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重陽節手抄報簡單初中

重陽節手抄報簡單初中

發布時間:2023-07-29 20:37:38

重陽節的手抄報精緻好畫5張

秋風瑟瑟,九九重陽,登高遙望遠他鄉,明月圓缺人圓難,但願朋友人久長。拿起手機來幾行,發給朋友看一看,祝福朋友身體健康,心情舒暢。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 重陽節 的 手抄報 ,供大家參考。

重陽節的手抄報1

天地寬大,父母恩大.清楚記得初中時政治老師在課堂上講:"父母對我們的愛是世界上最純潔無私的."直到現在才明白,那是一種不含一丁點兒雜質的純凈物。它不需要經過過濾和提純,它是自我出生起就產生的無微不至的疼愛。我是個任性又急躁的孩子,我不知道父母是怎樣一次又一次丟掉傷痛繼續來愛我,疼我,包容我。有時我會對他們的建議嗤之以鼻,有時我會忽略他們的傾訴和渴求理解的眼神,更有時我會沖他們發脾氣,說他們跟不上時代……我真的錯了,我的心充滿了內疚。我感覺對不起自己的父母,我欠他們太多,真的太多。每當我走進家門,父母親的臉上就露出了笑容;當我坐下吃飯,父母就興致勃勃的向我講述一天以來的趣事;當我露出笑容,父母的臉上就綻開了一朵花……當我拖著一身疲憊,披星戴月下晚自習回家時,父母總會坐在客廳等我,溫好牛奶,削好水果,把平時我喜歡做的棕色小椅子擺在桌前。這種場景一天天重復著,每天卻給我更深的感動……我不知道應該用怎樣的筆調來敘寫這並不平凡的平常。我只知道,他們是多麼愛我,無私的關心我。而我給了他們什麼!?今天班會課的主題是感恩父母,而當我看見其他同學在 作文 上寫的「倒一杯水,洗一次腳」之類的活動,我覺得非常愧疚和悔恨,我對父母的關懷太少了,我總是在索取,而父母總是在無怨無悔的給予。現在父母那無休止的辛勞都源於我。我感謝父母,但我同時又覺得愧對父母。這份愛,觸動我心中最柔軟的情愫。生活的點點滴滴,凝成的,是最樸素卻最美麗的感動!

重陽節的手抄報2

時間過得真快,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又來了。「重陽節」是老人的'節日,這時的我比「六一」 兒童 節來了還高興,因為這是爺爺奶奶的節日啊!今天我打算送他們一個節日禮物, 兒童節 時爺爺奶奶就送了我許多禮物,今天是他們的節日,我也要送一個大禮給他們。我想既然是節日,那 賀卡 肯定是少不了的。我決定親手為他們製作一個精美的賀卡。於是找出平時做手工用的卡紙和工具,因為是節日賀卡,所以我特地選擇了紅色的卡紙作為主材,配上我精心裁剪的各色小圖形,製作了一張精美的賀卡,並寫上我衷心祝福的話語:爺爺奶奶,你們辛苦了,祝你們節日快樂、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做好賀卡,我心想,爺爺奶奶收到賀卡時一定會非常高興吧,我決定先把它藏好,晚餐時給爺爺奶奶一個驚喜。送賀卡只是節日禮物的一小部分,今天我還得為爺爺奶奶分擔一些家務事作為節日禮物。平時都是爺爺澆花,今天我來澆。我把灑水瓶裝滿水,提了提,好沉啊!看來爺爺每次澆花時都不容易呀。平時都是奶奶去買菜,今天我陪她去買;平時飯後都是奶奶洗碗,今天我來洗。我認認真真地幫著他們做好每一件事,從中也體會到了他們的辛苦,爺爺奶奶看著我所做的每件事樂得直誇我懂事。忙活了一天,終於到了晚上全家人一起吃晚飯的時間了,等全家坐到桌旁准備開飯時,我首先祝爺爺奶奶節日快樂,並把事先准備好的賀卡拿出來送給他們,爺爺奶奶收到這份意外的驚喜笑得合不攏嘴,他們拿著賀卡左看右看,誇我做得真精美,顏色搭配得也很喜慶,說我的這雙小手可巧了!吃完晚飯,我又忙著把飯桌收拾干凈,把碗碟洗好,讓爺爺奶奶安安靜靜、舒舒服服地坐在一起看電視、快快樂樂地 說說 話。怎麼樣,我的「重陽節」禮物不錯吧?我們大家都行動起來,多孝敬孝敬老人吧!關愛老人,就是關愛明天的自己,因為爺爺奶奶的今天就是爸爸媽媽的明天,也是我們的將來,我們一定要多多孝敬老人!


重陽節的手抄報精緻好畫5張相關 文章 :

★ 關於重陽節的手抄報簡單又漂亮

★ 2017重陽節手抄報圖片大全一等獎

★ 簡單好看的重陽節手抄報圖片

★ 簡單好看的重陽節手抄報圖片欣賞

★ 關於重陽節的手抄報漂亮又大方

★ 簡單又漂亮的重陽節手抄報圖片

★ 重陽節手抄報圖片大全

★ 關於好看的重陽節手抄報圖片

★ 2017重陽節手抄報圖片大全一等獎(2)

★ 重陽節手抄報簡單好看

㈡ 2021九九重陽敬老人手抄報 2021重陽節手抄報內容大全簡單

導讀:重陽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時間在每年農歷的九月初九。隨著社會的發展,重陽節多了一層含義,那就是敬老愛老,成為專屬於屬於老人的老人節。為了給學生宣傳重陽敬老的知識,會要求學生繪制2021九九重陽敬老人手抄報,那麼2021重陽節手抄報內容大全簡單去哪找呢?和我一起去看看吧。

2021九九重陽敬老人手抄報

1、首先在頂部寫上「重陽節」的標語,再畫老爺爺、老奶奶。

2、然後在圖中畫山、雲、草和寫字框。

3、之後把畫好的元素塗上相應的顏色。

4、最後在寫字框內寫上文字即可。

2021重陽節手抄報內容大全簡單

重陽節的節日目的

1、祈福:如今人們過重陽節的目的就是為了祈福平安、祈福吉祥、祈福好運、祈福健康,所以即便如今重陽節不是法定節假日,但民間依舊會慶祝重陽節,並保留了登高祈福、吃重陽糕、喝菊花酒、饗宴祈壽、曬秋、佩戴茱萸等等習俗,根本原因就是為了達到祈福的目的。

2、表達對天象鬼神的敬畏:重陽節最開始出現的目的就是表達對天象鬼神的敬畏,所以每當重陽節到來的時候,古人們都會祭祀天神、祭祀祖先。直到今天祭祀鬼神的事情已不常見了,只有在個別地區會祭祀鬼神,但重陽節最初的節日目的依舊被人們銘記著。

重陽節的時候干什麼

重陽節在我國民間近期又被稱為老人節,在每年農歷的九月九日,是漢族的傳統節日,因《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此外還有茱萸節、菊花節等說法。人們在慶祝重陽節時一般會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插茱萸、還要吃糕。另外,由於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崇孝活動,這是我國的傳統習俗。

重陽節習俗

唐朝詩人王維一首七絕《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除了把自身思鄉懷親之情傾訴,還把當時重陽節的習俗道明。

登高

重陽節登高的習俗,曾有無數人賦詩吟誦。杜甫、白居易、李白等大家都曾借重陽習俗感懷時事,念起故人。九月,秋高氣爽,這個時候登高望遠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賞菊、喝菊花酒

金秋九月,正是菊花盛放的季節,因此,農歷九月又稱「菊月」。在此期間,常常舉辦各種賞菊大會,吸引著全城的人爭相前往,觥籌交錯之際,賦詩抒懷。菊花素來有養生的成分,用菊花製成的菊花酒,也因此成為重陽節的特飲,含「祛災祈福」的寓意。

吃重陽糕

重陽糕又稱花糕。講究的重陽糕要做成九層,像一座寶塔,頂頭還要做兩只小羊,以表「重陽」之意。古人常在這天,將重陽糕搭在兒女的額頭上,口中默念子女百事俱高的祝福語。

插茱萸

插茱萸在唐朝的時候就已經很普遍。茱萸本身是一種植物,茱萸味道濃郁,可驅蟲、逐風邪,將其制酒可養身祛病。古人認為九月九是逢凶之日,這一天將茱萸帶在身上可辟邪。

㈢ 九九重陽節的手抄報

在學習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都看到過許多經典的手抄報吧,手抄報具有開拓視野、積累知識的作用。那什麼樣的手抄報才是好的手抄報呢?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關於九九重陽節的手抄報,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九九重陽節的手抄報1

九九重陽節的手抄報2

九九重陽節的手抄報3

九九重陽節的手抄報4

九九重陽節的手抄報5

九九重陽節的手抄報內容資料:

一、九九重陽節傳說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瘟魔的蹂躪。

一場瘟疫奪走了青年恆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點兒喪了命。病癒之後,他辭別了心愛的妻子和父老鄉親,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掉瘟魔。恆景四處訪師尋道,訪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終於打聽到在東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恆景不畏艱險和路途的遙遠,在仙鶴指引下,終於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個有著神奇法力的仙長,仙長為他的精神所感動,終於收留了恆景,並且教給他降妖劍術,還贈他一把降妖寶劍。恆景廢寢忘食苦練,終於練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藝。

這一天仙長把恆景叫到跟前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應該回去為民除害了」。仙長送給恆景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並且密授避邪用法,讓恆景騎著仙鶴趕回家去。

恆景回到家鄉,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備。中午時分,隨著幾聲怪叫,瘟魔沖出汝河,但是瘟魔剛撲到山下,突然聞到陣陣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氣,便戛然止步,臉色突變,這時恆景手持降妖寶劍追下山來,幾個回合就把溫魔刺死劍下,從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風俗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梁人吳均在他的《續齊諧記》一書里曾有此記載。

後來人們就把重陽節登高的風俗看作是免災避禍的活動。另外,在中原人的傳統觀念中,雙九還是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意思,所以後來重陽節被立為才老人節。

二、九九重陽節起源

其一,重陽節的源頭,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呂氏春秋》之中《季秋紀》載:「(九月)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帝籍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飭。」「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於天子。」可見當時已有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的活動,這是遠古時期,重陽節作為一種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

漢代《西京雜記》就有記載:「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令人長壽。」相傳自此時起,有了求壽的習俗。這是受古代巫師追求長生、採集葯物服用的影響。同時還有大型飲宴活動,是由先秦時慶豐收的'宴會發展來的。《荊楚歲時記》雲:「九月九日,四民並籍野宴」。求長壽及飲宴,構成了重陽節的基本內容。

其二,重陽節的原型是古代的祭祀「大火」星的儀式。作為古代季節星宿標志的「大火」星,在九月隱退。「大火」星的退隱,讓一直以「大火」星為季節標識的古人,失去了時間的坐標,同時也讓把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產生恐懼。因此,人們要舉行相應的送行祭儀。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季節有了新的認識,九月祭火星的儀式逐步衰落,但人們對九月因陽氣的衰減而引起的自然物候變化仍然有著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舊傳承。如果說上巳(清明節)是人們度過漫長冬季後出室暢游的節日,那麼重陽大約是在秋寒新至、人們即將隱居時的具有儀式意義的秋遊,所以民間有清明節「踏青」,重陽節「辭青」的風俗。

㈣ 重陽節又簡單又漂亮的手抄報

重陽節馬上就要到了,很多同學都會選擇寫重陽節主題的手抄報,我整理了一些重陽節手抄報圖片及內容,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重陽節手抄報圖片

重陽節手抄報內容

重陽節的習俗

1.佩茱萸·簪菊花

重陽節有佩茱萸的風俗,因此又被稱為「茱萸節」。茱萸是重陽節的重要標志。重陽節時人們還喜歡佩戴菊花。茱萸雅號「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壽客」。

2.放紙鷂

放紙鷂是惠州過重陽節的主要習俗。換句話說,惠州民間過重陽節是以放紙鷂為主要特徵的。此習,除惠州流傳的民謠中有敘述以外,光緒《惠州府志》亦有記述。

3.吃重陽糕

重陽的飲食之風,除前所述的飲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還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在北方,吃重陽糕之風尤盛。

重陽節來歷

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漢中葉以後的儒家陰陽觀,有六陰九陽。九是陽數,固重九亦叫「重陽」。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還有重九節、茱萸、菊花節等說法。

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還有重九節、茱萸、菊花節等說法。由於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活動。重陽節與除、清、盂三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里祭祖的四大節日。

以上就是一些重陽節手抄報的相關信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㈤ 2021重陽節手抄報大全簡單漂亮_重陽節手抄報圖片簡單字少

重陽節 現在是一個關注老人的節日。重陽節是以娛樂為主的節日,主要節俗活動是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插茱萸、還要吃糕。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簡單好看的2021重陽節 手抄報 大全簡單漂亮_重陽節 手抄報圖片 簡單字少品,供大家學習。

目錄

重陽節手抄報大全簡單漂亮

重陽節賞菊的由來

重陽節的習俗文化

重陽節手抄報大全簡單漂亮

<<<

重陽節賞菊的由來

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

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民間還把農歷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里,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

清代以後,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梅蘭竹菊為君子,而重陽節賞菊也代表 拜訪 君子,古代有送菊花給長輩,表示對一個人的尊敬。畢竟菊代表一種氣節。

重陽節在農歷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

在魏晉時期有了賞菊、飲酒的習俗。唐朝時,重陽節才被定為正式節日。從此以後,宮廷、民間一起慶祝重陽節,並且在節日期間進行各種各樣的活動。

到了明代,九月重陽,皇宮上下要一起吃花糕慶祝,皇帝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以暢秋志。

到了清代,這種風俗依舊盛行。

<<<

重陽節的習俗 文化

重陽節的習俗1、吃重陽糕

重陽的飲食之風,除前所述的飲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還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在北方,吃重陽糕之風尤盛。

據《西京雜記》載,漢代時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餌之俗,即最初的重陽糕。餌,即古代之糕。《周禮》載餌用作祭祀或在宴會上食用。漢代又記有黍糕,可能與今天的糕已差不遠。蓬餌,想必也類似於黍糕之類。至宋代,吃重陽糕之風大盛了。糕與高諧音,吃糕是為了取吉祥之意義,因而才受到人們的青睞。

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有「糙花糕」、「細花糕」和「金錢花糕」。粘些香菜葉以為標志,中間夾上青果、小棗、核桃仁之類的糙乾果;細花糕有3層、2層不等,每層中間都夾有較細的蜜餞乾果,如蘋果脯、桃脯、杏 脯、烏棗之類;金錢花糕與細花糕基本同樣,但個兒較小,如同「金錢」一般,多是上層府第貴族的食品。

據說,早年不家用發面餅夾上棗,栗諸果的,或以江米、黃米面蒸成粘糕餅,似「上金」、「下銀」的花糕。

重陽節的習俗2、登高

重陽最重要的節日活動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當然人們登高也不單是攀登而已,還要觀賞山上的紅葉野花,並飲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與野宴結合起來,更有吸引力。如隋時孫思邈《千金方·月令》:「重陽日,必以看酒登高遠眺,為時宴之游賞,以暢秋志。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歸。」記隋代風俗,已與後世近似。在南宋的《夢粱錄》卷五載:「日月梭飛,轉盼重陽。……是日『孟嘉登龍山落帽,淵明向東籬賞菊』,正是 故事 。」南宋韓元吉《水調歌頭·九日》上片:「今日我重九,莫負菊花開。試尋高處,攜手攝展上崔嵬。放目蒼崖萬仞,雲護曉霜成陣,知我與君來。古寺倚修竹,飛檻絕尖埃。」描寫了重陽賞菊及登高觀景的韻致。

由於重陽為秋節,節後草木開始凋零,所以有稱重陽節野遊活動為「辭青」,與三月春遊「踏青」之說法相對應。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記:「(重陽)有治看攜酌於各門郊外痛飲終日,謂之『辭青』。」這也是一個頗有詩意的名稱。

重陽節的習俗3、佩茱萸·簪菊花

重陽節有佩茱萸的風俗,因此又被稱為「茱萸節」。茱萸是重陽節的重要標志。重陽節時人們還喜歡佩戴菊花。茱萸雅號「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壽客」。

茱萸是一種可以做中葯的果實,因為出產於吳地(今江浙一帶)的茱萸質量,因而又叫吳茱萸,也叫越椒或艾子,它是一種常綠小喬木,樹幾乎可以長到一丈多高,葉為羽狀復葉,初夏開綠白色的小花,結實似椒子;秋後成熟。果實嫩時呈黃色,成熟後變成紫紅色,有溫中、止痛、理氣等功效。茱萸葉還可治霍亂,根可以殺蟲。《本草綱目》說它氣味辛辣芳香,性溫熱,可以治寒驅毒。古人認為佩帶茱萸,可以辟邪去災。

<<<


2021重陽節手抄報大全簡單漂亮相關 文章 :

★ 2021重陽節手抄報簡單漂亮字少

★ 2021重陽節手抄報簡單又漂亮

★ 2021重陽節手抄報清晰文字內容

★ 小學三年級重陽節手抄報圖片2021

★ 重陽節尊老敬老手抄報文字內容2021

★ 重陽節的手抄報簡單創意初中生5張

★ 小學生手抄報資料大全

★ 五歲兒童的睡前故事範文5篇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㈥ 簡單好看重陽節手抄報

簡單好看重陽節手抄報

導語:重陽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就是重陽節。重陽節在秋季,是秋高氣爽的季節。每到重陽節,我國都有登高賞秋,敬老的傳統。故而重陽節又稱老人節。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簡單好看重陽節手抄報,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重陽節手抄報一

重陽節手抄報二

重陽節手抄報三

重陽節手抄報相關:

1.資料

我國唐朝的大詩人王維,曾作過一首關於重陽節的詩,名叫《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詩描繪了在重陽節這個傳統節日對親人的加倍思念。

今年重陽節,我和爸爸媽媽為了感悟中華傳統節日——重陽節,我們來到了北京最有名的一坐山——香山,我們沿著山麓攀爬,看到了山上美不勝收的景色。我們也看到了許多老人都在沿著山麓攀爬,我們登上山頂,看見了許多老人在香山頂峰上慶祝自己的節日——老人節。他們有的唱歌,有的跳舞,用不同的方式進行慶祝。在他們中間坐著一個老爺爺和幾個老奶奶,老爺爺坐在凳子上用手風琴拉著《歡樂頌》,曲調歡快、優美,令人陶醉;旁邊的老奶奶則用小鑔和小鼓等樂器為老爺爺伴奏,樂曲在這個小樂隊的演奏下顯得非常動聽。周圍許多老人圍者這個小樂隊盡情地跳呀、唱呀,使人彷彿置身於人間仙境一般。

游覽完香山,我和爸爸媽媽就出發去了奶奶家和姥姥家,把我們深深的祝福送給了老人。按照每年的習俗,今年重陽節村委會又給爺爺奶奶發放了慰問品,這體現出全社會對老人的關心和關愛,敬老、愛老之風傳遍了神州大地。

昔日重陽節「又見花糕處處忙」的景象也已不見。但時逢佳節吉日,不由得又想起老鄰居在庭院吃著花糕,喝著清茶說笑聊天的溫馨,思念童年一起歡笑玩耍的小夥伴。

2.起源

重陽節,起源於戰國時代,古人將天地萬物歸為陰陽兩類,陰代表黑暗,陽則代表光明、活力。奇數為陽,偶數為陰。九是奇數,因此屬陽,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陽相重,故稱「重陽」。

重陽節主要節俗活動是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插茱萸、還要吃糕。每到重陽節正是登高遠眺,舒暢胸懷的好時光。重陽節和其他傳統節日一樣,是家人團聚的佳節;也是一個紀念祖先的家人。不僅如此,在我眼中的重陽節還代表著人們各種各樣的豐富情感。

3.喜悅之情

重陽節更帶給人們無數的歡歌與喜悅。詩人孟浩然就在《過故人庄》中寫道「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整篇文章輕快活潑,洋溢著農家的生活情趣,一片寧靜和諧,給人們帶來了喜悅之情。在作者另一首作品「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天邊樹若薺,江畔舟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中,表現出作者在重陽節登高時的喜悅之情,並希望朋友可以和自己一起欣賞美麗景色。

4.思親之情

重陽節曾勾起無數詩人的思親之情。唐代詩人王維在重陽佳節時不禁吟道「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那種遠客思鄉之情,深切感人。宋朝女詞人李清照在重陽節時思念親人,寫下「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黃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時往事愁腸。那堪永夜,明月空床。聞砧聲搗,蛩聲細,漏聲長。」在兩篇作品中深切表達出詞人思念丈夫的真摯情感,令人惻然。

5.憂愁之情

重陽節也曾勾起無數詩人的悲傷之情。詩人杜牧的《九日齊山登高》中寫道:「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雖然詩中表現出詩人的在重陽佳節的.喜悅之情,但卻又透露著絲絲的憂傷,暗喻了詩人在官場受挫,壯志未酬的無奈唏噓。南唐後主李煜在成為亡國之君時又到重陽節,寫下「冉冉秋光留不住,滿階紅葉暮。又是過重陽,台榭登臨處。茱萸香墮,紫菊氣,飄庭戶,晚煙籠細雨。雍雍新雁咽寒聲,愁恨年年長相似。」不禁讓人愁從中來。

無數詩人們在重陽佳節留下華彩樂章,激揚文字,這些名句伴隨著重陽節一起流傳下來,那些詩句有的歡快喜悅,有的纏綿悱惻,有的感人肺腑,有的催人淚下。我心想這不就是重陽節的最好寫照嗎?重陽為我們帶來了喜怒哀樂愁,為我們帶來了寶貴的文化遺產,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豐富多彩。

;

㈦ 2021重陽節手抄報內容大全簡單

很多同學都會寫重陽節主題的手抄報,我整理了一些手抄報簡單內容素材,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重陽節簡介

重陽節又叫什麼節:登高節、曬秋節、重九節、九九重陽等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踏秋」,漢族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也是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

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與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曰重陽,也叫重九。

重陽節傳統故事

原來,我國古代把九叫做「陽數」,農歷九月九日,兩九相重,都是陽數,因此稱為「重陽」。重陽節來源於道教的一個神仙故事:東漢時,汝南縣里有一個叫桓景的農村小夥子,父母雙全,妻子兒女一大家。日子雖然不算好,半菜半糧也能過得去。誰知不幸的事兒來了。汝河兩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戶戶都病倒了,屍首遍地沒人埋。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

桓景小時候聽大人們說:「汝河裡住有一個瘟魔,每年都要出來到人間走走。它走到哪裡就把瘟疫帶到哪裡。桓景決心訪師求友學本領,戰瘟魔,為民除害。聽說東南山中住著一個名叫費長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裝,起程進山拜師學藝。

費長房給桓景一把降妖青龍劍。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晝夜地練開了。轉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練劍,費長房走到跟前說:「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來。你趕緊回鄉為民除害。我給你茱萸葉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讓你家鄉父老登高避禍。」

桓景回到家鄉,召集鄉親。把大仙的話給大夥兒說了。九月九那天,他領著妻子兒女、鄉親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葉子每人分了一片,說這樣隨身帶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來,每人啄了一口,說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鄉親們安排好,就帶著他的降妖青龍劍回到家裡,獨坐屋內,單等瘟魔來時交戰降妖。

不大一會兒,只聽汝河怒吼,怪風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來,穿過村莊,走千家串萬戶也不見一個人,忽然抬頭見人們都在高高的山上歡聚。它竄到山下,只覺得酒氣刺鼻,茱萸沖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裡走去。只見一個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聲向前撲去。桓景一見瘟魔撲來,急忙舞劍迎戰。鬥了幾個回合,瘟魔戰他不過,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聲把降妖青龍劍拋出,只見寶劍閃著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

此後,汝河兩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們把九月九登高避禍、桓景劍刺瘟魔的事,父傳子,子傳孫,一直傳到現在。從那時起,人們就過起重陽節來,有了重九登高的風俗。

重陽節名人名言

1、對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僅表現於口頭上,而且應體現於實際中。——戴維·德克爾

2、你不同情跌倒在地的老人,在你摔跤時也沒有人來扶助。——印度諺語

3、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祖孫兩人,更相為命。——李密

4、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報答,也是對人類勞動的尊重。——俗語

5、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魯迅

以上就是一些重陽節手抄報的相關信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閱讀全文

與重陽節手抄報簡單初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才能不介意自己父母的粗俗 瀏覽:882
發現父母的情緒該怎麼辦 瀏覽:505
養老改革後退休金計算方法 瀏覽:537
為什麼父母總認為孩子撒謊 瀏覽:41
老人便盆消毒方法是什麼 瀏覽:1
上黃驊高中體檢要多少錢 瀏覽:23
你知道的養生知識有哪些 瀏覽:28
老人醫療保險買什麼好 瀏覽:451
父母如何給孩子做出傾聽的示範 瀏覽:876
老公的表弟叫女方的父母怎麼稱呼 瀏覽:90
雲南老年大學報名 瀏覽:586
黑養老院存在的問題 瀏覽:326
關於農村養老保險的論文 瀏覽:100
西寧養生食材哪裡有賣 瀏覽:339
長壽不衰 瀏覽:976
燕郊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 瀏覽:923
養老保險申請的身份證怎麼上傳 瀏覽:51
徐匯梅隴敬老院 瀏覽:961
鄞州老年大學首頁 瀏覽:708
老年人祛疤痕有什麼方法 瀏覽: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