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孔融孝順嘛

孔融孝順嘛

發布時間:2020-12-13 19:58:41

1. 孔融的兒子在父親被抓後,說了哪八個字成千古名句

相信大家都聽過孔融讓梨的故事,他讓梨的典故也一度被傳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佳話,但誰能想到以孝順出名孔融,最後卻被曹操以不孝的理由斬殺,而且還是誅殺滿門,這其中究竟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呢?

孔融壓根無力反抗,但他只求曹操放過自己的以一雙兒女,當時曹操雖然沒有點頭,但也沒有對孩子下手。可是孔融9歲的兒子對此事卻很淡然,絲毫沒有露出驚慌之色,有人奇怪的問他這是為何,孔融的兒子只回了8個字:「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這句話被曹操知道後,他認為此子長大定會成為心腹大患,於是下令將其誅殺,孔家滿門抄斬,而孔融兒子說的這句話卻一直流傳到後世,成了千古名句。

2. 孔融是因為不孝順才被曹操處死的嗎

歷史上,孔融4歲就懂得讓梨,獲得家族的一片贊譽,絕對的高情商、高智商,但是他竟然最後因為“不孝”之名被曹操所殺。那麼,孔融真的不孝嗎,還有曹操為何一定要對孔融趕盡殺絕呢?今天,我們就一起通過歷史的蛛絲馬跡來探究孔融被殺的真正原因。


孔融是一個聰明人,他早就看出了曹操的狼子野心,他沒有選擇投靠勢大的曹操,而選擇了忠於漢室。於是,他就處處跟曹操作對,尤其他提出要遵照古時京師的體制,千里以內,不得封建諸侯,這一旦漢獻帝按照孔融的提議實施,曹操封王的計劃就落空了,這是曹操萬萬不能容忍的。為了自己的大業,曹操必須要消滅孔融這塊絆腳石。於是,曹操就讓手下搜集和羅列孔融的罪名,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最後的結果是孔融被曹操羅列了種種罪名,不僅是搞死孔融,更要以“不孝”之名搞臭孔融,並且還株連全家,可見曹操對孔融有多恨呀!

3. 孔融讓梨是古人孝敬長輩的故事嗎

孔融讓梨的故事告訴我們從小就要向孔融學習,養成尊老愛幼的習慣,也告訴人們,要互相忍讓,不要只想自己,不想別人。
[孔融讓梨故事古文]
孔融,字文舉,東漢曲阜人也。孔子二十世孫,泰山都尉孔宙次子。融四歲時,×月×日,值祖父六十壽誕,賓客盈門。一盤酥梨,置於壽台之上,母令融分之。融遂按長幼次序而分,各得其所,唯己所得甚小。父奇之,問曰:他人得梨巨,唯己獨小,何故?融從容對曰:樹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長,為人之道也!父大喜。
[孔融讓梨故事現代文]
東漢魯國,有個名叫孔融的孩子,十分聰明,也非常懂事。孔融還有五個哥哥,一個小弟弟,兄弟七人相處得十分融洽。孔融小時候聰明好學,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誇他是奇童。4歲時,他已能背誦許多詩賦,並且懂得禮節,父母親非常喜愛他。
有一天,父親的朋友帶了一盤梨子,父親叫孔融他們七兄弟從最小的小弟開始自己挑,小弟首先挑走了一個最大的。孔融看了看盤子中的梨,發現梨子有大有小。他不挑好的,不揀大的,只拿了一隻最小的梨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爸爸看見孔融的行為,心裡很高興,心想:別看這孩子剛剛四歲,卻懂得應該把好的東西留給別人的道理呢。於是他故意問孔融:「盤子里這么多的梨,讓你先拿,你為什麼不拿大的,只拿一個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說:「我年紀小,應該拿個最小的,大的應該留給哥哥吃。」
爸爸接著問道:「你弟弟不是比你還要小嗎?照你這么說,他應該拿最小的一個才對呀?」
孔融說:「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應該把大的給小弟弟吃。」
孔融讓梨的故事,很快傳遍了曲阜,並且一直流傳下來,成了許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融四歲,能讓梨。」就是出自這個典故。

4. 孔融讓梨說明孝順父母是兒女的基本原則嗎

孔融讓梨是講「悌」的,不是講「孝」的

5. 讓梨的孔融卻因不孝被殺,其背後是哪樣時代背景

"孩子們,來吃梨啦!"

隨著父親的一聲呼喚,六七個小朋友笑著鬧著圍攏過來,一派天倫敘樂之景讓時光也染上了溫柔的底色。

"孔融,你年紀最小,就由你先選個梨吃吧"。

一名四歲的孩子應聲上前,只見他拿起一個最小的梨,而後滿意的回來了。

父親覺得很奇怪,問孔融為什麼選最小的。孔融回答說:"我年紀最小,就應該拿個小的,那些大的留給哥哥們吃吧"。

這便是孔融讓梨的故事。千百年來,無數的父母用孔融的故事教育子女謙讓的美德,就連《三字經》中也留下了"融四歲,能讓梨"的動人傳說。



為了順利除掉孔融,曹操便授意屬下暗中收集孔融的言論和罪狀,力圖先從輿論上搞臭孔融,再徹底除掉孔融這個討厭的絆腳石。

在曹操的暗中支持下,丞相軍謀祭酒路粹終於找到機會羅織罪名,以"欲圖不軌"、"謗訕朝廷"、"不遵超儀"等罪名,將孔融一家老幼全部殺害。

孔融死後,曹操又大肆操縱輿論,將孔融的形象打造成"不忠不孝"之輩。

至此,曹操總算完成了從精神到肉體消滅孔融的全套程序,而漢室江山也在這一樁樁波譎雲詭的陰謀中愈發的風雨飄搖。

6. 我可以是黃香,孝敬父母,感恩父母,我也能溫席;我可以是孔融,關愛兄弟姐妹,我也能讓梨;仿寫

我可以是蔡文姬,勤奮好學,我也能辨琴;

7. 以下哪個人物是以孝順出名的 A. 陳遺B. 孔融C. 王朗D. 蔡洪

誤人子弟的題!是想大家選B吧。孔融讓梨盡人皆知,孔融也是少時即有孝名。但孔融被處死的罪名卻是謗訕朝廷和不孝,這可咋整?雖說這里有曹操找茬的原因,但其父母無恩的理論也是和孝沒啥關系的。

8. 孔融說過 親爹有啥可孝敬的,親娘也沒啥特別的 這句話么

此句是否為孔融所說 或如禰衡 我讀《曹操傳》中 這句出自路粹彈劾孔融的罪狀 裡面也沒說請誰說的 "曾與白衣禰衡跌盪方言,曰 父之於子......" 這沒說請是誰說的

9. 孔融讓梨嚴格來講算不算孝敬父母的故事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凡事應該懂得謙讓的禮儀。這些都是年幼時就應該知道的道德常識。古人對道德常識非常重視。道德常識是啟蒙教育的基本內容,融於日常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
曾經有一位老師將孔融讓梨的故事講給學生聽,讓學生交流這個故事的感受,學生們大多都說孔融具有謙讓的美德、要如何學習雲雲。唯獨一名學生,語出驚人:如果孔融不讓梨,他的哥哥們會揍他。這是他不得已的選擇。也許在他哥哥們的眼裡,他這不是謙讓,而是一種屈服。
細細分析故事的本身:兄大弟小,兄之於弟是強者,弟之於兄是弱者;梨有大小,大梨乃大利者,小梨乃小利者。強者佔大利,弱者佔小利,何來謙讓?要是強者將占據大利的機會讓給弱者,這才叫謙讓(因為強者本來就有力占據大利)。

美國有一位心理學家在全美選出了50位成功人士和50名罪犯,分別給他們寫信,邀請他們談一談自己的母親。有兩封回信給他的印象特別深。這兩個人談的事,都與「孔融讓梨」有關。
一封來信是這樣寫的:小時候,有一天,媽媽拿來幾個蘋果,紅紅的大小不同,我一眼就看見中間的又紅又大的,別提多想得到了。媽媽把蘋果放在桌上,問我和弟弟:「你們想要哪個呀?」我剛想說要最大最紅的那個,沒想到弟弟搶先一步把這話說了出來。媽媽聽後瞪了弟弟一眼,責備他:「好孩子,要學會把好東西讓給別人,不能總想著自己。」一聽到這個話,我馬上轉過彎來了,改口對媽媽說:「媽媽,我想要最小的,把大的留給弟弟吧。」媽媽聽了很高興,就把那個大蘋果「獎」給了我。從此我知道了,要想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不能直接說出來,要學會說謊。以後我學會了打架、偷、搶,只要想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就不擇手段。直到現在我被送進了監獄。這是一名犯人寫來的信。
第二封信是一位叫約翰的成功人士寫來的,信中說:小時候,有一天媽媽拿來幾個大小不同的蘋果,我和弟弟們都搶著要大的。媽媽把那個最紅最大的蘋果舉在手中,對我們說:「孩子們,這個蘋果最紅最大最好吃,你們都有權利得到它,但大蘋果只有一個,怎麼辦呢? 那咱們做個比,我把門前的草坪分成3塊,你們3人一人一塊兒把它修剪好,誰幹得最快最好,誰就有權得到它。」結果我乾的最好,就贏得了最大的蘋果。
這與其說是美國版的「孔融讓梨」,不如說是「約翰爭梨」。要說一個故事就能決定一種人生,顯然是極而言之;但要說母親的觀念和做法對孩子的一生沒有影響,也不實際。事故的真實性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提供給我們的啟示。
在「約翰爭梨」的故事裡,約翰和他們的兄弟無論年齡多小,都是他們媽媽眼中擁有獨立人格和意志的「人」,而不是可以任由成人意志驅使安排的「屁孩兒」。「約翰爭梨」,正視人的天性和權利,通過制定和執行規則,實現了人的權利和義務之間、個人利益訴求和社會道德要求之間的統一。
當然,這種「爭」,是「明爭」,不是「暗鬥」,更不同於搶、奪。它必須在兩個條件下進行,一是有一套大家認同的規則,二是有「裁判」監督規則的執行。
在西方的教育體系中,孔融讓梨顯然不符合他們對學齡前兒童的教
育理念,西方學者普遍對此進行了實驗。在傳統的西方家庭中,一位家長為了觀察孩子們之間的友愛程度,把大小不同的蘋果放在桌上,任由他們挑選,在挑選的結果出來以後,家長表揚了那位選的最小蘋果的那位孩子,而對那位挑選了大蘋果的孩子進行了批評,其實在挑選的最初,那位選擇小蘋果的孩子也是想選大蘋果,但他懂得選小的更能贏得大人的青睞,從而違背自己最初的意願選擇了小蘋果。而這在某種程度上給了那些受批評的孩子一些啟發,間接導致了孩子們學會了撒謊,過早接觸了一些不良的信息。最終孩子們長大後都走上了違法的道路,然而同樣的事情發生在另一個家庭,卻發生了不同結果,家長鼓勵挑選小的蘋果的孩子,贊揚他們的友愛精神,並且表揚挑選大蘋果的孩子,稱贊他們勇於追求自己想要的,顯然這些孩子長大後都有了不一般的成就。從實踐中我們可以看出並非孔融讓梨就一定能造就一個聖人(這是什麼論調,讓了個梨就成聖人了,古人讓不學無術的今人冤死了)。
網路網頁

http://ke..com/link?url=Azb8dQtPKVeYew0q#3

10. 孔融讓梨的故事最早出自哪裡這個故事是不是把雙刃劍誠實和孝順有哪個更重要之分嗎

這個是故事假的,但當時宣傳出來只是表現孔融從小就孝順,懂得禮儀,具有很好的教育意義,同時也對這個人物有了好的評價。我個人認為 孝順更重要。

閱讀全文

與孔融孝順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年輕人替代老年人怎麼形容 瀏覽:760
日本有敬老院嗎 瀏覽:25
國外養老機構設計圖 瀏覽:814
重陽節也老人節 瀏覽:617
60歲老年人眼臉浮腫怎回事 瀏覽:876
鋁製品老年痴呆 瀏覽:542
對老人家身體好的東西 瀏覽:679
賓縣城鎮居民養老保險 瀏覽:597
給80歲的老人生日禮物 瀏覽:181
醫院重陽節的活動信息 瀏覽:104
感恩生命孝敬父母的詩句 瀏覽:717
社保的醫療險退休後還能用嗎 瀏覽:865
50歲男的會喜歡小姑娘嗎 瀏覽:317
口語交際怎樣做算是孝敬父母 瀏覽:789
飛躍老人院的老人需要什麼服務 瀏覽:48
家風好兒女孝順 瀏覽:169
城市戶口可以交農村養老保險 瀏覽:255
去養老院的感想日記 瀏覽:496
哪裡老人沒有衣服 瀏覽:244
退休工資是不是每年增加工齡錢 瀏覽:212