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如何培養孩子孝敬父母的美德

如何培養孩子孝敬父母的美德

發布時間:2020-12-18 15:02:20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請你說說我們應該怎麼做

對待自己的父母 不要刻意地去想為她們坐什麼 而是用心來對待我們的父母即使為他們做一點的小事 在父母的眼裡有時也會覺得我們再慢慢長大 用心去做 勝過一切虛假的討好

② 弘揚傳統美德從小孝敬父母的故事

每次回到家裡,總想解讀母親的深情厚意。她的每一次眼神與每一次問候。都會勾起我無限的思緒。

早在去年寒假臨近期間,母親便隔三差五的打電話來詢問我的歸期,等到我把日期准確告知以後,母親才安下心來,並祝福我一路平安。這么平凡的事情。似乎不值得犧牲筆墨,可是一等我回到家後父親告訴我,母親在我回家的那天差點得了風寒。原來,母親盼兒心切,每當聽到有人從門口經過的腳步聲就打開房門,出來看看,幾次三番下來,母親並未見到我的身影,可她不灰心,索性坐在家門口等待我的歸來!那時已是寒冬天氣,而那天又正巧下雨,冷風刺骨,寒氣逼人,向來怕冷的母親竟然無視環境的惡劣-------,聽著父親的講述,我沉默了,並非無言,可一時,叫我說什麼才好呢?我望瞭望正在廚房忙碌的母親,突然感悟:母親其實就是一種歲月。

是的,母親是一種歲月。從幼苗長成參天大樹的歲月,從江河向大海的歲月,從沙漠走向綠洲的歲月,也是從苦難走到幸福的歲月。在這些歲月裡面,究竟包含著什麼,包含了多少,我想,縱使最偉大的詩人也無法抒寫出詩篇,最優美的音樂也難以表達得淋漓盡致。我只知道,隨著歲月的流逝,我慢慢地由幼年長到了童年,再從童年長成了青年,也告別了花季、度過了雨季,現今的我正如日中天;我也知道,這種歲月值得我時時回味,值得我用一生來感激!

母親是一種歲月。因為在人世間忍受最多苦難、咽下最多淚水、包容最多無知、體貼最多心靈的是母親,是偉大的母親。

歲月無情,而母親有情。小的時候,當別家的小孩起早摸黑起來放牛的時候,母親卻叫我起來上學;長大後我成了壯小夥子,而別的夥伴都紛紛背起了行囊南下打工,母親卻囑咐我好好學習考上大學。本該在畢業後好好孝敬父母,可母親還是一如既往地支持我、鼓勵我爭取繼續深造的機會。歲月的流逝總是無情的,它奪去了母親的青春,還在母親的額頭刻下滄桑的印記。這是怎樣的一種歲月啊,我把她解讀成愛的象徵!

母親是一種歲月。因為歲月沒有輪回,也不著邊際,而母親的愛正是這樣的浩無涯際。母親有時甘願做一根甘蔗,任憑兒女吮吸著甘甜的蔗汁;母親有時又是一座大山,用堅實的臂膀撫平兒女的創傷。母親為了我的將來,曾兩度搬遷:從農村搬到城郊,再從市郊搬到市中心,而唯一的理由是為了我讀書方便。此時此刻,我不由得想起了「孟母三遷」的故事,也頓時明白,這種母愛其實更是一種拯救。它拯救孟軻於頑劣的孩童之時,將他引向知識與思想之路。它是人類的搖籃,也是引導人性至善至真的北斗。即使人性的墮落如高山滾石,母親也會用她的身軀攔住,並用愛心去鼓舞它、激勵它、並陪伴它遠離深淵,重新攀登。

當然,這種浩無涯際的母愛,也是女性自身的拯救者。當她為世俗所誘或為生計所迫而喪失本性時,當她囿於環境沉湎於聲色犬馬而難以自拔時,只要她想到兒女,想到要做兒女的榜樣,想到兒女決不能過自己這樣的生活,她就會升騰起戰勝自我的力量,從善從真從美。雖然我成不了像孟子那樣偉大的人物,但是我的母親,乃至普天之下的母親,都可以與孟母相媲美……

③ 孝敬父母的傳統美德有哪些

扇枕溫席 形容對父母十分孝敬。
孝子賢孫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孫。
綵衣娛親 傳說春回秋時有個老菜答子,很孝順,七十歲了有時還穿著彩色衣服,扮成幼兒,引父母發笑。後作為孝順父母的典故。
孝子順孫 指孝順父母的兒子,有德行的孫子。
孝子慈孫 對祖先孝順的子孫。
父慈子孝 父:指父母;子:子女。父母對子女慈愛,子女對父母孝順。
母慈子孝 母親慈祥愛子,子女孝順父母,是封建社會所提倡的道德風范。
入孝出悌 語出《論語·學而》:「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謂回家要孝順父母,出外要敬愛兄長。
王祥卧冰 王祥卧冰求魚以奉母。比喻子女孝順父母。
孝悌忠信 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忠於君主,取信於朋友。此指封建社會所提倡的道德標准。
老萊娛親 〖解釋〗表示孝順父母。
孝悌力田 〖解釋〗指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努力務農。

④ 我們應怎樣傳承孝敬父母這一美德

政治課上學的

孝敬父母就要尊重父母,熱愛父母,回報父母
在日常生活中對父母有禮貌,理解父母心意,聽取父母教誨,體貼父母辛勞,分擔父母憂愁,關心父母健康
不想父母提過分要求

⑤ 怎麼跟幼兒園的孩子解釋尊敬孝順老人是美德

哈哈 這個我可以幫你!我也是老師,知恩才能報恩!你要看看傳統文化的道德教育,你網上搜一下,蔡禮旭,這個人,還有移風易俗 莫善於樂!有專門教孩子的,視頻效果更好!
只有教子孝順才是根本啊,學習一下《弟子規》,講父母懷胎十月辛勞的過程,以及後來照顧艱難的過程,也可看一下蔡禮旭的文章。
蔡禮旭老師:孝道為根本——想改命者、想開發智慧者、想成功者必讀
我們人是天地人三才的集合體。人與宇宙的外環境來看,天給我們的命曰「性」,地給我們的命曰「心」,父母生我們的「身」,我們人是「性、心、身」三者的有機結合。人的性格分靈於天,不同的天氣對人的性情有不同的影響。

「人法地」而生,人的心智受地域影響,古語講「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東北人有東北人的心理共性,南方人有南方人的心理特點,中國人和西方人也不相同,這就是不同地域的人有不同的心智特點。

從人體的內環境來看,我們的性靈主要遺傳於父親,心靈主要遺傳於母親。性靈藏在人的頭部,心靈藏在胸部。

先天的性靈,是光明無量的,智慧萬能萬靈的,大公無私的,人一落到後天,性靈有不同程度的染污,染污重的智慧就小,煩惱就多疾病災難就大,命運多桀。

我們要學會保護性靈,開發性靈,改變命運,創造幸福。

改變命運別無他法只有去習性、化秉性、恢復天性。所謂去習性就是去除不良嗜好,如吃、喝、嫖、賭、吸。化除秉性就是去除心理私慾如貪、嗔、痴、慢、疑等。恢復天性就是去除性格當中的怨、恨、惱、怒、煩轉化為五常之德:仁、義、禮、智、信。

我們知道了人是由「性、心、身」組成的道理,我們受孕懷胎的時候,從外界環境來講要選擇「天清地寧」的時候最佳。天氣晴朗,萬物和順,周圍環境安靜,不要選擇狂風暴雨,電閃雷鳴、地震等惡劣氣候環境受孕。

重要的是內環境,父親為天,性情要清靜,母親為地,心境平和。男女保持良好性情心態,兩情相悅,這是第二代的先天基礎。不要縱欲過度,不良的心態、行為自然貽害第二代,到時候悔之晚矣。

這是人類最根本的教育,謂之根本教。

根本教是胎兒教、嬰兒教、幼兒教的基礎,基本已經失傳。王風儀老先生把他又傳播出來,功德無量。這是改造人類再造人根的關鍵竅妙,希望大家珍惜。一些老師傅講病的實踐(把病講好)說明,小孩的病大部分是由孩子受孕懷胎時,父母不良心態、性情、行為所致,父母親真誠認識反省懺悔那時的錯誤,小孩的病就得到了治療,父子母子心心相連。

古時有「曾母喚曾子」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高足,以孝著名。故事是這樣的「有一天曾子家來了一位客人,恰好曾子在山上砍柴不在家,母親想叫曾子回家招待客人,母親急中生智咬了一下自己的中指,遠在山上的曾子心有驚悸,心知母親有事趕緊還家」。這就是母子心心相聯的感通。現在日常生活中親子心心相連的例子也很多。

父母親注意不要對小孩發脾氣,生氣上火。不要用脾氣管孩子,你一用脾氣管孩子,你的氣火就跑到孩子的頭上,壞了孩子的性靈,在孩子的頭上加了一個緊箍咒,生一次氣上一回火,就加一回緊箍咒。日積月累,緊箍咒越來越多,虛的緊箍咒就變成了孩子實實在在的頭痛病,做父母的年齡大了就會下肢腿腳痛,既害了孩子又害了自己,孩子性靈被牢牢的禁錮了損壞了,智慧無所從來,越想讓他學習好,他的學習會越來越不好,與家長的期望越來越背道而馳。這都是用脾氣管孩子的結果。

君子反求諸己,要改正自己,改自己的性格,你變孩子就變。「兒孫不用管,全憑德性感」這是有深刻道理的,要改變我們生氣發火的脾氣秉性。

對孩子要採取「率性」的教育辦法,率是統帥,把孩子的性往好的方面引導,要經常找孩子的優點肯定孩子閃光的地方,多鼓勵孩子。在表揚的同時,勸化引導孩子改正不良的習慣嗜好。幫助孩子打開性靈的寶藏。煩惱脾氣是一種陰性病毒,害人又害己。特別是親人之間,互相非常珍惜對方、在乎對方,用心較重。越是這樣煩惱脾氣,對對方的傷害越重。

親人之間生活在一起,受彼此煩惱脾氣的傷害幾率非常高,病就是這樣慢慢累積,從虛變實,由輕變重。怨傷脾;恨傷心;惱傷肺;怒傷肝;煩傷腎。

大家應該警醒,不要看輕日常的小小煩惱脾氣。千里之堤,潰於蟻穴。人到中年一般處於亞健康狀態大部分原因主要是因為煩惱不健康的性情所致。

作為孩子一定要注意「孝,無論您的年齡大小。孝與順又緊密相連,孩子小的時候要多思父母親工作的艱辛,父母親生養我們的不容易,十月懷胎艱辛異常,一個生命的成長是父母親千辛萬苦克服萬難的結晶,要長思父母的恩德,要順父母的心,父母親的煩惱會給他們帶來疾病,也會給自己帶來頭痛的病因,影響我們的聰明才智。

孝有孝身與孝心、孝意、孝志的區別,孝身就是滿足老人「身體需求」。如給老人買一點吃穿住行的東西,給老人以經濟的保障,這是孝的基礎,必須的,但僅有這些是不夠的,重要的是孝心。

要研究老人心裡想什麼,滿足老人心裡要求,老人常想聽聽你們的聲音,那就要經常打打電話,把近況向老人匯報一下,老人最擔心小弟弟的生活,那就要盡自己所能幫助小弟弟,以使老人心順。舉一反三。

注意:千萬不要使老人心產生煩惱,擔驚受怕等,老人因你的心念一動,直接影響你的性靈,古人講諸事不順皆因孝,你要使老人因你而牽心,你的頭逐漸會有毛病,智慧萎縮,做事情不可能順利。

要想開發智慧,第一要素「孝心」,要想改變命運,首先檢討自己對父母親的孝心。過去犯過的錯誤,反省懺悔,父母在的當面懺悔,父母不在的祈求父母在天之靈原諒。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則改之,善莫大焉。對待老人一定要孝順。對老人的觀點有不同意見,要增長自己勸化的能力,如果沒有這個能力,就要先順下來,逐漸使老人回心轉意。

孝道的更高一個層次是孝意,孝意的表現就是常使老人高興、快樂。二十四孝里有一個老萊子70多歲了常穿五綵衣在老人面前讓老人開心。有一次給老人到水,不小心跌到為了不使老人擔心,故意裝做小孩嬉戲的樣子,使老人高興。這就是在孝意方面下工夫。

孝道最高的層次是孝志。繼承老人光明的志向,孔子講「父在觀其行,父不在三年不改其志」是為孝。孝天下所有父母,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佛教行者注重「男人皆是我父,女人皆是我母」的觀念修證。釋迦佛稱為大孝釋迦尊百劫報親恩,這裡面含有深刻的生命奧義。

根據一些老師傅講病的實踐,頭上的病主要是對老人及上級領導「孝心」方面存在問題,老人的陰氣陰火長期儲存凝固在你的頭部,病逐漸由虛轉化為實。病由虛轉化為實,也可以由實轉化為虛,化無。

怎麼轉化呢?古人講性命、性命,性連著命,命連著性。性為心生,心生一分脾氣就得一分病,得一分病就丟一分命,脾氣生得多了病就一分一分的聚集,病就由虛轉實,命就受到威脅。生脾氣就是聚陰氣,陰氣聚的多了,陽間就沒法住下了,只好到陰間去了。

反之,就是造命活命之法,心生懺悔,找對面人的好處,找自己的缺點,心生懺悔,給對面人叩頭,認錯。

為什麼要叩頭呢?命者,人一叩也。心生懺悔,人一叩頭,就把過去發脾氣丟的命給奪回來了,這就是奪命造命之法。至誠之心,誠則明,誠則靈。

中國文字是「古人仰觀天,俯察地」的結果,通天達地含天地造化之機巧,不可不知不可不學。無論是儒、釋、道還是基督教等,都非常重視懺悔之法,實是因為「懺悔」是一種非常奧妙的活命造命之法。

尤其對公婆、公爹、岳父岳母更要注意孝心,我們結婚是兩種不同的生活習慣的磨合,非常容易產生磨擦,處理不好會給家庭帶來很多煩惱,因為我們對家庭用心最多,家庭對我們的傷害也最大,一定要注意協調好家庭關系。要想家庭幸福,別無他法,改自己的性格,找自己的缺點,找他人的好處,贊美他人,久之快樂心生,境隨心轉,家庭就和樂了。要改變我們自己,找到我們性格當中缺陷的一面,改變之。外面的環境就變化了。

孝是齊家之本,家有孝子,家道必然和諧,家族必然興旺,家族壽命必然長久。古代的大家族,一般都建有祠堂,緬懷先祖的懿德,繼往開來。這裡面含有開啟家族智慧的奧妙。

「孝悌之極,通與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與我們最密切的神明,就是我們的列祖列宗,這個「神明」,是我們成就事業的非常重要的保障。

我們做事情做決策,一方面是靠我們的智慧,一方面靠我們的運氣。運氣,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神明」的作用。我們大多數人都實踐過「感覺決策」,使您的感覺正確的很重要一方面,就是「神明」的作用。開啟「神明」力量的金鑰匙,就是「孝道」。

孝是治企之本。家庭是一個小家,企業是一個中家,國家是一個大家。農業經濟時代人們的生存主要依賴家庭,生活基礎主要來源於家庭。工業經濟時代人們生存基礎主要依賴企業,企業有企業的責任。

我們每一個企業,都希望我們的員工有責任感、忠誠於企業,敬業愛崗,人的這種責任感、忠誠感起源於家庭責任,家庭責任的根本體現就是「孝」,對家庭、父母沒有責任的人不可能對企業有長久的責任和愛心。企業培育員工的責任感首先要培育員工的「孝道」。企業的管理者抓住了這一點,以身作則往往能事半功倍。

孝道是治國之本。「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中國歷史悠久,統治壽命較長的朝代,無不是提倡孝道的王朝。周、漢、唐、清無一例外,我們現在要實現長治久安、中華民族的復興能例外嗎?

孝是人之本,愛之本。「孝悌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孝」是我們中華民族綿延五千年而不衰的道德根本。

(本文系學習王鳳儀善人「十二字薪傳」有感)

來源:蔡禮旭專輯

父母是子女的「場根」,子女對父母孝順柔和,則根壯葉茂,否則根斷

作者:不詳

世上一切事物都有根源,否則便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父母的精血造就了子女,是子女的根源。有人道:父母與子女各為單體,何根之有?此種觀點,正是受人的感官局限所致。猶如前面提到的唯視主義,承認可視的,否認不可視的。這種認識在於不懂茫茫宇宙是陰陽各半。

物理學界認為有反物質的存在。有正電,必有負電。那麼有物質,必有反物質。有時空,也必有反時空的存在。太極圖,它是中華民族的祖先畫的宇宙規律圖,它告訴我們陰陽各半乃宇宙構成的基本形式。既然父母有形的精血構造了子女,兩者之間就必然有一種無形的「場」相聯系。這種「場」可稱為「生物場」。

「生物場」是無形的,就像磁場、引力場等雖然無形,但都是客觀存在一樣。如一位婦女突然心臟病發作,醫院檢查結果,此人過去沒有心臟病史,現在也沒有病變。後來從電話里才知道,這個婦女心臟發病的同一時間,其女在國外被車撞破了心臟。我們把父母對兒女之間的這種「場」稱之為「場根」。

對父母善,則根壯葉茂,否則根斷樹枯。在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一種現象,凡是對父母孝敬的人,得道多助,平安常在,即使有險也可過去。虐待父母之徒,絕無善終。

有一個人,他家中存有巨款,成天吃喝嫖賭,卻不贍養母親,並將80多歲老母打出門外。不久,他突然癱瘓,卧床兩年,最後財盡命絕。其子常謾罵祖母,結果也在他死後因犯罪而被判刑。

贍養父母,是人之根本,也是國泰民安的重要因素。中國封建社會歷代統治者都不敢輕視此事。中國傳統文化將不孝敬父母視為大逆不道,歷代刑法均將打罵父母定為十惡不赦的大罪。統治階級清楚,一個人如對父母不孝,那麼他對朋友的信義是虛偽的,對國家的效忠也是假的。人不如禽獸,又怎能國泰民安?

佛家講「報四重恩」:一報佛、法、僧,三寶之恩,二報國土養育之恩,三報父母生育之恩,四報眾施主施捨之恩。佛家把信仰、愛國、孝敬父母、愛護民眾視為一體,是一種大善。因此,贍養父母不僅僅滋養自己的福根,也是利國利民的大事。

現代人重視養生,但懂得養生與善養福根之道理的並不很多。古代賢明者孝敬父母堅定不移,無論父母活在世上還是故去。這正是由於他們懂得天地間的道理。

有一男子長期虐待老母,一日欲將孩子吃剩的飯倒進狗盆,飢餓的老母說:「給我吃了吧」。 他罵道:「給狗吃了,它能搖搖尾巴,你吃了能幹什麼」?說完把飯倒進狗盆。

此逆子第二天突然患怪病,從頭到腳生瘡流膿,腿不能站,走路靠爬行,像狗一樣。

他到處求醫無效,一日遇到一雲游高人指點迷津道:「你因大不孝,已斷了人根,不久將壞爛枯竭而死,百葯難治。玄病只能玄醫。從現在起,你和妻子兒女要誠心孝敬你的高堂,你還要每日跪在街頭,逢人便講你虐待老人而患此病,告世人莫跟你學,百日之後,或許有救」。

此逆子遵高人指點,每天認真去做,百日之後果然大病痊癒。

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反時空和時空,是負陰抱陽並存的。人只注意有形的事物是不行的,還要重視不可視的事物。

孔子講:人知道鬼神,有好處,可以約束自己。

父母師長生我、助我,我若抵觸頂撞父母師長,自己就不能得到生助而強大,所以自己要被生活中各種事件欺辱,工作不順、戀愛受輕賤、個子不高、資財散失、考試失利。。。。

佛說孝順父母的因果——

如果能夠隨順母親,不違背母親的心意,天人都要護念他,福德是無盡的。

讓父母憂愁苦惱,自己會多病,而供養父母則有少病的福報。

對父母沒有敬愛心,會長得醜陋,反之會得端莊美貌的福報。

對父母和賢聖無心奉侍,自己會常受輕賤下看(地位、職位、個子低),而恭敬奉侍父母師長,會得到大威勢(現代就是做大官)的福報。

佛說:「一個人供養一百位高僧仙人大德百千萬億年得到的福德,不如一念孝順用一丁點小東西供養父母的千萬分之一,而一個人抵觸頂撞父母,他將來必墮落三惡道(花報為生活中各種不順)。 修世間法(工作、姻緣、考試、財富、美貌、尊貴)的時候,要從供養父母師長里修。菩薩於無量劫來,孝養父母(用衣服飲食,房舍卧具,乃至身肉骨髓),因為這樣孝順供養父母的因緣,自致成佛。 布施三種人,福報是無盡的,這三種人就是父母、病人、佛。 供養父母師長和三寶,雖然在生死輪回中,但是不壞善根。最大的善就是孝,最大的惡就是不孝。我以孝順供養父母的福德,上為天帝,下為聖王,乃至成佛,成為三界特尊,都是因為這個福德。 我世世至孝,所以德高福盛成天中之天,三界獨步」。

給大家解疑惑 -- 為什麼孝順父母, 各方面都會順利

作者:廉而不劌

第一、佛陀告訴你:

佛陀說:

修世間法(工作、姻緣、資財、辦事、長壽、個子高、健康、人緣、好子女等一切做人福報),要從孝順供養父母里修。

凡人有兩種方法積大福德,成大果報得甘露味(幸福生活):一種是供養父母,一種是供養幫助大家的人。

讓父母憂愁苦惱,自己會多病,而供養父母則有少病的福報。

對父母沒有愛敬心,會長得醜陋,反之會有端正美貌的福報。

對父母和賢聖無心奉侍,自己會常受輕賤下看(地位、職位、個子低),而恭敬奉迎父母師長,會得到大威勢(現代就是做大官)。

第二、佛理告訴你:

工作不順、姻緣不順、資財不順、辦事不順、抑鬱多病不好, 因為我有這些方面的惡業。

惡業,就是傷害眾生

傷害眾生的第一個念頭是什麼?——輕賤。

我一定是先輕賤眾生, 然後才去傷害眾生。

所以要止一切惡,改一切命,就是治我這個輕賤病

要治這個輕賤病,就要恭敬、孝順眾生——

如果我連父母師長都輕賤,我還有哪一個眾生不輕賤?

如果我連父母師長都不恭敬孝順,我可能孝順哪一個眾生?

所以,我要改一切命,就從孝順父母師長開始。

改得了抵觸頂撞父母師長,就改得了一切命。

第三、道家告訴你:

父母、長輩、上司是什麼呢?

父母生我,所以是生助我;

長輩、上司,長生幼,也是生助我;

不孝順父母師長,抵觸頂撞父母師長,沒有父母師長生助你,自己無法強大,所以要被生活中各種各樣的欺辱——連你的孩子都會辱你,讓你憂愁煩惱。.

大家如果不信,可以自己去觀察一下——

孝順父母的人,他絕對不會被戀人、對象、上司輕賤玩弄侮辱,

因為他受父母師長生助強大,無人敢輕,無人敢辱。

以身作則教育自己的小孩子恭敬父母師長,恭敬這個世界,他的個子一定很高——大家可以去觀察是不是這么回事。

佛陀的教導——

佛說:

「我以孝順供養父母的福德,上為天帝,下為聖王,乃至成佛,成為三界特尊,都是因為這個福德。

我世世至孝,所以德高福盛成天中之天三界獨步。

如果能夠隨順母親,不違背母親的心意,天人都要護念他,福德是無盡的。

如果用一劫(百千萬億年)的時間,每天早、中、晚,割自己身軀的肉來養父母,這樣都不能報答父母對我一天的恩。

孝養父母,這和供養佛的福德是一樣,沒有差別的。

修世間法(工作、姻緣、考試、財富、美貌、尊貴)的時候,要從供養父母師長里修。

有四種恩最難報答。一是父恩,二是母恩,三是如來恩,四是法師恩。所以供養這四種人,會得到無量福報。

有八種人,你要毫不猶豫的去布施:一父、二母、三佛、四弟子、五遠來之人、六遠去之人、七病人、八看病者。

菩薩於無量阿僧祇劫,孝養父母(用衣服飲食,房舍卧具,乃至身肉骨髓),因為這樣孝順供養父母的因緣,自致成佛。

凡人有兩種方法積大福德,成大果報得甘露味(幸福生活),一種是供養父母,一種是供養幫助大家的人。

讓父母憂愁苦惱,自己會多病,而供養父母則有少病的福報。

對父母沒有愛敬心,會長得醜陋,反之會有端正美貌的福報。

對父母和賢聖無心奉侍,自己會常受輕賤下看(地位、職位、個子低),而恭敬奉迎父母師長,會得到大威勢(現代就是做大官)。

布施三種人,福報是無盡的,這三種人就是父母、病人、佛。

我之所以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也因為我孝順父母。而想去阿彌陀佛世界的人,必須做到孝順供養父母師長。

少許供養父母,得到的福報是無量的,而少許抵觸頂撞父母,困苦也無量。

最大的善就是孝,最大的惡就是不孝。

供養父母師長和三寶,雖然在生死輪回中,但是不壞善根。

從地面上積珍寶積到二十八天那麼高,用這個布施別人,也不如供養父母。

一個人供養一百位高僧仙人大德百千萬億年得到的福德,不如一念孝順用一丁點小東西供養父母的千萬分之一,而一個人抵觸頂撞父母,他會立刻墮落三惡道(生活中各種不順)」。

⑥ 如何培養孩子孝敬父母的美德

尊重長者,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這種美德在一些獨生子女的身上很內少表現,常常可以看容到這樣的家庭生活鏡頭:吃過飯後孩子扭頭看電視或出去玩耍了,父母卻在那裡忙碌著收拾碗筷;家裡有好吃的東西,父母總是先讓孩子品嘗,孩子卻很少請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後,百般關照,而父母身體不適,孩子卻很少問候.凡此種種,值得優慮.
第一,要建立合理的長幼有別的家庭關系.
第二,要讓孩子了解父母為他和家庭所付出的辛苦.
第三,要從小事入手訓練培養孩子孝敬父母的行為習慣.
第四,要以身作則,父母本人要做孝敬長輩的楷模.

⑦ 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日常生活中,怎麼樣孝敬父母

孝順供養父母,這個福報是現世報,福德太大了,就算是苦厄命運,也根本擋不住自己的福德。

孝順供養父母,哪怕只是做一天,生活都會有不可思議的改變,一年不抵觸頂撞父母,能滅盡三十年戾氣,之後你缺少的,一齊到來,不順的,都自動順遂。你就算拿一個月孝順供養父母,讓父母高高興興,你手頭上的這件煩惱事都會自動化解的。

如果要積累大福德,積累現世就可以享受的福德 (如順利好姻緣,工作順利,資財積聚,重要考試發揮出色,各種申請不被拒,乃至現實生活一切福德順意), 只要不抵觸頂撞父母,面容柔和笑對父母,和父母說話柔聲軟語快快樂樂,這些基本的東西要擁有是沒有阻礙的 ,鬼神看你孝順父母,他非常尊敬你,絲毫不敢障礙你,這么好的改命方法,大家卻不知道,太可惜了。

如果想要仕途順意,通常是從小就不抵觸父母的人,因為他從小每天都受父母印氣生助,非常強大,別人比不過。還有就是注意不要說中國古代聖賢如老子,孔子,高僧大德的壞話,一說就完蛋,別想升遷,除非大懺大悔。

畢恭畢敬的對父母,讓父母高興喜悅,有一點好東西,都要拿來供養父母。

畢恭畢敬對父母,這是增長官祿最快的,沒有比這更快的,你尊長,那自然你也要成為長,受人尊;

供養父母,則是增長資財最快的。

說句大家不愛聽的話, 不管一個人怎樣說自己的心地孝順,一個人不供養父母,他這個窮字非常大的寫在臉上。

所以,佛陀教導我們的是一念孝順,一念孝順之後還有一句是:些許微物供養父母,你不能光有一念孝順,念完就沒有供養的下文啊。

平時多少都要拿出財物供養父母,不要抱那麼緊,不要找借口說老婆孩子房子需要錢,你這個樣子,以後你老了,你孩子一樣不會供養你,連借口都和你一樣,這叫:父形子肖。

改命,永遠是從孝順供養父母開始的。

如果你做不到,你根本不可能改命,因為積福沒有損福快。

抵觸頂撞父母的人,怎樣改過來呢?

1. 佛像前好好懺悔自己抵觸頂撞父母師長, 一件一件事的想, 一件一件的懺悔. 你想得出來的, 馬上懺悔. 造業後要盡早懺悔, 能懺悔多少懺悔多少.

然後把你感覺到父母對自己好的事一件一件的想, 一件一件對佛說

然後來重點了, 開始磕頭, 磕頭磕下去一個, 別急著起來, 要說一句: 弟子從今以後再也不抵觸頂撞父母了. 要磕頭108個, 磕一個要說一句.

2. 得到父母原諒, 這一點至關重要.

打個電話給父母, 怕你不好意思說肉麻煽情話(其實就是應該說的時候了, 因為這就是解怨結真言啊), 你閑聊式的不經意說說也好, 比如: 我覺得以前老是抵觸頂撞你們真是不對, 哎, 對不起噢. 以前我經常惹你們生氣, 讓你們身體都不夠好, 哎, 對不起噢, 我覺得我要是有我這樣的小孩, 我一定經常都堵氣在心裡經常都不開心.

我朋友這樣來一句, 從來都惡聲氣對他的父母很意外, 然後說: 沒有對不起, 其實你小時候很乖. 結果變成父母開始贊美他, 他更意外.

3. 經常發簡訊關心父母, 比如爸爸晚上早點睡, 少喝點酒.

我敢肯定你的父母會把這條簡訊偷偷反復看上無數遍.

從小抵觸頂撞父母的人, 要每天發一條簡訊關心父母, 或者問候父母, 或者說點幽默話逗笑父母, 每天都要.

4. 從此再也不要抵觸頂撞嗔恨父母, 多對父母笑笑.

父母說話我的嘴角要像上彎, 綳著臉最笨了. 而高聲發氣, 聲音會比狼叫還難聽.

父母說得對, 我就說對.

說得不對, 我也說對, 有道理.

說得實在我接受不了, 我就無奈又可愛的笑笑. 叫我裝個頑皮可愛, 不是難事吧?

口舌上爭什麼呢? 口舌爭從來解決不了問題, 只會讓父母難過.

想不想將來的小孩子高聲抵觸頂撞擺臉色你? 不想就趕快改過來, 不然這個因果逃不掉, 每天都被小孩惹一肚子氣, 至少二十年如此, 夠嗆.

5. 不抵觸頂撞父母, 也不要再抵觸頂撞其他長輩, 上司. 我要貴, 就一定要尊長, 否則我貴不起來的. 我抵觸頂撞父母的時候, 要明白, 這就是古人說的"賤", 這就是定貴賤的地方.

菩薩為什麼恆順眾生?

因為他福大, 智慧大, 所以他不會去做折福事.

我們沒福氣的人, 就老是做折福事, 而且 抵觸頂撞父母的人, 就是最沒福報的人, 生活中沒有一樣順遂的, 我見過就算聰明讀書成績好, 可關鍵考試卻會砸.

伸手不打笑臉人. 笑一笑很重要, 父母嗔我笑, 父母怒我笑, 父母不高興, 我連忙軟語上前謙虛可愛的問有什麼事. 我這樣柔順可愛笑容的對待父母, 父母怎麼可能對我沖得起來? 連批評我都不好意思.這個是轉父母最重要, 最有效的方法. 我朋友的母親看她就發怒發嗔, 什麼話傷人就說什麼, 歇斯底里得很, 就這樣已經二十年了, 可是她就做了一個月對父母始終是笑顏軟面軟語, 搞定了, 母親看她可順眼了, 一點兒不想批評她.

我要有轉父母的態度, 我就用柔順可愛笑容民主去轉他們. 而不是他們發氣, 我就頂, 我這是被轉了, 入魔了. 如果不理睬父母, 讓父母有氣憋心中, 下面馬上會提到, 很嚴重.

經常在心裡一遍一遍的對父母說對不起, 一遍一遍真誠的對師長, 對自己傷害過的眾生說對不起.

8、父母如果不高興我說的話. 我切記不要讓父母留氣在心中, 因為這樣其實很嚴重.

父母心中堵一絲氣, 我當天的工作, 考試, 乃至般般事, 都不會順利的. 而且父母自己憋氣在心, 他自己要生病, 我自己要生頭痛病. 我要是知道父母有氣不管, 那真是太嚴重了, 這就是長期倒霉日子的預兆. 古人看你氣色就知道你什麼不順, 你抵觸頂撞父母,臉上馬上大大的寫上貧賤, 讓會看的人看得清清楚楚.

如果父母掛我的電話,摔我的電話,我要盡量短的合適時間就打過去,盡早的消除父母的氣,我一定要陪好話,要記住: 目的就是化解父母心裡的氣, 我說什麼不重要,父母說什麼,不重要.

9. 過去自己如此抵觸頂撞父母, 輕賤尊長毀滅的福德太巨大了.要把福德找回來,只有每天帶著孝順感恩的心給父母洗腳, 自己端水倒水, 要細致的洗, 洗干凈要用乾爽的毛巾擦很乾(擦不幹容易爛表皮), 把父母的襪子穿好, 注意襪子不要穿出褶皺, 不然咯腳的, 穿好襪子褲腳要放下來,要細心,要溫柔,要有愛。

10. 每個月的工資無論如何都要抽部分出來供養父母. 恭敬孝順拿財物供養父母對改財運是非同一般的好.

11.爸媽叫我們,我們要馬上應聲,不能拖拉。爸媽叫我們做事,我們要馬上去做,不能偷懶。

如果一個人生活上般般都不如意, 受盡各種痛苦折磨, 這一般都是因為從小抵觸頂撞父母.

我觀察到網路上很多女孩子最痛苦的就是感情.

姻緣本來就是和合二字, 經常抵觸頂撞父母, 是絲毫和合氣都沒有的, 搞到全身戾氣, 所以無法有順遂和睦的感情.

父母, 長輩, 上司是什麼呢

父母生我, 所以是生助我;

長輩, 上司, 長生幼, 也是生助我;

感情對象是什麼呢

對象, 對象, 相對之象, 就是對沖我;

沒有父母師長生助你, 對象來和你較量, 你就要受欺負.

所以想要姻緣好, 第一個就是不要再抵觸頂撞父母師長, 經常讓父母師長喜悅, 讓父母師長來生助你, 這樣感情就欺負不了你

現在開始, 立刻改, 不出一年, 好姻緣就到 。

孝順父母生出的氣蘊,是天地間至貴至珍生氣最強的氣蘊,養得住一切福德,鎮得住生活中各種不順包括擔心憂愁恐懼.

⑧ 孝敬父母傳統美德的名言名句

1、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2、孝敬父母經常可以代替最高貴的感情。——孟軻

3、母親,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爾基

4、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高爾基

5、母愛勝於萬愛。——莎士比亞

6、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

7、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9、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10、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11、長幼有序。——孟子

1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13、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14、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15、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16、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17、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18、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19、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

20、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21、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22、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23、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呂氏春秋》

24、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

25、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

26、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費孝通

27、老年人猶如歷史和戲劇,可供我們生活的參考。——(古羅馬)西塞羅

28、開始吧,孩子,開始用微笑去認識你的母親吧!——(古羅馬)維吉爾

29、禮者,斷長續短,損有餘,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荀子

30、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孝經·聖至章》

⑨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中學生該如何做

中學生應該做到盡自己所能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不再事事讓父母幫忙,不讓父母擔心……

⑩ 今後應如何傳承和發揚孝敬父母的傳統美德

我們這一代要做到傳承和發揚孝敬父母的傳統美德,首先做父母的就因該孝敬爺爺奶奶,以此為榜樣就可以教育好下一代!

閱讀全文

與如何培養孩子孝敬父母的美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年痴呆與心理問題 瀏覽:52
領取養老金資格認證表格 瀏覽:874
鶴崗礦務局和市政退休工資哪個高 瀏覽:625
老年痴呆症需要每年復查嗎 瀏覽:670
吉林省17年退休養老金 瀏覽:174
老人腸癌不吃飯能活多久 瀏覽:887
70歲老村醫雲南男孩 瀏覽:560
小米養生壺怎麼取消wifi閃爍 瀏覽:247
鄭州市男職工退休年齡 瀏覽:665
如何以氣養生 瀏覽:974
海南養老宜居哪個地方最好 瀏覽:233
欠賬如何向父母坦白 瀏覽:176
鋰電電瓶加什麼能延長壽命呢 瀏覽:56
重陽節生的明星 瀏覽:509
養老院質量大檢查操作手冊 瀏覽:472
退休人員更換社保卡後退休工資怎麼辦 瀏覽:230
養老認證是哪個網站 瀏覽:550
現在農村人多少歲領養老金 瀏覽:273
上海單位繳的養老保險能轉嗎 瀏覽:235
該怎麼拒絕父母要一塊去漫展 瀏覽: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