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孝敬長輩的手抄報圖畫
資料:
我們要給父母"八心"
第一,經常問候,給父母舒心;
第二,少說多做,給父母省心;
第三,誠實守信,給父母放心;
第四,勤奮上進,給父母開心;
第五,虛心好學,給父母稱心;
第六,寬容豁達,給父母順心;
第七,誠實坦盪,給父母真心;
第八,持之以恆,給父母安心.
《母別子》
【唐】白居易
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 關西驃騎大將軍,去年破虜新策勛。 敕賜金錢二百萬,洛陽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來舊人棄,掌上蓮花眼中刺。 迎新棄舊未足悲,悲在君家留兩兒。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牽人衣。 以汝夫婦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別離。 不如林中烏與鵲,母不失雛雄伴雌。 應似園中桃李樹,花落隨風子在枝。 新人新人聽我語,洛陽無限紅樓女。 但願將軍重立功,更有新人勝於汝。
烏鴉反哺
在傳說中,烏鴉反哺的故事是最讓人感動的一個故事,烏鴉——是一種通體漆黑、面貌醜陋的小鳥,因為人們覺得它不吉利而遭到人類普遍厭惡,正是這種遭人嫌惡登不了大雅之堂入不了水墨丹青的小鳥,卻擁有一種真正的值得我們人類普遍稱道的美德——養老、愛老,在養老、敬老方面堪稱動物中的楷模。據說這種鳥在母親的哺育下長大後,當母親年老體衰,不能覓食或者雙目失明飛不動的時候,它的子女就四處去尋找可口的食物,銜回來嘴對嘴地喂到母親的口中,回報母親的養育之恩,並且從不感到厭煩,一直到老烏鴉臨終,再也吃不下東西為止。
小烏鴉愛媽媽
路邊開滿野菊花啊,飛來一隻小烏鴉啊。不吵鬧呀不玩耍呀,急急忙忙趕回家 她的媽媽年紀大啊,躺在屋裡飛不動, 小烏鴉呀叼來蟲子, 一口一口喂媽媽
多懂事的小烏鴉啊,多可愛的小烏鴉啊,飛來飛去不忘記呀,媽媽把她養育大。媽媽把她養育大。
羊羔跪乳
很久以前,一隻母羊生了一隻小羊羔。羊媽媽非常疼愛小羊,晚上睡覺讓它依偎在身邊,用身體暖著小羊,讓小羊睡得又熟又香。白天吃草,又把小羊帶在身邊,形影不離。小羊說:「媽媽,您對我這樣疼愛,我怎樣才能報答您的養育之恩呢?」羊媽媽說:「我什麼也不要你報答,只要你有這一片孝心就心滿意足了。」小羊聽後,不覺下淚,「撲通」跪倒在地,表示難以報答慈母的一片深情。從此,小羊每次吃奶都是跪著。它知道是媽媽用奶水喂大它的,跪著吃奶是感激媽媽的哺乳之恩。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羊羔跪乳」。
經典例子
❷ 尊老愛老的手抄報怎麼做
敬老愛老助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在我們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重視人倫道德、講究家庭和睦是我們文化傳統中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與親和力的具體體現。中國古代就有「卧冰求鯉」、「親嘗湯葯」等24孝的故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為做人的一個准則。
因為老年人,是對我們這個社會作出過貢獻的人,在他們有能力的時候,他們把自己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我們的國家,共和國的大廈是用他們辛勤的勞動甚至生命建造起來的。今天,他們年紀大了,沒有勞動能力了,全社會就應該關心他們,有能力的人就應該照顧他們,讓他們幸福地度過晚年。我們要學會關心身邊的老人。尊敬老人;我們能做的事很多:早晨起床、放學歸來,都主動向長輩問好;尊敬長輩,聽他們的話;有好吃的,先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幫爺爺、奶奶做事。乘坐公共汽車時,主動給老年人讓座位等等。
尊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敬愛的毛澤東主席是尊老敬老的楷模。1959年,毛主席回到了闊別多年的故鄉--湖南韶山。在短暫逗留的日子裡,他特地請家鄉的老人吃飯。在他向一位70多歲的老人敬酒時,那位老人說:"主席敬酒,豈敢豈敢。"毛主席說:"敬老尊賢,應該應該。"這件事一時傳為佳話。 全心全意地照顧鰥寡孤獨的老人,用毛主席說:「一個人做一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這句話來衡量和要求自己多為老人做好事做善事 。
我國已開始進入人口老齡化階段。切實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讓他們度過幸福、美滿、安詳、健康的晚年,共享人類社會發展的成果,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尊重老年人就是尊重人生和社會發展規律,就是尊重歷史。父母生養了子女,子女必須孝敬父母,這是兒女們應該盡到的責任。老年人在革命和建設事業中作出了重大貢獻,他們的智慧和經驗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築成了社會的生命線,老年人理應受到社會的尊重,需要人們去關愛。
老人,是我們的長輩,他們辛勤勞動了一輩子,為社會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並在長期的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知識和經驗。所以,尊敬老人既是對老人的關心與照顧,又是繼承前輩們"財富"的需要。「老年人是一座活著的圖書館」、「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人人都敬老,社會更美好……」
所以我自豪地告訴大家,敬老愛老的美德是黑夜裡的一盞燈;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是久旱時的一場甘霖。美德,其實就是需要幫助時,伸過來的一隻溫暖的手;需要談心時,遞上來的一顆火熱的心;需要關心時的一句親切慰問。只有在這種世界中的老人,才能感到人世間的溫馨與美好;才能遠離孤獨,才能欣慰地走完屬於他們的人生旅途,才能使整個世界充滿歡聲笑語。
讓我們大家一起行動起來,做到敬老,愛老,助老。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讓我們在新世紀高舉敬老愛老的旗幟,獻出我們全部的愛心與孝心,拋下「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自私觀念,弘揚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為老年人安度晚年創造良好的條件,讓世界處處陽光燦爛,愛心閃爍!
再把插圖畫上(可以畫得簡單一些)
❸ 孝敬父母的畫
❹ 重陽節的手抄報精緻好畫5張
秋風瑟瑟,九九重陽,登高遙望遠他鄉,明月圓缺人圓難,但願朋友人久長。拿起手機來幾行,發給朋友看一看,祝福朋友身體健康,心情舒暢。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 重陽節 的 手抄報 ,供大家參考。
重陽節的手抄報1
天地寬大,父母恩大.清楚記得初中時政治老師在課堂上講:"父母對我們的愛是世界上最純潔無私的."直到現在才明白,那是一種不含一丁點兒雜質的純凈物。它不需要經過過濾和提純,它是自我出生起就產生的無微不至的疼愛。我是個任性又急躁的孩子,我不知道父母是怎樣一次又一次丟掉傷痛繼續來愛我,疼我,包容我。有時我會對他們的建議嗤之以鼻,有時我會忽略他們的傾訴和渴求理解的眼神,更有時我會沖他們發脾氣,說他們跟不上時代……我真的錯了,我的心充滿了內疚。我感覺對不起自己的父母,我欠他們太多,真的太多。每當我走進家門,父母親的臉上就露出了笑容;當我坐下吃飯,父母就興致勃勃的向我講述一天以來的趣事;當我露出笑容,父母的臉上就綻開了一朵花……當我拖著一身疲憊,披星戴月下晚自習回家時,父母總會坐在客廳等我,溫好牛奶,削好水果,把平時我喜歡做的棕色小椅子擺在桌前。這種場景一天天重復著,每天卻給我更深的感動……我不知道應該用怎樣的筆調來敘寫這並不平凡的平常。我只知道,他們是多麼愛我,無私的關心我。而我給了他們什麼!?今天班會課的主題是感恩父母,而當我看見其他同學在 作文 上寫的「倒一杯水,洗一次腳」之類的活動,我覺得非常愧疚和悔恨,我對父母的關懷太少了,我總是在索取,而父母總是在無怨無悔的給予。現在父母那無休止的辛勞都源於我。我感謝父母,但我同時又覺得愧對父母。這份愛,觸動我心中最柔軟的情愫。生活的點點滴滴,凝成的,是最樸素卻最美麗的感動!
重陽節的手抄報2
時間過得真快,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又來了。「重陽節」是老人的'節日,這時的我比「六一」 兒童 節來了還高興,因為這是爺爺奶奶的節日啊!今天我打算送他們一個節日禮物, 兒童節 時爺爺奶奶就送了我許多禮物,今天是他們的節日,我也要送一個大禮給他們。我想既然是節日,那 賀卡 肯定是少不了的。我決定親手為他們製作一個精美的賀卡。於是找出平時做手工用的卡紙和工具,因為是節日賀卡,所以我特地選擇了紅色的卡紙作為主材,配上我精心裁剪的各色小圖形,製作了一張精美的賀卡,並寫上我衷心祝福的話語:爺爺奶奶,你們辛苦了,祝你們節日快樂、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做好賀卡,我心想,爺爺奶奶收到賀卡時一定會非常高興吧,我決定先把它藏好,晚餐時給爺爺奶奶一個驚喜。送賀卡只是節日禮物的一小部分,今天我還得為爺爺奶奶分擔一些家務事作為節日禮物。平時都是爺爺澆花,今天我來澆。我把灑水瓶裝滿水,提了提,好沉啊!看來爺爺每次澆花時都不容易呀。平時都是奶奶去買菜,今天我陪她去買;平時飯後都是奶奶洗碗,今天我來洗。我認認真真地幫著他們做好每一件事,從中也體會到了他們的辛苦,爺爺奶奶看著我所做的每件事樂得直誇我懂事。忙活了一天,終於到了晚上全家人一起吃晚飯的時間了,等全家坐到桌旁准備開飯時,我首先祝爺爺奶奶節日快樂,並把事先准備好的賀卡拿出來送給他們,爺爺奶奶收到這份意外的驚喜笑得合不攏嘴,他們拿著賀卡左看右看,誇我做得真精美,顏色搭配得也很喜慶,說我的這雙小手可巧了!吃完晚飯,我又忙著把飯桌收拾干凈,把碗碟洗好,讓爺爺奶奶安安靜靜、舒舒服服地坐在一起看電視、快快樂樂地 說說 話。怎麼樣,我的「重陽節」禮物不錯吧?我們大家都行動起來,多孝敬孝敬老人吧!關愛老人,就是關愛明天的自己,因為爺爺奶奶的今天就是爸爸媽媽的明天,也是我們的將來,我們一定要多多孝敬老人!
重陽節的手抄報精緻好畫5張相關 文章 :
★ 關於重陽節的手抄報簡單又漂亮
★ 2017重陽節手抄報圖片大全一等獎
★ 簡單好看的重陽節手抄報圖片
★ 簡單好看的重陽節手抄報圖片欣賞
★ 關於重陽節的手抄報漂亮又大方
★ 簡單又漂亮的重陽節手抄報圖片
★ 重陽節手抄報圖片大全
★ 關於好看的重陽節手抄報圖片
★ 2017重陽節手抄報圖片大全一等獎(2)
★ 重陽節手抄報簡單好看
❺ 怎麼畫一個孝敬父母的手抄報
可以通過多種形式來表現,比如說插畫可以畫一個羊羔跪乳,來表現出一種孝敬,進而通過詩句來表現對父母孝敬的必要性。
❻ 重陽節孝敬老人兒童畫
重陽節孩子們是怎麼樣孝敬老人的呢?以下是我為您整理重陽節孝敬老人兒童畫,供您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更多詳細內容請點擊查看。
尊重長者、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種美德需在孩子的身上表現。但是,生活中我們卻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家庭生活鏡頭:
吃過飯後孩子扭頭看電視或出去玩耍了,父母卻在那裡忙碌著收拾碗筷;家裡有好吃的東西,爺爺奶奶總是先讓孩子品嘗,孩子卻很少請長輩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後,百般關照,而父母身體不適,孩子卻很少問候。凡此種種,值得憂慮。
有無孝敬長輩的習慣,不單單是子女對長輩的關系,其實是一個能否關心他人的大問題。在家裡能養成孝敬長輩的好習慣,到社會中,才有可能做到關心同事,也才有可能做到對祖國的忠誠。
「九九重陽節」這天,家長可以結合這個節日,抓住機遇,培養孩子尊敬長者、孝敬父母的好習慣。
要培養孩子養成孝敬父母的好習慣須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要建立合理的長幼有別的家庭關系。
父母是家庭生活的供養者,而且他們有豐富的生活經驗,自然應當成為家庭的核心和主事人。孩子(尤其是未成年人)應當在父母的指導幫助下生活、學習。現在,不少的家庭中,孩子是「小太陽」,家長卻變成圍著孩子轉的月亮、侍從,這就為孩子形成以我為中心的小霸王性格提供了土壤,更談不上培養孝敬父母的好習慣了。因此,我們要讓孩子明白自己與父母的關系,知道父母是長者、是家庭生活的主事人,而不能顛倒主次,任孩子在家庭里逞強胡鬧。
第二,要讓孩子了解父母為他和家庭所付出的辛苦。
現在不少孩子不知道父母工作情況,不知道父母的錢是怎樣得來的,只知道向父母要錢買這買那,認為父母給孩子吃好、穿好、用好是天經地義的。這樣的孩子怎麼會從心底里孝敬父母呢?為此,父母應當有意識地經常把自己在外工作和收入的情況告訴孩子,說得越具體越好,從而讓孩子明白父母的錢得來不易。自然,孩子會逐漸珍惜自己的生活,也會從心底里產生對父母的感激和敬重。
第三,要從小事入手訓練培養孩子孝敬長輩的行為習慣。
教育子女孝敬長輩的一般要求是:聽從父母教導,關心長輩健康,分擔父母憂慮,參與家務勞動,不給父母添亂。要把這些要求變為孩子的實際行動,就應當從日常小事抓起。如關心長輩健康方面:要求孩子每天要問候下班回家的父母親;當父母勞累時,孩子應主動幫助或請父母休息一下;當父母外出時,孩子應提醒父母是否遺忘東西或注意天氣變化;當父母有病時,孩子應主動照顧、多說寬慰話、替他們接待客人等。孩子應承擔必須完成的家務勞動,哪怕是吃飯時擺筷子。根據孩子的年齡、能力、學習情況合理分配,具體指導,耐心訓練,熱情鼓勵。這樣不但有利於孩子養成家務勞動的習慣,也有利於孩子不斷增強孝敬父母的觀念:「父母養育了我,我應為他們多做事。」
第四,要以身作則,父母本人要做孝敬長輩的楷模。
孩子對待父母的態度,直接受父母對待長輩態度的影響。有一個故事是值得借鑒的。從前有一對中年夫婦對年邁的父母很不孝順,他們把老人攆到一間破舊的小屋裡居住,每頓飯用小木碗送一些不好吃的東西給老人。一天,他們看到自己的兒子在雕刻一塊木頭,就問孩子刻的是什麼,孩子說:「刻木碗,等你們年紀大時好用。」這對中年夫婦猛然醒悟,把自己的父母請回正屋同自己一起居住,扔掉了那隻小木碗,拿出家裡最好吃的東西給老人吃。
小孩因此也轉變了對他們的態度,從此一家三代和睦生活。可見,父母的榜樣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現在中年夫妻冷落自己父母的情況還是存在的。有些中年夫妻不僅不照顧自己的父母,反而千方百計「刮」老人們的財物,這給自己孩子的影響更不好了。
因此,我們不僅要管好自己的小家庭,還要時刻不忘照顧年邁的父母,決不能添了兒子就忘了老子。如果說平時因居住地較遠,工作較忙不能和老人朝夕相處,那麼在休假日要盡量抽時間帶上孩子去看望老人,幫老人做些家務,同老人共聚同樂,盡一份子女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如此日長時久,孩子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也會逐漸養成尊敬長輩、孝敬父母的好習慣。
我特別推薦
我特別推薦
❼ 關於孝的海報怎麼畫
1、首先寫上大大的孝親敬老標題字樣,並畫上一個方方正正的虛線外邊框。
孝道文化
所謂孝道文化,就是關於關愛父母長輩、尊老敬老的一種文化傳統。一般指社會要求子女對父母應盡的義務,包括尊敬、輪前耐關愛、贍養老人,為父母長輩養老送終等等。
孝與感恩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基本元素,是中國人品德形成的基礎。中國孝道文化包括敬養父母、生育後代、推恩及人、忠孝兩全、緬懷先祖等,是一個由個體到整體,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延展攀高的多元文化體系。
概念簡介
人間有三大真情:親臘春情、友情、愛情。如今,親情缺認、友情缺位、愛情缺真的現象屢見不鮮。特別是在親情方面出現的「六親不認」的不孝與不感恩現象導致的問題已構成社會問題,影響了人際和諧、家庭和諧、社會和諧建設的進程與質量,孝與感恩是中華民族的最基本的傳統美德,是中國人傳統美德形成的基礎,也是政治道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沒的基本元素,也是當今政治文明、經濟文明、精神文明建設不可忽視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所以,給予中國孝道文化以科學和現代的詮釋,對當下公民教育大有神益。
❽ 父母怎麼畫簡單一些
最簡單的畫法如下:
工具/原料:紙、筆、顏料。
1、先畫出爸爸的頭部輪廓,裡面畫上彎彎的眉毛、眼睛、鼻子和嘴巴。
01
在白紙上,用曲線和弧線畫出老人的頭部,重點畫出五官和頭發,老人年近古稀,頭發已經比較稀疏了,要突出這個特點。然後再畫出老人的身體和胳膊,主要是用曲線來表示的,老人身上穿的是一件馬甲,注意畫好和頭部的關系。
02
再用直線和弧線畫出老人坐的椅子,這是一隱遲鎮種老式的靠椅,椅子上還有一些古樸的花紋。
03
畫出老人的腿部和手裡拿的蒲扇,同樣也是用曲線來表示的,老人是在洗腳,其中一隻腳已經放進了洗腳盆;用一些橢圓形和線段畫出洗腳盆.
再畫出一個相對比較年輕的人,在地上蹲著,他是老人的兒子,正在給自己的父親洗腳;在他的後邊再畫出一個小孩,他是老人的孫子,正拿著毛巾,給爸爸擦背,在畫這一部分的時候,要畫出三個人的動作,同時要畫出三個人的比例大小關系。
04
用一些直線和線段,畫出院牆以及院牆里的門和窗戶,門是開著的,夏天天氣比較熱,他們一家人在院子里乘涼,門開著,可以更涼爽。
05
在畫面的左下角,再畫出一盆花,主要用弧線和曲線來表示的,花正盛開著,它也在為其樂融融的一家人表示贊賞吧。
06
用多個線段畫出門下面的台階,這是農村的院子,遠處還可以看到高高的電線桿,夏天的晚上,大家都喜歡在院子里乘涼。
07
再修飾一下細節,用一些小線段畫出老人的胡須和小孩的頭發,讓畫面更灶粗加豐富一些,孝敬老人的主題便表現出來了,孝敬老人,從我做起。長遠來看,孝敬老人也是孝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