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我們孝敬父母的弟子規中

我們孝敬父母的弟子規中

發布時間:2020-12-20 02:50:22

㈠ 弟子規到底應不應該作為現代社會孝敬父母的准則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是清代學者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韻文,後改名為《弟子規》。《弟子規》是在清朝揚州十日等事件後特有時代背景下的產物,是在清代文字獄背景下的作品。

此書以通俗的文字、三字韻的形式闡述了學習的重要、做人的道理以及待人接物的禮貌常識等等。《弟子規》總敘中說:「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這裡面有七個科目,即孝,悌,謹,信,愛眾,親仁,餘力學文,前六項屬於德育修養,後一項,即學文,屬於智育修養。《弟子規》首先明確強調了做人的各項准則,以教育我們孝順父母、恭敬兄長為名義,繼而教育人民把對父兄的順從擴大到社會各個階級,「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進而教育廣泛服從,「凡是人,皆須愛」,通篇以「愛心、父母對子女傾注了無私的愛、子女應該以無私的愛回報父母、這是天經地義的」一類手法,扼殺學童的思考能力、批判能力。

㈡ 弟子規一書中孝敬父母的句子有哪些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
事雖小勿擅為苟擅為子道虧
物雖小勿私藏苟私藏親心傷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
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
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
親有疾葯先嘗晝夜侍不離床
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
喪盡禮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

㈢ 弟子規中孝敬父母的經典故事

弟子規中的孝敬父母的經典故事有《孟宗哭竹》。

《孟宗哭竹》,孟宗哭竹生筍是二十四孝故事之十六。

晉孟宗,少喪父。母老,病篤,冬日思筍煮羹食。宗無計可得,乃往竹林中,抱竹而泣。孝感天地,須臾,地裂,出筍數莖,持歸作羹奉母。食畢,病癒。淚滴朔風寒,蕭蕭竹數竿。須臾冬筍出,天意報平安。

孟宗,三國時江夏人,少年時父亡,母親年老病重,醫生囑用鮮竹筍做湯。適值嚴冬,沒有鮮筍,孟宗無計可施,獨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頃,他忽然聽到地裂聲,只見地上長出數莖嫩筍。孟宗大喜,採回做湯,母親喝了後果然病癒。後來他官至司空。

後人有詩雲:淚滴朔風寒,蕭蕭竹數竿。須臾冬筍出,天意報平安。

《弟子規》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韻文。

其內容採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文義,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撰而成。全文共360句、1080個字。《弟子規》文筆自然流暢,朴實無華,影響深遠,在清代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

(3)我們孝敬父母的弟子規中擴展閱讀:

白話解釋

三國時候,吳國里有個孝子,他姓孟,單名是一個宗字,表字就叫做恭武,是江夏地方的人。

他年紀小的時候,就沒有了父親,單單剩著一個母親,年紀已經是很老了。並且生的病症,又是非常厲害,卻常想要鮮筍煮羹吃。這時候冬至節將要到了,筍還沒有生出來,孟宗沒有辦法可以得到這個鮮筍。他就跑到竹林中,雙手抱著毛竹,不覺兩行眼淚簌簌的落下來,竟大大的哭起來了。

哪裡曉得他有了這樣的孝心,竟能夠感動了天地,一會兒地下就裂開了,尖尖的露出幾枝筍出來。孟宗就拿回家裡來,做了筍羹,給母親去吃。等到吃完,他母親的病症,竟然完全好了,人家都說這是孟宗至孝的感動。

參考資料:網路-孟宗哭竹

㈣ 弟子規 中,有關孝敬父母的語句有哪些

孝的部分:〈入則孝〉
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版 須順承
冬則溫 夏則凊權 晨則省 昏則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業無變
事雖小 勿擅為 苟擅為 子道虧 物雖小 勿私藏 苟私藏 親心傷
親所好 力為具 親所惡 謹為去 身有傷 貽親憂 德有傷 貽親羞
親愛我 孝何難 親憎我 孝方賢
親有過 諫使更 怡吾色 柔吾聲 諫不入 悅復諫 號泣隨 撻無怨
親有疾 葯先嘗 晝夜侍 不離床 喪三年 常悲咽 居處變 酒肉絕
喪盡禮 祭盡誠 事死者 如事生

悌的部分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財物輕 怨何生 言語忍 忿自泯
或飲食 或坐走 長者先 幼者後 長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稱尊長 勿呼名 對尊長 勿見能 路遇長 疾趨揖 長無言 退恭立
騎下馬 乘下車 過猶待 百步余
長者立 幼勿坐 長者坐 命乃坐 尊長前 聲要低 低不聞 卻非宜
近必趨 退必遲 問起對 視勿移
事諸父 如事父 事諸兄 如事兄

㈤ 弟子規中孝敬父母的句子是什麼

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冬則溫 夏則凊 晨則省 昏則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業無變

事雖小 勿擅為 苟擅為 子道虧

物雖小 勿私藏 苟私藏 親心傷

親所好 力為具 親所惡 謹為去

身有傷 貽親憂 德有傷 貽親羞

親愛我 孝何難 親憎我 孝方賢

親有過 諫使更 怡吾色 柔吾聲

諫不入 悅復諫 號泣隨 撻無怨

親有疾 葯先嘗 晝夜侍 不離床

喪三年 常悲咽 居處變 酒肉絕

喪盡禮 祭盡誠 事死者 如事生

㈥ 弟子規中關於孝敬父母的句子

父母呼來 應勿緩 父母命自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冬則溫 夏則凊 晨則省 昏則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業無變

事雖小 勿擅為 苟擅為 子道虧

物雖小 勿私藏 苟私藏 親心傷

親所好 力為具 親所惡 謹為去

身有傷 貽親憂 德有傷 貽親羞

親愛我 孝何難 親憎我 孝方賢

親有過 諫使更 怡吾色 柔吾聲

諫不入 悅復諫 號泣隨 撻無怨

親有疾 葯先嘗 晝夜侍 不離床

喪三年 常悲咽 居處變 酒肉絕

喪盡禮 祭盡誠 事死者 如事生

㈦ 求《弟子規》中關於孝敬父母的句子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
事雖小勿擅為苟擅為子道虧
物雖小勿私藏苟私藏親心傷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
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
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
親有疾葯先嘗晝夜侍不離床
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
喪盡禮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

㈧ 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像(弟子規)講的那樣孝敬父母 尊敬師長 還應該做到哪些哪

看你所問,不難看出LZ的一片孝心。。弟子規裡面列的很詳細,如果還要別的,那就說說吧。用真心去呵護長輩,孝敬長輩,做到這一點就很孝順了,而且不會說有什麼禮節會忘記或者不知道

㈨ 弟子規要我們孝敬父母,在學習生活中那些對父母的孝敬

你只要聽父母的話,好好學習,不惹事就算孝順父母了。

㈩ 你從弟子規入則孝篇中學習到如何孝敬父母

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對《弟子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認識。《弟子規》是我們的道德標准和行為准則,它對我們在學習、生活和工作中的行為都有指導作用,如果我們都能按照《弟子規》的教誨去做,那麼我們的家庭和社會就能更加和諧。有人說《弟子規》是給小孩學的,這話不完全正確。《弟子規》是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的課本,孩子應該學,但我們成年人也一樣應該學習。因為《弟子規》講的是前賢的教誨,是生活的規范,它能使人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這種道理我們每個人都應明白,所以每個人都應學習《弟子規》。通過《弟子規》的學習,使我受到很多教育,其中受教育最深的是《弟子規》的第一篇「入則孝」中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入則孝」的意思是說在家裡要懂得孝敬父母,因為孝是道德的根本。我們的身體受之父母,沒有父母的養育,就沒有我們的生命。因此我們應無條件的孝敬父母。那麼怎樣做才是對父母的孝敬呢?《弟子規》中說「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些話,從表面看它的意思就是說父母的呼喚,要馬上應承;父母的命令,有馬上執行;父母的教誨,要恭恭敬敬的聽取;父母的責備,要虛心的接受,這些都是孝心的體現。俗話說「孝順孝順,孝就是順,順就是孝」我們應順應父母的要求,父母的心意,如果他們的要求是錯誤的,我們做子女的也不能頂撞他們,我們應做到「諫使更」並且要「怡吾色,柔吾聲」;如果父母的責備是錯誤的,我們也應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從小到大,父母為我們的成長可謂是嘔心瀝血,但他們不圖我們的回報,就象歌曲《常回家看看》裡面唱的那樣,他們就圖個「平平安安,團團圓圓」。可是看看我們現在做的,雖然能給父母一些物質享受,使他們不愁吃穿,但每天為自己找各種借口,搪塞父母,不能常回家看看,對父母的呼喚、命令、教誨、責備都不能做到「應勿緩,行勿懶,須敬聽,須順承」。通過《弟子規》的學習,我認識到了自己對父母做的還很不夠,在以後的日子裡,我要像《弟子規》里說的那樣去做,常回家看看,抽時間多陪陪父母,使他們過的更幸福,更開心快樂。

閱讀全文

與我們孝敬父母的弟子規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農村養老金投保檔交哪檔合算 瀏覽:330
農村養老保險一次性繳納文件出處6 瀏覽:633
小米電視2S老年人用 瀏覽:735
養老帳戶總額是什麼 瀏覽:641
省市農村養老問題研究 瀏覽:842
乾隆的子女都不怎麼長壽 瀏覽:306
孝順父母壓住煩心事 瀏覽:475
統籌賬戶和養老金有什麼關系 瀏覽:411
安徽省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瀏覽:633
關於養生類專業專科有什麼 瀏覽:834
去敬老院演出的心得 瀏覽:315
三亞的養老院哪個好 瀏覽:204
父親犯病如何照顧老人 瀏覽:992
20歲女存款60萬 瀏覽:825
詩經中有關孝順父母感恩父母的古代詩詞 瀏覽:843
家訓孝敬老人教育是教育子女 瀏覽:938
杭州周六哪裡可以做入職體檢 瀏覽:561
外籍華人退休金 瀏覽:673
最好的養老院有啥 瀏覽:735
桐鄉市老年大學官網站搖號名單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