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孝的素材參考
【素材積累】
孟佩傑:恪守孝道的平凡女孩 2009年,孟佩傑被距離家鄉百公里之外的山西師范大學臨汾學院錄取,不放心養母的她決定「帶著母親上大學」。她在學校附近租了房子,繼續悉心照料著養母。
孟佩傑有著一個不幸的童年:5歲時父親去世,母親重病,無奈將她送人領養。不久生母去世,三年後養母劉芳英因病癱瘓,養父不堪生活壓力離家出走,此後杳無音訊。8歲的孟佩傑開始為生計而操勞,承擔起侍奉養母的重任。每個月兩人就靠養母微薄的病退工資生活,每天在上學之餘要買菜做飯,替養母洗漱梳頭、換洗尿布、全身塗抹葯膏。孟佩傑就這樣一直悉心照料養母,不離不棄,直到考上大學還是如此。2012年,孟佩傑被評為2011年度感動中國人物。
【二十四孝故事】(部分)
1、漢文帝親嘗湯葯
漢文帝劉恆以仁孝之名,聞於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母親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葯,他親口嘗過後才放心讓母親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注意發展農業,使西漢社會穩定,人丁興旺,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他與漢景帝的統治時期被譽為「文景之治」。 2、董永葬父
董永,相傳為東漢時期千乘人,少年喪母,因避兵亂遷居安陸。其後父親亡故,董永至一富家為奴,換取喪葬費用。董永的孝心感動了天帝之女,天帝之女為他抵債贖身。 3、黃香扇枕溫衾
黃香,東漢江夏安陸人,九歲喪母,事父極孝。酷夏時為父親扇涼枕席;寒冬時用身體為父親溫暖被褥。少年時即博通經典,文采飛揚,京師廣泛流傳「天下無雙,江夏黃童」。 4、王祥卧冰求鯉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喪,繼母朱氏多次
1
在他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使他失去父愛。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帶侍候,繼母想吃活鯉魚,適值天寒地凍,他解開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躍出兩條鯉魚。繼母食後,果然病癒。
5、朱壽昌棄官尋母
朱壽昌,宋代天長人,七歲時,生母劉氏被嫡母(父親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時,朱壽昌在朝做官,曾經刺寫《金剛經》,行四方尋找生母,得到線索後,決心棄官到陝西尋找生母,發誓不見母親永不返回。終於在陝州遇到生母和兩個弟弟,母子歡聚,一起返回,這時母親已經七十多歲了。
【熱點素材一】
北大拒收「不孝生」
北大列出的不得被推薦的四條「高壓線」中,其中第一條就是「不孝敬父母」。北大拒收「不孝生」的新聞甫一傳出,立刻引發了諸多爭議。許多人為新規叫好,認為百善孝為先,此舉應該大力推廣。某中學校長說:「優秀的成績固然重要,但不能把學生培養成一個健全人格的人,那麼教育就是失敗的。」然而,也有人擔心對學生道德品質的考核最終會流於形式,達不到什麼實際效果。
【熱點素材二】
公務員廖天野毆父
年近六旬的老父老母,從湖南郴州老家來深圳幫助兒子帶孩子,沒想到得到的竟是身為公務員的兒子的辱罵和毆打。這名毆打父親的兒子,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北京大學碩士研究生廖天野,深圳市光明新區發展和財政局職員。對於記者「為何要打父親」的提問,廖天野以「家庭矛盾」四個字回應。
【熱點素材三】
熱點詞——代孝
日本人忙忙碌碌,要抽空回家看望父母,好好陪他們吃一頓飯也難;然而,只要肯付錢卻不難找人來充當孝子孝女。日本有各種各樣的代理業,最常見的就是代辦留學和旅遊簽證
手續,還有專為喝過酒的人把車開回家的「駕駛代理人」。隨著日本老齡化社會的出現,不久前代替人們行孝的「代孝」業也隨之崛起。
評點:代孝,不是稀罕物。「宋丹丹」給「趙本山」「再聊十塊錢的」那個小品,就算是代孝。現代人忙啊忙啊,又想盡孝又沒有時間,只好找人代替。但是,生活不是小品,父母們會喜歡這樣的代孝嗎?當盡孝都要找人替代的時候,忙又有什麼意義?又有多少人倫美德被「忙」所扼殺?
【範文示例】
堅守孝道
《百孝經》中開篇就講:「天地重孝孝當先,一個孝字全家安」。「孝」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很高的地位,「孝」是一個人行為的准則,是衡量一個人品格的重要標志。
古人有雲:「羊有跪乳之義,烏鴉有反哺之恩,況乎人?」從我們呱呱墜地開始,福滿門對我們的養育之恩便是恩重如山,而「孝」則是我們回報父母的最好方式。但這不僅僅是一種義務,更是一種使命、一種責任、一種態度。是父母對我們的愛的延續。
2011年「感動中國」人物之一的孟佩傑,從8歲開始承擔起侍奉癱瘓養母的重任。2009年,她帶著母親上大學。面對好心人的幫助,她婉言拒絕,堅持自己照顧養母。有道是「百日床前無孝子」,可孟佩傑侍奉養母於床前竟長達十多年,而她卻認為「我只不過做了每個女兒都會做的事。」
中華民族的孝道,正因為有了像孟佩傑一樣的`許多人在堅守,才沒有在這個社會中徹底泯滅。其實,堅守孝道並不難,只要我們每天能夠給父母哪怕一點點的關愛,這個傳統的美德就會得以傳承和發揚。
在深圳工作的北大高才生廖某,競對遠從湖南趕來幫助自己照顧老婆和兒子的父母實施家暴,對當年掙錢供其上學的姐姐也是拳腳相加。某日早晨,廖某因不滿父親耍其修復與母親的關系,對父親大打出手,不但撕爛父親的上衣,還將父親的左肩咬得鮮血淋漓。
2
有高學歷,往往意味著一個人的素質和修養也應該比一般人高一個層次。恰恰相反,這則新聞里我們看到的卻是一個連基本的孝親觀念都沒有的人。廖某的行為是對中國幾千年孝親禮儀的嚴重褻瀆,應該引起禮會的廣泛關注和反思。
二十一世紀的中國人,依然以孝為榮。但是盡孝,似乎讓一些人很為難。有的人工作忙,再加上自己的小家庭,時常會把老媽老爸忘掉,幾個月甚至更長時間才有空閑回家看看。在他們眼中盡孝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有的家庭五六個兄弟姐妹,他們都有著高而穩定的收入,但將養育自己的父親、母親,像打乒乓球一樣「打」來「打」去,不願意背上贍養父母,盡孝心的「黑鍋」,嫌棄老人年邁多病,養活起來費事。
其實盡孝並不難。「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沒有哪個父母會對兒女們奢求什麼。盡孝不過是滿足一下老人們的心願,讓他們渡過一個幸福開心的晚年而已。
什麼是孝?是《論語》里「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方」,是孟郊的「誰言寸草心,抱得三春暉」,是李密的「臣侍湯葯,未曾廢離。」也是閔子騫的蘆衣順母,孟宗的哭竹生筍,姜詩的湧泉躍鯉。這種孝,何其美哉!何其壯在!
冰心寫到:「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無遮攔天空下的庇蔭。孝敬父母是中華民 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青山悲吟聲聲泣,聲聲呼嚴父;碧水哭訴字字血,字字哭慈母。」
古人雲:「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我們還能再等待嗎?
Ⅱ 關於孝順的作文素材精選
高中關於孝順的作文素材非常多,我整理了相關信息,來看一下!
百善孝為先
孝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責任,這種責任是每個人都應該必須履行的。有一次,我和媽媽在外面玩,那天正好也是星期六,也是我和媽媽在一起最開心的一天。挽著媽媽,邊走邊笑,心裡暖暖的。心想;『世上最高興的事莫過於此吧。媽媽一年四季都在忙,很少陪我聊天,談心事,更別說出來玩了。所以正好有這樣的機會,我就抓得很緊。倍感珍惜。
關於孝順的作文素材
她,在我的眼中,是一位標準的中國婦女,態度永遠是那樣的溫和。家中只要有了她,我們的家就會永遠整潔、干凈,就像一隻迷航的船看見了一座燈塔。她,便是我的母親。
為了孝敬媽媽,我就准備在今天三八婦女節這個機會,給媽媽一個特大的驚喜。
時間飛快而過,一看鍾,「啊!已經五點二十八分了,我趕快跑到門外等媽媽回來,沒過多久,一個熟悉的身影向我走來,仔細一看,原來是媽媽,我連忙跑過出去對媽媽神秘的說:「你知道嗎?今天是三八婦女節,我今天要給一個驚喜。」我拿出禮物,媽媽先是一楞,後來突然明白過來,抱著我說:「婕婕,你真乖。」其實,我送媽媽的只是十隻千紙鶴,按道理應該是一千隻,但我並不在意這些,我只要把她永遠放在我的心中。
沒過多久,結果、媽媽撈掏出了一大包德夫巧克力,我感動得熱淚盈眶。今天是媽媽的節日,而媽媽竟然還送給我禮物,我心想:媽媽對我可真好。
在今後的日子裡,我必須以我的全力為她奉獻。在人生漫長的旅途中,我會自立、自強的,讓媽媽能不為我操太多的心。
1.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麼顯赫,無論他多麼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亞米契斯)
2.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子)
4.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老舍)
5.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孔子)
6.做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羅素)
7.所有傑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親,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親,把他們當作最好的朋友。(狄更斯)
Ⅲ 孝敬父母有哪些經典的作文素材
百善孝為先,是中國幾千年的優良傳統。
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經說:「今之孝者,是謂能。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意思就是說,如果認為孝敬就是養活父母,讓父母吃好穿好,而沒有用心孝敬他們,那跟養狗、養馬又有何區別呢?
子女用錢和物質孝敬父母固然重要,但也要在精神上對他們給予安慰。父母晚年往往會感到孤獨、寂寞,始終覺得自己遭人嫌棄、沒人理睬。
因此,子女對父母的孝敬,也應該像黃香那樣無微不至、像陸績那樣時時把父母掛在心上,而不是僅僅用物質來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感恩父母,就要真正關心他們,常常想著他們,就像父母始終牽掛自己一樣。
Ⅳ 關於孝的作文素材整理
孝心是一句溫馨的話語,揉搓父母疲憊的心;孝心是一把親切的嘮叨,分擔父母的痛楚;孝心是一首暖暖的小曲,解釋父母的情懷。本文整理了關於孝的素材,歡迎閱讀。
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故事
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但子路小的時候家裡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裡一點米也沒有,怎麼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
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誇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子
3、長幼有序。——孟子
4、孝子事親,不可使其親有冷淡心,煩惱心,驚怖心,愁悶心,難言心,愧恨心。——袁采
5、詩書立業,孝悌做人。——王永彬
Ⅳ 孝心作文素材
目前,許多語文教師在指導學生作文時,很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還採用了很多好的方法,以幫助其積累 作文素材 。下面是我為您整理的關於孝心的作文素材,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哭竹生筍
在三國時,有一個孝子,姓孟,名宗,字恭武,從小就喪了父親,家裡十分貧寒,***倆相依為命。長大後,母親年紀老邁,體弱多病。不管母親想吃什麼,他都想方設法滿足她。一天,母親病重,想吃竹筍煮羹,但這時正是冬天,冰天雪地,風雪交加,哪來竹筍呢?他無可奈何,想不出什麼好的辦法,就跑到竹林抱竹痛哭。哭了半天,只覺得全身發熱,風吹過來也是熱的。他睜眼一看,四周的冰雪都融化了,草木也由枯轉青了,再仔細瞧瞧,周圍長出了許多竹筍。他的孝心感動了天地。他把竹筍讓母親吃了,母親的病就好了。有詩頌曰:淚滴朔風寒,蕭蕭竹數竿;須臾冬筍出,天意招平安。
打虎救父
晉朝時,有一位叫楊香的孝子,十四歲的時候就經常跟著父親去田裡收割莊稼。有一天,突然一隻老虎把他的父親銜去。當時楊香手無寸鐵,但他深深地知道必須去救自己的父親,於是不顧自身的危險,立即爬上虎背,緊緊扼住老虎的脖子,老虎終於鬆口逃走。他的父親也就脫離虎口,保全了性命。有詩頌曰:深山逢白額,努力搏腥風;父子俱無恙,脫身虎口中。
子路不遠萬里借米
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但子路小的時候家裡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裡一點米也沒有,怎麼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
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誇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孝之代表—李密
孝的代表就是李密,體現在他給晉武帝的《陳情表》。辭語懇切,委婉動人。《陳情表》以侍親孝順之心感人肺腑,千百年來一直被人們廣為傳誦,影響深遠。文中的一些詞句如“急於星火”、“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等,直至今天人們還經常引用。李密在祖母去世服期滿後出仕。在任溫縣(今河南溫縣)縣令時,政令嚴明,政績顯著,剛正見稱。過去,中山諸王每過溫縣,必苛求供給,當地人民以此為患。李密到任後,中山諸王進過境仍苛求如故。李密以理力爭,使諸王過境不敢苛求,為百姓辦了件好事。李密本望到朝廷任職,施展自己的聰明才智,由於朝中無人推薦,最後只做了漢中太守,一年後罷官歸田。後病卒,終年六十四歲。
Ⅵ 關於孝的作文素材有哪些
我為大家找來了一則有關孝心的故事,還為大家找來了有關孝心的詩句,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親嘗湯葯
漢文帝劉恆,漢高祖第三子,為薄太後所生。高後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聞於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母親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葯,他親口嘗過後才放心讓母親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注意發展農業,使西漢社會穩定,人丁興旺,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他與漢景帝的統治時期被譽為「文景之治」。
1、《遊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別老母》【清】黃仲則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3、《十五》【宋】王安石
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
4、《歲末到家》【清】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5、《母別子》【唐】白居易
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
關西驃騎大將軍,去年破虜新策勛。
敕賜金錢二百萬,洛陽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來舊人棄,掌上蓮花眼中刺。
迎新棄舊未足悲,悲在君家留兩兒。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牽人衣。
以汝夫婦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別離。
不如林中烏與鵲,母不失雛雄伴雌。
應似園中桃李樹,花落隨風子在枝。
新人新人聽我語,洛陽無限紅樓女。
但願將軍重立功,更有新人勝於汝。
1、天空,比不上母愛之廣;大海,比不上母愛之深;太陽,比不上母愛之暖;清泉,比不上母愛之純;星星,比不上母愛之真。
2、最動聽的,是母親呼喚;最難舍的,是母親惦念;最鐫刻在心的,是母親容顏。任他風雪嚴寒,母愛時刻散發溫暖。
3、母愛是燦爛的陽光,熾熱而光明。她能融化冰川、凈化心靈、蓬勃生機。她以博大的襟懷哺育生命、呵護萬物。
4、早把甘旨勤奉養,夕陽光景不多時。
5、媽媽的呵護,跨過時間的長河,一直陪伴在身旁;媽媽的關愛,穿過空間的阻隔,一直回響在耳旁。
以上內容就是我為大家找來的關於孝的素材,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Ⅶ 關於孝心的感人故事
孝心是一句溫馨的話語,揉搓父母疲憊的心;孝心是一把親切的嘮叨,分擔父母的痛楚;孝心是一首暖暖的小曲,解釋父母的情懷。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孝心的感人 故事 ,供大家參考。
孝心的感人故事1
一晃十幾年了,父母無私養育我十幾年,我想,也應該輪到我報恩了。
這個周末,我起了個大早,真想痛快地玩一頓!我走到客廳,發現爸爸已經去上班了,我暗暗嘆口氣,唉,爸爸太辛苦了。我想為爸爸做點什麼。爸爸下班回來了,他拎著公文包,滿身疲倦,他往沙發上一躺,閉著眼,休息去了。我溜進廚房,拿起爸爸的杯子,泡上一杯茶。這時,爸爸疲憊地叫我:「寶貝,幫我遞杯茶。」嘿,正好泡的是茶,如他所願!我將茶遞到爸爸手上,爸爸喝完茶,便翻身起來,去做飯了。我只好在一旁默默地給他幫忙。爸爸一會兒洗菜,一會兒給鍋里的菜加點水,忙個不停。我當起了爸爸的小助手,一會兒遞刀,一會兒洗碟。
趁著爸爸喝水,活兒不多的當,我悄悄溜進了房間。我捧起日歷,一天一天地數,還差9天,就是爸爸的生日啦!我在12月7日上畫了一個大圈圈。
「咔嚓-----」媽媽也回來了!媽媽這幾天在賽課,一回家便一頭扎進電腦、教案里,忙個不停,看著媽媽勞碌的身影,我不由得泛起一陣陣心疼。我悄悄走到媽媽身邊,輕聲叫到:「媽,媽!」媽媽太投入,壓根沒注意到。算了,白費勁。我走到媽媽身後,嫻熟地為媽媽捶起了背,媽媽終於有反應了,扭過頭,笑容溢滿臉頰:「孩子,長大了!」接著又投入她的備課中。有了我的按摩,媽媽備起課來輕松多了。媽媽練到一半,有些渴,習慣性伸手去抓水杯,可沒有,他看了眼爸爸:「算了吧。」便繼續背她的開場白。我躡手躡腳進了廚房,幫媽媽倒了一杯白開水,放上一點鹽,放在桌子上。媽媽第二次伸手去抓杯時,她拿到了水杯,她愣了一下,微微揚起嘴角。
其實,孝敬父母不要很大的舉動,不要浮誇的語言,只要小小的行動,愛就在言行中流淌……
孝心的感人故事2
每個人都知道當自己長大時,就必須為自己年邁的父母親盡上自己應盡的責任——孝。
我曾想過,當有一天父親與母親都老了,走不動了,沒法幹活了,只能依靠我來生活,那時就是我的責任到來的時候,每個無數的早晨與無數的夜晚,我總是在不停地想著這必須要到來的問題,可直到有一次,我看見了……
這天不知什麼原因我發燒了,結果被爸爸送進醫院去打吊針了,我們一同進了電梯里,不過電梯里的人可真不少,多得我幾乎不能動彈,電梯很慢,而我又不習慣坐電梯,只得倚在爸爸的身邊,與此同時,我只能微微轉動自己的眼睛,快速地掃描了一下周圍的人,兩位老人,一位青年人還有……堵得滿滿的。
當電梯門打開的時候,我看見了驚心動魄的一幕,一位老奶奶被電梯里的人給推到了,看情勢不對,我正要上去攙扶,就被老奶奶旁邊的青年給讓了去,老奶奶很感謝青年,一定要讓他嘗嘗自己買來的新鮮水果,青年不好意思,但還是接受了,我心滿意足的看著這個美妙的場景,靜靜地離去,還與爸爸說:「今天的收獲是多麼的大,讓自己知道了這美好的事。」雖說這件事不是發生在奶奶自己孩子的身上,可是這個場景卻是像自己的孩子在攙扶摔倒的老母親,這是多麼的美好啊!我還在一位女護士那裡聽到一個小女孩為陪伴自己住院的媽媽,竟三天三夜都沒合眼,就為了看母親何時醒來,奇跡是她母親在第四天就突然醒過來。
這種親情、堅持與努力的力量,正是這些強大力量的主要源泉,而正是這些力量,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孝心的感人故事3
「百善孝為先」。孝是我們中華民族千百年來都講究的美德,所以我們就要孝敬長輩。
記得有一次媽媽生病了。那是一個四年級的晚上,我上完了補課班要放學了,可是等了好長時間媽媽都沒有來接我。我只好自己打車回家了。到了家,我拿出鑰匙打開門,把燈開了我喊幾聲「媽!媽!」可都沒有人回應我,我原以為媽媽和爸爸出去了,都沒在家,後來我發現媽媽的房間門是關著的,我就走上去把燈打開,後來我看見媽媽躺在床上,身上蓋一些被子,臉通紅,我看了一眼就知道媽媽發燒了。我摸了摸媽媽的頭。哇!好燙!我就把媽媽給叫醒,我問媽媽哪兒不舒服?媽媽沒精打採的說了一句話:「沒事兒,就頭有點暈,沒事。」我問:「要不要去醫院?」媽媽說:「不用了,睡一會兒就行了。」我又說:「那我去幫你找點葯。」我走出媽媽的房間向客廳的大櫃子走,反來覆去好幾遍才找到治發燒的葯。然後我又拿起水壺倒了一杯溫水,把葯從盒子裡面拿出來走向媽媽的房間,我把幾粒葯塞進媽媽的嘴裡,又給媽媽喝了幾口水。第二天早上,媽媽吃了葯好了一點,我就去做早飯給媽媽吃。其實我什麼也不會弄,就把吃剩下的米飯放到鍋里,加了點油、醬油和蔥加雞蛋炒炒。過了一會兒,做好了,我先嘗了一口,連媽媽平常做的一半好吃都沒有,不過能吃就行了。我把一碗炒飯端到媽媽的房間,喂她吃。媽媽邊吃邊說:「兒子的炒飯真好吃!」接著又說:「兒子,你大了啊,你爸早上上班早,竟然你做飯給我吃了啊。」我說:「媽,這都是應該的!」
同學們,你們一定要記住孝敬長輩和父母,他們養你們不容易的,所以你們千萬別給他們出難題,時刻記住「孝」這個字!
孝心的感人故事4
有仔細觀察過「孝」這個字么,它由一個「老」的一部分和一個「子」組成的,寓意子女一輩須承擔起贍養父母的責任。說白了就是得孝敬他們,這就是「孝」的組成。
中華上下五千年,有很多孝敬父母的感人涕零的事例,雖說有些是愚昧的封建孝道,但也都是為了孝敬自己的父母。可當今,能真真正正做到常回家看看的又能有幾個呢,從你牙牙學語蹣跚學步到你漫遊在作業堆成的城牆再到你拿到你自己紅彤彤的 畢業 證,所有的稚氣,所有的晦澀,都是父母辛苦的見證。你可曾記得,當你在燈下苦讀時,父母送來的一杯暖人心的牛奶,當父母因為你的一句不開心時而在耳邊輕諾的話語與絮叨。鍾聲響起回家的號角,在他的生命里,彷彿帶點唏噓,在外的遊子,你可曾想起父母而淚流滿面,常回家看看吧,回家時,幫父母洗一次碗,和父母嘮嘮嗑,父母就會感到無比的幸福。
你可千萬不要嫌棄父母老了,他們也曾有過光輝歲月,可現在,青絲已被染成了素線,曾經靈動的雙眼變得黯淡,高挑的身材也日漸臃腫,想想,父母是用他們自己的青春年華換來了我們的茁壯成長,我們該回報父母的不應該也是自己的一片赤誠之心么?
不管你的相貌有多麼俊美,不管你有過多少感人 事跡 ,不管你有多麼善良,只要孝這一點沒有做到,你仍然好不到哪裡去,因為俗話說的好,百善孝為先。
生命的循環是一輩接一輩的,父母養大了我們,反過來父母老了我們就該承擔起撫養他們的重大責任,也同時肩負著 教育 下一代的重任,我們也會被我們的下一代所贍養,這就是子承老,這就是孝。
孝心的感人故事5
大家經常說:「女兒是父親的小棉襖。」我不服了,為什麼我不會是媽媽的小棉襖呢?我可是他倆唯一的小棉襖。
記得有一次,媽媽的腰扭住了,很疼很疼。她躺在床上,有氣無力。到了吃飯的時間了,我的肚子餓的咕咕叫,但是媽媽卻沒有力氣做飯。於是我在媽媽的指導下做出了香噴噴的煮雞蛋,首先我剝了一個雞蛋給媽媽吃,媽媽說:「你做的雞蛋真好吃!」我也吃了,真是非常地好吃啊!因為雞蛋裡面有一種愛和孝心,是我對媽媽的愛,是我對媽媽的孝心。是它們讓我的雞蛋變得好吃的。
又有幾次,媽媽生病了,也是沒有辦法做飯。我是心疼萬分,又讓媽媽教我做飯。因為心疼媽媽,所以我學得非常快,一次就學會了。我學會了做方便麵、煮米粥、煎火腿腸、煮雞蛋等飯菜。
有時爸爸媽媽鬧別扭,這時我就會幫他們和好:我不停地勸媽媽原諒爸爸,也詢問媽媽:「爸爸怎麼樣您才能原諒他呢?」媽媽就會一五一十地告訴我,然後我又偷偷地把這些話說給爸爸聽,於是爸爸就得到了媽媽的原諒。他們又和好如初。
每當我這樣做的時候,爸爸媽媽感動地熱淚盈眶,嘴裡還不停地說:「恬恬真的長大了,懂事了。」他們這一說不要緊,反而弄得我很肉麻,說:「爸爸媽媽,你們說的話讓我全身掉下了雞皮疙瘩。而且,我幫助你們,也是應該的嘛。」
爸爸媽媽經常誇我是個懂事、孝順父母、愛父母的好孩子。我也覺得這件事很讓我驕傲。我長大一定要好好地孝順爸爸媽媽!因為他們只有我一個依靠!
關於孝心的感人故事相關 文章 :
★ 關於孝心的簡短故事
★ 關於孝心簡短的故事最新
★ 關於現代孝心故事事例
★ 最新孝心簡短小故事
★ 孝心故事作文素材
★ 關於現代孝心的故事
★ 關於孝心的當代小故事
★ 關於孝心少年簡短故事
★ 現代最美孝心少年故事
★ 一年級孝心故事演講稿大全
Ⅷ 關於孝順的作文素材 以孝順為主題的素材及範文
動天之德莫大於孝,感物之道莫過於誠。孝順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的基本素質,下面是關於孝順的作文素材及範文,歡迎參考。
春秋時,楚國有位隱士,名叫老萊子。這個老萊非常孝順父母,對父母體貼入微,千方百計討父母的歡心。
為了讓父母過得快樂,老萊特地養了幾只美麗善叫的鳥讓父母玩耍。他自己也經常引逗鳥兒,讓鳥兒發出動聽的叫聲。父親聽了很高興,總是笑著說:「這鳥聲真動聽!」老萊見父母臉上有笑容,心裡非常高興。
老萊其實也不小了,也年過70。一次,父母看著兒子的花白頭發,嘆氣說:「連兒子都這么老了,我們在世的日子也不長了。
老萊害怕父母擔憂,想著法子讓父母高興。他專門做了一套五彩斑斕的衣服,走路時也裝著跳舞的樣子,父母看了樂呵呵的。
一天,他為父母取漿上堂,不小心跌了一跤。他害怕父母傷心,故意裝者嬰兒啼哭的聲音,並在地上打滾。父母還真的以為老萊是故意跌倒打滾的,見他老也爬不起來,笑著說:「萊子真好玩啊,快起來吧。」
這個成語形容子女想盡辦法讓年事已高的父母心情舒暢。
自古以來,百善孝為先。孝是孩子們該盡的責任、義務,而並非隨心所欲。可是現在的你想過嗎?你們的父母整日為了你而奔波打拚,而工作回來後又要為你做飯洗衣服……他們不知道累嗎?然而你又應如何行動來回報呢?
古代有榜樣黃香,現代有孝子田世國。看他們又是怎樣做的呢?
黃香在他九歲時已深深的知道孝,在他從失去他的母親的悲痛中重新振作後,他就把全部的孝心都傾注於父親。家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他親自去做。照顧父親衣食起居、為父親驅寒問暖……黃香就是一個十分孝順的孩子,他對父親無微不至的照顧,深深的體現他的孝和對父親的愛。
那我們可不可以像黃香一樣呢?這是可以的。父母養育我們十幾年,在這十幾年裡,他們不辭辛苦,為了讓我們有更好地生活而被迫在外奔波。我們有什麼資本說我們可以不孝順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像黃香一樣:每天父母下班回家,我們為父母揉揉肩、捶捶背;家中的家務我們替母親分擔一些;幫母親洗衣服、做飯;我們要努力學習,只有這樣才無愧於生我們養我們的父母……
田世國是棗庄薛城人,他的母親劉玉環被確診為尿毒症晚期,需要換腎,可是沒找到合適的腎,而作為兒子的田世國毅然的`把自己的腎捐給了自己的母親,然而母親一直不知自己的救命恩人是自己的兒子。田世國在為了養育他的母親的面前,捐出了自己的腎,這是一個只求母親身體好的孝順的孩子。
那我們能不能像田世國一樣呢?能。父母養育我們十幾年,在父母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應該不顧一切去幫助他們,甚至是我們的生命。
從黃香和田世國的事例中,我們可以看出,孝順父母可以從身邊小事做起,也可以是一些大事中做起。總之,作為21世紀的我們更不能忘記孝。我們應孝順我們的父母,就用你的實際行動來表現出來。
讓我們都有一顆孝順的心;讓我們無愧於生我們養我們的父母;讓我們把孝順之心永遠的傳遞下去;讓我們行動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