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孝敬父母作文初一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孝敬父母。為大家分享了孝敬父母作文,一起來看看吧!
月光下,明亮的小屋裡,我正在靜靜地寫作文。這次作文的主題是「成長鍵春的足跡」,我慢慢地想,默默地寫,可動筆不到五分鍾,我便停下來,接下來,該怎麼寫呢?
我用手支著下巴,困惑地望著月亮,彷彿在向它尋求答案。突然,一聲沙啞的訓斥打破了月夜的寧靜。「芯芯,發什麼呆?快寫呀!你還要跳繩、小提琴、洗澡、喝葯,想不想睡覺了!」奶奶掰著手指大聲數給我聽。我越聽越不服氣,兩眼恨不得噴出火來:「我在思考,懂不懂!為什麼你總是冤枉人,為什麼!我討厭你!我討厭你!」奶奶怔住了,默默地關上了房門。
不久,媽媽回到了家,我本想找她評評理,誰知奶奶卻搶先一步告了狀。媽媽把奶奶支開,溫柔地對我說:「芯芯,有委屈就哭吧,不要憋著,媽媽不怪你。」我聽了這話,再也忍不住了,撲在媽媽懷里嗚咽起來。媽媽輕拍著我:「我給你講個故事吧,在晉朝有個人叫王祥,他父親取了一個繼母朱氏,朱氏常在父親面前說王祥是非,並不慈愛。一年冬天,繼母生病想吃鯉魚,可天寒地凍,哪兒有鯉魚呢?於是,王祥便脫下衣服趴在冰上,得到了兩條鯉魚。」我聽後,若有所思,想起了媽媽對奶奶的態度,奶奶喋喋不休時,媽媽耐心地聽著;奶奶發牢騷時,媽媽在一旁開導;奶奶責備媽媽時,她也毫無怨言。對比一下自己,真是天與地的差別,媽媽柔聲教導我:「芯芯,無論長輩是對是錯,我們都不能發脾氣,而是要心平氣和地講道理,尊敬長輩,這可是我們家歷來的優秀品質,傳了一代又一代。」不知不覺困廳間,我的臉早已紅了……
夜,深了,我回到書房,在那柔和的月光下,點亮一盞小夜燈,我不僅要把這刻骨銘心的諄諄教誨保存在紙上,也要永遠珍藏在心底。
是誰?賜予了我們生命,是誰?為了養兒育女,付出了畢生的心血,是誰?只因為你打了個噴嚏,就緊張得左看右看,怕你生病。他就是父母!
父母在我們身上花費了多少心血啊!我們只是為他們做了一些小事,他們就開心的合不攏嘴。
當今社會上還存在著許多啃老族。所謂「啃老族」就是大人不努力賺錢而去榨乾父母的血汗錢。對此,我只想問那些人「作為一個有手有腳四肢健全的成年人,不去工作,不去創造自己的人生價值,不去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還要讓年邁的父母來照顧你,你難道不覺得羞恥嗎?」
有的人說,忘記感恩是的人天性。感恩是小德,忘恩是大惡。生活中總有許多事情影響著我們的情緒,選擇一種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生活,也就選擇了過什麼樣的生活。感恩,是我對待生活的態度!
其實,表達愛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說在父母口渴時給他們遞上一杯水,在父母下班後幫他們捶捶背,洗洗腳.....生活中的每個小細節都能表達你對他們的愛。
尊老愛幼是我國的傳統美德稿尺耐,從古至今,沒有哪個朝代是不重視孝道的,孔子把「孝」放在第一位,視為「立身之手」「自行之源」當代不少倫理學家把孝敬父母看作是人生處理人際關系的第一台階,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新三字經》里有一句:能溫席,小黃香,愛父母,意深長。其中提到的小黃香是漢代湖北省一位孝敬長輩的好兒童。他九歲時,不幸喪母,小小年紀便懂得孝敬父親。炎炎夏日他會把父親睡的枕頭扇涼,趕走蚊子,讓父親睡一個好覺。在寒冷的冬天他就先睡在父親的床上,用自己的體溫把被子捂暖和了,在請父親睡到溫暖的床上去。小黃香不僅以孝心聞名,而且刻苦勤奮,博學多才,當有「天下無雙,江夏黃童」的贊譽。
從只會在父母懷中哇哇啼哭到第一次離開家,在這漫長的成長道路上,父母付出了太多太多。他們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只為能使我們的前途一片光明,只為了我們的笑容。盡管我們將會是父母一個沉重的負擔,但他們依然毫不猶豫地選擇郎生下我們。
父母是偉大的!因此我們必須要孝敬父母!
今天我非常的高興,同時也非常的激動,開心。因為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家家戶戶都在吃湯圓。
我和媽媽爸爸也准備吃湯圓,可是媽媽不喜歡吃湯圓,她想今天吃餃子。所以我和爸爸也只好滿足她的要求,今天晚上吃餃子。正當媽媽准備去煮餃子的時候。我靈機一動,想要幫媽媽煮餃子。然後,我對媽媽說:「媽媽,今天是元宵節。不如就讓我來煮餃子吧!一會兒你們看看我煮的餃子好不好吃。」媽媽毫不猶豫的就答應了。我心裡開心極了,同時我也想嘗嘗我煮的餃子好不好吃。
我先往鍋里倒上一點兒水,然後開開稍大一點兒火,過幾分鍾後,看看火開了沒有。如果開了,就把餃子一個一個的放進鍋里煮著。然後再接一勺兒水放入鍋里。等到鍋里的水滾開了,然後再用勺子圍著鍋邊繞一圈,讓鍋中的水轉圈。最後再讓鍋中的水滾三分鍾,讓水中的餃子鼓起來。然後關火。把餃子一個一個的撈出來,盛入盤中。端給爸爸媽媽。
我非常擔心餃子做的不好吃,不合爸爸媽媽胃口。可是爸爸媽媽吃後卻在臉上露出了笑臉,尤其是爸爸一直誇我餃子煮的真好吃。我聽了心裡非常開心。
我從這件事知道了,我以後要多多的孝敬我的`父母。因為是他們養育了我。我要學會尊重他們,孝敬他們。
一個周末的晚上,媽媽去輔導班接我回來,媽媽拉著我的手邊走邊聊。走到電業局家屬院門口時發現一位老奶奶坐在路邊哭,我和媽媽納悶:都八點多了她為什麼坐在路邊哭呢?
這時過來一位叔叔走到老奶奶跟前說:「媽媽,跟我回家吧!」老奶奶說:「我不回去了,我來就給你們添麻煩惹你們生氣,我明天早上就打車回老家,再也不來了。只要你們能好好過日子當媽的就高興!再說老家也能生活我自己過也挺好!」叔叔好像是哭了拉著老奶奶的手說:「我不會讓你今晚睡大街的,我也不會讓你回老家,她如果再趕你走我就跟她離婚!」老奶奶哀求著叔叔:「千萬可不能這么做,當媽的不希望拖累你,只要你們能好好的當媽的就放心了。」
我和媽媽繼續走著,只聽見媽媽嘆了口氣自言自語:做父母的都是為了孩子好,寧願委屈自己不願拖累孩子!生活條件是好了可人的素質咋低了呢?我抬頭看見媽媽眼睛裡好像有淚,我的心裡很難過,我安慰媽媽:「媽媽,我一定會孝敬你的,你老了我一定會養你的。」媽媽說:「兒子媽媽相信你會的,做父母的都是不願拖累自己的孩子。」
我記得在一本《學會感恩》書中寫道:不要讓你的父母為你流血、流汗再流淚,不要讓你的父母孤獨中老去!我雖然現在還不能完全明白這句話的意思,但我知道孝敬父母是必須要做到的。我要像爸爸媽媽孝敬爺爺奶奶那樣來孝敬我的爸爸媽媽!
⑵ 過年了,子女該不該給父母包壓歲錢
過年子女應該給父母包壓歲錢,子女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選擇包多少錢。給父母包紅包只是一種形式,過年一家人能團聚在一起才是最重要的。
子女過年應該給父母包壓歲錢,給長輩的壓歲錢寓意著添福添壽。子女包壓歲錢不用給太多,能在自己經濟承受范圍之內就可以。
⑶ 過年要給父母錢嗎大年初一
錢充足的話,就給些唄!錢緊張的話,可以選擇不給。自己的父母,其實也不要這些錢。不過多的話,孝敬父母點兒錢也是挺好的。
⑷ 子女到年節給父母發紅包父母怎該怎麼說
子女給父母發紅包是他們孝敬父母的表現,他們做得很好,這是他們應該做的,父母心裡肯定高興,但不要說感謝的話,但可以說一些關心他們的話,讓他們注意身體和安全。
⑸ 孝敬父母初一作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孝敬父母初一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我蜷縮在沙發里,兩眼專注的看著新聞聯播,把手中的漢堡一口一口的放入嘴裡。
「現在的年輕人,成家以後,各人有各人的生活圈,他媽一年難得回家看望父母,父母為讓孩子們能常回家看看,就設立了獎金制度,他們每回一次家,父母就在本上記錄一次,年終發獎金。」聽到這里,我默默地在想,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父母把獎金當作誘餌,用金錢來喚醒感恩的心,我感到可悲,現在某些人心如冰窖,對親情的冷漠,使我感到臉紅、憤怒,現在某些年輕人扼殺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孝敬父母的傳統美德。
我仔細端詳著手中的漢堡,兩面麵包之間夾著火腿,這個漢堡就像一個家庭,父母呵護著孩子,一面是偉岸如青山、寬廣如大海的父親,一面是聖潔如雪,溫暖如春的母親,中間夾著溫馨甜蜜的我。
每年夏天的傍晚,紅霞消退,夜幕降臨,屋子裡散發著暖暖的光,全家人圍在一張桌子上有說有笑地吃飯,飯後,搬著椅子到院子里享受夏夜清風,我半靠在媽媽身上,狡黠的月光溫柔的灑在全家人的臉上,父母告訴指著天空給我講各種星座的位置,給我講神六的所見所聞,講世界未能揭開的謎團……周末全家人去踏青,一家人歡樂的笑聲,飛揚在空中,父母陪我渡過了幸福的兒童時代和甜蜜的少年時光,我在厚重的親情中健康成長。
如果有一天我長大離開父母獨自生活,我會常常打電話報平安,在電話里聽聽母親的嘮叨,聽聽父親的叮嚀。讓父母通過電波知道女兒一切安好。我決對不能效仿剛才新聞中某些人的做法,把金錢當作籌碼,我會常抽時間回家看看,與父母團聚,讓父母臉上的皺紋舒展,使他們日夜牽掛的心暫時得以休息。
每個人要想擁有心有靈犀的朋友,
雪中送炭的知己,必須從孝敬父母開始,有顆感恩的心,學會回報,付出。做人之前先學會孝敬父母。
想到這里,我又咬了一口漢堡,軟軟的,香香的,我抿嘴咀嚼,細細品嘗,皮很宣,綿綿的,火腿的清香從舌根幽幽傳入心底,永久留在心裡,同時也把孝敬父母的承諾留在心中。
還有幾天就到五一了,在這個春暖花開的春天,請大家暫放下自己的日程安排,抽出時間回家陪翹首期盼的父母吧!讓他們找回從前的記憶。
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我明白了許多生活的常識和和做人的道理。那天,我懂得了孝敬父母。
無知的我總認為父母生了我,就應該養我。哪怕一點點小事,他們也得幫我干,那天,我知道:我錯了!
那晚,我洗涑完畢,便上床睡覺了。我剛睡著,爸爸就回來了。他來到我的卧室,輕輕的親吻了我的額頭,便走了。回到他的卧室,爸爸並沒有睡覺,而是坐在書桌前,借著不是很亮的台燈燈光看著公司的文件、資料。時而用筆畫畫,時而用手捶捶自己的脖頸,看上去很辛苦。而媽媽呢?媽媽穿梭在衛生間和廚房兩地,又是洗衣,又是打掃房間。有時,媽媽會用粗糙的的手擦擦自己臉上豆粒大小的汗珠,有時用手扶著牆幹活。媽媽有頸椎病,還有高血壓,不可以過度勞累。爸爸的脖子不好,但他們為了我,為了這個家而默默的付出著。
半夜,因為尿急,我起了一趟夜。這時,我發現爸媽的卧室里還有燈光。我有些好奇,便輕輕地走上前去,想探個究竟。我透過門縫發現:媽媽在電腦上搜尋「怎樣輔導小學生數學」。而爸爸還躺在床上看書。媽媽對爸爸說;「咱得把咱們的孩子培養成一個尖子生,將來考上大學,才能有個好前途。」「是啊!咱得給孩子多攢點積蓄,讓孩子將來好過些」。爸爸隨聲應道。
我頓悟了。我下定決心,要孝敬父母。
第二天一大早,我早早的起床了。疊好我自己的被褥後,我走進了廚房,為父母作了一頓愛心早餐,並把媽媽昨晚沒有幹完的活幹完。我還把自己的內衣內褲和一些小物件一並洗了,媽媽起床後,看到眼前的一切,驚呆了。
她抱住我,誇獎我,其實我知道他們為我付出了很多,也為這個家付出了很多,他們不求回報,默默養育著我。我應該力所能及的做點事,去孝敬他們。
那天,我懂得了感恩,也懂得了感激,更學會了應該孝敬父母。父母為我們付出了那麼多太不容易了。我不再無知,我頓悟了,我要孝敬他們,好好的孝敬他們!
穿過佛前鏡花水月的許願,透過眉目之間滄桑的流言,驀然回首才發現,父母就是我們生命中燦爛的陽光,父母更是上蒼賜予我們不需要任何修飾的心靈的寄託。我們不能不孝敬父母。
十多年前的某一天,父母用激動的淚水和幸福的笑容迎接了我們的到來。盡管這是一種沉重的負擔,但父母卻毫無怨言地撫養我們長大。陽光燦爛的日子,他們送我一片明媚的晴空;飄雨落雪的時節,他們為我撐起一把溫情的傘。當我們遇到困難,能傾注所有一切來幫助我們的人,是父母;當我們感到委屈,能耐心聽我們哭訴的人,是父母;當我們犯錯誤時,能毫不猶豫地原諒我們的人,是父母;當我們取得成功,會衷心為我們慶祝,與我們分享喜悅的,是父母。是我們的父母,給了我們整個的世界!
春去秋來,父母無聲的愛依然陪伴在我們成長的旅程,父母慈祥的雙眼裝滿了數不清的牽掛與溫情。我們卻看到了父母額頭不知何時爬滿了一道道深深的皺紋,鬢角也多了縷縷白發。「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動物尚且如此,何況人哉?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去愛我們的父母?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去孝敬我們的父母?《新三字經》里有一句:能溫席,小黃香,愛父母,意深長。淳於意上書救父、孟宗哭竹生筍……無數感人至深的歷史故事啟迪著我們,父母之恩,永不敢忘!
孔子言:「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在父母生病時,我們哪怕是端一杯熱水,拿一片葯片,也會讓我們的父母感動不已。在父母面露痛苦時,我們哪怕是問候一聲,投去一瞥關注的目光,也會拂去父母的哀傷。
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父母吧,這是一種溫暖的情感,它流淌在心中就象一條緩緩的小溪,輕輕吟唱著人間最動聽的旋律。滄海桑田,地老天荒,父母之恩,永不敢忘!
在這個世界上最親的人莫過於父母,在你的一生中為你操勞最多的是父母,為你奉獻最多的還是父母,那麼,就請你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回報你的父母吧!
是誰,在你咿呀學語的道路上與你同行?是誰,在你年少懵懂時給予你呵護?也許你從不曾想過這些年父母伴你走過的風風雨雨,也許你忽視了生活中愛的細節。但是,我們要知道不能不孝敬父母。
我們都曾經歷過生病、創傷,當時覺得自己是最痛楚的,但你可曾感受到最心疼的是你的父母啊!
小時候,我們還不懂事,一雙眼睛還未曾發現父母的關心,還有時因為父母的責罵而心存恨意,如果現在再回頭看看曾經發生的事情,是否心裡會產生一些悔意,父母無論怎樣做都是為了自己的兒女啊!
年少時,似乎對這個世界又有了新的認識,知道為家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但也會心不甘情不願的,甚至有一天會突發奇想,產生做事就要錢的想法。其實換位思考一下,我們欠父母的是一輩子也還不完的錢!
青年時,自以為可以獨立了,總想甩開父母扶持的雙手,對父母的呵護也越來越厭倦,總是嫌母親嘮叨,父親多事。想像一隻逃出牢籠的小鳥一樣自由自在地飛翔。甚至為了達到自己的意願,在父母不同意的情況下,有的人還以自殘相威脅,父母身體並不疼,但是他們的心卻在滴血,在你叛逆行為的不停傷害下,他們的心早已千瘡百孔了。
回過頭歷經的畫面浮現在眼前,是不是已經覺得我們欠父母的太多太多了。父母一直用他們的寬容心包容著我們的錯誤,呵護著我們成長,無怨無悔的愛著我們,甚至在危險的時候奮不顧身的保護我們。
同學們,站在父母的立場上去看待你所做的'事情,你會發現我們的父母是那樣的愛我們!人生中也只有你的父母才會時刻牽掛著你,呵護著你!所有懂得感恩的孩子,用你所有的關心、所有的愛去孝敬你的父母吧!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老愛親是泱泱中華的血液,我們不但要繼承而且要光大。中華民族文化傳統絕該繼承和發揚。孝親敬老美德更是精髓,更應該繼續發揚光大,這是每個人應盡的義務,是良心的要求。所以我帶著一顆孝敬的心來到了我的故鄉。
姥姥一見到我就欣喜若狂,把家裡好吃的都拿出來招待我。姥姥家的院子里種了很多花,姥姥每天都給他們澆水、施肥。愛護它們就像愛護一個小孩子似的。姥姥最喜歡小孩子了,每次我來到姥姥家,姥姥一邊撫摸著我的臉頰一邊叫著我的小名。
我在姥姥家的這幾天,幫姥姥做了很多事。有:「澆花、施肥、疊被子、提桶、掃地拖地、擦桌子……等等很多活。我每做一件事,姥姥就誇我一次,可見,姥姥真的很喜歡我。如果你是雄鷹,就選擇敬老;如果你是沙鷗,就懂得贍養;如果你是麻雀,就會自覺服侍長輩;如果你是一個人,就更應該懂得服侍長輩,孝敬老人。
如果孝敬變為傳統,世界將更美好。你會發現,自己很美,老人很美;你會知道,孝敬是滿足,付出是快樂。選擇孝敬老人吧!行動就是證明!
我們感恩上天造就我們的一切,感恩大自然給予我們的一切,可又有多少人發自肺腑地感恩自己的父母親呢?幾何曾想,是母親十月懷胎懷下的你,含辛茹苦地照顧你,她無怨無悔地哺育你,為了你,日夜奔波,看著她漸漸焦黃的面孔,看著她漸漸銀白的頭發,看著她漸漸瘦弱的身軀,無情的歲月改變了她,可母親對你的愛依舊未改變。作為子女的我們何嘗不感動並感激她呢?更有什麼理由,讓母親為你的綴學等所乾的傻事而廢寢難安呢!
至於父親,在我們看來,往往是深沉嚴格的。可同樣,他總是默默地關心你。他——偉大的父親教會我們人生的哲理,批判人世間的丑惡,歌頌人世間的美善,這些在我們心中是很懵懂的,可卻在我們心中埋下待結果的種子。父親為維持家計而忙碌,終日見他拖著疲倦的身子回家,作為子女的我們何嘗不辛酸並感激他呢?更有什麼理由,因為父親的一兩句批評而恨他、怨他呢!要知道,父母親所做的一切全然為了我們。
所以,我們要心懷感恩,去真心實意地感恩我們的父母。或許你有讀過《二十四孝圖》罷,或許你有看過花木蘭代父從軍的電影罷,或許你有聽過孟佩傑恪守孝道的故事罷,無論古代,還是現代,都為我們留下感恩父母的精神財富。
我們不僅要對父母感恩,還要感恩身邊的每個人。正因為他們對你的支持鼓勵,讓你有勇氣走下去。爺爺奶奶是我們的長輩,他們一樣愛護著我們。你也許忘記了,是奶奶哼著搖籃曲哄兒時的你入睡,是爺爺買來玩具逗兒時的你開心,是爺爺奶奶給我們成長的動力,但是,歲月是不會忘記的,它印記了爺爺奶奶深沉的愛。我們懷著感恩之心,也去感恩那些更需要感恩的人——更需要關懷的人。他們很平凡,有的甚至老弱病殘,他們也為這個社會盡一份微薄之力,哪怕他們當中明明貧窮,哪怕他們當中地位卑賤,他們仍然無私奉獻自己的青春、熱血,所以我們不應該歧視、鄙棄他們,而要以同樣平等的心看待他們,去關注、關心、關愛這些可親可愛的人。
感恩、孝敬親人,不一定要做得轟轟烈烈,而要落實在日常生活中。給疲勞一天的父母遞上一杯熱茶,給年邁的爺爺奶奶送去美好的問候,這就是感恩;幫助父母幹些家務活兒,給爺爺奶奶捶捶背聊聊天,這就是孝敬。而那些弱勢群體,我們要更多地留心,帶去我們最誠摯的祝福,祝福他們幸福快樂。
「百善孝為先」,這一直以來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知道,繼承至今,沒有多少人遵循「孝」字,知道感恩的人也就沒有多少人。孝敬是建在感恩的基礎上,若是無感恩之意,怎談得上「孝」字!
就讓感恩之心駐在你我心中,就讓孝敬美德弘揚下去。「孝敬感恩」將是你我心中的信條,散發著陣陣幽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