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孝敬父母的三件事

孝敬父母的三件事

發布時間:2023-07-15 11:35:08

1. 生活中怎樣孝敬父母

世間最賺錢的買賣,莫過於為人子女。一聲「爸爸」「媽媽」,便輕而易舉地換來了兩個人對你一生的細心呵護。且不說幼時勤換尿布,童年時代燈下悉心教導,青年時代日夜牽掛,也不說平日里噓寒問暖,撒嬌包容;就說父母一生忙忙碌碌,辛辛苦苦討得一點糊口養命錢,便全數付與了子女,人世間,難道還有比為人父母更虧本的買賣嗎?
時光苒苒青春不再,轉眼間父母已霜鬢微白,看著父母一天天的蒼老,許多有孝心的年輕人也想通過努力讓父母「扭虧為盈」,給他們的余暉添點溫度與色彩。只是大多人會覺得無從孝順起,加上兒女們正青春年少,或求學外地,或謀生在外,或成家立業,肩負更多的責任與壓力,生活的煩惱與壓力已無暇顧及。於是,很多人會一邊感嘆「樹欲止而風不靜,子欲養而親不待」,一邊把孝順這件事兒壓到思維的某個角落,只在某個不經意間才會想起。
我們常常抱怨自己的父母給自己的不夠多,但我們捫心自問,自己對父母的愛足夠多嗎?如此,我們又有什麼資格說自己的父母不好的呢?在我們小的時候,父母是保護我們的,當自己成長時,會有許多因為工作學習而無法回到家中與父母一同吃飯談心,所以才會有如此多的老人寂寞著,順是我們最基本的品質,是讓我們把孝順父母放在最首要的位置。然而,孝順難道就只是提供衣食住行嗎?其實不然,父母都是善良的天使,一個眼神,一句暖語,一點點禮品,早已讓他們開心不已。
其實,只要你真正的想去行孝,在哪裡,用什麼方式,都能夠表現出我們這顆孝心來,這個一定要落在心裡上,那麼,行孝具體應該從哪幾方面開始去做呢?
1、悅親(禮敬父母)
悅親是養親的第一要訣,使父母常生歡喜心,可以增進他們的健康,這是壽親之道。在父母前萬不可有愁容,更不可有怨言,無論我們的環境是順還是逆,都應該克制感情,以悅親為主。對於「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這是孝順父母應該有的態度。
在父母面前要和顏悅色,要知道我們的每一次頂撞,不耐煩,都會極大的減損我們的福報。永遠都不要和父母說:煩死了,真啰嗦,說了你也不懂,別問了等等這樣的話。這種行為言氣最傷父母的心,切記,在任何時候要控制自己的情緒,控制自己的行為,要禮敬父母,尊重父母體會他們的感受。
於丹在一次講座中說,兒女有錢了很容易做到給父母買車、買房,但是最難做到的就是不給父母臉色看。孔子曾經對他的學生們說過,孝敬父母什麼最難?是「色難」,就是不給父母臉色看最難。如果你流露出你的蔑視和不耐煩,這種孝心就是不到位的,因為這會讓父母很不安心。有人認為,買房子、請保姆、吃大餐、去旅遊就是孝順父母,其實,物質上給父母的享用,這是低層面的「孝」;而高層面的「孝」,應該表現為對父母精神上的敬重和感情上的安慰。
我們要經常對父母微笑,經常敬重地對待他們,關心他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每天認認真真看著父母的眼睛,跟父母交談幾分鍾,不嫌棄,不抱怨,想對父母發脾氣時克制一下,始終和顏悅色對待父母,她們就會生活得開開心心的。隨時都給父母好臉色,這是舉手之勞的事情,好臉色不用花錢去買,不用向誰去借,也不用交學費去學,更不需要什麼力氣;可現實中不管什麼情況下都能做到給父母一個好臉色,又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實,每天給父母一個「好臉色」,關鍵是心懷感恩之情,多想想長輩們的付出和哺育之恩;真心愛父母,應該和顏悅色,從內心深處發出微笑,讓他們感到快樂、幸福。
2、幫父母做家務
孝順父母是最大的福田。我們在為父母做家務,其實是在為自己培植福報,現在很多的年輕人,大多數都在外地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並不多,那就更要珍惜這難能可貴的機會,多為父母做家務分擔辛勞。
3、常懷恭敬之心
在父母面前要常懷恭敬之心,做人懂得禮敬退讓,也懂得心懷感恩,很多人覺得自己翅膀硬了,不需要父母照顧了,就不在理會父母,即使偶爾想起來,也只是象徵性的給父母買點衣服,送點錢,覺得自己孝順父母了,其實這種行為就是最大的不孝。真正的孝順不在貧窮,不在物質,不論何時何地,貴在那顆心。
4、幫父母洗腳
談到給父母洗腳,可能很多人覺得有些難為情,事實上我們哪怕只給父母洗一次腳,感覺就會很不一樣。古語說:「人之有腳,猶如樹之有根,樹老根先衰,人老腳先衰。」我們為父母洗腳一方面可以讓父母變得更加健康,另一方面我們也是在找自己做人的根,那就是我們的父母。相信大家平時,可能都覺得自己很愛父母,也會給父母錢,給父母買東西,做這些當然也很好,然而這都不及為父母洗一次腳來的真實、貼心、真切。想想父母為我們操勞了多少心,受過了多少罪,洗腳實在算不了什麼。
孝,為德之本,這是我們每一個人應該謹慎遵守的;百善孝為先,行孝道不僅是作為兒女應盡的本分,也是在培養自己的福德。人生於天地之間,父母是我們最大的恩人。所以無論何時何地,切記一定要行孝道。

2. 記敘文:孝敬父母 800字 (兩到三件事)

1.我懂得了孝敬父母

自我們懂事以來,我們一直在學會懂得。例如:懂得感恩、懂得幫助別人、懂得尊敬師長……還有最重要的就是要懂得做人的道理。不過,我卻遲遲才學會懂得去好好的孝敬我的父母!

從小到大,我總是聽到爺爺奶奶對我說:「你長大以後,一定要孝敬你的父母,做一個孝順的乖孩子!」爺爺奶奶這么說,街坊鄰居也這么說,連老師們也都這樣的教導我們。可是,我竟一直都很迷惑,心想:為什麼我要孝順他們呢,父母用得著讓我們去孝順嗎?可是,直到這么一天,我才終於明白了為什麼我們要孝順生我養我的父母了!

那時,我還在讀小學五年級,作業天天多的是滿天飛,真是怎麼做也做不完。一天,老是仍是布置了大量的作業,我以做完勞動就立即快馬加鞭的趕回了家,開始奮筆疾書的坐了起來,媽媽慢慢的把飯菜拿進來,小心翼翼的放在書桌上,輕輕的撫摸著我的頭,關切的詢問我:「孩子,慢點做,先把飯吃了吧,等會兒給你泡杯茶,別心急,媽等著、陪著你。」我聽了這番話,頓時一股酸勁兒湧上我的心頭,我想哭,但忍住了。只是默默的吃著飯。「十點了」「十點了」鬧鍾又叫了起來,我還在為三道題傷腦筋,這時,我已很困了。媽媽說:「你先去睡吧,我來幫你想把!」我直點頭倒在床上一忽兒睡著了。兩點整,我無意中醒了過來,看見書房的大燈還開著,心想:媽媽不會……想到這,我沖了進去。只見媽媽靜靜地卧在書桌上,身上不時地打著冷顫,我二話沒說,拿了件外套披在了媽媽的身上,媽媽被驚醒了,說:「你怎麼又起來了,我算出來了……!我一下子抱住了媽媽,一直強忍在心中的眼淚終於不禁嘩嘩的流了下來,我抽泣著說:「媽媽,你為了我,明天還要上班,你只是幫我想題,卻讓我先去睡,自己趴在桌上睡著了,我……?」我一時間突然說不出話來了,媽媽卻笑著安慰我說;「我是你的媽媽嘛,當然要好好愛你、呵護你啦,傻孩子!」我此時終於擠出一句話:「媽媽,我以後一定要永遠孝敬您!」我們就這樣緊緊地抱在了一起。久久沒有鬆手!

作為子女,我們一定要孝敬我們的父母,他們給了我們生命,給了我們無私的愛,把他們的一切都給了我們,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去孝敬他們,做一個孝子呢?

就是在那一刻,我才真正懂得了孝敬父母的真諦!

2.我懂得了孝敬父母
人總是在長大。在我成長的過程中,也漸漸悟出了許多道理。

自小,我一直認為父母為孩子洗衣服、做飯,忙這忙那是天經地義的。但從那天起,我終於明白了,在天經地義的背後,是父母一直在付出……

那天,許多同學到家裡玩。人都走了後,只見房間里亂七八糟,什麼碎紙、書本、圓珠筆……滿地都是。我正想叫奶奶快幫我整理一下,不料她又有事出去了--還是自己來吧!

極少做過類似勞動之事的我,手不免有些生疏。捧在手裡的東西好像故意跟自己過不去似的,老掉在地上。還有那書,東一本,西一本,好不容易才湊齊。

把東西放好,掃地,用抹布擦…… 我幹得不亦「累」乎。在克服了重重困難後,房間終於打掃好了。可此時的我,已是汗流浹背,精疲力盡。誇張點,差不多要癱瘓了!我是按照奶奶平時的步驟做的呀!沒想到那麼累!再看看手錶,用了將近2個小時呢!(可奶奶平時干這活只需要幾分鍾就夠了)
在日常生活中不管幹什麼我總是挑三揀四的,可是奶奶並沒有煩,因為奶奶不會因為這樣子就討厭我。我在奶奶手下生活了12年了,天天都是這個樣子。所以從今往後我要多幫奶奶干一些事情。讓奶奶減輕一些負擔。
我真慚愧!

汗珠又一次滴下來,還摻雜著咸鹹的淚水。淚咸,我心也咸……

從那以後,我懂得了孝敬父母。

3.我懂得了孝敬父母

以前,我總認為爸爸媽媽養我給我錢是理所當然的;總覺得爸爸媽媽的工作多輕松呀!我們讀書這么累,他們應該為我「效勞」。所以我常常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例如——
一天,放學回家。爸媽還沒回來,於是我便坐在椅子上看電視。直到晚上八點鍾爸媽才回來。我的肚子已經餓得呱呱大叫。我氣急了,說:「你們怎麼不早點回來?」疲憊不堪的媽媽說:「寶貝兒,媽媽臉洗了就給你做飯。」飯好了,按例媽媽又要喂我吃飯了,可媽媽太累了,於是就沒喂我。我覺得委屈,便大哭起來。爸爸連忙逗我、喂我,這時我的氣才消了一半。早上,我媽很早就起來做飯,見我起來便熟練地給我穿上衣服,然後去上班。可直到有一天,一件事讓我改變了我的看法。這天——
在學校,老師說帶我們去工地上觀賞。我既高興又興奮。我們剛到,老師便讓我們戴上安全帽。我多麼渴望能見到爸爸媽媽呀!在「茫茫人海」中,我仔細地一個一個看,終於在一個角落裡看見了我爸媽,我嚇了一跳,爸媽都穿著一件灰溜溜的衣服,汗水滲透了他們的衣衫,臉花得像唱京劇的一樣。這時爸媽也看見了我,對我說了一句:「小利,小心一點。」頓時我的心像被針扎了一樣疼。我現在明白,爸媽的工作多麼辛苦呀!我們的學習多麼輕松呀!
現在,爸媽回來,我便會自覺得給他們端上一杯茶。吃飯穿衣也不用他們麻煩了。自己還會學著做飯,幹家務。我真的該孝敬他們了。

4.
以前我都認為,我的衣食起居理所當然是父母做穩妥了之後我再去做,我簡直就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家務活我也不願意去干,直到媽媽三令五申才去做,還表現出了一副不情願的樣子。我還經常和他們頂嘴,往往是兩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搞得我們的關系很緊張。但有件事過後,我懂得了應該做家務。

記得那是期中考試成績下來的那天晚上,我沒有考好,於是我和媽媽頂嘴說什麼這道題不應該錯,那道題不應該錯,慢慢地從小吵到大吵,我們的嗓門兒也越來越高,吵得媽媽滿臉通紅,而我吵得臉色煞白。我去自己屋生悶氣去了,而媽媽則幹家務活,我該乾的家務活也沒干,直接睡覺了。而媽媽又拖地又掃地,忙得不亦樂乎,直到十點半才去睡覺。

第二天早晨起來,媽媽對我說她的手腕疼,我也沒好氣的看了看。但當看到媽媽手腕那麼疼還為我做飯的時候。我心裡不覺得感到一陣酸痛,我也對我昨天晚上的事感到愧疚。

父母的愛是無私,是情願的,在他們為我做出了事以後,我都不懂得回報父母的愛,還去傷父母的心。而作為家庭中的一員,我也更應該懂得幫父母做一些家務,讓父母也體會到一些愛,就像烏鴉反哺一樣,我也要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5.從小到大,是父母養育了我們。父母給我們的愛比泰山還重,比海還深,我們為什麼不應該孝敬父母呢?

其實,在我上三年級的時候,對孝敬父母這件事並不在意。那時候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父母每天依然樂呵呵的,所以我很「霸道」,遇到不開心的事就要和他們大吵一架,可是,自從我叫過一次家長後,我慢慢懂得了孝敬父母。

三年級下冊,我的學習成績退步了,老師讓我叫了家長。 老師與媽媽的談話,我一字不漏地聽了,聽後我很難過。媽媽為了能好好照顧我而放棄了工作,家庭的資金來源全部由我爸爸承擔,爸爸為了使自己不被老闆挑出毛病扣工資,每做一件事都非常仔細,一天下來,不知爸爸有多麼疲憊,媽媽每天接我、送我,為我洗衣做飯,就算累的腰酸背疼,媽媽也不會叫一聲苦。想到這兒,我的鼻子不禁抽嗒了一下,父母這么辛苦,我還吵他們、鬧他們,如今,我的學習成績又下降了,這怎麼對得起父母呢?

現在,我已經上六年級了,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增多,我更加體會到了父母為了養育我們的辛苦。父母辛辛苦苦的養育了我們,我們的成績如果不好,日常生活中不懂事,對父母大呼小叫,你可知為我們操碎了心的父親母親內心有多麼傷心、難過嗎?

父母養育了我們,我們必須報答父母,當父母難受時,要對父母多一點關心,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不要麻煩父母;當父母休息時,為父母輕輕蓋上一件衣服……這么多孝敬父母的事,為什麼我們不去做呢?

父母養育了我們,我們要孝敬父母。當然,給父母最好的回報就是——好好學習,成績優異!

3. 孝敬父母要做的45件事

孝敬父母要做的45件事?《孝敬父母要做的45件事》這本書,是暑假時我表弟臨走前送給我的。當我結果它的時候心裡很不爽,你這不是說我不孝敬父母嗎?可當我看到他那真誠的眼神我還是把書接下了,還耐心的看完了。
他走後的當天晚上我就拿起了這本書,打開了扉頁,一字一句的看了下去。。。。。。。
隨著書翻過的頁次越來越厚,我的感觸也越來越多,越來越自責。
靜下心來,試著用自己行為對比這孝敬父母要做的45件事,我又做到了哪一點呢?母親節想到過要送給媽媽一束花,問候一句「您辛苦了」了嗎?生日時可想到了媽媽生我時的痛苦,謝謝媽媽給我生命了嗎?對父母說過「我愛你們」了嗎?。。。。。。。所有的這些我幾乎都沒做到!不但如此,我還變本加利的做著讓爸爸媽媽傷心的事:學習不專心,不主動,非得爸媽催著才會去做,好象是在為父母學習;很少主動幫媽媽做家務,而被媽媽叫著做家務時,還拖拖拉拉,口裡說著怨恨媽媽的話;當爸爸媽媽看到我的不良習慣提醒我改正時,我還無理辯三分的胡絞蠻纏,惹得媽媽大發雷庭。。。。。。。。
看著這本書,腦子里忽然浮現了老師給我們講過一個故事《蘋果樹和一個小男孩》:一個小男孩在幼年時經常跟家旁的一棵蘋果樹玩,他在樹上摘蘋果吃,在樹枝上玩耍,隨著時間快速飛過,小男孩也長大了,樹很久沒有見到小男孩了,樹很傷心。
有一天樹見到了小男孩,樹說「:到我的樹枝上玩吧!」,小男孩說:「我現在缺錢你能給我一些錢嗎?」樹說:「我沒錢但你可以把我的蘋果摘走和把樹枝砍去賣錢」,男孩匆匆爬上樹把蘋果摘了,把樹枝砍掉,樹很疼痛,但卻很開心。
樹又很久沒有見到男孩了,它又傷心了。這一天樹見到了長大的男孩,樹又說「:再到我的樹幹上玩吧!男孩說:「我想漂洋過海,你有船嗎?」
樹說:「我沒船,但你可以把我的樹干砍去做成船隻」,男孩砍掉了樹干做成了船,這時的樹已經不能稱之為樹,只能稱之為樹墩了,可它仍就心甘情願,開心無比。
這棵樹讓我聯想到了父母,父母就象這棵樹一樣,他們會盡一切努力地滿足你的要求,哪怕是不合理的要求,而做子女的有幾個能替父母著想,兒時只顧向父母索取,長大後只顧著自己的工作、家庭,又有幾個能感受到父母的孤獨而常陪老人聊天?常回家看看呢?
想到這兒,再看看自己平常的行為,真為自己的不孝感到羞愧,心裡對爸爸媽媽生出了無限的愧疚。爸爸媽媽,原諒你們這個糊塗任性的兒子吧!媽媽,我最最應該向你道歉!你給了我生命,而我卻不愛惜你給的這個生命,總挑食,在飯桌上,你往我碗里夾菜時,我卻把碗躲到一邊,常常惹得你一肚子的氣。
你們能做到孝敬父母嗎?一句古話說得好: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時光匆匆,父母已是滿頭白鬢,孝敬要乘早,不要等到將來後悔莫及!

4. 請大家說說孝敬父母必做的10件事(歡迎補充)!謝謝!

1 給爸媽洗腳 剪指甲
2 經常探望父母
3 多與父母交流,談心,不是光去看看買點東西就可以的
4 幫老媽染發
5 陪老爸遛彎
6 吃什麼穿什麼喝什麼都想到父母,讓父母也常常
7 有時間帶父母出去走走,旅旅遊
8 不跟爸媽頂嘴,多順從父母。
9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10 我愛我的爸爸媽媽

5. 三個孝親故事 簡短

1. 卧冰求鯉
王祥,生母早喪,繼母朱氏多次在他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使他失去父愛。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帶侍候,繼母想吃活鯉魚,適值天寒地凍,他解開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躍出兩條鯉魚。繼母食後,果然病癒。

2.聞雷泣墓
王裒,博學多能,父親王儀被司馬昭殺害,他隱居以教書為業,終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晉臣。其母在世時怕雷,死後埋葬在山林中。每當風雨天氣,聽到雷聲,他就跑到母親墳前,跪拜安慰母親說:「裒兒在這里,母親不要害怕。」他教書時,每當讀到《蓼莪》篇,就常常淚流滿面,思念父母。

3.扇枕溫衾

黃香,東漢江夏安陸人,九歲喪母,事父極孝。酷夏時為父親扇涼枕席;寒冬時用身體為父親溫暖被褥。

6. 中國孝親敬老的故事有哪些

1、蘆衣順母

孔子有個弟子叫閔損,他生母早死,父親娶了後妻,又生了兩個兒子。繼母經常虐待他,冬天,兩個弟弟穿著用棉花做的冬衣,卻給他穿用蘆花做的「棉衣」。

一天,父親出門,閔損牽車時因寒冷打顫,將繩子掉落在地上,遭到父親的斥責和鞭打,蘆花隨著打破的衣縫飛了出來,父親方知閔損受到虐待。父親返回家,要休逐後妻。

閔損跪求父親饒恕繼母,說:「留下母親只是我一個人受冷,休了母親三個孩子都要挨凍。」父親十分感動,就依了他。繼母聽說,悔恨知錯,從此對待他如親子。

2、親嘗湯葯

劉恆,漢高祖和薄太後所生。高後八年(前180年)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聞於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

母親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葯,他親口嘗過後才放心讓母親服用。

他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注意發展農業,使西漢社會穩定,人丁興旺,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他與漢景帝的統治時期被譽為「文景之治」。

仁孝臨天下,巍巍冠百王。莫庭事賢母,湯葯必親嘗。

3、埋兒奉母

漢朝有個叫郭巨的人,原本家道殷實。父親死後,他把家產分作兩份,給了兩個弟弟,自己獨取母親供養,對母極孝。

後家境逐漸貧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擔心,養這個孩子,必然影響供養母親,遂和妻子商議:「兒子可以再有,母親死了不能復活,不如埋掉兒子,節省些糧食供養母親」。

當他們挖坑時,在地下二尺處忽見一壇黃金,上書「天賜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奪」。夫妻得到黃金,回家孝敬母親,並得以兼養孩子。

郭巨思供給,埋兒願母存。黃金天所賜,光彩照寒門。

4、卧冰求鯉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喪,繼母朱氏多次在他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使他失去父愛。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帶侍候,繼母想吃活鯉魚。

適值天寒地凍,他解開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躍出兩條鯉魚。繼母食後,果然病癒。王祥隱居二十餘年,後從溫縣縣令做到大司農、司空、太尉。

5、棄官尋母

朱壽昌,宋代天長人。七歲時,生母劉氏被嫡母(父親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

神宗時,朱壽昌在朝做官,曾經刺血書寫《金剛經》,行四方尋找生母,得到線索後,決心棄官到陝西尋找生母,發誓不見母親永不返回。

終於在陝州遇到生母和兩個弟弟,母子歡聚,一起返回,這時母親已經七十多歲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二十四孝

7. 父母之中,如果有一個人先走了,孝順的兒女會做好哪三件事

父母之中,如果有一個人先走了,孝順的兒女會做好哪三件事?

一:重視父母要想獨居生活的意向

一旦踏入了老年人,老人會更側重於清靜的晚年生活,她們會越來越不喜歡打攪,期待一些麻煩事不必隨便煩他。當她身旁沒有了老伴兒,他只會感覺與兒女住在一起都是拘束,沒法使他安度晚年。

這個時候,她們提出了要想獨自一人定居的信息內容,做為兒女的你,請盡快理性地重視父母的意向,最好是要想方法盡可能達到父母的意向。千萬不要使他感覺,你與它們同住在同一個屋檐下,是一個拘束。這不是囚牢,我們沒有任何借口去束縛老人精神上和行為里的隨意。

8. 孝敬父母兩三件事

第一,做一個正直的人。要讓他們覺得沒養育你是一個不悔的事,因為你不會讓他為你操心或擔憂。
第二,做一個不讓父母操心的人。要讓他覺得沒白養你,因為你很孝順,能夠讓他安心順意,夠體貼。
第三,拿出一點成績讓他們覺得很自豪。比喻你有很優秀的成績,不錯的表現,健康的心態等
當然,如果說有什麼具體的事,那就要視你的個有能力的情況來辦啦!比如說:多陪陪父母(下棋、游園、購物聊天等),多奉獻一下愛心(做飯、做較重的家務、給他們賣件合適的禮物等)

閱讀全文

與孝敬父母的三件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女性怎麼長壽不老 瀏覽:290
上繳養老保險表格 瀏覽:566
老人外套女秋季60歲 瀏覽:698
70歲胸挺 瀏覽:893
裡面的老人是誰英文怎麼說 瀏覽:262
揚子養生壺不工作怎麼回事 瀏覽:476
父母的kpi怎麼減 瀏覽:405
入職體檢說我血糖偏高怎麼辦 瀏覽:404
孝順父母律師 瀏覽:308
如何與女朋友的父母交流 瀏覽:611
小學生孝敬父母圖片 瀏覽:859
社保為什麼交到退休 瀏覽:173
對於老人家找老伴大家怎麼看 瀏覽:453
怎麼關心老年人 瀏覽:615
1985年出生的女性退休年齡 瀏覽:772
有哪些適合父母做的生意 瀏覽:30
什麼食物壽命長壽 瀏覽:480
老年痴呆合並肺炎 瀏覽:511
女性老年人嚴重缺鉀 瀏覽:206
延長延長退休年齡最新規定出台 瀏覽: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