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隋唐時期重陽節的發展

隋唐時期重陽節的發展

發布時間:2023-07-01 06:39:56

1. 重陽節的起源。

重陽節的起源主要有三個不同的說法,一是來源於《易經》中九之陽數相重,二是來源於古代豐收祭天的活動,三是來源於古代的祭祀火星儀式。

《易經》中九之陽數相重

在《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又為「極數」,指天之高為「九重」。九月初九,日與月皆逢九,是雙九,故曰「重九」,同時又是兩個陽數合在一起,故謂之「重陽」,所以這一天為重陽日。在中國古代人的觀念里,雙九代表著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寓意。因此古人都十分重視重陽節,每年在重陽節的時候都要舉辦隆重的宴會。

豐收祭天

重陽節的源頭,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在當時已有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這是遠古時期,重陽節作為一種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 在西漢時,人們就有在九月九日插茱萸、喝菊花酒的習俗了。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有了重陽節求壽的習俗,同時還要舉辦大型的宴會。

古代的祭祀火星儀式

重陽節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儀式。江南部分地區有重陽祭灶的習俗,是家居的火神,由此可見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絲馬跡。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早已經沒有祭火的習俗了,但是人們對九月因陽氣的衰減而引起的自然物候變化仍然有著特殊的感受,因此重陽節登高避禍的習俗就一直存在了。

重陽節在我國一直以來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每年重陽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很熱鬧,人們會有登高,賞菊、插茱萸、喝菊花酒等一些習俗。除此之外,現在的重陽節也是許多年輕人尊老愛老的節日。

2. 重陽節的歷史演變

重陽節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重陽節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戰國時期。戰國時代,重陽已受到人們重視,但只是在帝宮中進行的活動。
漢代,過重陽節的習俗漸漸流行。相傳漢高祖劉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呂後的謀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賈氏被逐出宮,嫁與貧民為妻。賈氏便把重陽的活動帶到了民間。賈氏對人說:在皇宮中,每年九月初九,都要佩茱萸、食篷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從此重陽的風俗便在民間傳開了。
「重陽節」名稱見於記載卻在三國時代。據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載:「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閑居》詩序文中說:「余閑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這里同時提到菊花和酒。魏晉時期有了賞菊、飲酒的習俗。
唐朝時,重陽節才被定為正式節日。從此以後,宮廷、民間一起慶祝重陽節,並且在節日期間進行各種各樣的活動。
宋代,重陽節更為熱鬧,《東京夢華錄》曾記載了北宋時重陽節的盛況。《武林舊事》也記載南宋宮廷「於八日作重九排當」,以待翌日隆重遊樂一番。
明代,皇宮中宦官宮妃從初一時就開始一起吃花糕慶祝。九日重陽,皇帝還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覽勝,以暢秋志。
清代,明代的風俗依舊盛行。
20世紀80年代起,中國一些地方把夏歷九月初九日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1989年,中國政府將農歷九月初九定為「老人節」、「敬老節」。
2012年12月28日,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新修改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法律明確,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

3. 重陽節的由來

重陽節源自天象崇拜,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據現存史料及考證,上古時代有在季秋舉行豐收祭天、祭祖的活動;古人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這是重陽節作為秋季豐收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

唐代是傳統節日習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時期,其主體部分傳承至今。重陽祭祖民俗相沿數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個古老民俗。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節、七月半並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

重陽節在歷史發展演變中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在民俗觀念中「九」在數字中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寄託著人們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2006年5月20日,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2年全國人大常委會修訂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定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

重陽節各地習俗

【港澳】在港澳人的習俗中,清明為「春祭」,重陽為「秋祭」。重陽登高祭祖的傳統風俗延綿至今。在港澳地區,古老的重陽節,今已演變為一個多元化的節日。

【廣西】隆安縣九月九日放任牛羊自行覓食,俗語說:「九月九,牛羊各自守」。清明是春祭,重陽作為秋祭,重陽拜山是嶺南風俗之一,慎終追遠、顧本思源的傳統數千年來沿襲至今。

【福建】海澄縣重陽節放風箏為戲,稱為「風槎」。相傳九月初九是媽祖羽化升天之日,鄉民多到湄洲媽祖廟或港里的天後祖祠、宮廟祭祀,求得保佑。

4. 重陽節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是在什麼朝代

引言:中國的歷史文化是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的,在中國也有很多的節日比如國慶節,中秋節,春節,元宵節,重陽節,勞動節等等傳統節日,而且每一個固定的節日都有一定的風俗習慣和意義。那麼大家對於重陽節都有什麼了解呢?它在被正式定為明天的節日是在哪個朝代呢?那麼下面來跟小編輯了解一下吧。

三:那麼對於民間節日重陽節都有哪些習俗呢?大家在這幾天一般都在干什麼?

相信大家都知道9月9日是重陽節,大家都會回家陪伴自己的父母,然後吃一個團圓飯,並且在重陽節這一天是需要祭奠祖宗的,插茱萸還有喝菊花茶等等。並且重陽節也意味著是老人節,在另一種程度上來說,也是一種敬老日,它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孝文化和社會文化等等。並且在過中秋節的時候正是秋季也是收獲糧食的時候。並且這個節日是不能被遺忘的,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

5. 重陽節的來源於發展在今天習俗有何變化

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節」名稱見於記載卻在三國時代。據曹丕《九日與鍾徭書》中載:「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重陽節首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聯系的有吃重陽糕的風俗。高和糕諧音,作為節日食品,最早是慶祝秋糧豐收、喜嘗新糧的用意,之後民間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農歷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在漢族古俗中,菊花象徵長壽。古代還風行九九插茱萸的習俗,所以又叫做茱萸節。茱萸入葯,可制酒養身祛病。
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重陽節是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而形成的漢族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的活動一般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義,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獲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人們對此節歷來有著特殊的感情,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
在民俗觀念中,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寓意。1989年,我國把每年的農歷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因此重陽節又多了一層新含意。

6. 重陽節的來歷是什麼呢

重陽節起源於上古時期古人崇拜天象這一現象,由秋收祭祀活動逐漸演變而來。由於重陽節的時間是農歷九月初九,所以這個節日所代表的寓意為“九九歸真”,健康長壽。古人素來崇拜天象,認為世界萬物皆是神靈的饋贈。持有這種想法的古人每到秋收季就會舉行祭祀活動,以此來表達他們對上天的感謝。在《呂氏春秋》這本古籍曾提及當時的人每到九月就會祭天帝。

新中國建立之後,九月九日被重新定義為老人節,藉此來宣傳敬老、愛老這一美好傳統。除了中國之外,像韓國、日本等一些受過漢文化影響的國家也都有過重陽節的習慣,不過稱呼與風俗習慣略有不同。

7. 重陽節的變化及其原因

關於重陽節的變化歷史有很多,主流的主要有幾個,下面一一介紹一下

一,九月初九重陽節,又稱為「重九節」或「老人節」。重陽佳節活動極為豐富,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放風箏、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重陽節,起源於戰國時代,原是一個歡樂的日子。古人將天地萬物歸為陰陽兩類,陰代表黑暗,陽則代表光明、活力。奇數為陽,偶數為陰。九是奇數,因此屬陽,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陽相重,故稱「重陽」。

二,重陽節的源頭,早在《呂氏春秋》中就有記載:「(九月)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帝籍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飭。」、「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於天子。」由此可見,在當時,就已經有了以慶祝豐收為名的祭祀天地神靈、祖宗的活動,用來感謝天地、祖先的饋贈。到了漢朝,《西京雜記》中就有記載,在重陽節這天佩戴茱萸、飲菊花酒,以求長壽的習俗。與此同時,還有各種大型的宴會,這都是先秦時期慶祝豐收的祭祀活動演變發展而來的,這便是早期的重陽節的雛形。

三,重陽的源頭,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呂氏春秋》之中《季秋紀》載:「(九月)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帝籍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飭。」「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於天子。」可見當時已有在秋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饗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
漢代,《西京雜記》中記西漢時的宮人賈佩蘭稱:「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

閱讀全文

與隋唐時期重陽節的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有個老年痴呆的媽 瀏覽:308
孝順鎮哪裡人多 瀏覽:593
愛康美健康體檢怎麼樣 瀏覽:366
市南區教育政務網老年大學 瀏覽:271
父母的錢不給我該怎麼辦 瀏覽:294
紫菜長壽面 瀏覽:159
長壽前程無憂 瀏覽:516
老年痴呆症不說話 瀏覽:986
瘦人多火如何養生視頻 瀏覽:791
深戶現在最低養老金 瀏覽:119
駕照體檢表要交去哪裡 瀏覽:901
中醫都有哪些養生煲 瀏覽:338
長壽佛手裡捧的什麼 瀏覽:216
養老保險計生戶 瀏覽:185
2018沈陽市老年大學 瀏覽:17
昆明官渡區有沒老年大學 瀏覽:37
在上海去哪裡辦入職體檢表 瀏覽:645
原單位和新單位養老怎麼對接 瀏覽:216
體檢代測會怎麼樣 瀏覽:627
上海集體養老服務有哪些 瀏覽: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