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形容人不孝順的成語
【不來孝之子】:bù xià自o zhī zǐ,不孝順的子孫。作主語、賓語;多用於自謙。
【忤逆不孝】:wǔ nì bù xiào,忤逆:不順從。不服從和孝敬父母。作謂語、定語;指不孝敬父母。
【先意承志】:xiān yì chéng zhì,指孝子不等父母開口就能順父母的心意去做。後指揣摸人意,諂媚逢迎。作謂語、定語;指奉承上級。
【先意希旨】:xiān yì xī zhǐ,指孝子不等父母開口就能順父母的心意去做。後指揣摸人意,諂媚逢迎。同「先意承志」。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處事。
【先意承指】:xiān yì chéng zhǐ,指孝子不等父母開口就能順父母的心意去做。後指揣摸人意,諂媚逢迎。同「先意承志」。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處事。
【先意承顏】:xiān yì chéng yán,指孝子不等父母開口就能順父母的心意去做。後指揣摸人意,諂媚逢迎。同「先意承志」。作謂語、定語;指奉承上級。
㈡ 形容孩子不孝順的詞語有哪些
逆子貳臣[ nì zǐ èr chén ]
貳臣:由舊朝投降後在新朝又擔任官職的人。忤逆不孝的兒子,專不忠屬的大臣。出處:瞿秋白《魯迅的精神》:「魯迅從進化論進到階級論,從紳士階級的逆子貳臣進到無產階級和勞動群眾的真正的友人,以至戰士。」
逆子賊臣[ nì zǐ zéi chén ]
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出處:《敦煌變文·降魔變文》:「唯有逆臣賊子,欲謀王之國政,懷邪抱佞,不謹風謠。」
無後為大[ wú hòu wéi dà ]
舊時謂沒有後嗣是最大的不孝。鴞鳥生翼[ xiāo niǎo shēng yì ]
舊傳鴞鳥不孝,母哺翼成,啄母睛而去。 比喻忘恩負義。衣冠梟獍[ yī guān xiāo jìng ]
相傳梟是吃母的惡鳥,獍是吃父的惡獸。 舊時比喻不孝的人。出處: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十七:「河朔士人目蘇楷為衣冠梟獍。」
㈢ 形容不孝的成語有哪些
忤逆不孝、六親不認、無情無義 、逆子賊臣、逆子貳臣
一、忤逆不孝 [ wǔ nì bù xiào ]
【解釋】:忤逆:不順從。不服從和孝敬父母。
【出處】:近代 老舍《二馬》第四段:「誰叫上鬼子國來呢!在鬼子國沒地方去告忤逆不孝!忍著吧!」
二、六親不認 [ liù qīn bù rèn ]
【解釋】:形容不重天倫,不通人情,對親屬都不顧。有時也指對誰都不講情面。
【出自】:近代 馮德英《苦菜花》第三章:「我丟了差事雲找他,他不惟不幫忙,反倒六親不認了。」
三、無情無義 [ wú qíng wú yì ]
【解釋】:沒有一點情義。形容冷酷無情。
【出自】: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八十二回:「好!寶玉,我今日才知道你是個無情無義的人了!」
四、逆子賊臣 [ nì zǐ zéi chén ]
【解釋】: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
【出自】:唐·陳子昂《請措刑科》:逆臣賊子,頓伏嚴誅。
【譯文】:叛臣賊子,頓時被嚴厲懲罰
五、逆子貳臣 [ nì zǐ èr chén ]
【解釋】:貳臣:由舊朝投降後在新朝又擔任官職的人。忤逆不孝的兒子,不忠的大臣。
【出自】:近代 瞿秋白《魯迅的精神》:「魯迅從進化論進到階級論,從紳士階級的逆子貳臣進到無產階級和勞動群眾的真正的友人,以至戰士。」
㈣ 形容不孝順的成語
六親不認liùqīnbùrèn
[釋義] 六親:父、母、兄、弟、妻、子。不認所有親屬。形容不通人情世故;也指對誰都不講情面;不徇私情。
[語出] 《史記·管晏列傳》:「上服度則六親固。」
[正音] 親;不能讀作「qìnɡ」。
[近義] 寡情絕義 鐵面無私
[反義] 與人為善 普渡眾生
[用法] 常含貶義。一般作謂語、定語。
[結構] 主謂式。
㈤ 不孝順父母有什麼成語能比喻吧
六親不認大逆不道不孝之子無情無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