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經典誦讀孝敬誠信

經典誦讀孝敬誠信

發布時間:2023-08-23 12:04:03

Ⅰ 以"孝敬、友善、節儉、誠信"為主要內容的現代詩歌有哪些

1、《弟子規》

作者:李毓秀

弟子規,聖人訓。

首孝悌,次謹信。

泛愛眾,而親仁。

有餘力,則學文。

父母呼,應勿緩。

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

父母責,須順承。

冬則溫,夏則凊。

2、《遊子吟》

作者: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3、《墨萱圖·其一》

作者:王冕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

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

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舉頭望雲林,愧聽慧鳥語。

4、《別老母》

作者:黃仲則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5、《豫章行》

作者:李白

胡風吹代馬,北擁魯陽關。

吳兵照海雪,西討何時還。

半渡上遼津,黃雲慘無顏。

老母與子別,呼天野草間。

白馬繞旌旗,悲鳴相追攀。

白楊秋月苦,早落豫章山。

本為休明人,斬虜素不閑。

豈惜戰斗死,為君掃凶頑。

精感石沒羽,豈雲憚險艱。

樓船若鯨飛,波盪落星灣。

此曲不可奏,三軍鬢成斑。

Ⅱ 關於孝敬友善節儉誠信的詩句

1.有關孝敬誠信友善節儉的詩歌

1、唐·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2、宋·王安石《商鞅》

自古驅民在信誠,一言為重百金輕。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3、唐·李白《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4、唐·李商隱《詠史》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

何須琥珀方為枕,豈得真珠始是車。

遠去不逢青海馬,力窮難拔蜀山蛇。

幾人曾預南熏曲,終古蒼梧哭翠華。

(2)經典誦讀孝敬誠信擴展閱讀:

現代孝道:是子女與父母之間的關系,討論此話題,是因為在生活中無法避免此類問題,因而需要探討一個符合理性的處理方法。

善巧的維持平衡,父母子女的關系才能維持的長久,不要拘束於世俗禮教的教條,追求一味的付出,那可能會換來 一方變得理所當然的冷漠,以及自己的竹籃打水式的寒心,最終所導致的是抑鬱與憤怒。

孝道和世間萬法一樣,也是有條件的,有因有緣,有賴於父母和自己共同維系。把孝道看作是單方面的無條件的,在邏輯上,違背了因緣法則,敢問,有為法有非因緣和合而成者?如此便落入了「無因生」的外道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孝道

2.孝敬友善誠信節儉的經典朗誦的詩歌

(1) 參天大樹挺拔聳立; 靠的是深扎大地的跟默默支撐; 凌雲高樓氣勢撼人; 靠的是厚重堅硬的基石無語的支撐; 那麼,人又是靠什麼來支撐無比睿智的人生呢? 那就是-----誠信! 誠信是一朵馨香的花朵; 讓他人快樂,使自己陶醉; 誠信是一首古老的詩歌; 讓他人品味,使自己高尚; 面容上有自尊; 眼睛裡有自信; 行動中有把握; 生活中有朋友; 一個人可以沒有財富,只要他活得坦盪; 一個人可以沒有名望,只要他問心無愧; 但一個人不能沒有誠信,否則一無所有; 學習,因為誠信而進步; 工作,因為誠信而成功; 人生,因為誠信而精彩; 社會,因為誠信而和諧; 莘莘學子,誠信為本; 言而無信,不和其可; 誠自心,信自行,心行合一; 讓我們用心靈呼喚誠信; 讓我們的人生以誠信為基石; 讓我們的風采以誠信為旗幟; 讓誠信成為你寒冷時身邊紅紅的爐火; 讓誠信成為烈日下你同頂的一片綠蔭; 身沐一片燦爛; 心繫一份執著; 帶著誠信上路; 踏著一路風光; 我們呼喚誠信,擁抱誠信,堅守誠信!(2) 誠信的人呀就在我心中。

在學校,他愛老師,他刻苦學習很用功。 他愛公物,他愛勞動,他處處幫助小同學。

他樂為集體爭光榮。 誠信早已播種在心中。

誠信如同一團火! 誠信如同一棵松! 誠信如同一面鏡! 誠信如同一盞燈! 誠信的人,有力量。 有了誠信事竟成。

有了誠信成英雄。 我有誠信事事通。

讓我們從誠信走向明天! (3) 我是人類美好品德之一 欺詐、財富、聲譽總與我格格不入 我走過城市與村莊 穿過沙漠,躍過大海 經過集市、商店、學校 自發的扣擊著每一扇心靈之門 如果誰想欺詐 他會很快嘗到後果 如果誰為了財富、聲譽而把我晾在一旁 他將很快失去財富與聲譽 這是我的職責、權利,也是我的義務 所有跟隨我的人,就會得到人們的敬仰 而那些鄙視和懷疑我的人 只會落得貧困、悲傷和失敗 我不是想存心折磨人 我只是在盡我應盡的責任 如果每個人都能把我這一美好品德記住 也許世界將會更加美好 (4) 誠信是金。 俗話說:"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一個人有了誠信, 他的生命就會閃光。

誠信是真。 有時候, 幸福圍繞在我們周圍, 可我們常不自知, 因為我們需要一雙慧眼來把世界看得清清楚楚, 真真切切, 但最重要的是彼此都需要誠信, 來達到彼此相互了解, 相互融洽, 相互真誠。

誠信是美, 當代人都追求美, 追求外表的華麗, 漂亮,卻忘掉了心靈美, 其實心靈美才是真正的美。 在漫漫5000年的歷史長河中, 中華文化哺育著中華兒女。

誠信是德, 人們常說:"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而我卻要說:"誠信也是人與人交往中必不可缺的一種美德。" 生活有了誠信才更加燦爛。

人生有了誠信才更加迷人。 參考資料:誠信的詩歌 內誠於心,外信於人 君婦誠之為貴 民無信不應 誠者,夫之道也,誠者人之道也 走上台,鞠個躬。

說說誠信我真輕松! 咋說輕松呢? 因為呀,那個一輕松。 誠信的人呀就在我心中。

在學校,他愛老師,他刻苦學習很用功。 他愛公物,他愛勞動,他處處幫助小同學。

他樂為集體爭光榮。 誠信早已播種在心中。

誠信如同一團火! 誠信如同一棵松! 誠信如同一面鏡! 誠信如同一盞燈! 誠信的人,有力量。 有了誠信事竟成。

有了誠信成英雄。 我有誠信事事通。

讓我們從誠信走向明天! 七律·誠信 立木懸金取信民,王遵國法統先秦。 若非結義桃園拜,何苦單騎古堡尋。

漢使流年居北海,南雁帶書上苑林。 唯夫久別妻甭望,變石難圓未了心。

誠信是金。俗話說:"是金子總會發光的!"一個人有了誠信,他的生命就會閃光。

誠信是真。有時候,幸福圍繞在我們周圍,可我們常不自知,因為我們需要一雙慧眼來把世界看得清清楚楚,真真切切,但最重要的是彼此都需要誠信,來達到彼此相互了解,相互融洽,相互真誠。

誠信是美,當代人都追求美,追求外表的華麗,漂亮,卻忘掉了心靈美,其實心靈美才是真正的美。在漫漫5000年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文化哺育著中華兒女。

誠信是德,人們常說:"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我卻要說:"誠信也是人與人交往中必不可缺的一種美德。" 生活有了誠信才更加燦爛。

人生有了誠信才更加迷人。

3.有關孝敬誠信友善節儉的詩歌

1、唐·白居易《燕詩示劉叟》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2、宋·王安石《商鞅》自古驅民在信誠,一言為重百金輕。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3、唐·李白《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4、唐·李商隱《詠史》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

何須琥珀方為枕,豈得真珠始是車。遠去不逢青海馬,力窮難拔蜀山蛇。

幾人曾預南熏曲,終古蒼梧哭翠華。(2)經典誦讀孝敬誠信擴展閱讀:現代孝道:是子女與父母之間的關系,討論此話題,是因為在生活中無法避免此類問題,因而需要探討一個符合理性的處理方法。

善巧的維持平衡,父母子女的關系才能維持的長久,不要拘束於世俗禮教的教條,追求一味的付出,那可能會換來 一方變得理所當然的冷漠,以及自己的竹籃打水式的寒心,最終所導致的是抑鬱與憤怒。孝道和世間萬法一樣,也是有條件的,有因有緣,有賴於父母和自己共同維系。

把孝道看作是單方面的無條件的,在邏輯上,違背了因緣法則,敢問,有為法有非因緣和合而成者?如此便落入了「無因生」的外道論。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孝道。

4.關於孝敬、友善、節儉、誠信的長篇古詩文

陳情表李密臣密言:臣以險釁,夙遭閔凶。

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憫臣孤弱,躬親撫養。

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於成立。既無伯叔,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

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弔。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湯葯,未曾廢離。

逮奉聖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後刺史臣榮舉臣秀才。

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

猥以微賤,當侍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

詔書切峻,責臣逋慢;郡縣逼迫,催臣上道;州司臨門,急於星火。臣欲奉詔賓士,則劉病日篤,欲苟順私情,則告訴不許。

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

且臣少仕偽朝,歷職郎署,本圖宦達,不矜名節。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報養劉之日短也。烏鳥私情,願乞終養。

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後土,實所共鑒。願陛下矜憫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幸,保卒余年。

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

5.關於孝敬、友善、節儉、誠信的長篇古詩文

陳情表

李密

臣密言:臣以險釁,夙遭閔凶。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憫臣孤弱,躬親撫養。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於成立。既無伯叔,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弔。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湯葯,未曾廢離。

逮奉聖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後刺史臣榮舉臣秀才。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猥以微賤,當侍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詔書切峻,責臣逋慢;郡縣逼迫,催臣上道;州司臨門,急於星火。臣欲奉詔賓士,則劉病日篤,欲苟順私情,則告訴不許。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且臣少仕偽朝,歷職郎署,本圖宦達,不矜名節。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報養劉之日短也。烏鳥私情,願乞終養。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後土,實所共鑒。願陛下矜憫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幸,保卒余年。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

6.以"孝敬、友善、節儉、誠信"為主要內容的現代詩歌有哪些

1、《弟子規》

作者:李毓秀

弟子規,聖人訓。

首孝悌,次謹信。

泛愛眾,而親仁。

有餘力,則學文。

父母呼,應勿緩。

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

父母責,須順承。

冬則溫,夏則凊。

2、《遊子吟》

作者: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3、《墨萱圖·其一》

作者:王冕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

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

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舉頭望雲林,愧聽慧鳥語。

4、《別老母》

作者:黃仲則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5、《豫章行》

作者:李白

胡風吹代馬,北擁魯陽關。

吳兵照海雪,西討何時還。

半渡上遼津,黃雲慘無顏。

老母與子別,呼天野草間。

白馬繞旌旗,悲鳴相追攀。

白楊秋月苦,早落豫章山。

本為休明人,斬虜素不閑。

豈惜戰斗死,為君掃凶頑。

精感石沒羽,豈雲憚險艱。

樓船若鯨飛,波盪落星灣。

此曲不可奏,三軍鬢成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豫章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別老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墨萱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遊子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弟子規

7.求以"孝敬、友善、節儉、誠信"為主要內容的現代詩歌

傳遞關愛

小時候母親總是對我說

鳥兒在天空自由地飛翔

我們不要傷害它

花兒在大地上盛開

我們不要摘掉它

草兒綠油油的可愛

我們不要踐踏它

尊敬老人,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多少年後我才明白

母親樸素的語言蘊藏著很深的哲理

當一個人擁有一顆能容下世間萬物的心時

他就能感化世人教化世人

讓愛在這個世間生生不息的傳遞

母親將關愛傳遞

我也學會將關愛傳遞

傳遞關愛愛就能滿人間

愛滿人間

這是母親的哲學

其實它也是這個社會需要的哲學

8.有沒有關於友善節儉誠實的詩歌朗誦詞

中華民族的美德有很多:孝敬、友善、節儉、誠信等等。其中之一是節儉。成由節儉敗由奢。積少成多,節約資源,節約糧食,節約電能等等,從我做起,從點滴開始,從小事做起。節儉養德,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節儉,是我們繼承和發揚的好作風。

節約每一粒糧食,節約每一度電,節約水,人人節約資源,國家資源就可持續,節儉了,就培養了我們良好的品德。

傳遞關愛

小時候母親總是對我說

鳥兒在天空自由地飛翔

我們不要傷害它

花兒在大地上盛開

我們不要摘掉它

草兒綠油油的可愛

我們不要踐踏它

尊敬老人,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多少年後我才明白

母親樸素的語言蘊藏著很深的哲理

當一個人擁有一顆能容下世間萬物的心時

他就能感化世人教化世人

讓愛在這個世間生生不息的傳遞

母親將關愛傳遞

我也學會將關愛傳遞

傳遞關愛愛就能滿人間

愛滿人間

這是母親的哲學

其實它也是這個社會需要的哲學

Ⅲ 關於孝敬、誠信的名言和故事

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

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長幼有序。——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

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呂氏春秋》

Ⅳ 孝敬,友善,節儉,誠信的經典誦讀有哪些篇目

《弟子規》

Ⅳ 有關孝敬誠信友善節儉的詩歌

1、唐·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回

2、宋·王安石《答商鞅》

自古驅民在信誠,一言為重百金輕。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3、唐·李白《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4、唐·李商隱《詠史》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

何須琥珀方為枕,豈得真珠始是車。

遠去不逢青海馬,力窮難拔蜀山蛇。

幾人曾預南熏曲,終古蒼梧哭翠華。

(5)經典誦讀孝敬誠信擴展閱讀:

現代孝道:是子女與父母之間的關系,討論此話題,是因為在生活中無法避免此類問題,因而需要探討一個符合理性的處理方法。

善巧的維持平衡,父母子女的關系才能維持的長久,不要拘束於世俗禮教的教條,追求一味的付出,那可能會換來 一方變得理所當然的冷漠,以及自己的竹籃打水式的寒心,最終所導致的是抑鬱與憤怒。

孝道和世間萬法一樣,也是有條件的,有因有緣,有賴於父母和自己共同維系。把孝道看作是單方面的無條件的,在邏輯上,違背了因緣法則,敢問,有為法有非因緣和合而成者?如此便落入了「無因生」的外道論。

閱讀全文

與經典誦讀孝敬誠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四川養老保險有哪些新規定 瀏覽:634
老年人張嘴睡覺 瀏覽:862
80歲老年人怎麼養生 瀏覽:81
如何做老人助力輪椅 瀏覽:597
寶寶出生15天體檢什麼 瀏覽:528
養老院老人拉肚子怎麼處理 瀏覽:916
母親孝順外婆的作文 瀏覽:321
老人靠腸管進食能活多久 瀏覽:134
十年不體檢是什麼心理 瀏覽:542
養老保險男女 瀏覽:294
老人機如何打開王者榮耀 瀏覽:197
2014北京退休金計算器 瀏覽:299
父母離婚孩子如何處理 瀏覽:429
老年大學教學管理工作好做嗎 瀏覽:222
鞍山老年大學電話號碼 瀏覽:550
海淀體檢大廳健康證長什麼樣 瀏覽:418
女孩子會遺傳父母的哪些基因 瀏覽:155
孝感市農村養老金是多少 瀏覽:81
70歲中風治療要多少錢 瀏覽:418
城市農村養老模式 瀏覽: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