太思念家人,而寫下的。而我時刻在親人身邊,希望他們身體健康,幸福美滿!同時也祝全天下的老人們節日快樂,生活幸福!
重陽節到了,老師說,要到敬老院慰問五保老人,小紅、小強和小明商量著去探望的事情,最後決定分工合作:小紅負責帶雞蛋,小強負責帶餅乾和蘋果,小明用自己的零花錢買一束鮮花。很快,就約定好時間,准備好了禮品出發。
來到敬老院,找到院長說明來意,院長帶他們三人到老人們住的房間去,只見老人們有的看電視、有的打撲克、有的下象棋,還有的在聊天,個個都十分悠閑,院長向老人們介紹說,重陽節到了,文明小學的學生代表來探望你們了,老人們個個笑逐顏開,異口同聲說:「你們真有心,謝謝你們!」當小紅、小強和小明他們拿出帶來的禮物送給老人們並祝願老爺爺老奶奶節日快樂時,老人們感動不已,好像有千言萬語說不出來,只見他們眼眶裡濕潤了,閃爍著淚花連聲說:太謝謝你們啦!祝你們好好學習,好人有好報!帶著老人們的祝福和感謝,他們三人走在回家的路上……小紅、小強和小明他們想:自己快樂並不是真正的快樂,幫助別人快樂自己也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
秋,如期而至。陰霾的天似乎有一場暴風雨即將來臨,晌午的冷風吹打著路邊的樹,泛出淡黃色的樹葉輕輕地打著旋兒飄落在地,鋪成一張如繁星點綴般的地毯。而我正走在這條冷清的鄉間小路上,不亦樂乎地踩著枯黃的'樹葉,樹葉像被踩疼了一般發出簌簌的聲音。
9月初9也悄無聲息地來臨了,村子裡的敬老院張燈結綵,大擺宴席,好不熱鬧!
我的爺爺是老人協會的會長,他安詳地坐在藤椅上,歪著腦袋,看著工人忙忙碌碌地搬著桌椅。快點兒!快點兒!擺得整齊點兒,時間快到了,時間快到了!絕不能出點兒什麼差錯!爺爺指了指手錶,對他們指手畫腳。在爺爺的催促下,這么大一個場地,不一會兒就全都布置好了。一些老人三五成群、有說有笑地從敬老院里走出來。他們在桌前坐下,等一桌里最年長的動口,他們才拿起筷子,津津有味地吃起來。我也坐下,與他們談天說地。他們滿足地笑了,我也露出了一絲欣慰的笑容。
光陰荏苒,歲月如梭,每個人將都有老去的那一天,昔日風華正茂的青年人終會成為年過半百的老人。然而有那麼一群老人更需要我們的關注,歷經滄桑的他們需要的不再是物質上的追求,而是我們這一輩精神上的慰問。其實,哪怕我們能陪陪他們,他們也會露出驚訝而慈祥的笑容。
重陽節感悟——重陽節是九月九日,雙九是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意思,所以重陽節也叫「老人節」。重陽節是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節日。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農歷九月初九的重陽佳節,活動豐富。許許多多的傳統美德將在這一天紛紛涌現。比如:給老人讓座、扶老人過馬路、陪他們郊遊、散步、登高、吃重陽糕、賞菊等等。多為老人做好事,讓她們吃好,穿好,住好,讓老人保持精神愉快才是最大的孝順。
大多數爺爺、奶奶風風雨雨幾十年,歷經坎坷,為兒女們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和物質基礎,很不容易。現在他們老了,我們要懂得感恩,懂得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不要讓他們感到孤獨寂寞。要常回家看看他們,哪怕是陪他們說說話,洗洗碗筷,他們也會高興地像小孩一樣。我的外婆就是這樣的。假日里,媽媽帶我去看望外婆時,外婆「返老童年」,她還陪我玩捉迷藏呢!敬愛的爺爺、奶奶們:祝您們節日快樂!
後記:農歷九月九日,是傳統的重陽節。雙九是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意思,所以重陽節也叫「老人節」。重陽節是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節日。
艷陽高照,天清氣爽,又到重陽。
街頭多了為老人服務的小站,報紙電台開始宣傳如何敬老愛老,敬老院,頤養院趁勢又多開了幾家。
大多數為老人服務的小站都是真誠的,也有一部分是趁機銷售一些所謂的治療儀器。這邊剛免費為老人做了簡單的身體測量,那邊就忙不疊拿出儀器向老人展示,施展渾身解數,巧舌如簧,誓必讓老人買下不可。
一些單位在重陽那天,肯定會有行動,名為給老人送愛心,實際為單位賺名氣,送些不靠譜的禮物,諸如視力保健儀之類的,老人用得上用不上可管不得了。
平時就經常有敬老院說待老人的事情曝光,但是敬老院還是照樣要開的,只是換個名字重整旗鼓而已。至於服務質量有沒有改進,那就不得而知了。基於現在的社會環境,很多家庭都是一個小孩的,到我們年老的時候,由於各種原因,或孩子身處外地,,或工作關系,或自身原因,無暇照顧老人,很多人可能都有機會進老人院安度晚年,這樣的狀況怎麼不讓人為以後擔憂呢?
真正關心老人,不要只在乎形式,不要在節日的時候才表達關懷,無需用金錢和物質去衡量關心的程度。身在外地的,一條簡訊,一通電話,只要是流露真心的問候,老人也會很高興。經濟不太好的,平時多幫老人做些家務,和老人聊聊天,也是最好的孝道。至於單位企業的節日獻愛心,真正為老人們做點實事,少些沽名釣譽的虛浮吧。
重陽節,累並快樂著
岳陽樓區東升小學五年級49班劉友友
有一些老人,家人因為多方面的原因,把他們送進了敬老院,從此他們的生活變得單調起來。今天是重陽節,我們走進了敬老院,給老人送去快樂。
早上八點半,我們組的人乘坐十九路車來到了巴陵橋西。經過一次又一次地詢問,我們終於來到了目的地:敬老院。
剛進門,我們正准備上樓,就被清潔阿姨攔住了,她說:「衛生剛搞完,你們來遲了。」於是我們只好來到了另外一棟樓,我們拿出用零花錢購買的蛋黃派、旺旺雪餅、巧克力等食品分給了老人,還捎上了祝福語:「重陽節快樂!」看見老人的單調生活被我們一掃而光,大家開心地笑了。
我們到了最頂樓,另一個和藹的清潔阿姨招呼我們幫忙打掃衛生。大家二話沒說就掃了起來。經過大家的努力,終於把一百多平方米的地方打掃得乾乾凈凈。雖然我們一個個累得氣喘吁吁,但臉上個個都是笑容。
點評:在勞累中體驗著快樂,小作者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有感染力。
『玖』 重陽節敬老愛老的初中作文500字【10篇】
1.重陽節敬老愛老的初中作文500字
重陽節,中國傳統的節日,這一天,我們尊重長輩,孝敬老人,位老人國一個屬於他們的節日。
早早的放學,猛地想起今天是重陽節,要回奶奶家吃飯,我便掉頭轉身,高興的走去。
門口,爺爺做起了針線活,戴著老花鏡,一副非常認真的樣子。「爺爺,我回來了。重陽節快樂。」我吆和這。「好好好!,快放下書包,洗個手,過來幫幫我的忙。」爺爺打著手勢,依然盯著那針眼。「好。沒問題」我一臉樂意,笑了笑便沖向房間放下書包,洗了個手。一邊甩著手,一邊慢慢走來。
「什麼事?爺爺。」我一臉疑惑。爺爺沒反鏈搏簡應過來,我又叫了聲「爺爺,爺爺。」「哦,我耳朵不太好。過來,幫我傳下針。」爺爺一臉不好意思,笑了笑,臉上的皺紋擠在了一起,突然覺得他老了許多。
「我看看。」我接過針線,平時我不常常幫爺爺做事,星期六,星期日也不常來看看,我認真的舉起針,盯著細小的針眼,捏了捏線頭,瞄準後,慢慢穿過。「行了,爺爺。」我遞了過去。「謝謝,行了,你去寫作業吧。」聽完,便轉身就走。
只見爺爺一不小心,線拉過了頭,針掉在地上,他並沒有叫住我,讓我幫忙。心裡的一直感覺推動著我,我再次撿起。「我來吧。」對著天空,一片蔚藍,白色與藍色的交際,如流水般抓不住,摸不著,正如流水匆匆逝去。穿好了,便小心翼翼地遞給爺爺。「真乖,真乖麻煩你了。」爺爺說著我心中酸酸的。自己孫女幫爺爺穿個針線還的爺爺說麻煩了。我咬這下唇。
回頭一望,陽光的透射滿頭銀絲抱住爺爺的頭,時光在他臉上刻上了歲月的痕跡。感恩長輩,時光不會停留,唯有孝順不能等待,哪怕是幫家人穿一根針線都行。
2.重陽節敬老愛老的初中作文500字
老人是這個社會上最需要關心、尊敬的。關心老人體現一個人的素質、修養,重陽節快到了,大家給老人買份禮物,陪老人聊聊家常,一起開始尊老、愛老、敬老吧!
尊老,簡單的說就是對老人要有禮貌。在生活中老人雖然說話慢了點,而且總讓你小心這小心那,但我們卻嫌他們啰嗦、煩,有時要出口傷人。耐心傾聽老人的說話、聽從他們的勸告也是對老人的尊重、安慰。有一次,大人們喝完酒後棚褲有一個陶瓷瓶,我覺得挺好看的,就把它灌滿水玩,但外公說小心劃破手,我才不信這陶瓷瓶有這么鋒利呢,依然我行我素,結果果真劃破了手,這就是不聽從老人的結果。
在說愛老人之前,我先給大家講個故事,在一個家庭中有一位年邁的老人,除了老人的.孫子之外其它人都討厭這位老人,總是把最破的碗給老人用,總是讓老人吃剩菜剩飯,老人身體一天不如一天,老人的孫子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一天那小孩又聽到自己的媽媽在對老人破口大罵、冷嘲熱諷。他急忙跑到「案發現場」,原來是老人打破了那個破碗,小孩見了哭喪著臉說:「爺爺銀散啊,你為什麼要打破那個破碗呀!我還要等我爸爸媽媽老了給他們用呢!」他的父母聽了慚愧極了,忙給老人端上好的飯菜。大家聽了受益扉淺吧?
關心老人是我們應該做的,比如在公交車上,經常出現年輕力壯的人坐著愛心專座,而年老體弱的老人扶著扶手,在車里搖搖晃晃,看到這就連「冷血動物」也會看不下去的。每天我乘公交車去學校,只要有老人上車,我就會讓座,聽老爺爺老奶奶說一聲「謝謝」是件多麼開心的事啊!
在家裡,我很愛我外公,他是個老玩童,我的童年裡除了媽媽,就是外公外婆,每次外公想讓我陪他去串門、聊天,我都一口答應,我還常為外公拿報紙,教他學英語。老人一般很容易滿足,給他們捶捶背、讓個座,他們就會很感動。
讓我們一起來尊老、愛老、敬老,讓他們感到溫暖與幸福,這也是傳承我們中華五千年的美德!
3.重陽節敬老愛老的初中作文500字
重陽節,又是老人節。尊老、敬老、愛老是我們中華人民的傳統美德,「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我決定再次走進沙河怡老院,陪爺爺奶奶過一個有意義的重陽節。
走進熟悉的大門,院內顯得很冷清。長椅上三三兩兩坐著幾個爺爺奶奶,沒精打采曬著秋日的暖陽,偶爾睜開雙眼漠然地看看匆匆經過的路人。我們順梯而上,活動室空無一人。我將牛奶、香蕉、葡萄打開,這些都是我去超市精挑細選適合老人的食品。挨個房間,親切的喊著,卧床的王爺爺,耳背的熊奶奶……雙手遞上禮物,嘴裡介紹著自己,並祝爺爺奶奶健康長壽,爺爺奶奶欣喜地接過禮物,笑著連聲誇獎我。張奶奶招呼我在她門前的椅子坐下,用她那乾枯的手拉著我的手,滿臉慈祥地看著我,問我的姓名、年齡、學校……我也問奶奶的身體怎樣?吃得怎樣?兒女經常來探望嗎?你一句我一句的聊著。離開時,張奶奶告訴我,以後不要帶禮物,來看看,來聊聊天,她們就心滿意足了,並鼓勵我好好學習,考上好大學,做個有用的人……
這時,院子里的爺爺奶奶陸陸續續的回來了,我主動給大家表演了我准備的節目,快板《兩頭忙》、《騙坐》,現場的氣氛頓時熱鬧起來。詼諧的語言,誇張的動作,惹得爺爺奶奶哈哈大笑,他們鼓著掌,意猶未盡,像個孩子似的喊著:「再來一個,再來一個」。
相聚是短暫的,很遠還能看到爺爺奶奶依依不捨的揮著手,滿眼的期待……「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我們要把握現在,抽出時間孝敬長輩,他們最需要的是最簡單的陪伴!
4.重陽節敬老愛老的初中作文500字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農歷九月初九日的重陽佳節,活動豐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習俗。下面我就來介紹一種「登高」習俗。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有人喪命,這些百姓受盡了折難。它也奪走了青年恆景的父母,恆景自己病倒了愈後,他辭別了妻兒,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害。他四處訪師尋道,最終在一座最古老的山,找到了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恆景不畏艱險和路途的遙遠,終於找到了那個神奇法力的'仙長,從此恆景刻苦練出了非凡的武藝。一天仙長把恆景叫來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該回去為民除害了」。仙長送給恆景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並且密授避邪用法。恆景回到家,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中午時分,隨著幾聲怪叫,瘟魔沖出汝河。突然聞到香和酒氣,便戛然止步,這時恆景手持寶劍幾個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後來人們就把重陽節登高的風俗看作是免災避禍的活動。雙九還是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意思,重陽節便被做為老人節。
這使我也有所感受,在這一星期天中,我們老師讓為自己的長輩洗一次腳或洗一次頭等。我突然心血來潮,准備,在星期天給來我家串門的姥姥洗一次腳。
5.重陽節敬老愛老的初中作文500字
今天是農歷九月初九,它是我們中華民族一個傳統節日——重陽節。在古時候,每年的這一天,人們都會登高山、佩茱萸、飲菊花酒,以求長壽。而在今天,重陽節又叫老人節,是敬老、愛老、助老的日子。關愛老人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敬老愛老助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在我們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重視人倫道德、講究家庭和睦是我們文化傳統中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與親和力的具體體現。中國古代就有「卧冰求鯉」、「親嘗湯葯」等24孝的故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為做人的一個准則。人人都會老,家家有老人。尊重老人,實際上就是尊重我們自己!隨著我國老年人口的急劇增多,維護老人,敬老愛老這一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美德更顯得重要。
我們是在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呵護下長大的,是他們不怕苦累地在關心我們的一切:每天早晨,為我們准備豐盛的早餐;每天下午,准時地來接我們放學;半夜裡,一次次地起床為我們蓋被子;冬天裡,為我們灌好暖暖的熱水袋……在今天這個屬於他們的.節日里,我想在庄嚴的國旗下向大家發出倡議:
1、早晨起床、放學歸來,都主動向長輩問好。
2、尊敬長輩,聽他們的話;有好吃的,先給爺爺奶奶吃。
3、幫爺爺、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給他們捶捶背。
4、乘坐公共汽車時,主動給老年人讓座位等等。
親愛的同學們,期中考試就要到了,我們能夠做的,便是用心復習,認真考試,用滿意得分數換取長輩們那滄桑的臉上欣慰的笑容。
在重陽節即將到來之際,請允許我代表全體師生祝普天下的老人健康長壽,平平安安!我們衷心的希望「敬老、愛老、助老」的中華傳統美德世代相傳,永放光彩!
6.重陽節敬老愛老的初中作文500字
時光轉瞬即逝,不知不覺中又一年的重陽節到了,九九重陽,代表著天長地久,也代表著尊老、敬老、愛老。現在的人們,也越來越看重這個中國的老人節了,因為重陽不光是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這么簡單,更重要的是把關愛老人之風傳向全國各地,讓他們都來尊老、敬老、愛老。然而正值年少的我們,又能為身邊的老人么做些什麼呢?
我想到的,大多數人都會想到:無非給老人們捶捶背,推推腰,或者是幫著干點家務,除了這些,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不會再讓我們幹些什麼了。平常,老人們總是最疼我們。有好吃的自己捨不得吃就留給我們;有好喝的自己捨不得喝就留給我們;我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經常給自己添件新衣,卻拿來兒女穿舊了的'衣服穿;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很揮霍的買許多貴重的東西從來都是能省下就省下,卻把剩下的錢給我們買零食;更沒見過爺爺奶奶哪一天接我放學誤了點,常常就是有病也要挺著,不讓我們在校門口乾著急。
說到這兒,我不免有想到了一些不好的情景。秋天天氣轉冷,奶奶總是問我:「穿那麼少,冷不冷?」這時我便會不耐煩地轉過頭去,煩躁的說上一句:「不冷不冷。」心裡還不住的埋怨奶奶,往往我來不及聽爺爺說完這句話,就插上一句:「知道了,知道了!」就覺得整天聽著一句話,耳朵都快聽出繭子來了。
不知我的這些表現是不是刺痛了您的心,如果是這樣的話,就請原諒我這個孫女的不孝和不懂事。
其實歸根結底就是要理解老人,尊敬老人。想想哪個老人不想得到晚輩的重視與尊重呢?雖然我們不可能有太多的資金與精力去給全體老年人一個溫馨、舒適的家園,但我們可以從身邊的老人做起,用自己一點一滴的愛去感動他們。最後,祝全社會所有老年人,身體健康,長命百歲,兒孫滿堂,安享晚年!
7.重陽節敬老愛老的初中作文500字
自古以來,中國便把「九」這個數字視為陽數,九月初九,兩陽相聚,便把這天定為「重陽節」,又因為「重陽節」是老年人過的節日,所以,又把這天稱為「老人節」。
九月初九重陽節這天,家人相聚,一起登高望遠,插茱萸葉子,飲菊花酒,在歡笑聲中度過這一天,孟浩然的《過故人庄》:「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王維的《九月九憶日山東兄弟》中「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都給我們描述了的先輩過重陽節的溫暖幸福的情形。但是是,今日的重陽節,已經失去了往日的風采。
盡管日歷上鮮紅的九月九日下面清晰地標注著「重陽節」,但是是絕大多數人家中卻沒有一點過節的氣氛的影兒。不少老人依舊呆在屋中,洗衣做飯,替兒女子孫分憂。巍峨挺拔的大山上寂靜無聲,只有偶爾傳出的幾聲風吹樹葉的聲音記錄著昔日重陽的歡聲笑語。學生父母們口中吟誦著「遍插茱萸少一人」,最後卻連「茱萸」到底為何方神聖都不知道;孩子們像寶貝一樣捧在手裡的東西不是獻給老人們的一杯清茶,而是一本厚厚的語文書……這一切的一切,無不告訴華夏子孫正在淡忘這個中華的傳統節日。
如今,已經邁入信息化社會的我們,是否真的不再需要傳統社會的習俗了呢?父親節、母親節、教師節、重陽節……這些為我們身邊最親近、給予了我們最多關愛的人所設立的節日,真的不需要了嗎?恰恰相反,這些節日中所包含的親情倫 理道德,這是我們這些人最需要學習的。孝敬長輩,為其分憂,是我們在重陽節這天最應該做的,也是我們每天的必修課。因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值得欣慰的是,在重陽節這天,仍有不少人還記得它——這個老人的節日。在大山裡側耳細細傾聽,還能聽見腳踩在落葉上的沙沙聲;老人的耳畔,還回想著女兒的祝福之音;在一些家人的陽台上,撒著兩三顆茱萸桿和黃中帶青的茱萸葉子;在一些孩子的日記本上,字跡中還能看見「歡度重陽,為爺爺奶奶做事」的記錄,在老人的床頭櫃上,慢慢的茶杯里飄出了縷縷菊花的清香氣息……
重陽節,希望在不久之後的九月初九,會重新飄起菊花酒的氣息,響起老人們的歡笑,拾起兒女的孝心,更拾起的是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美德和悠悠的燦爛的歷史文化。
8.重陽節敬老愛老的初中作文500字
每個家庭中,幾乎都有三四位老人,老人是家庭中最辛苦的,他們養育了我們父母那一代,也養育了我們這一代,所以一定要,尊敬老人、愛護老人和幫助老人。家裡的爺爺奶奶,撫養大了父母,如今父母已經獨立生活,爺爺奶奶只有孤單得帶在家裡,說起這些,我不禁想起一句歌詞:「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幫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出大貢獻呀,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團團圓圓!」是呀,常回家看看,讓老人感到溫暖,感受晚年的溫馨。
我們不光要尊敬家裡的老人,還要尊敬其他的老人。孟子曾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和孔子所說的「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
在我們和父母上街的時候,坐公交車,看見年邁的老奶奶、老爺爺,主動讓個座,一個小小的舉動,換來一片笑臉。如果我們也站著,沒有人肯讓座,就攙扶一下爺爺或奶奶,不要讓他們摔倒。有條件的話,可以讓爸爸媽媽帶著,一起去敬老院,來慰問一下那些爺爺奶奶,大家一起唱唱歌、跳跳舞,在歡歌笑語中度過一天。尊敬老人、愛護老人、關心老人,是我們少先隊員應該保持的優良傳統,我還會更加努力,繼續發揚中華民族尊老愛老的美德!
9.重陽節敬老愛老的初中作文500字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重陽節,也是老人們的節日,於是學校就組織了去福利院慰問老人的活動。
我們帶著慰問品來到了福利院。只見這里的`環境真優美,一幢幢樓房撥地而起,綠樹成蔭,花草遍地,不亞於上海的居民樓。我們先是慰問表演,同學們個個生龍活虎,極為賣力,把老人引得哈哈大笑。就在這時,我突然發現在窗簾後面藏著一個老爺爺的臉。我想:其他老人都出來了,為什麼這位老爺爺不出來呢「下面是問候交談,請同學們和老人們拉拉家常。」主持人的話打斷了我的思緒。好奇心促使我去那個老爺爺的房間。我輕輕推開門,老爺爺一看是我們來了便熱情地招待我們。我看了看老爺爺,只見他的頭發全白了,眼睛深陷在眼窩里。我們替他捶背的時候,他雙手緊緊握住我們的手說:「好孩子,你們有這份心就夠了,你們這些孩子都不嫌棄我們,真好!」我們又為老爺爺整理了房間,老爺爺連聲說謝謝。他小心翼翼地從一個隱蔽的地方拿出幾塊糖說:「這是我的一點心意,你們拿著吃吧。」我好奇地問:「老爺爺,您為什麼剛才不出去呢」老爺爺苦笑著說:「我發燒38℃,不能出去。」「噢,原來是這樣。」我恍然大悟。我們又問了老人許多問題,知道了他姓樊,今年78歲。直到老師叫集合時,我們才依依不捨地離開了。
今天我知道了尊老愛幼的重要性,更明白了作為21世紀的小學生,更應該尊重老人,關心老人不嫌棄老人。啊!充實的一天!
10.重陽節敬老愛老的初中作文500字
重陽佳節,寓意深遠,人們對此節歷來有著特殊的感情,我今天為大家帶來重陽節敬老作文,一起來看看吧!
重陽節,在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中,不但是登高眺遠,懷念親朋的日子,更加是尊老敬老,發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的日子。
我現在還能回憶起童年時,奶奶或背著我,或牽著我的小手,穿行在橋東的大街小巷。每當我渴了餓了,抬頭望著奶奶,總能望見奶奶慈祥的笑容,接著就能得到她親手所做的可口美食。那是一段多麼值得回憶的情景,至今歷歷在目。
爸爸媽媽從小都是非常嚴格教導我尊老敬老。「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先,幼者後;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在日常生活中,包括起床後,睡覺前,都必須向奶奶問安。吃飯時,應該讓奶奶先就坐,且先動筷子;奶奶喜歡吃的菜總要放在她的面前,而且要主動勸奶奶多吃一些。在節假日里,我和弟弟總愛牽著奶奶,一起去公園散散步,奶奶還是一如既往,滿臉慈祥的笑容,幸福地看著我們玩耍。陽光照在奶奶滿頭銀發上,我突然發現奶奶比以前老了……
重陽節,媽媽建議我們外出過家庭日,陪伴奶奶去吃她喜愛的素食。奶奶嫌棄我們浪費錢,可我明明見到她滿臉幸福的微笑。吃完素食,我們全家還看了一部叫《我的爸爸是森林》的親子電影,某些場景確實讓奶奶發出愉悅的笑聲。這些都將深深地烙在我的記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