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廣東增城重陽節習俗
九月初九的重陽節,又名重九節,在我國是十分重要的民俗節日。每年重陽到來之際,全國各地的節俗各具特色,也反映出泱泱大國豐富多彩的風土人情。那麼今天的老黃歷就為你介紹,廣東增城重陽節習俗。
增城當地有春(清明)秋(重陽)兩祭的習俗,農歷九月初九日重陽節,人們會帶著祭品到墳地祭祀祖先,懷念已故的親人。增城人重陽節祭祖,其祭品、祭式等與清明節大體相同,在重陽節期間,一些機關、團體、學校等還要組織幹部職工和師生到革命烈士墓祀革命英魂,向革命烈士敬獻鮮花。
而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移風易俗,重陽節又成為「敬老節」,20世紀80年代末鄭散鉛起,增城各級政府、社團在重陽節前紛紛舉辦敬老活動,如慰問孤寡老人、為老人送醫送葯、為老人免費體檢等,形成美俗良風。
重陽時節秋高氣爽,登高成了人們重要的節日活動。增城人也習慣於是日登高「轉喊好運」,寓意步步高升。青少年登上高山放風箏取樂,小孩子則買風車「轉運」。老乾、民政等政府部門也組織老人登高。
從20世紀80年代起,增城當地重陽登高的習俗越來越盛。為防止發生山火,公安、林業等政府有關部門規定登高嚴禁攜帶打火機、火柴、炮仗、煙花等火種上山,對未開放的山頭嚴禁登山。如今已開放並可登高的景點,有派潭白水寨省級風景名勝區和增江的焦石嶺等。
增城當地農村,在重陽節還掘陵有蒸糕的習俗,這是取「糕」與「高」同音,寓意小孩快高長大,將來步步高升。當地人蒸糕,是先將大米浸泡一晚,再磨成米漿,加入糕種、紅糖,經一晚發酵便可上籠蒸食,米漿發酵得越好,蒸出來的糕越大,質量越好。
了解更多星座網路、八字姻緣、八字事業、婚姻運勢、財神靈簽、情感合盤、看另一半、八字測算、姓名速配、一生運勢、復合機會,您可以在底部點擊在線咨詢(僅供娛樂):http://www.adxqd.com/xz/
㈡ 2020廣州重陽節登高好去處爬山需要預約嗎
重陽佳節素來就有著登高這個傳統的習俗,不少人都會趁著重陽節的時候登高望遠,賞花遊玩,共同慶祝這佳節的來臨。廣州當地有著許多美麗的山川風景,可以在重陽節攀登,但是如今疫情尚未結束,重陽節爬登山是否需要進行預約呢。
根據疫情防控指引,為減少了疫情傳播風險,景區實行分時預約游覽制度,請您實名預約成功後攜身份證前往任一已開放門崗,在入口處需佩戴口罩並配合工作人員測量體溫等方可進入游覽。
白雲山自古以來就是有名的風景勝地,「蒲潤源泉」、「白雲晚望」、「景泰歸增」等均被列入「羊城八景」。近年來又開辟了山頂和山北公園,修建了庭園式山莊旅舍、雙溪別墅、松濤別院及觀鳥園。每年的農歷9月9日重陽節,會有許多人去登白雲山。
白雲山很早就知名於世。戰國時已有名士出入,晉朝時已風景宜人,唐朝便以勝地著稱。宋代以來的"羊城八景",白雲山就佔多處。羊城人們一向喜歡到此登高游覽,尤其在九九重陽,更以登白雲山為樂事,每逢此時,扶老攜幼,人流熙熙攘攘的熱鬧場景便構成羊城一幅獨特的風情畫。
預約入口:點擊進入
廣州白雲山大地花卉藝術展還在繼續!10月25日前,你還有機會來雲台花園賞花逛展!
作為雲台花園的招牌項目,本次大地答迅花卉藝術展邀請了花藝大師——黃仔老師為藝術展提供作品。
黃仔老師運用竹枝竹條作為基礎材料,編織出造型,再點綴以花卉,分別設計了《力量》、《流光律動》、《繁·華》、《美麗家園》四個花藝作品,為雲台花園平添了不同的色彩。
蓮花山旅遊區景觀獨特,風光如畫,語花香。鷺鳥保護區內有五千多隻鷺鳥,清晨和黃昏,千_飛,頗為壯觀。百花園、蓮花仙境、桃花園內,各式鮮花競相開放,漫漫花海,奼紫嫣紅,獨特造景,相得益彰。蓮花山旅遊區東面面向珠江口獅子洋寬闊的水面,廣闊的農田,視野開闊,登高望遠的絕佳場所。粵海度假村酒店,背靠朴巍我的蓮花塔,向煙波浩淼的獅子洋,酒店客房面朝大海,依山而建。
預約方式:微信搜索「粵遊玩」小程序,點擊蓮花山,按照提示操作預約
重陽節將至,蕉石嶺森林公園作為增城區唯一開放登高點,於10月24日18時開始開放,各位街坊注意,今年登山要先進行預約,一起來看看怎麼預約吧!
10月24日18-22時為入園時間,22時以後停止入園,24時疏散人流後關閉園區,參加人數最多限定為10000人!
預約時間:10月19日0時-10月23日24時
預約入口:
預約進園時段:預約進園時段為18-22時,分四個時段入園
可選擇18-19時、19-20時、20-21時、21-22時四個時段預約,並在預約時段內入園。
22時以後只出不進,預約成功後每個預約號最櫻敬多可3人入園,每個時間段限流2500人,並清頌此在規定時間內進園參加登山活動。
據以往經驗,20時-22時為入園預約較多人群時段,為了避免預約不成功,可選擇18-19時預約時段,成功率會更高哦。
㈢ 重陽節爬山的意義是什麼 重陽節登高意味著什麼
導讀:重陽節是有很多習俗活動的,為了讓大家更懂得重陽節是怎麼過的,會在重陽這天挨個把重陽節習俗體驗一遍,當然重陽節爬山的習俗體驗一遍就夠嗆了,那你可知重陽節爬山的意義是什麼嗎?想知道重陽節登高意味著什麼,就來瞧瞧我的介紹吧。
重陽節爬山的意義是什麼
重陽節時,正是金秋送爽、丹桂飄香、風霜高潔之際,宜登高望遠,賞菊賦詩。在我國,早在戰國時代就形成此節。到漢代,逐漸盛行。
《西京雜記》說,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後殘害死後,她的侍女賈佩蘭也被逐出宮,嫁給平民為妻。一次她談起每年九月九日,在皇宮中佩茱萸、食蓮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的事情。《續齊諧紀》則記載:「汝南桓景,隨費長房游學累年。長房謂之曰:九月九日汝家中當有災,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除。景如言舉家登山。……今世人九日登高飲酒,婦人帶茱萸囊,蓋始於此。」唐代則正式由朝廷批准民間以中和、上巳、重陽為節令。明代皇宮初一吃花糕,九月重陽,皇帝親自到萬歲山登高。此風一直流傳到近世。
每到這一天,人們出遊登高,賞菊花,飲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陽糕。時至今日,一些地區仍保存著這種風俗。
登高是重陽節的重要風俗。漢代此俗當由汝南人桓景在九月九日登高以避災故事而來。
到了魏晉時代,登高的日期已專定在九月九日。《荊楚歲時記》說,九月九日,士農工商各行業的人都到郊外登高,設宴飲酒。《千金月令》也說:「重陽之日,必以餚酒登高眺遠,為時宴之游。賞菊以暢秋志。」東晉詩人謝靈運為了登高的方便,還自製了一種前後裝有鐵齒的木屐,上山時去掉前齒,下山時去掉後齒,人稱「謝公屐」。在唐代,一些著名詩人都以詩篇記載了重陽節的活動。
如李白《九日登巴陵望洞庭水軍》詩中說;「九日天氣晴,登高無秋雲。」杜甫《九日》詩中也寫道:「去年登高縣北,今日重在涪江濱」等等。在宋代,登高之風依然風行。《東京夢華錄》載:「都人多出郊外登高,如倉王廟、四里橋、愁台、梁王城、硯台、毛駝岡、獨樂岡等處宴聚。」在南宋,據《武林舊事》載,宮廷於八日作重陽排當,以待翌日隆重遊樂一番。
明代,皇帝親自到萬歲山登高。清代,皇宮御花園內設有供皇帝重陽登高的假山。在民間,早期以登阜城門外五塔寺和左安門內法藏寺為盛,晚清以登陶然亭、薊門煙樹(德外土城)、八大處等為多。據《燕京歲時記》載:凡登高,必 「賦詩飲酒,烤肉分糕,洵一時之快事。」
重陽節登高意味著什麼
1、有辟邪氣之說:古人認為重九之時,天地二氣相交,不正之氣彌漫,為避免接觸不正之氣,須登高山以避重九之邪氣。
⒉祈福和感恩:古代對山神有崇拜之情,以為山神能使人免除災害,所以人們在"陽極必變"的重陽日子裡要登山以求吉祥。
3、吉利之意:有說農歷九月九日具有「宜於長久"的吉利之意,因此,重陽登高,飲菊花酒,女子在手臂上系茱萸囊逐漸成為民間習俗。
4、登高採集:重陽時節,山野里的野果、葯材之類正是成熟的季節,農民紛紛上山採集野果、葯材等,登高的風俗最初可能就是從此演變而來的。
重陽節去哪裡登高推薦
1、武功山位於江西省萍鄉市,是中國十大「非著名」山峰之一,海拔1918.3米。大面積高山草甸,數量眾多的瀑布溪流共同成就了「江南第一戶外運動聖地」的美名。
有全世界同一緯度上絕無僅有的高山草原風光,美得驚艷。看星空、等日出,來一場不一樣的徒步旅行!
2、從化天堂頂,位於從化、增城與龍門縣交界,為南崑山主峰,是廣州第一高峰,海拔1210米。這里山高氣爽,林木蔥郁,峻嶺錯疊,具有秀、幽、奧等自然特色。連綿竹海、重巒疊嶂、古樹參天。登高遠望使人置身於仙幻奇景之中。
天堂頂與附近的天堂二峰、猴子額、橫坑頂等構成四大雄峰,夕照光明,愈顯峻峭,使人有蒼山不老之感。
可以觀日出、林海、雲海,俯瞰流溪河、南崑山、從化溫泉、抽水蓄能電站等風光。
3、增城牛牯嶂又名靈山,海拔1084.3米,是增城第一高峰,位於增城北部派潭鎮境與龍門縣交界處,北眺南崑山,由四座超過1000米的山峰組成(1座峰頂伏幼鼠兩只,1座峰頂似直立有眼牛頭,1座峰頂為斗笠,1座峰頂如水牛卧伏。因山形像一隻水牛伏於水中,故稱為牛牯嶂。山坡較陡,河谷切割較深,有瀑布和峽谷;人煙稀少、植被茂密、原始,是探險獵奇的好地方。
增城最後的秘境--站在牛牯嶂之巔,北部山區美景一覽無遺,東面南昆層巒疊嶂,南面增江玉帶般飄逸,西北更有白水飛瀑。
山頂上的巨石陣,鬼斧神工、使人驚嘆。經千萬年大自然造化,看什麼有什麼,想什麼似什麼,或大象或獅子;或麒麟或神龜;或觀音......發揮你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