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最假的孝順方式

最假的孝順方式

發布時間:2023-09-02 14:27:44

Ⅰ 孝,如果掛在嘴上那就是假孝順

孝順是一個人良心的體現,孝發自於內心付諸於行動,是人最真摯的情感流露。

孝也是分層次的,就像產品一樣也有優劣真假。

小時候就聽老人們談起六零年鬧飢荒人們挨餓的事。當時村裡有娘倆,兒子四十多歲了,老娘七十多了。在當時那個食物匱乏到極點的危及到人們活命的情況下,兒子想盡一切辦法到處搜尋可以下肚的東西,找到了就趕快給老娘送來。老娘讓他吃,他總是一句話,「我早就吃了,娘你快吃吧」

後來這個兒子就活活的餓死了,而他老娘生存了下來。

這是我們村裡的一個真實故事,我我現在寫到這里眼淚還不由得模糊起來,心臟在鼓脹,因為它感動了我。

這是真孝順,實實在在的發生的。

我們現代社會,物質條件已經是翻天覆地今非昔比了,吃飽飯已經不是個問題了,沒有人會再因為孝順挨餓而付出生命的代價。但是,在這種優越的物質條件下,有些做兒女的對老人的孝順並不到位,有的甚至做的很差,有的甚至可以說是不孝、假孝。

據我觀察,很多農村裡比較缺乏孝道,如果趕上兒女不孝順做為生活條件相對落後,缺乏養老保障,又失去勞動能力的農村老人來講日子是非常艱難的。

有一個村裡,一個老太太快八十了,有三個兒子。兒子們的日子過得都不錯,但是都不願養老娘,老太太自己住在一個門洞里。說好了每個兒子每年給的口糧也經常拖著不給,老人只好每逢收小麥的季節,到地里、路上撿拾麥穗攢起來當口糧。

這也是一個真實的事情,而且類似的例子很多,如果想聽我會寫一大堆出來,但是看了讓人生氣、郁悶!

有孝順的、有不孝的、還有假孝順的。孝和不孝很好辨別,但是假孝順就不容易一眼看出來了。

之所以叫假孝順是他骨子裡跟本就不孝順,或者不太孝順,而他為了擺樣子、搏名聲故意裝出孝順的樣子來給人看。

很常見的一種情況是兄弟姊妹間互相攀比,誰對老人付出的多了、誰付出少了,為此鬧矛盾甚至弄的雞犬不寧。有的對父母付出了一點他應盡的義務,就認為自己勞苦功高、孝順的不得了了,把自己當成大孝子,處處顯擺到處張揚。

他沒想想比起他父母的養育之恩他照料父母的那一點就像那九牛一毛,你的父母老邁了,或是有病了你伺候伺候,端茶送飯、洗衣疊被……這算的了什麼?不就是付出點體力和時間嗎?叫什麼苦?

你口口聲聲說那個哥哥兄弟不如你對老人細心照顧的好了,哪個姊妹不如你付出的多了,各人盡自己的心、盡自己的孝,你攀比別人干什麼?你攀比是你覺得干多了吃虧抱屈,你這個照顧老人比別人吃虧的想法,就是你對老人真實的內心,就是假孝順的真實反應。

「百善孝為先」,人一代代的誰都會有老的那一天,孝順老人是天經地義,是應盡的義務應承擔的責任。你是怎樣孝順、對待自己父母長輩的,你的兒孫們會見樣學樣,你將來老了他們會用你的方式對待你,而且很快會應驗。

Ⅱ 有人說輪流養老是假孝順,你認為呢

「你養我小,我養你老」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父母千辛萬苦將子女撫育長大,等到本人老的那天,卻常常享用不到「對等的待遇」。

有一種假孝敬,外表看很公平,以至「童叟無欺」,老人卻在背後偷偷抹眼淚。

為人子女,對父母的生育之恩要懷有一顆感恩之心。平常抽時間多陪陪父母,不啃老,讓老人少操心,努力為老人提供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這才不白費來人世一場!

Ⅲ 子女的哪些假孝順行為比啃老更讓父母感到寒心

在啃老族這個名詞剛被創造出來的時候,大眾都對此嗤之以鼻,中招的年輕人也會受到批判,因為這是一件非常丟臉,也很不孝順的事情。但是如今,啃老已經很少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與此相比更讓父母難受的還有很多類似的,甚至更過分的行為。

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家人之間的關系也是很難由外人來評判,畢竟冷暖自知,孩子孝不孝順,只有父母才知道。不過有時候,就算是家人也很難去指責,哪怕是親生孩子,父母也會有顧慮。老家有很多老人都是如此,生活過得並不順利,但是對子女卻沒辦法吐露心聲,更不能有任何怨言。讓父母寒心的不是啃老,而是這“假孝順”,無數老人有苦難言。


“假孝順”傷的是父母的心

不管子女是真孝順,還是假孝順,真正面對這個問題的是父母,能體會其中滋味的還是父母。可以說家庭裡面關於這種親子關系,受傷的只有父母這一方。明面上的白眼狼孩子,或者是光明正大啃老的,這都讓人譴責,但是比不上“假孝順”給父母的傷害大。

給了父母一個美好的藍圖,卻在之後讓父母親眼看到真相,沒什麼比親自認識到子女不懷好意的真心更殘酷了。

Ⅳ 新型養老方式流行,假孝順的子女都是什麼樣的呢

以前流行一句老話“養兒防老”。

很多老人以為,子女多可以解決自己年老體弱後的贍養問題,因此,以多生子女為榮。

但是,子女多也有弊端,有的子女不願獨自照顧老人,只好由大家輪流照顧。

現在不僅在農村還有在城市,這種新型的養老方式流行開來。雖說是也是一種孝順方式,很多的父母卻說有苦難言。

小王兄弟姐妹共5人,大家都很有能力,父母也引以為榮。

Ⅳ 真正的孝順必須破除三種無知

第一種無知,不知道自己是主動來到這個世界,而不是被父母創造。

第二種無知,對父母養兒的艱辛後知後覺,不知不覺。

第三種無知,看不到父母的人生與痛苦。

第一種無知,不知道自己是主動來到這個世界,而不是被父母創造。

第一種無知,由於我們不知道有輪回,我們不知道自己來到人類的世界,並不是被動的被父母生出來的,而是我們主動的選擇。我們以為是父母把我帶來到這個世界的,所以我們認為,父母應該對我的一切負責。而這其實是一種無知,源自於你對輪回的真相的無知。

你不知道是你自己無始以來的心所不斷造下的業,推動著你這一世投生為人。在父親和母親相交的那一剎那,你被自己的業力推動著投胎進入這個身體,因而有了這個人身。父母只是給了你身體,而你的心,或者說你的靈魂,並不是父母生出來的。所以實際上是你選擇了父母,並不是父母創造了你。

所以大家要知道,你來到人類的世界,是你主動的選擇。如果你沒有這樣的業力,你來不了。而且如果沒有父母給予這個身體作為你投胎的載體,那你有可能得到畜生的身體,你有可能成為其它的生命形態,但絕對不是人類。

而中國的孩子經常會發生的狀況,孩子傷害父母,叛逆父母,攻擊父母,這其實是一種情緒化的無知。孩子應該知道,是你自己來到這個世界的,所以你要對你自己的一切獨立負責。在這個方面,中國孩子在世界觀上有著最大的錯亂。

因為對輪回的無知,我們不了解生命的真相,不知道自己作為人的這一世是怎樣開始的。因為這種無知,我們不了解一個生命來到這個世界多麼的不容易。父母給予了我身體,讓我能夠具有瑕滿人身,能夠象人道眾生一樣感知這個世界,這是何等的難得,在過去千生萬劫的輪回中你都不曾有過這樣的一次機會。此生能夠得遇父母給予你身體,給予你這個瑕滿人身,父母的恩德無比深厚,你應該懷有報恩心。

第二種無知,對父母養兒的艱辛後知後覺,不知不覺。

人們說「養兒方知父母恩」,而這句話實際上是一種後知後覺,它意味著人生已經錯過了很多,走過了很多的錯路才有的感悟。

從母親的懷孕開始,養育孩子最初的三年內,父母對孩子所付出的一切,所有的孩子幾乎都是不知道的,沒有感受的。父母所承擔的艱難和痛苦,身體上的,精神上的,家庭層面的,社會層面的,對所有這些,孩子都是無知的。

所以我們提倡要破除這種無知,不要等到養兒才知父母恩,不要等到父母老了,孩子才後知後覺。為什麼我們不能讓孩子先知先覺呢?就是要讓孩子了解到,在你人生最初三年裡,父母所給予的無比艱辛的付出和所承擔的痛苦,那是對你最深的愛護。要讓孩子知道自己的這種無知,了解父母所承擔的痛苦與艱難,並且學會去接受父母的一切。

雖然現在很多家庭不是父母在帶孩子,而是老人或保姆在帶孩子,但是父母為了老人帶孩子付出了很多的努力,比如努力工作創造經濟條件等等,這一切也應該讓孩子感受到,讓孩子在小的時候就清醒的了解到父母為自己所承擔的付出,而不是一種幾十年後才後知後覺的方式,造成很多的人生遺憾。

第三種無知,看不到父母的人生與痛苦。

當我們長大一點,稍稍知人事以後,所關注的更多的是自己的孤獨感和自己的需要,父母是否給予了我安全感,是否給予了我想要的一切。我們對父母更多的是索取,是自己的需要,而忘記了父母作為一個人,他自己的人生,他自己的痛苦。

你不知道,父母也是輪回中無明的眾生,他們有自己的迷茫,自己的痛苦,自己人生的局限。而當你只關注自己的需要時,對父母就只會感受到不滿。

當你看到父母的任何的缺憾和短處時,這實際上是你對他們的艱難的無知,對他們整個生命的局限性的無知。你應當看到,你所有對父母的成見,都是因為你對父母的人生沒有了解,也沒有體諒

三種無知如同連環扣

所以我們必須要明白,你和父母之間關系的不合諧,是因為你對父母存在著這三種無知:

第一種無知,因為不知道輪回的真相,你不知道你是主動來到這個世界的,這種無知讓你把自己的一切狀況都歸因於父母。破除了這種無知,你就了解生命與生命之間不是依賴關系,而學會獨立。

第二種無知,你不知道在你人生最初的三年中,父母對你的恩德非常大,對你的愛非常深,你不能感受到父母曾經如此辛苦、如此艱難的愛護你。然後由於你對父母的付出缺乏深切的體會,所以就容易產生挑剔和叛逆,並且會誇大自己的不安全感。

而第二種無知又造成了第三種無知,就是你對父母一味的只想索取,索取不到就會失望。你只想讓父母成為給予者,守護者,而從來沒有站在他們的人生的角度,去理解他們的痛苦和局限。

這三個環節就象連環扣,一環扣一環。梳理好這三個環節,就破除了三種無知。第一個環節就是孩子要先知先覺的獨立,第二種方式就是要先知先覺的感恩,第三種方式就是先知先覺的學會體諒父母,關愛父母。當孩子在這三個方面能夠梳理清楚,從三種無知轉變為三種接受,就能夠獨立的去面對自己的人生,獨立的學會理解、包容和給予,形成健康的人格,找到生命的方向。

我們對父母的孝順,通常是三種假孝順。

我們中國人很講孝順,但通常我們都沒有真孝順,而是三種假孝順。

第一是因為道德而孝順,第二是因為貪欲而孝順,第三因為恐懼而孝順。這三種孝順其實都是因為我們前面所談到的三種無知所造成的。三種孝順都不是因為愛,也不是因為責任,也不是因為感恩。這三種孝順本身都是人性的扭曲,是人倫的不正常造成的。

第一種,因為道德而孝順。我們說道德式的孝順不是真孝順。我們是為了平衡與父母的關系,而不是真正對這段關系有一種深刻的認知,不是出於我們對於父母的恩德有深切的體會而願意去承擔。道德式的孝順就是,我的尊嚴、我的價值感要求我必須要孝順,我不可以做一個不孝順的人。也就是說,我們是拿一個道德的標准在要求自己而孝順,並不是我自然的就想去愛父母。

所以說道德這個東西,它只是一種平衡系統,一種行為規范,而與真心無關。真心是什麼,是你真的想愛他,真的想了解他,真的要去利益到他。出於道德感而孝順,是沒有這些感受的。

第二種,因為貪欲而孝順。也就是說,我們是出於物質上或精神上對父母的依賴而去孝順。如果我不孝順,我可能得不到父母的物質,或者精神上的關愛。不論是物質或是精神上,我們對父母的這種想要索取的慾望,本身就是我們的貪欲。

第三種,因為恐懼而孝順。因為我們不能正視和接納父母的痛苦,而變成因為恐懼而唯唯諾諾的孝順,這種情況是因為自己完全陷入了情緒,沒有在愛的世界去理解和尊重父母,沒有完全的去接受父母。

真正的孝順,必須是破除了三種無知。

真孝順必須是感受到父母的愛。由於我們前面講到的孩子對父母的三種無知,父母為我們的付出與愛,我們無知。我們失去了和父母之間用真心編織成的那個紐帶,而只剩下道德感的、自我索取與自我滿足的,用非愛的元素來維系的平衡感和安全感,我們感受不到父母真正的愛,而只感受到一種關系的平衡。

真正的孝順,首先應該是從感知力開始的。感知自己是主動來到這個世界,然後感知父母為我們付出了什麼,父母付出的背後,他們的心靈狀態又是什麼,這樣你才能感受到一個人愛的價值和力量。第二應該有著感恩心,感恩心後面帶著的是責任,然後我們會有一種自發的對父母的愛護。第三應該是帶著輪回的世界觀,關心的是父母永恆的利益,而不僅僅是此生的利益,我們的心中是永恆的祝福。

所以說要做到真正的孝順父母,你必須要清楚的了解父母的一生,這非常重要。當你客觀的、清晰的了解了父母的一生,你才知道在他的一生當中,處在那麼多的痛苦糾結和迷亂的狀態中,為什麼他有那麼多的缺憾、不足。而他在那麼艱難的狀態中還能為你付出和給予了這么多,你就知道那些給予有多難,有多珍貴!你能夠真正的理解父母了。

當我們和父母之間,不出於自我的視角,而是站在客觀的視角上,看到對方的人生,看到彼此之間的關系,這是我們與父母交流的基礎、互動的基礎、愛的基礎、責任的基礎、感恩心的基礎。同時也是我們生命的升華的基礎,讓我們世界觀真正轉變的基礎。

能夠客觀,你就看清楚了你自己以前那個主觀視角所帶來的錯誤,帶來的情緒化,帶來的對自己和他人的一切傷害,都是來自於你自己心中的業力,而並不是父母。父母只是一個和所有人一樣的人,他們有自己人生的悲傷、痛苦、絕望、不足、缺憾、恐懼。因為所有的凡夫眾生都是這樣,人生充滿了局限和不足,情緒和痛苦。因為他們是這樣,所以他們不可能完全的滿足你;同時即使他們是這樣,他們依然非常艱難的給了你那麼多的愛護,給了你那麼多的滿足。當你人格清醒,你就一定會看到這些。

如果沒有這種客觀的深入的了解,我們都是在做標簽化的自我加工。標簽化的意思就是,你看待父母時,永遠把他們當成是「我的」父母,而從來都忽略了他作為他自己,一個獨立的人,他所具有的局限、他的無奈、他的傷痛,你永遠都忽略了他作為一個「人」而不是「我的XX」的感受。我們只活在自我的視角,從自我出發去看待關系。其實不僅對父母,通常我們對待一切關系都是這樣做的,這是非常不好的。

結語

我們講了親子關系中普遍存在的最基礎、最根本的問題,父母對孩子的三種傷害,孩子對父母的三種無知。在這樣相互錯誤的方式當中,我們不懂愛。而我們中國人的孝順,通常都是在這三種無知的狀態下做出的假孝順。

這些就是從大的生命格局方面,我們對父母與孩子之間關系的梳理。因為現在中國的社會,父母與孩子之間飽受相互關系的痛苦,而產生很多問題,對彼此的心靈形成很深的傷害。通過我們這樣的梳理,大家就能夠回歸到對生命的敬重、對親人的感恩,體會到更深刻的無常,啟發智慧的生命觀。

Ⅵ 有的人說愚孝的男人其實是假孝順,有道理嗎

其實我想很多女人心本是很柔弱的,心地都是很善良的,可是後來你會發現她們變了,是啊!是變了,因為她的善良、她的付出你覺得理所應當的時候,她在你跟你家人為難的時你一味地維護你家人的時候,她傷心難過時得不到你一句關心的時候。


講實話,我也認為我待父母是不錯的,但與我的同事比,差距巨大,講實話,我也真的學不來,做不到他那樣全心身和精細。不管父母說的對不對,有些事情該不該做,都依著,絲毫沒有自己的思想,和獨立決斷。遇到這樣的男人,真的任何一個女人都會發瘋。本人不才,聊幾句,孝順是心地善良,是好的品德修養。這樣的人是正能量,知道報恩,很值得弘揚傳統。

我就嫁給了這樣的人,受婆婆欺負,還受他的指責,他決不讓他媽受一口熱氣,我受他媽的一切都是應該的。但現在,我的心裡覺得他可有可無,因為經過這么多年,我才覺得一個人自立自強太重要,這樣的家庭讓我變的強大了,我終於不用正眼瞧這些欺負我的人,他們反而不敢再尋我的不是,而這種變化,用了我大半生。不是每個父母都慈愛,也不是每個老人都沒有錯,一味的順著父母,以為父母什麼都是對的,更有甚者幫助父母欺負自己結發之妻,這就是愚孝,蠢孝,這樣的男人還屬於窩囊廢,有脾氣只會和家人鬧騰。

Ⅶ 新型孝順開始流行,子女爭相效仿,老人卻有苦難言,為什麼

《圍爐夜話》中說:百善孝為先。

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流傳已久的優良傳統,「孝道」也是我們在教育孩子時繞不開的話題。

烏鴉尚有反哺之情,當父母雙鬢斑白,漸漸老去,作為子女,我們也有責任和義務去陪伴他們度過一個舒適無憂的晚年。

現如今,很多人都在以自己認為合適的方式去對孝敬老人,有人選擇電話問候,有人將老人接到自己的身邊照顧。

但無論哪種方式,他們多數都忽略了老人本身的意願,以至於這些孝順讓老人有苦難言。

這3種「新型孝順」開始流行,子女爭相效仿,老人卻有苦難言

1. 輪崗制孝順,老人上演「流浪記」

李婆婆今年已經75歲了,自從老伴去世後就一直體弱多病,身邊需要人看護陪伴。

李婆婆共育有兩個兒子兩個女兒,這些兒女經過商量決定共同贍養自己的母親,於是就做出決定每家進行「輪崗」。

也就是說一年12個月,4個子女每家輪流贍養李婆婆3個月。

由於子女已經做了決定,而且公平起見,如今很多多子女的家庭都是這么做的,李婆婆也只能答應。

Ⅷ 你認為「網路孝順」是真的孝順嗎

我想在網上發說說,朋友圈祝福母親節的,只是為了在朋友面前的一份來自於內心的渴望,因為人在內心深處都是傾向於好聽的話。當朋友圈的評論誇 ta是一個孝順的子女,其內心的自我安慰也就已經達到了。真正的孝順從來都不需要表現,因為在日常生活相處的細節足以說明。

Ⅸ 所謂的網路盡孝是真的孝順嗎

要看是哪一種方式了,如果是單純的只在朋友圈發一下,那這種完全只是為了哄騙自己,營造一種外在的形象罷了,但是如果是和父母語音視頻評論朋友圈,這種也算是盡孝的一種,表達孝順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時候人在外地不方便,這也是另一種培訓了。

“網路孝子”的表現形式

其實很多人都是為了嘲諷網路孝子的出現,這完全是一種貶義了。而網路孝子在現實中對父母是非常的冷漠的,完全不會關心,但是在網路上卻又是一幅截然不同的模樣,具體表現在和父母非常的親密,擔心父母的身體,和父母的互動很多,任誰看了都是非常的孝順的樣子,通過這樣子的操作,在別人的內心裡留下了很不錯的印象,從而有一種扭曲的心裡滿足感。

關注父母的心理,多給父母一些耐心和包容,希望大家都可以做得到。

閱讀全文

與最假的孝順方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江蘇如皋長壽之鄉 瀏覽:371
上海有哪些養老機構 瀏覽:74
養生必須先保養哪裡 瀏覽:689
本溪市現有多少老年人 瀏覽:899
五七工退休工資 瀏覽:560
到退休年齡不辦退休6 瀏覽:555
兒子買車父母包紅包該給多少 瀏覽:942
2019年起農民也有退休金了 瀏覽:456
重組家庭養老金怎麼辦 瀏覽:633
孝敬老人英語名言 瀏覽:156
淮安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查詢 瀏覽:500
歷史的皇帝長壽有多少歲 瀏覽:90
孝順的微信昵稱 瀏覽:460
重陽節吉祥喜慶的事 瀏覽:102
阜陽老年人洗澡補貼多少錢 瀏覽:556
老年痴呆有什麼治療的方法沒有 瀏覽:853
怎麼查體檢限制 瀏覽:983
老年痴呆的注射劑 瀏覽:616
副高職稱人員延遲退休年齡 瀏覽:751
17年海南養老金調整方案 瀏覽: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