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孝敬長輩的手抄報圖畫
資料:
我們要給父母"八心"
第一,經常問候,給父母舒心;
第二,少說多做,給父母省心;
第三,誠實守信,給父母放心;
第四,勤奮上進,給父母開心;
第五,虛心好學,給父母稱心;
第六,寬容豁達,給父母順心;
第七,誠實坦盪,給父母真心;
第八,持之以恆,給父母安心.
《母別子》
【唐】白居易
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 關西驃騎大將軍,去年破虜新策勛。 敕賜金錢二百萬,洛陽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來舊人棄,掌上蓮花眼中刺。 迎新棄舊未足悲,悲在君家留兩兒。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牽人衣。 以汝夫婦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別離。 不如林中烏與鵲,母不失雛雄伴雌。 應似園中桃李樹,花落隨風子在枝。 新人新人聽我語,洛陽無限紅樓女。 但願將軍重立功,更有新人勝於汝。
烏鴉反哺
在傳說中,烏鴉反哺的故事是最讓人感動的一個故事,烏鴉——是一種通體漆黑、面貌醜陋的小鳥,因為人們覺得它不吉利而遭到人類普遍厭惡,正是這種遭人嫌惡登不了大雅之堂入不了水墨丹青的小鳥,卻擁有一種真正的值得我們人類普遍稱道的美德——養老、愛老,在養老、敬老方面堪稱動物中的楷模。據說這種鳥在母親的哺育下長大後,當母親年老體衰,不能覓食或者雙目失明飛不動的時候,它的子女就四處去尋找可口的食物,銜回來嘴對嘴地喂到母親的口中,回報母親的養育之恩,並且從不感到厭煩,一直到老烏鴉臨終,再也吃不下東西為止。
小烏鴉愛媽媽
路邊開滿野菊花啊,飛來一隻小烏鴉啊。不吵鬧呀不玩耍呀,急急忙忙趕回家 她的媽媽年紀大啊,躺在屋裡飛不動, 小烏鴉呀叼來蟲子, 一口一口喂媽媽
多懂事的小烏鴉啊,多可愛的小烏鴉啊,飛來飛去不忘記呀,媽媽把她養育大。媽媽把她養育大。
羊羔跪乳
很久以前,一隻母羊生了一隻小羊羔。羊媽媽非常疼愛小羊,晚上睡覺讓它依偎在身邊,用身體暖著小羊,讓小羊睡得又熟又香。白天吃草,又把小羊帶在身邊,形影不離。小羊說:「媽媽,您對我這樣疼愛,我怎樣才能報答您的養育之恩呢?」羊媽媽說:「我什麼也不要你報答,只要你有這一片孝心就心滿意足了。」小羊聽後,不覺下淚,「撲通」跪倒在地,表示難以報答慈母的一片深情。從此,小羊每次吃奶都是跪著。它知道是媽媽用奶水喂大它的,跪著吃奶是感激媽媽的哺乳之恩。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羊羔跪乳」。
經典例子
Ⅱ 孝敬父母手抄報內容
孝敬父母手抄報內容可以寫有關的名言警句,如下:
1、內睦者,家道昌。——林逋
2、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蘇轍
3、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
4、人生最美的東西之一就是母愛,這是無私的愛,道德與之相形見絀。——小路實篤。
5、母親在家事事順。——阿爾科特。
6、父母的美德是一筆巨大的財富。——賀拉斯。
7、母愛乃世界上最偉大的勢力。——阿瑟·米。
8、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9、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10、千萬經典,孝義為先。——《增廣賢文》
11、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12、親善產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雨果
13、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孟子
14、慎,朝夕伺候莫厭煩。——《勸報親恩篇》
Ⅲ 二十四孝圖感悟
《二十四孝圖》的感悟。
讀後感:
孝指引著我們行善。對待每一個人都用善意的眼光,讓我們的周圍充滿溫馨。然而在現代社會中充滿了爾虞我詐,事事都得提防,讓很多人感覺很累,當你給出一個微笑的時候,別人會認為你是假慈善,或認為你不懷好意,有什麼不軌的目的。幹嘛要想那麼多呢?現在真是應該重新溫習我們古代文化的時候了。
學習如何孝奉父母,學習在我們的生活中善意的對待每一個人,這是21世紀的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懂得的,還有待我們去繼續發揚。
孝的傳遞者源於我們每一個人。在現代社會,我們應該學習了解父母和懂得父母的需要。父母的付出,我們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他們或許不要求我們給予他們什麼,只是希望我們將來過的比他們好,他們處處為我們著想,時刻為我們擔憂,唯恐自己做的不周,這就是父母—我們最可愛的人。因此在我們沒有能力的時候,我們應懂得為父母分憂,讓他們為我們放心,而在我們有能力給予的時候,我們不能以金錢的多少來衡量我們對他們的愛,他們或許並不在乎這些,他們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慰藉,和他們在一起是他們很快樂的時光。因此,工作在外我們要常回家看看。
Ⅳ 感恩父母孝敬長輩手抄報內容
懷著一顆感恩的心
感恩,是個充滿溫暖的字眼。每一個人都感恩過和被感恩過,都感受過感恩和被感恩時所得到的快樂。
在這個世界上,給我最多的愛的人,莫過於我的父母了。從我呱呱墜地起,父母就承擔起了養育我的責任。爸爸曾因為我的一個誤診而掉過眼淚;媽媽曾為了矯正我的牙齒每周六帶我往返於離家一百多公里的市醫院,風雨無阻一年多;他們為了我放棄安穩優厚的待遇來到上海打拚……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讓我在良好的環境中茁壯成長。
父母對兒女的愛是無私的、不計回報的;父母對我們的養育,都是盡心盡力、不惜任何代價的。可我們有時卻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與父母爭吵,給他們臉色看,真的是太不懂事,太不應該了。其實,父母不求子女在物質上給予他們多大的滿足,只要在父母下班時遞上一杯熱水;在父母生日時送上一聲祝福;在父母勞累時幫他們捶捶背……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足能體現出我們對父母深深的愛,從他們滿足的笑容里我體會到給予的快樂。
我們不僅僅只對父母感恩,對我們身邊的同學、老師、親人、朋友和許許多多幫助過我們的好心人也要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美國總統羅斯福家裡被盜後,丟失了許多重要的東西,但他仍感謝上帝:「因為第一,賊偷去的是我的東西,而沒有傷害我的生命;第二,賊只偷去我部分東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慶幸的是,做賊的是他,而不是我。」也許自己是不幸的,但我們仍應該用一顆感恩的心去感激他人,這樣,你就會發現,事事感恩,會活得更快樂。
常懷感恩之心,我們便能夠生活在一個感恩的世界,正如一首詩中所說:感激撫養你的人,因為他們使你不斷成長;感激關懷你的人,因為他們給你溫暖;感激教育你的人,因為他們開化你的蒙昧;感激傷害你的人,因為他磨煉了你的心志;感激欺騙你的人,因為他增進了你的智慧;感激藐視你的人,因為他覺醒了你的自尊……
Ⅳ 孝敬父母的例子
孝敬父母的例子:湧泉躍鯉、扼虎救父、滌親溺器等。
古人孝順父母的故事:
湧泉躍鯉:
姜詩,東漢四川廣漢人,娶龐氏為妻。夫妻孝順,因為婆婆愛吃魚,夫妻就常做魚給她吃,但是婆婆不願意獨自吃,每次請來鄰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風大,龐氏取水晚歸,姜詩懷疑她怠慢母親,將她逐出家門。婆婆知道了龐氏被逐之事,令姜詩將其請回。
龐氏回家這天,院中忽然噴湧出泉水,口味與長江水相同,每天還有兩條鯉魚躍出。從此,龐氏便用這些供奉婆婆,不必遠走江邊了。
扼虎救父:
楊香,晉朝人。十四歲時隨父親到田間割稻,忽然跑來一隻猛虎,把父親撲倒叼走,楊香手無寸鐵,為救父親,全然不顧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盡全身氣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終於放下父親跑掉了。
滌親溺器:
黃庭堅,北宋分寧(今江西修水)人,著名詩人、書法家。雖身居高位,侍奉母親卻竭盡孝誠,每天晚上,都親自為母親洗滌溺器(便桶),沒有一天忘記兒子應盡的職責。
Ⅵ 孝順父母的手抄報內容
1、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2、孝敬父母經常可以代替最高貴的感情。——孟軻
3、母親,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爾基
4、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高爾基
5、母愛勝於萬愛。——莎士比亞
6、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
7、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9、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10、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11、長幼有序。——孟子
1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13、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14、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15、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16、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17、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18、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19、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
20、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Ⅶ 感恩親情孝順長輩的手抄報怎麼畫
學會感恩,孝敬父母。感謝父母,因為父母給予了我生命,使我來到了人間內,長大成人,走自己的路。對容父母的感恩不僅在母親節、父親節的那一天,感恩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送一枝花,泡一杯茶,幫母親做家務,洗一次碗,拖一次地,洗一次腳,捶一次背,打一個電話都是不錯的選擇。(感恩父母)
Ⅷ 敬父母孝順長輩的手抄報 尊敬長輩的手抄報
初中關於孝敬父母的手抄報孝敬父母的手抄報
敬老愛老手抄報
宜陽縣思源實驗學校感恩父母孝老敬親手抄報活動
宜陽縣思源實驗學校感恩父母孝老敬親手抄報活動
宜陽縣思源實驗學校感恩父母孝老敬親手抄報活動
初中關凳肆於孝敬父母的手抄報孝敬父母的手抄報
同學們製作手抄報學習重陽節的來歷習俗表達對父母長輩的
岳陽市第十中學1904班孝親敬長主題手抄報展示
宜陽縣思源實驗學校感恩父母孝老敬親手抄報活動
為長輩做一件實事手抄報尊敬長輩的手抄報
孝敬父母敬助老人的手抄報 感恩父母的手抄報
的宜陽縣思源實驗學校感恩父母孝老敬親手抄報活動初中孝老尊師手抄報
孝敬父母孝敬長輩手抄報孝親敬長手抄報
孝親孝長的手抄報怎麼畫
孝敬父母尊長敬老的手抄報孝敬父母手抄報
岳陽市第十中學1904班孝親敬長主題手抄報展示
岳陽市第十中學1904班孝親敬長主題手抄報展示
尊重長輩孝卜告敬父母的手抄報 感恩父母的手型粗明抄報
岳陽市第十中學1904班孝親敬長主題手抄報展示
Ⅸ 二十四孝之孝敬長輩的故事
【 #能力訓練# 導語】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代有不少孝子的故事,其中流傳甚廣的是「二十四孝」。下面是 分享的二十四孝之孝敬長輩的故事。歡迎閱讀參考!
1.二十四孝之孝敬長輩的故事
親嘗湯葯
漢文帝劉恆,漢高祖第四子,為薄太後所生。高後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聞於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母親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葯,他親口嘗過後才放心讓母親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注意發展農業,使西漢社會穩定,人丁興旺,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他與漢景帝的統治時期被譽為「文景之治」。
2.二十四孝之孝敬長輩的故事
湧泉躍鯉
姜詩,東漢四川廣漢人,娶龐氏為妻。夫妻孝順,其家距長江六七里之遙,龐氏常到江邊取婆婆喜喝的長江水。婆婆愛吃魚,夫妻就常做魚給她吃,婆婆不願意獨自吃,他們又請來鄰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風大,龐氏取水晚歸,姜詩懷疑她怠慢母親,將她逐出家門。龐氏寄居在鄰居家中,晝夜辛勤紡紗織布,將積蓄所得托鄰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後,婆婆知道了龐氏被逐之事,令姜詩將其請回。龐氏回家這天,院中忽然噴湧出泉水,口味與長江水相同,每天還有兩條鯉魚躍出。從此,龐氏便用這些供奉婆婆,不必遠走江邊了。
3.二十四孝之孝敬長輩的故事
卧冰求鯉
王祥性至孝。早喪親,繼母朱氏不慈,數譖之。由是失愛於父。每使掃除牛下,祥愈恭謹。父母有疾,衣不解帶。母常欲生魚,時天寒冰凍,祥解衣,將剖冰閉念求之。冰忽自轎數困解,雙鯉躍出,持之而歸。母又思黃雀炙,復有黃雀數十入其幕,復以供母。鄉里驚嘆,以為孝感所致。
晉朝的王祥,早年喪母,繼母朱氏並不養他,常在其父面前數說王祥的是非。他因而失去父親之疼愛,總是讓他打掃牛棚。父母生病,他忙著照顧父母,連衣帶都來不及解。一年冬天,繼母朱氏生病想吃鯉魚,但因天寒河水冰凍,無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於冰上,忽然間冰化開,從裂縫處躍出兩條鯉魚,王祥喜極,持歸供奉繼母。繼母又想吃烤黃雀,但是黃雀很難抓,在王祥擔心之時,忽然有數十隻黃雀飛進他捕鳥的網中,他大喜,旋即又用來供奉繼母。他的舉動,在十畢笑里鄉村傳為佳話。人們都稱贊王祥是人間少有的孝子。有詩頌曰:繼母人間有,王祥天下無;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4.二十四孝之孝敬長輩的故事
陸績懷橘
三國時期有個人叫陸績,他特別孝順父母。6歲那年,一次他到袁術家裡做客,袁術命人取出蜜橘招待他。但他沒吃,而是悄悄藏在懷里。
後來他向袁術行禮告辭,叩頭的時候,懷里滾出三個蜜橘來。袁術大笑道:「你吃了不夠,還要拿呀?」他回答說:「我沒見過這么好的蜜橘,捨不得吃,想拿給母親嘗嘗。」
袁術聽了大為驚訝,心想一個6歲孩兒便懂得剋制自己,孝敬長輩,實在難能可貴。
他感嘆道:「小陸郎有這樣的品德,來日必成為報效國家的棟梁!」的確,據有關歷史記載,陸績長大後對國家的貢獻相當大。
5.二十四孝之孝敬長輩的故事
恣蚊飽血
《恣蚊飽血》講述了一個孝子在蚊蟲肆虐的時候,怎樣不讓親人遭受蚊蟲之害。這是《二十四孝》中的第十七則故事。
吳猛是晉朝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從小就非常孝順父母。吳猛家裡很貧窮,床塌上沒有蚊帳。南方蚊子多,每到夏天,又大又黑的蚊子咬得一家人睡不好覺。
八歲的吳猛心疼勞累了一天的父母,為了讓他們睡個踏實覺,他想了一個辦法。每到晚上,吳猛就赤身睡在父母身旁。小孩子家細皮嫩肉的,蚊子都集聚在他身上,且越聚越多。吳猛卻任蚊子叮咬吸血,一點也不驅趕。
吳猛認為蚊子吸飽了自己身上的血,便不會去叮咬父母,八歲孩童的這種想法真是可笑,卻讓人笑不出來。雖然其法不可取,但只有對父母愛到極點,才會有「痴傻」的行為,這是一顆多麼純凈的童心啊!
從一個孩童的心靈表現出人性的純真一面,即是孝,這種骨肉之情的孝,是人類最基本的情感。
6.二十四孝之孝敬長輩的故事
滌親溺器
黃庭堅自幼孝順父母,對於侍奉父母之事,無論大小,他都會認真努力做好,從來沒有推辭拒絕過。
那時候的房子里沒有衛生間,人們為了夜裡方便如廁,通常都准備一個應急的便桶。黃庭堅的母親特別愛衛生,受不了便桶的異味,黃庭堅從小就每天親自為母親刷洗便桶,數十年如一日,春夏秋冬從未間斷。即使日後身為朝中顯貴,也絲毫未嘗忽略照顧侍奉母親。每天下朝後,黃庭堅都先去探望母親,親自奉水,每天晚上堅持親自為母親洗刷便桶。當母親病危的時候,黃庭堅更是衣不解帶,日夜侍奉在病榻前,親自嘗湯葯,盡人子的孝道。
有同朝為官的人對他說:「你做了大官,仆從很多,大可不用親自為母親清洗便桶。」黃庭堅說:「職位再高,也要講孝道。侍奉母親,是每個做兒子的職責所在啊!」
故事啟發
黃庭堅恪盡孝道,孝敬父母。我們也應該力行孝道,繼承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給父母一個安康幸福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