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陽節是老人節嗎
是。每年的農歷九月九日重陽節就是老人節,在外工作的人們都會回家陪伴家中的老人度過這個節日,還會帶著老人出門遊玩一番,讓老人們的心情更加的開心。農歷九月九日是我國傳統節日重陽節,重陽節距今已有千餘年的歷史了,只不過古時候的重陽節並不是老人節,而是和親朋好友登高望遠,佩戴茱萸躲避災禍的日子。
(1)重陽節和老人節擴展閱讀
登高旅遊
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
吃重陽糕
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形如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現代重陽糕,沒有固定樣式。
賞菊並飲菊花酒
重陽節,許多人效仿晉朝大詩人陶淵明。一直到明清,飲菊花酒都非常流行
佩茱萸
插茱萸、戴菊花的風俗,在唐代已經普遍流行。
射箭
從南北朝一直到唐代,在重陽節當天,帝王官僚們除了登高作詩,舉行宴會歡樂外,還有了射箭、縱馬、圍獵等活動。像陳後主就是沉迷於聲色之外,還喜愛走馬射箭,亡國時還要再獵一圈。到了唐代,重陽射箭圍獵活動依然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