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對現在不孝的兒子和兒媳到底怎麼對待怎麼處理怎麼懲罰
首先老人要找相關家庭成員說一聲,確定兒子是否盡贍養義務,若能內部解決,最好不要張揚,畢竟「家醜不可外揚」嘛。要給兒子兒媳留足面子。
若內部不能解決,可以找村委會。村委會有專職民調委員,贍養糾紛也是村委會的主要工作之一。
現在的村委會成員很大一部分是賄選上來的,他們有的可能會嫌麻煩,不願意管,特別是贍養義務人。有的甚至說這事不歸他管。有的村還是負責的,不但會管,還會解決的很圓滿。村委會管了,就對了。若真的不管,你可以再找自己的親屬調停一下,明確告訴兒子兒媳,若不盡義務,就要提起訴訟了。也許出於怕敗興的心理她們會接受。一旦還是不接受,被贍養人可以找鄉鎮法律服務所,請求調解或法律援助。有的法律服務所可能還會給你調解一次,能調解好自然是好事。調解不好,法律服務所會安排人給你寫訴狀,提起訴訟,而且這一切都是免費的。
法院立案後,也要有一次庭前調解。若兒子兒媳接受調解,其調解等同意判決。若不接受調解,法院會在開庭後判決。待判決生效後,若兒子兒媳還不管。就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了。總之,按我國法律規定,老年人權益是受保護的,任何侵犯和遺棄都是不允許的。
2. 兒子不孝順父母怎麼辦 如何解決兒子不孝順父母
1、最簡單的直接的辦法是,好好跟兒子溝通,用真情喚起兒子心底的善良,看是不是有什麼事情做得讓兒子想多了,導致兒子不聽話。
2、假設溝通無效,做兒子老婆的思想工作,統一兒媳婦的戰線,讓兒媳婦在兒子耳邊吹枕頭風。
3、假設連兒媳婦都不孝順,通過兒子的舅舅和姑姑、伯母伯父等親戚來對兒子施加壓力,讓兒子回頭是岸。
4、假設所有親戚都沒有辦法,看兒子在平時生活中最聽誰的話,找這個人對兒子進行溝通,百行孝為先,任何人聽到這個事情都會幫忙。
5、如果親戚朋友都試過了,只能求助社區街道辦,通過政府的力量來解決。
3. 兒子不孝順父母怎麼辦
兒子不孝順父母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調解,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解決糾紛。
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老年人與家庭成員因贍養、扶養或者住房、財產等發生糾紛,可以申請人民調解委員會或者其他有關組織進行調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子女對父母的贍養指成年子女在物質上和經濟上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條件,扶助是指成年子女在精神上和生活上對父母的關心、幫助和照顧。贍養扶助的義務主體,一般是成年子女。子女對父母履行贍養扶助義務,是法律規定的子女必須要履行的法定義務,也是每一個成年人對家庭和社會應盡的責任。
老年人養老主要依靠家庭,家庭成員應當關心和照料老人。這種義務是無期限的,只要父母需要贍養扶助,子女就應繼續履行這一義務。並且不能以放棄繼承為由拒絕履行贍養義務。
贍養人應當使患病的老年人及時得到治療和護理;對經濟困難的老年人,應當提供醫療費用。
對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贍養人應當承擔照料責任;不能親自照料的,可以按照老年人的意願委託他人或者養老機構等照料。
贍養人不得以放棄繼承權或者其他理由,拒絕履行贍養義務。贍養人不履行贍養義務,老年人有要求贍養人付給贍養費等權利。贍養人不得要求老年人承擔力不能及的勞動。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十六條 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負有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成年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扶助和保護的義務。
4. 兒子不孝順父母怎麼辦
近年來,贍養老人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盡管國家出了很多相關政策,但是,因養老和贍養等問題引起的悲情事件還時有發生。那子女不贍養父母該怎麼辦呢?下面跟隨法易網一起了解。
一、子女不盡贍養義務,老人該怎麼做?
1.尋求社區工作人員幫助。對於子女不贍養問題,可以尋求社區工作人員幫助,對子女進行批評教育,社區協助監督。
2.提起民事訴訟。對於兒女不盡贍養義務,老人可以委託律師,向法院提起訴訟。贍養人不履行贍養義務,老年人有要求贍養人給付贍養費的權利。
3.追究刑事責任。對於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情節惡劣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不盡贍養義務的子女可能構成遺棄罪。
二、我國法律對子女贍養老人義務規定
1.子女對父母有贍養義務
《憲法》規定,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
《婚姻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
2.晚輩對長輩有贍養義務
《婚姻法》規定:有負擔能力的孫子女,外孫子女,對於子女已經死亡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贍養義務。
這種贍養是有條件的,需要孫子女、外孫子女有負擔能力,並且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子女已經死亡。
3.贍養扶助的主要內容
在現有經濟和社會條件下,子女在經濟上應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用品和費用,在生活上、精神上、感情上對父母應尊敬、關心和照顧。與老年人分開居住的家庭成員,應當經常看望或者問候老年人。
三、拒不贍養老人或構成遺棄罪
不贍養老人,情節嚴重的,構成遺棄罪,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遺棄行為情節惡劣包括:
1.由於遺棄而致被害人重傷、死亡的;
2.被害人因被遺棄而生活無著,流離失所,被迫沿街乞討的;
3.因遺棄而使被害人走投無路被迫自殺的;
4.行為人屢經教育,拒絕改正而使被害人的生活陷一危難境地的;
四、關於老人養老的其他問題
1.父母無力撫養幼年時的子女的,有贍養義務嗎?
《婚姻法》為父母子女間規定了互相扶養的對等的權利義務,但這並不是說這兩個權利是必須「等價交換」的,子女不能將父母是否對其履行了撫養教育義務作為自己履行贍養父母義務的前提。因此,子女對老年父母的贍養義務不得以此為由而解除。
2.沒有經濟收入的已嫁女兒,能免除贍養義務嗎?
出嫁女兒本人沒有收入的,不能作為拒絕履行贍養老年父母義務的理由。因為她們從事的家務勞動與丈夫謀取生活資料的勞動具有同等價值,其丈夫勞動所得的收入屬夫妻共同財產,夫妻雙方對夫妻共同財產有平等的處分權,可從夫妻共同財產中支付贍養費。
3.父母再婚子女能不能解除贍養義務?
子女應當尊重父母的婚姻權利,不得干涉父母再婚以及婚後的生活。子女對父
母的贍養義務,不因父母的而終止。由此可見,父母的被贍養權利是受法律保護的,不論父母是否再婚,子女的贍養義務都是始終存在的,子女不能以父母再婚為理由,不對父母盡贍養義務。
另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的有關規定,贍養人的贍養義務不因老年人的婚姻關系變化而消除。
5. 孩子不孝順父母應該怎麼辦
孩子不孝順父母應該怎麼辦?孩子不孝順父母是父母的責任。也有父母從小沒有管束好,沒有教育好。只有孩子在外面碰壁了,裝釘子了,回心轉意了才能夠認識到父母的恩德。現在只能用。靜靜的等待吧。
6. 孩子不孝順父母應該怎麼辦
【法律分析】
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父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子女履行贍養義務。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父母可以要求子女履行其贍養義務。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贍養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負有贍養義務的人。贍養人的配偶應當協助贍養人履行贍養義務。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七條 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給付撫養費的權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的,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
7. 對付不孝之子有哪些方法
具體如下:
一、要耐心對待、耐心教育、耐心說服,使之回心轉意。
二、繼續關心不孝的子女,不要寒心,要熱心相待,達到以心換心的目的。
三、要求同存異,社會越開化,老少之間的不同思想越加深,對青年人也要理解。不能因為存在「代溝」,而認為子女不孝。
四、要依法辦事,可以向法院起訴,法律規定,子女必須對父母履行贍養義務,對不孝子女,法律可判處強制執行,如拒絕履行撫養義務,可判處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條 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給付撫養費的權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的,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
(7)對不孝敬父母的兒子怎麼辦擴展閱讀:
孟子列舉了五種不孝的行為,這五種惡習即使放到今天,也有著無比重要的意義價值。
一、好吃懶惰
原文:惰其四肢,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
釋義:四肢懶情,不懂得贍養父母,是第一種不孝。
解讀:放眼當下,社會浮躁不堪,現代的年輕人已經被電子產品綁架,科技發達帶來便利快捷的同時,也讓人變得越來越懶惰。懶惰會讓人學會逃避問題,並且變得滿口謊言,時間長了,會讓一個人充滿負能量。很多人知道自己應該獨立,但到了二三十歲還要靠父母養著,是典型的巨嬰,媽寶男。這種人會一直依靠父母,吸父母身上的血,而不懂得如何贍養父母。
二、好飲酒
原文:博弈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
釋義:不懂得珍惜時間,喜歡酗酒,這是第二種不孝。
解讀:酒本身就是一種慢性穿腸毒葯,喝多了喝醉了自然會讓父母家人擔心,畢竟身體發膚受之父母,這是很大的不孝,不孝敬自己的父母,你的兒女將來也不會孝敬你,有因必有果。
三、貪戀財利
原文: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
釋義:偏財好利,並過於偏愛妻子和兒女,而不去贍養自己的親生父母。這是第三種不孝。
解讀:在利益面前,很多人會違背道德,作出一些錯事,導致兄弟鬧翻,讓做父母的傷心欲絕,有的甚至為了向父母索取利益,把他們告到了法庭上,這就是大不孝。還有些人成家後,心裏面只裝著老婆孩子,而完全不關系父母。
四、縱欲好色
原文: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
釋義:過於放縱自己,沉浸於聲色享樂之中,讓做父母的蒙羞,這是第四種不孝。
解讀:這種人是最自私的,他們只會考慮到自己的利益,做任何事情不會考慮家人朋友感受,沉迷於聲色享樂,縱欲好色之人,就算擁有好的命也沒用,再好的命也經不起「作賤」,這種人早晚會耗盡家財,貧病潦倒孤獨離世。
五、逞勇斗毆
原文: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釋義:逞能,喜歡打架斗毆之人,終會殃及父母,這是第五種不孝。
解讀:打架斗毆之事絕不是好事,這種人不論輸贏,一則損害自身形象,另一方面也會殃及父母,不論是在經濟上還是在精神上都會帶來重負,此為不孝。
8. 兒女不孝順父母怎麼辦
兒子不岩猜孝順父母,不贍養父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調解,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解決糾紛。根據《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的規定,老年人與家庭成員因贍養、扶養或者住房、財產等發生糾紛,可以申請人民調解委員會或者其他有關組織進行調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人民調解委員會或者其他有關組織調解前款糾紛時,應當通過說服、疏導等方式化解矛盾和糾紛;對有過錯的家庭成員,應當給予批評教育。
老年人與家庭成員因贍養、扶養或者住房、財產等發生糾紛,可以申請人民調解委員會或者其他有關組織進行調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對老年人追索贍養費或者扶養費的申請,可以依法裁定先予執行。
子女在履行贍養義務時,除盡到自己那部分義務外,為其他兄弟姐妹的墊付的贍養費,其是否應當有權通過訴訟方式追索目前尚存在爭議。司法實踐中,對於該部分數額,法院一般認為:
1、子女無權提起贍養費追償訴訟。父母才是贍養費追索權的合法搜蘆主體,贍養費的支付義務人並不具有該資格。
2、子女對父母應盡的贍養義務屬於法定義務,每個子女均負有全額支付贍養費的義務。父母有權向子女中的任何一個子女主張該項權利。
3、多盡孝也屬於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因此並不存在所謂的墊付問題。而從贍養費支付數額的確定而言,由於贍養義務本身包含多項內容,不能簡單認為贍養費應當平均分攤。因此是否超出自己應承擔部分的贍養費如何計算本身也是需要嚴格審查的問題。因此對於子女的上述主張不宜支持。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十六條 成年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扶助和保護的義務。
第一千零六十七條成年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的,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第十四條 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第二十條 經老年人同意,贍養人之間可以就履行贍養義務簽訂協議。贍養協議的內容不得違反法律的規定和老年人的意願。基層群眾性自治組世棗帶織、老年人組織或者贍養人所在單位監督協議的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