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重陽節賞菊散文

重陽節賞菊散文

發布時間:2023-09-10 11:03:15

⑴ 賞菊作文350字

摘抄兩篇,希望有所幫助
秋日賞菊秋天到了,天高雲淡,涼爽宜人,漫山遍野的菊花開了。今天,我和媽媽去報業大廈賞菊。一到報業大廈,我不禁驚呆了:這里的菊花真多呀,這兒一棵,那一朵,我已經數不過來了,我真的置身於菊花的海洋了!這里的菊花五顏六色,十分眩目。黃的、紫的、紅的、白的、橙的……等等等等。
這里的菊花有的含苞待放;有的開的正旺,金黃金黃的;有的則已經凋零,枯黃的枝葉垂了下來。這里的菊花形態各異,有的像一團小球球,有的像一隻小刺蝟,有的像一顆向日葵,有的外面一層葉子寬寬的,像個盤子,邊上還微微捲曲,就這樣,重疊了一層又一層;有的像……最奇特的還是那一顆,兩種花一起開放,真美極了!還有呈簇狀的菊花,一株上面開有數百朵,黃的、白的,有的從高空懸吊下來,象是頑皮的孩子在盪鞦韆。有的緊貼著牆,又像瀑布一樣。
心靈手巧的叔叔阿姨們還把它們編製成孔雀的模樣,栩栩如生,你會感到那就是比美的孔雀,正在開屏,正在花叢中跳來跳去。香,是花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菊花當然也不例外。你順手從地上拿一朵放到鼻邊,它發出的那種異香會讓你飄飄欲仙,彷彿沉浸在仙境中一般。小蜜蜂也被花香吸引來了,它們在花叢中翩翩起舞,好一副美麗的景象。菊花太美了,它讓你看了又看,聞了又聞,讓你久久不忍離開。我愛菊花,是它把秋天的大地裝點得絢麗多彩,更加美麗。啊!秋天的菊花真美啊!



今天,媽媽、爸爸帶我到三聖鄉去賞菊。
走近菊園,看到的是一大片菊花,像一片菊海!菊花的顏色非常鮮艷,有紅的、黃的、白的、紫的、綠的,五彩繽紛,真是「三聖花鄉,五色菊海。」
菊花的樣子有很多,有的花瓣是像卷發一樣張開,有的像刺一樣張開,有的小菊花的花瓣是單層的,有的花瓣是雙層的,有的重重疊疊,數不清到底有多少層…...各式各樣,千姿百態。
我們走累了,坐在河邊的茶房裡,我要了一杯菊花茶,菊花泡在水裡,像大海里的水母,又像仙女的白紗裙,真美啊!
喝一口,一股清香在我嘴巴里綻放。
聽媽媽講有一個著名的詩人叫陶淵明。他留下一句著名的詩:「採菊東蘺下,悠然見南山。」還有宋朝女詩人李清照自比菊花:人比黃花瘦。
呵呵,還有人拿自己跟菊花比胖瘦。真有意思!
哦,對了,我想起一部跟菊花有關的電影叫《滿城盡帶黃金甲》,超級難看。因為我不喜歡人們打打殺殺的。但裡面黃燦燦的菊花鋪天蓋地,讓人印象深刻,媽媽也一邊搖頭一邊說:「白白糟踏了那些菊花!」
爸爸經常說:「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氣欲重陽。」就是說賞菊在重陽節,是古代的風俗喲!
然而在現代,只要你願意,在秋天你都可以去賞菊!

⑵ 寫重陽節的作文800字

每當秋高氣爽、菊花飄香的時節,我們又一次迎來了一個特殊的節日——重陽節。下面我們來看看寫重陽節的作文800字,歡迎閱讀借鑒。

寫重陽節的作文800字1

「九月九,是重陽。插茱萸,賞菊忙……」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重陽節。

重陽節要尊老敬老。重陽節前一天,我望著爺爺在廚房裡忙著做晚餐的背影,我決定在重陽節送爺爺一件禮物。

我來到商場,到煙酒區逛了逛,又到食品區看了看。最終,我的腳步停在了賣書籍的貨架前。只見書分好多種,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海洋類的書籍,因為我的爺爺以前是航海家,所以我認為爺爺可能喜歡這一類的書。我仔細看了看,一些故事性的排除去,剩下的沒幾本了。我翻翻這個,看看那個,我的心糾結極了。心想:買了這本,爺爺會不會不喜歡?買了那本,會不會又不太合適?我千挑萬選,終於選出了一本《海底知識》。我捧著它,就像得了寶似的,一蹦一跳地走回了家。心想:爺爺一定喜歡!

第二天我怎麼也不敢把禮物送出去,爺爺做飯時我不敢送,生怕他因為來接受了我的禮物而耽誤了做飯;爺爺整理自己的包時,我也不敢送,唯恐他萬一忘記了自己要帶什麼;就連爺爺在沙發上看手機時,我還不敢送,怕他因為這件事忘記了手機上剛剛出現了什麼……終於,我挑中了一個大好時機,爺爺在陽台上看藍天白雲,我趕緊從房間取出禮物,躡手躡腳地向陽台走去,心想,爺爺會不喜歡嗎?我現在送合適嗎?我剛踏進陽台,誰知,爺爺突然轉過身來,笑著問我:「怎麼啦?」我頓時嚇破了膽,把禮物往身後放了放,故作正經地說:「我要喝水!」爺爺「嗯」了一聲,答道,「自己去倒吧。」耶!我就等著這句話,我長長地吁了口氣,偷偷把禮物藏好,回到了房間。

在房間里的我想來想去,覺得還是態度真誠送出禮物比較好。我朝著陽台大喊一聲:「爺爺!」爺爺聽後直奔房間,我笑嘻嘻地對著他說:「有驚喜!重陽節快樂!給您的禮物……」說著,我把禮物遞給爺爺。「哇,這是你送給我的嗎?這正是我夢寐以求的那本書,謝謝!」爺爺說著,幾滴淚珠漸漸從眼眶裡溢出來,「我的好孫女!好孫女啊!」他把我舉得高高的,我的臉上綻開了笑容。

「九月九,是重陽。插茱萸,賞菊忙。」只要我唱起這支歌,我就不會忘記給爺爺送禮物這件事,小小禮物傳遞了我對爺爺濃濃的敬意,希望他永遠開心快樂!

寫重陽節的作文800字2

金秋十月,丹桂飄香,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佳節——重陽節。九九重陽,代表著天長地久,這個特殊的日子也代表著尊老、敬老、愛老。

放學一到家,我正遇外公出門散步回來。這時,一個念頭在我的心頭閃過:今天,我要為外公做件事,以聊表我對他老人家的一份孝心。

忽然,外公腳上的那雙鞋映入我的眼簾。只見上面布滿了一層密密的塵埃,像一堆成群結隊的小臟蟲肆無忌憚地駐扎在外公的皮鞋上,正貪婪地啃嗜著它原有的光潔。見此,我靈機一動,現在我要做一回小小擦鞋匠,幫外公擦鞋!主意一定,我趕緊扶著外公在椅子上落座,鄭重其事地對他說:「外公,您坐好,我要給您的鞋子乾洗一下!」外公笑盈盈地看著我,樂呵呵地說:「我外孫勤快咧!」我笑而不答,立馬干起活來,接著,我便「請」來了擦鞋「大將軍」——抹布和「小部將」——刷子和鞋油,准備向那群來勢洶洶的「小臟蟲」發起挑戰,志在把它們一舉殲滅,還皮鞋鋥亮的容顏!

我先蹲下來,派出「大將軍」抹布勢如破竹般全方位「斬殺」著鞋面上的灰塵,只見抹布在鞋面上風馳電掣般飛速奔跑著,一眨眼的功夫,那些弱不禁風、不堪一擊的「小嘍啰」全部被斬盡殺絕,消失殆盡。接下來輪到「小部將」刷子和鞋油聯手登場了,我把牙膏似的黑鞋油小心翼翼擠了一小攤在刷子上,拿起刷子從鞋後跟一直擦到鞋尖,從頭至尾360度全面仔細地擦著,一點細節也不放過。我越擦越起勁,只見手中的刷子一會兒以飄逸的舞姿跳著倫巴,一會兒又以矯健的身姿玩著輪滑,不知不覺,鞋面已變得油光瓦亮。

最後,我又使出「大將軍」抹布再次大顯神威,來了個錦上添花之筆,拿著它沿著鞋面徹底巡邏掃盪了一番,從頭至尾又來回擦了一遍,這時,鞋面上的的鞋油分布更均勻,外公腳上的鞋子被我擦得是那叫一個光亮如新!見此,我不禁開心地唱起來:「我是一個擦鞋匠,擦鞋本領強,擦的這雙大鞋子,真的很漂亮……」

再抬頭看外公,他的臉上早已樂開了花:「我外孫越來越懂事了,還會幫我擦鞋呢!」雖然此時我腰酸手麻,但見外公高興得笑逐顏開,我著實感到了累並快樂著!

今年的重陽節讓我過得很充實,很完美!我決定要用我的實際行動做一個尊敬老人、關愛老人的好少年,讓他們盡享天倫之樂!

寫重陽節的作文800字3

九月初九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九九重陽節,由於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中收獲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

我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多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其中尊老敬老就是一種傳統的美德。古往今來,我們有許多敬老的故事:古有木蘭代父從軍、孟宗哭竹生筍的佳話;今有陳毅探母等感人肺腑的故事。人人都會老,家家有老人。尊重老人,實際上就是尊重我們自己!

記得有人說過,童年是一幅畫,少年是一個夢,青年是一首詩,中年是一篇散文。回首人生,老年人是一部歷史;把握今朝,老年人是一面旗幟,憧憬未來,老年人是一道風景。在這個美麗的十月,在歡慶祖國媽媽生日的同時,請大家不要忘記這樣一群人,他們為了祖國的富強,為了我們的成長,經歷了風霜雨雪的磨練,他們是人類的寶貴財富。如今他們老了,理應受到我們的關心和祝福。

夕陽最美,因為那是一種蓄勢待發的力量,是對下個黎明的期待。正是夕陽托起了明天的朝陽。老人便是這輪美麗的夕陽,人生最美夕陽紅,世間最美老年花!因此,作為一名中學生,更要發揚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敬、愛護自己家的老人,同時也要象對待自家人那樣去尊敬、愛護別的老人。一聲問候,一個微笑,一杯香茶,也許老人們就能倍感欣慰和滿足;貼心地捶背,溫暖地攙扶,都能讓老人們的臉上綻放幸福的微笑。

親情就像一粒休眠的種子,當熱情給予其溫暖,淚水給予其滋潤,寬容給予其力量時,它就會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悄然萌發,散發出獨特的魅力。雖然說,冉冉時光留不住,老人們終究會老去,但只要我們每天都關心老人,哪怕只是一次簡單的洗手,一句鼓勵的`話語,一次滿意的微笑,都能夠使老人們感動許久,使他們蒼老的心靈更歡欣,生活更多彩!

夕陽無限好,哪怕近黃昏!同學們,今天請允許我代表全體同學祝天下的老人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歲歲重陽,感恩重陽。」希望我們所有的人都能從現在做起時刻擁有一顆感恩的心,為爭做一名尊老敬老的好學生而努力,讓「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中華傳統美德永放光彩!

寫重陽節的作文800字4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這首詩出自白居易先生之手,詩名為《重陽席上賦白菊》,說到重陽,這可是自古以來就有的傳統節日。

重陽節始於先秦,本是為慶祝秋日豐收與祭天祭祖之日,後發展於漢代,是當朝帝王為追求長生而大赦天下的飲宴會。距今已有約三千年歷史,時至今日,重陽節已被我國以法律規定為敬老節。

我國的傳統節日都有不同的習俗,重陽也不例外,由於重陽節最初是追求長生,而菊又象徵著長壽,所以習俗大都與菊有關。登高是重陽節的傳統習俗,有時候人們在九月九日,領兄弟家人前去登高,為求高瞻遠矚,而登高又有沁人心脾,活血化淤之功效,是一種健身強體的體育運動。

重陽正逢秋日菊花盛開之際,所以又被稱為「菊花節」。在這天,人們會飲菊花製作之酒,菊花性寒,有解暑化淤之功效,且入口清香,微甜,是不可多得的保健飲品。再有就是佩茱萸之風,茱萸在古代被人們喻為吉祥的象徵,古人為求吉祥平安,故人人佩帶茱萸,以求身體安康。

除了以上通常習俗外,各地又有不同的地方風俗,像蘇州一帶,南京人將五色紙鑿成斜面,連綴成旗,插於庭內;常州人食用一種叫「駱駝蹄」的麵食;在浙江,人們通常會在這一天互相拜訪,也做粽子互相贈送;稱之為「重陽粽」。而遠在北方的陝西一帶,人們會互相贈送菊糕、菊酒,婦女要在這日以口摘茱萸,據說可以治心病。雖然南北有別,習俗不同,但這種種趣味盎然的重陽習俗,都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對樸素情感的嚮往,也為我國傳統文化增添了豐富多樣的色彩。重陽是自古留下的傳統節日,弘揚傳統文化,從我做起。

除這些以外,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陰歷九月九日重陽節被國家定為敬老節,這也提醒了我們在追求幸福生活的同時,也不要忘記養育我們的父母。

「金菊怒放映秋霜,茱萸靜蕊迎重陽,鴻雁高鳴歌聲朗,遊子急歸探高堂。」在這思親的節日里,願天下兒女暫將忙碌放一旁,捎上祝福探高堂。捶腰腿,洗碗筷,聽絮叨,拉家常,孝親感恩耀重陽!

⑶ 關於重陽節著名散文的題目

我獨坐在靠窗的辦公桌前,望著窗外花壇里盛開的菊花在瀟瀟秋雨中吐香搖曳而心馳神往。對於菊花,我總有偏愛之情。這不僅是因為我出生於菊花飄香的金秋十月,更重要的是因了菊花的飄若浮雲的獨特風姿以及「凌霜留晚節,殿歲奪春華」的可貴風格。菊花少牡丹之霸氣,無梅花之傲氣,同紅葉凌霜,與青松為伍。故歷代文人墨客多以菊之品德自勵自勉: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韓琦的「莫嫌老圃秋容淡,猶看黃花分外香」;蘇東坡的「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皆為膾炙人口的詠菊名句。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教室里傳來的讀書聲將我陶醉於賞菊的思緒重新拖了回來。可不是嘛,光顧著賞菊了,殊不知秋菊飄香重陽至,一年一度的重陽節悄然而降、近在眼前了。心中忽然就想起了那句「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的詩句來。在眾多的傳統節日中,我最情有獨鍾的當屬重陽節了。若問緣由,那就得從其別稱——「老人節」說起。記得報紙上曾有過這樣一條新聞:去年重陽節,某報記者進行了一次隨機性的街頭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接受采訪的年輕人並不知道當天是重陽節,有的雖然知道是重陽節,但不曉得有老人節一說,至於老人節的內涵更無從得知。
由此可見,重陽節在當代青年心目中的淡化,恰恰反映了傳統文化對年輕一代影響的日漸式微。他們甚至可以堂而皇之地用工作學習壓力大來解釋這種忘卻,但令人不可思議的是許多年輕人熱衷於西方的情人節,而對中國傳統的「七夕」卻不屑一顧,實乃可悲!
從教十餘載,雖不能言桃李滿天下,但也育人無數。每逢重陽,引導學生參與社會活動,到敬老院奉獻愛心,這樣意義深遠的應節教育不可或缺。
前文提及我對重陽節情有獨鍾,其實還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當屬其因。
自打記事起,父母就不在身邊,我自然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成了名副其實的留守兒童。幸運的是,他們對我百般呵護,生怕我受到一絲一毫的委屈。記憶里,奶奶對我最好了。雖說那時家裡窮得揭不開鍋,靠奶奶每天步履蹣跚地撿廢品維持生活,但吃穿方面從沒虧待過我。重陽節那天是奶奶的生日,我喜歡看她在這一天綻放難得的笑容,宛若燦然盛開的菊花;我喜歡聽她在這一天講述自己的故事,充滿曲折和苦難;我喜歡聽她在這一天說出自己的願望——擁有一輛屬於自己的腳踏三輪車,拉上心愛的孫女兒撿「生活」。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平靜的生活驟起波瀾,又是一個重陽節的晚上,我高燒不退,這可急壞了奶奶。屋外秋雨淅瀝,伸手不見五指,奶奶望著二十里外的醫院的方向,稍稍蹙了一下眉頭,背起我就出了家門。一路上,感覺她十分吃力地搖擺在泥濘的山路上。
就是那夜,那個重陽節的雨夜,意外發生了,一輛大貨車在拐彎處刮到了奶奶。當時就感覺她身體猛地一震,我就被她順勢撂到了地上,而她自己卻滑進了深壑,再也沒有爬上來。
這件事雖然過去了好多年,每每憶起,心裡都會有不可言喻的隱痛。彷彿又看到了她對我慈愛地微笑,我淚眼模糊,聲音哽咽「奶奶,孫女兒早就給你備好一輛腳踏三輪車了」。唯有此時,才能真正理解「子欲孝而親不在」的苦楚和無奈。
重陽節是奶奶的生日,也是她的祭日。每逢這一天,我都要登上那段吞噬奶奶生命的罪惡山路祭拜亡靈,以示感恩及懷念。
一陣略帶冷意的秋風掠過,滿室的菊花馨香沁人心脾。下課的鈴聲響了,看著孩子們天真活潑的笑臉,心裡默想:又一年的重陽節近了,我要給他們好好講一節有關老人節的課。教他們如何做人;學會感恩;懂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貧而無諂,富而無驕」的道理;了解祖國優秀的文化遺產,引導他們在這種文化氛圍中汲取營養、茁壯成長,真正成為「知書達理、尚禮重義」的祖國棟梁之才。

⑷ 重陽節的作文400-500字

重陽節
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到了,媽媽拎著補品,帶著我去看望公公婆婆。

到了婆婆家,媽媽一邊把補品遞給婆婆,一邊笑著對我說「苗苗,見到公公婆婆要說寫什麼?」我一聽,頭立刻低了下去,抿著嘴笑著,什麼也沒說,跑進舅舅房間玩電腦了。媽媽無可奈何地說「這丫頭就是怕說話。」婆婆笑著說:「說什麼,能來看婆婆,婆婆就很開心了,還買這么多東西多浪費錢啊!」

中午婆婆燒了許多我愛吃的菜,而且把這些菜都放在我面前,還不停地夾菜往我碗里塞。吃完飯後,婆婆帶我去超市買吃的。到了超市,我買了一些零食,雖然婆婆說吃零食不好,但還是隨我拿。突然在文具架上,我看到一些漂亮的賀卡,我心動了,想買,婆婆問「買賀卡有什麼用?」

「送給你啊。」

「你想送給婆婆,就親手做一張吧。」

婆婆的話提醒了我,教師節的時候,學校就號召我們自己動手做賀卡送給老師,表達自己的心意。今天我也做一張賀卡送給婆婆。回到家中,我鑽進舅舅房間,關上門,開始做賀卡。我先拿出一張白紙對折,在上面一層畫一個大大的「愛心」,再用剪刀掏空,然後在下一層畫了一些代表感激之心的金盞花,還畫了一雙大手牽著一雙小手,最後我又在上面寫下了自己創作的小詩:

做好後,我把賀卡遞到正在幹活的婆婆手中,婆婆打開後,開心地讀了起來。讀完後,滿是皺紋的臉上樂開了化,連聲誇獎:「苗苗真能幹,賀卡做得比買的還漂亮,都會寫詩了。」聽了婆婆的誇獎,我不好意思的笑了,但心裡卻美滋滋的。

這個是小學作業吧
望採納O(∩_∩)O
謝謝

⑸ 名人的描寫菊花的散文

1、《菊有黃花》——現代丁立梅

我所熟悉的菊,卻不在籬笆外,它在河畔,溝邊,田埂旁。它有個算不得名字的名字,野菊花。像過去人家小腳的妻,沒名沒姓,只跟著丈夫,被人稱作吳氏、張氏。天地洞開,廣闊無邊,野菊花們開得隨意又隨性。

小朵的,清秀,不施粉黛。卻色彩繽紛,紅的黃的,白的紫的,萬眾一心齊心合力地盛開著。彷彿一群鬧嚷嚷的小丫頭,擠著挨著在看稀奇,小臉張開,興奮著,欣喜著。對世界,是初相見的懵懂和憧憬。

鄉人們見多了這樣的花,不以為意。他們在秋天的原野上收獲,播種,埋下來年的期盼。菊們兀自開放,兀自歡笑,與鄉人們各不相擾。藍天白雲,天地綿亘。小孩子們卻無法視而不見,他們都有顆菊花般的心,天真爛漫。他們與菊親密,采了它,到處亂插。

2、《重陽里有最美的菊花》——現代汪曾祺

菊花品種甚多,在眾多的花卉中也許是最多的。

首先,有各種顏色。最初的菊大概只有黃色的。「鞠有黃華」、「零落黃花滿地金」,「黃華」和菊花是同義詞。後來就發展到什麼顏色都有了。黃色的、白色的、紫的、紅的、粉的,都有。

挪威的散文家別倫·別爾生說各種花里只有菊花有綠色的,也不盡然,牡丹、芍葯、月季都有綠的,但像綠菊那樣綠得像初新的嫩蠶豆那樣,確乎是沒有。我幾年前回鄉,在公園里看到一盆綠菊,花大盈尺。

其次,花瓣形狀多樣,有平瓣的、卷瓣的、管狀瓣的。在鎮江焦山見過一盆「十丈珠簾」,細長的管瓣下垂到地,說「十丈」當然不會,但三四尺是有的。

北京菊花和南方的差不多,獅子頭、蟹爪、小鵝、金背大紅……南北皆相似,有的連名字也相同。如一種淺紅的瓣,極細而捲曲如一頭亂發的,上海人叫它「懶梳妝」,北京人也叫它「懶梳妝」,因為得其神韻。

3、《雛菊的披肩》——現代鮑爾吉·原野

花里的孩子名為雛菊,秋天也不衰老,不生長皺紋和白發。它有一副鮮艷的披肩。

雛菊的披肩好像是英國都鐸王朝的裝束,花瓣從胸前環繞到後背,像防止吃飯灑湯的圍嘴,像公雞的頸羽。

雛菊開遍了北亞的原野,它的披肩盛滿了陽光和露水。露水從花瓣流入花蕊時,雛菊再次稱贊造物主給了它一副披肩。晨霧封鎖了土地,好像天空的牛奶灑了,地面的乳汁比江河寬闊。

雛菊閉上眼睛嗅白霧的氣味,嗅不到牛奶味,只有潮濕的泥土的腥氣,更不能用碗喝。陽光照下來,雛菊的花瓣像塗了顯影液,慢慢從白霧里清晰,好像雲里栽的花。

雛菊遍地開放,但每一朵都孤單。我看到一個孩子單獨站立時,感到了他的孤單。我們願意看到孩子和他的父母親在一起,更願意看到孩子的手被大人握在手裡。可是誰領走雛菊呢?山峰領它走嗎?小楊樹領它走向河邊?雛菊從小到大都是一個小大人,它不怕孤單,它有披肩。

(5)重陽節賞菊散文擴展閱讀

菊花與中國傳統文化

1、菊花與儒道思想

兩千多年以來,中國的士大夫階級,深受儒道思想的影響,文人多懷有一種「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思想。然而在封建社會,正直高潔的文人是難有作為的,正所謂自古文人多磨難。所以,古代懷才不遇或不願同流合污的賢人君子,經常借梅蘭竹菊來自喻本身的高風亮節和思想感情。

中國的文人墨客對菊花更是另眼相看,認為菊花艷在深秋,傲霜怒放,具有不畏強暴、傲然不屈的高尚品格。同時,它開在百花凋零之後,不與群芳爭艷,又顯示出了恬淡自處、淡泊清華、自強不息、不趨炎附勢、不媚權貴的高風亮節。這雖然是其自身的本性使然,但更要歸功於歷代的文人墨客、隱逸君子的賞識推崇。

久而久之,人們由菊花中感悟到的這種品格,成為人們的共識,並進而提煉升華為一種精神,成為深厚的中華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內容。

2、菊花與傳統節日

農歷九月初九為傳統的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重陽節的菊花習俗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觀賞菊花和飲菊花酒是慶祝重陽節的兩項主要活動。

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

民間還把農歷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里,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由於菊花斗寒的獨特品性,所以使得菊花成為生命力的象徵。在古人那裡,菊花有著不尋常的文化意義,認為它是「延壽客」「不老草」,可使人老而彌堅。

菊花盛開在重陽,意為「久久」。於是,菊花成為了吉祥、長壽的象徵,納入了中華民族敬老尊老愛老的民族精神的范疇。重陽節也成了敬老節。所以,重陽賞菊,也就蘊含了敬老愛老的喻義。

3、菊花與詩詞文化

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使得一花一草、一石一木都成為中國人感物喻志的對象,而菊花正是歷代詩人吟誦的主題之一,留下了大量的優美詞章。這些菊花詩詞,正是菊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菊花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出現,最早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縱觀中國歷代的詠菊詩詞,思想內容豐富,藝術表現手法多種多樣。有的著重描寫菊花雅緻的姿容、顏色;有的則著重表現菊花獨有的內在氣韻;有的直抒胸臆,訴說作者對菊花的喜愛之情;有的採取比興寄託的表現方式,通過菊花,以隱曲幽微的筆觸表達內心的復雜情愫。

4、菊花與飲食文化

菊花被譽為「長壽花」「延齡客」。我國食用菊花的歷史十分悠久,文人雅士常以菊代茶,並賦詩吟頌。菊花可以釀酒,制茶作為飲料,菊苗可以作菜食用,所以菊花自古以來深受人們的歡迎,宋代《全芳備祖》對這方面的記述就非常詳盡和深刻。

⑹ 有關重陽節的散文詩句

落葉在飄,白發在飛,

秋水一樣的時光,

九月九,(重陽節)

在流逝中被今天的茱萸點亮。

詠著王維的重陽詩就著陶公的菊花酒,

揀拾一片落葉采擷一束野菊,

花兒濃烈地吐露著今日的香,

您們深深的皺紋里蘊藏了多少昨日的輝煌和風霜?

那朵童真的爛漫,

那句遙知兄弟登高處的稚氣吟誦,

依稀如昨……

落英繽紛親吻著您們臉上的芬芳,

一頭秋霜在秋風中揚起別樣的暢想。

曾經年輕的背影融於遙遠的而清晰的楓林……

三百六十五里路,

今又重陽,

如果可以,我願化作長青藤,

裝飾您們的銹蝕的窗,

如果可以,我願低落於一簇野菊,

開滿您們晨練的路旁。

一定可以,一路金風玉露菊蕊萸枝,

我陪您們走向歲月深處……

九月九,

手裡又多了幾枝菊花香,

我永遠祝福您們,

人間重晚情,不是春光勝似春光!

不止今天,而是永遠……

【二】

秋風落葉涼初透

情動高山

南山山頭

落葉滿目盡是

凄涼中

感受古道西風

滄桑訴情懷

風中望影人影瘦

望道松柏

依舊翠蒙蒙

九九雙節

再現重陽日

今朝思緒南飛雁

南山畔

多少多情人

一曲高歌

訴盡心中孤獨

【三】

九九重陽志未銘,

邀友結伴向山行。

峻峭山嶺踩腳下,

登高眺望眾山群。

雲海茫茫足下過,

古木幽幽樹成林。

滿山遍野紅爛漫,

彤霞映水水自清。

山間小路彎曲徑,

曲橋入水見倩影。

巨石醉卧於山澗,

俯望天地鬼神驚。

芳草綿綿綠茵茵,

重陽秋遊登山頂。

上到山頂是好漢,

暮色夕陽不老情。

閱讀全文

與重陽節賞菊散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倉庫改養老院排污怎麼處理 瀏覽:209
老年人短暫說話不清楚 瀏覽:806
長壽多喝水吃什麼 瀏覽:306
重陽節快樂國畫圖 瀏覽:179
以孝順為主題的話劇 瀏覽:945
農行養老金怎麼計算 瀏覽:63
老婆得宮外孕男人需要體檢什麼 瀏覽:953
母親節送什麼顏色的長壽花 瀏覽:375
體檢復檢報告什麼意思 瀏覽:614
老人和孩子溝通怎麼辦 瀏覽:790
老人過生日要帶什麼禮物好 瀏覽:348
父母親起訴兒子不養老又不出錢怎麼判 瀏覽:969
60歲老人開什麼店較好 瀏覽:351
老年痴呆說家不是家 瀏覽:356
玉龍雪山60歲以上票價 瀏覽:693
50歲適合哪個牌子護膚 瀏覽:445
在婚禮現場女方父母怎麼講話 瀏覽:912
50歲人群三高發病率 瀏覽:972
干什麼工作能養老婆 瀏覽:349
重陽節中央一節目 瀏覽: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