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爺爺不在了,我要怎麼孝順他
人都走了,才想起這些,這是你的遺憾,既然這個遺憾已經產生了,內那就努力別給日後的人生再容留更多的遺憾了。孝心是對活人的,對離開的人再提這些,就一點意義都沒有了。把爺爺對你的愛,永存心頭,你的幸福感就不會減少,經常想一想對爺爺的愧疚,就會鞭策你多珍愛活在自己身邊和周圍的親人、朋友!
人生沒有回頭路,希望通過這件事,能讓自己更加成熟和穩重,爺爺在天上看到你的變化和進步,他認為也是值得的了。
B. 小學四年級作文爺爺精選5篇
爺爺的鬍子和頭發雪白,時常詼諧搞笑,時而嚴肅認真。今日我就為大家整理了關於爺爺的作文,供大家參考學習,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我的爺爺:篇一
小的時候。因為爸爸媽媽去外地打工了,只留下了我和爺爺奶奶在老家。於是,我成了地地道道的留守兒童。
小的時候。在夜晚,總是能聽到爺爺拍著我哄我灶穗檔睡覺的聲音:「杉杉真乖,快睡覺了……」爺爺唱的並不是特別好聽,但在我心中,那是最神聖的歌謠。而幾天過後,就變成了我哄爺爺的聲音:「爺爺乖,快睡覺了……」每當這個時候,爺爺就會撫摸一下我的額頭,說:「杉杉真聰明,都能哄爺爺睡覺了……」
那一次,我在電視上,看到一個小孩唱著歌,內容如下:「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滴孩子像根草……」不知不覺的,淚水隨著我的眼中流了出來。我嘴裡喃喃的說:「媽媽……媽媽……」心裡想的都是媽媽的樣子,而我能看到媽媽的途徑只有兩個,一個是看媽媽爸爸的結婚錄像,而另一個是去網吧與爸爸媽媽視頻。這時,爺爺來了,爺爺對我說:「杉杉,你是爺爺的開心果,哭的話就不好看了。"我擦幹了眼淚,跟著那小孩的歌聲一起唱了起來,只不過,我唱的歌詞是:「世上只有爺爺好,沒爺的孩子像根草……」
小的時候。我最喜歡的就是爺爺了。在我手指受傷的時候,醫生說沒希望康復了,只能動手術了。可是爺爺,他找了很多醫生,終於找來一個醫生。當時我的手不能直起來,一直起來就疼,所以只能彎著。醫生他生生地把我的手指掰直了,我當時疼的眼淚都掉下來了。後來醫生為了讓我的手指能保持伸直的狀態,用石膏固定住了。幼兒園的小朋友們都說我是木乃伊,都怕我,不和我玩。是爺爺,陪我度過那段難過的時光。在我出車禍撞的臉上都是疤的時候,是爺爺,每天關心我,照顧我。到現在我還後悔沒有聽爺爺的話在馬路邊上騎自行車。
雖然現在我離開了爺爺奶奶,但是我永遠會想念爺爺的。
我的爺爺:篇二
親愛的爺爺:
您還好嗎?
前日與您偶然一見,發現您真的瘦了好多。由於爸爸媽媽工作繁忙,好久沒回去看您和奶奶了。好不容易昨天媽媽有空帶我回老家看你,您卻出去幹活了,我們又沒有見到面……
前日,我隨爸爸媽媽出去,看見了您。您一見到我,便用您那粗糙而卻溫暖的大手握住我,把一瓶涼茶遞到我手裡,說:「孫,拿著。」我連忙塞回您手裡,說:「爺爺,您喝吧,我不渴。」「拿著,爺爺不渴。」最後,您還是硬塞給我了……可是,我卻無意間發現,您瘦了啊。
晚上,您又打電話給我,說:「孫呀,好好讀書,長大了找個好點的工作,別像爺爺,累了一輩子。」「嗯,爺爺,您放心,我一定會努力的,」我說,「可是爺爺,您怎麼瘦了那麼多啊?」「唉,早上五點多鍾就起床幹活……爺爺也老了啊。」您深深地嘆了一口氣。「爺爺,別老是累著自己了,身體最重要呀!」我心疼地說。「好了,爺爺先休息了,好好念書,再見!」「再見,爺爺!」您知不知道,這時的我已經淚流滿面了!
爺爺,答應我,一定要好好照顧好自己!等我長大,一定會讓您驕傲,讓您親眼看著我走向成功,讓我好好報答您!一定要照顧好自己!
祝您身體健康,開開心心每一天!
我的爺爺:篇三
爺爺的背影深深的刻在我的心裡。還記得那是個風雨交加的下午,雖是下午,但天陰沉沉的,好似夜幕降臨。
放學時,我撐著傘急匆族絕匆的跑向幼兒園,在門外一邊做作業,一邊等弟弟放學。
四點了,門終於開了,可爸爸遲遲沒來接我和弟弟。我急了。忽然,我的眼前出現了一個熟悉的身影一一隱亂爺爺!我吃驚極了,他滿身雨水,身上濕透了。他根本不顧這些,只是急忙忙地接弟弟出來。雨「嘩嘩」地下著,越下越大,根本停不下來。
只見爺爺把弟弟塞給我,叫我帶著弟弟,爺爺自己卻冒著雨。我叫住爺爺:「爺爺,雨傘給你!」爺爺沒有說話,只是朝我走來,大吼道:「別開玩笑!我沒事的,你把傘給我,萬一你凍著了,咋辦!啊?」我反駁道:「又沒關系!這雨傘大,大不了我們三人一起撐嘛!」爺爺並沒有理睬我,我急得快哭出來了,望著爺爺濕淋淋的背,我的心如刀割一般,淚珠一大串一大串的落下。我領著弟弟默默地跟著爺爺的步伐。
我們上了車,披上了雨衣,彷彿這世界就安寧多了。我拿出面巾紙幫爺爺擦著背身上的雨水,盡管這也無濟於事。「嘩——」這大雨如同一盆一盆涼水澆在了爺爺的身上,這時我再也忍不住了淚水嘩嘩的往下流。到了家,爺爺見我在抽泣,就逗我說:「這點雨怕什麼,傻瓜不要哭了,再哭你就可以用眼淚洗澡了。」我終於止住了哭聲。爺爺又背對著我,望著菜地……
大雨過後,樹、花、草還有我家的菜地都滋潤了。只有被淋濕的爺爺的背影沒被滋潤,反而越來越馱。我想對爺爺說:「我愛你!永遠!永遠!哪怕有一天你會離我遠去,我也永遠記著你,愛著你……」
我的爺爺:篇四
在我出生9年以來的日子,我幾乎沒有遇到過十分悲傷的事情,可自從那一年,讓我的人生遭遇了第一次的心痛,悲傷。
那一年,是最美麗的春天,也是最凄涼的春天。早上起床的時候,媽媽把我叫醒了,抱著我,悲傷而又平靜地告訴了我一個消息:爺爺去世了。可能是因為當時的我還不明白究竟死是一個什麼概念,也絲毫不明白葬禮是什麼。我聽隨媽媽的話,換上整套白衣服,我不明白,為什麼一定要我穿白色的衣服,我帶著眾多的疑問到了爺爺葬禮的地方。那裡,爺爺蓋著一條白布,叔叔伯伯們面帶沉痛,嬸嬸和媽媽泣不成聲地往火盆里燒著紙錢,我學著媽媽哭還不停地磕著頭,一個穿得很奇怪的男人拿著鈴鐺在搖,我的伯伯拿著不知是什麼東西,對著爺爺塗滿了面容,屍體被送往火葬場。
在那裡,我披著媽媽給的粉色毛巾,看著爺爺被推進了火葬盒中,然後我們被叫了出去,我看著爺爺,他很安詳,就如只是睡著了一般,到了時間又會醒來,可是我忘了,現實是不能與童話相比的,童話只是個虛擬的世界,爺爺不會是睡公主,他將永遠沉睡在我們家鄉的地上,再也不會醒來。回到家時,我看見奶奶十分悲痛,她大聲嘶喊著爺爺的名字,紙巾用了一卷又一卷,我問姑姑,爺爺去什麼地方了呀?很遠嗎?姑姑回答我說,爺爺去了天國,那是個很遠很遠的地方,爺爺將會在那裡很幸福,很快樂地生活著。我似懂非懂,只是點了點頭。
在我的印象中,爺爺是一位很有才華,十分慈祥的一位好爺爺,爺爺是供銷社的一位會員,他經常要出差,每次當他出差回家的時候我總會在家門前等他,他總是帶一些好玩,好吃的東西給我,每一次爺爺的禮物都讓我驚喜。當我學習上遇到不會的題目時,我總會光著腳丫子去找爺爺問,爺爺總是會摸摸我的頭告訴我答案,可是我讀三年級的時候爺爺不懂英語,因為那個時候他們還沒有英語學,可能是因為爺爺對我的耐心,對我的培養,才養成了我練字的好習慣。那時候,我和奶奶,和爺爺一起打牌到深夜,那是一件非常棒的娛樂工具,爺爺每次輸的時候對會對著牌轟隆隆的逛一圈再保佑他贏。爺爺總是出老千,要麼就是渾水摸魚,要麼就是把牌藏起來,我們三個還有姐姐簡直就是賭王。
爺爺的身體一向都很健康,可是到近兩年的時候,他的身體情況越來越差,我記得,在新年的早上全家人一起去喝早茶的時候,他暈在了當場,全家人手足無措的把他送到了醫院,直到2009年,爺爺去世了,爺爺是被病魔折磨死的,我無法想像爺爺當時忍受著多大的痛苦,他拚命掙扎,頑強地與病魔對抗,可是最後他還是逃不過病魔的魔爪,天使把爺爺帶到了天國。爺爺的骨灰埋在了家鄉每次當我回家鄉時,我總會有感觸地看看地上的小花和小草,在我的心裏面,他們就是我的爺爺,都是那麼的生機勃勃,美麗,君子。
我一直沒有忽略那條粉色毛巾,就算它破了我也不會扔掉,因為,那是爺爺留給我的精神之柱。
我的爺爺:篇五
我的爺爺「國」字臉,筆直的鼻樑兩邊眨巴著一對炯炯有神的眼睛。圓圓的下巴托著一張不大不小的嘴巴,就這張嘴呀,最愛喝酒。
記得那一次我回家過年,爺爺看見我們提了一件啤酒,馬上兩眼放光,高興地說:「又有酒喝了,又有酒喝了!」到了晚上,我伯伯來了,他也是個喝酒狂,見了這么多啤酒,哪禁得住。對爺爺說:「今天晚上,我們把這些幹了。」他們沒等到下酒菜上桌,就喝了起來。爺爺咕咚咕咚,三下兩下就喝了一瓶。對伯伯說:「我倆好久沒有一起喝酒了,今晚上來個不醉不歸。」「好,今天我們就喝個痛快!」大伯伯也回答得很爽快。不多時,爺爺就喝醉了。他胡言亂語地拍打著我的頭說:「來,咱倆干,不醉不歸。」糟了!糟了!酒精的濃度讓爺爺都糊塗了。
當時,我真不知該怎麼辦,焦急地說:「爺爺,你是不是發燒了。」我摸摸他的頭,果然是很燙手。爺爺努力地睜開眼睛,好像看清楚了是我,說:「玥玥,喝——喝——今晚,我們把這兩瓶酒喝完。」我不知所措,摸頭撓腦的,愣在那裡,不知該怎麼辦。可爺爺眯著雙眼,笑著,昏沉沉地說:「我沒醉,我沒醉。來,喝。」伯伯也喝得醉眼模糊,說:「我也沒醉,沒醉!」「對,沒有醉,沒醉,我還可以跳舞哩!」說完,爺爺叫我放音樂,拿紅綾。爺爺把紅綾系在腰上,扭起了秧歌舞。左跳跳,右蹦蹦,像只可愛的小白兔,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畢竟還是喝醉了,一蹦一跳的,差點摔了一跤。
可這又有什麼辦法呢,誰叫爺爺愛喝酒啊!
C. 關愛老人作文800字高中精選
孝敬老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贍養和關愛他們是我們晚輩應盡的義務。我們不僅要給他們提供優厚的物質條件,更要創造愉快的精神生活,使他們老有所養,老有所樂擁有一個幸福的晚年生活。
我們身邊也發生著許多尊老愛老的故事。中秋節前夕老師帶領同學們到鎮敬老院進行慰問。在濃濃秋意中給老人們帶去了溫暖。當老人們從同學手中接過水果,餅乾等慰問品時,臉上露出欣喜的笑容。攝影的同學拍下了一張張老人們幸福的笑臉。回來時,同學們齊聲祝老人們佳節快樂,身體健康。老人們也送給同學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幾句朴實的話語。「每逢佳節倍思親」,讓我們在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時,不要忘了曾為我們的今天差喊付出很多的老人們,能與他們共享佳節。
世界上的很多人的確是這么做的,下面我來講一個生動的讓人稱道的故事。
我的爺爺和奶奶都是五六十歲的人了,媽媽爸爸也都有三十多歲了,可是我們一家人都無微不至地照顧著太太,從不嫌她臟、嫌她老。提起我們家孝敬老人的事,村上人總是嘖嘖稱贊。
我的太太有兩個兒子、四個女兒。她年輕的時候,在她另一個兒子家幫忙。後來,她老了,便來到了我爺爺這里。爺爺奶奶並沒有因為太太沒敬慶山幫她們照料家而怠慢她,他們為她騰出了一個房間,讓她把所有的生活用品都放在裡面。而太太也不願意閑著,總喜歡幫這幫那的。
幾年過後,太太身體開始不好了,常常咳嗽,腰酸腿疼,有時,腳還抽亮中筋。爺爺奶奶說:「媽,不要再幹活了,您躺在床上好好休息吧!」太太拗不過爺爺奶奶,只好躺在床上休息。爺爺還請了醫生給她打針、掛鹽水。我爸爸媽媽逢年過節也回去看望太太,每次都大包小包地給她送上許多好吃的,有時還把錢塞進她的手裡。
去年的一天晚上,外面下起了大雨,我和爺爺奶奶都上樓睡覺了。突然聽到樓下咚咚咚用拐杖敲門的聲音,爺爺奶奶急忙穿上衣服下樓,我也跟了下去。只見太太臉色發白,嘴唇發紫,手不住地顫抖。爺爺奶奶見狀,二話不說立即冒著大雨用三輪車把太太送往醫院。經醫生診治後,掛了鹽水,又把她接了回來。這樣折騰了一個晚上,太太的病情終於穩定了。望著太太平靜的睡臉,爺爺奶奶那提著的心才放了下來。
現在,太太雖然已經去世了,但是爺爺奶奶照顧太太的情景卻常常浮現在我的眼前。
人們都說:要尊敬老人孝敬長輩,這樣美好的心聲大家都能聽到嗎?都能做到嗎?俗話說得好:心動不如行動,讓我們大家行動起來,去尊重孝敬老人吧!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的壽命越來越長,人口的老齡化加劇,那些辛辛苦苦工作了一輩子的老人需要社會的關愛、子女的照顧。使他們在物質上有所滿足,精神上得以慰藉,享受子孫滿堂的天倫之樂。正如有首歌唱的那樣:「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幫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圖兒女為家作多大貢獻,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團團圓圓……」如果人人都關愛老人,這個社會將會變得多麼和諧美好啊!
我的奶奶是一個慈祥的老人。烏黑的頭發,炯炯有神的眼睛,稍矮的鼻樑下嵌著一張能說會道的嘴巴,嘴角微微上揚,一看就知道是個和藹可親、樂於助人的熱心老人。
在一個陰雨天的清晨,身體一向硬朗的奶奶因為忙碌和傷風著涼病倒了,她從菜市場買了菜回來就蒙頭去睡,一直到我爸爸接我放學回到家。這可急壞了爸爸,他又是為自己的粗心愧疚,又是為奶奶倒水、喂葯,蓋好被子。我見了,也上前幫忙,安慰卧病在床的奶奶,我們忙得不可開交。慢慢地,奶奶臉上露著一些笑容,安祥地進入了夢鄉。看到這個情景,爸爸緊鎖的眉頭舒展開了,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才急忙到廚房為我和奶奶煮午餐。
突然,奶奶斷斷續續地叫道「桶……桶……垃圾桶……」原來奶奶從睡夢中驚醒,在不停地作嘔吐狀,我心領神會,一邊心急如焚地拿來垃圾桶,一邊焦急地叫著爸爸,爸爸聽見了,三步並作兩步,從廚房急沖沖地趕來。只見奶奶面如土色,干嘔不止,爸爸見了,連忙輕拍著奶奶的背,急得眼淚都快掉下來了。終於,奶奶不再嘔吐,可身體還是很虛弱,爸爸不放心,送我上學後,就請假回家,無微不至地照顧奶奶:有時為奶奶端來熱水;有時和奶奶叨叨家常;還有的時候為奶奶削水果解渴。母子倆其樂融融。奶奶的嘴角揚起了一絲笑意,彷彿在說:「有兒如此,我已知足。」
在爸爸的細心照顧下,奶奶的病好了。幾天後,房前屋後,又見奶奶忙進忙出的身影,聽著奶奶洪亮的聲音,吃著奶奶煮得香氣撲鼻的飯菜。看見奶奶又生龍活虎起來,爸爸和我們都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沒有奶奶就沒有爸爸,沒有爸爸就沒有我。老人不是累贅,更不是一個沉甸甸的負擔,而是一個豐富的寶藏,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我們的明天就是老人的今天,關愛老人就是關愛明天的自己!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每每讀起這句詩時,我就會想起那些孤獨的老人們,他們不是沒有兒女,也不是他們的.兒女不孝順,而是他們的孩子早已成家立業,在外地工作。當然是只顧得了「現在的家」,回不了「原來的家」。
老人們心想:見不了面,打電話總歸行了吧。可是,剛剛才把電話打過去,兒子就說忙忙忙,等改天有時間了再回電話。就這樣匆匆地把電話掛掉,留給父母的只是一片寒意,回過來的也只是一摞摞冷冰冰的鈔票,連一句溫暖的話語也沒有。有句話說得好:錢不是萬能的。兒女以為讓父母衣食無憂,父母就能開心了嗎?其實並不是這樣的,人老了,什麼也不圖,圖的只是一家人能團團圓圓、開開心心的過每一天。兒女們不在身邊,家裡冷冷清清的,剩自己孤身一人在家,難免有些寂寞,每天面對的就是一台陳舊的老式電視機,甚至有的老人因受不了多年以來的孤獨寂寞,而患上了抑鬱症,雙眼空洞的望著窗外的花花世界,感覺自己活著沒有什麼意義,就不知不覺地有了輕生的念頭。
而對此,在某個社區里,為這些孤獨的老人建立了一家老人活動中心,只要是孤獨的老人,都可以進去娛樂,裡面有專門為老人服務的人員,那裡可供老人們吃、睡,每天還有學習的課程:下象棋、唱戲曲、手工等等,讓老人們樂樂呵呵的過好晚年。
問一下,連一個陌生的外人都懂得關愛老人,為何你自己都不懂得去關愛自己的親生父母呢?
我想對即將背負贍養老人的青年說一句話:我們的明天就是老人的今天,關愛老人就是關愛明天的自己!
老者,那是我們人生的前輩,我們總能從老人那裡得到許多人生的經驗。而已逝去的老前輩們,就更加地需要我們的尊敬和關愛。他們不能像原來那樣活躍在人們的面前,但我們仍人應該像以前一樣善待他們。畢竟,這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在情理上,我們也應該這么做。現在說到關愛老人,很多人又會想到去敬老院里干這干那這樣的事情。這的確是一種方式,但是,其實尊敬老人,從我們身邊的小事做起呢?
因為這只是一個小縣城,很多設施與設備都不能與大城市匹敵,當然,這里也包括了公共汽車。在這里,很多的公交停靠站都是比較混亂的,尤其是在學校的附近。一到放學的時間,大量的學生們便早早地等在公交站旁,待車一到達便蜂擁而上,搶到了座位就開始聊天,除了到他們想要下車的站點以外,他們幾乎都沒怎麼注意過其他的事情。
那一天仍然是一次放學,同往常一樣的停靠站,同往常一樣的公共汽車,同往常一樣的人群。車門一開,孩子們便涌了上去,要下車的乘客擠來擠去,也總算是下了車。看到這個陣勢,我就不自覺地留到了最後。走在我前面的是一位老人,頭發花白,手背上的紋路也是十分明顯,走路顫顫巍巍,卻沒有拄著拐杖。因為孩子們的哄鬧,老人也等待著他們上車,之後才慢慢地扶著車門走了上去。等他上了車,自然是沒有了位置。老人的動作很慢,他默默地向周圍望了一圈,緩緩地伸出手,稍稍地勾住了吊著的扶手,好像隨時都有可能抓不住的樣子。就在他的面前,有幾個小學生樣子的孩子們正開心地嚼著剛剛買到手的零食,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談天說地,連頭都沒有轉一下,好像完全沒有注意到老人的存在。
車一啟動,有了個慣性,老者打了個趔趄,險些摔倒。孩子們朝著老者那裡看了一眼,卻繼續聊他們的天。有幾個人都看了那些孩子一眼,但他們好像都沒注意到似的。這時,旁邊一個開起來三十多歲的男人放開扶手,應該是准備上前去訓斥那些小學生吧,但與這幾乎同時,身後響起了一個聲音:「爺爺,您坐這吧。」我追這這聲音找到了它的源頭---一個小女孩。她站起身子,將自己的座位讓了出來,掛著甜甜的笑臉看著老者。老人家一邊說著感謝的話,一邊坐了下去。我在旁邊看著那個小女孩,完全感覺不到絲毫的虛情假意。這也算是給周圍的人們上了一課,尤其是剛剛聊天的那幾個孩子。這時,他們也正看著這里,跟剛剛一樣張著嘴巴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敬老愛老助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們傳承下來的寶貴的精神財富。關愛老人,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從我做起。將關愛老人的小事一件一件這樣積累起來,社會的和諧之風應該就永遠都不會停息了吧。
在我們身邊有許多老人,他們年老體弱,容易生病,他們正需要我們的關愛。
那一天,我和幾個同學一起去了敬老院,拿了些水果給老人。我們還和老人聊天,看著他們臉上的笑容,我不由得感慨萬千。
現在,老人的數量不斷增多,人的壽命也越來越長,可是他們真的幸福嗎?其實,老人要的並不多。他們要的不是物質上的富有,而是精神上的滿足;他們要的不是錢,而是親人的陪伴。很多人總是以很忙為借口,不回家,等老人走了才追悔莫及,有的甚至連老人的最後一面也沒見著。這些人總是抱怨工作累,工作忙,卻不知老人獨自忍受了多少的寂寞。老人苦苦等待,為的只是見家人一面,可是到頭來卻只剩下失望。
老人年輕時已經受過許多苦,到老時卻還不能享清福,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孝順嗎?我們應該反省自己:對待老人是不是真心的?有沒有贍養老人?有沒有讓老人幸福?
文化博大精深,看這個「孝」字,從字面上看,就是兒女順從老人的意思。可是真正有幾個人做到了?
我們在有空時要多陪陪老人,多關心他們。老人對兒女了如指掌,把兒女的事都記在心上,卻從不關心自己。而我們呢?對老人的了解又有多少?每次在我們享樂時,為什麼就不能想想老人呢?
老人終有一天會離我們而,他們剩下的時間不多了,我們為什麼就不能為他們想想呢?我們就不能好好關愛他們嗎?不要等到失去才知道珍惜,應該抓住每一分每一秒,去為他們服務。老人辛苦把我們拉扯大,卻從不收取回報,而我們呢?才為他們辦了這么一點事就覺得累,是不是太沒用了呢?
終有一天,我們也會變成老人,試想一下,如果有人也這樣對待我們,你會怎麼想?將心比心,我們是不是也應好好對待老人呢?
我們要關愛老人,孝敬老人,給他們一個幸福的晚年,將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我有一個很嚴厲的父親,我被他打過,嚴厲地批評過,同時也被他對我的愛感動過。原本我以為他只是一個愛我的嚴厲父親,後來我才發現他還是奶奶的孝順兒子。他用他的行動讓我懂得了孝順的意義,同時也教會了我要做一個孝順的孩子。
我的父親很少笑,看到他那嚴肅的表情之後便會讓人變得緊張。那幾日我的奶奶生病了,父親嚴肅的臉頓生了無法用言語形容的擔憂。記得那一次我和他一起去爺爺奶奶家探望生病的奶奶。
他一回到奶奶家,連鞋都沒脫,就沖到奶奶的屋裡。只見我奶奶雙眼緊閉,雙眉緊蹙,皮包骨的手放在那早已凹陷下去的肚子上。父親坐在她的床邊,把手放在她的額頭上摸了摸,給奶奶蓋了蓋被子。走出房間,給我爺爺說:「爸,給我燒一壺水,我給媽媽擦擦身子降降溫。」爺爺並沒有照著做,跟我父親說:「用酒精擦,效果好,降溫快。」說完,爺爺去找酒精去了。爸爸追上去,拉住爺爺,語重心長的說:「爸,用酒精,效果確實好,降溫確實快。但是,我媽媽年紀也大了,她的心臟又不好,會受不了的。不是嗎?」爺爺停下來,看看我父親,回答說:「是嗎?我怎麼沒聽說啊?!」「爸,這都什麼時候了。我當然是為了我媽媽好啊!爸,相信我!」父親說完,爺爺就去燒水去了。
「吁……」水燒開了!父親趕緊把水倒進盆子里,調節好水溫,准備給奶奶擦身上。父親先用一塊熱毛巾敷在奶奶的頭上,在用另一塊熱毛巾,小心翼翼的給奶奶擦胳膊。在擦到腳的時候,奶奶的腳上有臟的東西,父親就一點一點的搓,非常輕。搓完了,只見臟的東西沒有了,而腳,卻一點也不紅。
看到這,我想起父親告訴我那幾句名言:親有過,諫使更。恬吾色,柔吾聲。這是《弟子規》裡面的話,意思是:父母有過錯,勸他們更改。要面帶笑容,語調柔和。還有一句是: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這幾點,父親都做到了。他不只是告訴我對長輩要尊敬,要孝順,更重要的是要把名言變成你自己的東西——行動。
很慶幸有這樣一個好父親,在我眼中,這個世界上,父親是最完美的!
D. 不管老人多麼可惡做晚輩的都要孝順他是嗎
雖然可惡,但是他已經老了,離死亡已經很近,是絕對的弱勢群體,所以再不讓著他畢竟有違天理
而且他們記憶差,脾氣也差,身體也不舒服,力不從心,又容易失落孤獨,肯定會各種怪癖
並不是每個老人都慈祥智慧
他們沒有殺人放火,也就不算可惡
而且對老人不好業障很大
就算一個老年的乞丐跟你磕一個頭,都會損失你很多福報,受不起
● 要想有福氣,必須孝順,一個懂得孝道的人在陽間一定會有福。
● 如果做兒女的不孝順父母, 就脫離不了苦難的業海, 不能登陸幸福的彼岸。
● 孝順,孝而不順,就是對爸爸媽媽好是「孝」;跟爸爸媽媽頂撞就是「不順」,所以孝順,孝和順是分開的。
● 如果一個人在家做不到孝順父母甚至傷害父母,那麼無論他在外面做多少善事功德都難堵住著這個不孝父母的漏洞,因為積福沒有折福快。
● 對自己身體的傷害就是對父母親的不孝順,因為父母親給你這個身體,你不好好地保護好就是對父母親的不孝順。
● 你的骨頭是爸爸給的,你的肉是媽媽給的。如果你們損害自己的身體爸爸媽媽會很難過,比你們自己還要難過。
● 你躺在床上生病的時候,最難過的不是你而是你的爸爸媽媽。所以說孝順的同時,也要保護好你們自己的身體。
● 孝感天地,能夠為父母長輩祈福就是孝順。
● 母親多偉大,把我們養育了一輩子,我們沒有對她付出什麼,希望大家現在對母親孝順,孝字非常重要。中國人講的是孝順,實際上孝能感恩天地。我希望你們好好地照顧和孝順自己的父母親。
● 請問大家,我們給自己的爸爸媽媽好好地洗過臉和洗過腳沒有?而我們的父母親從小就幫我們洗臉洗腳。
● 慈悲的心是什麼?年邁的老媽媽坐在輪椅上,有些人推著自己母親在輪椅的時候覺得別人在看他,覺得很難為情,好像推著自己的媽媽丟了自己的面子,你想想看,你孝順地推著自己的媽媽都怕別人笑話你,你這個人哪有慈悲心啊,所以勇氣是在慈悲心中生出來的。
● 老人家不貪什麼,孩子經常孝順孝順,不要去惹老人家生氣,你給她說幾句好話買點東西,看到孩子很孝順,爸爸媽媽就滿足了。
● 如果你們自己不孝順,那你們的孩子就不會孝順,因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白話佛法
E. 作為孫子,我們應該怎麼孝敬爺爺👴,爺爺今年77,吃不了很多飯,手腳都腫
看出來你很有孝心,爺爺年紀大了,身體也不算太好,的確需要照顧。像你爺爺這種情況,我覺得你盡量多抽時間給些陪伴,經常給他按摩全身,揉揉腿腳,多聽他嘮叨嘮叨,還有就是給他買點或者做點他能吃喜歡吃的食物,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