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校長在重陽節踏青活動上的講話

校長在重陽節踏青活動上的講話

發布時間:2020-12-14 16:52:15

『壹』 重陽節的意義是什麼.

重陽節的意義是長久長壽的含意,寄託著人們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

重陽節與除夕、春節、清明、端午、七月半等均是中國傳統的祭祖節日,祭祖是主要節日做節的一大主題。中國古代屬於農耕社會,農業文明,是極其重視祖先經驗的一種文明形態。

重陽節在歷史延續過程中,既融合了眾多民俗事象,也融合了眾多文化內涵,是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的中國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采中草葯、遍插茱萸、擺敬老宴、吃重陽糕、制葯酒養生、飲菊花酒等活動。

重陽節是最好的賞秋時期,中國南方還有些山區村落保留了「曬秋」特色。去鄉村賞民俗、看曬秋,已成為鄉村旅遊的一種時尚。「曬秋」是一種典型的農俗現象,具有極強的地域特色。



(1)校長在重陽節踏青活動上的講話擴展閱讀:

重陽習俗普及於漢代,漢代是我國南北各地的經濟文化交流融合時期,各地文化上的交流使節俗融合傳播。漢代作品《西京雜記》中收錄了古時重陽節求壽之俗。

唐朝時,重陽節被定為正式節日。從此以後,宮廷、民間一起慶祝重陽節,並且在節日期間進行各種各樣的活動。正式將農歷九月九日列為國家認定的節日是在唐德宗李適年間。

『貳』 重陽節習俗

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求壽等回習俗。傳承至今答,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重陽節是指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

據現存史料及考證, 重陽節的源頭,可追溯到上古時代。古時季秋有豐收祭天、祭祀大火星活動。《呂氏春秋·季秋紀》有載,古人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這是重陽節作為秋季豐收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重陽節起始於上古,成型於春秋戰國,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

『叄』 以下哪個不是重陽節的習俗登高遠眺、祭祖、踏青、放紙鳶

您好。
踏青不是重陽節習俗。因為重陽節是在秋天,也沒有青可踏。

重陽節,是中國傳統節日,節期為每年農歷九月初九。「九」數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重陽節源自天象崇拜,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據現存史料及考證,上古時代有在季秋舉行豐收祭天、祭祖的活動;《呂氏春秋·季秋紀》中收錄,古人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這是重陽節作為秋季豐收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唐代是傳統節日習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時期,其主體部分傳承至今。重陽祭祖民俗相沿數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個古老民俗。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節、七月半並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
希望能夠幫到您,謝謝,望採納。

『肆』 重陽節人們登高郊遊是因為什麼

重陽節農歷九月九日,是我國傳統的重陽節,又名重九節、登高節、菊花節、茱萸節。
重陽節登高是有歷史悠久的一項活動。
重陽節時,正是金秋送爽、丹桂飄香、風霜高潔之際,宜登高望遠,賞菊賦詩。在我國,早在戰國時代就形成此節。到漢代,逐漸盛行。《西京雜記》說,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後殘害死後,她的侍女賈佩蘭也被逐出宮,嫁給平民為妻。一次她談起每年九月九日,在皇宮中佩茱萸、食蓮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的事情。
《續齊諧紀》則記載:「汝南桓景,隨費長房游學累年。長房謂之曰:九月九日汝家中當有災,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除。景如言舉家登山。……今世人九日登高飲酒,婦人帶茱萸囊,蓋始於此。」
唐代則正式由朝廷批准民間以中和、上巳、重陽為節令。明代皇宮初一吃花糕,九月重陽,皇帝親自到萬歲山登高。此風一直流傳到近世。每到這一天,人們出遊登高,賞菊花,飲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陽糕。時至今日,一些地區仍保存著這種風俗。
我國古代把九定為陽數,農歷九月九日,月日並陽,兩陽相重,兩九相疊,故名「重陽」,又名「重九」。漢末曹丕在《九月與鍾繇書》中說:「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 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與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伍』 下列哪項不屬於重陽節特有的習俗1:登高2:踏青3:喝菊花酒

踏青不屬於重陽特有的習俗。踏青是春天的節目。

『陸』 古人在重陽節登高只是為了郊遊「團建」嗎,還有什麼原因

重陽節登高活動由來已久,人們選擇在重陽節這一天登高臨水,有著非常悠久的文化心理和社會圖景,其中不但是古人逢節慶日登高臨遠的習俗,還有祓禊消災的樸素願望。同時,古人在高處修建亭台樓閣,也是重陽節登高宴飲娛樂的最佳場所。




概而言之,重陽節登高的原因有三:

其一,沿襲舊俗,古人有節假日外出登高的習俗,並不為重陽節獨有,古人世界觀樸素,認為登高處可以天人交接,曠目怡神;

其二,祓禊消災,重陽節擔負秋日高處祓禊的任務,與春日臨水一樣,都有祛病、避災的原始文化心理,也代表古人宗教信仰;

其三,宴飲娛樂,重陽節親友歡聚,友朋唱和,選擇登高處修建亭台樓閣,是極佳的宴飲娛樂場所,可觀賞景色,陶冶情操。

『柒』 踏青不僅僅是端午節的習俗也是重陽節的習俗這句話對不對

不對。踏青是清明節的習俗。重陽節是登高、插茱萸等。
插茱萸簪菊花——重陽節版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權經很普遍,而後歷代盛行。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裡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除了佩帶茱萸,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
宋時還有人將彩繒剪成茱萸、菊花的樣子用來贈送或佩帶。到了清代,北京過重陽節時有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的習俗,寓意「解除凶穢,以招吉祥」。

閱讀全文

與校長在重陽節踏青活動上的講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年大學提供二胡嗎 瀏覽:181
東明縣老年大學網站 瀏覽:307
中學生表格填寫父母經商怎麼填寫 瀏覽:650
浙江省2021年退休養老金領多少 瀏覽:666
7旬老人問什麼時候生活會變好 瀏覽:506
關於4050養老金補貼需要什麼手續 瀏覽:533
老人應多吃什麼食物好 瀏覽:822
十堰市老年大學管網 瀏覽:428
寶寶長壽花怎麼養 瀏覽:113
養老保險打折 瀏覽:470
駕駛證自助體檢一般在哪裡 瀏覽:536
宜春老年大學有人說不要養老金 瀏覽:505
女60歲失地保險 瀏覽:55
長春市開養老院政策 瀏覽:792
四川綿陽萬人養老院 瀏覽:654
慰問敬老院活動簡介 瀏覽:831
養老金企業和個人 瀏覽:70
關於重陽節的口訣 瀏覽:519
用冰糖雪梨孝敬長輩們的作文 瀏覽:307
70歲以上還能買車嗎 瀏覽: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