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重陽節和那個詩人有關

重陽節和那個詩人有關

發布時間:2023-06-09 08:46:53

『壹』 重陽節與哪位人物有關

重陽節的傳說,和東漢汝南人桓景有關。

較早有關重陽節的傳說,見於梁朝吳均的《續齊諧記》:汝南桓景隨費長房游學累年,長房謂曰:「九月九日,汝家中當有災。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除。」景如言,齊家登山。夕還,見雞犬牛羊一時暴死。長房聞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飲酒,婦人帶茱萸囊,蓋始於此。


重陽節的相關習俗

1、登高

重陽節首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 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2、吃重陽糕

與登高相聯系的有吃重陽糕的風俗。高和糕諧音,作為節日食品,最早是慶祝秋糧豐收、喜嘗新糧的用意,之後民間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3、賞菊

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農歷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在漢族古俗中,菊花象徵長壽

『貳』 杜甫的哪首七律詩就是寫重陽相關的名篇

杜甫的七律詩《登高》就是寫重陽的名篇。

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 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 潦倒新停濁酒杯。[1]

折疊編輯本段注釋譯文
折疊詞句注釋
⑴登高:農歷九月九日為重陽節,歷來有登高的習俗。

⑵猿嘯哀:指長江三峽中猿猴凄厲的叫聲。《水經注·江水》引民謠雲:「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⑶渚(zhǔ):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塊陸地。鳥飛回:鳥在急風中飛舞盤旋。回:迴旋。

⑷落木:指秋天飄落的樹葉。蕭蕭:風吹落葉的聲音。

⑸萬里:指遠離故鄉。常作客:長期漂泊他鄉。

⑹百年:猶言一生,這里借指晚年。

『叄』 重陽節飲酒起源於晉朝哪位人物

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內陶淵明容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民間還把農歷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里,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清代以後,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肆』 重陽節源於哪位歷史人物

重陽節源於老子。道家奉為經典的《易經》中,把奇數視為陽數,偶數視為陰數,陽數中「九」又被視為「極陽」,九月九日是兩個「極陽」相遇,所以稱作「重陽」。陽又表示鋼,重陽是「二鋼相逢」而相剋,所以被視為「厄日」,登高和系茱萸,目的是為了「解厄」,重陽習俗由此而來。

重陽節」名稱見於記載卻在三國時代。據曹丕《九日與鍾徭書》中載:「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4)重陽節和那個詩人有關擴展閱讀

古老傳統節日的起源與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及天象、歷法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有關,蘊含著祗敬感德、禮樂文明深邃文化內涵。重陽節有著久遠的歷史源頭。古時南北各地風俗各異,先秦時期,各地習俗尚未融合流傳,重陽節習俗活動鮮見於文字記載。現存有關重陽節俗的文字記載,最早見於《呂氏春秋》之《季秋紀》,有載古人在九月豐收祭饗天帝、祭祖的活動。

「重陽節」之名稱記載,始見於三國時代;至魏晉時,節日氣氛漸濃,出現了賞菊、飲酒習俗的文字記載,倍受文人墨客吟詠;到了唐代被列為國家認定的節日。重陽節在歷史延續過程中雜糅了多種民俗為一體,隨著時代的發展,重陽節的文化內涵不斷延展豐富。

『伍』 愛國詩人屈原在他的哪個詩中,有描寫重陽的詩句

戰國文化巨人屈原在其所作的《遠游》一詩中有「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一句。其中「重陽」並非指重陽節,而是指代「九天」。關於「帝宮」一詞,王逸註解劉向作品《九嘆》時將「排帝宮與羅囿兮,升縣圃以眩滅」中的「帝宮」解釋為「天帝之宮」,因此「帝宮」指天帝所在的宮殿,而非星宿名稱。「旬始」為星宿名,「清都」指神話傳說中天帝所居住的宮闕。「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整句合起來的意思便是「我飛升九天,進入天帝居住的宮闕遊玩,然後造訪旬始星,參觀天庭之上的清都」。雖然屈原《遠游》一詩中的「重陽」並非節日,但常被人誤以為是「重陽節」的起源。

『陸』 重陽節的來歷是什麼有什麼習俗

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求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

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與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酒為名,寫的詩為後人傳頌,也以愛菊為名,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就是他的詩。

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酒為名,寫的詩為後人傳頌,也以愛菊為名,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就是他的詩。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民間農歷九月稱為 菊月,賞菊成了一項重要內容,賞菊配美酒,清代後,賞菊之習尤為昌盛,就這樣流傳了下來。

『柒』 白居易關於重陽的詩

重陽席上賦白菊
【唐】白居易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重陽席上賦白菊
九日登巴台
【唐】白居易
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開。
閑聽竹枝曲,淺酌茱萸杯。
去年重陽日,漂泊湓城隈。
今歲重陽日,蕭條巴子台。
旅鬢尋已白,鄉書久不來。
臨觴一搔首,座客亦徘徊。
九日題塗溪
【唐】白居易
蕃草席鋪楓葉岸,《竹枝》歌送菊花杯。
明年尚作南賓守,或可重陽更一來。
九日醉吟
【唐】白居易
有恨頭還白,無情菊自黃。
一為州司馬,三見歲重陽。
劍匣塵埃滿,籠禽日月長。
身從漁父笑,門任雀羅張。
問疾因留客,聽吟偶置觴。
嘆時論倚伏,懷舊數存亡。
奈老應無計,治愁或有方。
無過學王績,唯以醉為鄉。
閏九月九日獨飲
【唐】白居易
黃花叢畔綠尊前,猶有些些舊管弦。偶遇閏秋重九日,
東籬獨酌一陶然。自從九月持齋戒,不醉重陽十五年。
(7)重陽節和那個詩人有關擴展閱讀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 ,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 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閱讀全文

與重陽節和那個詩人有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就業養老金交5年以上領多少 瀏覽:788
退休金養老保險金 瀏覽:196
老人住養老院的弊端 瀏覽:156
老年大學元旦活動同學代表講話 瀏覽:122
買了美容養生卡不想要了怎麼退 瀏覽:150
5609長壽在哪個站停靠 瀏覽:647
50歲算大壽嗎 瀏覽:543
吃什麼養生護身體 瀏覽:342
老年人沐浴應在什麼時間進行 瀏覽:689
老年人半邊身體發抖什麼毛病 瀏覽:540
不配做父母怎麼回對方話 瀏覽:927
上海女幹部退休年齡 瀏覽:53
武昌老年大學2018秋季招生 瀏覽:602
體檢前抽煙有什麼影響 瀏覽:691
茶藝養生館實習是什麼 瀏覽:133
老年人古籍有哪些 瀏覽:920
加拿大就是老年人的天堂 瀏覽:1000
七律重陽節網易博客 瀏覽:296
靈璧養老保險查詢 瀏覽:562
民企沒退休金嗎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