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把抖音下面的私信對象給刪了
長按或者左滑,刪除在列表裡刪除。
今天又是中國一個傳統節日:重陽節,大概很多朋友對於重陽節都不是太了解,今天學成國際教育就來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重陽節背後的冷知識。
重陽節的含義
重陽節的日期定在農歷九月初九,二九相重。《易經》中將九定為陽數,故名「重陽」。「九」與「久」重音,取親情、友情長久之意,古人認為重陽節是一個值得慶祝的節日。
重陽節的起源和發展
戰國 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在《離騷》中寫下:「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可見在戰國時期就有了重陽節飲菊花酒的習俗。
漢代 漢代小說集《西京雜記》中: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
三國 魏國曹丕曾在一文中寫到: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結合《西京雜記》,重陽節可能形成於東漢末年。
晉代 陶淵明在《九日閑居》中寫到:余閑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
唐 直到唐代重陽節才被定位為民間節日,各類風俗活動,也是在這之後,才逐漸變得多遠和豐富。
明清 到了明清,九月重陽,皇宮上下要一起吃花糕慶賀,皇帝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以暢秋志,此風俗一直流傳到清代。
重陽節風俗活動
賞菊、飲菊花酒 起源於晉代陶淵明,後人效仿,遂有重陽賞菊飲宴之俗,北宋時,重陽賞菊之風盛行。
登高望遠 重陽節又名「登高節」,九月初九正是天高氣爽之時,適合登高望遠,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插茱萸 茱萸是一種茴香料植物,香味濃,有驅寒、止痛、驅蟲等功效。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天插茱萸可辟邪求吉,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帶在身上或插於發髻。
吃重陽糕 也叫食蓬餌,餌,即糕。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而講究的重陽糕要做成九層,象徵著用吃糕來代替登高。現在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松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歸寧 舊時,重陽節也叫「女兒節」,即凡有出嫁女兒的人家,都備名酒、糕點,在九月初九天明時迎接女兒回娘家,稱之為「歸寧」。
敬老 1989年,我國重陽節被正式定名為「中國老人節」、「敬老節」,傳統的重陽節成為一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節日。2012年12月2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法律明確規定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