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傳統節日重陽節作文400字10篇
1.傳統節日重陽節作文400字
農歷九月初九,兩陽相重,故叫「重陽」,重陽節又是「老人節」。老人們在這一天或賞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鍛煉體魄,給桑榆晚景增添了無限樂趣。許多老人們,都喜歡過這個節日。
而昨天,又是重陽節。我們一家人都在為重陽節做准備呢!相傳,重陽這一天,人們賞玩菊花,佩帶茱萸,攜酒登山,暢游歡飲。九月重陽,天高雲淡,金風送爽,正是登高遠眺的好季節,因此,登高便成了重陽節的重要習俗。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於無山可登,無高可攀,就防止米粉糕點,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藉以示登高(糕)僻災之意。
我們一家人,都在忙自己段賣的事。奶奶和媽媽都在做晚餐呢!爸爸和爺爺都在聊重陽的習俗呢!我知道重陽節是老人節,便也幫奶奶一些小忙呢!晚飯時,我們一家人都興致勃勃地圍在一起過熱鬧的重陽節,大家都吃著重陽糕。聽奶奶說,可以防止惡濁重陽花糕是用粳米製成的一種節令美食。晚飯過後,我們都去了小公園賞花。我坐在小河邊,那水中倒影的花可真是美啊!我不由自主的沉浸在了這美麗的地方。
2.傳統節日重陽節作文400字
今天是重陽節,又稱老人節。
我今天准備幫奶奶洗一次腳,因為從小的時候,奶奶每一次吧,臉盆拿在我面前。輕輕的揉著我的腳,那感覺真是太舒服了。同時奶奶也太辛苦了。
晚飯剛吃過,我就像奶奶一樣早早地把盆子和毛巾准備好了,准備給奶奶一個Surprise(驚喜)。這時,奶奶走了過來,我立刻把盆子和毛巾放在奶奶面前,奶奶並不知道什麼意思,茫然歷橋地說:「又要奶奶幫孫女兒洗腳啊!」我頓時皺起眉頭,低下頭說道:「別把我想的這么壞。」話音剛落,我又立刻抬起頭對奶奶說:「這次不是您幫我洗,而是我幫您洗!」奶奶聽了笑的合不攏嘴說:「好,我的乖孫女兒。」
我先讓奶奶坐在一個小板凳上,再微微垂下腰,嚴肅的摸測著水溫,生怕燙到奶奶去。測了一會兒後,我輕輕的把奶奶的鞋子、襪子脫下來放在一邊。
「奶奶把腳放進去吧!我會好好伺候您的。」我開心的朝奶奶一笑。當我的手摸到奶奶的腳時,原來奶奶的腳這么粗糙啊!其間,我的心不禁的顫著。
我慢慢地把奶奶的腳一遍遍的洗著、按摩著,我還認真的對奶奶說:「我以後天天給您洗腳。」奶奶聽了,淚珠一顆顆的落了下來……
3.傳統節日重陽節作文400字
「每逢佳節倍思親」,重陽節到了。此時此景,我真的非常想念在家鄉的親人:我那可愛的弟弟是否長高了一些?特別是爺爺奶奶,是否依然健康?我可是他們一手帶大的孫女。兒時與他們在一起的那些情景,讓我記憶猶新。
我常聽媽媽說:我剛出生一個月,為了不影響媽媽的工作,奶奶帶我回老家。而奶奶還要照顧那65歲的爺爺,如今又要照顧剛出生一個月的我。而我可以想像,已經50多歲的老人,在寒冷的夜晚,每天要起來幾次,給我換尿布、沖奶。奶奶沒睡過一個安穩的覺。在奶奶無微不至的照顧下,那個小不點的'我,越來越壯實,而奶奶卻越來越瘦小。
漸漸長大的我,調皮又好動,一次,我和小朋友玩滑板車時,不小心在彎曲的路上滑倒了,那時我的手上被颳了好大一塊肉,是爺爺抱著我直奔家裡給我擦葯膏的。可爺爺的腳上還有泡,平常走路都很不方便,可爺爺為了我卻什麼也不管肢燃猛了,因為我是他的孫女。
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特別是到了九九重陽節,這是我們孝敬老人的節日,在這兒,我衷心祝願我身邊的老人節日快樂!
4.傳統節日重陽節作文400字
農歷九月初九是重陽節。這是一個有1700多年歷史的非常古老的節日。
這一天,我們和奶奶一起去爬山。我們來到桂峰山腳下,隨著人流向山頂走去。
一路上我邊走邊問媽媽:「為什麼重陽節是九月初九,不是八月初八,也不是六月初六?」我媽笑著回答我:「中國數字里,一、三、五、七、九是負數,二、四、六、八是正數。所以九月初九是重陽,又稱九九。」"重陽節還有其他活動嗎?"我又問。我媽媽說:「在中國古代,重陽節是一個重要的節日。這一天,舉行了各種活動,如:賞菊、插山茱萸、吃重陽糕等。」「那你為什麼現在只爬上去,不舉行其他活動?」我媽回答說:「登高是重陽節的主要習俗。古人認為1999年在重陽登高可以避災。後來,重陽節爬山,逐漸演變為人們放鬆和鍛煉的體育和旅遊活動。」「媽,現在沒人牽扯了,那重陽呢?」媽媽說:「現在沒有人舉辦這些活動了,但是很多人還是會在這一天爬到高處賞菊,欣賞美麗的秋景。每逢佳節來臨,人們都會舉辦各種各樣的敬老活動,祝願老人步步高升,健康長壽。」
這是我們的重陽節。你是怎麼度過的?
5.傳統節日重陽節作文400字
每年農歷九月初九是傳統的重陽節。重陽節,所有親人一定要一起爬「避災」,插山茱萸,賞菊。在民俗觀念中,1999年的重陽節也叫「老人節」,因為它與「九九」諧音,含有長壽、健康、長壽的含義。
今年重陽節的早上,去白水山登高,看到很多年輕人一步一步扶著老人上來。我被他們敬老的行為感動了,決定回家給奶奶洗腳,給她一個驚喜。午飯後,我准備了足球和毛巾。然後奶奶進來了。我馬上把洗腳盆和毛巾拿來給奶奶,說:「奶奶,我要給你洗腳。」奶奶說:「你還是看書吧。」「請給我一個機會。」我說。「好吧。」奶奶說好。我讓奶奶先坐在凳子上,放滿一壺熱水,用手試試。水溫剛剛好。然後蹲下輕輕把奶奶的襪子脫下來放在一邊。「奶奶,把腳放進去。」當我的手碰到奶奶的腳時,我不禁感到心裡一顫。原來我奶奶的腳好粗糙。是的,我奶奶辛苦了一輩子,現在每天都要為我打工。我真的很慚愧!我慢慢給奶奶洗腳,然後給她輕輕按摩。我很認真的對奶奶說:「奶奶,以後我天天給你洗腳。」奶奶開心地笑了。
老年人的生活多麼需要我們的關心。以後每天都會幫爺爺奶奶做一件事。我會努力學習,不辜負他們對我的期望。
6.傳統節日重陽節作文400字
明天是重陽節。今天,在重陽節之際,我們學校開展了重陽節感恩節活動。
10月12日下午,我們在輔導員盧柯的帶領下來到杭州第二福利院。我們不僅給福利院的爺爺奶奶帶了節日禮物,還和他們聊天。我們組采訪了金奶奶。雖然她已經80歲了,但仍然保持著青春活力的狀態。我問奶奶:「你有什麼愛好?」奶奶說:「我有很多愛好,尤其是彈鋼琴。我房間里有一架電子琴,樓下有一架鋼琴。沒事就彈鋼琴。80歲的時候別看我,身體很好,經常下樓做運動。」
一提到奶奶的孩子,奶奶就很激動,高高興興地談起孫女和孫子。奶奶說:孫女學習很好,順利進入哈佛深造。我孫子學習很努力,現在在外地工作,也是個不錯的人才。奶奶還告訴我們要好好學習,將來考上理想的大學。
奶奶很善良,認真回答每一個問題,細心教導我們生活的道理。「你老了,就像青春一樣快樂。青春像一隻百靈鳥,有它的晨歌;老年就像夜鶯,應該有他的夜曲。」
這個感恩節重陽節真的很有意義。
7.傳統節日重陽節作文400字
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是重陽節,每當我讀到「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時,我都會想起重陽節時爺爺教我做重陽糕。
我和爺爺一起和面。瞧,我多賣力啊!我左一搓,右一揉,真像一個真正的糕點師。忽然,爺爺指著我的臉,一邊笑一邊說:「你這個小傻瓜,把麵粉弄得滿臉都是,真像一隻小花貓。」我忙跑去洗手間把臉洗干凈。過了一會兒,爺爺把做好的重陽糕放到鍋上蒸。
只聽「咕嚕、咕嚕」,水聲慢慢變大,一股股水蒸氣在空中翩翩起舞,有的像一輛雪白的汽車,四處奔跑,有的像一個大大的棉花糖,讓人口水直流,還有的像一朵潔白的雲,四處飄盪。
屋裡飄滿了沁人心脾的香氣,我彷彿踏入了美食的殿堂。爺爺把重陽糕端到桌上,那重陽糕軟軟的,彷彿是在向我招手。我心急地對爺爺說:「爺爺,我們快吃吧,希望您來年順利,身體健康。」爺爺面帶微笑地說:「小饞貓,好,好,好,瞧你這饞樣。」
腦海中不斷浮現著爺爺和藹的笑臉,滿是皺紋的臉龐,可是他已經走了,再也回不來了。我不禁落下了淚珠,我心裡很悲痛,真想穿越到以前,可以再次擁有這段美好的時光。
8.傳統節日重陽節作文400字
農歷九月初九日是重陽節。又稱「重九節」、「茱萸節」。《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兩九相重為「重九」。兩陽相重為「重陽」。「重陽」一詞最早見於戰國時屈原的《楚辭遠游》之中。「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可見重陽節在戰國時代已形成風俗。到漢代重陽節在民間流行。起初,重陽節俗的主題內容只是「登高避難」而已。在代代傳承過程中,其內容不斷變得豐富多彩起來。
農歷九月九,正是天高雲淡,秋高氣爽的美好季節。人們喜歡在這些日子裡扶老攜幼,登高望遠,觀賞無邊的秋景。放風箏、賞菊花、吃重陽糕、飲酒對歌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正是對秋天美好景色的描繪。重陽節這天,有的地方舉辦廟會,趕集等活動。有的學校組織學生進行登山秋遊活動。有的單位還組織職工或退休老人進行爬山、登高比賽等活動。
根據東方健身長壽中心的建議,1986年,國家把重陽節定為「老人節」。這天,各單位開展敬老活動,並發動全社會為老年人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和社會環境,真正做到「老有所養、老有所想、老有所為、老有所樂」。尊老敬老已成為重陽佳節活動的一項重要新內容。
9.傳統節日重陽節作文400字
每當秋高氣爽,金桂飄香的時候,我們就迎來了一個特殊的日子,這也是一個溫暖的日子——九月初九重陽節。詩人王維曾寫到「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個。」可見我們身邊的親人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是非常珍貴的。
老師和我們說在這樣的日子裡我們也應該為家裡的老人做些有意義的事情,來表達我們對他們的孝心。我花了一晚上為爺爺奶奶做了一張精美的賀卡,上面寫滿了我對他們的美好祝福,我希望他們身體健康,長命百歲。第二天我趁他們不注意,偷偷地把賀卡放在他們的床邊,准備給他們一個大大的驚喜。晚上當他們發現這張賀卡的時候,感動極了,給了我一個大大的擁抱。我對爺爺奶奶說:「我給你們敲敲背吧!」然後我便先給爺爺敲背,爺爺的背很硬,我加大了力氣,雖然很酸,但是我還是堅持了下來,爺爺對我豎起了大拇指。接下來給奶奶敲背的時候我變得很熟練了,奶奶連聲說:「真舒服,真舒服!」敲完背,爺爺奶奶對我說:「你真是我們的好孩子呀!」
在平時我們就應該關心老人,尊重老人,把每一天都當做重陽節來過!
10.傳統節日重陽節作文400字
中秋節又叫「仲秋節」、「團圓節」。是漢民族古老而傳統的節日。在農歷八月十五日。此日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魏晉時期已開始中秋賞月。唐代有登台觀月、泛舟賞月、飲酒對月之風俗。北宋太宗年間(988—1003),始定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有祭月、拜月、賞月、吃月餅的習俗。如今與春節、端午節一起並稱中國三大傳統佳節。此節在許多少數民族當中也很盛行。
中秋時節,正值秋高氣爽、丹桂飄香、百果成熟之際,又因此時月亮與地球相距最近,故有「一夜明月今宵多,月到中秋分外明」之感慨。因此,「花好月圓」是中秋節的一大特色。該節日的節慶活動以及民俗心理是極為有情致、頗具詩情畫意的。雖然不同地區,不同民族各自習俗有異,但有許多方面大致是相同的。
人們把中秋明月當作團圓的象徵,因此「獨在異鄉為異客」者,總是在中秋佳節之夜,每當看到「床前明月光」時,便會「疑是地上霜」,然後情不自禁地「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起來。無疑,唐朝詩人李白這首《靜夜思》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了自古以來獨處異鄉之人對自己家鄉及親人的無限思念情結,深刻揭示了人們對美滿生活的深情嚮往。
B. 重陽節感想的作文怎麼寫
重陽節的感受有:
正如詩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描寫了主人公當時登高望遠,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情感描述。每到重陽節就會思念家鄉、思念親人。
重陽節又稱為「老人節」,孝親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源,是一個人為人處世的根本。孝敬長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讓我們將這美德傳承下去,讓每一天都成為「重陽節」,同時,祝願天下的老人都健康快樂,永遠年輕!
古人過重陽節,包含著人們美好的祝福與夢想。這一天,人們踏秋登高,交流感情,鍛煉身體,親近自然。
重陽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就是重陽節。重陽節在秋季,是秋高氣爽的季節。每到重陽節,我國都有登高賞秋,敬老的傳統。故而重陽節又稱老人節。
秋天有一個重要的節日,那就是九九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因為重陽節是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月日均是九數,雙陽相重,故名重陽節。在北方大多不過這個節日,而在南方是相當重視這個傳統節日的,最主要的活動就是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插茱萸等等。重陽節相傳甚遠,歷代詩人也做出無數佳作美文,唐代詩人杜牧的《九日齊山登高》寫道: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更有膾炙人口的王維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讀來思鄉情更濃: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其實,過重陽節當然是在南方上學的時候培養起來的,那時在校園的閑散生活里,同學們總是要找各種借口,聚會遊玩,正好剛入學不久,想家很強烈的時候,趕上重陽節,見當地人相當的重視,還有登高轉運之說,於是我們自發組織起來,晚上帶上飲料和食品,登山賞月,南方在這個季節,氣候正是好時候,涼爽怡人,站在山頂觀月,那彎新月更清澈皎潔,於是我們在山頂上放聲高歌起舞,在清風里,吟詩作賦,抒懷著青春的快樂、憂傷。
C. 重陽節心得體會500-600字
每當秋高氣爽、菊花飄香的時節,中國人又一次迎來了一個特殊的節日——重陽節。
重陽節是在每年農歷的九月初九舉辦,那時的老奶奶們在縣村裡跳舞、唱歌為自己過重陽。九九重陽正趕上豐富多彩的秋季,它也染上了秋天的五彩和美麗。「九」包蘊著長久,吉利,祝福老人們延年益壽,健康。「九」代表著中華人民的喜悅、興奮。
重陽節的種種風俗習慣,不辜負這大好光景,增添了這個秋天的快樂,有多少人畫上了這個秋天的快樂,為多少人畫上了一絲微笑,它看不見,摸不著,要發自內心去感受。重陽節它又可以稱為茱萸節、菊花節,甚至「野餐節」。秋天是野遊的好季節,可到郊外去「采青」啊,登山啊,或者再搞搞對身體有益的活動,這是對身體非常好的哦。我國已經把九九重陽節定為老年人的節日。同學們,九月初九時,你為爺爺奶奶做了什麼,怎樣讓他們過得難忘,快樂呢?聽聽我的親身經歷吧。
又一次九月初九了,天上、屋頂上......到處是秋天的身影,大地都披上了一層厚而蓬鬆的金沙,金燦燦的,亮晶晶的。我看了看日歷,原來今天是九月初九,九九是重陽節呀,是奶奶的節日,我怎麼會忘了呢,應該向她送什麼禮物呀。我想了好一會兒,想不好呀。正當心情煩躁時,我隨手拿了一張報紙,看見了「重陽節」這三個字,喜出望外,認真地閱讀起報紙來,報上清楚地寫著每當重陽節時,做孫子孫女的應該陪自己的爺爺奶奶出去到郊外
散散心,吃吃糕點,看看菊花,這就是最好的禮物,體驗這個秋天帶來的幸福。看了這張報紙,我的心裡有了小算盤。
我走到奶奶跟前,想考考奶奶的記性就笑著說:「奶奶,你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嗎?」奶奶疑惑地說:「哦......哦......哦,是你的生日吧?」「不是,不是,我生日早過了好幾個月了。」奶奶又思索起來,「難道今天是國慶節?」「更不是了,今天是重陽節,是你們的節日。」奶奶恍然大悟,笑了。我又繼續說:「我陪奶奶到郊外去吧!」我攙著奶奶走了。我和奶奶一邊談,一邊走,走得更遠了。我們看著清澈池水,飽覽壯麗山色,頓時感覺神清氣爽。我陪著奶奶不知不覺度過了一天可愛的重陽節。
天暗下來了,媽媽爸爸回來了,還帶了一袋糕點,可真是雪中送炭啊。正准備給奶奶過老年節。上面綴著 各種花紋,有的是嵌著幾棵小草......我們一家人圍坐在餐桌前,津津有味地嘗起了糕點,可好吃了。奶奶笑了,像年輕了五年。一家人嘴裡甜甜蜜蜜,心裡更加甜蜜。爽朗的笑聲傳遍了......
重陽節又稱登高節。在這一天,人們登高望遠,思念親人。正如詩中所說:「每逢佳節 倍思親。」那麼重陽節是怎麼來的呢?
原來,我國古代把九叫做「陽數」,農歷九月九日,兩九相重,都是陽數,因此稱為「重 陽」。重陽節來源於道教的一個神仙故事: 東漢時,汝南縣里有一個叫桓景的農村小夥子,父母雙全,妻子兒女一大家。日子雖然不算好,半菜半糧也能過得去。誰知不幸的事兒來了。汝河兩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戶戶都病倒了,屍首遍地沒人埋。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
桓景小時候聽大人們說:「汝河裡住有一個瘟魔,每年都要出來到人間走走。它走到哪裡就把瘟疫帶到哪裡。桓景決心訪師求友學本領,戰瘟魔,為民除害。聽說東南山中住著一個名叫費長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裝,起程進山拜師學藝。
費長房給桓景一把降妖青龍劍。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晝夜地練開了。轉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練劍,費長房走到跟前說:「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來。你趕緊回鄉為民除害。我給你茱萸葉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讓你家鄉父老登高避禍。」
桓景回到家鄉,召集鄉親。把大仙的話給大夥兒說了。九月九那天,他領著妻子兒女、 鄉親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 茱萸葉子每人分了一片,說這樣隨身帶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來,每人啄了一口,說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鄉親們安排 好,就帶著他的降妖青龍劍回到家裡,獨坐屋內,單等瘟魔來時交戰降妖。
不大一會兒,只聽汝河怒吼,怪風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來,穿過村莊,走千家串萬戶也不見一個人,忽然抬頭見人們都在高高的山上歡聚。它竄到山下,只覺得酒氣刺鼻 <收起
D. 重陽節的感受
重陽節的感受如下:
正如詩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描寫了主人公當時登高望遠,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情感描述。每到重陽節就會思念家悄伏鄉、思念親人。
重陽節又稱為「老人節」,孝親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源,是一個人為人處世的根本。孝敬長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
重陽佳節,想起獨在異鄉的拼搏的兄弟們心裡難免惆悵,想問一句你們在他鄉還好么,期待你們回來得那一天我們把酒歡聚。重陽節,也是老人的節日,爸媽,我在遠方為你們祈禱,祝您們長命百歲,身體康健!
E. 三年級重陽節作文400字
1.三年級重陽節作文400字
農歷九月九日,便是「重九」日,因為「九」是八卦中的陽爻,所以又稱「重陽節」。同時,九九也稱為長久之意。所以這天也是「老人節」。
重陽節有些習俗,比如要看望老人,節日通常插茱萸、賞秋、賞菊、登高、踏秋;傳統食物為重陽糕、菊花酒;節日重在敬祖、敬老、感恩。
這一天,是我外公的生日。
早晨,為外公生日做准備,拿出我的零花錢,出門去了。我小跑著,去了文具店,買來彩紙和筆,又跑去蛋糕店,買來一塊小蛋糕,小心翼翼地走回家,把蛋糕放在桌子上,拿出彩色卡紙,開始寫賀卡。
中午到了,我的賀卡也做好了。上面有幾朵立體花朵,還有一個正方形窗子,裡面寫「一場秋雨帶去一份溫馨,一縷陽光送去一份暖意,一份友情送去一份思念,在這重陽佳節的日子裡,希望你健康快樂」翻開一頁,四角上有金色花紋,依稀能看見幾匹形態各異,生龍活虎的馬,左邊是一幅畫,一個笑眯眯的老人坐在藤條大木椅上,看著桌子;一個小孩在桌子旁給老人捶背;桌上有一個精緻漂亮的小蛋糕,上面用奶油寫著:「生日快樂」四個字;牆上掛一個日歷,上面寫著:「九月九日」、「重陽節」旁邊還有幾個小字:「外公生日」。右邊是我從網上搜到的20個成語:一帆風順、二龍戲珠、三陽開泰、四平八穩、五福臨門、六六大順、七星報喜、八面威風、九九歸一、十全十美、福如東海、壽比南山、招財進寶、金玉滿堂、萬事如意、心想事成、吉星高照、旭日東升、欣欣向榮。
中午,我來到外公家,把賀卡和蛋糕交給他,外公樂壞了,我又給他捶背,他心裡別提多舒服了。我把蛋糕給外公,他說:「我不會切,你來吧。」我迫不及待地切開了蛋糕,雖然是給外公的,但我也是想吃的。切成六塊,給外公、外婆、媽媽、我、舅舅、舅媽,給外公的那塊,老人蛋糕吃在嘴裡,甜在心裡。
2.三年級重陽節作文400字
又是九九重陽節,丹桂飄香。登高遠望,茱萸別樣。伴著飛揚的思緒,心中滿是對早逝的父親和辛勤操勞母親的感恩和思念。各種情緒瞬間湧上來,難以抑制的淚水落下來。
斗轉星移,物是人非。最是無情莫過於時間的腳步匆匆。父親已失去多年,音容笑貌猶在昨天。曾記得,而是趴在父親厚重而溫暖的背上,放飛著自己快樂滿足的童年夢想晌做;曾記得坐在父親那輛自行車後座上,聆聽著他那淳樸實用的教誨,幸福地穿梭在求學的鄉間小路上,輕松地完成中學的學習生涯;曾記得父女兩人擠在沒有座位的汽車上,一路說笑走向大學校園……
我親愛的父親啊,您還沒聽到女兒發帆螞自肺腑的一次感謝;您還沒有讓女兒回報您的一份養育恩。您怎麼就去了呢?讓我的思念一直延續到今天!「子欲養而親不待」是我永遠的遺憾。今天,請允許我把思念種在心田,插一株茱萸在您的墳前。
滄海桑田,人世冷暖,最無價的是人間親情。我最親愛的母親守寡多年,操勞多年。歲月的霜華早已爬滿您的雙鬢宴轎衡,您的腰身已經不再挺拔。我一直知道,您那顆堅韌慈愛的心,總是裝滿越來越多愛的牽掛。那耕種一輩子的農田您放心不下;五個兒女的工作家庭您放心不下;如今正在上學的、剛剛出生的兒女們的兒女,又讓您放心不下。母親,我現在才明白,一顆偉大的母愛慈心竟可以分出這么多份愛,來牽掛身邊的每一個。
感謝您,我最親愛的母親。重陽節之際,女兒心中的感恩滿滿,送給您的祝福滿滿。願那快樂永遠在您身邊。
祝願父親安息,祝福母親安康。
3.三年級重陽節作文400字
重陽節那天,看到奶奶正准備包餃子,我靈機一動:做一次奶奶的小幫手。
說干就干,我馬上去幫奶奶擇菜了。我蹲在地板上,拿起一根又細又長的韭菜,把最外層的枯黃的韭菜葉除掉,然後輕輕地把那一層臟薄膜搓掉,再把每片葉子枯黃了的尾部都去掉。幹了半個多小時才完工,我感覺腰酸背痛,手指酸麻。看來,平時奶奶做飯是很辛苦的。
開始包餃子啦!我經常看奶奶在包餃子,以為那是小菜一碟。我拿了一張又薄又精緻的餃子皮,用勺子舀了一些餡放在餃子皮上,三下五除二就把餃子包好了。可一看,唉,露餡的露餡,破皮的破皮,呲牙咧嘴的,一點都不像餃子,倒像個妖怪,真搞笑!我只好請教奶奶怎樣才能把餃子包好,奶奶說:「澤榮,做事情不能貪快,慢工出細活,欲速則不達啊!」
我靜下心來,先把餃子皮輕輕地放在手掌里,然後用勺子把適量的餡放在餃子皮里,最後把餃子皮合攏,整整齊齊地捏緊,一個精緻的餃子就出爐了!於是我就趁熱打鐵,又包了好多個,不一會兒,我感覺手都麻了,脖子也酸了,開始坐不住了。但我一想到今天任務特殊,不能半途而廢,便繼續堅持著,終於把餃子包好了,我高興得手舞足蹈,大喊勝利!
雖然我包的餃子不是很漂亮,但奶奶還是一直誇我包得很好,整天都樂得合不攏嘴。其實,給長輩端一杯水,一聲問候,捶一捶背,他們都會很開心的!
4.三年級重陽節作文400字
九月九日重陽節到了。大院的重陽節有一種傳統,喜歡晚餐湊在一起吃。幾家約好,把吃食端到一桌上。夜幕降臨,燈光閃耀,人們飲著菊花酒、二鍋頭,吃著豐盛的飯菜,歡聚暢談,交流情感。一張張笑臉,一陣陣笑語沖出狹小的房間,大家互相祝福著健康長壽、事事平安,大雜院處處洋溢著祥和的氣氛。
重陽那天,人們有敬老的風習,各家晚輩都要給上了年紀的老人多一些體貼。除了專給他們做些可口的吃食外,分家另過的親屬須慰問老者,出了嫁的閨女一早要回娘家探望父母,以報答養育之恩。有條件的人家,還要陪老人去看看熱鬧兒逛逛公園,這樣會讓老人心胸更加開闊,便於長壽。
賞菊花是市民多年傳統風俗,戴菊花防災去病也是人們舊時一大習慣。重陽節到來各大公園將舉辦菊花展,北海、天壇、紫竹院、植物園名聲。
重陽節之時,北京正值秋風送爽,天高雲淡的季節。到空曠之處放風箏,不但簡便易行,也是很受人喜歡的一種娛樂活動。清代時老北京人放飛之舉極為熱鬧盛行,店鋪集市都出售各種紙鳶,花市賣的風箏種類質量上乘。
如今,曾經住過的大雜院早已變遷,昔日重陽節「又見花糕處處忙」的景象也已不見。但時逢佳節吉日,不由得又想起老鄰居在庭院吃著花糕,喝著清茶說笑聊天的溫馨,思念童年一起歡笑玩耍的小夥伴。不知不覺當中想起毛澤東的詩詞: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5.三年級重陽節作文400字
重陽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就是重陽節。重陽節在秋季,是秋高氣爽的季節。每到重陽節,我國都有登高賞秋,敬老的傳統。故而重陽節又稱老人節。我國唐朝的大詩人王維,曾作過一首關於重陽節的詩,名叫《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詩描繪了在重陽節這個傳統節日作者對親人的加倍思念。
今年重陽節,我和爸爸媽媽為了感悟中華傳統節日---重陽節,我們來到了北京最有名的一坐山---香山,我們沿著山麓攀爬,看到了山上美不勝收的景色。我們也看到了許多老人都在沿著山麓攀爬,我們登上山頂,看見了許多老人在香山頂峰上慶祝自己的節日---老人節。他們有的唱歌,有的跳舞,用不同的方式進行慶祝。在他們中間坐著一個老爺爺和幾個老奶奶,老爺爺坐在凳子上用手風琴拉著《歡樂頌》,曲調歡快、優美,令人陶醉;旁邊的老奶奶則用小鑔和小鼓等樂器為老爺爺伴奏,樂曲在這個小樂隊的演奏下顯得非常動聽。周圍許多老人圍者這個小樂隊盡情地跳呀、唱呀,使人彷彿置身於人間仙境一般。
6.三年級重陽節作文400字
重陽節是老人的節日。重陽節里,我們應該給老人送上一句祝福,遞上一張賀卡。在那個重陽節里,我做了這樣一件事。
重陽節到了,我尋思著要給爺爺奶奶送什麼禮物。一邊的小王啟發我:「重陽糕怎麼樣?」我想了想,裝出生氣的樣子:「拜託,我爺爺奶奶又不在上海,寄過往不發霉才怪呢!」忽然,一個動機清楚地從我腦海中閃過:有了!我急忙跑回家,翻箱倒櫃地找出了兩張精美的信紙和一隻小魚熱手袋。我記得奶奶曾說過,她一到冬天就怕冷,手腳冰冷,要是我給了奶奶一隻熱手袋,奶奶的手腳就不會冷了。
接著,我攤開精美的信紙,在上面寫滿了我的祝福和一直想對爺爺奶奶說的話。我的真心,裝滿了兩張薄薄的`信紙。我署上自己的名字,把信裝進了信封,我要把我的思念和敬愛,送向遠方的爺爺奶奶的家……
小魚熱手袋被我用一個裝禮品的盒子包了起來,又在盒子四四周上了金絲帶。傍晚,在爸爸的幫助下,我把禮物和信寄了出往,也把我的牽掛寄了出往。我堅信爺爺奶奶收到我的禮物,必然是開心與激動的……
F. 重陽節節感恩日記400字
今天是農歷九月初九 ,它是我們中華民族一個傳統節日——重陽節。在古時候,每年的這一天,人們都會登高山、佩茱萸(zhū yú )、飲菊花酒 ,以求長壽。而在今天,重陽節又叫老人節 ,是敬老、愛老、助老的日子。關愛老人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敬老愛老助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在我們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重視人倫道德、講究家庭和睦是我們文化傳統中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與親和力的具體體現。中國古代就有「卧冰求鯉」、「親嘗湯葯」等24孝的故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為做人的一個准則。人人都會老,家家有老人。尊重老人,實際上就是尊重我們自己!隨著我國老年人口的急劇增多,維護老人,敬老愛老這一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美德更顯得重要。
我們是在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呵護下長大的,是他們不怕苦累地在關心我們的一切:每天早晨,為我們准備豐盛的早餐;每天下午,准時地來接我們放學;半夜裡,一次次地起床為我們蓋被子;冬天裡,為我們灌好暖暖的熱水袋……在今天這個屬於他們的節日里,我想在庄嚴的國旗下向大家發出倡議:
1.早晨起床、放學歸來,都主動向長輩問好;
2.尊敬長輩,聽他們的話;有好吃的,先給爺爺奶奶吃;
3.幫爺爺、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給他們捶捶背。
4.乘坐公共汽車時,主動給老年人讓座位等等。
親愛的同學們,期中考試就要到了,我們能夠做的,便是用心復習,認真考試,用滿意得分數換取長輩們那滄桑的臉上欣慰的笑容。
在重陽節即將到來之際,請允許我代表全體師生祝普天下的老人健康長壽,平平安安!我們衷心的希望「敬老、愛老、助老」的中華傳統美德世代相傳,永放光彩!
再話重陽
時光轉瞬即逝,不知不覺中又一年的重陽節到了,九九重陽,代表著天長地久,也代表著尊老、敬老、愛老。現在的人們,也越來越看重這個中國的老人節了,因為重陽不光是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這么簡單,更重要的是把關愛老人之風傳向全國各地,讓他們都來尊老、敬老、愛老。然而正值年少的我們,又能為身邊的老人么做些什麼呢?
我想到的,大多數人都會想到:無非給老人們捶捶背,推推腰,或者是幫著干點家務,除了這些,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不會再讓我們幹些什麼了。平常,老人們總是最疼我們。有好吃的自己捨不得吃就留給我們;有好喝的自己捨不得喝就留給我們;我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經常給自己添件新衣,卻拿來兒女穿舊了的衣服穿;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很揮霍的買許多貴重的東西從來都是能省下就省下,卻把剩下的錢給我們買零食;更沒見過爺爺奶奶哪一天接我放學誤了點,常常就是有病也要挺著,不讓我們在校門口乾著急。
說到這兒,我不免有想到了一些不好的情景。秋天天氣轉冷,奶奶總是問我:「穿那麼少,冷不冷?」這時我便會不耐煩地轉過頭去,煩躁的說上一句:「不冷不冷。」心裡還不住的埋怨奶奶太隆A偕涎埃蓯嵌V鮃瘓洌骸奧飛閑⌒目闖擔鴯饌娑!」往往我來不及聽爺爺說完這句話,就插上一句:「知道了,知道了!」就覺得整天聽著一句話,耳朵都快聽出繭子來了。
不知我的這些表現是不是刺痛了您的心,如果是這樣的話,就請原諒我這個孫女的不孝和不懂事。
談了那麼多,其實歸根結底就是要理解老人,尊敬老人。想想哪個老人不想得到晚輩的重視與尊重呢?雖然我們不可能有太多的資金與精力去給全體老年人一個溫馨、舒適的家園,但我們可以從身邊的老人做起,用自己一點一滴的愛去感動他們。最後,祝全社會所有老年人,身體健康,長命百歲,兒孫滿堂,安享晚年!
G. 小學重陽節作文400字左右
每到秋收季節,菊花開時,我們就迎來了一個重陽節!重陽節也為老人節,我們要孝敬老人,陪伴老人。下面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小學重陽節作文400左右」,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我喜歡中秋節,喜歡春節,但是我更喜歡的是重陽節。
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到了。我和爸爸、媽媽都起的很早,去逛廟會——白雲寺。街道上行人早就川流不息了,路兩邊賣東西的商人把貨物擺的琳琅滿目,應有盡有。我們穿過擁擠的街道終於來到了白雲寺,在那裡鑼鼓喧天,彩旗飄揚。賣香表的、賣糖葫蘆的、還有賣各種小吃的……叫賣聲絡繹不絕。
我和爸爸、媽媽去給奶奶燒紙,燒完後就和爸爸去拜佛、燒香,一切結束後我們就去看戲了。戲台上的演員們裝扮的非常好看,他們優美的舞姿和嘹亮的歌喉,贏得了大家一片喝彩聲……忽然,我聞到了一股饞人人的香味,轉頭一看,原來是燒烤的的味道,我對爸爸說:「我想吃燒烤了。」爸爸二話沒說就給我烤了一串。我們看了一會兒,爸爸說:「時間不早了,我們該回家了。」就這樣我戀戀不舍地跟著爸爸、媽媽回家了。作文
最後悄悄告訴大家,我們這里重陽節的風俗就是逛廟會,你們重陽節的風
農歷九月初九,兩陽相重,故叫「重陽」,重陽節又是「老人節」。老人們在這一天或賞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鍛煉體魄,給桑榆晚景增添了無限樂趣。 許多老人們,都喜歡過這個節日。
而昨天,又是重陽節。我們一家人都在為重陽節做准備呢!相傳,重陽這一天,人們賞玩菊花,佩帶茱萸,攜酒登山,暢游歡飲。九月重陽,天高雲淡,金風送爽,正是登高遠眺的好季節,因此,登高便成了重陽節的重要習俗。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於無山可登,無高可攀,就防止米粉糕點,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藉以示登高(糕)僻災之意。
我們一家人,都在忙自己的事。奶奶和媽媽都在做晚餐呢!爸爸和爺爺都在聊重陽的習俗呢!我知道重陽節是老人節,便也幫奶奶一些小忙呢!晚飯時,我們一家人都興致勃勃地圍在一起過熱鬧的重陽節,大家都吃著重陽糕。聽奶奶說,可以防止惡濁重陽花糕是用粳米製成的一種節令美食。晚飯過後,我們都去了小公園賞花。我坐在小河邊,那水中倒影的花可真是美啊!我不由自主的沉浸在了這美麗的地方。
今天是重陽節,聽說爺爺奶奶喜歡看戲,媽媽剛好有幾張戲票,我和媽媽決定陪爺爺奶奶一起去看戲。
晚飯後,我們一家老小來到了劇場。我幫爺爺奶奶找到位子坐好,抬眼望去,劇場內人山人海,那叫一個壯觀。聽戲的有相伴而來的老人,有女兒扶著來的老人,有拄著拐杖來的老人,可像我這樣的小孩兒陪著來的基本上看不見。燈光漸漸暗了下來,好戲開場了,我們目不轉睛地盯著舞台。看了好一會兒,我覺得沒什麼意思,演員扮相和古裝劇里的人有得一拼,短短的一句話,卻硬是被「咿咿呀呀」地拖了好久,我都看得不耐煩了。我轉過頭去看奶奶,只見奶奶的眼睛像聚光燈一樣盯著舞台。當壞人被抓住時,奶奶的臉上便露出開心的笑容;當主人公生病時,奶奶臉上又多了一份擔憂的神色;當親人團聚時,奶奶一會兒笑一會兒哭的。見奶奶看得如此陶醉,我不忍心打斷她,只好硬著頭皮繼續看。
我如坐針氈,只好狂吃零食,並開始東張西望。實在無聊,我便以上廁所為借口離開了座位,看見門口也有幾個小朋友,便和他們玩了起來。玩了一會兒,怕奶奶擔心,又跑了回去。好不容易熬到戲結束,我問奶奶:「奶奶,今天的戲好看嗎?」奶奶笑著回答:「好看,好看!有孫子陪著更好看啦!」
爸爸說得沒錯,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九月初九是重陽節。10月21日,我們和老師商量去敬老院看望老人。老師問我們是怎樣想的。我說:「老師,如果沒有他們,就不會有我們的存在。況且我們每個人都會老的。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 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應該孝敬他們。」於是在老師的幫助下,我們八個 班委在10月22日的早上,便來到了超市,把平時撿廢品得來的錢加上 老師、同學們平時節省下來的錢,買了一些餅干,又到水果店買了一些 水果。帶著禮品,我們和班主任一起騎車來到了位於新東公路延伸段的 益農鎮敬老院。
來到那兒,只見一位阿姨正 在打掃衛生。我們幾個二話沒說,一起幫她拖地,擦桌椅。幹得可起勁了。打掃好了衛生,阿姨要我們休息一下。我們謝過阿姨後,便分頭行 動,把餅乾和水果分給住在敬老院的老爺爺和老奶奶們。他們收到了禮 物別提有多高興了!連聲說:「謝謝,謝謝你們!」我們聽了心裡也美滋滋的。
吃過午飯,我們表演了自編自演的節目,老人們都開心地笑了。不斷拍手叫好!
在回家的路上,我們還在七嘴八舌地議論剛才表演時的情景呢!這個重陽節過得真是太有意思了。
H. 難忘的重陽節作文400字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我們又迎來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重陽節,又稱老人節,人們在這一天一般都有吃「重陽糕」的習俗。
一大早,我就發現桌子上多了幾袋熱氣騰騰的糕。我奇怪地問爸爸:「今天是什麼日子?幹嘛買這些糕?」爸爸說:「今天是重陽節,這是重陽糕。」爸爸邊說邊拎起一袋子糕,說:「一袋給你爺爺,一袋給你外公,一袋給你,一袋給鄰居王奶奶,你看她一個人孤苦伶仃,多可憐啊!她雖然不是我們的家人,但我們也應該多關心她。」
爸爸說完,我立刻拿起一袋重陽糕,飛快地向王奶奶家跑去。
王奶奶六十多了,頭發花白,臉上的皺紋一大疊,眼睛已經看不清楚了,平時很少有人來看望她。我平時一有空總會去那裡幫忙、陪奶奶聊聊天等。
我拿著重陽糕跑到王奶奶家,只見奶奶正眯著眼睛在很費力地洗菜。我跑過去對王奶奶說:「王奶奶,你坐下來,休息一會,吃點重陽糕吧!我來洗菜。」我邊說邊把王奶奶拉到凳子上,打開袋子,讓奶奶快吃重陽糕,說:「奶奶,你看這重陽糕還熱乎乎的呢,快趁熱吃吧!」奶奶笑著連聲說:「好!好!好!你真是個乖孩子。」我呢,回到水池旁,馬上行動起來。不一會兒,菜洗好了。不過衣袖卻濕了。我想:雖然衣袖濕了,但濕得有意義,我心裡非常開心。
告別了王奶奶,回到家裡,我發現沒有人,於是趕忙找來一件衣服,剛想換上,爸爸回來了,說:「你怎麼弄成這個樣子?」我急忙解釋道:「我幫王奶奶洗菜,不小心洗濕了。」爸爸笑著,撫摸著我的頭說:「你真懂事,真是爸爸媽媽的好兒子。」
我想:我以後一定要多陪陪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和鄰居王奶奶,讓他們不感到寂寞,讓他們體會到家庭的溫暖,人生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