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孝敬父母的日記100字或150字
孝敬父母孝敬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我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長河中,一直有許多孝敬父母的典範,讓人們津津樂道,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位居一切美德之首,是做人的根本。中外古今,都有孝敬父母的典範。早在我國東漢末年便有「黃香孝親」這一歷史佳話,黃香生於一個貧困家庭,到了夏天,十分悶熱,使人難以入睡,於是黃香每到睡前就給他的父親扇涼,直到父親睡著,他強頂著困意為父親扇涼爽,不正是孝敬父母的體現嗎?不錯,孝敬父母歧視說易也易,主動做些自己能做的事,不讓父母們煩心和過度勞累,不就是很好的「孝」嗎?古人用他們的行動指引了我們該如何孝敬父母。下面我就講二個孝敬父母的故事。子路借米孝敬父母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文明,但子路小的時候家裡窮,常年靠吃粗糧野菜度日。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裡一點米也沒有,怎麼辦?子路想到要是翻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背回了1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誇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通過事例,我們要做到以下這樣: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如果忘卻自己而愛別人,將會獲得安靜、幸福和高尚。生活中最大的幸福就是有人愛我們。愛是真正促使人復甦的動力。朋友們,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吧,從點滴做起吧,孝敬父母,報答他們的養育之恩。
Ⅱ 我家最美故事250字孝敬老人作文
家,是一個提起就溫馨,想起它就令人神往的字眼,也是有緣的人才能回成為一家人。
家,每一個答人都有家,家是每個人最熟悉的地方。那裡有我們最親愛的家人,最心愛的東西。
家,是每個人最早接觸的社會。在這里有我們的喜怒哀樂。而每個人的喜怒哀樂都會影響其餘家人的情緒。
家,是最溫馨的地方。勤勞的父母總是為了生活而打拚。迎來了朝陽,又送走了晚霞。早上,當你懶洋洋地從床上起來時,桌上早已放著母親為你精心准備的早餐。晚上,當你回到家時,盡管父母因為事情忙碌而還沒准備晚飯,但體貼的母親也總是為你准備了點心,還有一杯水。
家,是你心靈的寄託。當你獲得成功時,家人真心為你高興,給你最真誠的祝賀。當你失敗時,家人不時地給予你鼓勵,給予你愛的力量,使你有勇氣從失敗的陰霾走進成功的大門。當你很傷心的時候,覺得身邊沒有一個值得你傾訴的朋友時,你會突然覺得家是你唯一值得傾訴的對象。家人的關懷,家人的體貼,會慢慢地撫去你心中的陰影。
Ⅲ 孝敬老人的真實事例150字
陳毅孝敬父母
曾讀過許多名人孝敬父母的故事,如:烈火救母,吸痰救母……最讓我感動的是「陳毅探母」的故事。
1962年,陳毅元帥出國訪問回來,路過家鄉,抽空去探望身患重病的老母親。
陳毅的母親癱瘓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陳毅進家門時,母親非常高興,剛要向兒子打招呼,忽然想起了換下來的尿褲還在床邊,就示意身邊的人把它藏到床下。
陳毅見久別的母親,心裡很激動,上前握住母親的手,關切地問這問那。過了一會兒,他對母親說:「娘,我進來的時候,你們把什麼東西藏到床底下了?」母親看瞞不過去,只好說出實情。陳毅聽了,忙說:「娘,您久病卧床,我不能在您身邊伺候,心裡非常難過,這褲子應當由我去洗,何必藏著呢。」母親聽了很為難,旁邊的人連忙把尿褲拿出,搶著去洗。陳毅急忙擋住並動情地說:「娘,我小時候,您不知為我洗過多少次尿褲,今天我就是洗上10條尿褲,也報答不了您的養育之恩!」說完,陳毅把尿褲和其它臟衣服都拿去洗得乾乾凈凈,母親欣慰地笑了。
陳毅元帥是個大人物,有繁忙的公務在身,但他不忘家中的老母親。在百忙中抽空回家探望癱瘓在床的母親,為母親洗尿褲,以關切的話語溫暖撫慰病中的母親。雖然陳毅元帥為母親所做的只是一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小事,但從這些平常的小事,看出了他對母親濃厚的愛。他不忘母親曾為自己付出的點點滴滴,理解母親的艱辛和不易,知道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
Ⅳ 孝敬老人具體事跡(1500字)
肖大媽每當和左鄰右舍談論起兒媳婦的事情時,總是深情地說,「兒媳婦與我從來沒吵過架,也沒有紅過臉。我能有這樣一個好兒媳婦,是我前世修來的福啊!」。肖大媽談的這個兒媳婦,是大兒子吳夫存的妻子,名字叫薛秀萍。吳夫存是山東兗礦集團楊村礦普掘工區職工,妻子薛秀萍沒有工作,是一名家屬。在左鄰右舍的心目中,薛秀萍可是個孝敬公婆的好兒媳、疼愛丈夫的好妻子、關愛子女的好媽媽。
有一句俗語,「久病床前無孝子」。可這句話在吳夫存和薛秀萍夫婦這里,得到了新的詮釋,注入了不同尋常的意義。2006年臘月的一天,剛剛退休的公公突然感覺身體不舒服,還沒有弄明白怎麼回事時,鮮血已經從嘴裡吐了出來。從沒有見過這場面的婆婆嚇的不知所措,當時,吳夫存正在井下工作,二兒子也遠在濟三礦。為了不讓哥倆擔心,影響他們工作,薛秀萍沒有打電話告訴他們,而是和婆婆一起把公公送到了礦醫院。由於入院及時,公公的病得到了控制,但礦醫院建議應到上一級醫院做進一步檢查治療。為使公公盡快康復,薛秀萍又和婆婆帶著公公轉到了集團公司總醫院,經過總醫院的檢查,最後確診公公得了胃癌。
胃癌,對於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來說,對於一個沒有工作僅靠丈夫工資養家糊口的薛秀萍來說,無疑是晴空霹靂,給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又增添了困難,公公得了胃癌,預示著家裡將有一筆巨大的費用要支出了。「公公每月1000多元的退休金僅夠生活;剛參加工作的二弟也沒有多少積蓄,況且又有了女朋友;公公辛苦了一輩子,還沒有享受天倫之樂,就生病了,作為家中的老大,沒有理由不出錢給公公治病,盡管自己也沒有多少積蓄。」薛秀萍在心裡默默的念叨著。她暗暗發誓,「一定要盡其所能,哪怕砸鍋賣鐵,也要為公公治病,以盡晚輩的孝心。」就這樣,薛秀萍、吳夫存夫婦把存有的積蓄全部拿出,又從親戚朋友借了一些錢,為自己的父親開始了漫長的治療。歷時近1年時間,先後在公司總醫院、濟南齊魯醫院治病,共花去醫療費用84000餘元。住院期間,薛秀萍隔三差五看望公公,每次看望,都買上一些公公愛吃愛喝的營養品。一次,到齊魯醫院,正趕上公公剛化療完,把吃下去的飯全都吐在了身上和被子上,薛秀萍趕緊用毛巾為公公擦洗,一點也沒有感覺到難為情,到讓公公有些不好意思。同病房的病友見到後對她的婆婆說,「你的兒媳婦比閨女還孝順呀!」
在平時,薛秀萍捨不得多花一分錢,可在孝敬公婆身上,她卻非常的大方。每月不僅給婆婆百兒八十的錢,逢年過節,還為公婆添上一兩件新衣服,以表孝心。在她的帶動下,沒過門的二弟媳婦也把自己的工資卡換成牡丹卡讓婆婆使用。看到兒子、兒媳們對老兩口如此孝敬,婆婆感動地流下了幸福的淚水。她逢人就講,「我的兒媳婦比閨女還好啊!」正是薛秀萍這顆赤誠的愛心和無限的孝心,贏得了大家的贊譽和好評,也因為她的孝心,她們家連續三年獲得「五好家庭、文明家庭」等光榮稱號
Ⅳ 孝敬老人的故事100字左右 急
年逾花甲的李玉坦,原是濟南柴油機廠的一位工程師,為人正直、厚道,工作勤勤懇懇。他原來身體很好的父親,1997年突然得了心臟病,老伴20多年前就已去世,有病身邊無人照顧,1998年54歲的李玉坦,為了照顧父親,毅然向廠里打了報告,要求內退。當時不少同事勸他,給老人請個護工算了,被他一一謝絕。他說:「自己的老人有病,能讓別人去管嗎?再說,請個護工只能你讓他去干什麼,他才幹什麼,不能一天24小時看著老人。」從此,他便退休在家,成了父親的一名「特護」。
父親的身體狀況一天不如一天,到了2001年,經過與老人多次商議,便將父親送進山東省胸科醫院住院治療,至今已有3年多的時間。隨著年齡的增長,老人的肺、肝、腎等器管逐漸衰竭,幾乎下不了床。三年,一千多個日日夜夜,李玉坦始終在病床前無微不致地侍奉。父親一刻也離不開這個孝順的獨生兒子,一睜眼,只要看不到兒子,就按床頭鈴。這位孝子三年沒回家與妻子兒女過一個中秋、春節。老人飲食非常規律,除白天按時三餐外,每日夜間的1l點、2點必須按時吃夜餐,李玉坦都能准時不誤地做好,讓老人按時用餐。他聽大夫說,老人有點「瓣膜鈣化」,就到處去尋買「高蛋能」,一盒60粒的高蛋能200元,他總是變著樣地勸著老人吃。細心的他,一看老人憋氣或嘴唇發紫,就趕忙去叫護士,由於救治及時,防止了多次病危。一提到「病危」,護士說:「病人已經發生過多次病危,他兒子有高血壓,他父親一出現病危,他的血壓馬上就升到一百八九。」
這里的醫護人員對李玉坦這個「老兒子」的孝順行為都感慨不已。一位戴眼鏡的護士對筆者說:「我進這個病房時,李老先生就已住在這里,幾年來,他兒子一直是這樣時刻不離地照顧,他比我們的心都細。這里有的病人雖有好幾個兒女,卻沒有人來管老人的事。俺從沒見過像他這樣孝順的子女。」另一位護士說:「人人家裡有老人,人人都會老,人到老年能有個這么孝順的兒子,那真是福分!」
有俗語說:「久病床前無孝子。」而這位花甲孝子卻以千日陪父病床前的實際行為,給予了有力的反駁。
Ⅵ 幫寫一篇關於孝順老人,,關愛兒女的自我簡介,,推選「最美家庭」用,,150字左右
心存孝心,孝在我們禮儀當中是排在第一位的,百善孝為先,我們應該做一個有孝心的好少年,如同最美孝心少年一樣.更多關於百善孝為先演講稿盡在巨人作文網.
中國是一個非常講究「孝」字的國家,是一個很注重孝道的民族.古代的聖賢——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孟子等人都因孝順父母,尊敬父母而得名.
《孝經》說過:「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這讓我想起被曹操射瞎左眼的夏侯惇,他在被射中時,本想把箭拔下來,卻把左眼珠也拔下來了,他大喝一聲:「父精母血,不可棄也!」便把眼珠吃了,可見他是多麼得孝父母.
「孝」最初來源於父母對子女無私的愛.世界上的孝有很多,甚至有成千上萬種,但只有父母對兒女的愛才是最無私的,無悔付出的,偉大的.這,我們無法還清,能做的,只有孝敬父母,為父母分憂解難,減少他們的痛苦,是掛在他們臉上多的是笑容,而不是永遠的淚光閃閃.
一想到父母含辛茹苦的把我們養大,就本能的想去回報父母,其實,這就是「感恩」.對父母的感激,本能的擴大到視自己孩子,辛苦教育我們的老師,為我們提供糧食的農民.我們一切的一切,自己並沒有創造多少,幾乎都是別人給予的,不求回報給予的.因此,就產生了愛心,懂得了回報.
所以,我們在孝敬父母,心存感恩,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Ⅶ 你欣賞了別人的哪些憂點作文欣賞了他助人為樂、孝敬老人、字寫的好
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是做人的根本,也是我們的大成至聖先師孔子他老人家的德育內容的全部精髓。也是人生的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 孝:是孝順。孝順父母,這是為人子女的本份,孝順是報答父母養育之恩。往大了說,可以是對國家盡忠,這也是大「孝」。 悌:是悌敬。是兄弟姊妹之間的,就是兄弟友愛,相互幫助。擴而充之,對待朋友也要有兄弟姊妹之情,這樣人和人之間才能消除矛盾,相互謙讓。 忠:是盡忠。盡忠國家,這是作國民的責任,就是要忠於祖國和人民。「忠」也是要忠於組織和自己的工作職責。 信:是信用。信用朋友,對朋友言而有信,不可失信用。將來到社會服務時,「言必忠信,行必篤敬」,說出的話,一定要有忠有信,不欺騙他人。所做的事,必須要有恭恭敬敬的態度,認真去做,絕對不敷衍了事。 禮:是禮節。見到人要有禮貌,我們應該遵守各種規定,遵紀守法(也包括禮貌)。學生見到師長要敬禮,見到父母要敬禮,見到客人要敬禮。不但表面上要敬禮,心裡上更要恭敬,這是一個人的道德修養的體現。 義:是義氣。是說人們應該有正義感,要有見義勇為的精神,無論誰有困難,要盡力去幫助,解決問題。對朋友要有道義,大公無私助人為樂,絕無企圖之心。(當然這不是那種狹隘的「哥們義氣」,那不是義,那是愚昧而以。) 廉:是廉潔。有廉潔的人,無論見到什麼,不起貪求之心,沒有想佔便宜的心,而養成大公無私的精神。 恥:是羞恥。凡是不合道理的事,違背良心的事情,絕對不做。人若無恥,等於禽獸一樣。「恥」也是自尊自重。孔子曰:「知恥近乎勇」,知道錯誤就去改過,為當所為,不也是勇的表現嗎
Ⅷ 有關孝順的名人事例
有關孝順的名人事例:
1.曾參,少年時家貧,常入山打柴。一天,家裡來了客人,母親不知版所措,權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知道母親在呼喚自己,便背著柴迅速返回家中,跪問緣故。
2.陳毅見久別的母親,心裡很激動,上前握住母親的手,關切地問這問那。得知母親因為不好意思藏起尿濕的褲子,主動要求去清洗。把尿褲和其它臟衣服都拿去洗得乾乾凈凈。
3.王祥對父母孝敬,從不懈怠。有一天,繼母要吃鮮魚,天寒地凍,無處購買。王祥冒著凜冽寒風,在河上脫衣卧冰,冰被暖化了,冰下竟躍出兩條鯉魚,他高興地拿回家孝敬繼母。
4.漢朝時期,孝子黃香的母親早逝,他知書達理,在炎熱的夏天,他用扇子扇涼席子讓父親睡。冬天則先鑽進被窩溫熱被子讓父親睡。
5.漢文帝劉恆,漢高祖第三子,為薄太後所生。母親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葯,他親口嘗過後才放心讓母親服用。
Ⅸ 關於孝的真人真事30字短文
想想小抄時候,在看看現在,襲漸漸的我明白父母的心酸,當他們在外面冒著風雨,冒著大太陽工作,我沒有問候一聲,當他們有好吃的第一個想到的是我,而我卻沒有問候一聲他們吃沒有吃……隨著漸漸長大的我,越來越叛逆,我一不順心就跟他們大吵大鬧,嫌他們煩,嫌他們啰嗦,我不聽他們的話,每天都跟他們吵架,那時的我,讓他們傷透了心,後來我漸漸的平靜了下來,我開始理解他們,理解他們的不容易,理解他們的心酸,我開始幫他們做家務,因為那時候我突然醒悟,最愛我的人一直在我身邊陪我,我害怕他們有一天突然離開我,我現在只有幫我的父母多做事,不然他們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