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與重陽節有關系的詩

與重陽節有關系的詩

發布時間:2024-12-27 13:27:36

① 關於重陽節的古詩

重陽節古詩大全如下:

1、《九日齊山登高》,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拆吵吵沾衣。

2、《蜀中九日》,唐·王勃。

九月九日搜棚手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3、《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旅侍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4、《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世嫌,宋·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5、《謝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五代·李煜。

冉冉秋光留不住,滿階紅葉暮。

又是過重陽,台榭登臨處,香墜。

紫菊氣,飄庭戶,晚煙籠細雨。

雝雝新雁咽寒聲,愁恨年年長相似。

6、《賀新郎·九日》,宋·劉克庄。

湛湛長空黑。更那堪、斜風細雨,亂愁如織。老眼平生空四海,賴有高樓百尺。看浩盪、千崖秋色。白發書生神州淚,盡凄涼、不向牛山滴。追往事,去無跡。

少年自負凌雲筆。到而今、春華落盡,滿懷蕭瑟。常恨世人新意少,愛說南朝狂客。把破帽、年年拈出。若對黃花孤負酒,怕黃花、也笑人岑寂。鴻北去,日西匿。

7、《秋登萬山寄張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雲里和虛,隱者自怡悅。

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碰飢薺,江畔洲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重陽節目前還不屬於國家法定節假日,國家法定節假日有元旦、春節、清明節、五一節、端嫌孝神午節、國慶節、中秋節,共7個節日。

法律依據:《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第二條 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節,放假3天(農歷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節,放假1天(農歷清慎扮明芹虧當日);

(四)勞動節,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節,放假1天(農歷端午當日);

(六)中秋節,放假1天(農歷中秋當日);

(七)國慶節,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② 有關重陽節的詩詞 與重陽節相關的詩詞有哪些

1、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採桑子重陽》

2、歸雁橫秋,倦客思家。 —— 張可久《折桂令·九日》

3、思親堂上茱初插,憶妹窗前句乍裁。 —— 秋瑾《九日感賦》

4、愁不肯、與詩平。 —— 姚雲文《紫萸香慢·近重陽》

5、鳳城歌管有新音。 —— 晏幾道《鷓鴣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6、晚酣留客舞,鳧舄共差池。 —— 杜甫《九日楊奉先會白水崔明府》

7、自摘霜蔥宜薦俎。 —— 吳文英《蝶戀花·九日和吳見山韻》

8、砧桿動微寒,暗欺羅袖。 —— 潘希白《大有·九日》

9、探道得玄珠,齋心居特室。 —— 崔元翰《奉和聖制重陽旦日百寮曲江》

10、賡歌聖人作,海內同休明。 —— 李泌《奉和聖制重陽賜會聊示所懷》

11、紅萸佩、空對酒。 —— 潘希白《大有·九日》

12、幾日西風,落盡花如雨。 —— 吳文英《蝶戀花·九日和吳見山韻》

13、琅琅新雨洗湖天,小景六橋邊。 —— 張可久《風入松·九日》

14、萬里秋光客興賒,同人九日惜年華。 —— 沈輅《九日登高台寺》

15、絕塞平川開塹壘,排空斥堠揚旗旌。 —— 王瓊《九日登長城關樓》

③ 重陽節有什麼詩句和古詩

關於重陽節的詩句和古詩如下:

1、九日齊山登高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這些詩句和古詩描繪了重陽節的景象和人們對這個節日的情感表達。通過富有意境的文字,表達了人們對生命的感慨、對親人的思念、對故鄉的依戀以及對歲月的無奈。也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節氣的重視和對自然景觀的贊美。

在重陽節這一天,登高遠眺、欣賞秋景、品味菊花和酒食等傳統習俗,既是一種文化體驗也是一種身心修養。這些習俗和活動體現了人們對生命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期待,也傳遞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和價值觀。

重陽節的由來

重陽節的起源有多種說法,其中最為流傳的是為了紀念古代神話中的仙人恆景。傳說在農歷九月九日這天,恆景帶領村民們登高、佩戴茱萸、喝菊花酒,以驅邪避災,求得健康長壽。這個習俗逐漸流傳下來,形成了重陽節。

另一種說法是重陽節源於古代的祭祖活動。在先秦時期,就有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際祭祖的傳統。到了漢代,這種祭祖活動更為普遍,並逐漸與重陽節相結合。重陽節也被稱為重九節或祭祖節。

還有一種說法是重陽節源於古代的火神祭祀。江南地區在古代有重陽節祭灶的習俗,而祭祀的是家居的火神,希望一年紅紅火火。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一習俗逐漸消失。

閱讀全文

與與重陽節有關系的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可以只交養老保險不交醫療保險嗎 瀏覽:569
50歲健美達人 瀏覽:235
老年痴呆中期喝什麼葯 瀏覽:961
嘌呤高的體檢怎麼看 瀏覽:1000
2015年養老院轉讓信息 瀏覽:772
中石油辭職後怎麼辦理養老保險 瀏覽:152
家庭退休人員補繳養老金多少 瀏覽:751
美國老年養老院視頻 瀏覽:698
老人失控怎麼辦 瀏覽:152
老人機怎麼解除按鍵鎖 瀏覽:978
江油預約體檢多久收到簡訊 瀏覽:810
孕27周體檢什麼 瀏覽:931
70歲老人去世叫什麼 瀏覽:947
用退休工資做擔保可以嗎 瀏覽:912
3600基數養老金能領多少 瀏覽:121
老人斑怎麼去除掉圖 瀏覽:631
寧波的養老金每月可領多少錢 瀏覽:390
2016年50歲是什麼生肖 瀏覽:534
丈夫要求妻子必須孝順自己的父母 瀏覽:147
父母哪些行為會造成不良示範 瀏覽: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