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名人孝敬父母的故事
關於名人孝敬父母的故事
導語:千百年來,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父母是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最親的人,我們作為兒女的,都應該好好孝敬自己的父母。下面由我為您整理出的關於名人孝敬父母的故事,一起來看看吧。
陳毅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建者和領導者之一,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之一。陳毅還是一個非常孝敬父母的好兒子。
陳毅孝敬父母1962年,陳毅元帥出國訪問回來,在路過家鄉時,他就抽空去探望已經身患重病的老母親。陳母癱瘓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看見陳毅進了家門,母親非常高興,陳母剛要向兒子打招呼,忽然想起換下來的尿褲還在床邊,於是她趕緊示意身邊的人把尿褲藏到床下。陳毅見了久別的母親,心裡很激動,握住母親的手,關切地問長問短。過了一會兒,他對母親說:「娘,我進來的時候,你們把什麼東西藏到床底下了?」母親知道瞞不過去了,只好說出了實情。陳毅聽後,忙說:「娘,您久病卧床,我不能在您身邊伺候,心裡非常難過,這褲子應當由我去洗,何必藏著呢。」這時旁邊的人連忙把尿褲拿出來,搶著去洗。陳毅急忙擋住他們,動情地說:「娘,我小時候,您不知為我洗過多少次尿褲,今天我就是洗上10條尿褲,也報答不了您的養育之恩!」說完,陳毅把尿褲和其它臟衣服都拿去洗得乾乾凈凈,母親欣慰地笑了。
陳毅元帥是個大人物,每天都有繁忙的公務在身,但他卻不忘家中的老母親。在百忙中抽空回家探望癱瘓在床的母親,為母親洗尿褲,以關切的話語溫暖撫慰病中的母親。雖然陳毅元帥為母親所做的只是一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小事,但從這些平常的小事,我們可以看出他對母親濃厚的愛。他不忘母親曾為自己付出的點點滴滴,理解母親的艱辛和不易,知道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他的一片孝心,值得天下所有兒女學習效仿。
我有話說:孝敬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是每個兒女應盡的義務,也是義不容辭的責任。父母恩情重如山,深似海,人生莫忘父母恩。同學們,你們孝敬自己的父母了嗎?幫父母做點家務或幫父母洗洗腳、捶捶背等等,這些都是我們現在力所能及的事情,讓我們向陳毅元帥學習,現在就開始行動起來去孝敬父母吧!
不要拘束,只要你喜歡
爸爸讓我自由飛馬克·扎克伯格的父親艾德·扎克伯格出生於弗拉特布希一個綠樹成陰的街道上。馬克的爺爺是郵遞員,奶奶是家庭主婦。上學的時候,父親艾德的理科很好,如果按照父親的志願,他也許會考上哈佛大學,也許會成為比爾·蓋茨,成為喬布斯。但是,由於家庭的原因,爺爺希望父親早日掙錢養家。於是,父親就上了紐約大學口腔學院,最終成為紐約市布魯克林區一名牙醫。
艾德吸取自己成長路上的教訓,盡量給自己的孩子創造一個比較寬松的成長空間。他有四個孩子,馬克是最小的,經常與三個姐姐瘋玩、惡搞。可是,艾德一點也不生氣,任馬克做他喜歡的一切。
那時候,美國流行一部名叫《星球大戰》的科幻電影,馬克看得入了迷。不過,馬克不是單純地看,他看了《星球大戰》,竟然想拍一部電影。姐姐們都覺得馬克是無理取鬧,但是,艾德對兒子馬克很支持,他買來了拍攝需要的一切設備,交給馬克說:「不要拘束,只要你喜歡,你可以做一切可以做的!」馬克很高興,便開始了自己的創作。一個多月後,馬克竟然真的創作拍攝了一部電影。當然,這是一部惡搞片,影片的滑稽惡搞讓三個姐姐笑得吃不下飯。
按照正常的發展,馬克也許會成為好萊塢的劇作家或者導演。可是,馬克的興趣很快就轉移了。他很快喜歡上了電腦,喜歡上了網路游戲。那時候,電腦很貴。可是,艾德舉全家之財力,給家庭每個成員買了一台雅達利800電腦。妻子凱倫生氣地說:「艾德,你瘋了?你怎麼能夠跟著孩子們一起惡搞?你應該幫助他們理清人生的方向才對!」艾德笑著說:「我不會給孩子設計未來,我只會幫助他們做他們喜歡的一切!」就這樣,馬克開始在電腦上玩《模擬城市》,玩《馬里奧賽車》。雖然,那個時候的電腦速度很慢,但是,他的《馬里奧賽車》卻玩得非常好,全家人誰也玩不過他。為此,馬克曾經高興了好一陣子。
不要膽怯,只要你決定
不要認為馬克是一位貪玩的孩子。他與其他孩子不一樣的是:他沉迷於游戲的奧秘,而不沉迷於游戲本身。當馬克把所有的電腦游戲玩轉之後,就覺得沒有意思了。這時候,馬克打算自己編寫一個游戲。
編寫游戲需要寫編碼,而編碼對於孩子來說,那是一個非常深奧的課題,況且,還需要美術、音樂等方面的技術支撐。不過,困難就像是一塊磁鐵,深深地吸引著馬克,他從書店買來一本寫編碼的書籍,偷偷地看了起來。幾天後,他便開始了自己的游戲編寫。他做的第一款游戲是一部名叫《搖滾樂團》的視頻游戲。道具是一個塑料撥浪鼓,場景就在自己家的客廳里。游戲編好後,三個姐姐都很喜歡,可是,很快,她們就發現了游戲的漏洞,玩起來很糟糕。
馬克有些失望,有些膽怯。看到兒子不高興,艾德明白了其中的原委。在一個晚飯後,艾德走進馬克的房間,坐在馬克的身邊。他用手摸著兒子的頭,慈祥地說:「不要膽怯,不要害怕困難。只要你決定了,就要不顧一切地往前沖,成功才會屬於你!」馬克看著父親,淚水禁不住從眼角流了出來。
馬克重整旗鼓,再次開始了自己新的征程。這次,他決定編寫一個可以交流的程序。這是一個類似於現在QQ交流的信息系統。這個編碼程序很復雜,馬克一放學就把自己關在房間里,不停地敲打著自己的鍵盤,常常因此忘記了吃飯和睡覺。這次,馬克成功了。他創作的交流平台,可以把爸爸、媽媽和三個姐姐的電腦聯系起來。家裡的人可以坐在自己的房間里,通過這個平台交流。雖然這個信息交流平台的速度非常慢,交流起來很費力,甚至沒有直接跑到對方的房間里的速度快,可是,家裡的人都感到很神秘,很興奮。大家稱這個信息平台為「馬克網站」。
馬克在哈佛上大學的時候,創建了臉譜社交網站。當時,專業人士評估這個網站價值2000萬美元。馬克決定退學創業。這對於一般家長來說,簡直是一個荒唐的決定,也是不可能同意的。可是,當馬克把自己的想法告訴父親艾德的時候,艾德毫不猶豫地對兒子說:「不要膽怯,只要你決定,你就堅定地往前走!」艾德的話給了馬克很大的鼓勵,他向學校遞交了退學申請,致力於自己的事業。
不要牽掛,我工作我快樂
馬克成功了,他所創辦的臉譜社交網站成為全球最大的`社交網站,財富急劇膨脹。在臉譜網站第一次董事會上,董事們一致認為,馬克的父親艾德對於臉譜網站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因為,艾德不僅培養了一個優秀的兒子,更重要的是,馬克在創建臉譜的過程中,艾德給予了馬克以及臉譜其他創建者莫大的精神支持。於是,董事會決定給予艾德200萬臉譜網站股權。
馬克帶著董事會分給父親的股權,回到了自己的家裡。可是,當馬克把這筆股權手續交給父親艾德的時候,艾德並沒有馬克想像的那麼高興。他把那筆股權接過來看了看,又還給了馬克。他對馬克說:「你不要牽掛我,我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事業。你不要因為自己的成功而剝奪我工作的權力,我完全能夠憑借自己的能力養活自己!」
馬克愣住了。世界上哪有這么傻的人,這可是200萬股權呀。他對父親艾德說:「這是你應該得到的,你完全有資格擁有!」可是,艾德堅決拒絕。最後,還是臉譜董事會所有成員出動,才說服艾德勉強收下。目前,這筆股權的價值已經超過6000萬美元。
馬克越來越紅,財富越來越多。可是,艾德卻依然在紐約布魯克林區做自己的牙科醫生。雖然,他曾經在兒子的臉譜網站推銷自己的牙科診所,但是,他從來不對人提起自己的億萬富翁兒子,他的病人也沒有一個人知道他就是臉譜CEO馬克的父親。
終於,媒體發現了艾德,把艾德推到了人們的視線內。當網民們看到真實的艾德的時候,說什麼也不敢相信他就是馬克的父親。因為,一個身家260億美元的父親,竟然還在靠自己的勞動養活自己。面對媒體,艾德微笑著說:「我工作,我快樂!」也許,這就是艾德給予億萬富翁馬克·扎克伯格最大的精神財富。
袁世凱是個孝子,1892年帶著娘親劉氏到了赴任的朝鮮,直到甲午戰爭爆發前才派人送回。1901年6月辛丑條約談判正急之時,劉氏去世。按常規,袁世凱要申請離職丁憂回籍營喪。但朝廷正自身難保中,當然不會批准。
袁世凱葬母1902年6月,政府實授袁世凱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後面還有成堆的中央級職銜。9月,太後賞袁的生母劉氏一品封典,並賞銀3000兩,給假40天,令其回籍葬母。
這個時候的袁世凱風光至極,但遇上他那個嫡母二哥就灰頭土臉了。一句話:在外你是國家大員,在家你是妾生小子,葬儀還得按家規來。所謂的家規乃中國傳統,第一長門為尊,第二妻妾有別。總之,袁母身為庶妻,死後不能入祖墳正穴,也不能同嫡妻夾棺並葬,只能殯在塋外。
此時的袁世凱,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在葬母的事情上,卻不得不屈就長門世敦,幾次與其磋商,能否額外抬舉一下,兄長就是不肯讓步,甚至不著孝衣反穿上了紅袍,對袁世凱傷害太大,兄弟之間反目成仇。在對待娘親方面,袁世凱是一點不讓步的。
袁世敦的阻擋,也激起了他的反彈,他要大操大辦,讓身為妾婦出身的娘親最後風光一下——在袁寨東北15里處選擇了洪家窪新墓地,佔有耕地120畝:墳園40畝,新建四合院瓦房十數間,由看墳人常年看守;主墳40畝;塋門前佔地40畝,豎牌坊、立14塊石碑,石人石馬排列兩廂。
辦事地點設了三處:一在故居袁寨,具體辦理殮殯事宜;一在袁張營大帥府,大擺靈堂,接待達官貴人追悼弔祭;一在洪家窪墓地,專門辦理安葬祭祀事宜。弔祭者絡繹不絕,觀禮者人山人海。
袁家開宴夜以繼日,一次就開200多桌(我們現在的紅頭文件,規定不得超過20桌),據說井水都為之而乾涸,附近的河南老鄉可開了跟,他們激動地說:感謝朝廷,感謝太後,感謝袁宮保,幾輩子沒見過這么大的排場,就連孝子袁世凱坐在八人抬方桌上接待客人的場景都讓他們傳述至今!
;② 孝話題作文300字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相信神洞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孝話題作文300字4篇,歡迎大家分享。
孝親敬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孝順父母是我們中國人民都必須會做到的事,而有些人,不孝敬父母,尊敬老人,反而不聽父母的話,還辱罵老人。老人說他幾句,他不把老人放在眼裡,甚至頂嘴反抗,這就意味著不孝親不敬老。
我們應該學習身邊的那些懂得孝親敬老的人,學習他們的行為。比如:扶老奶奶、老爺爺過馬路,幫助那些殘疾的老人,不要無視他們的存在······
我們的父母為了我們的衣食住行,讓我們豐衣足食而早出晩歸。為段瞎大了我們的學習,他們的額頭上出現了一排排粗粗的黑線。為了我們······他們的頭發被一根根愁白。所以,我們要理解父母的疾苦,幫助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外出要給我們的父母打招呼,放學不能及時回家要給他們打電話,別讓他們擔心。要聽從父母的教誨,不要任性,不要和父母對著干。否則就不孝親不敬老了。因此,孝親敬老是我們學生必備的禮儀原則。
作為學生,我們不僅在家裡要做到孝親敬老,在外面也同樣要做到孝親敬老;作為學生,我們不僅在語言上要孝親敬老,而且要把孝親敬老的這個優良傳統融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去。
行動起來吧!讓我們為孝親敬老這項活動一起努力!
今天晚上,我餓了。我對媽媽說:「媽媽,我餓了!」,媽媽說:「你自己下去買兩個驢肉火燒和兩張火燒皮吧!自己去吧!」我就急匆匆地穿上衣服,下去買火燒。
不一會,我就買來了火燒。在路上,我聞了聞火燒,啊!這燒餅可真香呀!回家以後,我對媽握豎媽說:「媽媽,您餓了嗎?你餓了就快點吃吧!」媽媽說:「不了,你先吃吧!」
於是我尊敬不如從命,就狼吞虎咽地吃完了一個火燒和一張火燒皮。剩下的火燒呢?原來呀,我是想用剩下的火燒來填飽媽媽的肚子。不讓媽媽挨餓。想到這里,我就把這些火燒給媽媽,媽媽見到這樣的情景,就奇怪地問:「女兒,你為什麼不全都吃掉呢?幹嘛給我呢?」我就對媽媽說:「媽媽,你還沒有吃飯,你一定餓了,你一定要吃點東西才行呀!」媽媽聽了我的話非常感動,就激動地說:「女兒,你真懂事,是一個孝敬媽媽的`好孩子!」媽媽高興地笑了,像一朵美麗的花在陽光下幸福地綻放。
我看到這樣的情景,我感到非常快樂。
現在,大人們都工作纏身,幾乎沒有時間再去看望從小哺育我們的父母了。甚至有些人,有了時間也不高興去。如果有一個「盡孝節」該多好啊。這一天,所有單位都放假,就連孩子們的學校也都放假,因為他們也要取消盡自己的爺爺、奶奶呢!
今天是盡孝節。所以我早早的就起了床,帶著早已准備好的禮物,帶著孩子,開著車向父母家駛去。聽,馬路上全都是汽車、電瓶車、摩托車還有人們談論的嘈雜的聲音,熱鬧極了。瞧,樓房裡幾乎是空盪盪的。因為人們都去盡孝了!「唉,又堵車了。」我說,「這人可真多。」「是啊,是啊!」孩子說。不知不覺中,已經到父母家門口。
當他們打開門,看到我捧著好多禮物時,顯得興奮不已,先是笑得合不攏嘴,但很快又流下了熱淚。我扶著他們坐到沙發上。不久,姐姐也來了。我們一家人高高興興地坐在一起,聊著家常,談著工作,辦他們做家務活。晚上,我們在一起,吃著飯,唱著《常回家看看》。吃完飯,我們一家做在院子里,吃著水果,賞著明月,在一起說說笑笑。
同學們,我相信總有一天,節日表裡會出現「盡孝節」的。
我讀了《陳毅探母》,被陳毅的孝敬之心深深地感動。
1962年陳毅元帥出國訪問回來,路過家鄉得知母親癱瘓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元帥看見母親把換下來的尿褲藏在床底下,馬上把尿褲和其他臟衣服洗得乾乾凈凈,母親欣慰的笑了。我們都知道陳毅元帥是個大人物,公務繁忙,但他卻能在百忙中抽空探望老母親,以關切的話語溫暖撫慰病中的母親,為母親洗尿褲,我覺得我們應該學習陳毅元帥孝順母親的優秀品質。一個星期天,我看見媽媽正在家裡大掃除,我既沒有幫媽媽掃地,也沒有幫媽媽洗碗,而是在開心的玩電腦,現在回憶起來真是慚愧!
母親給了我們生命,並含辛茹苦的把我們養大,我們做什麼都報答不了母親這偉大的愛。還是陳毅元帥說得好:"娘,我小時候您不知為我洗過多少次尿褲,今天我就是洗上100條尿褲,也報答不了您的養育之恩啊"。這就是我們的孝心元帥。
讀完這篇文章,我慢慢有所領悟,所以我決定從現在做起,幫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聽媽媽的話,好好讀書,長大後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③ 關於孝的議論文
可見,上至領袖,下到百姓,無一不在遵循著“孝道”,孝道是我們中國人最突出的美德。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一些關於孝的議論文,僅供參考。
關於孝的議論文篇一:談孝道
我看過這么一幅漫畫:一家人圍坐在餐桌前為姥姥舉辦生日宴會。桌上美味佳餚,應有盡有,唯獨沒有姥姥的身影。卻見小外孫指著在廚房正在汗流滿面做飯的姥姥叫道:“姥姥,該您吹蠟燭了。”
好一個生日宴會,這哪裡是為老人舉辦的,分明是讓老人無償地為他們付出!我不禁問道:“中國五千年文明的孝道哪裡去了?”
我們知道,從古至今,“孝”字占據著幾乎全部人的思想意識。不論年長、年幼,都遵循著“孝”。古時候的“孝”便為“順”,孝順永遠連在一起,最後終於成為專有詞。一家之中,父親為一家之主,兒女必須言聽計從,不論對錯,一律服從,這也是孝的一種體現。
而今,“孝”的含義有了進一步的改變,從一味順從,深化到了求大同,存小異,從精神、物質兩方面來盡孝。我們經常可以發現:每當周末,一些老人的家裡總是兒女滿堂,聚在一起,對老人問寒問暖,給老人買補品,陪老人談天,孫子們也向老人匯報好成績,逗老人開心,這是新時代孝的體現。
社會在一天天地進步,從古時的一味順從發展到今天的物質、精神兩方面盡孝,無一不體現出中國人對“孝”的重視。
而國外與我們不同,他們那裡子女與老人之間的關系只是金錢關系,家長只負責把兒女撫養成人,其餘則撒手不管,全無關系了。而家長到了晚年,縱使兒女成群,也不會出現兒孫滿堂,歡聚一堂的情景,他們是冷漠的金錢關系。我聽過這么一件事,有一位老人孤身一人住在美國洛杉磯的一幢小房子里。有一天當郵差來送養老金清單時,發現這個老人已死去多時了。是由於突發心臟病而亡。據了解,她有九個兒女,個個生活得都不錯,還有一個是大資本家。可她在這九個兒女成人之後,就再也沒有見過她們,頂多在聖誕節時收到幾份小禮物。而在她死後,她的兒女也未曾表示過什麼。由此,我們就可以看出東西方文明的差異,至少是在“孝道”方面的差異。無怪乎有人這么評析:西方資本主義世界是兒童的天堂,成人的戰場和老人的地獄。
可見,講“孝道”是中國人的美德之一。
我國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陳毅同志十分孝敬他的母親。有一次在他回家看望母親的時候,他的母親由於行動不便,年老多病,把褲子拉臟了。當她看見陳毅進來,忙把臟褲子藏到褥子底下。當陳毅發現褥子下的臟褲子之後,埋怨母親為什麼把褲子藏起來,自己的兒子有什麼顧忌的。她母親說:“這粗活還是讓別人去干吧。”陳毅卻說:“我是您的兒子呀?別人怎能代替呢!”說罷,三下五除二就把褲子洗好了。
可見,上至領袖,下到百姓,無一不在遵循著“孝道”,孝道是我們中國人最突出的美德。
我們青少年理應繼承這一美德,決不能像那幅漫畫所畫的那樣做,而是進一步把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發揚光大!
關於孝的議論文篇二:孝道
現代的都市,燈紅酒綠,不斷為了生存的我們,在愈演愈烈的競爭中,不斷接受著艱難困苦的考驗,不斷在“時光”洪流中掙扎,也在‘生活的淘汰賽’中不斷的出局,不斷地榮升,同時也享受著豐富的物質條件與精神財富。
可我們有沒有想過,每當想要早起的我們憊懶的躺在舒適的床上,不願在朦朧中睜開睡眼惺忪的雙眼時,我們的父母在做些什麼?每當,我們在電視機前歡聲笑語時,我們的父母又在做些什麼。每當我們跟父母無理取鬧時,可又曾想過父母的嘆息與悔恨。
滄桑的的臉上流逝著歲月的痕跡,斑白的頭發映刻著風霜的洗禮,枯黃的手“指向”的是生活的艱辛。然而身處在高度文明包圍中的我們為什麼總讓他們操心呢?為什麼?
在我中華綿延的五千年文化中,不乏有“孟母三遷”的典範,在不知不覺中父母已經替我們鋪好了道路,但換來的是“青春難駐”的逝苦啊、
著名作家汪國真的詩集中曾譜有一首《蝶戀花》寫到:“自古青春難駐,年少正好射虎,妙手婉風華,功就與君共駐。起舞,起舞,更有憧憬無數。”讀罷此詩,是否更應珍惜少年時?是否還“紙醉金迷”,自我陶醉呢?
那麼,請珍愛父母,留住時光。盡管時光荏苒,物換星移,但請不要揮霍青春,‘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不要忘記蒞臨在我們肩上的重擔,不要有太多悔恨。努力吧!
關於孝的議論文篇三:孝敬父母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我們中國的傳統美德中,從道義上來說,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要學會尊敬別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只有這樣做才能在全社會形成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才能在當今和諧社會中形成人與人的和諧發展。
我們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生活在這個世界,都源於自己的父母,是他們哺育著我們成長,是他們來成為我們生活之路上的護航者。然而,其實從我們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就背上了孝敬父母的這個責任,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來孝敬父母。從古至今,人們都應該明白“百善孝為先”的道理,“子路借米救父母”,“朱德《回憶我的母親》”“孔融讓梨”這些故事都可以充分的證明了,孝敬父母在中國的傳統的美德中占據首要位置,生兒育女循環理,世代相傳自古今。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我們應該感謝父母,是他們給我來到這個世界的權力。然而少年的時光充滿著無限快樂,但是也伴隨著求學的喜怒哀樂,其中也包含了父母的多少酸甜苦辣。父母為了我們的幸福生活,日夜操勞,任勞任怨。每當看到父母的黑發中增添的銀絲,發亮的額頭前留下歲月劃過的痕跡,就會有一種力量在不斷鞭策著我,讓我們去認真的學習,用自己的成績回報社會、回報父母,這也是一種行孝之策。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雖然我們現在還很年輕,有很多事情都還不能順理成章的去完成,但是我們可以站在父母的角度上換位思考。我們每個人以後都將會成為孩子的父母,然而我們孝敬父母的方式也不只是你讓他們過上幸福的生活,而是在父母停下來休息時你遞上的那一杯涼茶,在他們辛勤勞動流下汗水時遞上的那一塊毛巾,在你學會第一次做飯時端上餐桌上的那一頓晚餐關於孝的議論文作文關於孝的議論文作文。父母喜歡的東西,子女要盡最大的努力去為他們准備,父母不喜歡的東西,要謹慎地為他們去掉,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報答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
道不遠人,父母面前能盡孝,才符合道義。哺育子女是動物也有的本能,孝敬父母才是人類的文化之舉。如果我們不孝敬自己的父母,那就相當於一枝花插在花瓶中,雖然有色有香,卻失去了原有的根。養育之恩須圖報,望子成龍夢成真,孝順家風世世傳,綿延不絕代代興。道也,非遠人者,孝也,尊父母之所敬也。
④ 初三議論文作文《談孝道》600字
我看過這么一幅漫畫:一家人圍坐在餐桌前為姥姥舉辦生日宴會。桌上美味佳餚,應有盡有,唯獨沒有姥姥的身影。卻見小外孫指著在廚房正在汗流滿面做飯的姥姥叫道:「姥姥,該您吹蠟燭了。」
好一個生日宴會,這哪裡是為老人舉辦的,分明是讓老人無償地為他們付出!我不禁問道:「中國五千年文明的孝道哪裡去了?」
我們知道,從古至今,「孝」字占據著幾乎全部人的思想意識。不論年長、年幼,都遵循著「孝」。古時候的「孝」便為「順」,孝順永遠連在一起,最後終於成為專有詞。一家之中,父親為一家之主,兒女必須言聽計從,不論對錯,一律服從,這也是孝的一種體現。
而今,「孝」的含義有了進一步的改變,從一味順從,深化到了求大同,存小異,從精神、物質兩方面來盡孝。我們經常可以發現:每當周末,一些老人的家裡總是兒女滿堂,聚在一起,對老人問寒問暖,給老人買補品,陪老人談天,孫子們也向老人匯報好成績,逗老人開心,這是新時代孝的體現。
社會在一天天地進步,從古時的一味順從發展到今天的物質、精神兩方面盡孝,無一不體現出中國人對「孝」的重視。
而國外與我們不同,他們那裡子女與老人之間的關系只是金錢關系,家長只負責把兒女撫養成人,其餘則撒手不管,全無關系了。而家長到了晚年,縱使兒女成群,也不會出現兒孫滿堂,歡聚一堂的情景,他們是冷漠的金錢關系。我聽過這么一件事,有一位老人孤身一人住在美國洛杉磯的一幢小房子里。有一天當郵差來送養老金清單時,發現這個老人已死去多時了。是由於突發心臟病而亡。據了解,她有九個兒女,個個生活得都不錯,還有一個是大資本家。可她在這九個兒女成人之後,就再也沒有見過她們,頂多在聖誕節時收到幾份小禮物。而在她死後,她的兒女也未曾表示過什麼。由此,我們就可以看出東西方文明的差異,至少是在「孝道」方面的差異。無怪乎有人這么評析:西方資本主義世界是兒童的天堂,成人的戰場和老人的地獄。
可見,講「孝道」是中國人的美德之一。
我國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陳毅同志十分孝敬他的母親。有一次在他回家看望母親的時候,他的母親由於行動不便,年老多病,把褲子拉臟了。當她看見陳毅進來,忙把臟褲子藏到褥子底下。當陳毅發現褥子下的臟褲子之後,埋怨母親為什麼把褲子藏起來,自己的兒子有什麼顧忌的。她母親說:「這粗活還是讓別人去干吧。」陳毅卻說:「我是您的兒子呀?別人怎能代替呢!」說罷,三下五除二就把褲子洗好了。
可見,上至領袖,下到百姓,無一不在遵循著「孝道」,孝道是我們中國人最突出的美德。
我們青少年理應繼承這一美德,決不能像那幅漫畫所畫的那樣做,而是進一步把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發揚光大!
⑤ 孝敬父母故事讀後感
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孝敬父母故事讀後感,希望你喜歡。
孝敬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關於孝敬父母的故事不計其數。陳毅孝敬父母的故事讓我深受感動,懷著崇敬的心情,我又一次讀了《孝敬父母》這篇文章。
陳毅是個元帥,平時很忙。一次,他抽空去看望癱瘓在床的母親。母親大小便不能自理,在陳毅進家門前,母親把尿褲扔掉了床下。陳毅進家門後,問母親:“娘,我進來的時候,你們把什麼東西藏到床底下了?”母親看瞞不過,只能把事實真相說了出來。陳毅聽了,忙說:“娘,您久病卧床,我不能在您身邊伺候,心裡非常難過,這褲子應當由我去洗,何必藏著呢。”母親聽了很為難。陳毅動情地說:“娘,我小時候,您不知為我洗過多少次尿褲,今天我就是洗上10條尿褲,也報答不了您的養育之恩!”說完,陳毅把尿褲和其它臟衣服都拿去洗得乾乾凈凈,母親欣慰地笑了。
陳毅有公務在身,卻不忘自己的母親。百忙抽空給母親洗尿褲。從這件小事,我看出來陳毅是個孝子。
我想起了我的事,在家裡,都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更別說照顧父母了。從此以後我希望做個孝順父母,懂得照顧父母的好孩子。
同學們,我發誓要做個對父母恭敬、孝順的人。那你能做到嗎?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今中外,孝敬父母的感人事跡不勝枚舉。今天,我懷著崇敬的心情,閱讀了《孝敬父母》這篇文章。
文章主要講了少年時的陳毅很孝敬父母,常幫媽媽做事,從來不惹父母生氣。後來陳毅投身革命,由於工作很繁忙,長期在外,很少有機會能回家探望母親,總感到未盡做兒子的責任。一次,陳毅從國外訪問歸來,途徑家鄉,順道探望癱瘓在床的母親。他母親得知兒子要回來了,就忙叫人把那條尿濕的褲子塞到床下,不願讓兒子知道。陳毅發現了,執意要去洗褲子。當我讀到“不管當了多大的官,我都是您的兒子。您就把褲子拿出來,讓我來替您洗吧!”這句話時,我不禁想起平時的我,別說要我幫父母洗衣服了,我就連自己的衣服也都要爸爸媽媽洗,想起來,可真是慚愧啊!
讀完全文,我對陳毅孝敬父母的品質肅然起敬。《三字經》里曾提到過:“孝於親,所當執。”是啊!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他們這樣一把屎一把尿地把我們拉扯大,多辛苦啊!我們這些後代子孫難道就不應該好好回報他們嗎?!黃香從小就懂得“孝道”,夏天炎熱時,用扇子為父親扇涼枕席;冬天嚴寒時,以身為父親溫暖被子。大家想想,一個只有就九歲的孩子,就知道要孝敬父母,更何況我們這些少先隊員呢?我們更應該孝敬父母,做他們的榜樣啊!可我們,一個個,都是嬌貴的“小皇帝”、“小公主”,一個個,都是爸爸媽媽的心肝寶貝,掌上明珠,爸爸媽媽含我們在嘴裡怕化了,捧我們在手上怕摔了,因此,我們都養成了好吃懶做的習慣,多不好啊!爸爸媽媽煮了白米飯,我們卻偏要吃零食;看到了別人有了漂亮的東西,我們就吵著要買,爸爸媽媽拗不過我們,只好依著我們;家裡的活用不著我們親自動手,爸爸媽媽們自己會乾的;房間里亂七八糟的,爸爸媽媽也會幫我們收拾干凈;每逢周末,吵著讓家長帶我們上公園玩,絲毫不顧他們的感受,家長只好從百忙之中抽出空來陪我們,我們簡直成了一個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家庭小霸王”了!我們怎麼能跟陳毅比呢?
我的心受到了極大的震撼。陳毅爺爺那麼關心、體貼、孝順父母,而我們呢,又要這個又要那個,從來不想想父母有多辛苦。有時候,我們心情一不好還跟爸爸媽媽吵架、頂嘴,真是不應該啊!我們要自我反省一下:以後在家再也不跟父母發脾氣了,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就自己做,幫爸爸媽媽減輕負擔,再也不勞煩他們,再也不做“小皇帝”、“小公主”了!
父母為我們付出了太多太多,我們應該好好報答他們,是嗎?從現在起,我們要做一個孝敬父母、尊敬和關心長輩的乖孩子,不忘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做他們的“得意小幫手”,好嗎?我們要把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初中三年級時,張九精的母親在一次火車事故中不幸遇難,使他對生活的苦難有了真正的理解。受此打擊,一開始,張九精的成績直線下降。在父親的鼓勵下,他又慢慢地緩過勁來,堅定了信心,考取了海南師范大學。大一下學期,那是他父親糖尿病病發最嚴重的時候。打電話時,他父親在電話那頭什麼也聽不見,無論張九精怎麼大聲地喊。在和父親的電話聯系中,張九精強烈地感覺到:無論從精神上還是身體上,父親的情況都非常糟糕,張九精心疼地落淚了。從那時起,張九精就在心裡暗下決心,一定要靠自己的雙手,通過自己的努力,盡力改善生活條件,得到經濟上的支撐,把父親接過來一起過,讓他生活得好一些。
從大一開始,張九精就踏上艱辛的勤工儉學之路,先後做過電器促銷、床上用品促銷、文具促銷和建築防水工程、家教等勤工儉學工作,靠勤勞改變生活處境,以早一點把父親接到身邊照料。2003年8月,拿到暑假做家教掙來的2000元後,張九精說服了患病的父親,並把他接到海南,
一到海南,等父親休息兩天後,張九精放棄了所有家教的時間,叫上幾個最要好的朋友,陪父親到海邊散心、游泳,細心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