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孝敬父母讀後感300

孝敬父母讀後感300

發布時間:2023-07-30 00:22:26

❶ 百善孝為先觀後感作文五篇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十分重視孝德,卧冰求鯉等三十六孝的 故事 廣為傳頌。俗話說得好:」百善孝為先」,孝是做人的根本,孝順之心人皆崇之,是每個人都不應該淡忘的,孝心是給予長輩最好的禮物。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百善孝為先 觀後感 作文 ,供大家參考。

百善孝為先觀後感作文1

家風,是一個家乃至一個家族的傳統風尚,更是中華民族5000多年燦爛 文化 所孕的優良傳統。不同的家族,有著不同的家風,我們胡氏的家風則是孝。

我的第十二世祖胡謙,是富陽有名的孝子。在他七歲時,母親因病逝世,他像一樣大人一樣搶撲在地上痛哭;有一年夏天,他的父親得了重病,需要過江去請一位名醫來治病。因為連下了好幾天的暴雨,富春江上波浪濤天,渡船的船夫無人敢撐船過江。我的祖先獨自劃了一隻小船過江。快到江心時,船被大浪掀翻,情急之下,他抓著一根上游漂來的木頭過了江,最終為父親請到了醫生;後來,父親離世,他悲痛欲絕,效仿古人,在墳邊搭建草屋,守墓三年;他的繼母姚氏信佛,每逢初一和十五都要去數里外的小廟拈香禮佛,為了讓繼母不受奔波之苦,便在家附近修了一座小庵……他的故事成了一段段的佳話,記載進了當年的杭州府志和富陽縣志,更在族人和鄉親之間口口相傳,流傳至今。而孝,也成了我們家族的家風。

從小受家風的熏陶,我們胡氏族人一直都遵循著孝道的祖訓。比如我爺爺,他也是個孝子。他有個叔叔,年輕時曾在一戶人家寄居,為他們幹活養家,但到了體衰多病的年齡,就被趕了出來。正當要流落街頭時,爺爺把他接回了家,並贍養至終。要知道,當時爺爺才十八、十九歲,尚未成家呢。爺爺還有個姑母,情況差不多,年輕時收養了一個兒子,含辛茹苦撫養長大成家,可當她老了,無法自食其力的時候,養子卻尋找各種理由,要把她逐出家門。爺爺聽到這個消息後,二話不說,就把老人接回了家,一直贍養到她過世為止。爺爺因為母親去世早,與太爺爺相依為命,對太爺爺從小都是言聽計從,即便三十多歲,有他自己的事業和兒女之後,太爺爺吩咐他做什麼,他都會照辦,不管是對還是錯。當然到了我爸爸這里,家風仍然如此,爺爺說什麼,爸爸就「哦,哦,好,好」的回答,以前我總是不明白為什麼,現在懂了,原來這就是我們胡氏的家風。

「百善孝為先」,孝敬長輩在各種美德中排行首位,而我們的祖先同樣也把孝道放在了最重要的地位。我以後要向祖先和家人學習,好好孝敬長輩,把我們的優良家風傳承下去,並發揚光大。

百善孝為先觀後感作文2

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長輩,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對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贍養。父母長輩,養育了後代,後代晚輩贍養和孝敬父母長輩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是子女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回報,是子女對父母應盡的道德義務,法律義務。

在某種程度上,縈繞在人們心頭的「反哺情節」至今仍是維系社會及家庭走向和諧,溫馨和安寧的重要力量。《本草綱目 禽部》載:「慈烏:此鳥初生,母哺六十日,長則反哺六十日。」大意是說,烏鴉——是一種通體漆黑、面貌醜陋的鳥,因為人們覺得它不吉利而遭到人類普遍厭惡。據說這種鳥在母親的哺育下長大後,當母親年老體衰,不能覓食或者雙目失明飛不動的時候,它的子女就四處去尋找可口的食物,銜回來嘴對嘴地喂到母親的口中,回報母親的養育之恩,並且從不感到厭煩,一直到老烏鴉臨終,再也吃不下東西為止。烏鴉反哺的故事經一代代的口授心傳,已為許多人知曉。同理,小羊每次吃奶都是跪著。雖然它們不知道是誰生的它們,是誰哺育它們長大;盡管它們不知什麼是感恩,但卻知道自己該怎麼做。

烏鴉懂反哺,羔羊能跪乳,何況人乎?

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曾這樣說過:「天底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過於孝敬父母。」而中國曾有一句古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意思是說:「樹想靜下來但風卻不斷地刮使樹枝搖動,兒女想待奉父母了,但可惜這個時候父母已經不在人世了。」主要用來比喻人生無常,總是有很多的無奈,很多事等你想去做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天總是不從人願,父母在時不孝敬,等他們去世了,後悔莫及,那還有什麼用呢?懊惱,父母會活過來?不可能!早知如此,何不在他們還健在的時候,多陪陪他們,與他們 說說 心裡話?在他們生病的時候,悉心照料他們?

外出的時候,記得給父母報個平安。通常,這些小事會被人們認為所無謂,認為這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並不在意。可你們想過嗎?就是這一小小的舉動也會使父母茶不思飯不想,在下雨天的時候,你可想到他們會站在門口祈禱外出的孩子一路平安。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一個人依託父母來到這個世界,同時又要依靠父母的辛勤養育才能長大成人。多少父母在孩子生病的日子裡憂心如焚,夜不能寢;多少父母為使孩子吃飽穿暖,節衣縮食;多少父母為使孩子生活得更好一些,寧肯自己忘我工作,廢寢忘食!

生活在文明社會的每一個人,都應樹立這樣的觀念:倘若有一件衣,應先給父母穿;倘若有一口飯,應先給父母吃;倘若有一間房,應先給父母住。因為我們堅信,人生天地間,孝為百行首!

百善孝為先觀後感作文3

古人雲「百善孝為先」。孝是百行之首,百善之先。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也是我們的家風家規。

爸爸常常給我講,他小的時候,爺爺奶奶對他的 教育 就很重視孝心教育,經常給他講一些古代關於「孝道」的故事,在生活中也經常善於發現他們一點一滴的孝行,而且將這種孝行用「放大鏡」放大,在潛移默化之中,悄然無聲地將這種「孝道」一代一代傳承著。

現在,我們和爺爺奶奶分開住,爺爺奶奶住在柏合,每周回去看望爺爺奶奶是雷打不動的規矩,沒有不可抗的原因,爸爸媽媽都會帶著我回家看望他們。回家後,一家團圓,大家坐在電視機前、坐在飯桌旁拉著家常,天氣好時陪著爺爺奶奶到田埂上走一走,曬曬太陽。這是平凡人的平凡故事,這種陪伴給爺爺奶奶帶來了快樂,這是孝心的踐行,這是「孝道」的示範。

在對我的教育中,爸爸媽媽沒有說教,而是一次一次的以身作則。我從牙牙學語開始,給爺爺奶奶遞一個蘋果,端一杯水,這種不起眼的小事,爺爺奶奶都會歡心地稱贊道:「我們小孫女好有孝心喲!」正是這一點一滴地積累,我才踐行著這種「孝道」。爸爸一直清楚地記得,在幼兒園時,我發了一片麵包,悄悄地給他們帶回來,說:「媽媽,這是老師多發給我的麵包,你吃吧!」在小學時,老師獎勵了兩顆糖,我小心地放在書包里給他們帶回來,說:「爸爸,這是老師獎勵的糖,只有兩顆,你和媽媽各一顆。」老師在課堂上獎勵了幾顆小豆豆,我捨不得吃,帶回家來說道:「媽媽,這是老師獎勵的,我們和爸爸一人吃幾顆吧!」學校發了雞腿,我沒有捨得吃,用衛生紙包好,下午放學回家,興奮地告訴我們「爸爸媽媽,我給你們帶了雞腿回來!」……這樣的故事數不勝數,其實我也想吃,但是我更希望和爸爸媽媽分享。爸爸說這正是孝心的體現。周末我看到爸爸沒有吃早餐就開始工作,會親自沖好了牛奶麥片給爸爸端到書桌前,當爸爸停止敲擊鍵盤,端著麥片,大口大口地吃著,並幸福地說道:「女兒真有孝心,謝謝!」我的心裡好不溫暖!

有了孝心才能「推已達人」。愛自己的父母、長輩,這是「孝道」,將這種愛延伸到愛自己的老師,這是「師道」,將這種愛延伸到愛自己身邊人,這是一種「友道」。爸爸媽媽將「孝道」教育延續著,我的孝行、尊師重道和團結友善已走在路上。

百善孝為先觀後感作文4

孝,是回到家,給父母洗上一次腳,給他們捶捶背,順便的一聲問候;孝,是在學習上的努力進步,聊聊這星期發生的事;孝,是不在父母面前頂嘴,對於一切嘮叨都要耐心接受,孝……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許有許多人覺得遙不可及或是一個冠冕堂皇的代名詞。不,它只是一個極其平凡而普通的名詞,無時無刻不在我的心中發芽、滋長。

「不,還是住在我家吧。」「不,我家人多熱鬧,咱媽不是喜歡熱鬧嗎?」「……」哎,醫院里傳來一聲聲爭論的聲音,是我的媽媽、舅舅們。這不,外婆生病了,需要有人照顧,外婆有三個孩子,也就是我的媽媽,大舅舅和小舅舅。他們都希望自己能親自照顧外婆,盡盡孝心,在醫院里吵得不可開交。我趁他們吵得熱火朝天是躡手躡腳地走進病房,看到了在病床上的躺著的外婆,歲月在她飽經風霜的臉上無情的刻下了深深的皺紋,訴說著她十幾年帶大三個孩子的艱辛,花白的頭發像落了一層細細的霜雪,傾訴著歲月的無情。望著三個大人爭吵的一幕,她的眼眶中卻亮晶晶的,有什麼東西液體在閃爍著,嘴角微微上揚著。猛的一下,我似乎懂了些什麼……

晚上,媽媽回來了,臉上像灌了鉛似的,顯得無比沉重,掛著濃濃的黑眼圈,沉重地邁開了不在然後癱在了沙發上。不一會兒發出了響亮的鼾聲。我看到了這一幕,心裡感到一絲慚愧:媽媽照顧外婆了一天,可我什麼忙也沒幫上。突然突發奇想,從洗手間端出一盆熱水,想要以此舒緩媽媽一天的疲勞。我把媽媽的腳輕輕放入盆中,「啊,你干什麼?」媽媽睜開了睡眼朦朧的雙眼,「我看你太累了哇,幫你洗洗這『臭腳』。」我帶著一絲調侃。「女兒長大了,長大了。」媽媽揚了揚嘴角,發出一聲感嘆。我繼續埋頭,把手伸進盆中,折起媽媽的褲管,用手仔細搓著腳的每一個部位,媽媽的指甲顯然很多天沒剪了,但我記得她以前很在意這些。我用雙手捧起水,想要把腳踝弄濕,耐心的搓著腳上的污垢,聽著媽媽欣慰地講著我小時候幼稚可笑的故事。我盡量聽著,也盡量忍著,因為有一股刺鼻的氣味。但想想,我深呼吸了一口,傻傻地笑了一下,因為想起小時候媽媽一把屎一把尿的把我拉扯大。我看了看媽媽,她享受地睡著了。我依舊用心地洗著,媽媽的腳皺巴巴的,還有厚厚的老繭,我用手摸了摸,硬硬的。想著媽媽一生操勞,連一天好日子都沒有,只為了我的前途而奔波,想著想著,也許是眼前的水汽氤氳了眼眶,眼前的雙腳既模糊又清晰……

腳洗好了,我用毛巾擦乾,輕輕把腳放回到沙發上。從卧室報來被子,輕輕為她蓋上,我看到媽媽那被生活壓抑了許久的久違的笑容,那麼燦爛。頓時,我懂了許多,這就是幸福。父母不奢求我們能為他們做什麼,而是能夠學習進步,他們努力掙錢為了什麼?為的是讓我們過上好日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讓我們健康長大。

百善孝為先,孝是民族歷史的佳話。雖然我們不能將它表現得淋漓盡致,但是我們要努力地詮釋它,從實際行動去感化父母,孝敬父母:端上一杯熱茶,對父母噓寒問暖,洗洗腳,捶捶背,報上一句平安,學習上的進步。

朋友們,珍惜僅有的時光,孝敬父母,銘記這中華民族永遠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

百善孝為先觀後感作文5

「孝」的基本寓意是孩子小時候,父母在上面為孩子遮風擋雨;孩子長大了,父母老了,孩子在下面背著父母。「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人人都應去傳承。

這一點陳毅元帥就做得很好,無論公務多繁忙,都要抽空去看望自己的老母親。1962年,陳毅元帥 出國 訪問回來,路過家鄉,想抽空去看望母親。陳毅母親癱瘓在床,大小便不能自已。陳毅進家門時,母親十分激動,但忽然想起了換下來的尿褲還在床上,就示意人把它藏在床下。陳毅知道實情後說:「娘,您久病卧床,我不能在你身邊伺候,心裡十分難過,這褲子應當由我來洗,何必藏著呢。」母親聽了很為難,想搶著洗,陳毅攔住後,把尿褲和其他臟衣服都拿去洗的乾乾凈凈,母親欣慰地笑了。陳毅元帥是個大人物,即使公務繁忙在身,但他不往家中的老母親。這是何等的孝順,簡直是大孝子的典範。

當然,世上有許許多多像陳毅元帥這樣的大孝子,也當然會存在一些品德敗壞的「逆子」。

張繼寶是宋仁宗時的人,他在一次避難逃亡中,與親生父母離散了。後被張元秀夫婦視為親兒子養育,長大後張繼寶有次外出遊玩,遇到了親身父母,他卻不辭而別。後來張繼寶考上了狀元,親身父母前去見面,張繼寶覺得父母有失自己的顏面,趕走了他們,老夫婦氣憤填膺,一頭撞死。不一會,天空電閃雷鳴,劈死了張繼寶。這就是逆子的後果,他的不孝,也許激怒了天神,也許僅僅是個意外,但我們仍要摒棄這種行為!

痛分為十二級,其中第十二級就是母親分娩時的痛,國外有許多男士想要試試自己妻子的分娩的痛苦,於是通過電擊來模仿,好多人痛得大叫起來,事後都抱著自己的妻子痛哭起來,所以我們更應該孝敬父母,我們要讓他們認為當年他們承受的痛是值得的。

珍惜眼前吧,不要讓時光的流逝帶走了你的感情線,也不要在你長大後,後悔曾經的行為。趕緊盡孝吧!


百善孝為先觀後感作文五篇相關 文章 :

★ 百善孝為先作文精選5篇

★ 《百善孝為先》的精選作文5篇

★ 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作文五篇

★ 《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作文5篇精選2020

★ 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觀後感作文5篇2020

★ 百善孝為先800字話題作文5篇

★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觀後感作文5篇

★ 百善孝為先800字優選作文5篇

★ 百善孝為先500字初中作文5篇

★ 2020年最美孝心少年材料觀後感作文5篇

❷ 與孝敬父母有關的觀後感或文章

孝敬父母觀後感
孝敬父母觀後感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今中外,孝敬父母的感人事跡不勝枚舉。今天,我懷著崇敬的心情,閱讀了《孝敬父母》這篇文章。
文章主要講了少年時的陳毅很孝敬父母,常幫媽媽做事,從來不惹父母生氣。後來陳毅投身革命,由於工作很繁忙,長期在外,很少有機會能回家探望母親,總感到未盡做兒子的責任。一次,陳毅從國外訪問歸來,途徑家鄉,順道探望癱瘓在床的母親。他母親得知兒子要回來了,就忙叫人把那條尿濕的褲子塞到床下,不願讓兒子知道。陳毅發現了,執意要去洗褲子。當我讀到「不管當了多大的官,我都是您的兒子。您就把褲子拿出來,讓我來替您洗吧!」這句話時,我不禁想起平時的我,別說要我幫父母洗衣服了,我就連自己的衣服也都要爸爸媽媽洗,想起來,可真是慚愧啊!
讀完全文,我對陳毅孝敬父母的品質肅然起敬。《三字經》里曾提到過:「孝於親,所當執。」是啊!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他們這樣一把屎一把尿地把我們拉扯大,多辛苦啊!我們這些後代子孫難道就不應該好好回報他們嗎?!黃香從小就懂得「孝道」,夏天炎熱時,用扇子為父親扇涼枕席;冬天嚴寒時,以身為父親溫暖被子。大家想想,一個只有就九歲的孩子,就知道要孝敬父母,更何況我們這些少先隊員呢?我們更應該孝敬父母,做他們的榜樣啊!可我們,一個個,都是嬌貴的「小皇帝」、「小公主」,一個個,都是爸爸媽媽的心肝寶貝,掌上明珠,爸爸媽媽含我們在嘴裡怕化了,捧我們在手上怕摔了,因此,我們都養成了好吃懶做的習慣,多不好啊!爸爸媽媽煮了白米飯,我們卻偏要吃零食;看到了別人有了漂亮的東西,我們就吵著要買,爸爸媽媽拗不過我們,只好依著我們;家裡的活用不著我們親自動手,爸爸媽媽們自己會乾的;房間里亂七八糟的,爸爸媽媽也會幫我們收拾干凈;每逢周末,吵著讓家長帶我們上公園玩,絲毫不顧他們的感受,家長只好從百忙之中抽出空來陪我們,我們簡直成了一個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家庭小霸王」了!我們怎麼能跟陳毅比呢?
我的心受到了極大的震撼。陳毅爺爺那麼關心、體貼、孝順父母,而我們呢,又要這個又要那個,從來不想想父母有多辛苦。有時候,我們心情一不好還跟爸爸媽媽吵架、頂嘴,真是不應該啊!我們要自我反省一下:以後在家再也不跟父母發脾氣了,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就自己做,幫爸爸媽媽減輕負擔,再也不勞煩他們,再也不做「小皇帝」、「小公主」了!
父母為我們付出了太多太多,我們應該好好報答他們,是嗎?從現在起,我們要做一個孝敬父母、尊敬和關心長輩的乖孩子,不忘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做他們的「得意小幫手」,好嗎?我們要把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❸ 關於孝心故事讀後感300字作文300字

Ⅰ 孝心作文300字(2015最美孝心少年有感)

孝敬 蒼鷹感謝長空,因為長空讓它飛翔;高山感謝大地,因為大地讓它高聳……我感謝許多許多人,但我最感謝的人是父母。人生在這個世界,長在這個世界,都源於父母。是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是父母哺育我們成長。為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孝敬父母是我們應盡的責任。父母為這個家所做的每一件事,我都記在心上。 一天下午,媽媽正在打掃衛生。她彎下腰,准備把沙發底下的灰塵掃出來,卻不小心把腰閃了,坐倒在沙發上。在旁邊看書的我趕忙走過去,問道:「媽媽,你怎麼了?」「我沒事。」媽媽強忍疼痛,捂著腰站了起來,繼續打掃衛生。我連忙說:「媽媽,您休息一會兒吧,我來幫您做清潔。」媽媽笑著說:「好兒子,都會孝敬父母,幫父母做事了。也好,那我就休息一會兒吧!」於是,我拿起掃帚,幫媽媽掃起地來。說實話,掃地還真是挺辛苦的。我先掃客廳,從牆根掃起,掃好掃的地方都花了我十幾分鍾。媽媽坐在一旁不時提醒我:「桌子底下掃了嗎?」「那兒還沒掃干凈呢!」「把灰塵掃到一起呀!」客廳還沒掃完,就累得我滿頭大汗。接著,我又用掃帚尖把角落裡的灰塵也掃了出來。最後,我把所有的灰塵都掃到一起,用簸箕裝好,倒進垃圾桶中。回頭一看,地下還是灰濛蒙的。媽媽從我手中接過掃帚,笑著說:「傻孩子,掃地不是那麼容易的。還是讓我來吧!」說著又開始掃起地來。 在生活中,我們應在小事上關心父母,孝敬父母,而不應該高談闊論,不求實際。父母所需的,不是豪言壯語,只是希望你能夠成為一個對社會,對祖國有所貢獻的人。作為一名學生,孝敬父母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學習上努力,在家中為父母分憂,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孝敬爸媽 ,孝敬老人,孝敬爺爺 範文盡在

Ⅱ 讀了孝心無價以孝心等待何時寫一篇作文300字

當我們在幾十年前呱呱落地的時候,我們的的一聲啼哭,催開了爸爸媽媽的笑臉,從此寒來暑往,爸爸媽媽用他們無微不至的愛,澆灌著我們生命的花朵。要知道你在父母心中的地位是何等重要,你的一點幫助,一句提醒,都會在他們心中引起巨大的波瀾,他們的多少煩惱和痛楚,都會在你一點一滴的關懷中煙消雲散!
《說文》里有一句話:孝,善事父母者。其實,去孝敬爸爸媽媽並不一定非要是那種驚天動地的事,其實,往往去幫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更會使他們感動,比如:媽媽下班了倒一杯水給她,是感動;下雨天,提醒爸爸要帶傘,是感動;媽媽看書累了,為她削個蘋果,是感動······孝心是什麼?一千個人有一千種答案,但無論是誰都無法對一個毫無感情的人說出孝心究竟是什麼。因為孝心不是用嘴說出來的,而是用心品出來的。
爸爸媽媽使我們生活中最親密的人,他們關心著我們的身體,關注著我們的喜怒哀樂,期盼著我們的成長和與進步。他們也是我們最信任的朋友,告訴我們人生的經驗和感受,攙扶著我們走上漫漫人生路。可是,你讀懂過媽媽注視你的眼神嗎?你留意過爸爸那期盼的表情嗎?你可知道,這是他們的一切!
千萬不要忘記爸爸媽媽正在等待著你的關懷,用你的孝心撫慰爸爸媽媽的痛楚,用稚嫩的雙肩為父母撐起一片晴天!

Ⅲ 最美孝心少年作文300字還有人物介紹

最美孝心少年 觀後感 六一班、楊茗貽 「孝」這個字,說起來,寫起來看起來都很簡單,但做起來,就有一點難度,從我看了最美孝心少年的晚會後就知道,「孝」是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的。如:幫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13歲本應是無憂無慮的年紀,可趙文龍這個小小少年過早地承擔起家庭的重擔。趙文龍的母親李英從小患有脊椎裂,不能行走可後來有患上了尿毒症。如今,趙文龍的媽媽只能依靠每周三次的血液透析維持生命。因為無法承擔家庭的重負。趙文龍的媽媽不想來類他們,選擇了離婚。趙文龍從10歲起,就扛起了一家之主的重擔。面對生活的艱難,他從不抱怨,讓媽媽快樂是他最大的心願。 來到位於少先路31號街坊的趙文龍家,家裡幾乎沒什麼電器,只有卧室里擺放的一台老式冰箱,這是為了給趙文龍的媽媽存放葯品用的。趙文龍的媽媽正在整理醫院的收費單,與媽媽的大床相隔一張桌子的小床是趙文龍的,床頭整整齊齊碼著三十幾本書,雖然陳設簡單,家裡卻收拾得一塵不染。趙文龍的媽媽說,每天早上,即使時間緊張,文龍也會收拾完家,給她做好早飯再走,他自己則在學校買早點吃。 趙文龍打算考一所自己心儀的軍校,當軍人是他的夢想,更重要的是國家還會補貼學費。「省下一分錢,媽媽的病就有一分治癒的可能,聽著兒子這番言論,李英沉默了,生活讓兒子過早地承擔了太多的沉重,她除了支持,什麼都幫不了他。每年六一,李英都會帶龍龍去八一公園玩兒,有時龍龍會說:「媽媽,咱們什麼時候才能將這里的游樂設施都玩兒一遍啊?」李英聽了心裡酸酸的,龍龍就立即轉換話題安慰媽媽說:「等我工作掙錢了,咱們就好好出去玩兒一趟。」對於李英和龍龍來說,這樣類似的對未來的期望已經成了他們母子倆的約定。 路玉婷,「奔跑女孩」由於去年媽媽突患重病,全家失去經濟來源,成都樹德實驗中學初三(7)班的路玉婷向學校申請休學,挑起了一個家庭的重擔。節前,15歲的路玉婷被學校評為「美德少年孝敬之星」。 媽媽孫小燕感嘆:有了這個孝順女兒,也算是苦中有樂了。 媽媽背女兒上班顧不上喝水埋下病根 自路玉婷記事起,中秋節這天全家就沒團聚過,「爸爸去了外省,有時幾年回來一次,只剩下爭吵的記憶了。」在她心裡,家人就是媽媽與外婆,全靠媽媽四處為客戶送機票掙錢維生。她希望多做一單就多掙幾元錢,每天早晨六七點就起床,騎著電瓶車在成都各地跑,趕時間常常誤了飯點。 童年的路玉婷就是在媽媽「背」上長大的,孫小燕走哪裡都背著她,帶著兩個人的餅,中午就算一頓。為了有個好形象,她不願帶著水杯出現在客戶面前,有時帶的水杯放在車簍里又被當成是廢品收走。久而久之,白天不喝水、晚上10點過回家抱著水杯大灌幾口的習慣,讓她埋下了病根。 去年,孫小燕全身浮腫被檢查出患上腎病,醫生說如果不及時吃葯治療,只能維持兩三年。她想要挺到女兒中考結束後再看病,沒想到去年11月,她就因身患尿毒症突然昏迷。 休學帶媽媽看病打工挑起生活的重擔 在媽媽昏迷的日子,路玉婷一個人在醫院辦理手術、透析事宜,照顧媽媽的生活。孫小燕醒來,牽著女兒的手說:「對不起寶寶,媽媽拖累了你,你不要管媽媽了,要聽婆婆的話……」話還沒說完,母女倆就哭了起來。路玉婷說:「學習可以再補,媽媽只有一個啊,我查到青島有一家中西醫結合專治腎病的醫院,我要陪你去。」 擦乾眼淚,路玉婷找到班主任,她想要退學。學校告訴路玉婷:願意為她保留一個學位,不管什麼時候,都可以為她復課。 去年11月底,路玉婷踏上了帶媽媽治病的旅程。為了節約,路玉婷常常繞著青島跑,對比葯品價格,哪家葯店便宜,她就去哪家買葯。經過治療,孫小燕身體也日漸好轉。 今年4月,兩人從青島回家,本來給女兒籌集的十多萬元大學的學費都用來治病了,路玉婷挑起了生活的重擔。她騎著自行車,拿起媽媽的電話本,給媽媽曾經的客戶打電話,她要接著送票,「必須這樣,要不然家裡就無法生活了,媽媽隔幾天還要透析一次。」 5歲就學著做飯最喜歡給媽媽蒸饅頭,去年暑假,路玉婷看著同班同學都畢業到了新的高中,羨慕中卻不帶遺憾。她認為,自己也體會到了其他同學體會不到的經歷和鍛煉。看著媽媽身體好轉,路玉婷向學校遞交了申請,她告訴媽媽:「只有考上好大學,我們才能更好地生活。」孫小燕早已盼著這一天的到來,滿口同意。 今年9月,本該2012級畢業的路玉婷坐進了2013級的教室。周一到周五,她和大家一同上課,追趕落下的課程。周末,她騎車幫媽媽送飛機票。雖然現在散戶都已流失,只剩下一些大客戶,但路玉婷也希望每一次都能做得更好,盡量多跑、多節約,省下來的錢可以為媽媽治病。 媽媽去做透析時,她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做飯,她最喜歡蒸饅頭,因為媽媽最喜歡吃她做的饅頭,「做得像麵包一樣軟」。 「記得她5歲時,有一次給我打電話,問米怎麼煮,我還以為她是過家家,結果回家用油炸米做了一鍋飯。」孫小燕說。 女兒跟著媽媽學孝敬長輩是我該做的 這些年來,即便再困難,路玉婷和媽媽都希望通

Ⅳ 春節體現孝道的作文300字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這是民族歷史上的佳話。要做一個好人,一個善良的人,一個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臟,只有一具軀殼立於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價值,更何談頂天立地、闖出一番天地,在歷史上,有許多關於孝的感人事跡,其中在24孝中,有一則是「閔子騫勸父感後母」。感人至深。
閔子騫是周朝時期的人。幼時喪母,父娶某姓女為繼室。閔子騫素性講孝,對待繼母像生母一樣孝順。後來繼母接連生了兩個兒子,於是對閔子騫開始憎惡起來。總是在丈夫面前說子騫的壞話,挑拔子騫與父親的關系。
冬天到了,天氣十分寒冷。後娘為兩個親生兒子做的棉衣,內面鋪的是十分暖和的棉花;而給子騫做的棉衣,內面鋪的是一點也不暖和的蘆花。蘆花是水中生長的蘆草,到處飛揚的那個輕飄飄的花,哪裡能禦寒呢?所以,子騫穿著覺得冷得很,好像沒有穿衣一樣。而這位後母反而向丈夫說:「子騫不是冷,他穿的棉衣也是厚厚的。是太驕養了,故意稱冷。」
一天,父親要外出,子騫為父親駕駛車馬,一陣陣凜冽的寒風吹來,子騫冷得得戰票不已,手凍得拿不穩馬的韁繩,將韁繩掉到了地上,馬將車子差點兒拉下了懸崖。父親大怒,氣得揚起馬鞭,將子騫猛打。子騫的棉衣被打破了,內面的蘆花飛了出來。父親這才明白了一切。立即回家責罵後妻,要將狠毒的女人趕出家門,將這個心惡女人休掉。後妻像木頭一樣,獃獃地立著,羞愧得無話可說。子騫跪在父親面前,哭著勸父親說:「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請不要趕走母親。」
好一句「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這句話不知讓多少人所為之動容,就是閔子騫的繼母也被感動後悔不已,從此待閔子騫如親子,這就是孝行的感化和偉大所在。
正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現在的我們應該更要孝敬父母,更何況孝道是我們的悠久文化和傳統美德,但事實好象有點相反,歷史的寶貴財富並沒有得到部分現代人的認同,甚至有的人還要父母來「孝敬」他們,在他們心中只有父母是天經地義要養他們,要為他們做牛做馬的觀念。只要自己逍遙快活就夠了,把他人的苦難置之度外。但他們可否想過十月懷胎的痛苦和把一個小嬰兒拉扯大的艱辛,難道這也能讓人所忘卻嗎?如果這些都不能感化他們的鐵石心腸,那他們只能得到社會的唾罵和拋棄。

Ⅳ 三年級孝敬父母的作文300字

深夜,我被一陣細微的聲響吵醒,勉強睜開生意朦朧的雙眼,看見媽媽大口喘著粗氣,柔弱的身子艱難的拖著地。

「媽媽,還是讓我來幫您拖吧,您去休息一會吧!」

「不用了,你明天早上還要上學呢,不要耽誤了學習!」

「沒事的,就當是給我一次鍛煉的機會唄!」

「好吧!」媽媽終於同意了,我激動的跳了起來。

我一把奪過拖把,學者媽媽的動作:貓著腰,胳膊一推一拉,一邊拖一遍往後退,遇著難拖的,我就會使勁按著地面,拖把在地上畫著一個個「小圓圈,」像孩子們一張張可愛的笑臉。

唉,真沒想到,拖地看起來容易,做起來太難,還沒拖到一半,我的眼皮就「打起架」來,腰也打起了「退堂鼓」可是一想到媽媽每天都是這樣過來的,她怎麼就沒想到過偷一次懶呢?

想到這里,疲憊瞬間逃得無影無蹤,我重新打起精神,把地板拖得能映出人的倒影來,頓時,一陣自豪感油然而生。

躺在床上,月光透過薄薄的窗紗,照射在發著微熱的臉上,試問一下:你孝敬過父母嗎?你體會過這種快樂嗎?

Ⅵ 作文:我向父母獻孝心(300字左右,記敘文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每當聽到這首歌,我就想到爸爸媽媽為了培養我有多麼辛苦。
我的媽媽每天要上班,做家務,平時還要接送我上下學,看著媽媽忙碌的背影,我心裡常常浮起一絲絲難過!
今天是中秋節,我要為他們盡點孝心。
趁著媽媽休息的時候,我對媽媽說:「媽媽,你好辛苦,我幫你 *** *** 捶捶背吧!」
媽媽說不用了,我沒辦法,只好耍賴,說:「你不讓我 *** 我今天就不吃飯。」媽媽對我有些無可奈何,只好答應我。我讓媽媽坐在椅子上,我先幫她捶捶背,從上往下,從下往上,仔仔細細,一遍一遍地捶,媽媽不住地說舒服,我又幫她捏捏肩膀,捏捏腿,直到我的雙手都沒有勁了,才結束。媽媽誇我長大了,真懂事。看著媽媽很舒服的樣子,雖然手很酸,可心裡比喝了蜜還甜。
我的爸爸是開車的,每天在路上來回奔波,十分勞累。中午,我一聽到那熟悉的爸爸的腳步聲,連忙幫他盛好飯。他剛進家門,我就沖過去,遞上一雙拖鞋,說了一聲「您辛苦了,中秋節快樂!」爸爸聽了,朝我爽朗地笑了。
爸爸媽媽,我所做的,只是你們為我付出的千萬分之一,可你們卻那麼容易滿足。謝謝你們培養我,讓我上學,我一定會好好學習,以優異的成績來報答你們!在平時我會堅持盡孝心,做我力所能及的事,讓你們為有我這樣的兒子而自豪。
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看待父母,看待父母為我們付出的心血。學會感恩,因為這會使世界更美好。
「感恩的心,感恩命運……」,我的思緒順著音樂綿延......

Ⅶ 關於愛學習愛勞動孝的作文300字到500字

愛勞動,這是我們每個小學生都該做的,現在的家庭有很多的「小公主」、「小皇帝」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完全沒有勞動意識。他們壓根沒想到世界的另一端的他們早已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撐起了一個家。我覺得我們真的得學學他們,可是有許多人多會說,自己小,什麼都不會。那我想問下,那些孩子們不小嗎?難道他們一生下來就什麼東西會做嗎?不,他們也小,他們一生下來也什麼東不會,就靠著去學,去勞動。

愛學習,讓我們長了更多知識,讓我們懂得更多。為我們以後的生活打好基礎。

愛勞動,會讓我們更加成熟。

愛祖國,會使我們胸懷更廣闊,更加團結。

Ⅷ 不忘初心(孝心)作文300字

不忘初心(孝心)
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小時候,總是對著星空許願:「我一定要成為一個好學生!」至今依舊媽媽所說的那句話:「即使路在坎坷,即使有再多風浪,記得你最初的決心,奮力拚搏,就算是失敗,也要漂漂亮亮地下台!」

長大以後,現實泯滅了童真,夢想逐漸被拋在腦後,不知不覺中,我與夢想背道而馳,直到那一天,翻開幼師的筆記本,用幼稚的字體寫下的夢想和母親的話語,我猛然醒悟,我為何會變成這個樣子……

第二天,到了學校,考試的試卷安安靜靜的躺在桌面上,不及格的分數令我大腦一陣空白,我已經墮落成這個樣子了嗎?我心中暗想。「大家來看啊,他又是不及格,只會拖班平均的廢物!」是啊是啊,從開學到現在基本沒及格過。」「這種人留在學校干什麼?直接去撿垃圾算了。」……一句句話像尖刀般撕扯開我的心房,血流不止,算了,不是早就習慣了么,我苦笑。「你就甘心墮落嗎?」老師略微有些嚴肅。我想起了媽媽的話,我怎能甘於墮落?我還有理想,我還有決心!「我……我……我會加油的!」一咬牙,我這樣說。「嗯,我期待你的表現。」老師笑了笑。後來的日子裡,我每日熬夜惡補以前的知識,已經墮落了一次,我又怎麼再次忘懷最初的決心?考試成績公布的那天,我終於第一次及格了,用決心拿回來屬於我的榮耀,終於覺得了一些成就。媽媽的話,依舊被我牢記在心底,在放鬆懈怠時,給我警醒;在我沾沾自喜時,給予警報;在我失敗喪氣時,給予鼓勵……

不忘初心,我又怎能忘卻最初的決心?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要畏懼,不要退縮,路上有荊棘,我們便劈荊斬棘。再大的困難,我們也要盡全力拚搏,即使是輸!不忘初心,成功,永遠是留給有決心的人!

Ⅸ 關於弘揚孝心文化的作文300字

現代社會發展如此之快,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解決父母溫飽已經不是問題了。 "養"只是為人子女者對於父母最底限的機械勞動而已了。現代人的腦海中雖然種植著孝順的種子,終究沒有真正的發芽、開花。那種子只是一種潛意識中強加給自己的責任------父母就得我養活。

活是活著呢,活得咋樣?你給父母拿來山珍海味,但是就隨手往桌上一礅,然後冷淡無比的來一聲:「吃吧。」看見老娘在洗衣服,很不耐煩地來句:「我來。」這就是孝?孝敬本應使父母快樂,你就那麼多不耐煩,他們能樂得起來嗎?父母只需要物質上的「養」,就不需要精神上的「敬」?不但需要,而且老人需要的比我們更多。缺少了「敬」的「養」,一定是態度出現了問題,這個態度問題主要還是在於為人子女者的孝心不是根於誠篤。

孝道作為儒家倫理思想的核心,作為千百年來中國社會維系家庭關系的道德准則,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在新中國成立以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孝道被當作封建糟粕遭到否定。的確,傳統孝道不免糟粕。孝經有雲:「毛發色膚取之於父母,稍有損耗是為不孝」,這有些苛刻;丁蘭「刻木求親」稍有做作與誇張;郭巨「埋兒奉母」之舉也未免迂腐。「順者為孝」也有些不人性;至於「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讓子亡,子不能不亡」就更讓我們難以接收了。我們這么想不為過。我們不需要那麼做,更不必要那麼做,可是孝道本身所具備的美德特質我們沒有資格否定。

孝道作為維系和促進以家庭為細胞的社會的進步與發展,絕對應該發揚光大,而且誓在必行。從風俗角度上說,這更是極為重要的。元代張養浩說:「蓋自上而下者謂之風,因上而成者謂之俗,故風俗,國家之元氣,風俗厚則元氣盛……風俗薄則元氣衰……」元代御史上奏時也說過:「國家以風俗為本,……而風俗厚為治之至要也。」對於當今社會的風俗如何,筆者不敢妄下言論。簡單說來我們起碼得有個全國上下都一致的觀點吧!

一個民族的強大是因為整個民族心往一塊想、勁往一塊使,有相同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這就形成了強大的民族凝聚力。說到此處似乎與孝道甚遠了,也過於理想化,然而離我們最近的、最實際的、也是最容易普及的統一民風不正是孝道嗎?一個人還不能愛自己的家、自己的家人,又如何去愛別人的家,乃至於國家這個大家庭呢?連最容易的「風」也形成不了,那隻能眼看著「瘋」了。民族整體素質的提高也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發揚光大了孝道,再談其他的也就不遠了。

❹ 孝順兒女的觀後感怎麼寫 需要300字

孝順父母是我們應有的態度,但有很多小孩子並不知道用什麼方法去孝順父母。那到底我們應該怎樣做才算孝順呢?

要做個父母心中的乖乖兒其實並不太難。我們可以幫助媽媽做家務,分擔她的辛勞;或者在媽媽工作完後,給她捶捶背,讓她鬆弛一下;又或者是假日陪她去逛商店。至於爸爸方面,在假期里可以跟他去打球。這些都是可以培養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感情,也可以討得他們的歡心。

如困以上各種方法都不管用。最好還是要聽話,多些陪父母,藉此增加接觸,溝通心事。又或可以講一講笑話,一天的工作疲勞都會因此而飛到九宵雲外。但最重要的還是要把學習搞好,這才是孝順父母的最佳方法。子女的成績優異,是每個父母最希望得到的安慰。

我覺得一些日常瑣事,只要我們能夠把握住,就可表現出親子之愛,在平淡中交融著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溫馨。這樣子,在不知不覺間你己經成為父母心中的孝順兒女了!

❺ 孝順父母觀後感。

孝敬父母
人生在這個世界,長在這個世界,都源於父母。是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是父母哺回育我們成長。是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終生都應該報答。
以前,看到媽媽打掃衛生時的勞累,我總是無動於衷。從4年級升5年級的暑假裡,讓我改變了這個看法。
那次,媽媽正在打掃衛生,忽然坐在了沙發上,在旁邊看書的我趕忙走過去,問道:「媽媽,你怎麼了?」「我沒事。」媽媽邊說邊捂住腰站起來,繼續打掃衛生。我見狀,想一定是媽媽整天打掃衛生,打掃的腰都痛了吧,我來幫媽媽打掃衛生吧!說干就干,我向媽媽請求我幫她打掃衛生,媽媽答應了,並指點我從哪掃起。
等我把所有的家務活幹完後,我感到腰酸背痛,這次我終於體會到了媽媽的辛苦,媽媽每天都要干這些家務活,從來沒有向誰抱怨過腰痛,我呢,只幫媽媽掃了一次地,洗了一次碗就叫苦連天。
通過這次勞動,我終於知道了媽媽這些年來是多麼的辛苦,同時我也明白了媽媽腰酸腿痛的原因。
從此,我經常幫媽媽打掃衛生,媽媽誇我長大了。

❻ 孝敬父母讀後感

[孝敬父母讀後感]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今中外,孝敬父母的感人事跡不勝枚舉,孝敬父母讀後感.今天,我懷著崇敬的心情,閱讀了《孝敬父母》這篇文章.文章主要講了少年時的陳毅很孝敬父母,常幫媽媽做事,從來不惹父母生氣.後來陳毅投身革命,由於工作很繁忙,長期在外,很少有機會能回家探望母親,總感到未盡做兒子的責任.一次,陳毅從國外訪問歸來,途徑家鄉,順道探望癱瘓在床的母親.他母親得知兒子馬上要回來了,就忙叫人把那條尿濕的褲子塞到床下,不願讓兒子知道,以免使兒子的尊嚴受到影響.後來,陳毅發現了那條尿濕的褲子,執意要幫母親去洗.當我讀到:母親堅決不讓,可陳毅卻說不管我當了多大的官,我都是您的兒子,您都是我的母親.您就把褲子拿出來,讓那個我替您洗吧!這句話時,我不禁想起平時的自己.別說要我幫父母洗衣服了,我就連自己的衣服也都要爸爸媽媽洗,想起來,可真是慚愧啊!讀完全文,我對陳毅孝敬父母的精神品質肅然起敬.《三字經》里曾提到過:孝於親,所當執.是啊!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我們做兒女的責任和義務,他們這樣一把屎一把尿地把我們拉扯大,多辛苦啊!我們這些後代子孫難道就不應該好好回報他們嗎?!黃香從小就懂得孝道,夏天炎熱時,用扇子為父親扇涼枕席;冬天嚴寒時,以身為父親溫暖被子.大家想想,一個只有九歲的孩子,就知道要孝敬父母,更何況我們這些少先隊員呢?我們更應該孝敬父母,做他們的榜樣啊!可我們,一個個,都是嬌貴的小皇帝、小公主,一個個,都是爸爸媽媽的心肝寶貝、掌上明珠,爸爸媽媽含我們在嘴裡怕化了,捧我們在手上怕摔了,因此,我們都養成了好吃懶做的習慣,多不好啊!爸爸媽媽煮了白米飯,而我們卻偏要吃膨化食品;看到了別人有了漂亮的東西,我們就吵著要買,爸爸媽媽拗不過我們,只好依著我們;家裡的活用不著我們親自動手,爸爸媽媽自己會乾的;房間里亂七八糟的,爸爸媽媽也會幫我們收拾干凈;每逢周末,吵著讓家長帶我們上公園玩,絲毫不顧他們的感受,家長只好從百忙之中抽出空來陪我們,我們簡直成了一個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家庭小霸王了!我們怎麼能跟陳毅比呢?的心受到了極大的震撼,讀後感《孝敬父母讀後感》.陳毅爺爺那麼關心、體貼、孝順父母,而我們呢,又要這個又要那個,從來不想想父母有多辛苦.有時候,我們心情一不好還跟爸爸媽媽吵架、頂嘴,真是不應該啊!我們要自我反省一下:以後在家再也不跟父母發脾氣了,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就自己做,幫爸爸媽媽減輕負擔,再也不勞煩他們,再也不做小皇帝、小公主了!父母為我們付出了太多太多,我們應該好好報答他們,是嗎?從現在起,我們要做一個孝敬父母、尊敬和關心長輩的乖孩子,不忘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做他們的得意小幫手,好嗎?我們要把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今中外,孝敬父母的感人事跡不勝枚舉.今天,我懷著崇敬的心情再次閱讀了《孝敬父母》這篇文章.文章主要講了少年時的陳毅很孝敬父母,常常幫媽媽做事,從來不惹父母生氣.後來陳毅投身革命,由於工作繁忙,長期在外,很少能回家探望父母,總感到未盡到兒子的責任.一次陳毅從國外訪問歸來,途徑家鄉,順道探望癱瘓在床的母親.他母親得知兒子要回來時,忙叫人把那條尿濕的褲子塞到床下,不想讓陳毅知道.陳毅發現後,執意要去洗褲子.當我讀到不管當了多大的官,我都是您的兒子,您就把褲子拿出來,讓我來替您洗吧.這句話時,我不禁想起來平時的我.莫說幫父母洗衣服了,就連自己的衣服都要媽媽洗,想起來真慚愧.讀玩全文,我對陳毅孝敬父母的品質肅然起敬.我是爸爸媽媽的寶貝女兒,是他們的掌上明珠,所以我在家裡經常撒嬌.媽媽煮了米飯,我卻要吃點心;看見別人穿漂亮的衣服,就要爸爸媽媽買,他們奈何我不得,只好給我買;家裡的活兒用不著我動手,自己的房間亂七八糟,都是媽媽幫我收拾干凈的;每逢星期六、日,我總吵著爸爸媽媽帶我出去玩,簡直是個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小公主.我的心受到極大的震動.陳毅爺爺那麼關心、體貼父母,而我呢?卻要這、要那,從不體貼、關心一下父母,現在想起來真後悔.我決定以後再也不撒嬌了,再也不做小公主了.我要做一個孝敬父母,尊重和關心長輩的、懂事的孩子,不忘父母的養育之恩!〔孝敬父母讀後感〕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❼ 孝敬父母故事讀後感

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孝敬父母故事讀後感,希望你喜歡。

孝敬父母故事讀後感篇一

孝敬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關於孝敬父母的故事不計其數。陳毅孝敬父母的故事讓我深受感動,懷著崇敬的心情,我又一次讀了《孝敬父母》這篇文章。

陳毅是個元帥,平時很忙。一次,他抽空去看望癱瘓在床的母親。母親大小便不能自理,在陳毅進家門前,母親把尿褲扔掉了床下。陳毅進家門後,問母親:“娘,我進來的時候,你們把什麼東西藏到床底下了?”母親看瞞不過,只能把事實真相說了出來。陳毅聽了,忙說:“娘,您久病卧床,我不能在您身邊伺候,心裡非常難過,這褲子應當由我去洗,何必藏著呢。”母親聽了很為難。陳毅動情地說:“娘,我小時候,您不知為我洗過多少次尿褲,今天我就是洗上10條尿褲,也報答不了您的養育之恩!”說完,陳毅把尿褲和其它臟衣服都拿去洗得乾乾凈凈,母親欣慰地笑了。

陳毅有公務在身,卻不忘自己的母親。百忙抽空給母親洗尿褲。從這件小事,我看出來陳毅是個孝子。

我想起了我的事,在家裡,都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更別說照顧父母了。從此以後我希望做個孝順父母,懂得照顧父母的好孩子。

同學們,我發誓要做個對父母恭敬、孝順的人。那你能做到嗎?

孝敬父母故事讀後感篇二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今中外,孝敬父母的感人事跡不勝枚舉。今天,我懷著崇敬的心情,閱讀了《孝敬父母》這篇文章。

文章主要講了少年時的陳毅很孝敬父母,常幫媽媽做事,從來不惹父母生氣。後來陳毅投身革命,由於工作很繁忙,長期在外,很少有機會能回家探望母親,總感到未盡做兒子的責任。一次,陳毅從國外訪問歸來,途徑家鄉,順道探望癱瘓在床的母親。他母親得知兒子要回來了,就忙叫人把那條尿濕的褲子塞到床下,不願讓兒子知道。陳毅發現了,執意要去洗褲子。當我讀到“不管當了多大的官,我都是您的兒子。您就把褲子拿出來,讓我來替您洗吧!”這句話時,我不禁想起平時的我,別說要我幫父母洗衣服了,我就連自己的衣服也都要爸爸媽媽洗,想起來,可真是慚愧啊!

讀完全文,我對陳毅孝敬父母的品質肅然起敬。《三字經》里曾提到過:“孝於親,所當執。”是啊!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他們這樣一把屎一把尿地把我們拉扯大,多辛苦啊!我們這些後代子孫難道就不應該好好回報他們嗎?!黃香從小就懂得“孝道”,夏天炎熱時,用扇子為父親扇涼枕席;冬天嚴寒時,以身為父親溫暖被子。大家想想,一個只有就九歲的孩子,就知道要孝敬父母,更何況我們這些少先隊員呢?我們更應該孝敬父母,做他們的榜樣啊!可我們,一個個,都是嬌貴的“小皇帝”、“小公主”,一個個,都是爸爸媽媽的心肝寶貝,掌上明珠,爸爸媽媽含我們在嘴裡怕化了,捧我們在手上怕摔了,因此,我們都養成了好吃懶做的習慣,多不好啊!爸爸媽媽煮了白米飯,我們卻偏要吃零食;看到了別人有了漂亮的東西,我們就吵著要買,爸爸媽媽拗不過我們,只好依著我們;家裡的活用不著我們親自動手,爸爸媽媽們自己會乾的;房間里亂七八糟的,爸爸媽媽也會幫我們收拾干凈;每逢周末,吵著讓家長帶我們上公園玩,絲毫不顧他們的感受,家長只好從百忙之中抽出空來陪我們,我們簡直成了一個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家庭小霸王”了!我們怎麼能跟陳毅比呢?

我的心受到了極大的震撼。陳毅爺爺那麼關心、體貼、孝順父母,而我們呢,又要這個又要那個,從來不想想父母有多辛苦。有時候,我們心情一不好還跟爸爸媽媽吵架、頂嘴,真是不應該啊!我們要自我反省一下:以後在家再也不跟父母發脾氣了,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就自己做,幫爸爸媽媽減輕負擔,再也不勞煩他們,再也不做“小皇帝”、“小公主”了!

父母為我們付出了太多太多,我們應該好好報答他們,是嗎?從現在起,我們要做一個孝敬父母、尊敬和關心長輩的乖孩子,不忘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做他們的“得意小幫手”,好嗎?我們要把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拓展閱讀:張九精孝敬父母的故事

初中三年級時,張九精的母親在一次火車事故中不幸遇難,使他對生活的苦難有了真正的理解。受此打擊,一開始,張九精的成績直線下降。在父親的鼓勵下,他又慢慢地緩過勁來,堅定了信心,考取了海南師范大學。大一下學期,那是他父親糖尿病病發最嚴重的時候。打電話時,他父親在電話那頭什麼也聽不見,無論張九精怎麼大聲地喊。在和父親的電話聯系中,張九精強烈地感覺到:無論從精神上還是身體上,父親的情況都非常糟糕,張九精心疼地落淚了。從那時起,張九精就在心裡暗下決心,一定要靠自己的雙手,通過自己的努力,盡力改善生活條件,得到經濟上的支撐,把父親接過來一起過,讓他生活得好一些。

從大一開始,張九精就踏上艱辛的勤工儉學之路,先後做過電器促銷、床上用品促銷、文具促銷和建築防水工程、家教等勤工儉學工作,靠勤勞改變生活處境,以早一點把父親接到身邊照料。2003年8月,拿到暑假做家教掙來的2000元後,張九精說服了患病的父親,並把他接到海南,

一到海南,等父親休息兩天後,張九精放棄了所有家教的時間,叫上幾個最要好的朋友,陪父親到海邊散心、游泳,細心照顧。

閱讀全文

與孝敬父母讀後感300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現在國企職工退休年齡6 瀏覽:460
如何才能不介意自己父母的粗俗 瀏覽:882
發現父母的情緒該怎麼辦 瀏覽:505
養老改革後退休金計算方法 瀏覽:537
為什麼父母總認為孩子撒謊 瀏覽:41
老人便盆消毒方法是什麼 瀏覽:1
上黃驊高中體檢要多少錢 瀏覽:23
你知道的養生知識有哪些 瀏覽:28
老人醫療保險買什麼好 瀏覽:451
父母如何給孩子做出傾聽的示範 瀏覽:876
老公的表弟叫女方的父母怎麼稱呼 瀏覽:90
雲南老年大學報名 瀏覽:586
黑養老院存在的問題 瀏覽:326
關於農村養老保險的論文 瀏覽:100
西寧養生食材哪裡有賣 瀏覽:339
長壽不衰 瀏覽:976
燕郊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 瀏覽:923
養老保險申請的身份證怎麼上傳 瀏覽:51
徐匯梅隴敬老院 瀏覽:961
鄞州老年大學首頁 瀏覽: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