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關於孝的議論文800字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這是民族歷史上的佳話。下面一起隨我學習一下孝的議論文作文吧!
什麼是孝?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這是民族歷史上的佳話。母親也經常對我講一句話“不求成才,只求成人。”孝是做人的根本。父母養育我們半輩子,只求我們孝順他們三分之一的時間,難道這點要求我們都做不到嗎?
我國古代人就十分孝順。比如《三字經》中的黃香,在他9歲時母親就去世了,他十分悲傷。可母親已經活不過來了,於是,他決定把對母親的思念以及愛全部都傾注到父親身上。冬天的天氣十分冷,晚上睡覺時,黃香就先躺在父親的被中,等被窩熱後才回到自己冷冰冰的被窩里。
我們現代人也不甘落後,就讓我們看一看陳毅大元帥的故事吧!有一次,陳毅路過家鄉時,回家看望已卧病在床,大小便失控,不能自理的母親,他幫母親洗了臟衣服並且做了一些家務事。作為大元帥的陳毅,他每天工作繁忙,日理萬機都能抽空回家孝順母親,何況我們小學生呢!我們一定要向陳毅大元帥學習。
就拿我來說吧,我認為對長輩最大的孝順就是把自己的學習成績提高,盡量讓父母少操心,平時在家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就像上個星期天(母親節)的時候,我就等母親吃完飯,搶著洗了所有的碗筷後,給母親捶了捶背。我在母親後面一下一下,十分認真地捶著,突然間,我發現母親的後背有一些駝了,我不禁想起了母親平日里不僅要辛苦地工作,而且回家還要做好多家務活,於是我捶的更加認真了,並在心中暗暗許諾:我以後要更加孝敬母親。當然不只是對自己的家人,對所有的長輩都應該如此。如在校,我們要聽從老師的教導,在校外,我們也要孝敬長輩,我每個星期最少和爺爺、奶奶通一次電話,因為太遠,要不然我每天都會去看他們。
中華民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在遠古時就有“禮儀之邦”之稱。可見,孝順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絕不能丟掉老一代流傳下來的良好品德,那就讓我們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好好孝順長輩吧!孝順還有另外一種,那就是舍小家顧大家,歷史上這樣的人也很多,過去人說的忠孝難兩全,實際忠是最大的孝,對我們小學生來講,要想孝,首先要把科學文化知識掌握好。孝順的方式很多,每個人可能都有自己的方法。那就讓我們從我做起發揚我們的優良傳統吧!
有這樣一個學生,在她生日前一天,她爸爸說要給她買一個蛋糕慶祝。但後來,爸爸因為工作繁忙,一時忘了買,那個女生就絕食一天表示反對。她爸爸沒辦法,開車又到鎮里,買了一個蛋糕給女兒。
由此,我覺得這個女生實在是太不孝順了,父母含辛茹苦地把她養大,而到頭來,卻因為沒買蛋糕這么點小事而進行絕食反抗。她爸爸應該對她進行教育,不應該一味地順從她。這樣只會讓她更加囂張,依賴心理增強,獨立性變差。還會形成唯我獨尊、任性自私、驕橫無禮、以自我為中心的不良品質。長大後工作怕苦怕累,不去鑽研;勞動時拈輕怕重,偷工減料。總之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試想,這些養尊處優的孩子長大後能建設祖國服務社會嗎?他們能養活自己算不錯了。
現在的我們,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都是養尊處優,是家裡的小公主、小皇帝。祖輩們大有“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犧牲精神。事事包辦、時時呵護,使“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小公主”的地位日益穩固。祖輩對孫兒施愛有加,往往心太軟,導致教育孩子方面寬而不足,嚴而有餘,甚至當父子之間有沖突時,往往不自覺地、不分原則地偏袒孫輩。
這個“孝”字是會意字,是一個“老”跟一個“子”,合在一起就成了一個孝字。老是指上一代,子是指下一代,上一代跟下一代融成一體叫做「孝」,所以上一代跟下一代密不可分。我們看這個字就好象一個兒子背著一個老子,所以上一代念念想著如何栽培好下一代,才能對他的父母、他的祖先有所交代,甚至於是對社會教出一個好孩子,也是對社會有所交代。而孩子念念背著父母,也就是說念念把奉養父母的責任扛在肩上,時時想著父母,如何讓父母更快樂,生活更圓滿。所以古代的孝子確確實實都能夠時時刻刻念著父母。
我們安吉孝豐,相傳歷代多孝子,故得“孝豐”之名。二十四孝中的“郭巨埋兒天賜金”、“孟宗哭竹冬出筍”等膾炙人口的故事均出於此。安吉還有座孝子橋。此外,孝豐鎮中心小學年年都會評孝子,可見學校等教育部門對孝的重視。全國在2004年還舉辦了“孝親敬老之星”評選活動。由此可見孝的重要性。
科學發展和社會和諧是十七大最強音,社會科技在不斷發展,和諧社會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去構建。為了推進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國家頒布了《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將孝敬父母和尊敬長輩作為家庭美德建設的最主要內容,今年初,中宣部、教育部又印發《中小學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實施綱要》要求中小學生積極開展“以中華傳統美德和革命傳統為重點”的宣傳教育活動。
古人得出結論:“百善孝為先”。那麼,今天你“孝”了嗎?
孝,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自盤古開天闢地以來,“孝”的佳話不勝枚舉,上至君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大都懷著一片“孝”心。
焦仲卿是一位孝子。他臨死前徘徊不定就是因為記掛著年邁的母親,擔心她以後的生活。他深深懂得身為兒子的責任和義務,他的憂郁正體現著一個兒子對母親的“孝”。
孝,多麼溫馨的字眼。因為它,家庭更加和睦,社會更加和諧,國家更加團結。孝不僅是一種美德更是一份發自內心的毫無點綴的親情。“百善孝為先”,一切的一切都不如一個“孝”字來得真切感人。
東漢時期有一個孝子叫黃香。他年幼喪母,與父親相依為命。他的父親每天早出晚歸在外奔波,回來時十分勞累。黃香為了讓父親舒服一些,熱天里總是用扇子先把父親睡覺的床枕扇涼。到了冬天,他就每每早早地鑽到父親冰冷的被窩里用身體將其暖熱了再讓父親去睡,從不間斷。因此,他在12歲時已美名遠揚。
古人況且如此。在我們這個文明的時代,更應如此才是。可是子不孝女不賢,父母親與兒女打官司的事層出不窮。這可能是法治社會的人的法制意識的“進步”吧!也可能是我們正在向奴隸退化――那奴隸主必定是金錢了。
女兒因錢不夠把相依為命的父親送上法庭,兒女因對財產分配不滿意將孤苦的母親告上法庭……這些都是我們文明人作出的文明事。
難道說社會進步了,文明發展了,父女母子之間的那份深情舊眼變質了嗎?難道幾百元的生活費就足以讓子女忘記父母當年的養育之恩,忘記該孝順父母嗎?難道親情骨肉之間,為了一點小小的利益,就該兵戎相見走商法庭嗎?這些現代化建設的驕子的所作所為真讓父母寒心,讓天下人齒冷!
孝,不應該被金錢覆蓋,不應該隨著時間而流逝。它是一個永恆的話題!
「孝順」這兩個字眼,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大家也都了解那兩個字所包含的意義,知道該怎麽孝順長輩,孝順父母,可是,實際去孝順父母,長輩的人,台灣人數不到一半。
我現在六年級的道德課本,有幾頁,幾面的內容,和我們常見到的「孝順」這字眼有關。內容的主角是一種動物“烏鴉”,它的故事的大意是這樣的:烏鴉媽媽有兩個烏鴉寶寶,因為寶寶一生出來還不會飛,所以烏鴉媽媽找食物喂給它們吃,寶寶長大了,會飛了,可是烏鴉媽媽已經老了,飛不動了,小孩為了要孝順母親,出去外頭找食物回來給母親吃。烏鴉反哺這個故事主要內容就是兩個字「孝順」。
那時,老師又補充了一則有關於「孝順」的事,有看過新聞的人應該也知道,有一位老博士,是知所進退的賢哲,他知道自己年紀大了,所以退休回家享清福,可是,這就是惡夢的開始,他有三個兒子在外國讀書,因為老博士須要一些生活費,打電話到國外給三個兒子叫他們每一個人每個月寄二百元美金回來,但只有大兒子有寄回台灣一次錢而已,老博士因他的兒子不孝,所以控告他那三個兒子,但他的兒子在國外不是在台灣,所以無法控告,做父親的只好忍受孩兒對父親的不孝。
兩個故事,你比較喜歡哪一個而且,你自己是否有想過,你以後的角色是烏鴉的孩子還是老博士的那三個一點都不孝順的兒子呢我想請你們清楚的想一想,動物烏鴉都做得到這個「孝順」,何況是我們人類,老博士那三個兒子是不是連烏鴉都不如啊!
❷ 做人的基本原則孝順父母
孝順的第一條原則:贍養父母
贍養父母,首先要關心父母。即使只是養一隻寵物,我們也要給予身心關懷。對於父母,我們更應當關心他們的身體、心理以及生活,就好像小的時候,父母關心我們一樣。
孝順的第二條原則:尊重父母
孔子說:「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父母愛我們,寬容我們,那我們也應當愛父母,尊敬父母。哪怕拿出對待陌生人萬分之一的尊敬,也能讓父母感到一絲慰藉。尊敬父母,更要尊重他們的選擇、愛好和人格。
孝順的第三條原則:懂得勸說父母
孔子說:「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大意是,事奉父母的時候,父母若有不對的地方,要及時勸諫。倘若父母不聽從,自己也要保持尊敬的心態,多為父母操勞,不要心懷怨恨。
孝敬父母,是我們中國人的美德,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母種下的愛,卻從來不苛求發芽。要贍養父母,要尊重父母,勸說父母。父母也有自已的空間,要尊重他們的選擇,父母也有錯時,要和顏悅色地勸說,適當表達來說服父母,兒女能做到以上三條原則,你的福報自然來。
❸ 以孝順為主題的演講稿五篇
以孝順為主題的 演講稿 讓我們帶著一顆感恩的心,一生一世牢記父母的恩情,願普天下的孩子愛自己的父母,感恩自己的父母。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以孝順為主題的演講稿,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以孝順為主題的演講稿1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世界無處不充滿“孝”。孝順父母是我們每個人的事情,從小開始,從點點滴滴做起,這樣才能將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發揚下去。百善孝為先,這是民族歷史的佳話。對於青年來說,孝可能不能那麼完美的表現出來,但是我們要盡我們最大努力去詮釋它,讓他變得更具意義,而不是徒有虛名。
孝,是父母幹完活回到家後我們送上的那一杯熱茶;孝,是父母累的時候我們一句安慰的話;孝,是父母晚上回家後我們端上的洗腳水;孝,是讓父母看到我們成績進步,孝。是父母從犯仿塌=我們嘴裡得到那一句讓人感動得話;孝,是我們能夠健康的成長,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對於他們來說也已是對他們的孝。
父母,不奢求我們能夠給他們買多少東西,不奢求我們有多有錢,而是我們能夠在傷心的時候給他們打一個電話,是我們在外上學對他們報的那一句平安,使我們期中,末考試成績單上的前幾名,即使沒考好,父母還是會鼓勵我們,讓我們努力,讓我們有出息。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們。
想想父母在家拚命地掙錢,為的是什麼?為的是能夠讓我們過上好日子,能夠有個好的學習壞境,能夠讓我們有出息,能夠讓我們健康的成長。
為了父母,為了我們這個家。作為高中生的我們,應該付出多倍的努力去孝順我們的父母。不要求物大攜我們給他們買多少東西,就只請我們,在學習上努力地進步,努力地向前;大休你回到家後,給父母洗上一次腳,給他們捶捶背,說說這段時間的進步,聊聊這星期發生的事。這些對於他們來說就已經是孝了。
百善孝為先,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是民族歷史的佳話。讓我們用實際行動去感化父母,孝順父母:端上一杯熱茶,對父母噓寒問暖,洗洗腳,捶捶背,報上一句平安,學習上的進步。
雖然我們不能夠把孝表現的淋漓盡致,但是我們一定要努力地去詮釋它,不要讓它從我們這里不再是佳話。
孝,是我們永不會忘記的傳統美德,是感化心靈的名詞。
以孝順為主題的演講稿2
對父母尊敬,對母親敬畏,對父親感激……
這是中華上下五千年一直不變的傳統。五千年,這不是簡簡單單的任務,也不是今天這樣明天就是那樣的純粹玩樂。它,是你一直需要守護的親情和感情。
父親給你了完整的基因,他讓你得已成型,漸漸地待到你出生,又看著你長大,最後望著你成家立業走上社會罩伏。可能會與父親長的不一樣,但是不能忘記的是你的生命是他給你的,你的血液有著他的三分之一。始終不能忘記你是你父親最值得驕傲的接班人……
“母親”是個值得驕傲和與人尊敬的稱呼,她不但是給了你三分之一的血液,也是給了你一個你第一次必須住進的溫暖的房間的人。每個人的第一套“房子”都是母親含辛茹苦十個月給你“買下”的房子。這或許是你爸爸造成的,但是最後的你,還是應該懂得這樣個給了你生命的人,媽媽為了你痛苦得死去活來。你安詳的來到了這個世界,事實上剛來到這個世上的你還有一個最重要的事,不單單是成家立業、娶妻生子。最重要的是讓這兩位給了你生命的年輕人,陪伴他們的後半生,讓他們得到幸福。
特別是媽媽,她在懷胎十月中……可能你並不知道,整天吃不下,還嘔吐。睡覺睡也不踏實。每天挺著大肚子要都直不起。到最後還要受多少罪才能把你生下來。也許吧,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每個婦產科大夫才能明白吧……也可能等你老婆懷孕了你才會懂得吧。
一個再簡單不過的“孝”字,它承載的卻是你與你父母多少年的牽絆,是父母知道你在外給予你的多少牽掛。是在你被別人欺負的時候父親替你主持公道,是母親知道你在學校吃不好,給你送去的燒肉丸。當你享受爸爸的凱旋迴歸、咀嚼著媽媽香噴噴的小肉丸時,你就應該明白他們對你寄託著遠大的希望。
有人說“孝”不過是看到別人衣袖間別著的黑布孝。但是,這卻是要遭天譴的!他們給了你生命,不是讓你直接養老送終的,是寄予了子女會讓自己幸福,相信自己的子女都能有用成才。想一想:一到二十歲,整整3700日。父母讓子女白白吃了二十年的飯,睡了二十年的床,不是到頭來一句“替你養老送終就是了”這不是孝的含義。
“百善孝為先”我國古代思想家孔子一直以一種簡單卻並不容易的孝作為個人的勉勵。傳承了中華五千年無形的“自然遺產”。至今中國,一直視“孝”字為做人的根本。
以孝順為主題的演講稿3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古人有雲:“羊有跪乳之義,烏鴉有反哺之恩,況乎人?”中國漢字往往形簡而意深。“孝”這一字,上部分為“老”,下部分為“子”。“子”背父母,意即子能承其親,並能順其意。自我們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便是恩重如山,而“孝”則是我們回報父母的最好方式。
漢文帝劉恆以仁孝之名,聞於天下。雖身居帝王之位,侍奉母親卻從不懈怠。母親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用的湯葯,都必須由他親口嘗過後才放心讓母親用。他在位共24年重德治、興禮儀,使得西漢社會穩定、人丁興旺、經濟發展。而他與漢景帝的統治時期也被譽為“文景之治”。
帝王之軀,也為人子。“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很高的地位。它不僅僅是一個人行為的准則,也是衡量一個人品德的重要標志。孝子的故事在我國古代比比皆是。
朱壽昌,宋代天長人,七歲時,生母劉氏被嫡母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時,朱壽昌在朝做官,以往刺血書寫《金剛經》,行四方尋找生母。幾經曲折,好不容易得到線索後,他決心棄官到陝西尋找生母,並發下誓言不見到母親永不回到。最終,朱壽昌在陝西遇到了生母和兩個弟弟,母子歡聚,一齊回到,這時他母親已經七十多歲了。
血濃於水,時間的距離無法淡化親人的思念。眾里尋親,因為我們是這世上最割捨不下的緣分。
“百善孝為先”,“孝道”總在不停的延續,由古至今。一個平凡的女孩,孟佩傑,有著一個不幸的童年:五歲父親去世,母親重病,無奈將她送人領養。三年後養母癱瘓,養父離家出走,此後杳無音訊。八歲的孟佩傑開始為生計操勞,承擔起侍奉養母的重任。她每日悉心照料養母,為她洗漱梳頭、換洗尿布、塗抹膏葯。十幾年來,不離不棄,直到考上大學還是如此。
盡孝何難?可是是像父母照顧你一樣照顧他們,滿足一下老人們的願望,讓他們渡過一個開心幸福的晚年。
古話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我們還能等待嗎?
以孝順為主題的演講稿4
小時候,有一股濃濃的煙味,那是父親的氣息;有一陣芳香的清風,那是母親的雙手;有一片扎手的尖刺,那是父親的鬍子;有一曲清脆的音樂,那是母親的笑聲……但現在,尖刺沒了,因為父親的鬍子長了;清風沒了,因為母親的手長繭子了。因為我,爸爸的心操碎了,因為我,媽媽的淚流幹了……
我們也許一直趴在窗口盼望:如果爸爸是大老闆,那我天天去5星級飯店吃點心。如果媽媽是大老闆,我讓她天天雇幾十個保鏢陪我上學。而爸爸媽媽的心願呢?也許是希望他們下班時給他們端上一杯茶;也許是希望早上起床能看見桌子上擺著可口的飯菜;也許是希望晚上睡覺時我們能給他們多蓋上一床被子……
每次我們考試考得很好,父母總會買上一大堆東西,招呼親朋好友來吃飯;當他們得了獎金或升了官,回家只會面對我們板著的面孔和我們發泄的不滿。而他們只有安靜地聽,安靜地看,當我們問他們為什麼不朝我們發火時,他們會笑著說:樹大自然直,這樣的孩子才有個性。而我們卻不知在那副僵硬的笑臉下是多麼的辛酸……
“兒行千里母擔憂,母行萬里兒不愁。”當我們在異國他鄉生活時,是否想到在家門口久久佇立不肯離去的父母,是否想到他們頭上的銀絲又多了幾根?當父母在異國他鄉生活時,我們是否能想到他們捧著手機,等待著我們問候的簡訊,是否想到他們的眼睛已經昏花到連手機都看不清了?
如果我們是海,那海里的魚就是在為我們默默奉獻人們,而那種類最多的魚,是父母;如果我們是火,那撲向我們的飛蛾是願意為我們付出一切,不求回報的人們,而那最痴迷的飛蛾,是父母;如果我們是土,那為我們鬆土的蚯蚓就是互相合作的的人們,而那一直工作不停息的蚯蚓,是父母……
父母的愛在我陷入黑暗時給予了我一縷光線;父母的愛在我陷入風雨時給予了我一把雨傘;父母的愛在我恐懼時給予了我一雙大手。父母們不是哆啦A夢,能次次幫助你,他們能幫得了你一時,幫不了你一世啊!
不要再抱怨父母了,能和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日子,還有多久呢?
以孝順為主題的演講稿5
古人雲:“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父母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上來,把我們撫養長大並教育了我們……“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母的養育之恩兒女們永遠報答不盡。然而,如何孝敬生養我們的父母呢?等到兒女們事業有成,給父母買豪宅、買汽車才算孝敬嗎?不,不要等,孝敬父母就要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
這讓我想起一個真實的故事:在一個偏遠山村裡,有一個窮苦的三口之家,父親因病失去了勞動能力,天天離不開母親的照顧,家裡就靠兒子為別人放羊維持生存。兒子到了10歲還一個字不識,他想上學。母親決定拿出全家積蓄“供給”他,孩子臨走時跪著對父母發誓,他一定學成才,將來報答父母。於是,他走出了大山。他幾十年勤奮刻苦,時刻牢記要報答父母,憑驚人的毅力出色完成學業,並且在科研方面取得傑出成果。
當他自感有能力報答父母時,他的父母早因貧窮而雙雙去世。跪在父母的墳前,苦澀悔恨的淚湧出眼眶……他全懂了,但太晚了,後來,有記者采訪他時,問他對當初的選擇是否後悔。“我十分後悔。”他說。“為什麼?您如果當初不上學,今天您可能還在放羊呢!”記者問。“因為我沒有做到人最基本的事——孝敬父母,後來的一切都是以犧牲父母為代價的。”
這位科學家把孝敬父母推遲到他事業有成之後,結果怎樣呢?多麼可惜呀!顯然,他不是不想孝敬父母,而總是感覺機會沒有成熟。正是這種等待,給他帶來了永遠無法彌補的遺憾。
讓我們從中吸取教訓,孝敬父母不是一個多麼遠大的目標,萬萬不要只在心裡盤算將來如何盡孝,而眼前可以為父母做的事卻不做,將來不一定有機會啊!人世間沒有後悔葯,為了不讓悲劇重演,我們一定要從現在開始,從點滴做起,孝敬父母。
“香九齡,能溫席。”九歲的小黃香就能用自己的體溫為父親暖被窩,這並不是為父母做了一件多麼大的事,卻被人們傳頌至今。這就是孝敬父母,只要我們能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就是盡孝。
想想看,我們身邊是不是有很多可以做的呢?在家裡多幫父母做家務,多陪父母談心,讓父母在家裡多放鬆一些;在學校努力學習,把好成績帶給父母,讓他們看到自己為孩子付出心血的回報。這些難道不都是孝敬嗎?這些很難做到嗎?這些難道現在不就可以去做嗎?
朋友們,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吧,從點滴做起吧!孝敬我們親愛的爸爸媽媽,報答他們的養育之恩!
❹ 佛說孝順父母的福德,大到不可思議
《本事經》里說:「世間聰慧人,恭敬於父母,恆時修供養,常生歡喜心」。意思是說,世間有智慧的人,都會對父母特別恭敬,恆時供養,讓父母心生歡喜。
釋迦牟尼佛在多部經典中宣說了子女孝順父母的福德。下列若干:
1.世間和出世間的恩德有四種:第一種就是父母恩。
2.母親對我的恩,我用一劫(百千萬億年)的時間來說也說不完。媽媽思念孩子,沒有什麼比得上。從懷孕開始十個月,行住坐卧受苦惱卻不能說出來。想要吃什麼穿什麼,雖然得到了也不歡喜,擔憂的心沒有一刻休息,一心就想著好好生下這個孩子。當遇到產難時,就像百千把刀來割。如果平安生下孩子,大家都歡歡喜喜,寶寶一聲哭啼,十個月受的苦,媽媽都忘光了,就像聽到美妙的音樂一樣快樂。寶寶睡在媽媽的肚子里,由媽媽的甘露泉喂養,這個恩德,就算高山也比這低,就算大海也比這淺。如果能夠隨順母親,不違背母親的心意,天人都要護念他,福德是無盡的。如果用一劫的時間,每天早、中、晚,割自己身軀的肉來養父母,這樣都不能報答父母對我一天的恩。
3.世界上誰最富有,誰最貧窮?家裡有媽媽在,這叫做富。媽媽不在,叫做窮。媽媽在的時候,叫做日中,媽媽不在了,叫做日落。媽媽在時,叫做月明,媽媽不在了,叫做黑夜。所以大家要好好孝養父母,這和供養佛的福德是一樣,沒有差別的。
4.有福的人,請一百個持戒高僧大德,一百個仙人,一百個朋友到裝滿七寶的地方,供養百千種上妙珍膳,垂瓔珞,以百寶庄嚴床卧具,以百葯治療病。就這樣做百千劫,這樣得到的福德,還不如一念孝順心,用一丁點東西,供養自己的父母,侍奉自己的父母,不如供養父母功德的百千萬分之一。
5.佛說:從地上積累珍寶,積累到二十八天,拿這么多珍寶去布施別人,不如供養自己的父母。
6.最大的善,不會大過孝;最大的惡,不會大過不孝。
7.世上要是沒有佛,好好侍奉父母,侍奉父母就是侍奉佛。
8.如果把父親放在左肩上,母親放在右肩上,這樣千萬年,衣被飲食,床座卧具,病瘦醫葯,即於肩上放屎尿,也報不了父母恩。
9.在家居士,如果不供養父母師長,這是「失意罪」。
10.修世間法的時候,要從供養父母師長里修。
11.我曾經因為四件事情舍棄我的生命,一是,為破眾生各種煩惱。二是,為了讓眾生平安快樂。三是,為了除掉自己貪著自己的身體。四是,為了報答父母生我養我的大恩。
12.我不但今天贊嘆孝順父母,我在無量劫中經常贊嘆的。
13.如果人少許供養父母,這樣獲得的福德無量,而少許不順父母,罪也無量。
14.有八種人,你要毫不猶豫的去布施:一父、二母、三佛、四弟子、五遠來之人、六遠去之人、七病人、八看病者。
15.有四種恩最難報答。一是父恩,二是母恩,三是如來恩,四是法師恩。所以供養這四種人,會得到無量福報。
16.用飯食供養賢聖,這不如孝順侍奉父母親。
17.我世世都奉持諸佛至孝之行,所以我德高福盛,然後成為天中之天,三界獨步。
18.世上的父母應該極親極愛的,可是眾生輕慢父母不尊重;我現在為了摧伏這種我慢,所以為此出家救護。
19.菩薩世世都用時令鮮果供養佛陀比丘和父母,菩薩世世都這樣對父母——如果父母睡著了,不敢吵醒父母,如果要叫醒父母,都用好聽的聲音。如果有好吃的,不會獨吃,總是先給父母吃。
20.人生世間,不孝父母,不敬沙門,不行仁義,不學經戒,不畏後世者,其人身死,當墮地獄。
21.眾罪最惡的,其中之一就是不孝父母。
22.如果不孝順父母,自己的東西都拿給妻子兒女,或者把父母的東西,自私給妻子兒女。父母好話,自己不肯聽從,甚至為護老婆而罵父母,這種人叫做「世間最大劫賊」。
23.不孝父母,輕慢尊長,將墮落三惡道。
24.想往生西方凈土,要修三種福。第一種就是孝順供養父母師長,不殺生,修十善業。第二種是受三皈依戒,不犯戒,不犯威儀。第三種是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經典,也勸別人讀。
25.得到大財物,要先供養父母師長和尚法師。
26.菩薩於無量阿僧祇劫,孝養父母,衣服飲食,房舍卧具,乃至身肉骨髓。因為這樣孝順供養父母的因緣,自致成佛。
27.眾僧是出三界的福田,父母是三界內的最大勝福田。
28.佛告訴迦葉長老說,眾生惱亂父母,讓父母心憂惱,得多病報。供養自己父母和病人,得少病報。對父母沒有愛敬心,得醜陋報;愛敬父母尊長,得端正報。
29.佛對阿難說,不管是出家人還是在家人,慈心孝順供養父母,這個功德殊勝難量。我過去世,慈心孝順,供養父母,甚至捨身肉濟救父母危急苦厄。我以這個孝順供養父母的功德上為天帝,下為聖王,乃至成佛,三界特尊,都是因為孝順父母的福報。
30.如果讓父母生氣,子女會遇到生活中的各種不順,牴觸頂撞父母,沖父母發脾氣,很快就會有不順。
願所有眾生都能夠孝順父母,供養父母。願我們把一切布施、一點一滴善行的功德全部都迴向給父母。願一切如母眾生皆能遠離痛苦煩惱,究竟解脫。
❺ 佛說:不孝順父母會怎樣
第一、佛陀告訴你:
修世間法(工作、姻緣、資財、辦事、長壽、個子高、健康、人緣、好子女等一切做人福報),要從孝順供養父母里修。
凡人有兩種方法積大福德,成大果報得甘露味(幸福生活):一種是供養父母,一種是供養幫助大家的人。
讓父母憂愁苦惱,自己會多病,而供養父母則有少病的福報。
對父母沒有愛敬心,會長得醜陋,反之會有端正美貌的福報。
對父母和賢聖無心奉侍,自己會常受輕賤下看(地位、職位、個子低),而恭敬奉迎父母師長,會得到大威勢(現代就是做大官)。
第二、佛理告訴你:
工作不順、姻緣不順、資財不順、辦事不順、抑鬱多病不好, 因為我有這些方面的惡業。
惡業,就是傷害眾生
傷害眾生的第一個念頭是什麼?——輕賤。
我一定是先輕賤眾生, 然後才去傷害眾生。
所以要止一切惡,改一切命,就是治我這個輕賤病
要治這個輕賤病,就要恭敬、孝順眾生——
如果我連父母師長都輕賤,我還有哪一個眾生不輕賤?
如果我連父母師長都不恭敬孝順,我可能孝順哪一個眾生?
所以,我要改一切命,就從孝順父母師長開始。
改得了抵觸頂撞父母師長,就改得了一切命。
第三、道家告訴你:
父母、長輩、上司是什麼呢?
父母生我,所以是生助我;
長輩、上司,長生幼,也是生助我;
不孝順父母師長,抵觸頂撞父母師長,沒有父母師長生助你,自己無法強大,所以要被生活中各種各樣的欺辱——連你的孩子都會辱你,讓你憂愁煩惱。.
大家如果不信,可以自己去觀察一下——
孝順父母的人,他絕對不會被戀人、對象、上司輕賤玩弄侮辱,
因為他受父母師長生助強大,無人敢輕,無人敢辱。
以身作則教育自己的小孩子恭敬父母師長,恭敬這個世界,他的個子一定很高——大家可以去觀察是不是這么回事。
佛說:
「我以孝順供養父母的福德,上為天帝,下為聖王,乃至成佛,成為三界特尊,都是因為這個福德。
我世世至孝,所以德高福盛成天中之天三界獨步。
如果能夠隨順母親,不違背母親的心意,天人都要護念他,福德是無盡的。
如果用一劫(百千萬億年)的時間,每天早、中、晚,割自己身軀的肉來養父母,這樣都不能報答父母對我一天的恩。
孝養父母,這和供養佛的福德是一樣,沒有差別的。
修世間法(工作、姻緣、考試、財富、美貌、尊貴)的時候,要從供養父母師長里修。
有四種恩最難報答。一是父恩,二是母恩,三是如來恩,四是法師恩。所以供養這四種人,會得到無量福報。
有八種人,你要毫不猶豫的去布施:一父、二母、三佛、四弟子、五遠來之人、六遠去之人、七病人、八看病者。
菩薩於無量阿僧祇劫,孝養父母(用衣服飲食,房舍卧具,乃至身肉骨髓),因為這樣孝順供養父母的因緣,自致成佛。
凡人有兩種方法積大福德,成大果報得甘露味(幸福生活),一種是供養父母,一種是供養幫助大家的人。
讓父母憂愁苦惱,自己會多病,而供養父母則有少病的福報。
對父母沒有愛敬心,會長得醜陋,反之會有端正美貌的福報。
對父母和賢聖無心奉侍,自己會常受輕賤下看(地位、職位、個子低),而恭敬奉迎父母師長,會得到大威勢(現代就是做大官)。
布施三種人,福報是無盡的,這三種人就是父母、病人、佛。
我之所以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也因為我孝順父母。而想去阿彌陀佛世界的人,必須做到孝順供養父母師長。
少許供養父母,得到的福報是無量的,而少許抵觸頂撞父母,困苦也無量。
最大的善就是孝,最大的惡就是不孝。
供養父母師長和三寶,雖然在生死輪回中,但是不壞善根。
從地面上積珍寶積到二十八天那麼高,用這個布施別人,也不如供養父母。
一個人供養一百位高僧仙人大德百千萬億年得到的福德,不如一念孝順用一丁點小東西供養父母的千萬分之一,而一個人抵觸頂撞父母,他會立刻墮落三惡道(生活中各種不順)」。
❻ 高二孝順議論文800字五篇
孝的觀念源遠流長,殷商甲骨文中就已出現「孝」字。我們要弘揚這一中華傳統美德,下面給大家帶來一些關於高二孝順 議論文 800字五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二孝順議論文800字五篇1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這是民族歷史上的佳話。要做一個好人,一個善良的人,一個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臟,只有一具軀殼立於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價值,更何談頂天立地、闖出一番天地,在歷史上,有許多關於孝的感人 事跡 ,其中在24孝中,有一則是「閔子騫勸父感後母」。感人至深。
閔子騫是周朝時期的人。幼時喪母,父娶某姓女為繼室。閔子騫素性講孝,對待繼母像生母一樣孝順。後來繼母接連生了兩個兒子,於是對閔子騫開始憎惡起來。總是在丈夫面前說子騫的壞話,挑拔子騫與父親的關系。
冬天到了,天氣十分寒冷。後娘為兩個親生兒子做的棉衣,內面鋪的是十分暖與的棉花;而給子騫做的棉衣,內面鋪的是一點也不暖與的蘆花。蘆花是水中生長的蘆草,到處飛揚的那個輕飄飄的花,哪裡能禦寒呢?所以,子騫穿著覺得冷得非常,好像沒有穿衣一樣。而這位後母反而向丈夫說:「子騫不是冷,他穿的棉衣也是厚厚的。是太驕養了,故意稱冷。」
一天,父親要外出,子騫為父親駕駛車馬,一陣陣凜冽的寒風吹來,子騫冷得得戰票不已,手凍得拿不穩馬的韁繩,將韁繩掉到了地上,馬將車子差點兒拉下了懸崖。父親大怒,氣得揚起馬鞭,將子騫猛打。子騫的棉衣被打破了,內面的蘆花飛了出來。父親這才明白了一切。立即回家責罵後妻,要將狠毒的女人趕出家門,將這個心惡女人休掉。後妻像木頭一樣,獃獃地立著,羞愧得無話可說。子騫跪在父親面前,哭著勸父親說:「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請不要趕走母親。」
好一句「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這句話不知讓多少人所為之動容,就是閔子騫的繼母也被感動後悔不已,從此待閔子騫如親子,這就是孝行的感化與偉大所在。
正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現在的我們應該更要孝敬父母,更何況孝道是我們的悠久 文化 與傳統美德,但事實好象有點相反,歷史的寶貴財富並沒有得到部分現代人的認同,甚至有的人還要父母來「孝敬」他們,在他們心中只有父母是天經地義要養他們,要為他們做牛做馬的觀念。只要自己逍遙快活就夠了,把他人的苦難置之度外。但他們可否想過十月懷胎的痛苦與把一個小嬰兒拉扯大的艱辛,難道這也能讓人所忘卻嗎?如果這些都不能感化他們的鐵石心腸,那他們只能得到社會的唾罵與拋棄。
孝心無價,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要時刻謹記,做人要先做到孝,要把我們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高二孝順議論文800字五篇2
對父母尊敬,對母親敬畏,對父親感激……
這是中華上下五千年一直不變的傳統。五千年,這不是簡簡單單的任務,也不是今天這樣明天就是那樣的純粹玩樂。它,是你一直需要守護的親情和感情。
父親給你了完整的基因,他讓你得已成型,漸漸地待到你出生,又看著你長大,最後望著你成家立業走上社會。可能會與父親長的不一樣,但是不能忘記的是你的生命是他給你的,你的`血液有著他的三分之一。始終不能忘記你是你父親最值得驕傲的接班人……
「母親」是個值得驕傲和與人尊敬的稱呼,她不但是給了你三分之一的血液,也是給了你一個你第一次必須住進的溫暖的房間的人。每個人的第一套「房子」都是母親含辛茹苦十個月給你「買下」的房子。這或許是你爸爸造成的,但是最後的你,還是應該懂得這樣個給了你生命的人,媽媽為了你痛苦得死去活來。你安詳的來到了這個世界,事實上剛來到這個世上的你還有一個最重要的事,不單單是成家立業、娶妻生子。最重要的是讓這兩位給了你生命的年輕人,陪伴他們的後半生,讓他們得到幸福。
特別是媽媽,她在懷胎十月中……可能你並不知道,整天吃不下,還嘔吐。睡覺睡也不踏實。每天挺著大肚子要都直不起。到最後還要受多少罪才能把你生下來。也許吧,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每個婦產科大夫才能明白吧……也可能等你老婆懷孕了你才會懂得吧。
有人說「孝」不過是看到別人衣袖間別著的黑布孝。但是,這卻是要遭天譴的!他們給了你生命,不是讓你直接養老送終的,是寄予了子女會讓自己幸福,相信自己的子女都能有用成才。想一想:一到二十歲,整整3700日。父母讓子女白白吃了二十年的飯,睡了二十年的床,不是到頭來一句「替你養老送終就是了」這不是孝的含義。
我非常喜歡蘇芮演唱的《奉獻》,並常常為此輾轉反側、躬身自問,那纏綿悱惻的旋律始終在我的腦海回響:「長路奉獻給遠方,江河奉獻給海洋,星光奉獻給長夜,草原奉獻給牧場,歲月奉獻給季節,我拿什麼奉獻給你,我的爹娘?」
高二孝順議論文800字五篇3
生我者父母,養我者父母,父母給予我們一切,沒有父母偉大無私的愛,我們很難健康地成長,父母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終身的老師,父母的眼睛時刻關注著我們,父母對孩子是無微不至,勞而無怨。一個人不愛自己的父母,怎麼可能愛他人,《孝經》雲「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弟子規》說「首孝悌,次謹信」。《論語》說「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與。」
而今天,當我再一次重提孝道時,不得不對「孝」進行了 反思 。
不知你可曾看過這么一項 報告 :前不久,有人專門組織了一項對日本、美國和中國內地中學生進行的「最受你尊敬的人物是誰」的問卷調查。結果如下:日本中學生把父母分別放在第一位和第二位,美國中學生分別把父母放在第一位和第三位,中國內地的學生則把父母分別放在第九位和第十一位!問卷的調查結果無疑給我們敲響了警鍾,一直以來,中華民族所傳統的美德都是我們引以為傲的風范,我們一直都認為中國是「孝文化的領袖」,可是現在一些人卻對「孝」的認識淡化了,模糊了,更有甚者,在華夏大地上居然出現了虐待父母,遺棄父母的醜行!
孝,不需要金錢,不需要回報,更不需要花言巧語,需要的',只是一顆真誠的心。父母那樣的關心我們,而我們對父母的關心有多少?知道父母是哪年生的嗎?知道他們喜歡吃什麼嗎?知道他們愛看什麼樣的節目嗎?知道父母內心中的希望嗎?
就拿我自己來說吧,當我真正體會到父母之愛的時候,我已經十七歲了。記得在那以前,我的父母對我的生活處處操心,對我的事情樣樣提醒,可我不但不珍惜,反而覺得自由受到了干涉,就像其他大多數的子女一樣,甚至對父母有一種反感。現在回想起來,自己真是「該當何罪」啊,如果不是因為這個機會重提孝道,我還真不知道要到何年何月才清醒。
生前孝子聲價貴,死後孝子萬古傳;處事惟有孝力大,孝能感動地合天。
孝在心孝不在貌,孝貴實行不在言;孝子齊家全家樂,孝子治國萬民安。
漫漫人生路,孝,在悠然的午後陽光中感動,在靜謐的午夜時光中品讀,在微明的晨曦中徹悟,不失為美麗。
生命不要求我們成為最好的,只要求我們作最大的努力!
高二孝順議論文800字五篇4
一天,我放學回家,剛進門,就聽見媽媽在呻吟,咦?媽媽怎麼沒去上班?我感覺不妙,奔進卧室,只見媽媽臉色蒼白地躺在床上,此刻,我眼睛充滿淚花,媽媽微笑著說:「沒事,先做作業吧」,「媽,怎麼會沒事呀,吃葯沒有?」,「待會吃」我學著平時媽媽的樣子,用手摸媽媽的額頭,啊!好燙呀!我非常果斷的說:「不行,讓我來吧!」可是,我的腦海一片空白,該怎麼辦呢? 突然,我想到以前我發燒的情景,於是,我跑到洗手間,用水把毛巾浸濕,擰干放在媽媽的額頭上,並把溫度計放在媽媽的腋下,忙完一切,我坐在床邊問媽媽病情,媽把媽撐起笑著說:「好多了,去學習吧,」但是,此刻我心裡湧起一股力量和責任,必須堅守在媽媽的身邊。
在等待漫長的十分後,我一看體溫計,媽呀!三十九度!我趕緊在葯箱里翻出幾瓶退燒葯,認真地看著 說明書 ,上面寫著「飯後服用」,於是我決定先給媽媽做飯。媽媽曾在我發燒是,給我做了面湯,並告訴我,發燒喝面湯比較好。好!就決定做面湯,並在湯里下了一個荷包蛋,面湯的香味撲鼻而來,這時,我的肚子開始抗議了,但我忍住飢餓把面湯端到媽媽面前對媽媽說 「媽,先喝碗面湯吧.」媽媽激動的點點頭,我看了鼻子一酸,心裡十分難過,愧疚,我知道,這是由於我平時不懂得關心孝敬而這次讓媽媽十分感動.以前把媽媽的愛當作是理所當然的,想想看,我真不應該.我默默的想著.輕輕地舀了一勺湯,用嘴輕輕地吹了幾下,感覺不燙時,才喂給媽媽喝.媽媽平時就是這樣照顧我的.媽媽服了葯睡下後,我一直守在媽媽的身邊,給媽媽換毛巾.漸漸的媽媽的燒退了,我這才想起作業還沒寫,便趕緊去寫作業……
第二天我一早起來,就來到媽媽的屋裡,問她怎麼樣了.她說好了,她和爸爸不停地誇我: 「我們的'孩子長大了,回照顧媽媽了,真是個有孝心的孩子.」我聽了心裡比吃了蜜還甜.
「孝」讓我真切的體會到親情的溫暖,奉獻的偉大.同時,我也了解 「孝」的真正含義—— 其實就是發自內心的關愛!
讓 「孝」串連我們的生活,讓我們的世界永遠充滿真情!
高二孝順議論文800字五篇5
近代中國自從融入世界以來,大多數事物包括人們的心態,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例如政治,經濟,社會制度等等,很多看似萬世不易的東西都進行了很多次重新的規劃,可唯獨中華民族傳承千年的「百善孝為先」的孝道亘古不變。
王天軍,李之春等人對「孝」進行了新的詮釋,完美地表達了孝的真正含義,完美地詮釋了「你背我長大,我陪你變老」的真正內涵,所以我為他們的行為點贊。
什麼是孝?孝就是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孝,是在父母生病的時候一雙溫情的手,在他們難受的時候握緊他們的手說「沒事,兒子在呢,兒子陪著你」。這微小的細節可以使父母暖心很久,可以給父母足夠多的戰勝病魔的勇氣。孝,是長大之後帶著父母去看看這個世界,去看看他們為了陪你成長而錯過的那些風景。孝,是你對父母親切而真誠的關心,關心他們的'衣食冷暖,這一定可以讓他們覺得每一天都是充滿了陽光。孝,其實就是關心和陪伴。
為什麼要行孝?我們是因為父母才看到了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是因為父母才得以健康快樂地成長,是因為父母我們才成為了一個有用的人才,那麼,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去報答他們呢?
我們都知道,父母養育我們長大不容易,我們應該報答他們的養育之恩。可這些事情說著很容易,做起來卻十分地困難。所以很多人乾脆就退縮了,成為了一個不孝子。而材料中的兩人,一位是背老母親去看社火,一個是放棄高薪工作回農村只是為了陪伴自己的母親。這二者的行為,就是對「孝」最完美的詮釋。
父母養育我們不容易,老了以後的生活更不容易,所以我們應該及時行孝,別讓生活留下遺憾。
我們應怎樣行孝?其實父母要求並不多,只要我們多花點時間去陪伴他們,多關心他們,多為他們分擔一些憂愁,多聽他們嘮叨幾句,這就足夠了。這就足夠讓父母們感到滿足和幸福。
然而,孝敬父母又是一件很難的事。因為孝敬父母是一件持之以恆的事情,需要我們花費很多的時間。但是,父母經歷了分娩我們時的痛和養育我們時的苦,才使我們健康成長,才使我們成為了這個世界的一份子。他們經歷的這些苦痛,我們窮其一生都無法償還,我們能做的,也僅僅是給他們足夠的精神上的陪伴和物質所需罷了。而這一切不足父母給予我們之萬一。
我們要盡最大的努力去孝敬父母,盡最大的努力讓他們開心快樂。
「血濃於情」,您陪我長大,我陪您變老。
高二孝順議論文800字五篇相關 文章 :
★ 高二作文談孝順800字五篇
★ 高二作文談孝順800字優秀範文
★ 高二作文談孝順800字優秀
★ 孝的議論文800字
★ 關於孝的議論文800字
★ 高中以孝心為話題800字作文
★ 百善孝為先800字話題作文5篇
★ 孝道800字精彩作文5篇
★ 孝敬父母的議論文作文4篇
★ 百善孝為先800字優選作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