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重陽節是什麼時候
重陽節是在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
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還有重九節、茱萸、菊花節等說法。由於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活動。
重陽節是屬於我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又被稱作為重九節,主要習俗就是喝菊花酒、踏秋、登高、賞菊、插茱萸等。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做搭顫。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重陽節在歷史延續過程中,既融合了眾多民俗事象,也融合了眾多文化內涵。
重陽節的習俗:
1、登高
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
2、吃重陽糕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這大概是用「點燈」、純敗「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松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3、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戴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裡面佩戴,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除了佩戴茱萸,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凶穢,以招吉祥」。
4、賞菊花
在重陽節期間,各種各樣的菊花,正是盛開的時候,枝枝所以觀賞菊花也成為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賞菊花的節日習俗,傳說起源於陶淵明。陶淵明歸隱田園後,以隱居、賦詩、飲酒、愛菊聞名,後人就效仿他,也希望自己的風光和陶淵明接近,於是就有了重陽賞菊花的習俗。
5、飲菊花酒
重陽節有飲菊花酒的習俗,菊花酒,就是用菊花作為原料釀制而成的美酒。在《西京雜記》中有記載說:每年菊花盛開的時候,採集菊花的莖葉,雜以黍米釀成,至來年九月九始熟。
『貳』 重陽奇妙游晚會呈現了我國什麼樣的傳統文化
重陽節想必大家都知道,重陽節這天是農歷的九月初九,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還有重九節、菊花節等說法。由於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活動。 我們都知道每當一年中的這個節日來臨,就會看到許多機關單位去養老院進行文藝演出,通過演出,不僅讓老人體會到了節目的精彩性,更是給老人帶來了溫暖,增進了與他們之間的溝通,讓他們感到親情常在、關愛常在。
三、用互聯網的視角傳遞傳統節日的美
重陽奇妙夜以重陽節為載體,將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呈現給觀眾,傳承和發展優秀的重陽文化,禮儀文化,孝道文化,樹立我國良好的形象。藉助互聯網傳遞,讓觀眾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更加深層,也讓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通過互聯網再次煥發生機。
『叄』 急求 今晚上海的重陽晚會是哪個台幾點鍾開始
節目日期:2009年10月25日(周日,農歷九月初八)
節目時間:9:00 - 21:00(全長12小時)
播出頻道:藝術人文頻道(全天直播)、東方衛視(晚會直播)
晚會介紹:盛世楓葉紅
大直播的重頭戲是19:35在東方藝術中心舉行的《盛世楓葉紅——上海市2009重陽節文藝晚會》,
晚會立足「盛世楓葉紅」的時代主題,展現盛世中的上海紅葉風采。晚會將聚集全國文藝中堅力量,為上海老年朋友送來溫馨祝福,譚晶、廖昌永、蔣大為、關牧村、雷佳、蔡國慶等著名老中青藝術家將同台獻藝,表達對上海老年朋友的關愛和祝福。
『肆』 《重陽奇妙游》定檔10月3日播出,傳統文化能否再爆亮點
《重陽奇妙游》定檔10月3日播出,傳統文化能再爆亮點的,值得期待一下!
《重陽奇妙游》是由河南廣播電視台全媒體營銷策劃中心製作、優酷與河南衛視聯合出品的重陽節晚會,是河南衛視“中國傳統節日”奇妙游系列的收官之作;晚會採用“網劇+網綜”的節目編排方式,講述了故事主人公唐小玖為了慶祝祖父九十九高壽,在不同的劇情節目里根據瑞鳥的指引尋找線索,穿越不同時空,終於拿到象徵長壽的斑鳩權杖,給祖父祝壽的故事。
『伍』 重陽節什麼時候
重陽節是在每年的九月初九。重陽節是屬於我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又被稱作為重九節,主要習俗就是喝菊花酒、踏秋。
重陽節的含義
自從1989年開始,在我國每年的9月9日就被定為重陽節。在這個季節也成為了尊老愛幼的節日。很多機構還會去看望從工作崗位上退休的老人,而且也會帶老人秋遊或者是登山喚宴健體。不少的家庭晚輩也會帶著自己的長輩到郊外去郊遊。雖然說重陽節不是法定節日,但是對於這個節日在我國還是比較重視的。
重陽節的習俗
重陽節有很多習俗,當我們說到重陽節的時候,很多人都會想到登高望遠。確實在這個節日可以登高,插茱萸另外還可以啊,跟自己的長輩一起去郊遊。當然每一個地方過重陽節可能也會有不同的習俗,有些地方還會放紙鳶放紙鳶,代表了放吉祥、放福氣。
重陽節在歷史的發展當中也是有著很多和凱銀的文化內涵,而且更孫祥是寄託了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
『陸』 徐子崴是李谷一的兒子嗎
這位知友,徐子崴不是李谷一的兒子,只不過是李谷一和徐子崴同台唱過一首歌曲《你養我長大,我陪你變老》而已!
據悉,年過古稀的李谷一老師如今已很少演繹新歌,此次也是被歌曲打動,在2018年央視重陽節晚會首唱的錄制現場,李谷一老師與徐子崴的表演生動真實、觸景生情,李谷一老師更是多次流下動情的淚水,現場導演及觀眾無不為之動容,晚會將在2018年重陽節於央視三套綜藝頻道播出。
李谷一老師青年時期形象照片與徐子崴幼兒時的照片同框成一幅充滿年代感、動人心底的的美好畫面。而在2018年央視重陽節晚會錄制現場更是上演了一幕感人至深的畫面,李谷一老師與徐子崴「母子」相依舞台、深情獻唱,李谷一老師幾度淚流滿面,演唱結束,李谷一老師講到:「此刻我會流淚,是因為我並不僅是在完成一首歌曲的表演,而是真的把子崴當成自己的兒子一樣發自內心的演唱,所以才會情不自禁的流淚……」。
『柒』 今年國慶有國慶晚會嗎
你好,朋友。有的,祝你度過愉快的假期
有晚會,國慶黃金周央視好戲連台,有國慶、重陽、交響音樂會3台大型文藝晚會2022年的國慶節,是新中國成立73周年,雖然沒有逢5逢10那麼隆重,但各地給祖國慶生的氛圍一如既往地濃厚。國慶黃金周7天假期,對於宅在家的朋友來說,是一個能徹底放鬆,可以自由追劇追綜藝節目的好機會。央視各個頻道都專門為國慶黃金周准備了特別節目,而大型文藝晚會更是重中之重。2022年國慶黃金周,還遇上了中國傳統的重陽節,一向尊老愛幼的國人,怎麼能不慶祝呢!央視也為老年朋友精心製作了重陽節特別節目。整個黃金周,央視會推出3台大型文藝晚會,喜歡熱鬧和文藝表演的朋友能一飽眼福。只是央視今年保密工作做得到位,到發稿前還沒有參演嘉賓和主持人完整名單公布出來。不過,小編整理了3台晚會的主題和播出平台,以便大家更合理地安排自己的觀看時間點。即使真的錯過了電視上的首播也不要緊,還可以選擇在手機上看回放,或者等電視的重播,觀看效果應該差別不大。一、《中國夢.祖國頌一2022國慶特別節目》10月1日20:06綜合頻道( CCTV -1)、綜藝頻道( CCTV -3)、音樂頻道( CCTV -15)播出。《中國夢·祖國頌》國慶晚會已經連續舉辦多年,這是歷年央視在國慶期間的重頭戲,邀請的明星演員涵蓋了老中青三代,能照顧到各個年齡層觀眾的審美需求。歷年的央視國慶晚會,都有一個主題,今年更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重點突出時代感、幸福感、儀式感、細節感和精緻感。力求通過多元形式的文藝節目,歌頌祖國成就,展現新時代新氣象。二、《最憶是重陽一2022年重陽節特別節目》10月4日19:30分在綜藝頻道(CCTV3)播出。央視每年的重陽節晚會由文藝節目中心打造,明星陣容當然不能和國慶晚會相提並論,節目以溫馨、溫暖為主,重點突出我們敬老、愛老、孝老的傳統,倡導善待老年人。2022年重陽節特別節目《最憶是重陽》,以「敬老孝親」為主題,以「發揚中華民族敬老孝親的傳統美德」為核心,引領廣大觀眾重溫中國人厚重溫馨的親情倫理與家國觀念。三、《2022江山如畫一一系列交響音樂會》10月1日21:38分、2日至5日20:32分在音樂頻道( CCTV -15)播出「江山如畫」國慶交響音樂會,是由央視音樂頻道傾力打造的國慶保留主題音樂會,全程由頂級樂團現場伴奏,歌手現場真唱。今年改成了系列交響音樂會,分六天播出,聯合國內知名交響樂團,在全國5個城市選擇當地標志性自然景觀進行交響音樂展演。國內頂尖合唱團、演奏家、舞蹈家共同演繹經典,實景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