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大班九月初九重陽節兒歌內容

大班九月初九重陽節兒歌內容

發布時間:2023-08-04 18:55:04

『壹』 重陽節兒歌

《重陽節》

紅葉飄,黃葉飄,藍天高高白雲飄;

九月九,重陽節,我和爺爺來登高;

我們倆,手拉手,爺爺登高不服老;

爺爺爺爺你真棒,我祝爺爺節日好。

《重陽樂》

九月九,是重陽,我陪爺爺登高山。

風兒吟,水兒唱,爺爺和我樂呵呵。

九月九,是重陽,我伴奶奶看菊花。

花兒笑,蝶兒舞,奶奶和我笑哈哈。

(1)大班九月初九重陽節兒歌內容擴展閱讀: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一個瘟魔,只要它出現,家家戶戶都會生病,每天都有人死去,這一帶的人們飽受瘟魔的蹂躪。桓景的父母被瘟疫奪去,他自己也差點病死。病癒後,他告別了心愛的妻子和鄉親們,決心出去拜訪仙人學藝,為百姓除掉瘟魔。

歡京訪問ShiXun,游覽名山的外套,終於發現有一個在東方最古老的山,這座山是一個強大的仙長,桓jing抓住公牛的角和遙遠的旅程,起重機的指導下,終於找到了山,發現了一個神奇的魔法仙女,仙女渴望他的精神,最後把桓,教他降妖劍,也給他一個降妖劍。

桓景孜孜不倦地練習,最終發展出一種非凡的武術。

不朽的連長叫來桓景,對他說:「明天是九月初九。那害瘟疫的魔鬼,必再出來作惡。你已經學了你的本領,應該回去殺他們。」仙人給了他一包山茱萸葉,一杯菊花酒,和一個秘密神器,讓他乘鶴回家。

桓景回到了家鄉。在九月初九的早晨,他按照仙人的指示,帶領村民們來到附近的一座山上,送給他們一片茱萸葉和一杯菊花酒。

他們准備征服惡魔。中午,還有一些奇怪的電話,爆炸的孩子,只是爆炸魔山,突然聞到香味的山茱萸非常香,菊花酒的精神,然後突然停止,面對突變,手持降妖刀然後歡京追到了山下,幾輪刺死溫度魔法劍,從9日農歷高關稅,年復一年。

後來人們就把重陽節登高的風俗看作是免災避禍的活動。

『貳』 重陽節兒歌

1、《爺爺年紀大》

爺爺年紀大呀,頭發白花花,我給爺爺端杯茶呀,爺爺笑哈哈!奶奶年紀大呀,嘴裡缺了牙,我給奶奶端凳坐呀,奶奶笑哈哈!

2、《重陽樂》

九月九,是重陽,我陪爺爺登高山。

風兒吟,水兒唱,爺爺和我樂呵呵。

九月九,是重陽,我伴奶奶看菊花。

花兒笑,蝶兒舞,奶奶和我笑哈哈。

3、《重陽節》

小風車啊轉呀轉呀轉得歡,今天正好趕上一個有風的天。

闖東鄰啊轉西院,找來好夥伴。

你我都拿小風車啊,開呀開心顏。

轉來了野花滿山,轉來絕旅了清清山泉,轉來我多少夢幻。

等到我長派宏鍵大的時候,再造那大風車兒,讓風車抽水又發電。

紅葉飄,黃葉飄,藍天高高白雲繞。

九月塵巧九,重陽節,我跟爺爺來登高。

我們倆,手拉手,登上山頂四下瞧。

4、《歡度重陽》

菊花茶,飄散清香。

桂花糕,大家分享。

仙茱萸,快來插上。

清清爽爽歡度重陽。

5、《吉祥重陽》

九九重陽,處處菊香。

佳節登高,玉宇呈祥。

『叄』 關於重陽節的兒歌童謠

重陽節,為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是中國傳統節日,更是一個敬老愛老的節日。除了有不少關於重陽節的文學作品,也還有一些兒歌童謠。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下關於重陽節的兒歌童謠吧。

重陽節兒歌童謠

1、重陽到,重陽到,爺爺奶奶節日好,我們非常感謝您,向你們節日問個好。

2、紅葉飄,黃葉飄,藍天高高白雲繞。九月九,重陽節,我跟爺爺來登高。我們倆,手拉手,上山頂四下瞧。

3、九月里,九月九,爬山登高飲菊酒,戴上茱萸避邪惡,吃了花糕多長壽

4、小風車啊轉呀轉呀轉得歡,今天正好趕上一個有風的天。 闖東鄰啊轉西院,找來好夥伴。 你我都拿小風車啊,開呀開心顏。轉來了野花滿山,轉來了清清山泉,轉來我多少夢幻。等到我長大的時候,再造那大風車兒,讓風車抽水又發電。

尊老歌

小朋友們要知道,尊敬長輩品德好。

見了長輩問聲好,禮貌用語不可少。

乘車主動來讓座,老人有難我來幫。

家務小事學著干,休息在家不亂跑。

人見人愛好學生,孝敬長輩要記牢。

孝敬歌

學做菜,會洗衣,家務勞動要學習。

食和物,放整齊,自己事情自己做。

不挑吃,不挑穿,糧食水電要珍惜。

孝父母,敬長輩,點滴事情小做起。

感恩孝親歌

中華美德傳,百善孝為先。

父母養育我,恩情大如天。

規范己言行,懂事又能幹。

兒女多行孝,雙親喜開顏。

關愛天天駐我家

一棵樹兒開滿花,樹兒好像是我家。

爺爺是根他最大,奶奶並肩樂哈哈。

爸爸媽媽是枝幹,我是枝丫一朵花。

樹兒樹兒充滿愛,關愛天天駐我家。

《好娃娃》

爺爺年齡大呀,嘴裡缺顆牙,

我為爺爺倒杯茶,爺爺笑哈哈。

奶奶年齡大呀,頭發白花花,

我為奶奶搬凳坐,奶奶笑哈哈。

爸爸和媽媽呀,齊聲把我誇,

『肆』 重陽節的兒歌 謝謝。

《重陽節》

紅葉飄,黃葉飄,藍天高高白雲飄;

九月九,重陽節,我和爺爺來登高;

我們倆,手拉手,爺爺登高不服老;

爺爺爺爺你真棒,我祝爺爺節日好。

《重陽節》

紅葉飄,黃葉飄,

藍天高高白雲飄;

九月九,重陽節,

我和爺爺來登高;

我們倆,手拉手,

爺爺登高不服老;

爺爺爺爺你真棒,

我祝爺爺節日好。

(4)大班九月初九重陽節兒歌內容擴展閱讀:

重陽節習俗:

1、登高

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2、吃重陽糕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松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3、賞菊並飲菊花酒

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清代以後,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伍』 九月九日重陽節兒歌

重陽到,重陽到,
爺爺奶奶節日好,
我們非常感謝您,
向你們節日問個好。
紅葉飄,黃葉飄,藍天高高白雲繞。
九月九,重陽節,我跟爺爺來登高。
我們倆,手拉手,登上山頂四下瞧。
九月里,九月九,
爬山登高飲菊酒,
戴上茱萸避邪惡,
吃了花糕多長壽。
小風車啊轉呀轉呀轉得歡,
今天正好趕上一個有風的天。
闖東鄰啊轉西院,找來好夥伴。
你我都拿小風車啊,
開呀開心顏。
轉來了野花滿山,
轉來了清清山泉,
轉來我多少夢幻。
等到我長大的時候,
再造那大風車兒,
讓風車抽水又發電。紅葉飄,黃葉飄,藍天高高白雲繞。
九月九,重陽節,我跟爺爺來登高。
我們倆,手拉手,登上山頂四下瞧。

『陸』 幼兒園大班重陽節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重陽節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大班重陽節教案1

教學根本目的:

1、讓孩子明白重陽節是民間傳統節假日之一,有其奇特的教學與習俗習慣。

2、明白「重陽節」的來源。

3、讓孩子明白「敬老愛老」是祖國的光榮傳統,要敬愛長輩。

教學預備:

1、VCD碟片「常回家瞅瞅」

2、剪輯中央電台夕陽紅欄目里,百歲長輩美好生活的絕妙片斷。

3、計算機教學課件《9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4、課前與幼兒園退休幼兒教師劉子平長輩(孤寡長輩)獲得聯系,到重陽節這一日將她請來。

5、孩子一人一份自製禮品

教學過程:

一、請孩子看VCD碟片「常回家瞅瞅」

交流:

1、剛剛你看見的是啥?(激起小孩們的感情共鳴)

2、片中表現的是啥內容?

(小孩與大人一塊兒探望長輩,回家團聚的場景)

3、導出長輩節:我們孩子有自個兒的節假日,長輩亦有自個兒的節??日,推薦(農歷9月九日)即是長輩節。

4、你們明白長輩節是怎樣來的嗎?

二、推薦重陽節的來歷:

1、長輩節也稱重陽節,相傳在古時候有一個叫恆景的名士,9月九日那一天,全家一塊兒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那時聽說這樣可避邪。所以,重陽節登高之後就漸漸構成一種習俗。打那之後,在九九重陽這一日有很多詩人都做詩來紀念。

2、播放

教學課件:古詩《9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他鄉為異客,每到過節就更加地想家;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萸少1人。」讓孩子感受詩中重陽節插的習俗與詩人背井離鄉的兄弟牽掛之情。

幼兒園大班重陽節教案2

活動地點:

敬老院

預先准備:

請敬老院的爺爺奶奶入座

參加對象:

幼兒園全體幼兒及老師

活動目標:

1.知道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了解相關的重陽節知識

2.激發幼兒對爺爺奶奶的崇敬,表達對爺爺奶奶的關愛

3.培養孩子從小敬老愛老的美德-

4.通過社區活動,鍛煉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和口語表達。

5.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6.體驗人們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活動准備:

1.打出橫幅,打出"幼兒園敬老院感恩活動"

2.事先聯系好敬老院並告知我們有此活動。

3.各班小朋友准備一些零食或是不穿的衣物等送給敬老院的小朋友們和爺爺奶奶們

4.園內准備好重陽糕

5.小朋友親手製作壽星卡,愛心卡片送給爺爺奶奶傳遞愛心

6.小朋友們和老師一起在敬老院跳操用我們的活力感染他們

7.學習歌曲《感恩的心》

8.學習童謠《給爺爺奶奶捶捶背、敲敲腿》

活動過程

1.主持人上台致詞

2.小朋友們和老師一起跳活力早操

3.發放小朋友自己帶來的零食

互動環節

1.爺爺奶奶辛苦了,小朋友們表達自己的尊敬之情,與爺爺奶奶們互動表演童謠《給爺爺奶奶敲敲背捶捶腿》

2.我喂爺爺奶奶吃塊重陽糕通過活動,幫助幼兒豐富以下經驗:

①農歷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又叫"老人節"。

②爺爺、奶奶非常關心我們,我們也應該尊敬爺爺、奶奶。

③每個小朋友對爺爺、奶奶表達愛意的方式是不同的,我們可以為爺爺、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3.小朋友們獻上自己的份兒禮物愛心賀卡

幼兒園大班重陽節教案3

活動目的:

1、讓幼兒知道重陽節是我國民間傳統節日之一,有其獨特的活動和風俗習慣。

2、知道「重陽節」的由來。

3、讓幼兒懂得「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要尊敬長輩。

活動准備:

1、VCD光碟「常回家看看」

2、剪輯中央電視台夕陽紅欄目中,百歲老人幸福生活的精彩片斷。

3、電腦課件《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4、課前和幼兒園退休教師劉子平老人(孤寡老人)取得聯系,到重陽節這一天把她請來.

5、幼兒人手一份自製禮物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觀看VCD光碟「常回家看看」 談話:

1、剛才你看到的是什麼?(引起孩子們的情感共鳴)

2、片中表現的是什麼內容?

(孩子和爸爸媽媽一起看望老人,回家團圓的情景)

3、引出老人節:我們小朋友有自己的節日,老人也有自己的節??日,介紹(農歷九月九日)就是老人節。

4、你們知道老人節是怎麼來的嗎?

二、介紹重陽節的來歷:

1、老人節也稱重陽節,相傳在我國古代有個叫恆景的名士,九月九日那天,全家一起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當時據說這樣可以避邪。因此,重陽節登高以後就逐漸形成一種風俗。打那以後,在九九重陽這一天有不少詩人都做詩來紀念。

2、播放

課件: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萸少一人。」讓幼兒領略詩中重陽節插的風俗和詩人身處異地的兄弟想念之情。

幼兒園大班重陽節教案4

活動目標:

1、初步知道重陽節的基本習俗,願意和爺爺奶奶一起歡度節日。

2、激發幼兒尊老愛老的情感,增進親子關系。

3、運用物品特徵與諧音學說祝福語,體驗人們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4、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節日的日子及習俗,樂於參與節日的活動。

活動准備:

大鼓、花球、布置節日氣氛的教室、橘子、重陽糕、幼兒作品

活動過程:

(一)、介紹重陽節

(1)老師引出重陽節主題

師: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是重陽節,它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我們爺爺奶奶的節日。今天,我們小朋友都把自己的爺爺奶奶請到我們幼兒園里老過節了,開心嗎?

(2)邀請爺爺奶奶來介紹重陽節

師:小朋友們想不想知道重陽節是怎麼來的嗎?

我們的爺爺奶奶本領都很大的,我們請他們來告訴我們,好嗎?

師生共同邀請部分爺爺奶奶來介紹重陽節的來歷和風俗。

註:假如不夠詳細,老師可補充介紹。

(二)、幼兒表演環節

師:小朋友們上幼兒園很長時間了,也學會了很多很多的本領,今天是爺爺奶奶們的節日,我們一起來表演一些節目給他們看,好嗎?

__歌曲:「我上幼兒園」

__律動:「我的小手」

__歌表演:「小豬吃的飽飽」

__兒歌:「拍皮球」

__歌表演:「兩只老虎「

(三)、互動環節

(1)擊鼓傳花

游戲規則:老師背對擊鼓,當鼓聲停止時,花球落在哪個小朋友手裡,哪個小朋友就和他的爺爺奶奶表演一個節目。游戲反復進行。

(2)小腳踩大腳

游戲規則:小朋友的腳踩在爺爺奶奶的腳上,一步一步往前走,看哪一隊先走到終點,先到終點的那一隊為勝。游戲可反復進行。

(3)剝橘子

師:以前在家裡,都是爺爺奶奶剝橘子給我們吃,現在我們長大了,會做很多事情了,今天,我們也來剝個橘子給爺爺奶奶吃,看一看,哪個小朋友最會剝橘子,剝的最快。

(4)品嘗重陽糕

和爺爺奶奶一起品嘗重陽糕,交流一下品種、味道等,並嘗試回家和爺爺奶奶一起製作重陽糕。

(5)贈送禮物給爺爺奶奶

將自己畫的,粘貼的,剪的等作品送給自己的爺爺奶奶,讓他們看到自己的本領,認識到我們在長大。

活動結束:

教師表揚和鼓勵今天幼兒的表現,讓幼兒感受節日的愉悅氣氛。

幼兒園大班重陽節教案5

活動目的

1.知道重陽節是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節日。

2.學習如何幫助老人。

3.激發尊敬老人的情感。

4.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5.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准備

1.VCD光碟《常回家看看》。

2.老人幸福生活的精彩片斷。

3.課前和幼兒園的爺爺奶奶取得聯系,到重陽節這一天把他們請來。

4.幼兒人手一份自製禮物。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觀看VCD光碟《常回家看看》

1.剛才你看到的是什麼?(引起孩子們的情感共鳴)

2.片中表現的是什麼內容? (孩子和爸爸媽媽一起看望老人,回家團圓的情景。)

3.引出老人節:我們小朋友有自己的節日,老人也有自己的節日,介紹農歷九月九日就是老人節。

4.你們知道老人節是怎麼來的嗎?

(二)介紹重陽節的來歷

1.老人節也稱重陽節,相傳在我國古代有個叫恆景的名士,九月九日那天,全家一起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據說這樣可以避邪。因此,重陽節登高就逐漸形成一種風俗。打那以後,在九九重陽這一天有不少詩人做詩來紀念。

2.教師講述:在這一天,許多地方的人們都有登高、爬山、賞菊、吃重陽糕的習俗,其中登高和吃糕都含有「步步高」的祝願,為表示對老人的敬意,我國將重陽節又叫老人節。

3.觀看專題錄像片《百歲老人》(老人們歡樂度晚年的情景)

教師講述: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我們國家非常重視和關心老人,各地都為老人修建了敬老院,我們小朋友要尊敬長輩,知道在長輩生病時要表示關心,老人過生日,送一些禮物給他們。

4.引導幼兒說出自己周圍的老人是怎樣過重陽節的。(扭秧歌、跑旱舸、打腰鼓等等)

5.在重陽節,你是如何做的?(給老人送禮物等)

6.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樣尊敬老人的?

(三)敬老愛老活動

1.重陽節是老人的節日,是姥姥、姥爺、奶奶、爺爺的節日,在過節的時候,我們在家裡可以給老人買許多東西,和他們一塊過節。我們這里的爺爺奶奶們天天為我們做菜做飯很辛苦,我們一起來孝敬一下他們吧。

2.給老人送禮物,並對老人說句祝福的話。

3.請小朋友一起跟爺爺奶奶們合影留念,活動在《常回家看看》樂曲聲中結束。

(四)延伸活動

1.取得家長配合,讓家長和幼兒一塊給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買禮物,表達孝心。

2.在家中為老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動反思

我園歷來重視家園共育,加強德育工作。為了使這一良好的傳統繼續傳承下去,萌發孩子主動關愛爺爺、奶奶們的願望,增進和爺爺奶奶之間的情感交流,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我們此次加強了節日氛圍的營造。

幼兒園大班重陽節教案6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學習朗誦兒歌,知道重陽節是老人節。

2、關心爺爺奶奶,產生為爺爺奶奶過節的願望。

3、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節日的日子及習俗,樂於參與節日的活動。

4、體驗人們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活動重點

理解兒歌內容,學習朗誦兒歌

活動難點

知道重陽節是老人節,了解重陽節的習俗

活動准備

掛圖;彩紙、筆、膠水等

活動流程

一、談話引題

1、重陽節是誰的節日?

2、你們想為爺爺奶奶做什麼?

二、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觀察

1、理解兒歌內容

2、教師朗誦兒歌

提問1:兒歌里的小朋友跟爺爺奶奶去了哪裡?

提問2:他們一起去爬山,兒歌里用了一個什麼好聽的詞語?(登高)

提問3:爺爺登高不服老,什麼叫「不服老」?

提問4:兒歌里的小朋友是怎樣稱呼爺爺的?

3、教師完整朗誦兒歌。

三、幼兒學習朗誦兒歌。

四、討論給爺爺奶奶過節。

幼兒園大班重陽節教案7

活動目的:

1、讓幼兒知道重陽節是我國民間傳統節日之一,有其獨特的活動和風俗習慣。

2、知道「重陽節」的由來。

3、讓幼兒懂得「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要尊敬長輩。

4、願意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5、讓幼兒知道重陽節的日子。

活動准備:

1、VCD光碟「常回家看看」

2、剪輯中央電視台夕陽紅欄目中,百歲老人幸福生活的精彩片斷。

3、電腦課件《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4、課前和幼兒園退休教師劉子平老人(孤寡老人)取得聯系,到重陽節這一天把她請來.

5、幼兒人手一份自製禮物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觀看VCD光碟「常回家看看」

談話:

1、剛才你看到的是什麼?(引起孩子們的情感共鳴)

2、片中表現的是什麼內容?

(孩子和爸爸媽媽一起看望老人,回家團圓的.情景)

3、引出老人節:我們小朋友有自己的節日,老人也有自己的節??日,介紹(農歷九月九日)就是老人節。

4、你們知道老人節是怎麼來的嗎?

二、介紹重陽節的來歷:

1、老人節也稱重陽節,相傳在我國古代有個叫恆景的名士,九月九日那天,全家一起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當時據說這樣可以避邪。因此,重陽節登高以後就逐漸形成一種風俗。打那以後,在九九重陽這一天有不少詩人都做詩來紀念。

2、播放

課件: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萸少一人。」讓幼兒領略詩中重陽節插的風俗和詩人身處異地的兄弟想念之情。

活動反思:

相信這次重陽節的「敬老」活動,不僅讓孩子們了解了重陽節的來歷和習俗,也讓孩子們體驗一份愛的情感,感受著爺爺、奶奶們的辛苦,學會感恩和尊敬長輩,從而萌發關心老人的美好情感。

幼兒園大班重陽節教案8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重陽節是爺爺奶奶的節日。

2、嘗試用各種方式為爺爺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表達愛爺爺奶奶的情感。

3、讓幼兒知道節日的時間。

4、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活動過程:

1、教師介紹重陽節:

明天是重陽節就是爺爺奶奶的節日,我們要為爺爺奶奶慶祝這個有意義的節日。

2、送祝福幼兒學說一句祝福的話,對爺爺奶奶送上祝福。

3、感恩活動小朋友,平時爺爺奶奶為小朋友燒飯、洗衣、接送我們上幼兒園,還會給我們買好吃的。在今天這個節日里,我們回家也為爺爺奶奶做一件事。

教學反思:

農歷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重陽節又叫"老人節",重陽節帶給我們的是一種信息:老年人更需要愛、需要快樂。孩子從出生到上幼兒園,這成長的過程都離不開爺爺、奶奶的愛。所以在重陽節,為了讓孩子們感恩自己的爺爺、奶奶,我們的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爺爺、奶奶的關心和愛意。

每個小朋友對爺爺、奶奶表達愛意的方式是不同的,都在為爺爺、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有的給奶奶捶捶背、有的幫奶奶撿菜、有的幫奶奶拖地,有的給爺爺倒茶喝,爺爺奶奶的臉上寫滿了笑意。相信這個重陽節會在爺爺奶奶們的記憶中留下美好的回憶,它也讓孩子從小就懂得尊敬老人,增進與老人間的濃濃親情。

小網路:重陽節,為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求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柒』 重陽節兒歌童謠菊花黃

重陽節兒歌童謠菊花黃

重陽節兒歌童謠菊花黃,重陽節是中國的傳統文化節日,重陽節的習俗有許多,有登高望遠,吃重陽糕,飲菊花茶等等,下面我分享有關於重陽節兒歌童謠菊花黃的相關內容。

重陽節兒歌童謠菊花黃1

重陽節歌謠一

菊花黃,黃種強;菊花香,黃種康;

九月九,飲菊酒,人共菊花醉重陽。

九月九,是重陽;放紙鷂,線愛長。

八月中秋哥送餅,九月重陽妹送鞋(仫佬族)

九月九 風吹滿天哮。

重陽無雨一冬晴。

重陽節歌謠二

重陽節,又試話登高。究竟年年如是,有乜功勞?

重陽節兒歌童謠菊花黃2

1、重陽到,重陽到,爺爺奶奶節日好,我們非常感謝您,向你們節日問個好。

2、紅葉飄,黃葉飄,藍天高高白雲繞。九月九,重陽節,我跟爺爺來登高。我們倆,手拉手,上山頂四下瞧。

3、九月里,九月九,爬山登高飲菊酒,戴上茱萸避邪惡,吃了花糕多長壽。

4、小風車啊轉呀轉呀轉得歡,今天正好趕上一個有風的天。闖東鄰啊轉西院,找來好夥伴。你我都拿小風車啊,開呀開心顏。轉來了野花滿山,轉來了清清山泉,轉來我多少夢幻。等到我長大的時候,再造那大風車兒,讓風車抽水又發電。

尊老歌

小朋友們要知道,尊敬長輩品德好。

見了長輩問聲好,禮貌用語不可少。

乘車主動來讓座,老人有難我來幫。

家務小事學著干,休息在家不亂跑。

人見人愛好學生,孝敬長輩要記牢。

孝敬歌

學做菜,會洗衣,家務勞動要學習。

食和物,放整齊,自己事情自己做。

不挑吃,不挑穿,糧食水電要珍惜。

孝父母,敬長輩,點滴事情小做起。

感恩孝親歌

中華美德傳,百善孝為先。

父母養育我,恩情大如天。

規范己言行,懂事又能幹。

兒女多行孝,雙親喜開顏。

關愛天天駐我家

一棵樹兒開滿花,樹兒好像是我家。

爺爺是根他最大,奶奶並肩樂哈哈。

爸爸媽媽是枝幹,我是枝丫一朵花。

樹兒樹兒充滿愛,關愛天天駐我家。

《好娃娃》

爺爺年齡大呀,嘴裡缺顆牙,

我為爺爺倒杯茶,爺爺笑哈哈。

奶奶年齡大呀,頭發白花花,

我為奶奶搬凳坐,奶奶笑哈哈。

爸爸和媽媽呀,齊聲把我誇,

尊敬老人有禮貌呀是個好娃娃

重陽節由來的傳說故事

東漢時,汝南縣里有一個叫恆景的農村小夥子,父母雙全,妻子兒女一大家。日子雖然不算好,半菜半糧也能過得去。誰知不幸的事兒來了。

汝河兩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戶戶都病倒了,屍首遍地沒人埋。這一年,恆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恆景小時候聽大人們說:「汝河裡住有一個瘟魔,每年都要出來到人間走走。

它走到哪裡就把瘟疫帶到哪裡。恆景決心訪師求友學本領,戰瘟魔,為民除害。聽說東南山中住著一個名叫費長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裝,起程進山拜師學藝。費長房給恆景一把降妖青龍劍。

恆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晝夜地練開了。轉眼又是一年,那天恆景正在練劍,費長房走到跟前說:「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來。你趕緊回鄉為民除害。我給你茱萸葉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讓你家鄉父老登高避禍。」仙翁說罷,用手一指,一隻仙鶴展翅飛來,落在恆景面前。

恆景跨上仙鶴向汝南飛去。恆景回到家鄉,召集鄉親。把大仙的話給大夥兒說了。九月九那天,他領著妻子兒女、鄉親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葉子每人分了一片,說這樣隨身帶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來,每人啄了一口,說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鄉親們安排好,就帶著他的降妖青龍劍回到家裡,獨坐屋內,單等瘟魔來時交戰降妖。

不大一會兒,只聽汝河怒吼,怪風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來,穿過村莊,走千家串萬戶也不見一個人,忽然抬頭見人們都在高高的山上歡聚。它竄到山下,只覺得酒氣刺鼻,茱萸沖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裡走去。只見一個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聲向前撲去。恆景一見瘟魔撲來,急忙舞劍迎戰。

鬥了幾個回合,瘟魔戰他不過,拔腿就跑。恆景「嗖」的一聲把降妖青龍劍拋出,只見寶劍閃著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 此後,汝河兩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

人們把九月九登高避禍、恆景劍刺瘟魔的事,父傳子、子傳孫,一直傳到現在。從那時起,人們就過起重陽節來,有了重九登高的風俗。

重陽節詩詞

1、《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賞析: 這首詩中,「獨在異鄉」,暗寫了孤獨寂寞的環境,對於初次離家的少年來說,對這種環境特別敏感。「異客」則更強調了遊子在異鄉舉目無親的生疏清冷的感受。用「獨」和兩個「異」字組在一句詩里,大大加深了主觀感受的程度。第二句「每逢佳節倍思親」是前面情緒的合理發展,說明平常已有思親之苦,而到節日,這思念就愈加轉深和增強了。「倍」字用得極妙,是聯繫上下兩句情緒之間的關鍵。這兩句構成全詩的一個層次,是從抒情主人公自我的主觀感受來表現思親之情的。

2、《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唐·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賞析: 這首詞是作者婚後所作,抒發的是重陽佳節思念丈夫的心情。傳說李清照將此詞寄給趙明誠後,惹得明誠比試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詞數闋,然終未勝過清照的這首《醉花陰》。

3、《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賞析 :頷聯為唐詩名句,夾敘夾議,寫出了詩人矛盾的心情。「難逢」、「須插」的言外之意是應把握當前及時行樂,不要無益地痛惜流光,表現了一種通達的生活態度。「菊花」是扣合重陽節的習俗。

4、《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賞析: 用白描的手法寫雁過江上南飛,與客提壺上青山的一副美景。僅用七字,把江南的秋色描寫的淋漓盡致。詩人用「涵」來形容江水彷彿把秋景包容在自己的懷抱里,「江涵秋影」四字精妙的傳達出江水之清,「秋影」包容甚廣,不獨指雁影。「與客攜壺」是置酒會友,兼之有山有水,是人生樂事,「翠微」來代替秋山,都流露出對於眼前景物的愉悅感受。

5、《滿江紅·喜遇重陽》

清·宋江

喜遇重陽,更佳釀今朝新熟。見碧水丹山,黃蘆苦竹。頭上盡教添白發,鬢邊不可無黃菊。願樽前長敘弟兄情,如金玉。

統豺虎,御邊幅,號令明,軍威肅。中心願,平虜保民安國。日月常懸忠烈膽,風塵障卻姦邪目。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心方足。

賞析: 群雄「開懷痛飲」之時,宋江顯然想得遠些。先強調弟兄情分再是為眾人的前程的憂慮和思考。重陽節飲酒賞菊。宋江在這時候吟出「降詔」,「招安」自然為英雄們的悲劇打下了伏筆。宋江將時光催人老的恐慌,輕松消解進了佳節帶來的神清氣爽,這是一種暴風雨來臨前的平靜。

6、《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唐·岑參

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

霜威逐亞相,殺氣傍中軍。

橫笛驚征雁,嬌歌落塞雲。

邊頭幸無事,醉舞荷吾君。

賞析: 這首詩作於公元755年(天寶十四年)。「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首聯二句概言邊塞無事,重陽佳節,眾人按照傳統的慶祝方式,喝酒登高,一派和熙歡樂之景。「霜威逐亞相,殺氣傍中軍。」頷聯二句意指封常清治軍雷厲風行,又能在和平時期時刻保持謹慎。「橫笛驚征雁,嬌歌落塞雲。」頸聯二句是詩人信手描寫節日里戰士們的歡愉活動,所謂「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這些笛聲、歌聲里都蘊含著深深的思鄉之情。「邊頭幸無事,醉舞荷吾君。」尾聯二句是稱頌在封常清的英明領導下,邊境安寧,因而將士們能在重陽佳節高歌豪飲。

7、《九日龍山飲》

唐·李白

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

醉看風落帽,舞愛月留人。

賞析: 在詠菊詩中,「龍山之會」、「落帽人」是常被引用的典故。李白把這個典故與自己的龍山之游緊密結合在一起抒發了內心的失意憤懣、曠達灑脫的復雜感情。

8、《於長安歸還揚州九月九日行》

宋·江總

心逐南雲逝,形隨北雁來。

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

賞析: 九月九日,勉強登高,卻無人送酒同歡,遙想故園的菊花,大概在戰場旁,寂寞地開放吧。江總,南朝陳詩人。陳亡,入長安,仕於隋,後辭官南歸,這首詩寫於南歸途中。從詩的第三句中「籬下菊」的用典可知,詩人在表達對故鄉的懷想和思舊之情的同時,流露出了歸隱田園的情懷。

到了重陽,文人墨客,則常常詩思泉涌,情感難抑。南陳詩人江總的《於長安歸還揚州九月九日行微山亭賦韻》和唐代詩人岑參的《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就是兩首著名的重陽佳作。

9、《蜀中九日 》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賞析: 詩歌開頭就承題,「九月九日望鄉台」,點明了時間是重陽節,地點是玄武山,此處將玄武山比作望鄉台,以此來表達鄉愁,思鄉之情倍增。「他席他鄉送客杯」,點明了詩人當時是在異鄉的別宴上喝著送客的酒,倍感凄涼。詩歌的前兩句就勾勒出了一個易讓人傷感的環境,正逢重陽佳節,又是客中送客,自然容易勾起濃郁的'鄉愁,於是就很自然地引起了下兩句對鴻雁看似無理之問:「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10、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唐·岑參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賞析: 對故園菊花,可以有各種各樣的想像,詩人別的不寫,只是設想它「應傍戰場開」,這樣的想像扣住詩題中的「行軍」二字,結合安史之亂和長安被陷的時代特點,寫得新巧自然,真實形象,使讀者彷彿看到了一幅鮮明的戰亂圖:長安城中戰火紛飛,血染天街,斷牆殘壁間,一叢叢菊花依然寂寞地開放著。此處的想像之辭已經突破了單純的惜花和思鄉,而寄託著詩人對飽經戰爭憂患的人民的同情,對早日平定安史之亂的渴望。這一結句用的是敘述語言,朴實無華,但是寓巧於朴,余意深長,耐人咀嚼,頓使全詩的思想和藝術境界出現了一個飛躍。

11、 《賀新郎·九日》

宋·劉克庄

湛湛長空黑。更那堪、斜風細雨,亂愁如織。老眼平生空四海,賴有高樓百尺。看浩盪、千崖秋色。白發書生神州淚,盡凄涼、不向牛山滴。

追往事,去無跡。少年自負凌雲筆。到而今、春華落盡,滿懷蕭瑟。常恨世人新意少,愛說南朝狂客。把破帽、年年拈出。

若對黃花孤負酒,怕黃花、也笑人岑寂。鴻北去,日西匿。

賞析: 少年時自負才高八斗,哪知世人不辨良玉瓦礫(從後面一句 「常恨世人」解),我這滿腹經綸生花妙筆,隨著年華,漸漸凋謝,年輕時的憤懣不滿,都落成了滿懷的蕭瑟。只好空望著北去的大雁,無盡的黃昏。

12、 《九日五首·其一》

唐·杜甫

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葉於人既無分,菊花從此不須開。

殊方日落玄猿哭,舊國霜前白雁來。

弟妹蕭條各何在,干戈衰謝兩相催!

賞析: 表現了詩人濃烈的生活情趣。詩人在客中,重陽到來,一時興致勃發,抱病登台,獨酌杯酒,欣賞九秋佳色。詩人酷好飲酒、熱愛生活的情態,便在詩行中活現。

13、 《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

宋·崔曙

漢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臨曙色開.

三晉雲山皆北向,二陵風雨自東來。

關門令尹誰能識,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尋彭澤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賞析: 漢文帝築有一座高高的望仙台,這天登臨時曙色正要散開。三晉的雲山都向著北方,二陵的風雨從東邊過來。當年守關的令尹誰認識?河上公一去就不再回來。不如就近尋找彭澤宰,一起暢飲陶醉在菊花酒杯中。

14、 《重陽席上賦白菊》

唐·白居易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賞析: 白居易這首《重陽席上賦白菊》寫得新穎而別致,詞約而意豐。此詩一、二兩句寫詩人看到滿園金黃的菊花中有一朵雪白的菊花,感到無限的欣喜;三、四兩句是採用比喻和擬人的手法,把那朵雪白的菊花比作是參加「歌舞席」的老人,和「少年」一起載歌載舞。全詩表達了詩人雖然年老仍有少年的情趣。以花喻人,饒有情趣。

15、《折桂令·九日》

清·張可久

對青山強整烏紗。歸雁橫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錯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風白發,蝶愁來明日黃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陽,數點寒鴉。

賞析: 這首小令,既寫「重陽」的美好,更寫了遊子的愁腸。此時正值秋高氣爽,同時萬物也開始蕭疏。大雁南歸,更易引發遊子思鄉。秋野豐美多姿,而秋景卻最令遊子淚下神傷,給人一種滄桑的感覺。前三句:「對青山強整烏紗,歸雁橫秋,倦客思家」, 意思是說,面對著青山勉強整理頭上的烏紗,歸雁橫越秋空,睏倦的遊子思念故家。這是詩人登高時所見之景,「秋」「歸雁」之意象傳出達出睏倦遊子對家的思念。

重陽節兒歌童謠菊花黃3

關於重陽節的兒歌

《重陽到》

重陽到,重陽到,

爺爺奶奶節日好,

我們非常感謝您,

向你們節日問個好。

《九月里》

九月里,九月九,

爬山登高飲菊酒,

戴上茱萸避邪惡,

吃了花糕多長壽。

《小板凳,你莫歪》

小板凳,你莫歪,我扶爺爺坐下來。

我為爺爺捶捶背,爺爺誇我好乖乖。

奶奶誇我孝順

小板凳,三條腿,我給奶奶嗑瓜子。

奶奶嫌我磕得臟,我給奶奶煮麵湯。

奶奶嫌我煮得硬,我給奶奶剝花生。

奶奶嫌我剝得慢,我給奶奶煮米飯。

大米飯,香噴噴,奶奶誇我真孝順。

《爺爺親,奶奶親》

爺爺親喲,奶奶親喲,

我是您的好寶寶喲,

寶寶不撒嬌喲,寶寶不胡鬧喲,

我是您的好寶寶喲!

《爺爺年紀大》

爺爺年紀大呀,

頭發白花花,

我給爺爺端杯茶呀,

爺爺笑哈哈!

奶奶年紀大呀,

嘴裡缺了牙,

我給奶奶端凳坐呀,

奶奶笑哈哈!

重陽樂

九月九,是重陽,

我陪爺爺登高山。

風兒吟,水兒唱,

爺爺和我樂呵呵。

九月九,是重陽,

我伴奶奶看菊花。

花兒笑,蝶兒舞,

奶奶和我笑哈哈。

《重陽節》

紅葉飄,黃葉飄,

藍天高高白雲飄;

九月九,重陽節,

我和爺爺來登高;

我們倆,手拉手,

爺爺登高不服老;

爺爺爺爺你真棒,

我祝爺爺節日好。

《關心老人笑哈哈》

爺年紀大呀,嘴裡缺了牙,

我給爺爺倒杯茶呀,爺爺笑哈哈;

奶奶年紀大呀,頭發白花花,

我給奶奶端凳子呀,奶奶笑哈哈;

爸爸和媽媽呀,齊聲把我誇,

尊敬老人有禮貌呀,是個好娃娃,

尊敬老人有禮貌呀,是個好娃娃

《給爺爺、奶奶敲敲背、捶捶腿》

爺爺親喲,奶奶親喲,

我是你的好寶寶喲。

寶寶不摔跤喲,寶寶不要抱喲,

我是你的好寶寶喲。

咚咚咚咚咚,敲敲背喲,

兩只小手換得快喲。

咚咚咚咚咚,捶捶腿喲,

兩只小手換得快喲。

『捌』 重陽節的兒歌童謠

重陽節的兒歌童謠

重陽節的兒歌童謠,我國歷史文化傳承悠久,千百年下來我們有不少的特色節日,傳統節日代表的'是我們對於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因此我們不能忘記,下面分享重陽節的兒歌童謠。

重陽節的兒歌童謠1

1、《爺爺年紀大》

爺爺年紀大呀,頭發白花花,我給爺爺端杯茶呀,

爺爺笑哈哈!奶奶年紀大呀,嘴裡缺了牙,

我給奶奶端凳坐呀,奶奶笑哈哈!

2、《重陽樂》

九月九,是重陽,我陪爺爺登高山。

風兒吟,水兒唱,爺爺和我樂呵呵。

九月九,是重陽,我伴奶奶看菊花。

花兒笑,蝶兒舞,奶奶和我笑哈哈。

3、《重陽節》

小風車啊轉呀轉呀轉得歡,

今天正好趕上一個有風的天。

闖東鄰啊轉西院,找來好夥伴。

你我都拿小風車啊,

開呀開心顏。

轉來了野花滿山,

轉來了清清山泉,

轉來我多少夢幻。

等到我長大的時候,

再造那大風車兒,

讓風車抽水又發電。

紅葉飄,黃葉飄,藍天高高白雲繞。

九月九,重陽節,我跟爺爺來登高。

我們倆,手拉手,登上山頂四下瞧。

重陽節的兒歌童謠2

1、重陽到,重陽到,爺爺奶奶節日好,我們非常感謝您,向你們節日問個好。

2、小風車啊轉呀轉呀轉得歡,今天正好趕上一個有風的天。 闖東鄰啊轉西院,找來好夥伴。 你我都拿小風車啊,開呀開心顏。轉來了野花滿山,轉來了清清山泉,轉來我多少夢幻。等到我長大的時候,再造那大風車兒,讓風車抽水又發電。

3、九月里,九月九,爬山登高飲菊酒,戴上茱萸避邪惡,吃了花糕多長壽。

尊老歌

小朋友們要知道,尊敬長輩品德好。

見了長輩問聲好,禮貌用語不可少。

乘車主動來讓座,老人有難我來幫。

家務小事學著干,休息在家不亂跑。

人見人愛好學生,孝敬長輩要記牢。

重陽節的兒歌童謠3

孝敬歌

學做菜,會洗衣,家務勞動要學習。

食和物,放整齊,自己事情自己做。

不挑吃,不挑穿,糧食水電要珍惜。

孝父母,敬長輩,點滴事情小做起。

感恩孝親歌

中華美德傳,百善孝為先。

父母養育我,恩情大如天。

規范己言行,懂事又能幹。

兒女多行孝,雙親喜開顏。

關愛天天駐我家

一棵樹兒開滿花,樹兒好像是我家。

爺爺是根他最大,奶奶並肩樂哈哈。

爸爸媽媽是枝幹,我是枝丫一朵花。

樹兒樹兒充滿愛,關愛天天駐我家。

閱讀全文

與大班九月初九重陽節兒歌內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為什麼父母總認為孩子撒謊 瀏覽:41
老人便盆消毒方法是什麼 瀏覽:1
上黃驊高中體檢要多少錢 瀏覽:23
你知道的養生知識有哪些 瀏覽:28
老人醫療保險買什麼好 瀏覽:451
父母如何給孩子做出傾聽的示範 瀏覽:876
老公的表弟叫女方的父母怎麼稱呼 瀏覽:90
雲南老年大學報名 瀏覽:586
黑養老院存在的問題 瀏覽:326
關於農村養老保險的論文 瀏覽:100
西寧養生食材哪裡有賣 瀏覽:339
長壽不衰 瀏覽:976
燕郊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 瀏覽:923
養老保險申請的身份證怎麼上傳 瀏覽:51
徐匯梅隴敬老院 瀏覽:961
鄞州老年大學首頁 瀏覽:708
老年人祛疤痕有什麼方法 瀏覽:880
濟南公辦老年公寓 瀏覽:838
晚期老年痴呆患者用葯 瀏覽:815
a型血的人有長壽者嗎 瀏覽: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