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重陽節為長輩做一件事的100字作文
10月21日,我們全校師生到廣州黃埔軍校參觀,然後到金星農庄開展野炊和軍事活動。在整個秋遊的過程中,同學們表現得非常興奮。
中午野炊時,同學們按照事先分好的小組開始行動。同學們有的抱柴,有的洗碗碟,有的洗菜,有的切菜、切肉,有的生火,真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大部分同學忙得不亦樂乎,但也有一些什麼都不幹的懶蟲,等著飯來張口。給老師印象最深,最富有集體主義精神和自理能力的有這些同學:蔡詩婷、趙丹娜、葉柳妍、梁少敏、陳敏、陳路遙、王余峰、馮寶麇。
而有的同學對著爐灶真的是束手無策。這是什麼原因呢?其實說到底還是平時鍛煉得少。希望我們能夠主動學習做家務,在爸爸媽媽的指導下學會做飯菜。老師在讀三、四年級的時候,下午放學回到家要放牛、挑水、摘菜、做飯、煮菜,吃完飯後才有空進行學習。要干這么多的活,你一定很難想像吧!你們的條件這么優越,卻形成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壞習慣,將來怎樣在社會上生存和立足呢?
行動起來吧,努力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成為爸爸媽媽的好幫手。老師相信你能行!
❷ 重陽節感想的作文怎麼寫
重陽節的感受有:
正如詩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描寫了主人公當時登高望遠,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情感描述。每到重陽節就會思念家鄉、思念親人。
重陽節又稱為「老人節」,孝親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源,是一個人為人處世的根本。孝敬長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讓我們將這美德傳承下去,讓每一天都成為「重陽節」,同時,祝願天下的老人都健康快樂,永遠年輕!
古人過重陽節,包含著人們美好的祝福與夢想。這一天,人們踏秋登高,交流感情,鍛煉身體,親近自然。
重陽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就是重陽節。重陽節在秋季,是秋高氣爽的季節。每到重陽節,我國都有登高賞秋,敬老的傳統。故而重陽節又稱老人節。
秋天有一個重要的節日,那就是九九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因為重陽節是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月日均是九數,雙陽相重,故名重陽節。在北方大多不過這個節日,而在南方是相當重視這個傳統節日的,最主要的活動就是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插茱萸等等。重陽節相傳甚遠,歷代詩人也做出無數佳作美文,唐代詩人杜牧的《九日齊山登高》寫道: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更有膾炙人口的王維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讀來思鄉情更濃: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其實,過重陽節當然是在南方上學的時候培養起來的,那時在校園的閑散生活里,同學們總是要找各種借口,聚會遊玩,正好剛入學不久,想家很強烈的時候,趕上重陽節,見當地人相當的重視,還有登高轉運之說,於是我們自發組織起來,晚上帶上飲料和食品,登山賞月,南方在這個季節,氣候正是好時候,涼爽怡人,站在山頂觀月,那彎新月更清澈皎潔,於是我們在山頂上放聲高歌起舞,在清風里,吟詩作賦,抒懷著青春的快樂、憂傷。
❸ 重陽節幫媽媽捶背的感想 30字
思路:從媽媽的背和我的背的區別展開感想,感恩父母為主線。
正文:
今天給媽媽捶背,我明顯感受到了媽媽的背和我的區別:媽媽的背比我的硬多了。也是啊,媽媽平時在家辛苦做家務,連腰和背都變硬了。捶著捶著,我又注意到了媽媽的頭發,媽媽的頭上已經有了好幾根刺眼的白發。我往媽媽的額頭看了看,幾條細細的皺紋已經清晰可見。
我踮起腳尖,忽然覺得媽媽好矮。媽媽為了我們這個家日夜操勞,犧牲了自己的青春,卻依然不知疲倦地默默支撐著。每天早上,她都要早早起床,為我們做早點,送我和妹妹去上學,再負責全家人的飲食起居。
不懂事的我和妹妹還屢屢跟媽媽頂嘴,嫌她做的飯菜不好吃,現在想想太不應該了,這會讓媽媽多傷心啊!我一定好好學習,不辜負媽媽的期望。
(3)重陽節給家人做家務感想100擴展閱讀:
要進行感恩教育,不僅要用典型事例來感動、教育學生,還應從生活細則上教育學生如何孝敬父母,如平時幫助父母做家務、捶捶背,過年為父母製作一張賀卡、洗一次腳,等等。行孝和感恩教育最終還是要落實到具體的行為上。
正所謂「百善孝為先」。要孝敬父母,平時要聽父母的話,簡單地幫助父母倒杯茶、捶捶背都是報答的方法。我們應該明白:父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要銘記在心,做個有恩必報的人。
❹ 請幫我寫一篇關於重陽節為老人作一件的作文
重陽節敬老作文:重陽節,愛老敬老_1000字
作者: 佚名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農歷九月初九日的重陽佳節,活動豐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習俗。下面我就來介紹一種「登高」習俗。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有人喪命,這些百姓受盡了折難。它也奪走了青年恆景的父母,恆景自己病倒了愈後,他辭別了妻兒,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害。他四處訪師尋道,最終在一座最古老的山,找到了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恆景不畏艱險和路途的遙遠,終於找到了那個神奇法力的仙長,從此恆景刻苦練出了非凡的武藝。一天仙長把恆景叫來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該回去為民除害了」。仙長送給恆景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並且密授避邪用法。恆景回到家,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中午時分,隨著幾聲怪叫,瘟魔沖出汝河。突然聞到香和酒氣,便戛然止步,這時恆景手持寶劍幾個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後來人們就把重陽節登高的風俗看作是免災避禍的活動。雙九還是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意思,重陽節便被做為老人節。
這使我也有所感受,在這一星期天中,我們老師讓為自己的長輩洗一次腳或洗一次頭等。我突然心血來潮,准備,在星期天給來我家串門的姥姥洗一次腳。
「凡凡,凡凡……」哦,我姥姥來了,我趕忙把姥姥請進屋裡。趕緊把媽媽叫來。趁著媽媽與姥姥交談這來之不易的機會,趕忙拿來盆子,倒了一些熱水,一摸水,呀,燒死了!我又倒了一些涼水,哎,又涼了。此刻,想起了「永不氣妥」這個詞,頓時提起精神,又倒了一些熱水,這會算是差不多了。我又拿起肥皂和擦腳布。搖搖晃晃的端到姥姥面前說:「姥姥,馬上就要過重陽節了,我今天特意為您洗一次腳。」姥姥說:「呀,燦燦真的是長大了,懂事了,姥姥為你感到驕傲啊!」我把姥姥的腳放入水中,泡了一會兒。又用肥皂把腳周圍搓了一遍,在用清水沖洗。連續重復幾次,就差不多OK了!但是,當我摸到姥姥腳跟時,有什麼扎了我一下。我一看,原來是一層厚厚的繭子。我想起姥姥操勞日久,每天洗衣,做飯。便更加仔細的去洗腳了!洗完後,望著姥姥干凈的腳,喜出望外。姥姥和媽媽都欣慰的笑了!
這一年的重陽節讓我過的很充實,很完美!即使在平時,我也會多多的為長輩做事。為什麼呢?因為我是一名初中生!
❺ 幫家長做家務的心得或體會100字
幫家長做家務的體會心得體會1:
今天,媽媽打開鞋櫃換鞋時,皺著眉頭說:「這里真亂,還有股臭味。一會兒還要上班,連收拾鞋櫃的機會都沒有。」正在一旁玩魔方的我聽到了,連忙自告奮勇地說:「媽媽,我來幫您吧?」「就你?」媽媽用輕蔑的語氣說:「你不行。」我央求媽媽:「媽媽﹑媽媽,好媽媽,讓我來幫你吧……」媽媽不耐煩了,說:「好吧。不過,如果你把鞋櫃弄得亂七八糟,可就不是你收拾它了,而是我收拾你。」我說:「我可不是那麼好收拾的。」
媽媽走了。我剛打開鞋櫃,一股臭氣便鑽入了我的鼻子。我連忙跑到院子里,喘了一口氣,再吸一大口氣,憋著走到鞋櫃旁,左手一雙,右手一雙地把鞋拿到院子里,再松氣。然後又深吸一口氣……這么多鞋,有的厚,有的薄,不能都放回鞋櫃里。我把厚的鞋放在一起,再把薄的鞋放在一起。然後,我在樓道里找了一個可以利用的舊箱子,把薄的鞋放進去,再把舊箱子放在床底下。
該收拾厚鞋們了。我正要把厚鞋放進鞋櫃時,發現鞋櫃上有一層灰。我跑到廚房,隨便拿了一把刷子,跑回來,要刷鞋櫃時,我忽然想起媽媽平時用水池旁的刷子刷傢具,用廚房的刷子刷餐具。於是,我跑到廚房,把刷子放回原位,再跑到水池旁,拿上刷傢具的刷子,再找一張舊報紙,來到鞋櫃邊,把鞋櫃上的灰塵掃到報紙上,這才把一雙雙厚鞋有次序地擺到鞋櫃上。
我聞了聞,還是有臭味。正好,櫃子旁有一瓶「空氣清新劑」,我拿著它,往鞋櫃里一噴,一股香味四處彌漫。啊!真香!臭味的問題解決了。
中午,媽媽下班回來,我急不可待地說「媽媽,快換鞋吧」,媽媽打開鞋櫃一看:「啊,好整齊呀,還有一股香味呢」,我在一旁會心地笑了。
通過這件事,我體會到了父母平時的辛勞。以後,我要多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讓他們休息休息。
幫家長做家務的體會心得體會3:
今天是「三八」婦女節,我幫媽媽做了一次家務,深刻體會到媽媽的辛苦。
今天下午,我第一次嘗試炒菜,心情好激動呀!在爸爸的指導下,我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炒菜,當然炒菜的過程是嚴格按照爸爸的要求進行的。當我把菜端到媽媽面前時,媽媽微笑著看著我,好像在欣賞一件藝術品。我被媽媽看得不好意思了,急忙說:「媽,快嘗嘗女兒的手藝吧!」「好的,乖女兒。」媽媽拿起筷子,夾了一些菜放到嘴裡,我緊張的看著媽媽,誰知,媽媽卻忽然笑了起來。這是怎麼回事?難道是我做的菜太好吃了?爸爸也拿起筷子嘗了一下,也笑了。看到這,我急忙拿起筷子吃了一小口,「啊,太咸了,鹽放太多了,好難吃呀!」我大聲說道。爸爸媽媽卻連聲說:「第一次能做這樣,很不錯了。」我聽了,不好意思地笑了,暗暗下定決心:我一定要好好學習,讓爸爸媽媽吃上我炒出的美味菜餚來。
晚飯就在全家人的笑聲中結束了,我又主動幫媽媽擦桌子、洗碗。媽媽高興極了,對爸爸說:「我們家的小婕真是長大了!」「那還用說,她本來就應該做這些活了嘛!」聽到他們的誇獎後,我心裡比吃了蜜還甜哪!打掃完衛生後,我拉著媽媽的手來到了洗漱間,接了一盆熱水,讓媽媽坐在椅子上,把她的腳放在了水盆里,一邊輕輕地揉搓著媽媽的腳,一邊講笑話給媽媽聽,媽媽表現出很享受的樣子。我心裡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樣,回憶起媽媽給我洗腳時愛護有加的情景。
如果說兒女對媽媽的愛是一潭水,那媽媽對兒女的愛就是一片大海。母親對兒女付出的再多,也不求兒女回報。今天,我要藉此機會深情地對媽媽說一聲:「媽媽,您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