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關於重陽節的古詩詞有哪些
關於重陽節的詩句古詩如下:
1、《重陽日寄上饒李明府》【唐】劉商:
重陽秋雁未銜蘆,始覺他鄉節候殊。旅館但知聞蟋蟀,郵童不解獻茱萸。
2、《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獨:
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鏈慎插茱萸少一人。
3、《九日齊山登高》【唐】杜牧江:
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棚戚敬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4、《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5、《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仔羨》【唐】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貳』 重陽節的古詩詞
九九重陽節是我國傳統節日,自古眾多詩人吟頌寄懷!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關於重陽節的詩詞,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1.九日登高處,群山入望賒。——趙時春《原州九日》
2.萬化相尋繹,人生豈不勞?從古皆有沒,念之中心焦。——陶淵明《己酉歲九月九日》
3.絕塞平川開塹壘,排空斥堠揚旗旌。——王瓊《九日登長城關樓》
4.重陽佳節意休休,與客攜壺共上樓。——姜塘《摘星樓九日登臨》
5.人老去西風白發,蝶愁來明日黃花。——張可久《折桂令·九日》
6.今日桓公座,多愧孟嘉才。——陰行先《和張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7.綠杯紅袖趁重陽。——晏幾道《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
8.大明韜日月,曠野號禽獸。——杜甫《九日寄岑參》
9.寂寞風蟬至,連翩霜雁來。——陰行先《和張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10.幾日西風,落盡花如雨。——吳 文 英《蝶戀花·九日和吳見山韻》
1.落帽台邊菊半黃,行人惆悵對重陽。 ——李群玉《重陽日上渚宮楊尚書》
2.驅車先五漏,把菊後重陽。——黃滔《貽張蠙》
3.重陽寒寺滿秋梧,客在南樓顧老夫。——耿湋《九日·重陽寒寺滿秋梧》
4.故園新過重陽節,黃菊滿籬應未凋。——劉滄《送李休秀才歸嶺中》
5.重陽才過便新寒,去歲如今暑尚殘。——楊萬里《晚登凈遠亭二首·重陽才過便新寒》
6.新樣西風較劣些,重陽還放海棠花。——楊萬里《張子儀太社折送秋日海棠二首·新樣西風較劣些》
7.重陽風雨不全篇,春草池塘豈滿編。——楊萬里《再和謝朱叔止機宜投贈獎及南海集之句》
8.菊徑重陽酒,梅花雪後天。——方岳《山居十首·其六》
9.滿城風雨近重陽,城腳誰家菊自黃。——方岳《九日道中凄然憶潘邠老之句》
10.逢高欲飲重陽酒,山菊今朝未有花。——張籍《重陽日至峽道》
11.江湖晚歲勤行李,風雨重陽倒接羅。——方岳《病中酬王尉》
12.重陽風雨何堪別,只和名章當贈言。——方岳《次韻滕和叔投贈·白發相過各暮年》
13.重陽過後開無害,只恐先生不賦詩。——范成大《重陽不見菊二絕·冷蕊蕭疏蝶懶飛》
14.留得典刑傳菊圃,別篘新酒待重陽。——范成大《王正之提刑見和茉莉小詩甚工·南花宜夏不禁涼》
15.一夜西風開瘦蕾,兩年海南伴重陽。——楊萬里《九日中軍送白菊》
16.三逕雖荒菊尚存,重陽想見露花繁。——趙蕃《八月八日發潭州後得絕句四十首·三逕雖荒菊尚存》
17.忽忽重陽今一月,菊花數朵見城根。——趙蕃《招在伯》
18.恰則今年重九日,也無黃菊兩三枝。——楊萬里《重九日雨仍,菊花未開,用轆轤體》
19.三年客里兩重九,去年卻得登高友。——楊萬里《九日落莫憶同施少才集長沙》
20.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白居易《重陽席上賦白菊》
1.偶遇閏秋重九日,東籬獨酌一陶然。——白居易《閏九月九日獨飲》
2.自從九月持齋戒,不醉重陽十五年。——白居易《閏九月九日獨飲》
3.節物驚心兩鬢華,東籬空繞未開花。——高適《重陽》
4.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岑參《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5.九日登臨有故常。隨晴隨雨一傳觴。——陳與義《定風波·九日登臨有故常》
6.記得眉山文翰老。曾道。四時佳節是重陽。——陳與義《定風波·九日登臨有故常》
7.從來菊花節,早已醉東籬。——劉慎虛《九日送人》
8.重九共游娛,秋光景氣殊。他日頭似雪,還對插茱萸。——權德輿《酬九日》
9.白頭太守真愚甚,滿插茱萸望辟邪。——宋祁《九日置酒》
10.重陽過後,西風漸緊,庭樹葉紛紛。——晏殊《少年游·重陽過後》
11.九日天氣清,登高無秋雲。——李白《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軍》
12.綠杯紅袖趁重陽,人情似故鄉。——晏幾道《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
13.好整風流有鄭庄,買園栽菊待重陽。——趙蕃《從鄭秀才覓菊二首·好整風流有鄭庄》
14.漫從僧舍移甘菊,清蕊重陽摘未堪。——趙蕃《從鄭秀才覓菊二首·漫從僧舍移甘菊》
15.重陽晴則已,雨必風在口。——趙蕃《重陽近矣風雨驟至誦邠老滿城風雨近重陽之句》
16.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卓文君《怨郎詩》
17.酣歌欲盡登高興,強把黃花插滿頭。——殷堯藩《九日》
18.小檻叢花未肯香,客中我亦忘重陽。——趙蕃《九日題越州光孝觀壁》
19.滿城風雨重陽近,此句豈惟時節詠。——趙蕃《連日風雨有懷沈仲良歐陽全真》
20.莫嗟已落重陽後,自是江南秋到遲。——趙蕃《十月三日鄭秀才惠菊植之晏齋窗前尊酒偶乏與》
1. 無限枝頭好顏色,可憐開不為重陽。——丘浚《詠菊》
2. 六曲屏山和夢遙。——納蘭性德《採桑子·九日》
3. 九日悲秋不到心。——晏幾道《鷓鴣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4.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孟浩然《秋登蘭山寄張五》
5. 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杜甫《九日藍田崔氏庄》
6. 且欲近尋彭澤宰,陶然共醉菊花杯。——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
7. 少年自負凌雲筆。——劉克庄《賀新郎·九日》
8. 天與秋光,轉轉情傷,探金英知近重陽。——李清照《行香子·天與秋光》
9.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10. 樂游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李白《憶秦娥·簫聲咽》
11. 一片宋玉情懷,十分衛郎清瘦。——潘希白《大有·九日》
12.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盧照鄰《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13. 孤花片葉,斷送清秋節。——納蘭性德《清平樂·孤花片葉》
14. 喜遇重陽,更佳釀今朝新熟。——宋江《滿江紅·喜遇重陽》
15. 重陽過後,西風漸緊,庭樹葉紛紛。——晏殊《少年游·重陽過後》
16.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盧照鄰《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17. 醉看風落帽,舞愛月留人。——李白《九日龍山飲》
18. 深秋絕塞誰相憶,木葉蕭蕭。——納蘭性德《採桑子·九日》
19. 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20.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21. 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心方足。——宋江《滿江紅·喜遇重陽》
22. 三晉雲山皆北向,二陵風雨自東來。——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
23. 暮歸沖雨寒無睡,自把新詩百遍開。——蘇洵《九日和韓魏公》
24. 殊方日落玄猿哭,舊國霜前白雁來。——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25. 哀蟬無留響,叢雁鳴雲霄。——陶淵明《己酉歲九月九日》
26. 九日登高處,群山入望賒。——趙時春《原州九日》
27.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白居易《重陽席上賦白菊》
28. 綠杯紅袖趁重陽。——晏幾道《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
29. 何事又作南來,看重陽葯市,元夕燈山?花時萬人樂處,欹帽垂鞭。——陸游《漢宮春·初自南鄭來成都作》
30. 弟妹蕭條各何在,干戈衰謝兩相催!——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1.趁晴明日擬登高,十里龍山肯憚勞。——仇遠《九月八日持螯》
2.但願有錢堪對菊,莫愁無手可持螯。——仇遠《九月八日持螯》
3.憶得甲辰重九日,宣和遺恨幾番秋。——仇遠《讀陳去非九日詩》
4.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岑參《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5.又是過重陽,台榭登臨處,茱萸香墜。——李煜《謝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6.滿庭黃菊籬邊拆,兩朵芙蓉鏡里開。——魚玄機《重陽阻雨》
7.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8.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9.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龍山飲》
10.無酒泛金菊,登高但憶秋。——王貞白《九日長安作》
11.主人登高去,雞犬空在家。——孟浩然《尋菊花潭主人不遇》
12.今年無酒不登高,獨行漫繞庭邊菊。——張嵲《秋暑》
13.濁酒悶人聊飲濕,小樓攜客准登高。——劉克庄《九日二首·戲馬呼鷹蓋世豪》
14.歲歲登高,算難得、今年美景。——吳潛《滿江紅·歲歲登高》
15.右手持杯滿泛,左手持螯大嚼,萸菊互相酬。——吳潛《水調歌頭·重九先三日》
16.定是登高九月頭,有酒且相酬,莫管西風滿鬢秋。——吳潛《南鄉子·黃耳訊初收》
17.何須一醉獨重九,但是相過多幾回。——陳著《次韻戴帥初不赴丹山醵飲二首·危時時節已難得》
18.薊庭蕭瑟故人稀,何處登高且送歸。——王之渙《九日送別》
19.九日重陽節,開門有菊花。——王勃《九日》
20.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九日》
1.岩花不趁中秋約,籬菊齊供九日看。——錢時《九日融堂池上》
2.明月初濡寒露白,籬花似趁重陽黃。——釋正覺《題奉化西峰圓覺禪院》
3.重陽試新釀,謂子當不速。——蘇轍《次韻王鞏見贈》
4.蔣陵依舊西風在,一度黃花一度愁。——仇遠《讀陳去非九日詩》
5.籬邊舊菊猶豫堪摘,天末新鴻不可招。——仇遠《明朝》
6.秋菊雖滿園,無錢得沽酒。——張嵲《九日三首·憶昔陶元亮》
7.問訊重陽煙雨,俯仰人間今古,此意渺滄洲。——方岳《水調歌頭·醉我一壺玉》
8.無錢持蟹對黃花,又孤負、重陽地。——方岳《一落索·瘦得黃花能小》
9.逢人提菊賣,方省是重陽。——方岳《九日·逢人提菊賣》
10.深謝栽培與知賞,但慚終歲待重陽。——李山甫《劉員外寄移菊》
11.野人多病門長掩,荒圃重陽菊自開。——李郢《重陽日寄浙東諸從事》
12.清秋無限恨,殘菊過重陽。——李郢《早發》
13.白玉階前菊蕊香,金杯仙醞賞重陽。 ——和凝《宮詞百首》
14.陽德重重在初四,不須九日是重陽。——楊萬里《賀皇太子九月四日生辰十首·少陽拜賜太陽旁》
15.重陽過了元不知,猶有黃花三兩枝。——楊萬里《和沈子壽還朝天集之韻》
16.蜜房歲晚能多少,酒盞重陽自不供。——王安石《詠菊二首·院落秋深數菊叢》
17.重陽已過君休恨,留取金英晚節看。——宋祁《重陽不見菊·蜀地秋高未擬寒》
18.菊近重陽破青蕊,猶帶潘郎舊風雨。——方岳《胡道士山房聽琴》
19.重陽卻喜無風雨,野菊迎人亦自花。——方岳《九日道中》
20.客中忽忽又重陽,滿酌葡萄當菊觴。——汪元量《湖州歌九十八首·其八十五》
1.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杜甫《九日藍田崔氏庄》
2.登高時節殃雞犬,乞巧風流狎女牛。——陳著《重五有感》
3.病思漸輕重九近,又將烏帽插黃花。——陸游《自詠·宦遊疇昔偏天涯》
4.重陽卧看登高侶,滿把茱萸只自愁。——陸游《秋夜·老覺人間歲月遒》
5.登高此去無多日,扶病重來又過秋。——陸游《九月初作·碧海仙蓬感舊游》
6.樂游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李白《憶秦娥》
7.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孟浩然《秋登蘭山寄張五》
8.天與秋光。轉轉情傷,探金英、知近重陽。——宋無名氏《行香子·天與秋光》
9.重陽佳辰可虛辱,橙香蟹肥家釀熟。——陳造《招鄭良佐》
10.世情兒女無高韻,只看重陽一日花。——范成大《重陽後菊花二首·寂莫東籬濕露華》
11.重陽雖過黃花少,尚有遲來玉雪團。——范成大《閶門戲調行客》
12.歲歲青罇常有酒,年年黃菊未逢花。——張嵲《九日三首·登高未用懷郪縣》
13.今朝乃重九,萬木猶故碧。——張嵲《九日三首·夏衣著體輕》
14.去年登高作重九,黃菊未開新酒熟。——張嵲《秋暑》
15.重陽已過菊言開,情多不學年光老。——邵雍《秋日飲後晚歸》
16.今歲重陽日,憑欄氣候遲。——邵雍《重九日登石閣三首·今歲重陽日》
17.菊花未服重陽過,如待君來泛巨觥。——邵雍《和李審言龍圖行次龍門見寄》
18.今歲重陽經閏早,金蕊粲繁枝。——曹勛《武陵春·今歲重陽經閏早》
19.萸津菊潤齋醅熟,共助重陽辟惡杯。——宋祁《重陽前二日喜雨答泗州郭從事·雨洗淮天旱始摧》
20.卧病高秋留海浦,明日重陽更風雨。——胡銓《送菊》
『叄』 關於重陽節的詩詞有哪些
【1】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代: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2】過故人庄
唐代: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3】九日得新字
唐代:孟浩然
初九未成旬,重陽即此晨。
登高聞古事,載酒訪幽人。
落帽恣歡飲,授衣同試新。
茱萸正可佩,折取寄情親。
【4】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唐代: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5】九日齊安登高
唐代: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6】重 陽
唐代:趙嘏
節逢重九海門外,家在五湖煙水東。
還向秋山覓詩句,伴僧吟對菊花風。
【7】重陽日寄韋舍人
唐代:趙嘏
節過重陽菊委塵,江邊病起杖扶身。
不知此日龍山會,誰是風流落帽人。
【8】重陽日至峽道
唐代:張籍
無限青山行已盡,回看忽覺遠離家。
逢高欲飲重陽酒,山菊今朝未有花。
【9】重陽阻雨
唐代:魚玄機
滿庭黃菊籬邊拆,兩朵芙蓉鏡里開。
落帽台前風雨阻,不知何處醉金杯。
【10】重陽日有作
唐代:杜荀鶴
一為重陽上古台,亂時誰見菊花開。
偷撏白發真堪笑,牢鎖黃金實可哀。
是個少年皆老去,爭知荒冢不榮來。
大家拍手高聲唱,日未沈山且莫回。
『肆』 重陽節相關詩詞有哪些
重陽節相關詩詞:
一、《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作者: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譯文:獨自在異鄉做異鄉來的客子,每遇到佳節就加倍思念親人。遙想兄弟們今天登高的地方,遍插茱萸時會想到少了一人。
二、《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作者:唐 岑參
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
霜威逐亞相,殺氣傍中軍。
橫笛驚征雁,嬌歌落塞雲。
邊頭幸無事,醉舞荷吾君。
譯文:重陽之日,大家一起喝菊花酒、登高山,這與傳統的習俗是一樣的。封將軍治軍威嚴峻厲,常讓人感到一股肅殺之氣。
橫笛凄涼的聲音令南飛的大雁悚然驚動,嬌美的歌聲令邊塞的雲彩陶醉而降落。邊廷上,幸喜沒有戰事,承蒙您的恩惠,戍守的人們得以放懷歡樂、醉舞軍中。
三、《九日龍山飲》
作者:唐李白
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
醉看風落帽,舞愛月留人。
譯文:九日在龍山宴飲,黃色的菊花盛開似在嘲弄我這個逐臣。醉眼看看秋風把我的帽子吹落,月下醉舞,明月留人。
四、《蜀中九日》
作者:唐 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譯文:在重陽節這天登高回望故鄉,身處他鄉,設席送朋友離開,舉杯之際,分外愁。心中已經厭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種愁苦,我想北歸不得,鴻雁為何還要從北方來。
五、《重陽席上賦白菊》
作者:唐 白居易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譯文:一院子的菊花金黃金黃,中間有一叢白似霜的花兒是這么孤獨。就像今天的酒席,老人家進了少年去的地方。
『伍』 關於重陽節的古詩
重陽節古詩大全如下:
1、《九日齊山登高》,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拆吵吵沾衣。
2、《蜀中九日》,唐·王勃。
九月九日搜棚手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3、《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旅侍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4、《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世嫌,宋·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5、《謝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五代·李煜。
冉冉秋光留不住,滿階紅葉暮。
又是過重陽,台榭登臨處,香墜。
紫菊氣,飄庭戶,晚煙籠細雨。
雝雝新雁咽寒聲,愁恨年年長相似。
6、《賀新郎·九日》,宋·劉克庄。
湛湛長空黑。更那堪、斜風細雨,亂愁如織。老眼平生空四海,賴有高樓百尺。看浩盪、千崖秋色。白發書生神州淚,盡凄涼、不向牛山滴。追往事,去無跡。
少年自負凌雲筆。到而今、春華落盡,滿懷蕭瑟。常恨世人新意少,愛說南朝狂客。把破帽、年年拈出。若對黃花孤負酒,怕黃花、也笑人岑寂。鴻北去,日西匿。
7、《秋登萬山寄張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雲里和虛,隱者自怡悅。
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碰飢薺,江畔洲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重陽節目前還不屬於國家法定節假日,國家法定節假日有元旦、春節、清明節、五一節、端嫌孝神午節、國慶節、中秋節,共7個節日。
法律依據:《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第二條 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節,放假3天(農歷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節,放假1天(農歷清慎扮明芹虧當日);
(四)勞動節,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節,放假1天(農歷端午當日);
(六)中秋節,放假1天(農歷中秋當日);
(七)國慶節,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陸』 哪些古詩中寫出了重陽節的習俗
可以這樣回答這位朋友的問題:古詩中只要是寫「重陽節」的,都會寫到重陽節的習俗。特別是唐宋時期的詩歌中,以歌詠重陽節為主題的詩歌俯拾即是。有的以「重陽節」命題,有的以「九月九日」命題,有的直接就用「九日」。
和賈主簿弁九日登峴山(孟浩然)
楚萬重陽日,群公賞宴來。共乘休沐暇,同醉菊花杯。
逸思高秋發,歡情落景催。國人咸寡和,遙愧洛陽才。
九日(杜甫)
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葉於人既無分,
菊花從此不須開。殊方日落玄猿哭,舊國霜前白雁來。
弟妹蕭條各何往,干戈衰謝兩相催。
重陽席上賦白菊(白居易)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重陽(趙嘏)
節逢重九海門外,家在五湖煙水東。 還向秋山覓詩句,伴僧吟對菊花風。
重陽日即事(趙嘏)
病酒堅辭綺席春,菊花空伴水邊身。 由來舉止非閑雅,不是龍山落帽人。
『柒』 關於重陽節的古詩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九日作
(唐)王縉
莫將邊地比京都,八月嚴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無.
九日
(唐)楊衡
黃花紫菊傍籬落,摘菊泛酒愛芳新.
不堪今日望鄉意,強插茱萸隨眾人.
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得枝字
韋安石
重九開秋節,得一動宸儀.
金風飄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覽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臨深應在即,居高豈忘危.
醉花蔭
(宋)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於長安還揚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賦韻
(南朝 陳)江總
心逐南雲逝,形隨北雁來.
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
沉醉東風 重九
(元)關漢卿
題紅葉清流御溝,賞黃花人醉歌樓.
天長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時候,衰柳寒蟬一片愁,
誰肯教白衣送酒.
九日
(明)文森
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對故園花.
野曠雲連樹,天寒雁聚沙.
登臨無限意,何處望京華.
『捌』 重陽節的古詩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對古詩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從格律上看,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那什麼樣的古詩才是大家都稱贊的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重陽節的古詩錦集,歡迎閱讀與收藏。
1.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年代: 唐 作者: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2.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3.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年代: 唐 作者: 岑參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4.九日齊山登高
年代: 唐 作者: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5.於長安歸還揚州九月九日行薇
年代: 隋 作者: 江總
心逐南雲逝,
形隨北雁來。
故鄉籬下菊,
今日幾花開。
6.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
年代: 唐 作者: 崔曙
漢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臨曙色開。
三晉雲山皆北向,二陵風雨自東來。
關門令尹誰能識,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尋彭澤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7.謝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冉冉秋光留不住,滿階紅葉暮。
又是過重陽,台榭登臨處,茱萸香墜。
紫菊氣,飄庭戶,晚煙籠細雨。
雍雍新雁咽寒聲,愁恨年年長相似。
8.行香子·天與秋光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天與秋光,
轉轉情傷,
探金英知近重陽。
薄衣初試,
綠蟻新嘗,
漸一番風,
一番雨,
一番涼。
黃昏院落,
凄凄惶惶,
酒醒時往事愁腸。
那堪永夜,
明月空床。
聞砧聲搗,
蛩聲細,
漏聲長。
9.賀新郎 九日
年代: 宋 作者: 劉克庄
湛湛長空黑,更那堪、斜風細雨,亂愁如織。
老眼平生空四海,賴有高樓百尺。
看浩盪、千崖秋色。
白發書生神州淚,盡凄涼不向牛山滴。
追往事,去無跡。
少年自負凌雲筆,到而今有時華落盡,滿懷蕭瑟。
常恨世人新意少,愛說南朝狂客。
把破帽年年拈出。
若對黃花孤負酒,怕黃花也笑人岑寂。
鴻去北,日西匿。
10.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
年代: 宋 作者: 晏幾道
天邊金掌露成霜。雲隨雁字長。綠杯紅袖趁重陽。人情似故鄉。
蘭佩紫,菊簪黃。殷勤理舊狂。欲將沉醉換悲涼。清歌莫斷腸。
11.鷓鴣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年代: 宋 作者: 晏幾道
九日悲秋不到心。鳳城歌管有新音。鳳凋碧柳愁眉淡,露染黃花笑靨深。
初見雁,已聞砧。綺羅叢里勝登臨。須教月戶纖纖玉,細捧霞觴灧灧金。
12.折桂令·對青山強整烏紗
年代: 元 作者: 張可久
對青山強整烏紗。
歸雁橫秋,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金杯錯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風白發,
蝶愁來明日黃花。
回首天涯,一抹斜陽,數點寒鴉。
13.重陽席上賦白菊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14.九日寄岑參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出門復入門,兩腳但如舊。所向泥活活,思君令人瘦。
沉吟坐西軒,飲食錯昏晝。寸步曲江頭,難為一相就。
吁嗟呼蒼生,稼穡不可救。安得誅雲師,疇能補天漏。
大明韜日月,曠野號禽獸。君子強逶迤,小人困馳驟。
維南有崇山,恐與川浸溜。是節東籬菊,紛披為誰秀。
岑生多新詩,性亦嗜醇酎。采采黃金花,何由滿衣袖。
15.宣州九日聞崔四侍御與宇文太守游敬亭余時登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九日茱萸熟,插鬢傷早白。
登高望山海,滿目悲古昔。
遠訪投沙人,因為逃名客。
故交竟誰在,獨有崔亭伯。
重陽不相知,載酒任所適。
手持一枝菊,調笑二千石。
日暮岸幘歸,傳呼隘阡陌。
彤襟雙白鹿,賓從何輝赫。
夫子在其間,遂成雲霄隔。
良辰與美景,兩地方虛擲。
晚從南峰歸,蘿月下水壁。
卻登郡樓望,松色寒轉碧。
咫尺不可親,棄我如遺舄。
九卿天上落,五馬道旁來。
列戟朱門曉,褰幃碧嶂開。
登高望遠海,召客得英才。
紫綬歡情洽,黃花逸興催。
山從圖上見,溪即鏡中回。
遙羨重陽作,應過戲馬台。
16.九日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今日雲景好,水綠秋山明。攜壺酌流霞,搴菊泛寒榮。
地遠松石古,風揚弦管清。窺觴照歡顏,獨笑還自傾。
落帽醉山月,空歌懷友生。
17.九日龍山歌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醉看風落帽,舞愛月留人。
18.九月十日即事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19.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軍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九日天氣清,登高無秋雲。造化辟川岳,瞭然楚漢分。
長風鼓橫波,合沓蹙龍文。憶昔傳游豫,樓船壯橫汾。
今茲討鯨鯢,旌旆何繽紛。白羽落酒樽,洞庭羅三軍。
黃花不掇手,戰鼓遙相聞。劍舞轉頹陽,當時日停曛。
酣歌激壯士,可以摧妖氛。齷齪東籬下,淵明不足群。
20.九日藍田崔氏庄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老去悲秋強自寬,興來今日盡君歡。
羞將短發還吹帽,笑倩旁人為正冠。
藍水遠從千澗落,玉山高並兩峰寒。
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
21.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年代: 唐 作者: 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第四十三卷
22.蜀中九日
年代: 唐 作者: 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23.和張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年代: 唐 作者: 陰行先
重陽初啟節,無射正飛灰。寂寞風蟬至,連翩霜雁來。
山棠紅葉下,岸菊紫花開。今日桓公座,多愧孟嘉才。
24.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制
年代: 唐 作者: 趙彥昭
秋豫凝仙覽,宸游轉翠華。呼鷹下鳥路,戲馬出龍沙。
紫菊宜新壽,丹萸辟舊邪。須陪長久宴,歲歲奉吹花。
25.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製得枝字
年代: 唐 作者: 韋安石
重九開秋節,得一動宸儀。金風飄菊蕊,玉露泫萸枝。
睿覽八紘外,天文七曜披。臨深應在即,居高豈忘危。
26.奉和聖制,重陽賜會聊示所懷
年代: 唐 作者: 李泌
大唐造昌運,品物荷時成。乘秋逢令節,錫宴觀群情。
俯臨秦山川,高會漢公卿。(缺一韻)。
未追赤松子,且泛黃菊英。賡歌聖人作,海內同休明。
27.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年代: 唐 作者: 岑參
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
霜威逐亞相,殺氣傍中軍。
橫笛驚征雁,嬌歌落塞雲。
邊頭幸無事,醉舞荷吾君。
28.九日五首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葉於人既無分,
菊花從此不須開。殊方日落玄猿哭,舊國霜前白雁來。
弟妹蕭條各何往,干戈衰謝兩相催。
舊日重陽日,傳杯不放杯。即今蓬鬢改,但愧菊花開。
北闕心長戀,西江首獨回。茱萸賜朝士,難得一枝來。
舊與蘇司業,兼隨鄭廣文。採花香泛泛,坐客醉紛紛。
野樹歌還倚,秋砧醒卻聞。歡娛兩冥漠,西北有孤雲。
故里樊川菊,登高素滻源。他時一笑後,今日幾人存。
巫峽蟠江路,終南對國門。系舟身萬里,伏枕淚雙痕。
為客裁烏帽,從兒具綠尊。佳辰對群盜,愁絕更誰論。
29.九日送別
年代: 唐 作者: 王之渙
薊庭蕭瑟故人稀,何處登高且送歸。
今日暫同芳菊酒,明朝應作斷蓬飛。
30.九日黃樓作
年代: 宋 作者: 蘇軾
去年重陽不可說,南城夜半千漚發。
水穿城下作雷鳴,泥滿城頭飛雨滑。
黃花白酒無人問,日暮歸來洗靴襪。
豈知還復有今年,把盞對花容一呷。
莫嫌酒薄紅粉陋,終勝泥中事鍬鍤。
黃樓新成壁未乾,清河已落霜初殺。
朝來白露如細雨,南山不見千尋剎。
樓前便作海茫茫,樓下空聞櫓鴉軋。
薄寒中人老可畏,熱酒澆腸氣先壓。
煙消日出見漁村,遠水鱗鱗山齾齾。
詩人猛士雜龍虎,楚舞吳歌亂鵝鴨。
一杯相屬君勿辭,此境何殊泛清霅。
九日次韻王鞏
蘇軾〔宋代〕
我醉欲眠君罷休,已教從事到青州。
鬢霜饒我三千丈,詩律輸君一百籌。
聞道郎君閉東閣,且容老子上南樓。
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
九日閑居
陶淵明〔魏晉〕
余閑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
世短意常多,斯人樂久生。
日月依辰至,舉俗愛其名。
露凄暄風息,氣澈天象明。
往燕無遺影,來雁有餘聲。
酒能祛百慮,菊解制頹齡。
如何蓬廬士,空視時運傾!
塵爵恥虛罍,寒華徒自榮。
斂襟獨閑謠,緬焉起深情。
棲遲固多娛,淹留豈無成。
己酉歲九月九日
陶淵明〔魏晉〕
靡靡秋已夕,凄凄風露交。
蔓草不復榮,園木空自凋。
清氣澄余滓,杳然天界高。
哀蟬無留響,叢雁鳴雲霄。
萬化相尋繹,人生豈不勞?
從古皆有沒,念之中心焦。
何以稱我情?濁酒且自陶。
千載非所知,聊以永今朝。
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軍
李白〔唐代〕
九日天氣清,登高無秋雲。
造化辟川岳,瞭然楚漢分。
長風鼓橫波,合沓蹙龍文。
憶昔傳游豫,樓船壯橫汾。
今茲討鯨鯢,旌旆何繽紛。
白羽落酒樽,洞庭羅三軍。
黃花不掇手,戰鼓遙相聞。
劍舞轉頹陽,當時日停曛。
酣歌激壯士,可以摧妖氛。
握齱東籬下,淵明不足群。
九日水閣
韓琦〔宋代〕
池館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會重陽。
雖慚老圃秋容淡,且看黃花晚節香。
酒味已醇新過熟,蟹螯先實不須霜。
年來飲興衰難強,漫有高吟力尚狂。
九日吳山宴集值雨次韻
序燈〔清代〕
吟懷未許老重陽,霜雪無端入鬢長。
幾度白衣虛令節,致疑黃菊是孤芳。
野心一片湖雲外,灝氣三秋海日旁。
山閣若逢閻伯嶼,方君詩思敵王郎。
九日置酒
宋祁〔宋代〕
秋晚佳晨重物華,高台復帳駐鳴笳。
遨歡任落風前帽,促飲爭吹酒上花。
溪態澄明初雨畢,日痕清淡不成霞。
白頭太守真愚甚,滿插茱萸望辟邪。
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岑參〔唐代〕
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
霜威逐亞相,殺氣傍中軍。
橫笛驚征雁,嬌歌落塞雲。
邊頭幸無事,醉舞荷吾君。
望江南·幽州九日
汪元量〔宋代〕
官舍悄,坐到月西斜。永夜角聲悲自語,客心愁破正思家。南北各天涯。
腸斷裂,搔首一長嗟。綺席象床寒玉枕,美人何處醉黃花。和淚捻琵琶。
滿江紅·喜遇重陽
宋江〔宋代〕
喜遇重陽,更佳釀今朝新熟。 見碧水丹山,黃蘆苦竹。 頭上盡教添白發,鬢邊不可無黃菊。 願樽前長敘弟兄情,如金玉。
統豺虎,御邊幅,號令明,軍威肅。 中心願,平虜保民安國。日月常懸忠烈膽,風塵障卻姦邪目。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心方足。
和張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陰行先〔唐代〕
重陽初啟節,無射正飛灰。寂寞風蟬至,連翩霜雁來。
山棠紅葉下,岸菊紫花開。今日桓公座,多愧孟嘉才。
紫萸香慢·近重陽
姚雲文〔宋代〕
近重陽偏多風雨,絕憐此日暄明。問秋香濃未,待攜客、出西城。正自羈懷多感,怕荒台高處,更不勝情。向尊前,又憶漉酒插花人。只座上、已無老兵。
凄清,淺醉還醒,愁不肯,與詩評。記長楸走馬,雕弓笮柳,前事休評。紫萸一枝傳賜,夢誰到、漢家陵。盡烏紗便隨風去,要天知道,華發如此星星,歌罷涕零。
慶東原·西皋亭適興
薛昂夫〔元代〕
興為催租敗,歡因送酒來。酒酣時詩興依然在。黃花又開,朱顏未衰,正好忘懷。管甚有監州,不可無螃蟹。
九日登長城關樓
王瓊〔明代〕
危樓百尺跨長城,雉堞秋高氣肅清。
絕塞平川開塹壘,排空斥堠揚旗旌。
已聞胡出河南境,不用兵屯細柳營。
極喜御戎全上策,倚欄長嘯晚煙橫。
『玖』 描寫重陽節的古詩詞
關於重陽節的古詩詞:
1、節過重陽人病起,一枝殘菊不勝愁。——陳羽《九月十日即事》
2、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孟浩然《秋登蘭山寄張五》
3、我來不得意,虛過重陽時。——李白《九日登山》
4、重陽秋雁未銜蘆,始覺他鄉節候殊。——劉商《重陽日寄上饒李明府》
5、一日日知添老病,一年年覺惜重陽。——白居易《九日宴集醉題郡樓兼呈周殷二判官》
6、草色多寒露,蟲聲似故鄉。清秋無限恨,殘菊過重陽。——李郢《早發》
7、節近重陽念歸否,眼前籬菊帶秋風。——皇甫冉《寄權器》
8、晴景應重陽,高台愴遠鄉。——李嘉祐《九日送人》
9、重陽秋已晚,千里信仍稀。何處登高望,知君正憶歸。——皇甫冉《九日寄鄭豐》
10、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九日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