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越南人有什麼風俗習慣
越南人見面時習慣打招呼問好,或點頭致意,或行握手禮,或按法式禮節相互擁抱,年齡相近者多以兄弟姐妹相稱。
越南人服飾穿著比較簡單,正式場合男士普遍著西裝,女士穿民族式「長衫」(類似旗袍)和長褲。
越南人飲食習慣於我國廣東、廣西和雲南一些民族相似,以米飯為主食,喜清淡、冷酸辣食物,用筷子。
越南受漢文化影響頗深,多信奉佛教,天主教也有較大影響。越南人普遍供奉祖先,信城隍、財神,傳統節日多與中國近似或相同,最隆重的節日是農歷春節。
越南人忌諱讓人摸頭頂,席地而坐時,不能把腳對著別人。
(1)越南有重陽節嗎擴展閱讀
入境越南的注意事項:
根據海關規定,入出境時隨身攜帶貨幣越盾不超過1500萬,美元或等值外幣不超過5000美元,超出部分須申報並提供合法來源證明。國內團組、中資公司、公民個人來越時,如超出限額須填寫入出境申報單,妥善保管,以便出境時備查。
越海關禁止入境者攜帶易燃、易爆、易腐蝕、劇毒、放射性、有異味物品、各類食品、各種黃色書刊、影碟、未經檢疫的動植物及武器等入境。出境時只能帶1瓶酒,2條香煙,入、出境時,請勿為陌生人攜帶物品。
2. 以下哪個國家也過重陽節蒙古,韓國,越南,印度
韓國也過重陽節,不過其日期是在每年5月8日。
3. 國外有沒有類似重陽節的節日
中國老人節農歷九月初九,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也是我國傳統的敬老節日。據此風俗習慣,1988年我國將農歷的九月初九正式定為"中國老人節",使農歷"九月九"成為我國法定的老人節
1991年,聯合國通過了一項決議,將每年的10月1日定為「國際老人節」。除了國際老人節之外,許多國家還分別設有自己的老人節,這些老人節有的設在金秋季節,因為秋高氣爽,氣候怡人,適合老人參與各類活動,有益於修身養性。有的和本國的傳統節日相結合,為之賦於新的意義。有趣的是,世界各國的老人節分布在一年的12個月中,因此有人說,每個月都是老人的節日。
伊朗的老人節是1月7日,是新的一年中最早的老人節
新加坡的老人節是2月2日。
英國的老人節是3月5日;埃及的老人節則是3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
印度的老人節是4月7日。
泰國的老人節是5月5日;
朝鮮是5月6日;
韓國則是5月8日。
加拿大的老人節是6月21日,也稱「笑節」。
越南的老人節是8月8日。
美國的老人節是9月勞動節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又稱「祖父祖母節」。
日本的老人節在9月15日,又稱「敬老日」。
智利的老人節是10月15日;法國則是10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
比利時的老人節最長,從11月9日到16日,一共8天;
匈牙利是11月11日。
俄羅斯的老人節排在最後,是12月7日。
4. 越南有那些傳統節日
1、越南端午節(越南語:Tết Đoan ngọ/漢越詞:節端午)是越南的傳統節日,又稱正陽節。端午節有吃粽子的習俗,還有端午驅蟲習俗。越南的端午節習俗和中國基本相同,但許多人都不知道「屈原」。
他們會在當天飲雄黃酒、吃粽子,還會給孩子戴上五色絲線。這五色絲線要在夏季的第一場大雨或是第一次洗澡時,扔到河裡,以此求得平安健康。
2、越南是世界上少數幾個使用農歷的國家之一,也是少數幾個全國過春節的國家之一。春節是越南民間最大也最熱鬧的傳統節日。越南人把春節視為辭舊迎新的日子,一般從農歷12月中旬開始辦年貨准備過年,歷來越南春節不可少的要數鮮花、年粽、春聯、爆竹了。
越南人過春節最具民族特色的是年粽和糯米餅。越南的年粽做法跟中國的粽子一樣,不過是方形的,而且大得多,一般用200克糯米做成,中間包上200克豬肉和150克綠豆沙,外裹芭蕉葉。傳說年粽象徵大地,綠色顯示生機勃勃,中間包裹的豬肉與綠豆沙則代表飛禽走獸、草木繁盛。
(4)越南有重陽節嗎擴展閱讀
越南的語言文化
越南是一個多語言、多民族的國家,官方正式認定公布的民族共有54個。依據越南統計總局(Tổng Cục Thống Kê 2010)於2010年所公布,於2009年進行的人口普查結果,全國總人口約8,584萬人。其中主體民族「京」(Kinh)族佔85.7%,其餘53個少數民族佔14.3%。
京族人是狹義上的越南人,其母語就是越南語(越南語稱為Tiếng Việt)。若就語言分類的角度來看,越南的民族數量遠多於54個民族。
根據Ethnologue(Lewis 2009:537)的紀錄,若不包含手語,越南境內共有105種語言。越南政府認定的54個民族分屬於下面5個語系:
「南亞語系」(Austro-Asiatic),「壯侗語系」(Daic)、「苗瑤語系」(Hmong-Mien; Miao-Yao)、「南島語系」(Austronesian)和「漢藏語系」(Sino-Tibetan)。屬於南亞語系的越南語被採用為全國性官方語言,用於教育體制及大眾媒體。約90%的少數民族人口均可使用不同程度的越南語。
21世紀以來隨著少數民族語言意識的抬頭,民族母語的教育權與傳播權逐漸受到重視。譬如,在越南之聲廣播電台已經使用一些少數民族語如苗語、泰語、高棉語等放送。
越南語因為過去曾用漢字且有許多漢越詞,於20世紀初曾被誤會為漢藏語系的成員。後來經過深入研究,才發現越語應該分類在南亞語系底下較適當)。
越南語大約可分為北中南三大方言群,除了少數腔調及詞彙的差異外,基本上方言之間可以互相溝通理解。建國後越南是以位於北方的首都河內腔為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