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陽節的傳說(簡短)
重陽節由來
這個故事與重陽節賞菊和飲菊花酒有關。很久以前有一農夫叫做阿牛,在他七歲時父親不幸去世,而母親也因此傷心欲絕患了眼疾,阿牛用過無數辦法都沒能治好母親的眼睛,直到一天晚上,阿牛做夢夢到一姑娘跟他說只要在九月初九那天到天花盪,於盪中尋一株白色菊花就能治好他母親的眼疾。
阿牛雖然覺得不可思議,但是死馬當活馬醫,在九月初九那天去到天花盪尋菊花,沒想到真的有一株白菊,阿牛挖了白菊回家煎成湯葯給母親服下,不久後就重見光明,至此後阿牛開始種植白菊,民間也把九月初九這一天稱為菊花節,也有了賞菊、飲菊花酒的習俗。
2. 有關於重陽節的傳說
重陽節的神話傳說
較早有關重陽節的傳說,見於梁朝吳均的《續齊諧記》:
汝南桓景隨費長房游學累年,長房謂曰:「九月九日,汝家中當有災。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除。」景如言,齊家登山。夕還,見雞犬牛羊一時暴死。長房聞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飲酒,婦人帶茱萸囊,蓋始於此。
(2)我想聽重陽節的故事擴展閱讀:
民間演化版本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瘟魔的蹂躪。一場瘟疫奪走了青年桓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點畢命。病癒之後,他辭別了心愛的妻子和父老鄉親,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掉瘟魔。桓景四處訪師尋道,訪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終於打聽到在東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桓景不畏艱險和路途的遙遠,在仙鶴指引下,終於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個有著神奇法力的仙長,仙長為他的精神所感動,終於收留了桓景,並且教給他降妖劍術,還贈他一把降妖寶劍。桓景廢寢忘食苦練,終於練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藝。
這一天仙長把桓景叫到跟前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應該回去為民除害了」。仙長送給他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並且密授辟邪用法,讓他騎著仙鶴趕回家去。
桓景回到家鄉,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備。中午時分,隨著幾聲怪叫,瘟魔沖出汝河,但是瘟魔剛撲到山下,突然聞到陣陣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氣,便戛然止步,臉色突變,這時桓景手持降妖寶劍追下山來,幾個回合就把溫魔刺死劍下,從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風俗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9]
後來人們就把重陽節登高的風俗看作是免災避禍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