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文素材:一名18歲……工資里扣
年沿襲至今的優良傳統,可是由於生存的壓力一些兒女只想法掙錢來保證自己家庭的生活,從一定程度上忽視父母對物質的需要,尤其是對農村老人來說除一月幾十元的養老保險金外幾乎沒有任何收入,想吃點好吃的也只能想法忍住。
作為企業推行孝順金,從員工工資里直接扣除看似霸道,其實是飽含深情:一方面,公司在招工時就把從工資里扣除孝順金作為其中的條件,同意招錄就等於同意公司從工資中直接扣除孝順金,可以說扣除孝順金是員工的自願行為。另一方面,公司並不是只扣員工工資而且還給予額外補貼,承擔了社會責任,如;工作一年每月補貼100元,工作兩年補貼200元,三年以上補貼300元。公司推行孝順金不僅解決了用工的難題,也激發了員工的極大孝心,也是讓老人分享經濟發展成果的一種具體方式,傳播了正能量:讓不孝順的人孝順,讓孝順的人更加孝順,也會讓更多的企業加入推行孝順金的行列。
現在我國已進入了老人社會,截至2014年年底我國60歲以上的老人大約有2. 12億,其中15%為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國家養老的壓力可想而知。除國家加大養老投入外,還應積極倡導企業推行孝順金作為養老的有益補充,以讓老人晚年生活得更美好。
為農村養老提供思路
客觀地說,這一創意對經濟條件相對較好的城市家庭作用不大。如果老人有退休金,那10%的「孝順金」只不過是錦上添花。對於沒有經濟壓力的老人來講,他們更需要的其實是親情關懷。
而在社會發展落後一步的廣大農村,經濟因素在養老中的作用舉足輕重。那些已經失去或將要失去勞動能力的老年農民,他們沒有積蓄,沒有固定收入,雖然國家每月有幾十元錢的補貼,也只是杯水車薪。孩子工資的10%,對他們來講就是一筆不小的款項,完全可以保證其基本的日常生活。
我不同意專家所謂「『孝順金』作為企業管理方式是可行的,但不具有在更高層面推廣的可行性」這樣的說法。相反,個人認為這一作法為農村養老提供了新的思路。可以設想,如果把「孝順金」的操作者由企業換成政府,每位有工資收入的年輕人都要扣除工資的一定比例給父母,同時國家補貼同等數額,農村老人晚年的生活水平將會上升一個甚至幾個台階。
掙錢不多不是反對「孝順費」的理由。在現實中,很少有人覺得錢已經夠花,對於大多數人來講,可能一輩子都覺得缺錢,但我們的父母沒有那麼長時間可以等待。我們不應該為自己留下「子欲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