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家敬父母,出門不拜佛是什麼意思
也就是常說的「遠燒香不如近磕頭」
1,孝敬父母,自己漲功德。
2,如果拜佛,不孝敬父母,功德小;在家敬父母,出門不拜佛,功德大。在家敬父母,出門拜佛,功德最大。
B. 給父母磕頭的方法和拜佛一樣嗎
給父母磕頭與拜佛有共同的地方,也有不一樣的地方。所謂共相都是尊重、敬仰、禮拜。敬佛與敬父母的不同點還在於禮佛是雙手接足禮,寓意是繼續向佛菩薩乞討給予福德、智慧的接納。拜父母就沒有這層意思了,具體怎樣做,還是需要自己把握。
C. 哪位法師說過,求神拜佛不如拜自己的父母
這是佛教的基本觀點,每位法師都會這么講。
但這么講並不是說,非專要把佛菩薩和父母對立屬起來,排個位次,而是說,孝順父母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拜佛與孝順並不矛盾,相反,真正的佛弟子都應是孝子孝女。
佛教認為,佛菩薩和父母都是敬田,無論供佛還是孝敬父母,都能種下福氣的種子,有無量的功德。
D. 父母本是在世佛,何須千里拜靈山全詩
就是完整的上下句。
父母就是人間在世的菩薩,應該陪在父母身邊,恭敬孝順父母,又何必遠行千里去靈山拜佛呢。
倡導孝順父母的句子還有:
1、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2、孝子親則子孝,欽於人則眾欽。
3、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4、無父無君,是禽獸也。
5、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
6、忤逆不孝矣,三世果報然。
7、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首。
8、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9、夫孝者,百行之冠,眾善之始也。
10、凡為父母的,莫不愛其子。
E. 孝敬父母是最大的功德
孝為百善之首,其實,孝順父母為世間最大功德。下面是我整理的關於孝敬父母的感恩文章,一起來看看吧!
F. 請問父母去世了 學佛人怎樣孝養父母 奉事師長 應該如何去做呢!平時工作特別忙 怎樣來修持佛法。 謝謝!
您的問題包含三個層面:(1)父母去世,學佛人怎樣孝養父母?學佛人版知道因果通三世,權父母靈性不滅,自當感念父母恩德,努力行善積德,迴向父母。大乘經典雲:一切男子皆我父,一切女人皆我母,應該是我等佛弟子修養慈悲心所應奉持的金句。(2)奉事師長應該如何去做?孝養父母是修養慈悲心,奉事師長是修養誠敬之心。奉事師長最應該注意的是克制自己的傲慢之心,即使師長有不是之處,也不可起輕視之意,而是專注護持自己的恭敬之心。(3)工作忙,怎樣修持佛法? 這個要看您修持的法門了。最好請教您所信服的法師。在下修持念佛法門,常常是做散課(不定時),一想到就立刻在心中默念十聲佛號。當然能做定課最好。
G. 佛家有雲「在家孝父母,何必遠燒香」,這個說法有何典故
很多人都會選擇在這個時候去寺廟里燒香拜佛,以祈求新的一年能夠鴻運亨通、身體安康。於是乎,寺廟成了春節期間最熱鬧的地方,那些名山古寺更是香火鼎盛絡繹不絕。
這不,下午在一個微信群里,就看到一幫朋友相約去名山勝地燒香拜佛,其熱烈程度不亞於搶紅包。這讓我想起很久以前聽過的一個故事。有這么娘倆,母親含辛茹苦把兒子拉扯大,可兒子卻嫌棄家境貧寒,平日對母親態度惡劣非打即罵。
當今社會,人情日疏。很多人為了尋求心理上的安慰,以神靈為精神寄託,希望神靈能夠助己成功。殊不知,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父母才是我們這輩子最應該頂禮膜拜的佛啊。如果堂上不孝敬父母,遠處求佛有何用?佛家說「百善孝為先」;道家講求「孝親尊師」;儒家的「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德,就是孝字當頭;在民間,還有賣身葬父、卧冰求鯉等廣為流傳的二十四孝典故。「孝」才是接通福緣慧根的通天之道。只有力行孝道,上對得起列祖列宗,下對得起子孫後代,才能有一顆恭敬之心,打開財富和幸福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