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形容不孝順的成語
六親不認liùqīnbùrèn
[釋義] 六親:父、母、兄、弟、妻、子。不認所有親屬。形容不通人情世故;也指對誰都不講情面;不徇私情。
[語出] 《史記·管晏列傳》:「上服度則六親固。」
[正音] 親;不能讀作「qìnɡ」。
[近義] 寡情絕義 鐵面無私
[反義] 與人為善 普渡眾生
[用法] 常含貶義。一般作謂語、定語。
[結構] 主謂式。
2. 沒有孝心的人用成語來怎麼形容
【成語】: 不肖子孫
【拼音】: bù xiào zǐ sūn
【解釋】: 不肖:不象,不賢。指品德差,沒出息,不能繼承先輩事業的子孫或晚輩。
【出處】: 《莊子·天地》:「親之所言而然,所行而善,則世俗謂之不肖子。」《孟子·萬章上》:「丹朱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
【舉例造句】: 造廟的時候,他的祖宗就捐過錢,現在他卻要來吹熄長明燈,這不是不肖子孫? 魯迅《彷徨·長明燈》
【拼音代碼】: bxzs
【近義詞】: 紈絝子弟、後繼無人
【反義詞】: 孝子賢孫、後繼有人、繼往開來
【燈謎】: 最壞的後代
【用法】: 作賓語;指不好的子孫
【英文】: unworthy descendants
3. 形容人不孝順的成語
【不來孝之子】:bù xià自o zhī zǐ,不孝順的子孫。作主語、賓語;多用於自謙。
【忤逆不孝】:wǔ nì bù xiào,忤逆:不順從。不服從和孝敬父母。作謂語、定語;指不孝敬父母。
【先意承志】:xiān yì chéng zhì,指孝子不等父母開口就能順父母的心意去做。後指揣摸人意,諂媚逢迎。作謂語、定語;指奉承上級。
【先意希旨】:xiān yì xī zhǐ,指孝子不等父母開口就能順父母的心意去做。後指揣摸人意,諂媚逢迎。同「先意承志」。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處事。
【先意承指】:xiān yì chéng zhǐ,指孝子不等父母開口就能順父母的心意去做。後指揣摸人意,諂媚逢迎。同「先意承志」。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處事。
【先意承顏】:xiān yì chéng yán,指孝子不等父母開口就能順父母的心意去做。後指揣摸人意,諂媚逢迎。同「先意承志」。作謂語、定語;指奉承上級。
4. 形容「兒媳不孝」的語句有哪些
1、勿以不孝身,枉著人子皮。——《勸孝歌》
釋義:不孝子孫,枉為人子。
2、人不孝其親,不如草與木。——選自清代 王中書 《勸孝歌》
釋義:人不孝敬父母親人不如沒有心的草和樹木。
3、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窮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選自《十三經註疏》
釋義:一味順從,見父母有過錯而不勸說,使他們陷入不義之中,這是第一種不孝;家境貧窮,父母年老,自己卻不去當官吃俸祿來供養父母,這是第二種不孝;不娶妻生子,斷絕後代,這是第三種不孝。
4、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選自《紅樓夢》
釋義:從古至今 認真的養育孩子,然後痴心不改的父母多了 但是看不到幾個能夠認真的孝順老人的。
5、忤逆不孝矣,三世果報然。——選自清代 王中書 《勸孝歌》
釋義:打爹罵娘是忤逆不孝,三世因果報應昭然不需。
5. 形容不孝順的詞語有哪些
不孝之子,逆子貳臣,逆子賊臣,無後為大,鴞鳥生翼,衣冠梟獍.
6. 形容人不忠不孝的成語
忠孝不並
【讀音】:zhōng xiào bù bìng
【解釋】:並:並行。指忠孝難以兩全。
【出處】:唐·令狐德《大唐故柱國燕國公於君碑銘》:「忠孝不並,我兒須人輔弼,卿宜抑割,豈可徇以私情
7. 不孝順的四字成語
不孝順的四字成語
大逆不道,
六親不認
孝敬父母方面的常用成語
愛老慈幼 祝哽祝噎 陟岵陟屺 骨肉至親 骨肉相連
恩重如山 晨昏定省 寸草春暉 冬溫夏清 恩逾慈母
返哺之恩 甘馨之費 顧復之恩 藉草枕塊 敬恭桑材
敬老尊賢 勞而不怨 南山之壽 寢苫枕塊 升堂拜母
壽比南山 壽山福海 菽水承歡 送往事居 先意承旨
顯親楊名 孝子賢孫 仰事俯畜 養生送死 義不背親
白雲親舍 必恭必敬 赤子之心 椿萱並茂 承歡膝下
8. 婆婆不孝順,兒媳更不孝順的成語
惡性循環、惡劣成性、一報還一報、一代不如一代 (滿意請採納)
9. 人們常用哪些詞語形容不懂得孝順父母的人
形容不懂得孝順父母的人常用的詞語有:
忘恩負義,不肖子孫,不孝之子,白眼狼,敗家子孫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