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重陽節在先秦時的體現

重陽節在先秦時的體現

發布時間:2023-06-04 18:40:19

重陽節起源於先秦之前,為什麼到了西漢才逐漸重視起來

‍‍漢代,《西京雜記》中記西漢時的宮人賈佩蘭稱:「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相傳自此時起,有了重陽節求壽之俗。這是受古代巫師(後為道士)追求長生,採集葯物服用的影響。同時還有大型飲宴活動,是由先秦時慶豐收之宴飲發展而來的。《荊楚歲時記》雲:「九月九日,四民並籍野飲宴。」隋杜公瞻注雲:「九月九日宴會,未知起於何代,然自駐至宋未改。」求長壽及飲宴,構成了重陽節的基礎。‍‍

❷ 重陽節的源頭可追溯到先秦之前

重陽節的源頭,可追溯到上古時期。相傳重陽為元帝得道之辰。關於重陽習俗活動的現存文字記載最早見於《呂氏春秋·季秋紀》:「(九月)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帝籍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飭。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於天子。」可見當時已有在九月農作物秋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這是遠古時期,重陽節作為一種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同時還有大型飲宴活動,是由先秦時慶豐收的宴會發展來的。拜神祭祖及求長壽、飲宴等,構成了重陽節的基本內容。

重陽節有著久遠的歷史源頭。古時南北各地風俗各異,先秦時期,各地習俗尚未融合流傳,重陽節習俗活動鮮見於文字記載。現存有關重陽節俗的文字記載,最早見於《呂氏春秋》之《季秋紀》,有載古人在九月豐收祭饗天帝、祭祖的活動。「重陽節」之名稱記載,始見於三國時代;至魏晉時,節日氣氛漸濃,出現了賞菊、飲酒習俗的文字記載,倍受文人墨客吟詠;到了唐代被列為國家認定的節日。重陽節在歷史延續過程中雜糅了多種民俗為一體,隨著時代的發展,重陽節的文化內涵不斷延展豐富。
重陽習俗普及於漢代,漢代是我國南北各地的經濟文化交流融合時期,各地文化上的交流使節俗融合傳播。漢代作品《西京雜記》中收錄了古時重陽節求壽之俗。《西京雜記》中記西漢時的宮人賈佩蘭稱:「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這是在文字資料上關於重陽節求壽之俗的最早記錄。據說這是受古代巫師(後為道士)追求長生,採集葯物服用的影響。另有說,在戰國時代,重陽在一些地方已受到人們重視,但只是在王宮中進行的活動。
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曾這樣描述當時的重陽節:「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在魏晉時,節日氣氛漸濃,倍受文人墨客吟詠。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閑居》詩序文中說:「余閑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這里同時提到菊花和酒。魏晉時期有了賞菊、飲酒的習俗。南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雲:「九月九日,四民並籍野宴。

❸ 重陽節這個節日的起源是什麼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所以說很多的人也都覺得一些特殊的節日也是值得紀念的。大家也都覺得重陽節這個節日比較特殊,而且重陽節也是在農歷的9月9日。有很多人也把重陽節稱之為9月9,因為重陽節也是需要登高。大家也都覺得重陽節是非常好的,這也有一定的意義。而且大家在重陽節當天也需要佩戴茱萸,飲菊花酒,以求長壽的習俗。所以說重陽節這個節日還是很好的,這也讓大家感覺到格外的重視。

可以把茱萸帶在身上辟邪

大家在重陽節當天也是會登高,賞菊花,喝菊花酒。還有很多人也會選擇吃重陽糕,這樣也是能夠保佑家裡的人事事平安。所以說大家也都覺得重陽節是比較好的節日,再加上九月九也是逢凶之日,這一天也可以將茱萸帶在身上辟邪。

❹ 重陽節的來歷是什麼有什麼寓意嗎

重陽節的來歷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一首王維的唐詩把你帶回小學時代,有沒有一種重溫年代的感覺啊!重陽節是指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關於重陽節的來源,還有這樣一種說法,當初戚夫人被呂後做成人彘害死之後,戚夫人,身邊的侍女也一並受到了牽連而被趕出了皇宮。被趕出皇宮之後,這位侍女延續了當初在宮中的重陽節。後世人便紛紛效仿,由一傳百,以至於後來形成了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

❺ 重陽節的起源。

重陽節的起源主要有三個不同的說法,一是來源於《易經》中九之陽數相重,二是來源於古代豐收祭天的活動,三是來源於古代的祭祀火星儀式。

《易經》中九之陽數相重

在《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又為「極數」,指天之高為「九重」。九月初九,日與月皆逢九,是雙九,故曰「重九」,同時又是兩個陽數合在一起,故謂之「重陽」,所以這一天為重陽日。在中國古代人的觀念里,雙九代表著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寓意。因此古人都十分重視重陽節,每年在重陽節的時候都要舉辦隆重的宴會。

豐收祭天

重陽節的源頭,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在當時已有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這是遠古時期,重陽節作為一種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 在西漢時,人們就有在九月九日插茱萸、喝菊花酒的習俗了。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有了重陽節求壽的習俗,同時還要舉辦大型的宴會。

古代的祭祀火星儀式

重陽節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儀式。江南部分地區有重陽祭灶的習俗,是家居的火神,由此可見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絲馬跡。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早已經沒有祭火的習俗了,但是人們對九月因陽氣的衰減而引起的自然物候變化仍然有著特殊的感受,因此重陽節登高避禍的習俗就一直存在了。

重陽節在我國一直以來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每年重陽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很熱鬧,人們會有登高,賞菊、插茱萸、喝菊花酒等一些習俗。除此之外,現在的重陽節也是許多年輕人尊老愛老的節日。

與重陽節在先秦時的體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瑞安個人養老保險電話 瀏覽:637
老人去世用什麼詞句安慰別人 瀏覽:792
個人養老金賬號利息嗎 瀏覽:597
老人手機耗電量多少瓦 瀏覽:504
體檢出問題怎麼買保險 瀏覽:657
單位體檢年檢有什麼項目 瀏覽:756
鵬鵬什麼時候給晨晨父母蓋的房子 瀏覽:234
幸福在哪裡68歲老人 瀏覽:564
連續做夢兩次老人過世代表什麼 瀏覽:218
保險公司外勤退休後養老金 瀏覽:501
2020退休年齡查詢表 瀏覽:296
女孩子父母住院了怎麼安慰 瀏覽:882
重慶巴南李家沱養老院 瀏覽:592
達方電子廠體檢什麼不過關 瀏覽:689
老人家迷路了 瀏覽:60
長壽怎麼到涪陵李渡考場 瀏覽:251
七旬老人在客廳小便怎麼處理 瀏覽:792
福建農村新型養老保險檔次 瀏覽:642
商業養老保險20萬 瀏覽:658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人員死亡 瀏覽: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